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慶市巫山縣官渡鎮店子村經濟發展
摘要 店子村的經濟以農業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開始了互助組的形式進行生產,1957年開始合作化、人民公社等大型合作組織,生產規模不斷擴大,80年代以前店子村以種糧為主,在貧瘠的領地上種地瓜、花生,在平整的土地上種冬小麥,當時是計劃經濟,生產力低下,種植作物靠天吃飯。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
Ⅱ 重慶西彭鎮 石柱縣 彭水縣 巫溪縣 那個地方發展大點 本人想做建材生意
巫山縣,擁有卷煙廠、火電廠、水泥廠、化工總廠等重點企業。建工建材是巫山的支柱產業。
1998年巫全部工業總產值32447萬元,水泥廠是廣東省對口支援聯辦廠,年產量達17萬噸,
水泥質量屬工程指定產品之一。
Ⅲ 重慶區縣經濟排名是怎樣的
重慶區縣經濟排名:萬州區、潼南區、南川區、巫山縣。
1、萬州區
萬州區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屬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交通便利,長江黃金水道穿境而過,是國際保稅物流的一個交通樞紐的城市。萬州軌道交通也即將興建。
4、巫山縣
巫山縣素有「渝東北門戶」之稱,也是全國綠化模範縣。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礦產豐富是巫山突出的三大特色。其中巫山小三峽最為秀麗,巫山紅葉更是遠近聞名!
Ⅳ 為何擁有獨特優勢的三個重慶縣城就是發展不起來
提起重慶,大家都很熟悉吧, 它是中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世界發展非常好,也被認為是中國第五大經濟強市,重慶的城市經濟總體發展優勢對促進城市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對於這些發展跟不上的縣,重慶需要促進它們的發展,更好地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推進重慶的整體發展。
Ⅳ 重慶最窮的縣是那個
重慶最窮的縣是巫溪縣;
巫溪縣位於重慶市東北部,處大巴山東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巫溪縣地處渝陝鄂三省交界,東連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竹溪縣,南接奉節縣、巫山縣,西臨開州區、雲陽縣,北與城口縣和陝西省鎮坪縣接壤。至2017年,巫溪縣總面積403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542628人,常住人口38.53萬人。
2017年,巫溪縣生產總值達到871484萬元,同比增長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2844 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25054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63586萬元;
(5)重慶巫縣經濟發展如何擴展閱讀:
巫溪縣屬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低山河谷年平均氣溫18℃左右;山地年平均氣溫小於5℃。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均溫下降0.65℃。氣溫最高在7、8月份,最低在1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30~1950毫米之間。
降水量9月最多,1月最少。低山河谷年均霜日11天,槽壩年均霜日40天,高山年均霜日大於100天。低山區日照多年平均1589小時,中山區多年平均1568.7小時,高山區多年平均1378小時。
Ⅵ 重慶shi哪個縣是最落後的
為了貧困山區孩子的夢想
——對口幫扶單位支援重慶巫溪教育掠影
