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幾
截至2022年3月,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1%,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突破110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突破了1.2萬美元。年末,外匯儲備余額3250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但是,中國目前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等指標仍大幅落後於發達國家,創新驅動能力和科技水平依然不高,中西部甚至東部一些地區公路、鐵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距離世界發達國家,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GDP核算方法包括但不限於:
1、第一、運用生產活動中貨物以及服務的市場價值增值來計算GDP。
總產出就是大家生產的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市場價值,而中間投入就是在生產所有貨物和服務的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成本,兩者的差價就是GDP的數值。比如五金店對外銷售了1000元的產品,五金店花費600元采購了這些商品,那麼五金店在這項業務中產生的GDP是400元(1000-600=400元)。
2、第二、運用整個生產過程中大家獲得的所有收入來計算GDP。
GDP也可以通過收入法來計算,所謂的收入法就是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大家獲得所有的收入,包括了勞動收入、政府收入、企業收入等,也可以用很簡單的一個公式來表示:GDP =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這種計算方式其實就是對生產活動中各個主體獲得收入進行綜合,在一項業務發生的過程中,不同的主體會獲得不同的收入,我們只要將各個主體的收入加在一起,最終就是GDP的數值。
比如五金店在一個月內產生了30000元的GDP,其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是5000元,向政府繳納的稅費是3000元,門店租金為10000元,水電費支出為1000元,對於五金店的利潤為11000元(30000-5000-3000-10000-1000=11000元)。在這個五金店的業務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參與者都獲得了各自的收入。
3、第三、通過大家為了購買貨物以及服務而付出的總支出來計算GDP。
GDP還可以通過支出法來計算,所謂的支出法就是大家為了購買貨物或者服務的過程中付出的所有成本。還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GDP =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居民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支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貨物和服務出口-貨物和服務進口)。
運用支出法來計算GDP,其中最終消費支出是針對最終的產品和服務,對於中間產品並不計入。還有房產的銷售,對於二手房的銷售並不計入GDP中,因為二手房只是對房屋的產權進行了轉移,並不是新增的資產,而新房則是從無到有,屬於新增的資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內生產總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
⑵ 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總量的多少
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突破110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
拓展資料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2022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202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2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
概念
含義
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出產的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理論上計算結果相同。
第一,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和服務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和服務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一般根據產品的實際用途,可以把產品分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所謂最終產品,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可供人們直接消費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務。這部分產品已經到達生產的最後階段,不能再作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產品和勞務的生產過程中去,如消費品、資本品等,一般在最終消費品市場上進行銷售。中間產品是指為了再加工或者轉賣用於供別種產品生產使用的物品和勞務,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須按當期最終產品計算,中間產品不能計入,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第二,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在市場上達成交換的價值,都是用貨幣來加以衡量的,通過市場交換體現出來。一種產品的市場價值就是用這種最終產品的單價乘以其產量獲得的。
第三,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那些非生產性活動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計入GDP中,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性生產、賭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實實在在流通的財富,它只是用標準的貨幣平均值來表示財富的多少。但是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完全的轉化成流通的財富,這個是不一定的。
⑶ 中國gdp佔世界比例是什麼
2021年中國gdp佔世界比例預計超過18%。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經過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國家統計局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雙雙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國民經濟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2021年我國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1、經濟增長國際領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1%,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突破110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突破了1.2萬美元。2021年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3250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2、國民經濟持續恢復,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
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現在從統計數據看,經濟較快增長。
2021年,我國經濟增速為8.1%,高於6%以上的預期目標。一、二、三、四季度同比分別增長18.3%、7.9%、4.9%、4.0%。按兩年平均算,分別增長4.9%、5.5%、4.9%、5.2%,四季度經濟兩年平均增長率比三季度還高,這反映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3、創新動能有效增強,工業製造業較快增長。
2021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4.2%,增速比上年加快4個百分點,延續了「十三五」以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態勢;研發經費支出與GDP之比達到2.44%,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
4、外貿外資快速增長,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貨物貿易量增質升,2021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9.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兩年平均增長11.3%,按美元計價,我國貿易規模達6.05萬億美元,佔世界市場份額繼續提升。2021年一般貿易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達61.6%,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5、經濟體制改革繼續深化,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
市場主體增加較多,「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2021年末,我國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5億戶,其中企業4000多萬戶,個體工商戶突破1億戶。
6、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人民群眾獲得感增強,居民收入較快增長。
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分別比上年名義增長9.6%、11.0%、10.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2021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50,比上年縮小0.06。
以上內容參考央廣網-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比重預計超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