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糧票反應的經濟體制是什麼

糧票反應的經濟體制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11 00:08:57

① 糧票的使用和廢止到股權證的出現,反映我國經濟體制什麼變化

那就是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過程。

② 全國通用糧票(1966年發行) 當代中國第一張股票(1989年發行) (1)根據材料一說明「一

(1)原因:東北地區幅員遼闊,資源物產豐富;重工業比較發達,基礎較好;「一五」計劃中有蘇聯援建的項目,東北地區與蘇聯等國為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2)變化趨勢:1957年至1958年我國農業主要農產品產量處於上升趨勢;1958年至1961年我國農業主要農產品產量處於較快下降趨勢。主要原因:「一五」計劃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產量上升原因);「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等「左」傾錯誤泛濫(產量下降原因)。
(3)根本性轉變:逐步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重要意義:有利於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改善民生。

③ 糧票反映了我國建國初期怎樣的經濟體制

糧票是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的重要憑證。它是新中國初期全面大建設時為保證全國人民糧食供應而推行糧食計劃收購和計劃銷售(即統購統銷)的見證。

④ 中國發行糧票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歷史背景:

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極度匱乏,糧食自然無法做到敞開供應。中央政府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1953 年,中央政府決定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包括糧食計劃收購政策,糧食計劃供應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 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緊接著,國家糧食部向全國發布這一暫行辦法,很快,各種糧食票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社會。

基本簡介:

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⑤ 八十年代市場經濟 為什麼還用糧票

你好。
中國開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1992年的十四大後,八十年代還是計劃經濟時期,所以還用糧票。

⑥ 糧票反映了中國經濟的什麼特點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映了中國經濟的計劃經濟體制。

⑦ 糧票反映了當時時期的什麼

糧票是我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購糧憑證。那個時代,人們的錢包里必須裝有糧票,如果出遠門的話,還需出具證明兌換省級糧票或全國糧票,所以,糧票也可以說是人們出門在外的「通行證」。

⑧ 糧票布票等是什麼性質的票證

糧票是計劃經濟時的產物,現在已是市場經濟了,不需要這東西了!

我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我國的糧票種類數量有「世界之最」之稱,全國2500多個市縣,還有一些鎮、鄉都分別發放和使用了各種糧票,進行計劃供應,還有一些大企業、廠礦、農場、學校、部隊、公社等也印發了各種糧票,種類繁多。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

另外,有些發行於解放戰爭時期的公糧票,是解放戰爭時期革命軍隊在人民群眾支持下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

⑨ 糧票的歷史意義

糧票是我國建國初期,因為國際的圍堵,自身的生產力跟不上,並且國家經過多年的戰爭,很多工農業受到破壞,為了人人有糧吃,發行了糧票,實行計劃經濟。從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國家壓力,使國家經濟有了積累,並後來經濟發展提供基礎。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縮影。

⑩ 糧票等票據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什麼,1993年這些票據全面退出歷史舞台的原因又是什麼

【長期存在的原因】
經濟因素,當時的生產力狀況決定的!生產力水平低,落後。
制度因素,當時的社會主義制度決定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分配製度因素。中國長期戰亂,生產遭到極度破壞,社會供應不足,需國家統一分配
【退出的原因】
因為1993年開始中國的經濟制度結束了計劃時代。
到了80年代中期,國家對已實行了30多年的統購統銷的糧食政策進行了改革,逐漸放開了肉蛋奶以及糧油等價格,人們開始直接到市場購買各種生活用品,糧票慢慢失去功效,曾經關系國計民生的糧票逐步完成它的歷史使命,慢慢地退出了人們的生活。

閱讀全文

與糧票反應的經濟體制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玩石頭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494
美女在上海是干什麼的 瀏覽:735
幸福小區保潔怎麼選 瀏覽:759
玄興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哪裡 瀏覽:247
成都婚姻服務公司哪裡好 瀏覽:844
事業編哪些單位冷門 瀏覽:590
中年夫妻怎麼相處最幸福 瀏覽:899
有酒無糟是個什麼故事 瀏覽:626
普通事業人員是什麼意思 瀏覽:67
株洲經濟形勢如何 瀏覽:445
未婚的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354
農村愛情11有哪些人 瀏覽:724
幸福是一本怎麼樣的書比喻句 瀏覽:51
經過浙江去上海健康碼怎麼填 瀏覽:120
在事業上有什麼野心怎麼回復 瀏覽:455
眼球經濟是怎麼回事 瀏覽:675
阿里巴巴為什麼組建經濟學家 瀏覽:728
海航和南航經濟艙哪個舒適 瀏覽:982
你現在幸福嗎什麼意思 瀏覽:288
健康館的職位有哪些 瀏覽: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