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襄陽現在經濟怎麼樣
飛速發展中。湖北GDP總量排第三!第一武漢,第二宜昌。
B. 湖北襄陽為何能夠發展得很好
襄陽為何能發現的很好,我從以下幾點回答。
先天優勢
襄陽自古以來就有"七省通衢,南船北車"之稱,歷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襄陽西接川陝,東臨江漢,南通湘粵,北達宛洛,是鄂、渝、川、陝、豫五省市毗鄰地區的交通樞紐。如今的襄陽更是交通優勢突出,「一條漢江、兩座機場、三條鐵路、四條高速公路的四通八達格局」是襄陽水、陸、空立體交通的寫照,不愧為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襄陽交通上也同樣有優勢,襄陽北站為路網性雙向縱列式三級七場特等編組站,是中國九大鐵路編組站之一,亞洲最大的單向縱列式鐵路編組站,是中國鐵路運輸八縱八橫網路中的核心樞紐之一,擔負著漢丹、焦柳、襄渝三條鐵路干線五個方向(鄭州、重慶、柳州、洛陽、丹江)的列車解編工作,再建的襄陽東津站是全國非省會最大的高鐵站(站房規模9.8萬平方米,9台20線),剛建成的襄陽機場T2航站樓也讓襄陽成為湖北第二大機場(2.4萬平方米),襄陽擁有襄陽港。所以註定襄陽這個城市不會默默無聞。
自身優勢
襄陽以工業立市工業基礎較好工業種類齊全。襄陽以 汽車 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裝備製造、醫葯化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有航空、航天、際華、兵器等軍工央企,有二汽、襄軸、台基半導體、萬洲電氣、追日電氣、回天膠業、駱駝電池等企業。2016年工業產值為7054億元,可見工業在襄陽的地位突出。
一主兩副
一主兩副是湖北為了防止武漢一城獨大而確立的戰略,及確立武漢輻射武漢城市圈,襄陽輻射襄十隨,宜昌輻射宜荊荊,最終帶動全省發展。舉個例子:武漢是湖北的班長,而襄陽和宜昌則是湖北的副班長。在政策和用人上都是屬於高配,一主兩副,一主及武漢,兩副及襄陽和宜昌,武漢是湖北的中心城市,襄陽則是湖北的副中心城市,又叫:省域副中心城市。正是這些因素才成就了襄陽的今天。
襄陽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我國漢江流域的中心城市,經濟實力排在中西部地區(非省會、不含直轄市)同類城市第三名。
關於熱心網友提問:「湖北襄陽為何能夠發展的很好」這一話題,本人觀點僅供參考:
①
上了年齡的本地人應該都知道,當地是「三線建設」核心區,從1960年左右開始布局國營工廠,最終形成湖北省第二大工業中心(可參照上圖)。據不完全統計資料顯示,襄陽經濟一度達到全國四十強的水平,雖然襄陽是長江流域第一座農業強市,但與工業城市的定位並不沖突。
②得益於工業基礎,1978年襄陽逐步建成門類齊全的工業化城市,從後來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明星工業城市」就可以看出當時襄陽的影響力有多大。
③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老一輩貢獻者應該或多或少地聽說過「襄陽長期參照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同等待遇扶持本市,此外還比對「西部大開發」相關戰略支持,這與襄陽的發展產生最直接的幫助性作用。
以上均為本人從所接觸到的文獻、資料總結而來,僅為本話題作舉例說明的用處,本著實事求是的答題態度,理性認真回答,並非宣傳。
由於解釋的很清晰,所以就不再援引其他資料作為輔助參考。感謝大家了解襄陽,熱愛襄陽!
襄陽是 歷史 悠久的文化名城,戰略要地。這就好比是一位習武多年的老者,顯然要比那些在近期才剛剛開發建設的宜昌略微遜色那麼一點點,而已。必盡功為深厚,我想:在不久的將來,咱襄陽絕對似比蛟龍出海,一注傾天,躍進全國一類大都市的行列!
