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榆林經濟支柱有哪些

榆林經濟支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07 20:43:09

1. 榆林是陝西最富的地方嗎

「十一五」開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提出「陝北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作為「陝北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榆林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必須認清形勢,搶抓機遇,增強加快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奮起直追,乘勢而上,在「十一五」期間實現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新目標。

一、實現跨越式發展是榆林加快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前,榆林市已經進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同時也面臨很大的發展競爭壓力。全國各地都在你追我趕、競相發展,千方百計搶占競爭制高點。誰發展得速度快、水平高,誰占據的市場份額就大,誰就能掌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這種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但從榆林發展現狀來看,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還面臨著三大失衡問題和三大瓶頸制約。三大失衡:一是區域內南北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南北縣區的經濟發展差距呈逐步擴大趨勢,2005年南六縣的生產總值僅佔全市的9.7%,人均GDP僅佔到全市平均水平的30%,地方財政收入總和僅佔全市的3.2%。二是城鄉之間收入失衡。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全國水平低1452元,比全省水平低249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率為3.4:1。三是產業結構失衡。產業層次低,經濟增長方式主要為投資拉動型、資源輸出型的粗放式增長。三大瓶頸:一是交通運輸、二是水資源、三是生態環境。存在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發展不快所致,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出路也必須靠發展,而且絕不能是一般的慣性發展,必須是順應發展大勢,打破發展常規,發揮後發優勢,向更高層次邁進的跨越式發展。

實現跨越式發展已具備了良好基礎和條件。經過這些年埋頭苦幹,榆林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發展。2005年,全市GDP達到320億元,增長18.1%,由「九五」末佔全省GDP的4.8%提高到8.7%,比「九五」提高了5.4個百分點,綜合實力由全省排名第七位提升到第五位;人均GDP由「九五」的2377元增長到9723元,由全省平均水平的52%提高到99%;增長速度逐年加快(2001年至2005年GDP增長速度呈逐年上升趨勢,分別為:10.8%、15.2%、16.3%、17.5%、18.1%),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協調性不斷改善,這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財力與物力基礎。同時,經過多年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對外開放,形成了自主增長、多點支撐的格局,實現了經濟增長方式的明顯轉變,進一步增強了抗風險能力;經過多年打基礎、抓管理、上水平,城市軟硬環境大為改觀,有力提升了城市功能,拓展了發展空間;經過多年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發展思路越來越清晰,也造就了一支過硬的幹部隊伍,全市上下精神振奮,幹事創業的熱情日漸高漲,加快發展的內在活力越來越強。這些都構成了榆林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成為目前榆林大好形勢的顯著標志。從發展大勢上看,榆林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十分難得;從物質基礎上看,榆林跨越式發展的平台已經搭起;從運行軌道上看,榆林跨越式發展的方向已經明確。

二、高點起步,明確跨越式發展的目標任務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圍繞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榆林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跨越式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抓住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以建設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發揮能源資源優勢,挖掘人文資源優勢,打造區位功能優勢,統籌能源產業與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統籌能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統籌城鎮與農村、南部與北部、中省企業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實現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交通建設和生態治理三個方面的突破。據此,提出了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即圍繞建設西部經濟強市、特色文化大市、綠色生態名市三大目標,實施項目帶動、城鎮化帶動、信息化帶動、科教興榆和人才強市五大戰略,大力發展能源經濟、城市經濟、生態經濟、區域經濟四大經濟,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能源經濟和城市經濟是構成經濟強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主要載體;生態經濟將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綠色生態名市建設的同時,打造榆林新興產業集群;區域經濟要成為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提高榆林經濟擴張力的功能經濟。四大經濟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十一五」期間要以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為重中之重,強力推進能源經濟,帶動城市經濟、生態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以城市經濟、生態經濟和區域經濟促進能源經濟發展。