在我國西部大巴山南麓、三峽境內的重慶市東北邊陲,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那裡創造了與中原華夏文化幾乎同時誕生的巫文化,那裡還有千年之秘的懸棺和橫貫絕壁的古棧道——那,就是重慶巫溪縣。
然而,巫溪卻是全市位置最邊遠、交通最閉塞、環境最惡劣、發展最落後、經濟最貧困的一個縣,是237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教育發展更是舉步維艱,8萬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迫在眉睫。
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快貧困地區的發展,在加大投入的同時,實行了對口支援政策,對口幫扶巫溪的單位,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以幫扶教育為突破口,她們傾心、傾情、傾力,有效促進了巫溪教育長足發展,從此,巫溪這塊貧瘠的土地變成了希望的田野!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也由此流傳開來——
一份改變命運的新年賀禮
2002年2月8日,還有兩天就要過年,城廂中學高一(5)班的萬玲同學卻憂心忡忡,正和父母說起外出打工的事兒,體弱多病的父母眼看女兒考上高中卻無錢讓她繼續學習,實現她的大學夢,一陣心酸。但就在這一天,萬玲同學卻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新年賀禮。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同志寄給她2000元用作上高中的學費,並在親筆信中一再叮囑「不要為貧窮所困,一定要勤奮學習,將來做社會的有用之才。」
萬玲在家中是老大,還有四個弟妹,均在讀書,父親久病不能從事勞動,家裡全由其母親承擔。黃市長得知後,每年開學均給她寄來相當數量的學費,通過勤奮努力,2004年萬玲考上了大學。黃市長得知喜訊後,在百忙中親自打電話祝賀她,並叮囑她繼續努力,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截止目前,黃市長共為其捐贈學費1萬多元。萬玲告訴記者,黃市長的捐贈改變了她乃至全家人的命運,黃市長的叮囑是她一生奮勇向前的不竭動力。
一位扶貧幹部的山區教育情結
2003年初,珠海市下派扶貧掛職幹部何敏到巫溪擔任副縣長並分管教育工作。到巫溪的第二天,吃住行均很不適應的他,就開始深入村社調研。在中梁鄉石鑼村,當他看見農戶幾乎全是土房,破杇不堪,搖搖欲墜,心裡一陣酸痛。當晚,他睡在農家,耳邊回響著村支書的話語:「為了讓孩子讀書,希望用知識改變子孫的命運,有的家過年時賣掉年豬,老人賣掉棺材——」他的心受到強烈震撼。那一夜,他幾乎沒睡,他下定決心要為巫溪的教育事業做出點實績來。
2003年秋天,當他得知巫溪考入重本的杜發軍等23名同學,眼看就要開學了,卻無法湊足學費後,急忙趕赴珠海向當地企業求助,共籌集14萬元,圓了23名孩子的大學夢。
萬林村有個「傻教師」張友仁,堅持代課20餘年,其妻子因不滿其堅持代課難以維持家庭而自盡,但他還是堅定地站在代課的講台上,其代課生涯所走的路相當於5個二萬五千里長征,20年總的工資不過萬元。了解到這些情況後,何敏非常感動。2004年春節期間,他放棄回珠海和家人團聚,獨自步行5個多小時,專程去看望了張友仁老師一家,給他們送去500元的慰問金,讓他們一定要過個好年。
兩年來,何敏跑遍了全縣所有鄉鎮學校,寫下了20多本厚厚的工作筆記,穿爛了10多雙鞋。他用行動架起了珠海與巫溪的連心橋。他強調研、重規劃、嚴把關,有效地將珠海支援巫溪教育發展的1800多萬元(其中物資摺合400餘萬元)落到了實處,共援建希望小學13所2萬余平方米,救助貧困中小學生近10000人次,解決了近200名教師的住房,使8000餘名學生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
而今,兩年的扶貧工作已經過去,但這位扶貧幹部,卻放棄了回珠海任職的機會,自願調到了巫溪,紮根在了貧困的巫溪。正如他所說的:「能為貧困山區做一些事,我感到很欣慰。繼續為巫溪的教育做更多的事,將是我永遠的情結。」
一名支教者的無悔選擇
2005年9月5日,重慶市沙坪壩區二棉中學負責學校網路的蔣天華老師響應號召主動選擇到最貧困的巫溪支教。