C. 你覺得襄陽市的未來經濟發展潛力是怎麼樣的呢
宜昌,與襄陽市相比較而言,宜昌市的知名度似乎是略勝一籌的。雖然宜昌市的歷史遺跡沒有襄陽市多。但是,宜昌市內有三峽啊!三峽的美、三峽的奇、三峽的險。一直都牢牢的抓住遊客的眼睛。而就城市基礎建設而言,宜昌市也是比較完善的。尤其是交通建設方面,還是比較有優越性的。在2018年的經濟總量排名當中,宜昌市的經濟總量為2931億元。與襄陽市的差距非常微小。這與宜昌市在近幾年為了保護環境,砍掉了一部分的化工企業還是有著一定的聯系的。相信未來的宜昌市的發展潛力一定是不會太差的。你覺得這兩座城市,誰才是最終能坐穩湖北省二把手的位置的那一座呢?
D. 武漢「封城」已滿一周年,復工復產後,湖北的GDP如何
2021年1月23日是武漢封城的一周年,還記得在2020年鼠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央視主持人說:
“全國人民在過年,武漢在過關”。
同一天,荊州市的代理市長也做出了報告,報告中指出了對於2021年荊州市的經濟發展目標。
在1月14號的時候,宜昌市的市長也做出了報告。據《三峽日報》報道:
張家勝在報告中指出,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我市加速疫後重振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
同時也給出了2021年宜昌市的經濟發展目標。
綜上所述,在湖北復工復產後,湖北各地的GDP發展情況還是非常好的!
E. 湖北襄陽是幾線城市,那邊經濟怎麼樣忘知情朋友,如實相告!
襄陽屬於4線城市,2017年是國家棚戶區改造3年計劃的收官之年,中央今年也下決心調控房價,力度空前,所以,襄陽的房價會下跌,但是不會下跌超過30%,因為那樣,會出現經濟系統性風險,貸款買房的人資不抵債,如果下跌超過30%,恐慌性拋房會出現,房價暴跌。可以參考,日本失去的20年。學經濟的,大致分析了下,望採納。
F. 湖北襄陽的經濟發展物價等怎麼樣
湖北襄陽是個好地方,現在正在發展,有二汽,深圳工業園等一系列有前途的地方
襄陽消費不搞,房價不搞,工資一般人2000左右,是個性價比和高的城市哦,我畢業就打算回襄陽工作呢!
G. 襄陽經濟什麼時候怎麼就突然超越南陽了
襄陽經濟上超越南陽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下面是我的觀點。
襄陽在經濟上的超越南陽是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期間完成的。我們看以看出襄陽2005年到2008年的GDP差不多隻有南陽的一半。襄陽的固定資產也只有南陽的一半,差距還是比較懸殊的。
湖北一主兩副戰略估計還是有些人沒有聽說過,我簡單的說一下:2002年武漢為了防止武漢一城獨大而制定的戰略,武漢位於鄂東輻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兩個二傳手,分別輻射鄂西北和鄂西南,最終帶動全省發展。武漢輻射武漢城市圈,襄陽輻射十堰和隨州,宜昌輻荊門和荊州。所以湖北全力支持襄陽和宜昌發展。
襄陽被選上省域副中心城市後,湖北開始建設四個襄陽及產業襄陽,都市襄陽,文化襄陽,綠色襄陽。襄陽發展開始加速,一方面是襄陽自己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湖北大力支持的結果。
現在湖北一主兩副戰略初見成效,武漢城市圈也已經成規模。有個好消息,現在南陽也是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未來的發展我相信也不會差的。希望對你有用。
早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襄陽的經濟改革力度已經遠遠的走在了南陽的前頭。曾記否?有兩位在京城從事新聞媒體工作的南陽人利用春節探親的機會,在宛襄兩地進行深入調查采訪,如實記錄了在宛襄兩地交界處的北與南兩個孟樓的情況。
孟樓是一個河南與湖北兩地共用的一個鄉鎮名稱。本在一條街上,北邊屬河南管轄,而南邊歸湖北省所管理,當時南孟樓已經是蒸蒸日上,經濟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新景象。而一街之隔的北孟樓卻死氣沉沉,看不到任何發展的新景象。
春節過後,這兩位南陽人返回京城之後,利用手中所采訪到的資料經過加工、潤色和取捨,為了真實反映南陽與襄樊之間的差距,將他們所見所聞所寫的新聞稿件發表在《中國青年報》上。
一石激起千層浪,當時南陽地區的負責人剛剛接到調令,已經升至省委書記,(當時還有第一書記)。這位主政南陽地區多年的領導,看見《中國青年報》上所登載的新聞報導如坐針氈,寢食難安。
此事按下不表。就說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與發展,為什麼直到今天,南陽與襄陽相比,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仍然還在擴大。襄陽市的各項 社會 事業、經濟發展指標仍然跑到南陽的前頭?