三、抓住關鍵,把握好推進跨越式發展的重點

(一)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

在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中,一是要積極探索資源開發的新機制。堅持科學合理持續的開發方針,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走「信息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比較效益高、加工程度高、工業化標准高、環境代價低」的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煤電及載能基地、煤化工基地、煤油氣鹽化工基地。在開發方式上,堅持有限化、有序化、市場化、鏈條化、生態化和集團化的方針。二是要做大做強五大支柱產業。煤炭。圍繞煤炭資源的轉化利用,建設一批大型現代化礦井,加快整合、改造現有地方礦井,提高生產能力和資源回採率,建設一批地方煤炭工業項目,提升地方煤炭開采水平。「十一五」期間,全市煤炭產量控制在1.5億噸左右,建成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轉化基地。油氣。提高天然氣生產凈化能力,擴大石油勘探和開采面積,提高生產能力和加工能力。到2010年,天然氣產能達到120億立方米,原油產量達到8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達到300萬噸。鹽。擴大勘探與開發,提高生產和轉化能力,到2010年,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電力。加快「西電東送」火電基地建設,到2010年,形成800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利用煤電優勢發展載能工業,形成500萬噸載能產品的生產能力;在建設電源點的同時,配合「西電東送」電源點建設,使榆林電網與全國聯網,規劃建設500KV、1000KV超高壓輸變電線路,形成結構合理、運轉協調、安全穩定的供用電網路。化工。以煤轉變為突破口,重點發展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等化工工業,同時將煤、氣、鹽等優勢資源進行科學組合,發展精細化工生產,到2010年,力爭形成400萬噸煤制油、600萬噸甲醇、80萬噸聚氯乙烯、50萬噸煤焦油加工生產能力。三是積極發展六大工業集中區。府谷火電載能工業集中區。以坑口火電基地為核心,發展電石、硅鐵、金屬鎂等高載能產業,規劃建設府谷廟溝門、清水川、段寨和郭家灣煤電一體化和府谷150萬噸焦化項目。榆神煤電化工工業集中區。以煤電化工為主導產業,建設大型坑口電廠、甲醇裝置、甲醇制烯烴(MTP)裝置和聚丙烯裝置、煤制油裝置和大型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實現煤電化工向精細化工的轉化。榆橫煤化工工業集中區。採用先進的煤液化制油工藝和合成油工藝,形成集煤化工、鹽化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為一體的國家級、超大型煤化學工業生產基地。榆米綏鹽化工工業集中區。利用煤、氣、鹽綜合配置優勢,以鹽化工產業為核心,規劃建設30萬噸聚氯乙烯、10萬噸氯酸鈉、200萬噸工業鹽、100萬噸純鹼等項目。定靖油氣化工工業集中區。擴大以定靖為中心的石油、天然氣產能建設,提高天然氣凈化能力和石油加工能力。吳堡煤焦化工業集中區。煤炭生產能力達到360萬噸,焦炭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

(二)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規劃先行、分類指導、試點示範、基礎突破」的工作思路,全面扎實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要以「強五基、促五化」為重點,把發展生產放在第一位,從解決老百姓飲用水、行路、推廣沼氣、發展庭院經濟、繁榮農村文化等方面入手,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為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打好基礎。全面啟動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示範」活動,重點抓好榆陽、綏德兩個示範縣區和靖邊爾德井、米脂高西溝兩個示範村建設,積累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同時,加快新農村建設,要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有效減少農村人口數量,著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傳統村落向新村鎮、傳統農民向新型農民「三個轉變」。加快城市、工業園區和中心鎮、中心村建設,引導失地農民和農業人口向工業園區和城鎮轉移。要根據白於山區、黃河沿岸土石山區、南部丘陵溝壑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的特點,採取整村吊庄移民的辦法,把不適宜居住地區的村民有計劃、有組織地整體搬遷到北部風沙草灘區。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

圍繞城市發展、產業布局、人口分布以及對外經濟聯系對交通運輸提出的要求,按照適度超前、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多元化投資的原則,加強骨幹工程建設,形成比較完善的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化綜合交通信息網路體系。公路建設。建設「兩橫兩縱」主骨架和十條公路次骨架,形成布局合理、等級搭配優化的公路運輸骨幹網架,實現以榆林為中心,連接北京、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包頭、銀川、蘭州等大中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形成通江達海的交通網路。到2010年,實現通縣公路高速化,通鄉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暢通化,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60公里,一級公路達到200公里,二級公路達到1650公里,路網密度達到42公里/百平方公里。鐵路建設。以拓展外連通道、增加路網密度、提高運輸能力為目標,建成太原至中衛鐵路榆林段、西安至神木鐵路復線、能源化工基地鐵路專線及綏德鐵路樞紐工程,形成市內「兩橫一縱」鐵路新格局。到2010年,全市鐵路營運里程達到854公里。機場建設。建成4C級機場,開通北京、西安、上海、廣州等國內大城市航班,成為陝西第二大航空港。水利設施建設。建設王圪堵、采兔溝、朱蓋溝水庫,開發黃河岩溶水,開工建設黃河調水工程。信息化設施建設。重點推進「1231」信息化工程建設,即一張寬頻城域網(覆蓋全市的信息傳輸城域網)、兩個應用平台(電子政務平台和電子商務平台)、三個服務中心(計算機技術服務咨詢中心、榆林RA注冊中心、計算機防病毒中心)、十大應用領域(政府辦公、企業、城建、教育、醫療、金融、農業、旅遊、社區、個人),把榆林建成連接晉陝寧蒙毗鄰地區的信息中心和陝西第二信息樞紐。

