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主要區域經濟組織有哪些
世界區域經濟組織包括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 獨聯體經濟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澳新自由貿易;黑海經濟合作區;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阿拉伯合作委員會;阿拉伯馬格裡布聯盟;經濟合作組織;安第斯集團;維謝格拉德集團;中美洲自由貿易區; 南錐體共同市場;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上海合作組織等22個組織。
歐洲聯盟
成立於1995年11月1日,總部設在布魯塞爾,截止2014年歐盟共有28個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為創始成員國,於1951年結盟。此後,丹麥、愛爾蘭和英國(1973年-2016年),希臘(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1986年),奧地利、芬蘭、瑞典(1995年)先後成為歐盟成員國。2004年5月1日,歐盟實現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擴盟,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十個國家同時加入歐盟。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加入歐盟。2013年7月1日,克羅埃西亞入盟。此外,歐盟還啟動了與冰島的入盟談判;將土耳其、馬其頓、黑山列為歐盟候選國;與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和波黑簽署了《穩定與聯系協議》。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全民公投,就英國應該繼續留在歐盟還是脫離歐盟進行抉擇,脫歐派勝出,英國將成為首個脫離歐盟的國家
北美自由貿易區
成立於1992年8月12日,總部在華盛頓,成員國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亞太經合組織
成立於1989年11月,成員國和地區有21個,包括紐西蘭、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中國、中國香港、中國台北、韓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秘魯、智利。
獨聯體經濟聯盟
成立於1993年11月,總部在莫斯科,有12個成員國:白俄羅斯、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克蘭、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
東南亞國家聯盟
成立於1967年8月7日,總部設在雅加達,現有成員國10個,包括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泰國、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成立於1960年1月1日,總部在日內瓦,成員國有挪威、冰島、瑞士、列支敦斯登。
澳新自由貿易
成立於1990年7月,成員國有澳大利亞、紐西蘭。
黑海經濟合作區
成立於1992年6月25日,總部設在伊斯坦布爾,成員國有9個:土耳其、亞塞拜然、喬治亞、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亞美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成立於1985年12月,總部在加德滿都,成員國有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海灣合作委員會
成立於1981年5月25日,總部設在利雅得,現有成員國阿聯酋、阿曼、巴林、卡達、科威特、沙特。
阿拉伯合作委員會
成立於1989年2月,總部在安曼,成員國有埃及、約旦、伊朗、葉門。
阿拉伯馬格裡布聯盟
成立於1989年2月,總部設在拉巴特,成員國有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
經濟合作組織
成立於1985年,總部設在德黑蘭,成員國有10個: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亞塞拜然、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
安第斯集團
成立於1969年10月,總部在利馬,成員國有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
維謝格拉德集團
成立於1991年2月,總部在維謝格拉德,成員國有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
中美洲自由貿易區
成立於1993年2月,總部在聖薩爾瓦多,成員國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
南錐體共同市場
成立於1991年3月26日,總部在蒙得維的亞,成員國有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烏拉圭。
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
成立於1981年3月,總部在蒙得維的亞,成員國有11個 ,包括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烏拉圭、智利、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墨西哥。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
成立於1975年5月28日,總部在阿布賈,成員國有16個,包括維德角、甘比亞、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幾內亞、迦納、多哥、貝南、布吉納法索、尼日、奈及利亞、獅子山、賴比瑞亞、茅利塔尼亞、馬里、象牙海岸。
西非經濟共同體
成立於1974年1月1日,總部在瓦加杜古,成員國7個,有貝南、馬里、尼日、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布吉納法索。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
成立於1992年8月17日,總部設在哈博羅內,成員國有14個,包括安哥拉、剛果(金)、尚比亞、坦尚尼亞、馬拉維、辛巴威、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莫三比克、賴索托、史瓦濟蘭、模里西斯、塞席爾。
上海合作組織
成立於1996年4月26日,總部設在上海,成員國有六個,包括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中國、俄羅斯、塔吉克、烏茲別克。
Ⅱ 我國目前加入的區域性經濟組織有哪些
亞太經合組織APEC
東盟10+3經濟組織(10代表東南亞10個國家,3代表中韓日三國)
東亞經濟組織聯盟(中韓日朝蒙5國)
非洲貿易聯盟(中國作為觀察國)
上海合作組織
Ⅲ 中國加入的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經濟組織有那些
全球性:
WTO、World Bank、 IMF、世界儲蓄銀行協會(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在該組織的唯一成員)、世界能源理事會
區域性:
東盟10+3經濟組織(10代表東南亞10個國家,3代表中韓日三國)
東亞經濟組織聯盟(中韓日朝蒙5國)
非洲貿易聯盟(中國作為觀察國)
上海經濟合作組織
亞太經合組織(APEC)
亞洲開發銀行
東亞及太平洋中央銀行行長會議(EMEAP)
暫時只想到這些,供你參考。
Ⅳ 上海合作組織都是有哪些國家組成的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巴基斯坦和印度等8個國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組織,另有四個觀察員國:蒙古、白俄羅斯、伊朗、阿富汗,以及六個對話夥伴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柬埔寨、尼泊爾、斯里蘭卡、土耳其。
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成員國總面積為3435.7萬平方公里,即亞歐大陸總面積的3/5,人口30億,為世界總人口的43%。這是在中國境內成立的第2個政府間國際組織,及首次以其城市命名,宣稱以「上海精神」解決各成員國間的邊境問題。
(4)上海經濟組織有哪些擴展閱讀:
上海合作組織以「互信、互利 、平等、協商、尊重多種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基本內容的「上海精神」作為相互關系的原則,以及不結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對外開放的原則。上海合作組織每年舉行一次成員國國家元首正式會晤,定期舉行政府首腦會晤,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
組織的宗旨是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鼓勵各成員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環保及其它領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於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Ⅳ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有哪些
截至2020年官網顯示,上海合作組織共包含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6個對話夥伴。
八個成員國:印度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塔吉克共和國、烏茲別克共和國;
四個觀察員國: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白俄羅斯共和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蒙古國;