南陽與襄陽本是近鄰,山水相連,文化相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出現這種差距的原因究竟是在哪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是題主問到這個問題,可能本博長期置身於南陽其中,見多不怪,也就麻木了。南陽無論是人文環境,還是地理環境資源與襄陽相比,都有略勝一籌的資源優勢。
南陽比襄陽人口多,人力資源充裕。南陽比襄陽的自然資源豐富,無論是礦產還是農村所產糧食,襄陽都比不上。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襄陽的發展已經將南陽遠遠的拋到了身後,南陽再不奮起直追,彎道超車,再想追趕上襄陽的發展,只能是痴人說夢。
膽子再大點,步子再邁大點,發展能不能再快點。南陽市的廣大幹部群眾真該醒醒了,不要再坐盆地中央來觀天,把眼睛放到區域、放到周邊、放到整個國家和世界的大范圍來謀發展,謀壯大,謀讓老百姓切切實實的獲得幸福感。
襄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至新世紀初期一直就領先於南陽,熟悉襄陽政壇的或許都知道該市為何突然間沒落,這是一個負面話題,在此就不作說明了。最近一次經濟超越南陽,實質上屬於反超,也就 是2012年開始再次超越南陽,並迅速踏上了復興之路;從這一年起,襄陽GDP一直高速增長,將差距拉到五百億以上。
襄陽、南陽自古民間來往密切,兩地通婚和通商程度很高。以新野、鄧縣、唐河為例,
每年大概有兩萬人次來往襄陽,農閑時期數量還會暴增,為襄陽城市建設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自2016年開始,襄陽經濟持續好轉。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約有40-80萬人次的南陽人前往襄陽就業、旅行。其外還有進行許多人從事季節性農產品銷售,小生意。
襄陽
、南陽間距只有一百公里,走高速公路才一個小時。為兩地人民群眾民間來往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襄、南二市也應攜手並肩共同發展經濟。
期望推行空間格局新思路,聯合打造中國之中生態經濟區,為兩市人民謀取更多的福利!
希望大家能夠支持,歡迎各位提出有利於兩市的建設性建議!感謝網友們的信任並關注本人,我將一如既往地為襄陽南陽友好發展獻出一份力……
主要是河南省不重視南陽,就想發展鄭州周邊的洛開許新焦,感覺河南省應該也是一主兩副或者三副,兩副應該是南陽周口,洛陽開封離鄭州太近了,全都被鄭州虹吸,南陽周口二市人口基數大,地域廣闊,距離鄭州有一定距離,
襄陽的財政收入主要靠二汽東風 汽車 集團,中航,中車,鐵路十一局, 造船,紡織,扒礦機,駱駝電池,襄陽軸承等 汽車 產業以及重工業以及襄煙(黃鶴樓實業),古隆中酒業,隆中葯業,還有諸葛亮核心 旅遊 業,襄陽正大,保康礦業,萬達,恆大,綠地,保利,民發,碧桂園,華為,等除了這些明星企業 社會 貢獻值較高的產業外還有城市基本貢獻的襄陽牛肉麵早餐文化龍蝦片片魚等夜市文化和基本農業以及包括大學生在內的流動人口文化交流和交通帶來的GDP是南陽無法企及和比擬的!