2. 榆林最窮的三個縣

一,太白縣,寶雞市下部縣,位於陝西省西部、寶雞市東南部,位於秦嶺內陸,秦嶺主峰太白山因境內而命名,太白縣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是陝西省107個縣中海拔最高的縣,這也是制約發展的原因之一,是典型的地廣人稀之地,太白縣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事業重點縣和秦巴山區的連續扶貧開發地區縣。
二,綏德縣為榆林市下轄縣、陝西省北部,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縣區域面積1853平方公里,人口36萬人次,縣年經濟總量58.87元,其中農業發展支撐著種植園、林業和畜牧業,工業。
三,吳堡縣,該縣是榆林市下部縣,地理位置位於陝西省東北部、榆林市東南部,全縣總面積428平方公里,耕地1萬2700公頃,總人口約8萬人,該縣交通位置重要,是陝北通往華東、華北的橋頭堡,吳堡縣是陝西省五個蠶桑基地縣之一,紅棗產量、收入全市最多,境內名勝古跡最多。
祝你幸福快樂生活,希望每一個人發大財,,2,一生很長,會遇見很多出現在你生命中的過客,有的人可能讓你學會成長,學會自立,學會承擔,學會付出,學會感恩,但是,你自己要學會,放鬆心態,放下包袱,去享受時間給你帶來的一切,總之一生很長,還是要開心去度過每一天,把煩惱交給風,讓風去吹走它吧。
3,清晨的旭日帶給你幸運,讓飛揚的柳枝帶給你激情,讓蔚藍的天空帶給你夢想,讓午夜的星辰帶給你甜蜜,讓我的祝福帶給你一份愉悅的心情。
開心每一天的句子、說說
4,人生路上,很多時候看不清未來,回不到過去。那麼,就別讓時間在眺望未來中流逝,莫讓年華在回憶過去中滄桑,把握今天,開心享受每一天。
5,多一分淡泊,人生就多一分幸福。人生的煩惱來自於:我們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要輕松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幹涉別人的事,甭操心老天爺的事。與大家共勉,做好自己,開心每一天。
6,別太過節省,我們無掛而來、無牽而去,走一遭不容易,別忽視了生命與健康需求;別太久等待,不屬於你的,再心儀也沒用,沒有目標與方向,只能無果而終;別輕易錯放,動心之處不多,你若視而不見,今生將不再見;別長時忍耐,郁結則多恙,仇怨則少歲,適時宣洩與釋放,過好開心每一天。
7,我們都有缺點,所以彼此包容一點。我們都有優點,所以彼此欣賞一點。我們都有個性,所以彼此謙讓一點。我們都有差異,所以彼此接納一點。我們都有傷心,所以彼此安慰一點。我們都有快樂,所以彼此分享一點。因為我們有緣相識,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位家人、朋友!開心的過好每一天。
8,生活沒有過不去的坎,那些放不下的過去,終會隨時間煙消雲散,一輩子不長,願我們都能,擁有一顆淡然的心,開心的度過每一天。
9,選中一天的美好,剪切悲觀的煩惱,刪除不滿的憂慮,粘帖快樂的心境,刷新過濾的苦悶,保存美妙的心情,創建新文件夾:開心每一天!輕輕一聲問候願給你帶來清晨美好的一天。
10,人要心靜,言多必失。喋喋不休不如觀心自省;埋怨他人不如即聽即忘。能幹擾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能傷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開。你若平和,無人可恨;你若不究,無人能擾。開心每一天。

