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見的倉儲技術有哪些
1.倉儲自動化技術
倉庫作業自動化是物流高效運行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手段,也是物流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趨勢。它衍生出的一個新概念是自動化立體倉庫,其中就包括了貨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機、出入庫工作台和自動運進(出)及操作控制系統組成。這些自動化作業的實現,並不僅僅是各種物流機械裝備的應用,而是將物流信息技術應用聯系在一起的證明。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2.分揀配送技術
分揀輸送技術是在完成一個或者多個運作目標的前提下,將時間、成本、資源、效率、環境約束集中整合優化,實現現代物流管理低成本高效率的關鍵技術,是物流運營計劃與實際運營之間的有效結合的關鍵。分揀輸送環節是依據顧客的訂單要求或配送計劃,迅速、准確地將商品從其儲位或其他區位揀取出來,並按一定的方式進行分類、集中、裝車運輸的作業過程。
路輝自動分揀系統場景圖
3.裝卸技術
裝卸技術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圍內進行的、以改變物的存放狀態和空間位置為主要內容和目的的活動,具體來說,包括裝上、卸下、移送、揀選、分類、堆垛、入庫、出庫等活動。裝卸技術直接影響物流管理中的成本、效率和質量管理。裝卸技術的優化追求的是最省力的目標,但具體實施需要因地制宜,因為這完全是一項個性化的工作,不能夠照搬別人的模式進行復制,需要綜合規劃設計。
4.條碼與自動識別技術
條碼是由一組按一定編碼規則排列的條、空符號,用以表示特定的信息。條碼系統是由條碼符號設計、製作及掃描閱讀組成的自動識別系統。庫內的每一件商品都帶有獨特的編號,每一個貨架也是,商品與貨架以代碼的形式存在於資料庫內,每一次的移動都會自動更新資料庫。倉庫人員由此可對庫存情況了如指掌。
❷ 庫存績效評價指標有哪些急急急~~
(一)反映倉庫生產成果數量的指標
1.吞吐量
2.庫存量
3.存貨周轉率
(二)反映倉庫生產作業質量的指標
1.收發差錯率(收發正確率)
2.業務賠償費率
3.物品損耗率
4.賬實相符率
5.缺貨率
(三)反映倉庫生產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的指標
1.庫用物資消耗指標
2.平均驗收時間
3.發運天數
4.作業量系數
5.單位進出庫成本和單位倉儲成本
(四)反映倉庫生產作業物化勞動佔用的指標
1.倉庫面積利用率
2.倉容利用率
3.設備利用率
(五)反映倉庫生產勞動效率的指標
全員勞動生產率
(六)反映倉庫生產的經濟效益的指標
人均利稅率
還好我是物流管理專業,翻書給你找到的,我打字慢~~累死我了。
❸ 常見的倉儲技術有哪些
A、運輸技術
運輸技術
運輸工具朝著多樣化、高速化、大型化和專用化方向發展,對節能環保要求嚴格。鐵路運輸發展重載、高速、大密度行車技術。一些和企業生產關系密切的載重汽車其發展方向是大型化、專用化,同時為了卸貨和裝貨方便,有低貨台汽車以及帶有各種附帶裝卸裝置的貨車等,另外大型超音速飛機、大型油輪等。
B、庫存技術
庫存是由單純保管存儲發展成的對物流的調節、緩沖。現代化倉庫已成為促進各物流環節平衡運轉的物流集散中心。倉庫結構的代表性變化是高度自動化的保管和搬運結合成一體的高層貨架系統,貨架可以達30-40米高,具有20-30萬個貨標,同計算機進行集中控制,自動進行存取作業。貨架的結構各式各樣,目前還發展了小型自動倉庫,如回轉貨架倉庫,可以更靈活地布置,方便生產,可用計算機實行聯網控制,實現高度自動化。倉庫的形式還有重力貨架式,以及其它形式。 作為物流中心,大量物資要在這里分類、揀選、配送,因此,高速自動分揀系統也得到了發展。
C、裝卸技術
裝卸連結保管與運輸,具有勞動密集型、作業發生次數多的特點。因此,推行機械化以減輕繁重的體力勞動非常必要。由於裝卸作業的復雜性,裝卸技術和相應的設備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使用最為普遍的是各式各樣的叉車、吊車(包括行吊、汽車吊等)以及散料裝卸機械等。
D、包裝技術
包裝技術是指使用包裝設備並運用一定的包裝方法,將包裝材料附著於物流對象,使其更便於物流作業。對其研究主要包括包裝設備、包裝方法和包裝材料三部分。 包裝材料常常是包裝改革的新內容,新材料往往導致新的包裝形式與包裝方法的出現。對於包裝材料的要求是:比重輕,機械適應性好;質量穩定,不易腐蝕和生銹,本身清潔;能大量生產便於加工;價格低廉。目前常用的包裝材料有紙與紙製品、纖維製品、塑料製品、金屬製品以及防震材料等。包裝還涉及防震、防潮、防水、防銹、防蟲和防鼠等技術。
E、集裝箱化技術
集裝箱化是指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和器具,把經過包裝或未經包裝的物流對象整齊地匯集成一個便於裝卸搬運的作業單元,這個作業單元在整個物流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形狀,以集裝單元來組織物流的裝卸搬運、庫存、運輸等物流活動的作業方式稱為集裝箱化作業。 裝卸技術
集裝箱化技術就是物流管理硬技術(設備、器具等)與軟技術(為完成裝卸搬運、儲存、運輸等作業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等)的有機結合。它的出現,使傳統的包裝方式和裝卸搬運工具發生了根本變革。集裝箱本身就成為包裝物和運輸器具。這被稱為物流史上的一次革命 。之所以被 稱為是一次「革命」,與其在整個物流作業中的作業是分不開的。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物流的裝卸搬運出現的頻率大於其他作業環節,所需要的時間多,勞動強度大,占整個物流費用比重大。採用集裝單元化技術使物流的儲運單元與機械等裝卸搬運手段的標准能互相一致,從而把裝卸搬運勞動強度減少到最低限度,便於實現機械化作業,提高作業效率,降低物流費用,實現物料搬運機械化和標准化。貨物從始發地就採用集裝單元形式,不管途中經過怎樣復雜的轉運過程,都不會打亂集裝單元物流的原狀,直到終點。這樣便很大精度上減少了轉載作業,極大地提高了運輸效率。在儲存作業中,採用集裝箱化技術有利於倉庫作業機械化,提高庫容利用率,便於清點,減少破損和污染,提高保管質量,提高搬運靈活性,加速物流周轉,降低物流費用。