一年來,他在巫溪縣教育局主要從事網站、辦公自動化建設與管理工作,早上8:00按時上班,晚上12:30後准時下班已成了他的默認作息規則。為了提高職工的電腦水平,他辦講座、搞培訓,讓職工受益匪淺;機關內的電腦出了問題,他就是維修師傅;單位職工某個應用軟體不會用,他成了家教老師;上不了網時,他成了網路維護專家……為了促進全縣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效推進,他帶著如何充分利用網路,加強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師資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兩基」攻堅工作有效推進等問題,多次深入邊遠學校調研指導。
2005年12月10日,他前往邊遠的雙陽小學調研教育信息化工作,出門不久,就開始下雪,車繞著山腰盤繞而上,行至海拔2000米左右一拐彎處,輪胎有一半掉在懸岩邊,下面是萬丈深淵,同事們一個個都癱軟在鋪滿冰雪的公路上,最後,他還是堅持在飛雪中步行了1個多小時,趕到了雙陽小學。
假期,回到重慶他就四處奔走,為巫溪教育信息化工作爭取資金、設備及軟體資料,一年來,沙坪壩教委等幫扶單位共為巫溪捐贈價值60餘萬元的網路設備及軟體資料。一年來,他的工作時間,相當於兩年。他用自己的心與手,為巫溪建好了自已的教育網站,創建了辦公自動化平台,提高了巫溪教育信息化水平。離巫前夕,蔣天華被巫溪縣人民政府授予「先進支教工作者」稱號。
而今,雖然他回到了沙坪壩,巫溪教育網的維護和管理,仍有他無償忙碌的身影,幫扶的行動仍在繼續。
「我們是珠海巫溪人」
「從重慶到巫溪,比我們從珠海出一次國的過程都要艱難得多」!這是珠海市的羅志勇、卓少立、楊長江、李雯四位支教教師2005年11月第一次來巫溪的真切感受。然而,在巫溪的第一頓早餐更讓他們難忘,一位不知名的巫溪老鄉幫他們付了賬,他們堅決不肯,可巫溪老鄉說:「你們珠海人是來幫我們的,我們只能這樣感謝你們了……。」他們4人卻說:「我們也是『巫溪人』,不要客氣! 」「我們也是巫溪人」,道出了珠海巫溪一家親的真切感受。
四位支教教師中,李雯是唯一的女教師,她離開珠海時,女兒正上一年級,女兒想媽媽時,就只能打電話,李雯在電話里聽著女兒哭喊著要媽媽回家,她飽含淚水對著女兒說:「孩子,在很遠很遠的巫溪,有很多與你一般大小的孩子,更需要媽媽,請你支持媽媽」,當女兒帶著哭聲說:「媽媽,我會盡量支持你」時,她再也不能止住眼眶的淚水了。但她和其它三位支教者一樣,卻從未在工作期間回過家。
四位支教者分別在城廂小學、鳳凰小學、環城小學、鳳凰初中擔任副校長並承擔相關學科教學任務。他們全程參與學校各項管理,通過送教下校、召開報告會等,強化了對全縣師資培訓和教育研究的示範與帶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們幾乎跑遍了全縣4030平方公里土地上221所中學、74所小學,為巫溪教育發展出謀劃策;他們走訪了上千戶貧困學生家庭,並利用假期回珠海四處奔走,走親訪友拉贊助,聯系企業結對幫扶巫溪貧困生,他們還通過作報告、幻燈片課件演示及圖片展覽等形式,向珠海的學校、團體等宣傳巫溪,爭取支援,共籌得包括物資在內的18萬余元資助。就是這些善款,讓巫溪368名貧困生獲得了重新回到校園的機會。
深情支援催人淚下,幫扶義舉感天動地。近幾年來,對口幫扶巫溪的珠海、重慶市教委幫扶集團、吉林、紡織總會、中國科學院、國家水利部等共為巫溪教育捐助4100餘萬元(其中現金3200餘萬元,物資摺合900餘萬元),建希望學校30餘所,接近佔全縣中心中小學校總數的三分之一,希望學校辦學條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辦學水平明顯提升;共救助貧困生20000餘人次;捐贈圖書 42萬余冊,相當於平均給每位學生捐贈了5冊圖書;捐贈教學儀器設備設施3萬余件,電腦近100台;下派教育扶貧幹部10餘人,支教教師30餘人;上派培訓幹部、老師20餘人;送教50餘人次,培訓巫溪教師1500餘人次……
對口支援單位的幫扶,抹去了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巫溪過去用拱豬圈作教室,在岩洞里教學的歷史,在巫溪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希望學校」無處不在,希望之光無處不有,全縣8萬學生,在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教育環境中,為實現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而快樂地成長著。
Ⅶ 2021重慶各區縣gdp排名
