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崇陽與嘉魚哪個經濟好

崇陽與嘉魚哪個經濟好

發布時間:2022-11-29 21:25:30

1. 湖北嘉魚縣的經濟如何

各有特色。。赤壁之前各方面都比嘉魚強。。但是最近今年嘉魚的發展也不容忽視,新建咸寧長江大橋,還有修建的深水碼頭。。你自己掂量吧。、。看是、做什麼行業了!!

2. 試分析湖北省嘉魚縣與通山縣的發展情況以及今後的發展情況比較

分析湖北省嘉魚縣與通山縣的發展情況以及今後的發展情況比較;我的編排實現各自較少一下他們的各自比較優勢才得出一個定論;首先 一.地理位置的比較:(1)通山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部。 縣境南鄰江西省武寧、修水縣毗鄰,東接陽新縣,北連咸寧市,西部與崇陽縣接壤。最大橫距71千米,最大縱距60千米。面積2680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416936人。(2)嘉魚縣;嘉魚縣位於湖北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面積1018.4平方千米/1017平方千米/977平方千米 結論;嘉魚縣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北與武漢接壤,離武漢僅80公里,這就決定了嘉魚縣的經濟交通流量一般而言 要大於通山縣,依靠地理學知識嘉魚縣可以有力的分擔省會武漢的城市職能,有相對較大先天優勢 自然資源的比較; (1)嘉魚縣現轄8鎮1場,164個行政村,總人口36萬人。年均溫16.9℃,年均降水量1380毫米。礦產豐富,有煤、鋁土、金、鐵、銅、石油、耐火石等。 工業有化工、輕紡、建材、機電、造紙、造船等。農業主產芝麻、薴麻、水稻、棉花等境內有20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7萬畝優質螃蟹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美國叉尾魚回種苗繁育基地,常年蔬菜種植面積達45萬畝,水產養殖面積達25萬畝。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粘土型黃金礦藏;有享譽全國的高性能磁性材料、橋用纜索、電子光源等產品的科研與生產基地;有國家定點建設的「中國博士後」基地;有國家A級產品聯樂牌席夢思,有嘉魚麻糖等一批榮獲國優、部優和省優稱號的名優產品。有萬里長江向東流,獨此西流30里的長江第一灣——牌洲灣;有湖北第一組——官橋八組;有名冠古今的三國古戰場和周瑜智取荊州的大本營——陸口,有風光旖旎的休閑旅遊聖地——三湖連江風景區,還有人文景觀薈萃的南宋文化古跡。現已初步建成蔬菜、水產、意楊、畜牧、優質水稻、薴麻等10大農業產業基地和黃金、紡織、化工、機電、食品、森工、皮件等9大支柱工業體系(2)通山縣有以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玄武石為龍頭的建築業資源,有以風電、水電、核電、蓄能電為主的能源業資源,有以九宮山、富水河、隱水洞、太陽溪、古民居為主的旅遊業資源,有以商品羊、「兩魚一蝦」為重點的畜牧、水產業資源,有以低碳硅鐵、活性石灰為主的冶金業資源。可見通山縣礦產資源。能源資源旅遊資源豐富 經濟發展比較; 嘉魚縣工業初步建步了紡織、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礦產等五大支柱體系。(1)建設大園區,全縣按照建「工業新城、城市亮點」的總體思路,高標准規劃、大投入建設,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5億元,已建成面積2826畝。目前,入園企業25家,其中投資過億元項目13個。僅今年引進的項目有14個,其中過億元項目9個,項目總投資38.5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5.2億元。(2)招引大項目。元至十月份,全縣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47個,合同資金38.5億元,到位資金8.6億元,同比增長22.7%,占年計劃的120.4%;目前,建成投產項目18個,在建項目有19個。(3)辦好大工業。 