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去年的gdp總值
2021年,中國gdp為114.37萬億人民幣,再次創造歷史,GDP達到了美國的77.02%,中美差距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
根據報告,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比2012年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80976元。
⑵ 中國每年的gdp百分之4是多少
2020年GDP總值102萬億元,百分之4約4萬億元。2021年GDP總值為114萬億元,百分之4約4.56萬億元,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百分比數值會不斷的增長。
⑶ 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多少
19.64%。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19.64%,因為2022年全球GDP總量約為99.3萬億美元,中國為19.5萬億美元。世界經濟是世界各國的經濟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世界范圍的經濟整體。
⑷ 2000年到2019年中國每年度經濟增長率
2000年經濟增長率為8.43%,2001年經濟增長率為8.30%;2002年經濟增長率為9.08%;2003年經濟增長率為10.03%;2004年經濟增長率為10.09%;2005年經濟增長率為11.31%;2006年經濟增長率為12.68%;
2007年經濟增長率為14.16%;2008年經濟增長率為9.63%;2009年經濟增長率為9.21%;2010年經濟增長率為10.45%;2011年經濟增長率為9.3%;2012年經濟增長率為7.65%,2013年經濟增長率為7.67%;2014年經濟增長率為7.4%;
2015年經濟增長率為;2016年經濟增長率為6.7%;2017年經濟增長率為6.9%;2018年經濟增長率為6.6%;2019年經濟增長率為長6.1%。
(4)中國每年經濟多少擴展閱讀
2020年1月17日,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火熱出爐。初步核算,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1%;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達到10276美元。
「中國經濟增長連續18個季度保持在6%—7%之間,經濟發展的韌性持續顯現。這不僅表明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經濟總量上取得了新的進展,也表明2019年經濟發展為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保障。」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_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
⑸ 中國一年的gdp是多少
中國一年GDP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從國內生產總值(GDP)看,總量為990865億元,接近100萬億元;增速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人均為70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0276美元,突破1萬美元。
意義
對匯率影響
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
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這時,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降低了。
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國GDP的年平均增長率為4.1%,而歐元區11國中除愛爾蘭(9.0%)較高外,法、德、意等主要國家的GDP增長
率僅為2.2%、1.5%和1.2%,大大低於美國的水平。這促使歐元自1999年1月1日啟動以來,對美元匯率一路下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貶值了30%。但實際上,經濟增長率差異對匯率變動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國經濟增長率高,意味著收入增加,國內需求水平提高,將增加該國的進口,從而導致經常項目逆差,這樣,會使本國貨幣匯率下跌。
二是如果該國經濟是以出口為導向,經濟增長是為了生產更多的出口產品,則出口的增長會彌補進口的增加,減緩本國貨幣匯率下跌的壓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內生產總值
⑹ 中國gdp多少萬億
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我國GDP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規模突破110萬億元,達到114.4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突破8萬元。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⑺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多少萬億元
⑻ 中國年gdp收入總量是多少2021
2021年中國全年GDP破110萬億 人均突破8萬元
來源:中新經緯2022-02-28 10:27:41大字
【2021年中國全年GDP破110萬億】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實現新突破。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規模突破110萬億元,達到114.4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突破8萬元。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
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比上年增長8.0%。國民總收入1133518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46380元/人,比上年提高8.7%。(完)
原標題:2021年我國人均GDP突破8萬元 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
⑼ 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多少億
國內生產總值110萬億元,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比重達18.5%,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2012至2021年這十年間,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9月13日起,國家統計局開始發布多篇「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講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累累碩果。
新華社資料圖
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台階
2013至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6%,高於同期世界經濟2.6%的增速,也高於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平。國內生產總值2021年突破110萬億元,達114.4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為2012年的1.8倍。
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的同時,我國經濟佔全球份額穩步提升,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比2012年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2013至2021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
人均GDP水平實現新突破。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80976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12年增長69.7%,年均增長6.1%。
同時,財政實力進一步增強。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0萬億元大關,達到20.3萬億元,按同口徑計算,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長5.8%。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2021年末達3250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基礎產業基礎設施不斷夯實
農業、交通、信息通信、能源……十年間,一系列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不斷夯實,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創造有利條件。
農業方面,2021年,我國糧食產量13657億斤,比2012年增產11.5%,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15至2021年,穀物總產量保持在6億噸以上,穩居世界首位;肉類、水果、花生、籽棉、茶葉等農產品產量均保持世界第一。農業科技創新和機械化步伐加快。2021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
交通領域同樣成果豐碩,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2012至2021年末,鐵路營業里程由9.8萬公里增加至15.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由不到1萬公里增加到4萬公里。公路里程由424萬公里增加到52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由9.6萬公里增加到16.9萬公里。2021年末,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里程8736公里,擁有運營線路的城市達51個。
十年來,「寬頻中國」「網路強國」戰略加快實施,2021年,我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2216億GB,是2012年的252倍。2021年,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0.32億人,比2012年增長83%;互聯網普及率升至73%,提高30.9個百分點;累計建成並開通5G基站142.5萬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5G基站總量佔全球比重達60%以上,居全球首位。
此外,能源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初步核算,2021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43.3億噸標准煤,比2012年增長23.2%,年均增長2.3%。2021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37692萬千瓦,比2012年末增長1.1倍;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和核電在建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非化石能源的引領者。
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
創新成為近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關鍵詞。2021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7956億元,為2012年的2.7倍,年均增長11.7%;研發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44%,比2012年提高0.53個百分點,已接近OECD(經合組織)國家疫情前2.47%的平均水平。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扎實推進,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2021年,按摺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全國研發人員總量為562萬人年,比2012年增長73.1%,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
投入增長的同時,創新產出也不斷擴大。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基礎前沿領域涌現出一系列重大原創成果,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級計算、大飛機製造等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國內外專利申請授權量460.1萬件,比2012年增長2.7倍。
⑽ 2021年我國gdp是多少
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14萬億元。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GDP是指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居民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以市場價格計算的生產活動的最終結果,它往往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重要的綜合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GDP衡量經濟形勢的作用:
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總值。簡單來說,GDP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段時間內創造的所有產品和服務的總市值。
對一個國家來說,GDP叫國內生產總值。對於一個地區來說,GDP叫地區生產總值。關於GDP在衡量經濟形勢中的作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在其著作《經濟學》中說,GDP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第一,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判斷其整體經濟實力和經濟發展速度;第二,GDP可以用來分析經濟結構;第三,GDP可以和相關指標結合起來計算其他意義重大的指標。
//www.gzoltjx.com/pic_63d0f703918fa0ec5304939f349759ee3c6ddb6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