第一,兩江新區直管區經濟總量1119.9億元,高於任何單一區縣;經濟增速15%,高於任何單一區縣,但低於高新區。
高新區爆發發展,經濟總量268.9億元,但增速高達19.8%,全巿第一。
第二,區縣中,渝北區是經濟總量唯一過1000億的區縣,經濟增速14.2%,和大足區並列第3位。
九龍坡區GDP總量826.94億,經濟增速14.1%,僅次於渝北、大足,排第4位。
渝北區在經濟體量上和九龍坡區拉開了250億的差距,而且增速比九龍坡區略高,渝北區在經濟體量上的優勢可望保持到年底,渝北第一、九龍坡第二的排位將形成穩態。
第三,渝中區和江北區的排位呈膠著狀態。2020年,渝中區GDP總量比江北區高33億。今年一季度,江北區一度反超渝中區3個億,經濟增速18.6%,比渝中區高出6.5個百分點。
僅僅過去三個月,渝中區就把形勢逆轉了。上半年,渝中區GDP反超江北區10億,經濟增速也由一季度低於江北區6.5個百分點縮小到低於3.2個百分點。
可見,渝中區經濟忍性很強,江北區經濟增速很猛。究竟誰能躋身全巿第三,尚未可知。
合川和巴南的第10位之爭,長壽和璧山的第13位之爭,綦江和大足的第15位之爭,銅梁和北碚的第18位之爭等,同樣充滿懸念。
第四,區縣前10中,主城都巿區佔9席,前20中,主城都巿區佔18席,顯示重慶主城區擴容戰略初見成效。
第五,永川區經濟增速14.6%,璧山區14.5%,大足區14.2%,分列全巿第1、第2、第3位,顯示渝西片區經濟開始發力。
第六,萬州區經濟總量躋身第9位,開州、梁平、雲陽、墊江、忠縣分別位於第21、23、24、25位,顯示渝東北具較強經濟實力,尤其是萬開雲版塊前景可期。
","force_purephv":"0","gnid":"95eb37cb6ff81192b","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03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ebfd9b61dd3cca9.jpg","width":"540"}]}],"original":"0","pat":"piece_72time,art_src_0,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29609857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ea0218795b835a17","src":"美墅的建房","tag":[{"clk":"keconomy_1:gdp","k":"gdp","u":""},{"clk":"keconomy_1:重慶","k":"重慶","u":""}],"title":"2021年上半年,重慶各區縣GDP出爐
重慶市經濟以及各區縣 - : 重慶2011年總GDP為10000億,以下是重慶各區縣GDP.1、渝北區 767.86億 名義增速:33.86%2、九龍坡 690.54億 名義增速:17.12%3、渝中區 665.29億 名義增速:20.30%4、萬州區 622.59億 名義增速:24.49%5、沙坪壩 560.25億 名義...
成渝經濟區中重慶的31個區縣具體都有哪些 : 成渝經濟區是以成都,重慶兩市為中心,涵蓋重慶31個區縣和四川15個市,總面積20.61萬平方公里.成渝特區范圍人口9840.7萬,GDP總量1.58萬億元.重慶31個區縣除了包括萬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等23個區縣在內的1小時經濟圈外,還包含了渝東北的萬州、梁平、豐都、開縣、墊江、忠縣、雲陽和渝東南的石柱等8個區縣.四川15個市分別為成都、德陽、綿陽、眉山、資陽、遂寧、樂山、雅安、自貢、瀘州、內江、南充、宜賓、達州和廣安.
重慶區縣哪個經濟情況最好?除了主城區之外 : 萬州區撒 是重慶第二大城市
合川銅梁和璧山,是不是合川是最窮的一個區, - : 您好!合川、銅梁、璧山同屬於渝西地區,目前合川是重慶主城九區之外六大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銅梁、璧山的綜合實力也很強,是重慶2010年七個西部百強縣之一.2015年此三區縣在重慶眾區縣的GDP排名:GDP總值方面:合川以476.19億名列第12位,璧山以381.76億名列第15位,銅梁以308.2億名列第20位.而人均GDP方面,璧山以52642.03名列第10位,銅梁以44848.66名列第18位,合川以34998.53名列25位.