嘉魚縣農業經濟; 積極實施「雙百」工程,縣財政安排10萬元資金引進試種100個新品種,培訓100個科技示範戶; (2)特色產業:近年來,由於蔬菜產業發展迅猛,嘉魚被評為「全國創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縣」、「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優勢農產品蔬菜板塊建設基地縣」[1];目前,全縣蔬菜種值面積達到53萬畝,水面養殖面積25.5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基地25萬畝,優質水產基地20萬畝; (3)加快山地開發,制定了《關於對投資開發山地等農業資源實行優惠政策的意見》等政策文件; (4)建設新型農村,積極實施 「百鎮千村」工程,全縣確定了15個試點村 通山縣經濟發展情況; 山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實施農業穩縣、工業強縣、民營富縣、科教興縣的「四大戰略」,加快山水、礦產、旅遊「三大開發;堅持以改革開放總攬全局,以招商引資促進發展,以結構調整增產增收,以改善環境提供保證,以科學的發展觀指導工作,努力打造「活力通山」、「開放通山」、「特色通山」、「信用通山」和「文明通山」。 具有通山特色的經濟體系逐步顯現。在工業上,形成以低碳硅鐵、活性石灰、鎂粉為主的冶金業;以大理石、玄武石、水泥為主的建材業;以小數點小水電為主的能源業。在農業上,形成了山區竹木畜牧、丘陵茶葉油菜、庫區水果水產、城效蔬菜苗木大產業帶和金信作業公司、顎南釀造廠等一批產業化龍頭。在旅遊業上,形成了「游山——玩水——探洞——觀古民居」的旅遊格局。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3.5:32.2。 總體發展情況比較及今後的發展情況比較;(1)依靠國民生產總值來計算2003年嘉魚縣GDP已達29.01億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居全市第2位,全省第22位。 而據數據通山縣2007年國民生產總值僅僅18億左右以此可以看出兩縣總體經濟水平相差較大 嘉魚縣經濟實力相對較為雄厚(2)通山縣發展主要存在的問題;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經濟結構仍然不優,增長方式比較粗放,縣鄉經濟整體實力不強,工業經濟質效不高,農民持續增收後勁不足,財政實力不強,支出壓力仍然很大,改革發展任務更加艱巨 嘉魚縣;各方面表現良好,現主要就是要推動城市的優化升級,帶動全縣之間的協調發展 (3)先天優勢比較;嘉魚縣;盛產蔬菜、螃蟹、美國叉尾回魚及糧、棉、油、茶、果、麻、意楊等農產品主要礦藏有金、煤、錳、鋁、銀、鐵、方解石、磁土和耐火砂等,縣屬蛇屋山金礦第一期探明黃金貯量達40噸,系「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型紅粘土富金礦藏其經濟價值不言而喻他對於其後續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通山縣;通山縣有以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玄武石為龍頭的建築業資源,有以風電、水電、核電、蓄能電為主的能源業資源,有以九宮山、富水河、隱水洞、太陽溪、古民居為主的旅遊業資源,有以商品羊、「兩魚一蝦」為重點的畜牧、水產業資源,有以低碳硅鐵、活性石灰為主的冶金業資人均林地和人平木材蓄積量均比全省高1倍以上,楠竹面積40萬畝,居全省之首 可見通山縣的資源特點呈現出一片多元化趨勢其價值不言而喻 但同時兩縣的先天優勢各有其長 總體評價及我的小小建議;(1)兩縣要加快各自的經濟發展戰略升級。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較優勢。結合各自的特點,因地制宜,加快地區產業鏈的相互互動,推進特色產業的品牌化打造各自的金牌產業。 (2)推進各自社會的全面建設一是要穩步提高經濟發展的水平加快城鎮化建設其次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縮小貧富差距穩定社會局勢,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3)加快地區之間的聯動效應,優勢互補。劣勢互指的幹部氛圍,增強創新體系的建設,尤其要加快以教育為中心的科技研發建設,加快第三產業的穩步建設,創新一、二、產業的優化升級用第三產業帶動一、二、產業、反過來又要利用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3. 湖北縣域經濟排名嘉魚排第幾

