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理性經濟人假設如何理解

理性經濟人假設如何理解

發布時間:2022-12-07 06:05:57

⑴ 理性經濟人假設

假設是認識復雜世界的手段,假設能夠幫助我們快速認清本質。

經濟學是研究人的。簡化,標准化處理人的行為抽象出共性內容,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提出了 理性經濟人假設 。這個假設是經濟學的根基和邏輯起點。

理性經濟人假設包含理性人假設和經濟人假設。 經濟人假設 強調人的自利心,每個經濟主體的目標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理性人假設 強調了擁有自立新的個體,具有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決策能力,理性人總是有能力做出最優決策。

理性經濟人運用抽象法將附著於人身上的各種社會屬性全部抽象掉 找到人性最深層次的動機模式進行假設。

但是要注意,理性經濟人不是現實的人,只是解釋人類行為的一種思路,認為人們擁有理性思考並做出最優選擇的能力,理性是人們追求的目標,是經濟學分析人們做出有效決策目標的重要條件。

自利不排除利他,自利不等於自私 。

⑵ 經濟學的基本假設理性經濟人假設是什麼

理論經濟學的假設主要有三個:稀缺性假設、理性人假設、最大化假設。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假設,比如完全信息假設、有效市場假設、完全競爭假設等等。

之所以說那三個是基本假設,是因為西方經濟學理論大部分是建立在這幾個假設的基礎上的:

  1. 稀缺性假設,經濟學是研究有限的資源如何合理分配,達到收益最大化的學科。如果一個東西是無限的,那它不在經濟學的研究范疇內,比如空氣可以說是無限的,經濟學不會研究如何分配空氣;但如果以後空氣是有限的,或者說干凈的空氣是有限的,那它就具備稀缺性,可以成為理論經濟學的研究范疇。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碳排放額,以前隨便排放的時候,沒人會研究如何分配才是最優的,但是現在碳排放有額度限制了,變成稀缺資源了,所以就要研究如何分配對社會才是最優的。

  2. 理性人假設,就是假設人是自利的,在對己不利和對己有利之間,會選擇對己有利的一個方案。所以義工不是經濟學的研究范疇,但是要注意,某些慈善捐款是,因為部分慈善捐款是出於改善企業形象、積累品牌名聲所做的,最終屬於利己行為。

  3. 最大化假設,就是如果存在兩個或多個收益不同的方案,假設人們會選擇收益最大化的方案。


其實提到理性人假設,就不能不提到囚徒困境。近代經濟學漸漸對理性人假設提出了很多質疑和挑戰,囚徒困境可以說是最典型的例子,它充分說明了由於個體的理性,導致集體無法達至最優的結果,最終導致個體損失,即個體的理性不能形成集體的理性。

⑶ 在經濟學里,怎麼理解理性經濟人假設

在經濟學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設通常簡稱為「理性人」或者「經濟人」的假設條件。西方經濟學家指出,所謂的「理性人」的假設是對在經濟社會中從事經濟活動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徵的一個一般性的抽象。這個被抽象出來的基本特徵就是: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說,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採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的最大經濟利益。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在任何經濟活動中,只有這樣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則,就是非理性的人。但實際上由於受到市場信息不對稱效應的影響,完全「合乎理性的人」不可能存在,只能作為一個理論上的抽象概念。假定特徵:

1.完整性。理性人了解自己的偏好,對自己所要達到的目的具有明確的認識,對於經濟生活中的任何變動,都能做出獨立的選擇。

2.有理性地選擇。它的經濟行為都是有意識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經驗型和隨機型的決策。

3.自利原則。消費者追求滿足最大化,生產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政府追求目標決策最優化。

4.傳遞性。各種生產資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門之間、地區之間流動。之所以作出這種假定,無非是要在影響人們經濟行為的眾多復雜因素中,抽出主要的基本因素,以此為前提,提出重要結論,並據此對人們有關經濟行為作出預測,提供行動方針或決策的理論基礎。

⑷ 如何理解經濟學中 理性經濟人的假設

理性經濟人是新古典經學對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人性特徵的概括.含義有二:一是個人對自已的利益及如何有效改善自身利益最了解;二是個人總有一種心理和行為選擇傾向:用自已盡量小的投入,為自已獲取盡量大的收益.這樣理解就可以了.

⑸ 什麼是理性經濟人

理性經濟人假定是經濟學家在做經濟分析時關於人類經濟行為的一個基本假定,意思是作為經濟決策的主體都充滿理性的,即所追求的目標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具體說就是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追求目標決策最優化。

來源

「理性經濟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闡述的觀點,之後經濟學不斷完善和充實,並逐漸將「理性經濟人」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設,即假定人都是利己的,而且在面臨兩種以上選擇時,總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方案。

代表人物

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認為:人只要做「理性經濟人」就可以了,「如此一來,他就好像被一隻無形之手引領,在不自覺中對社會的改進盡力而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個人為求私利而無心對社會做出貢獻,其對社會的貢獻遠比有意圖做出的大。」

「所謂理性經濟人,是指個人在一定約束條件下實現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理性經濟人就是實現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⑹ 什麼是理性經濟人假設

這種人具備關於其所處環境各有關方面的知識,而且,這些知識即使不是絕對完備的,至少也相當豐富、相當透徹。此外,這種人還被假設為具備一個很有條理的、穩定的偏好體系,並擁有很強的計算技能;他靠這類技能就能計算出在它的備選方案中,哪個方案可以達到其偏好尺度上的最高點。此類人擁有起碼的道德底線(利己但不損人)
是西方經濟學模型的基本假設之一!

