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經濟學中,基尼系數的內容是什麼基尼系數有什麼作用,有什麼意義
經濟學具體含義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佔的比例。基尼系數的數值介於0~1之間,基尼系數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大於這一數值容易出現社會動盪。
作用及意義:可以較客觀、直觀地反映和監測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預報、預警和防止居民之間出現貧富兩極分化。基尼系數是一個參考指標,如果一個國家的基尼系數較大,那麼就應該採取相應的手段來調整貧富差異,例如對收入高的人多征稅,收入較低的人給予補貼等。
Ⅱ 基尼系數的經濟含義指的是什麼影響基尼系數的因素有哪些
基尼系數是基於經濟衡量指標,計算的是一個國家或是地區,在居民收入上的差距。精靈系數的區間在0到1之間越接近零,說明這一國家或地區的居民收入分配趨於平等,濟寧系數如果達到0.5以上,則代表收入非常懸殊。影響國家或地區基尼系數的因素包括經濟發展水平、科技創新、全球化影響等。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國之間的聯系也變得更加緊密,商品進出口貿易變得更加頻繁,這時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各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大額的貿易往來,會使得國與國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的拉快,基尼系數隨之受到影響。官方基尼系數近些年不斷的下降,某種程度上也與權力尋租產生了一定的聯系,想要脫離權力尋租因素的影響,恐怕要加大反腐的力度,才能縮短市場的短期化過度,為經濟發展拉伸空間。
總而言之,基尼系數在經濟含義上是衡量國家或地區收入差距的一項重要指標,使用這一指標來衡量國家或地區的貧富差距最可行的方法,對社會起到一定的預警作用。目前也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同和廣泛重視,其影響的因素包括經濟發展水平、全球化、科技創新和權力尋租等。
Ⅲ 恩格爾系數下降體現了什麼經濟學道理
簡單地說,一個家庭的恩格爾系數越小,就說明這個家庭經濟越富裕。反之,如果這個家庭的恩格爾系數越大,就說明這個家庭的經濟越困難。恩格爾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隨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國際上常常用恩格爾系數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准,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於30%為最富裕。在我國運用這一標准進行國際和城鄉對比時,要考慮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費品價格比價不同、居民生活習慣的差異、以及由社會經濟制度不同所產生的特殊因素。對於這些橫截面比較中的不可比問題,在分析和比較時應做相應的剔除。另外,在觀察歷史情況的變化時要注意,恩格爾系數反映的是一種長期的趨勢,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絕對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動中求得長期的趨勢
Ⅳ 基尼系數說明了什麼越大說明了越小說明了什麼
基尼系數說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程度。
基尼系數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它是一個比值,數值在0和1之間。
基尼指數的數值越高(越大),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不均勻。貧富差距太大。
基尼指數的數值越(越小),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越均勻。一般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
按照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
低於0.2收入絕對平均。
0.2-0.3收入比較平均。
0.3-0.4收入相對合理。
0.4-0.5收入差距較大。
0.5以上收入差距懸殊。
Ⅳ 什麼叫洛倫茲曲線,什麼叫基尼系數,我國的基尼系數偏大說明什麼問題
1、洛倫茲曲線(Lorenz curve),也譯為「勞倫茲曲線」。就是,在一個總體(國家、地區)內,以「最貧窮的人口計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對應各個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點組成的曲線。為了研究國民收入在國民之間的分配問題,美國統計學家(或說奧地利統計學家)M.O.洛倫茲(Max Otto Lorenz,1876- 1959)1907年(或說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洛倫茲曲線。
2、基尼系數(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基尼系數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國際慣例把0.2以下視為收入絕對平均,0.2-0.3視為收入比較平均;0.3-0.4視為收入相對合理;0.4-0.5視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系數達到0.5以上時,則表示收入懸殊。基尼指數最早由義大利統計與社會學家Corrado Gini在1912年提出。
應答時間:2021-03-1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Ⅵ 什麼叫基尼系數
此文章來自網路知道:ssueeq
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為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於192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
經濟含義
其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前者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全部佔有了;而後者則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平均,即人與人之間收入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差異。但這兩種情況只是在理論上的絕對化形式,在實際生活中一般不會出現。因此,基尼系數的實際數值只能介於0~1之間。 目前,國際上用來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標很多。基尼系數由於給出了反映居民之間貧富差異程度的數量界線,可以較客觀、直觀地反映和監測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預報、預警和防止居民之間出現貧富兩極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同和普遍採用。
編輯本段基尼系數的計算
基尼根據洛倫茨曲線提出的判斷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設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和收入分配絕對平等曲線之間的面積為A,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右下方的面積為B。並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這個數值被稱為基尼系數或稱洛倫茨系數。如果A為零,基尼系數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為零則系數為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數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趨向不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大,那麼基尼系數也越大。 另外,可以參看帕累托指數(是指對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近年來,國內不少學者對基尼系數的具體計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個不同的計算公式。山西農業大學經貿學院張建華先生提出了一個簡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數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順序排隊,分為人數相等的n組,從第1組到第i組人口累計收入佔全部人口總收入的比重為wi,則