排第22名,很不錯了,嘉魚的人口和國土面積排全省倒數第二

4. 咸寧市個縣市區的經濟排名為什麼咸寧這么好的交通在湖北還是這么窮呢這么好的優勢

在過去的年代,這里沒有大型的國有企業,不能帶動地方發展,雖然這里有山有水,但沒有很大的水源可用,曾經鄂鋼是准備建在咸寧的,後來因為水的問題撤了。只是最近十幾年才開展旅遊產業,但終是底子太薄了。

5. 誰知道嘉魚縣屬於哪個市

嘉魚縣屬於湖北省咸寧市。

(5)崇陽與嘉魚哪個經濟好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

嘉魚縣始建於西晉大康元年(公元280年),取《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義而得名,歷史悠久,文化沉澱豐厚,蘊藏著南宋文化、三國文化、嗚嘟文化、說唱文化、魚文化等特色文化遺產。

嘉魚縣沉積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縣境內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點甚多,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

境內有三國古戰場遺址——陸口,系三國東吳呂蒙、陸遜屯兵之地,現尚存有呂蒙城遺址、吳王行祠、孔明取箭所、魯肅夫人墓、丁奉墓、呂岱墓等三國古跡和古跡「煙墩台」。

6. 湖北咸寧有哪幾個縣

截至2016年,咸寧市有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

1、通山縣

通山縣,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隸屬咸寧市,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1]。縣境南鄰江西省武寧、修水縣毗鄰,東接陽新縣,北連咸寧市,西部與崇陽縣接壤。2016年11月,通山縣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通山縣退出貧困縣。

2、通城縣

位於湖北省東南部,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是咸寧、岳陽、九江金三角中心交匯點,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 。著名景點有「華中第一瀑」的白水岩瀑布,「江南葯庫」之稱的葯姑山,「道教第二十五洞天」的黃龍山,絕美九宮山,道家黃袍山等。

3、嘉魚縣

嘉魚縣是湖北省咸寧市下轄縣,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北與武漢接壤、南同赤壁市毗鄰、東距咸寧市區40公里、西與洪湖市隔江相望,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嘉魚縣是國家首批對外開放地區和長江經濟帶重要開發區,是湖北省有名的蔬菜之鄉、螃蟹之鄉、回魚之鄉、黃金之鄉,獲「湖北省綠化模範縣」稱號。

4、崇陽縣

位於湖北省南陲,居湘、鄂、贛三省交界處,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東界通山,南鄰通城及江西省修水,西接通城和湖南省臨湘,北連赤壁、咸安。2016年崇陽縣人口為53萬人,其中農村人口為39.74萬人,城鎮人口14萬人。2001年,崇陽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6)崇陽與嘉魚哪個經濟好擴展閱讀:

咸寧市著名旅遊景點介紹:

1、通山九宮山

九宮山位於湖北通山縣境內,海拔1657米,為幕阜山之最高峰,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闖王陵(李自成墓)。九宮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有塞北嶺岳之雄、險、奇、幽、秀,被譽為「九天仙山」。

2、咸寧溫泉谷

咸寧溫泉谷是萬豪溫泉谷的俗稱,是按照地理位置得名,也是萬豪咸寧溫泉谷的簡稱。咸寧溫泉谷度假區位於湖北咸寧溫泉潛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正門,距離武漢市區1小時、長沙市區2.5小時車程,有京廣鐵路、京珠高速、武廣專線經過,乘坐武廣高鐵,從武漢至咸寧僅28分鍾。

3、通山隱水洞

湖北通山隱水洞地質公園位於湖北核電之都——通山縣大畈鎮境內,隱水洞是湖北省首個地質公園,溶洞全長5158米,洞體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平均高30米,寬25米,洞內鍾乳石林立,擬人狀物惟妙惟肖,峽流相映,瀑洞相融。隱水洞內有十分豐富的地下溪流岩溶地貌等地質景觀。

7. 咸寧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
咸寧市位於武漢南部80公里處,是湖北省的南大門,與湖南、江西接壤,成為武漢、長沙、南昌金三角中的中心城市,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
咸寧市是武漢城市圈{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咸寧,氣候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冬季盛行偏北風,偏冷乾燥;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6.8℃,極端最高氣溫41.4℃,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5.4℃。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754.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為245~258天。全市境內河流眾多,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
以上都可以說是咸寧的優勢。
劣勢:
由於咸寧市處於幕阜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兼而有之,素有「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土地為家園」之說。全市國土總面積98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總面積291.7萬畝,人均耕地僅1.05畝(統計數據為0.79畝),低於全國人均1.55畝、全省人均1.25畝的水平。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是該市的土地市情,合理利用土地特別是保護耕地在該市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地勢原因——東南高,西北低。所以地方區域的交通構成,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區域的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現狀,西北的嘉魚縣和赤壁市經濟稍微較好,靠近赤壁和嘉魚縣的崇陽縣和通城縣的個別地方經濟也還行,東南的通山縣和崇陽縣大部、通城縣大部的經濟發展就明顯緩慢一些。
以上可以說是咸寧的劣勢吧。