F、物流信息技術
物流信息技術是物流現代化極為重要的領域之一,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使物流信息技術達到新的水平。物流信息技術是物流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倉儲管理
物流信息技術也是物流技術中發展最快的領域,從數據採集的條碼系統、倉儲管理系統、到辦公自動化系統中的微機,各種終端設備等硬體、軟體等都在日新月異地發展並得到了廣泛應用。
❹ 倉儲企業的主要業績指標有哪些
你那是從財務角度去審視,帶有一定的不完整性和失真性因素。
當然不是說不能從財務角度去審視,但我覺得更應該從倉儲本身業務和行業特點去體現。
可以從主要影響業績的因素去分析就能得出,我歸納如下一些:
並且把以下各指標量化形成文書考核
【主要的業績因素】
1、快速反應、服務導向
2、機動性
3、知識隊伍的建設,行業經驗,SCM
4、功能和戰略能力
5、流程和系統的可靠性
6、對服務內容和價格談判能力
7、服務連續性
8、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9、價值與價格
10、高附加值服務
11、運輸方式和時間的可靠性
12、單一的聯系方式/快速反應
13、有效率及時的信息系統
14、迅速及時的信息反饋
另外補充一點,不管是倉儲還是物流企業,體現的不僅僅是賬務上的數字游戲,更是建立在顧客價值滿意度基礎上的「競爭」行業。
❺ 技術經濟指標包括哪些內容
技術經濟指標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企業、生產經營組織對各種設備、各種物資、各種資源利用狀況及其結果的度量標准。它是技術方案、技術措施、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數量反映。
技術經濟指標可反映各種技術經濟現象與過程相互依存的多種關系,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經濟成果。各部門和企業都有一套與本部門、本企業的技術裝備、工藝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動力以及產品特點相適應的技術經濟指標。
各行業的技術經濟指標內容各有不同,比如建築行業的經濟技術指標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有: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長率:2-5% 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過2%
3.房屋維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維修人員勞動生產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質量合格品率:100%,其中:優良品率30-50 %
6.維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年職工負傷事故頻率:小於3‰
8.小修養護及時率:99%
9.房屋租金收繳率:98-99%
10.租金用於房屋維修率:不低於60-70%
11.流動資金佔用率:小於30%
12.機械設備完好率:85%
❻ 反應倉儲能力與作業質量的指標有哪些
一、 倉儲管理1、 倉庫管理員職責2、 倉庫的組織結構3、 倉庫管理員的任職資格4、 如何建立倉庫管理指標體系5、 如何制定倉容定額6、 如何進行儲存物品的定期檢查 二、 倉庫規劃1、如何進行倉庫平面布置2、如何計算倉庫面積3、如何確定倉庫參數 三、 庫存管理1、 安全存量2、 最低存量3、 有效存量4、 最佳訂購點5、 ABC管理法6、 小件不必要的庫存7、 如何進行零庫存8、 如何使用JIT存料管理方式9、 不良症狀及其改善 四、 入庫運作1、 如何做好物料入庫准備2、 如何進行物料入庫驗收3、 如何進行實物驗收4、 如何處理商品驗收中發現的問題5、 如何辦理入庫手續 五、 倉庫保管1、 如何進行理貨2、 如何劃分料區3、 如何設計保管空間4、 如何進行物料編碼5、 如何進行貨位編碼6、 如何進行盤點作業 六、 半成品收發與退貨1、半成品的入庫控制2、半成品的出庫控制3、半成品的退貨補料控制 七、 成品收發與退貨1、成品的入庫控制2、成品的出庫控制3、如何處理成品出庫中的問題 八、 呆廢料管理1、呆料的處理與排除2、廢料的處理與報警 九、 盤點與現場5S 1、盤點方法與盤點制2、一目瞭然的現場3、看板管理 十、 倉庫的電腦化管理1、倉庫電腦化管理的應用2、電腦化倉庫管理的基本結構3、倉庫電腦化管理的操作 十一、JIT生產制度與MRP(ERP)管理體系的實際應用1、以物流為基礎的JIT(准時化)生產制度2、零庫存管理的實現與理念的灌輸3、5S是JIT的基礎4、以MRP為中心的電腦化生產管理5、發揮BOM表的作用6、完善庫存管理
❼ 什麼是倉庫指標
倉儲標准化是對產品、工作、工程和服務等活動制訂統一的標准並貫徹和實施標準的整個過程。
倉儲標准化內容很多。如:全國性通用標准(倉庫種類與基本條件標准、倉庫技術經濟指標以及考核辦法標准、倉庫儲業標准體系
倉儲業服務規范、倉庫檔案管理標准、倉庫單證標准、倉儲安全管理標准等),倉儲技術通用標准(倉庫建築標准、貨物出入庫標准、儲存貨物保管標准、包裝標准、貨物裝卸標准等),倉庫設備標准,倉庫信息管理標准和倉庫人員標准等。