3. 陝西榆林的經濟產業是什麼

以第二產業為主,重工業採掘和原材料工業佔主導。

4. 求榆林經濟簡述。

榆林擁有世界級煤田,開采成本之低讓發達國家嫉妒,煤質之高達到了世界頂級水平,安全性也與發達國家持平,利潤水平超過山西一個數量級,擁有如此好的先天優勢,榆林能源化工產業迅猛發展,目前工業利潤和工業增加值穩居陝西第一,人均GDP也穩居陝西第一,是陝西唯一能在經濟上抗衡西安的城市。
另外,榆林也擁有世界級氣田,供應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榆林也富含石油,利潤也是極高。
在能源化工的帶動下,榆林的其他產業也蓬勃發展,目前榆林的三產增加值已經超過寶雞咸陽,穩居陝西第二。
而榆林的GDP也是陝西第二,而且正在追趕西安,預計5年內將取代西安成為陝西第一大經濟體。
因此,在陝西人心目中,榆林是經濟高度發達的象徵,榆林人是暴發戶、財神爺的象徵。

5. 榆林北六縣哪個縣經濟最好

神木。
榆林北6縣有;橫山,定邊,靖邊,神木,府谷。
近日,榆林市統計局對榆林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進行了解讀,統計數據顯示榆林市人口發展有十大特點。1.常住人口增加27.34萬人,年均增長0.79%。全市常住人口平穩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隨著「單獨二孩」「全面兩孩」生育政策的實施,全市二孩出生人數明顯增長,有利保障了全市出生人口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而近10年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條件大幅改善,人民群眾健康條件明顯改善,全市年度死亡人口遠遠少於出生人口,使得全市常住人口保持了穩定的自然增長;另一方面10年來全市社會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營商環境不斷向好,人居環境的改善,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吸引了外市、外省人口來榆就業、創業、居住,同時也讓以前流出去的當地人口重新返回榆林。2.家庭規模有所縮小,戶均人口為2.51人。3.人口性別比依然偏高,為112.49。

6. 陝西榆林的經濟發展實力如何呢

另外榆林還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比如白雲山或者鎮北台等地都是理想的去處,可以見證到眾多特色的美景。雖然現在它的經濟總量不是很高,但人均GDP卻很出色,然而到目前為止它依然還是三線城市,相對來說還是有些不可思議了。不過榆林還是有很多的特色之處,除了旅遊資源,還是屬於糧食產地,同時還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煤田,礦產資源豐富,如果之後把這些優勢凸顯出來,相信能夠帶來更好的發展。對於陝西最有錢的城市,人均GDP碾壓省會西安,至今只是一座三線城市,不知你怎麼看?

7. 陝西榆林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窮嘛經濟狀況怎麼樣

榆林是陝西省下轄地級市,榆林位於中國陝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

榆林並不窮,而且經濟還不錯。2017年,榆林市生產總值3318.39億元,比2016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7.68億元,比2016年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2086.08億元,比2016年增長6.0%;

第三產業增加值1064.63億元,比2016年增長11.8%。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5.1%、62.8%和32.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97811元,約合15033美元。



(7)榆林經濟支柱有哪些擴展閱讀:

榆林的位置境域

榆林市位於陝西省最北部,西鄰甘肅、寧夏,北連內蒙古,東隔黃河與山西相望,南與陝西省延安市接壤。地理座標:北緯36°57′~39°35′,東經107°28′~111°15′。

榆林市行政區劃版圖形似三角形。榆林最東端為府谷縣皇甫鄉段寨村,最北端為府谷縣古城鄉劉家坡村,最西端為定邊縣劉峁塬鄉,最南端為定邊縣白馬要鄉鐵角城。

東西最大長度309公里,南北最大寬度295公里,總面積43578平方公里,約占陝西省21%,居陝西省10個地級市之首。



閱讀全文

與榆林經濟支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消除婚姻史 瀏覽:139
美女都用什麼色iphone12pro 瀏覽:595
和美女怎麼聊天找話題免費 瀏覽:523
江口縣事業單位考什麼 瀏覽:505
這個愛情怎麼這么復雜最火文案 瀏覽:174
94雞和鼠96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443
婚姻好不好看什麼時候看 瀏覽:618
湘妃竹的故事是什麼時代的傳說 瀏覽:937
大林木命自身婚姻什麼狀況 瀏覽:698
美女舞蹈家叫什麼 瀏覽:530
美女房子在廣州什麼地方 瀏覽:232
婚姻中出軌該怎麼做 瀏覽:958
中國現經濟處於什麼階段 瀏覽:380
做教師需要考事業編制是什麼 瀏覽:70
跟你走進幸福里哪裡可以聽 瀏覽:784
以前的事實婚姻是同居多少年 瀏覽:803
重慶美女去哪裡旅遊 瀏覽:97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看多久 瀏覽:168
父母包辦婚姻怎麼舉報 瀏覽:380
事業工勤工種哪個好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