8. 湖北咸寧

咸 寧 市 概 況

咸寧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是武漢的後花園。它東與黃石交界,南與江西修水、湖南平江接壤,西與湖南臨湘相連,北靠武漢,與荊州市隔江相望,與鄂州市毗鄰。全市轄四縣一市一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嘉魚縣、通山縣、崇陽縣、通城縣、赤壁市、咸安區和溫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土面積9861平方公里,人口278萬人。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無霜期長。年均降水量1577毫米,平均氣溫16.8攝氏度,年日照時數1754小時,無霜期245-258天,空氣質量和水質均達到國家標准。
咸寧是一座交通樞紐城市。咸寧交通便捷,境內有140公里的長江水道,兩條鐵路,即京廣鐵路和正在建設的高速鐵路客運線,兩條國道,即106、107國道,還有四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即京珠高速(北京——珠海)、滬蓉高速(上海——重慶)和正在建設的大廣(大慶——廣州)、杭瑞(杭州——瑞麗)高速公路。咸寧市區離武漢天河機場只有70分鍾的車程。如此便捷的交通條件,在全國中等城市中是少有的。
咸寧是一座具有山水園林特色的中等城市。根據「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水園林格局,咸寧在城市建設上力爭突出自然景緻和山水園林特色。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溫泉,規劃面積49平方公里,其中山水面積就有20多平方公里。淦水河蜿蜒九曲穿城而過,近千座大小碧綠山包鑲嵌城中,佔地面積3800畝的十六潭公園猶如一塊璞玉待琢。經過對自然山水的保護、利用和開發,一座「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繞城轉」的山水園林城市正逐步凸現。此外,所屬各縣市區的城區均山水相間,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格調清新,各具特色。
咸寧是一座最適合住居休閑的城市。這里天高雲淡、空氣潔凈,城市空氣污染指數常年穩定在52℃以下,達到國家二級質量標准,江河湖泊水質良好,大部分達到國家一、二類水質標准,最適合人們生活和居住,適合發展對環境質量要求較高的高新技術和教育產業,最能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溫泉城區內一大片依山傍水、環境清幽的寶地可供興建園林式別墅群和旅遊、療養度假村,已有一批中央和省屬單位在此修建了賓館和療養院。九宮山的雲中湖畔,已有近百家機關企業在此購建房產,休閑度假。
咸寧是一座旅遊名城。境內擁有眾多旅遊亮點和精品線路。2003年赤壁市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自然旅遊資源以山青、水秀、洞奇、泉溫、桂香、竹翠為主要特色,有與廬山媲美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有風景優美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潛山;飛瀑流泉、移步即景,有千島湖之美譽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陸水湖;鬼斧神工、分布廣泛的隱水洞、太乙洞、飛仙洞等地下溶洞;有聞名遐邇的地熱水資源溫泉;聞名全國、獨樹一幟的桂花之鄉;秀麗飄逸、景色迷人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星星竹海。人文旅遊資源以古文化遺址、革命歷史紀念地而著名,主要有具有考古價值的新石器時代古遺址、羊樓洞明清一條街;雄風千古的三國古戰場赤壁;悲壯動地的闖王陵;聞名中外的北伐戰爭遺址汀泗橋;神秘宏偉的「131」地下工程以及中國向陽湖文化村等等。經過多年的開發和探索,境內一大批旅遊景區景點,正成為國內、國際旅遊的精品名牌,旅遊業已逐步成為咸寧經濟新的增長點。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溫泉為中心,以赤壁、通山為重點,以溫泉商務療養旅遊區、陸水湖度假休閑旅遊區、赤壁文物古跡旅遊區、九宮山避暑旅遊區、嘉魚現代農業旅遊區和青山水庫體育健身旅遊區為框架的「一個中心,兩個重點,六大旅遊區」的旅遊格局。
咸寧是一座具有傳統優勢的農特產品大市。是全國著名的桂花之鄉、茶葉之鄉、楠竹之鄉、薴麻之鄉。現有桂花面積4萬畝,產量200噸,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二。茶園面積15.6萬畝,年產量1.31 萬噸,產量居全省第一,還是全國磚茶規模最大的產區。楠竹面積147萬畝,立竹2.4億支,佔全省的70%以上。薴麻年產量1.9萬噸,佔全省總產量的51.4%。獼猴桃3.7萬畝,年產鮮果850萬公斤,是國家優良種苗繁育基地。嘉魚縣幾十萬畝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蔬菜正以其品牌優勢吸引著越來越多南來北往的客商,進入了武漢的各大超市,「北有壽光,南有嘉魚」已成為現實。
咸寧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初步形成了五大工業支柱產業,工業經濟快速增長。一是紡織服裝業。包括銀泉紡織、天化麻業、新寧化纖、潔利雅毛巾生產基地、精華公司、向陽湖棉麻公司、馬橋紡織公司,華欣制衣、開莉制衣,平衡針織、生輝服飾等,形成了麻棉紡20萬錠、年產值20億元的規模。二是機械電子製造業。包括飛寧方向機、工程機械、同發電機、大地釺具、豐源電力互感器、起重電機、陽光、三合機電、華特、閩樂、金力液壓、省煤機,金剛石膜、鴻發通信、高科電器、金銳絕緣材料等,形成了年產值25億元的規模。三是食品醫葯和精細化工。包括京匯葯業、福人金身、帥力化工和人福科技、桂花系列產品、榮恩堂制葯、有機茶和向陽湖乳品、康進中葯飲片、天源香料和麥克森生物醫葯等,形成了年產值15億元的規模。四是輕工印刷業。包括開元印刷、新華印刷、卷煙盤紙和陶瓷、玻璃貼花、大理石貼花、絲網特種印刷等,形成了年產值6億元的規模。五是森工建材業。包括興林阻燃板和巨寧森工、干法水泥等,形成了年產值15億元左右的規模。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1.5%,是1996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工業增幅在全省排第三位。 2005年第一季度全市工業增幅在全省排第一位。全市經濟出現了提速發展的好勢頭。
咸寧在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目前已批准設立外資企業數百家,港澳台地區和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的投資在我市已具規模。