重慶區縣經濟排名 - : 本文網址: http://www.cq.gov.cn/today/news/161319.htm 排名區縣 1九龍坡區 2渝北區 3江北區 4渝中區 5沙坪壩區 6涪陵區 7南岸區 8萬州區 9巴南區 10江津區 11大渡口區 12永川區 13合川區 14北碚區 15長壽...
重慶區域經濟情況: 肯定是主城區撒,重慶主城有九區,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渝北區、巴南區、北碚區.主城九區裡面,九龍坡、渝北、渝中算是最強的(去年這三個區是重慶GDP前三)...總的來說,主城區的經濟發展都不錯.
重慶市各縣區的經濟排名 - : 分區域是都市經濟發達區,渝西經濟走廊,三峽庫區 另外重點培育六個區域性中心城市:江津,合川,永川,萬州,涪陵,黔江.除了主城外,區縣來說江津,合川,永川,萬州,涪陵較好,渝東南的幾個縣稍差一點,如果說重慶40個區縣一定要排個名,不好排,現在還沒這個資料,各地都有自身的一些優勢,好就說到這里了.
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含哪些區縣 - : 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指重慶市以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等主城9區為核心,一小時交通范圍內所覆蓋的21個區縣(潼南、合川、銅梁、大足、榮昌、永川、雙橋、璧山、江津、綦江...
Ⅷ 重慶綦江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城口縣豐都縣忠縣開縣雲陽縣酉陽縣彭水縣巫溪縣哪個縣比較好,有發展前景
銅梁,大足,榮昌,綦江
原因:大足貌似快和雙橋和了。 川汽廠啊。 加個大足的石刻, 雙劍合並, 前途無量。 而且大足的旅遊業搞得不錯。 還有小五金。 榮昌自古都是工業強縣,具體的不知。 但去過,廠非常多。 銅梁算是潛力股哦。 教育業,加工業搞得都不錯。 而且城市建設也很好。 綦江貌似也要和萬盛合了。 原有的工業加萬盛的旅遊業。 煤礦。 等等。
Ⅸ 哪位朋友能介紹一下重慶市的巫溪縣
巫溪縣是經國家批準的長江三峽經濟開發區,地處大巴山東段南麓的渝、陝、鄂三省市結合部,南傍長江,北連西安,西接重慶,東通武漢,且位於長江三峽旅遊精品線——奉節、巫溪、巫山「金三角」旅遊區腹心。特殊的地理條件,悠久的歷史背景造就和孕育了巫溪古跡眾多,傳說動人,瑰麗多姿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夏商屬荊州之域,周轄於庸國,春秋時並入楚國;秦時設巫縣,漢時歸屬南郡,唐置大昌縣;宋開寶六年(978年)設大寧監,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為大寧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州為大寧縣,屬夔州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並入奉節縣,雍正七年(1729年)復置大寧縣。1914年因與山西省大寧縣重名而更名為巫溪縣(境內大寧河古稱巫溪)。1949年12月13日後,屬萬縣專區。縣人民政府駐城廂鎮。
,其中:,,%%。‰,‰,‰。
巫溪縣屬少數民族雜居縣,民族總數10個,其中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9個,包括彝、壯、回、滿、藏、佤、土家、布依、蒙古等族1000餘人。
巫溪地處東經108°44′-109°58′,北緯31°14′-31°44′。位於重慶東部邊陲,東鄰湖北省竹溪縣、竹山縣、神農架林區,西連開縣,南與巫山、奉節、雲陽3縣毗連,北與陝西省鎮坪縣接壤,為渝、陝、鄂交界之地,古稱「巴夔房牖,秦楚咽喉」。,。總面積40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公頃。
Ⅹ 大家介紹一些重慶巫溪縣的材料
1.巫溪縣是經國家批準的長江三峽經濟開發區,位於重慶市東部大巴山南麓,界鄰陝雜訊兩省,屬三峽庫區淹沒縣之一,縣境地跨東經108°44ˊ-109°58ˊ,北緯31°14ˊ-31°44ˊ,幅員面積4022平方公里,全縣轄8區1工委,57個鄉鎮,總人口50萬人。