⑺ 經濟人假設什麼意思

經濟人假設是指在經濟學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設通常簡稱為「理性人」或者「經紀人」的假設條件。西方經濟學家指出,所謂的「理性人」的假設是對在經濟社會中從事經濟活動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徵的一個一般性的抽象。這個被抽象出來的基本特徵就是: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說,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採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的最大經濟利益。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在任何經濟活動中,只有這樣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則,就是非理性的人。

經濟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質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經濟活動的主體,人都希望以盡可能少的付出,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獲,並為此可不擇手段。 "經濟人"意思為理性經濟人,也可稱"實利人"。這是古典管理理論對人的看法,即把人當作"經濟動物"來看待,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為了獲得經濟報酬。

(7)理性經濟人假設如何理解擴展閱讀:

經紀人假設的依據:

"經濟人"的假設,起源於享受主義哲學和英國經濟學業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關於勞動交換的經濟理論。亞當·斯密認為:人的本性是懶惰的,必須加以鞭策;人的行為動機源於經濟和權力維持員工的效力和服從。

美國工業心理學家麥格雷戈在他的《企業中的人性方面》(1960)-書中,提出了兩種對立的管理理論:X理論和Y理論。麥氏主張Y理論,反對X理論。而X理論就是對"經濟人"假設的概括。X理論的基本觀點如下:

①多數人天生是懶惰的,他們都盡可能逃避工作。

②多數人都沒有雄心大志,不願負任何責任,而心甘情願受別人的指導。

③多數人的個人目標都是與組織目標相矛盾的,必須用強制、懲罰的辦法,才能近使他們為達到組織的目標而工作。

④多數人干工作都是為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錢和地位才能鼓勵他們努力工作。

⑤人大致可分為兩類,多數人都是符合於上述設想的人,另一類是能夠自己鼓勵自己,能夠克制感情沖動的人,這些人應負起管理的責任。

⑻ 經濟學中什麼是理性人假設

理性人假設,又稱經濟人假設,或最大化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設。西方經濟學者指出,所謂「經濟人」假設,也稱為「合乎理性人」假設,是對在經濟社會中從事經濟活動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徵的一個一般性抽象。

這個被抽象出來的基本特徵就是: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說,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採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8)理性經濟人假設如何理解擴展閱讀

行為

1、理性人具有關於他所處環境的完備知識,而且,這些知識即使不是絕對完備的,至少也相當豐富,相當透徹;

2、理性人有穩定的和條理清楚的偏好;

3、理性人有很強的計算能力,能算出每種選擇的後果;

4、理性人能使其選中的方案自然達到其偏好尺度上的最高點,即理性人總是選擇最優。用程式化的語言說,就是由於具備完全的信息和理性,理性人能夠找到實現目標的所有備選方案,預見這些方案的實施後果,並依據某種價值標准在這些方案中做出最優選擇。

⑼ 什麼是理性人假設

理性人假設,又稱經濟人假設,或最大化原則,是西方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設。西方經濟學者指出,所謂「經濟人」假設,也稱為「合乎理性人」假設,是對在經濟社會中從事經濟活動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徵的一個一般性抽象。這個被抽象出來的基本特徵就是: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說,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採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在任何經濟活動中,只有這樣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則,就是非理性的。
假定特徵如下:
(1)完整性。
(2)有理性地選擇。
(3)自利原則。
(4)傳遞性。

⑽ 經濟學中什麼是理性人假設

「理性人」假設是指作為經濟決策的主體都是充滿理智的,
既不會感情用事,
也不會盲從,
而是精於判斷和計算,
其行為是理性的。在經濟活動中,
主體所追求的惟一目標是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優化。如消費者追求的滿足程度的最大化,
生產者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理性人」假設實際是對亞當·斯密「經濟人」假設的延續。

閱讀全文

與理性經濟人假設如何理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消除婚姻史 瀏覽:139
美女都用什麼色iphone12pro 瀏覽:595
和美女怎麼聊天找話題免費 瀏覽:523
江口縣事業單位考什麼 瀏覽:505
這個愛情怎麼這么復雜最火文案 瀏覽:174
94雞和鼠96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443
婚姻好不好看什麼時候看 瀏覽:618
湘妃竹的故事是什麼時代的傳說 瀏覽:937
大林木命自身婚姻什麼狀況 瀏覽:698
美女舞蹈家叫什麼 瀏覽:530
美女房子在廣州什麼地方 瀏覽:232
婚姻中出軌該怎麼做 瀏覽:958
中國現經濟處於什麼階段 瀏覽:380
做教師需要考事業編制是什麼 瀏覽:70
跟你走進幸福里哪裡可以聽 瀏覽:784
以前的事實婚姻是同居多少年 瀏覽:803
重慶美女去哪裡旅遊 瀏覽:97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看多久 瀏覽:168
父母包辦婚姻怎麼舉報 瀏覽:380
事業工勤工種哪個好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