9. 湖北省的崇陽縣、嘉魚縣、通山縣,有誰了解這三個縣城

我是崇陽縣人,現在在通山工作,去嘉魚出差也出過很多次
總體來說嘉魚的經濟情況是最好的,環境也較好。
通山因為處於山區,經濟還是比較落後,但是近幾年發展很快,縣城一直在建設,許多新樓都不斷矗立起來,近期又在建設一個最大的水上樂園,估計通山的發展方向是建設旅遊新城,潛力比較大。
關於崇陽,也是變化頗多,現在開發了許多新街,有些地方我都不知道。娛樂業這幾年發展很迅猛,但是環境不怎麼好。假如你是來做生意的,那可能你做了第一家,過不了多久會有第二家跟你一樣的,因為這里的人喜歡跟風,什麼賺錢干什麼哈哈
雖然嘉魚我描述的最少
但我還是最喜歡嘉魚

10. 湖北-咸寧是個怎麼樣的城市求對其綜合的印象和評論!

咸寧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門」之稱。東與黃石市的陽新縣交界,南與江西省的修水縣、湖南省的平江縣接壤,西與湖南省的臨湘市相連,北與荊州市的洪湖市隔江相望,與武漢江夏區、鄂州市、大冶市毗鄰。國土面積9861平方公里。咸寧市人民政府駐溫泉經濟技術開發區溫泉辦事處。

行政區劃

咸寧市(地級市)行政建置較晚,但境內各縣市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市域夏商屬荊楚,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東漢末屬東吳。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置蒲圻縣(今赤壁市)。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置永安鎮,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升為永安縣,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為避宋太祖永安陵諱,按《易.乾象》「萬國咸寧」與「永安」近義之意,取名咸寧縣(今咸安區)。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置嘉魚縣。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置通山縣。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置崇陽縣。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置通城縣。元時,市域屬湖廣行省武昌路;明清時,屬武昌府。民國時期,先屬江漢道,後屬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新中國成立後,先後隸屬大冶專區、孝感專區。1965年8月成立咸寧專區,轄咸寧、嘉魚、蒲圻、通山、通城、崇陽、陽新、鄂城、武昌9縣。1970年咸寧專區改稱咸寧地區。1975年和1979年,武昌、鄂城縣分別劃屬武漢市、黃岡地區。1983年8月撤銷咸寧縣,設立咸寧市(縣級市)。1986年6月撤銷蒲圻縣,設立蒲圻市(縣級市),1998年10月蒲圻市更名為赤壁市。1997年陽新縣劃屬黃石市。

199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咸寧地區,設立地級咸寧市,同時撤銷原咸寧市(縣級市),設立咸安區。

咸寧市轄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赤壁市、咸安區四縣一市一區,共設12個鄉、51個鎮、6個辦事處,下轄1049個村民委員會、10145個村民小組。

氣候地理

咸寧市隸屬湖北省,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享有「桂花、楠竹、茶葉、薴麻、溫泉之鄉」之譽。位於湖北省東南部,地跨東經113o32′-114o58′,北緯29o02′-30o19′。東鄰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靠武漢。區位適中,交通便捷。138公里長江黃金水道依境東流,京廣鐵路、106、107、京珠高速公路貫通南北。國土面積9861平方公里。現轄一市一區四縣:赤壁市「三國故事」享盛名;咸安區向陽湖畔翰墨香;崇陽縣戲鄉琴韻號天城;嘉魚縣秀水澄湖魚米鄉;通城縣三省通衢多客商;通山縣九宮巍峨雲天外。