(7)倉儲技術和經濟指標有哪些擴展閱讀:
意義
為了使物流系統內部各環節有機地聯系起來,並協調地運作,必須保證物流系統的統一性和一致性,實現物流的標准化。倉儲標准化是物流標准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倉儲標准化不僅是為了實現倉儲環節與其他環節的密切配合,同時也是倉儲內部提高作業效率、充分利用倉儲設施和設備的有效手段,是開展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倉儲的前提條件。
❽ 如何分析倉儲管理指標
當想要對倉儲管理指標進行合理分析時,貨物倉儲管理指標考核從不同角度反映某一方面的情況,僅憑一項指標很難反映倉儲工作的總體情況,也不容易發現問題,因此必須對各個指標進行系統而周密的分析,以便發現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提高倉庫工作水平。具體分析方法如下:
一、價值分析法
應用價值分析法,應該對以下5個問題進行考察:
1、目前使用的方法是什麼
2、作用(或功能)是什麼
3、這種方法的成本是多少
4、其他可以完成同樣功能的方法是什麼
5、成本是多少
小詞典VA(價值分析方法)是對現有工作環節進行價值分析即功能成本分析,在滿足相同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二、對比分析法
運用對比分析法對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時,一般要首先選定對比標志。根據分析問題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幾種對比方法:
1、計劃完成情況的對比分析。將實際完成情況與計劃指標相比較。
2、縱向動態對比分析。將倉儲指標在不同時間上進行比較。
3、橫向對比分析。將倉儲指標在同一時期的不同空間條件下進行對比分析。
小看板
應用對比分析法進行對比分析時,首先要注意所對比的指標或現象之間的可比性。對比分析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指標或現象間的比較,這就要求根據現象的性質並結合分析研究的目的來考慮。在進行縱向對比時,主要是要考慮指標所包括的范圍、內容、計算方法、計量單位、所屬時間等相互適應,彼此協調;在進行橫向對比時,要考慮對比的單位之間必須是經濟職能或經濟活動性質、經營規模基本相同,否則就缺乏可比性。
三、結構分析法
因為—些技術經濟往往是由若干項目所組成,而每個項目在總體指標中所佔的比重不同,所起的作用和影響也不同。利用結構分析法,可以分清主次,找出關鍵因素。其計算公式為:
總體中某一部分的數值
結構百分比=----------------------×100%
總體數值
四、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做法是,假定影響指標變化的諸因素之中,某一項因素單獨變化而其他因素不變,進而來分析每項因素對指標的影響程度。例如K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K=A×B
從公式中可看出K指標的變化受A、B兩因素的影響。現在用單因素變化分析法來分析兩因素對K指標的影響程度。
假定A因素變化,B因素不變化。對K的影響值為:
KA=(A實際-A計劃)×B
再假定B因素變化,A因素不變化對KB的影響值為:
KB=(B實際-B計劃)×A
兩因素分別變化,綜合影響的結果為:
K=KB
KA
牢記要點
倉儲管理指標分析方法包括:價值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❾ 經濟指標有哪些
常用的宏觀經濟指標有:
1、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2、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es)英文縮寫為PPI,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3、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的總額。該指標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4、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第一產業是指種植業與養殖業 。也就是通常講的「大農業」。第二產業是指採掘業.製造業(工業).建築業。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等。
5、固定資產投資額是以貨幣表現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按經濟類型可分為國有、集體、個體、聯營、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分為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個部分。
經濟指標是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經濟現象的名稱用經濟范疇表述,經濟范疇的數量方面則通過數值反映。
例如,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是經濟范疇,表現這些經濟范疇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社會總產值××億元」、「國民收入××億元」就是經濟指標。經濟指標在反映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數量表現時,是以理論經濟學所確定的經濟范疇的涵義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