六個對話夥伴:亞塞拜然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國、柬埔寨王國、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土耳其共和國和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宗旨
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鼓勵成員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遊、環保及其它領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於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上海合作組織對內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對外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它國家和地區及開放原則。
以上內容參考 上海合作組織官網--上海合作組織簡介
Ⅵ 上海合作組織共有幾個國家
上合組織成員國共8個。上合組織成員國共8個國家:哈薩克、中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巴基斯坦、印度。
上海合作組織起源於1996年,發起國是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本意是關於加強邊境地區信任和裁軍的談判進程的組織。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在上海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是上海五國會晤機制。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
上海合作組織奉行對外開放的原則,致力於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對話、交流與合作。上海合作組織已與聯合國、東南亞國家聯盟、獨立國家聯合體、阿富汗建立了正式聯系。2004年12月,上海合作組織獲得聯合國大會觀察員地位。
2005年4月中下旬,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分別與獨聯體執委會和東盟秘書處簽署了諒解備忘錄。2005年11月,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與阿富汗駐華大使簽署《關於成立上海合作組織與阿富汗聯絡組的議定書》。2006年2月,聯絡組舉行了首次會議。
此外,上海合作組織還派代表參加了歐安組織的一些活動。成員國正在研究和商談上海合作組織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太經合組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亞歐經濟共同體、歐洲聯盟、世界海關組織和經濟合作組織建立聯系的問題。
Ⅶ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有哪些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哈薩克、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巴基斯坦、印度。
Ⅷ 中國所加入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有哪些
中國加入的區域經濟組織主要有:APEC(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 、中國—香港/澳門經貿合作、 中泰蔬菜水果免關稅協議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沒有加入東盟,只是和東盟有廣泛的合作關系,中國和東盟的經貿合作已經步入0關稅時代)、中國—南非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 、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區、 中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區、 中國—印度自由貿易區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 、中國—韓國自由貿易區。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經濟組織是APEC(以上所有的經濟合作組織中),其後的那些組織,還不能稱得上完整意義上的區域經濟組織,多半是一種契約的形式加以合作的框架結構。
加入以上合作組織的最大益處就是擴大國際經濟交易的數量與提高交易的水平,為國家的對外經濟聯系、發展、深化打下很好的基礎,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東盟6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華台北和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目前,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成員。
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sco)。其前身為「上海五國」。1996年4月26日,由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在上海舉行會晤發起成立。
中國—東盟自由**區,縮寫cafta,是中國與東盟十國組建的自由**區。2010年1月1日**區正式全面啟動,它是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貿區。
世界區域經濟組織包括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獨聯體經濟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澳新自由貿易、黑海經濟合作區、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阿拉伯合作委員會、阿拉伯馬格裡布聯盟、經濟合作組織、安第斯集團、維謝格拉德集團、中美洲自由貿易區、南錐體共同市場、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上海合作組織等22個組織。
Ⅸ 上海國際經濟組織的五個主要成員國
哈薩克、中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烏茲別克
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任務主要是:
加強成員國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
維護和加強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毒品走私、非法販運武器和其它跨國犯罪;
開展經貿、環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均衡發展,不斷提高成員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上海合作組織遵循的主要原則是:
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相互尊重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互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
所有成員國一律平等;
平等互利,通過相互協商解決所有問題;
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和組織及對外開放原則;
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原則,集中體現在「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上海精神」已寫入《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Ⅹ 上海經合組織是什麼組織
上海經合組織是一個永久性政府間國際組織。第一屆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於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舉行。
每年一般舉行4至5次會議,由各成員指定的高官(一般為副部級或司局級官員)組成。高官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執行領導人和部長會議的決定,審議各委員會、工作組和秘書處的活動,籌備部長級會議、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協調實施會議後續行動等事宜。
作為促進地區國家實現戰略對接的重要平台,上合組織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等區域合作倡議和哈薩克「光明之路」等各國發展戰略對接發揮了重要作用。
(10)上海經濟組織有哪些擴展閱讀:
前身是「上海五國」會晤機制。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2015年7月10日在俄羅斯烏法舉行,烏法峰會通過關於啟動接收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加入上合組織程序的決議,上合組織擴員的大門正式打開。
2017年6月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將在阿斯塔納上合組織峰會上成為正式成員。這是上合組織2001年成立以來首次擴大。
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舉行。六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盡管上海合作組織一再宣稱他不針對任何第三國,但由於其影響力不斷擴大,並成為一個重要的地區性的國際組織,北約和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仍然對其提防,並認為是與北約的對抗,在上海合作組織舉行反恐演習時,經常同期在亞太地區舉行軍事演習,以示對抗。
2008年3月24日,伊朗外長穆塔基宣布伊朗正式申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