咸寧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大地構造處於揚子准地台(Ⅱ)東端的下揚子台坪(Ⅱ3)的大冶褶帶(Ⅱ3)的梁子湖凹陷(Ⅱ3)和咸寧台褶束(Ⅱ3)以及幕阜台拗(Ⅱ4)的通山台褶束(Ⅱ4)等3個四級構造單元。區內出露有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層,岩漿活動主要集中於通山的九宮山一帶。由於地殼運動的影響,區內褶皺斷裂發育,形成現今地貌景觀。地勢南高北低,分為3個地貌區。江漢湖積沖積平原區,位於西北部,為赤壁市茶庵嶺至咸安區雙溪以北的大片地區;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區,位於中部,為通山縣高湖至沙店一線以北,茶庵嶺至雙溪一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幕阜山侵蝕構造中山區,位於通山高湖至沙店一線以南地區。

咸寧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冬季盛行偏北風,偏冷乾燥;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6.8℃,極端最高氣溫41.4℃,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5.4℃。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754.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為245-258天。主要災害性天氣有倒春寒、大暴雨、水災、洪澇及夏旱、伏旱。

自然資源

咸寧土地礦產資源 咸寧市處於幕阜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兼而有之,素有「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土地為家園」之說。全市國土總面積98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總面積291.7萬畝,人均耕地僅1.05畝(統計數據為0.79畝),低於全國人均1.55畝、全省人均1.25畝的水平。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市的土地市情,合理利用土地特別是保護耕地在我市顯得尤為重要。

咸寧市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金屬礦產次之,能源、水氣礦產少。已發現礦產37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18種,包括能源礦產2種、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7種、礦泉水1種。全市有11種礦產資源的儲量列居全省前五位。其中,居全省第一位的有鎂、銻、獨居石、鉭、地熱等5種礦產,居第二位的有金、鈮、冶金用白雲岩等3種,居第四位的有煤、釩、錳3種。

咸寧水資源 全市平均降水量1325.2mm,摺合水量130.0億m3,較上年偏少7.2%,較多年平均偏少 13.5%;全市水資源總量65.84億m3,較上年偏少7.2%,較多年平均偏少20.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63.76億m3,地下水資源量15.77億m3,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重復計算量13.69億m3。全市人均佔有水資源量2379m3,畝均佔有水資源量3174m3。全社會用水總量13.3798億m3,其中生產用水量12.3576億m3,佔92.36%;生活用水量1.0190億m3,佔7.62%;生態環境用水量0.0032億m3,佔0.02%。全市人均用水量484m3,萬元GDP用水量656m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330m3,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635m3。

建國初期全市有大小湖泊115個,正常水位的湖水面積為488平方公里。由於人為侵佔等原因,目前全市500畝以上的湖泊僅有19個,湖水面積206.4平方公里,其中萬畝以上湖泊5個。

全市境內河流眾多,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全市水能理論蘊藏量31.1084萬KW,可開發量為24.1057萬KW。

咸寧森林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積981494公頃。其中陸地面積905655公頃,佔92.27%。 在全市陸地面積中:林地面積561286公頃,佔61.98%;荒地面積16375公頃,佔1.81%;難利用面積7302公頃,佔0.81%。

在全市林地面積中:森林面積411095公頃,佔73.24%;疏林地面積8563公頃,佔1.53%;灌木林地91110公頃,佔16.23%;無立木林地47452公頃,佔8.45%;苗圃地3067公頃,佔0.05%。

在全市森林面積中: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面積共有308238公頃,佔74.98%;竹林102475公頃,佔24.93%;農林間作林382公頃,佔0.10%。

全市活立木蓄積量8768293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積量8302520立方米,佔94.69%;疏林蓄積量45516立方米,佔0.53%;散生木蓄積量135271立方米,佔1.54%;四旁樹蓄積283795,佔3.24%。

全市森林覆蓋率為52.3%。

咸寧市南部屬幕阜山系余脈,海拔多在1500米以下,最高山峰老鴉尖海撥1656米,一般在200-800米。北部屬江漢平原,海撥多在20-50米。其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樹種資源種類繁盛,主要植物群落類型劃分為:

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於海拔 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其代表群落有苦櫧林、樟樹林、甜櫧林。林中散生樹種有長葉石櫟、冬青、青栲、油茶、石楠、烏楣栲、絲栗栲、女貞、厚皮香、綿櫧等。

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500米地帶,其代表樹種有短柄枹、錐栗、化香、黃蓮木、青檀、黃檀、稠李等。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主要分布於海拔 500-1100米之間,其代表樹種有甜櫧、栓皮櫟、青岡櫟、厚皮香、青榨槭、石櫟、白櫟、綿櫧、交讓木、楓香、黃檀、酸棗、糙葉樹、拐棗、短柄枹、山槐、化香、茅栗、臭辣樹等。

針葉林:海拔 800米以上的代表樹種有黃山松、油松, 800米以下其代表樹種有杉木、馬尾松、柏木等。杉木是鄂南主要造林樹種,大部分為人工純林。天然林只在通山縣九宮山、一盤丘,通城縣黃龍山等地有零星小塊分布。

竹林:我市竹類資源豐富,有17屬、123種。主要為楠竹,雷竹次之。楠竹林在海拔100-1100 米地帶均有分布,以片林為主,也有與松、 杉及闊葉樹混生類型。雷竹主要分布崇陽,近幾年來,崇陽致力打造雷竹大縣,雷竹產業發展迅猛,現已發展到3333公頃。此外,慈竹、桂竹、斑竹、黃竹、水竹、金竹、箭竹等竹類品種全區各地均有少量分布。

據1989年國土資源普查,咸寧共有樹種112科、354屬、1114種、54個變種。

主要用材樹種:杉木、馬尾松、楠竹、苦櫧、柏木、櫟類、楊樹、櫧栲、楓香、檫木、酸棗、香椿、刺槐、泡桐、樟樹等;

主要經濟林樹種:茶葉、桂花、雷竹、香椿、油茶、油桐、柑桔、烏桕、棕櫚、板栗、杜仲、厚朴、桃、李、梨、柿、棗、漆樹等;

主要綠化樹種:懸鈴木、樟樹、柏類、廣玉蘭、白玉蘭、雪松、水杉、黃楊等;

主要珍稀樹種:一級保護樹種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二級保護樹種有:三尖杉、鍾萼木、蓖子三尖杉、香果樹、杜仲、銀杏、胡桃、馬褂木、金錢松、秤錘樹等;三級保護樹種有:金錢槭、黃山木蘭、厚朴、凹葉厚朴、紅豆樹、閩楠、楨楠、青檀、白辛、黃山花楸、紫莖、銀鵲樹、紅椿等。

引種樹種有 50科、101屬、294種、9個變種。 水杉、 台灣杉、池杉、落羽杉、水松、濕地松、火炬松、長針松、短針松、晚松、日本冷杉、黃杉、鉛筆柏、日本扁柏、纓絡柏、福建柏、 中山柏、風尾柏、日本香柏、美國香柏、綠干柏、西藏柏、竹柏、 羅漢松、蘇鐵、木蓮、巴東木蓮、紅花木蓮、桂南木蓮、黃山木蘭、天目木蘭、寶華木蘭、長蕊木蘭、深山含笑、闊瓣含笑、樂昌含笑、金葉含笑、觀光木、麻楝、川楝、大葉樟等,但銀合歡、 黑荊樹、銀華、大葉桉、赤桉、相思樹、榕樹、南洋杉、沙棘不宜栽種。

古、大、奇樹種:保留完好的古、大、奇樹木有27科、43屬、57種,共226株。

咸寧市有灌木450餘種,野生葯用植物有近500種,以石耳、七葉一枝花、竹節人參、沉香、獨活、 明黨參、黃精、天冬、玄參等十幾種較為常見。主要花卉品種有芍葯、雞冠、海棠、芙蓉、墨蘭、菊、白水槿、紫荊、茉莉、夾竹桃、夜來香、白玉蘭、梅、月季、杜鵑、南天竺等數十種。

經濟建設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2006年,全市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初步測算,全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34.65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12.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5.48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96.02億元,增長19%;第三產業增加值83.15億元,增長13.1%。按戶籍年均人口計算,當年人均GDP突破8千元關口,達到8328元。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三次產業構成為23.7:40.9:35.4,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下降2.6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分別提高2.3和0.3個百分點。