說明:該公式是利用定積分的定義將對洛倫茨曲線的積分(面積B)分成n個等高梯形的面積之和得到的。
編輯本段基尼系數的區段劃分
基尼系數,按照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 低於0.2 收入絕對平均
0.2-0.3 收入比較平均
0.3-0.4 收入相對合理
0.4-0.5 收入差距較大
0.5以上 收入差距懸殊
經濟學家們通常用基尼指數來表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財富分配狀況。這個指數在零和一之間,數值越低,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越均勻;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根據黃金分割律,其准確值應為0.382。一般發達國家的基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美國偏高,為0.4。中國大陸基尼系數2010年超過0.5,已跨入收入差距懸殊行列,財富分配非常不均。 此外洛倫茨曲線講的是市場總發貨值的百分比與市場中由小到大廠商的累積百分比之間的關系。 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數也越小。
編輯本段中國目前基尼系數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貧富差距逐步拉大,綜合各類居民收入來看,基尼系數越過警戒線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國基尼系數已跨過0.5.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已經突破了合理的限度,總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額僅為4.7%,而總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總收入的份額高達50%。突出表現在收入份額差距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東中西部地區居民收入差距過大、高低收入群體差距懸殊等方面。將基尼系數0.4作為監控貧富差距的警戒線,應該說,是對許多國家實踐經驗的一種抽象與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但是,各國、各地區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會價值觀念都不盡相同,所以這種數量界限只能用作宏觀調控的參照系,而不能成為禁錮和教條。目前,我國共計算三種基尼系數,即:農村居民基尼系數、城鎮居民基尼系數和全國居民基尼系數。基尼系數0.4的國際警戒標准在我國基本適用。從我國的客觀實際出發,在單獨衡量農村居民內部或城鎮居民內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時,可以將各自的基尼系數警戒線定為0.4;而在衡量全國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時,可以將警戒線上限定為0.45,實際工作中按0.5操作。
編輯本段中國基尼系數變動分析
在基尼系數的變動中,與調節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密切相關的稅收無疑是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重要層面。但是,從總體上看,現階段我國稅收在調節社會公平的再分配功能上存在著弱化和缺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稅制結構不合理限制了稅收公平調節功能的發揮,並存在強化收入不均等的趨向。 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宏觀稅負、稅制結構、稅種設置和各稅種的稅基、稅率調整來實現的。稅制結構簡言之,就是稅種的布局問題。不同的稅制結構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以及收入公平的實現有很大差異。以所得稅為主的稅制結構,其基本特徵是以所得稅為主體稅種和主要稅收收入來源,所得稅收入一般占稅收總收入的60%以上,流轉稅收入一般不超過總收入的20%,此稅制結構有利於體現稅收的社會公平,對調節收入分配具有良好的效果。我國目前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在充分發揮收入功能,保障稅收大幅度增長的同時,由於其適用比例稅率,在收入分配的調節上具有累退性,且流轉稅易轉嫁,其比重越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就越大。 2,稅收調節體系不健全,各稅種之間缺乏整合力,影響了稅收公平調節功能的發揮。 調節個人收入分配不能僅靠個人所得稅,必須建立一個調節收入分配的稅收政策體系。 3,個人所得稅制度設計不規范,制約了稅收公平調節功能的發揮。
個人所得稅與其他調節收入分配的稅種相比,是調節收入分配能力最強的稅種,在實現收入公平分配職能方面發揮著其他稅種難以替代的作用。
編輯本段專家對基尼系數現狀的應對措施
1,改變現行稅制在調節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完善稅收調節體系,使稅收調節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財產、投資收益等各個環節得到有效發揮。 針對我國稅收調節存在單一、缺失、弱化的狀況,建立多稅種,立體式、全過程的稅收調節體系。要完善稅收政策,逐步建立一個綜合協調配合,覆蓋居民收入運行全過程,以個人所得稅為主體,以財產稅和社會保障稅為兩翼,以其他稅種為補充的收入分配稅收調控體系。
2,運用綜合調控手段,加強對高收入階層的稅收調控 一是加快個人所得稅改革,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模式。 二是深化消費稅制改革。充分發揮消費稅商品課稅再分配功能,對必需品適用低稅率或免稅,對奢侈品適用高稅率。 三是可考慮對儲蓄存款利息課征的個人所得稅採用累進稅率,以及開征物業稅、遺產稅等稅種。
3,把「富民優先」作為經濟發展新階段以及解決基尼系數拉大問題的重大經濟政策,對低收入者實施積極的稅收扶持政策 一是完善支持農業發展的稅收政策措施。農業的基礎地位和弱質產業特性,要求政府在取消農業稅之後,進一步在提高農業生產專業化和規模化水平、大力發展農業產業集群、健全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具體講要對農業生產資料採取更加優惠的增值稅稅率,降低生產資料價格,減輕農民負擔。 二是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使民營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我國中小企業在解決社會就業、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三是加大對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稅收支持力度,推進就業和再就業。 四是建議開征社會保障稅。
4,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對非常態高收入階層收入的監管 目前,高收入階層主要為企業家、影視歌星球星、壟斷行業從業者、政府官員「尋租」灰色收入者、非法地下經濟暴發戶等。建立有效的個人收入監控機制,做好個人所得稅稅源監控,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 一是要加強對壟斷收入的監管。 二是要積極推行存款實名制,並逐步創造條件實行金融資產實名制,限制非法收入。 三是對黑色收入和腐敗收入、灰色收入、鑽各種政策空子所得的非常態收入要採取有效手段加以打擊和取締。 當然,在解決貧富懸殊、化解基尼系數「越警」方面,稅收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必須和政府其他宏觀經濟政策一起共同發揮作用,才能更好地解決我國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問題,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