可是襄陽人如果都愛自己家鄉,全部買二汽的車,(比如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東風日產,東風銀翡妮迪,東風御風,東風俊風,東風多利卡,東風科普特,東風天翼,東風新能源客車,東風校車,東風巴士,東風風神(神龍提供的主機廠在襄陽),眾泰新能源等)襄陽產值還要自動增加1000億!
可惜最近人們口味發生了變化,都去買長城,五菱,大眾去了!!
作為襄陽市民應該大力支持本地產品,為城市出一份力,城市有了稅收,城市才會發展更好,才有錢修橋,修隧道!
2011年,襄陽如馬吃亱草,全年GDP比上年激增百分之三十九!20l2年,又比上年增百分之十七,達2501億,一舉超過了南陽的2380億。參考數據:2007年,南1388億,襄785億;2010年,南2065億,襄1538億;2011年,南2300億,襄2132億;2012年,南2380億,襄2501億;2016年,南3118億,襄3694億。
在八九十年代,別說是南陽,洛陽的經濟總量都沒襄樊多,襄樊九十年代末直到零八年之前,經濟增速幾乎在湖北省墊底,宜昌也是在零四年超過襄樊的,直到今年襄陽才反超宜昌,南陽的話曾經有幾年比襄樊總量大,也是在襄樊經濟比較蕭條的時候,鄧州從南陽分出也有一定影響。
其實也沒有你說的那麼誇張,襄陽經濟超越南陽有幾年了,但也不是超了好幾個身段,這不今年上半年襄陽的GDP還差南陽一位呢,至於超南陽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汽車 工業的發展在鄰居十堰二汽的影響下,襄陽的 汽車 工業從無到有,穩步向前發展,GDP也是逐年增長,並在2012年一舉超過南陽,結束了多年被南陽壓制的局面,相反南陽的工業基礎薄弱,沒有大型工業企業的入駐,發展相對緩慢。
襄陽的 旅遊 業本不是自己的強項,卻通過一系列的人工景觀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比如唐城、隆中等都是其代表作,雖然讓一些不明真相的遊客趨之若鶩,但的的確確給GDP增加了籌碼,這一點讓南陽望塵莫及。
襄陽是湖北第二大城市,早早奠定了其湖北西北交通樞紐、湖北副中心城市的地位,這一點南陽也稍稍落後,南陽到現在也沒有在河南掙到一個副中心城市,更別提交通樞紐了,就連高鐵方面,襄陽的高鐵站9台20線,南北鄭萬,東西漢十;南陽3台7線,只有鄭萬,「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方面南陽又略遜一籌。
總結:以上是我分析襄陽經濟超越南陽的三方面原因,歡迎大家補充。其實,南陽僅在第二產業方面落後一些,只要加強招商引資,加大工業方面的投入,相信不久的將來,南陽一定會反超襄陽。
搞搞水 汽車 能超外星人
南陽一個干幾把無水旱城,發展如白河無水斷流,將來污染越來越重,往壞處發展快的很。
H. 大數據帶你看湖北重振現狀,如今的湖北怎麼樣了
如今的湖北基本上已經恢復過來了,而且湖北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
湖北在經濟方面本身就有著不錯的優勢,特別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電子產業和直播產業,這兩個行業的發展中心都在湖北,所以當湖北全面振興經濟的時候,這兩個行業首先站了出來,並且帶領湖北的經濟走向了新的台階。
湖北的現狀非常好。
我們知道湖北曾經經歷了非常嚴重的封鎖期,因為國內的新冠肺炎最早是在湖北傳播出來的,當時湖北的武漢進行了封城管理,很多人也在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抵禦新冠肺炎。武漢一直以來都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相應的社會責任感。目前湖北的情況非常好,因為湖北的經濟已經逐漸復甦,並且呈現出了繼續發展的態勢。
I. 湖北襄陽現在疫情怎麼樣了
湖北襄陽現在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出入也並沒有太大的限制,消費也在恢復,上周政府發放了幾百萬的消費券,刺激大家外出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