著力發展新型工業,工業進入提速發展階段。隨著全國經濟由東向中、西部轉移戰略、中部崛起戰略、8+1武漢城市經濟圈戰略的實施和咸寧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經濟發展承載能力增強,全市工業進入了新一輪發展期。據初步計算,全部工業增加值87.33億元,增長20.1%,工業化率達37.2%,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4.5%,全市工業增長拉動經濟增長6.9個百分點。

新農村建設有序進行,農業產業化進程穩步推進。社會各界結合咸寧實際,因地制宜,積極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年投入新農村各方面建設的資金達6億元。2006年,全市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61家,其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1家,比上年增加3家。龍頭企業的壯大,帶動了特色農產品基地的發展,初步形成了楠竹、桂花、茶葉、蔬菜、薴麻、苗木花卉、水果等一批具有咸寧地域特色、帶動農民增收的優勢主導產業。農村基礎地位得到加強。100%的村通電、98.5%的村通電話、95.7%的村通公路。農村用電量2.8億千瓦小時,增長3.2%。

加強基礎建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1.24億元,完成工程2944處,完成土石方662.82萬立方米,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6.74萬畝,除澇面積2.99萬畝,新增灌溉面積0.56萬畝。

和諧社會建設穩步推進。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新增參保人數1.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新增參保人數0.9萬人;全年發放救災救濟款1.5億元(包括現金和實物折價),對21.6萬困難群眾進行了有效救助。城市低保新增對象6088人,共發放低保金6119萬元。農村五保供養8643人,供養金870萬元。農村特困救助新增17838人,城鄉貧困群眾大病救助資金664萬元。

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區建設效果明顯。2006年,加快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步伐,城市建設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全市共完成城市建設投資約5億元。其中新建城市道路26.5公里、排水管道30.3公里,涮黑城市道路20.9公里,鋪設人行道28.3公里;鋪設燃氣管道12公里,供水管道33公里,新增、更新公汽115台;新建園林綠地17.8公頃,植樹1.5萬棵;建設污水處理泵站1座、截污管渠5.7公里。咸寧大道延伸、垃圾處理場和王英水庫引水等工程正在進行規劃、設計和招投標等前期工作。

開發區改革和發展順利。咸寧經濟開發區順利通過全國省級開發區審核,並對開發區體制進行重大改革,在溫泉開發區和長江產業園基礎上組建了咸寧經濟開發區。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6億元,增長136%;上繳稅收2956萬元。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引資實際到位資金30950萬元,引進了今麥郎、王老吉等知名企業。

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全市新增私營企業721家,年末累計達2847家;新增注冊資金15億元,年末累計注冊資金39.35億元。新增個體工商戶5365戶,年末累計達到47225戶;新增注冊資金3.08億元,年末累計注冊資金10.97億元。獲湖北省第五屆馳名商標22件,市首屆馳名商標71件。中國名牌產品19個,新增1個;湖北省名牌產品9個。

市場物價平穩上升。市場物價總體呈上升態勢,漲幅在控制范圍內。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較上年上漲2.6%;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4.3%;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2.3%;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購進價格總水平上漲3.5%。在居民消費價格中,各種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方向和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呈現「五增一降兩平穩」態勢。食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居住等五大類指數上漲,依次上漲1.3%、0.6%、18.6%、2.3%、3.6%,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指數下降1%,煙酒及用品、衣著等兩大類指數與上年持平。

閱讀全文

與崇陽與嘉魚哪個經濟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健康碼是如何知道去過哪裡 瀏覽:14
為世界人民謀幸福的使命怎麼理解 瀏覽:334
錦州經濟總量是多少 瀏覽:593
俄羅斯美女很多怎麼回事啊 瀏覽:969
紅色故事微視頻如何製作 瀏覽:777
利川和石柱縣哪個經濟強 瀏覽:575
幸福指數偏低是什麼意思 瀏覽:185
當幸福來敲門人為什麼能活下來 瀏覽:416
鳥籠婚姻te怎麼打 瀏覽:502
中國第一公認美女校花叫什麼名字 瀏覽:487
保佑父親身體健康念什麼經 瀏覽:930
怎麼樣算是愛情呢 瀏覽:557
愛情觀的對比分析有什麼理論依據 瀏覽:475
戀愛中的愛情怎麼才能長久 瀏覽:347
事業工勤普通工是多少級 瀏覽:792
工作or愛情怎麼選 瀏覽:858
失戀了怎麼走出愛情 瀏覽:562
美女說眼花怎麼回復 瀏覽:51
婚姻中的放大鏡是什麼 瀏覽:454
姜堰區健康證有哪些流程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