巫溪歷史悠久,是一座亟待開發的資源寶庫。地處長江三峽、大寧河風景名勝區和奉節巫溪-巫溪-巫山「金三角」旅遊區腹心地帶,旅遊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轄區內既有瑰麗多彩的自然風光,又有神秘古樸的人文景觀:依山傍水的吊腳樓,清幽峻奇的峽谷風光,引人入勝的地下定型殿靈巫洞,撲朔迷離的白果原始森林,我國南方最大的高山摹紅池壩,天下奇觀「夏冰洞」,「白龍過江」,千古之謎「岩棺、棧道、野人」,以及有驚無險的大寧河漂流、源遠流長的巫文化等自然、人文景觀,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境內動植物種類繁多,生物資源豐富,擁有葯材、雜糧、瘦肉豬、肉牛、山羊等優質農林特產品,是全國葯材、林業、生漆、山羊板皮基地縣和原四川省茶葉,新區綿羊基地縣,全縣蘊藏有距今43800萬年的古生物化石、黑鹵等稀有礦產,以及大儲量的石灰石、大理石、原煤等磁碟產資源,境內發育了大寧河等15條主要河流,尚有28萬千瓦水能資源可供開發。
建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巫溪縣的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縣水陸交通方便,主幹道均已硬化,大寧河東下110公里直通長江巫山港,沿奉溪東路80公里直通奉節港,沿渝巫路直通梁平機場和建設中的萬州火車站、五橋機場、沿巫恩路可至陝西安康、西安、湖北竹溪、襄樊。全縣通信便捷,實現了全市聯網、自動交換和國內外電話直拔,並開通了無線尋呼和移動通訊。縣城及集鎮供水、供電完全可以滿足生活及生產發展的需要。
2.巫溪縣地處大巴山東段南麓的渝、陝、鄂三省(市)結合部,東接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竹溪縣,南臨重慶市奉節、巫山兩縣,西與重慶開縣、雲陽接壤,北連重慶城口縣和陝西省鎮坪縣,地跨東經108°44—109°58ˊ、北緯31°14ˊ—31°44。全縣幅員4030平方公里,轄30個鄉鎮,348個行政村,總人口51.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5.2萬人。巫溪既是國務院公布的沿江開放縣,也是三峽庫區移民開發縣。
巫溪地形以山地為主,屬於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內山大坡陡,立體地貌明顯,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地處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植物生長。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共同作用,使巫溪擁有突出的資源比較優勢。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素有「峽郡桃源」美譽;水能資源蘊藏豐富,開發前景廣闊;礦產資源相對富集;生物資源優勢明顯,中葯材量大質優,農副特產品綠色無污染。黨參、葯花蜜、澱粉、老臘肉、乾果、高山返季節蔬菜、鹿茸等產品是理想的綠色食品。
3.全縣有正副縣級機構5個,黨群機構18個,人大政協機構2個,檢察審判機構2個,政府機構27個,正科級事業單位15個。
縣人民政府駐城廂鎮。現轄城廂鎮、鳳凰鎮、寧廠鎮、上磺鎮、古路鎮、文峰鎮、徐家鎮、白鹿鎮、尖山鎮、下堡鎮,菱角鄉、勝利鄉、大河鄉、 天星鄉、長桂鄉、峰靈鄉、蒲蓮鄉、塘坊鄉、朝陽洞鄉、魚鱗鄉、烏龍鄉、田壩鄉、 中崗鄉、通城鄉、蘭英鄉、花台鄉、雙陽鄉、天元鄉、中梁鄉、土城鄉。
4.(1)土地資源:
巫溪縣幅員面積4030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積568845畝,園地19110畝,林地3510000畝,草地477000畝,工礦用地20310畝,交通用地24210畝,水域用地71070畝,未利用土地1024636.7畝。在568845畝耕地中,田44355畝,土524490畝;未利用土地畝中,荒草地813808.5畝;林業用地5016447畝中,有林地2841451.5畝,灌木林606183畝,疏林地316680畝,未成林造林地212787畝,宜林荒地1026924畝,難利用地12421.5畝。
(2)礦產資源:
巫溪縣共發現礦產18種,104處,探明儲量的8種,開發利用的32處。主要礦種有:
①煤:全縣有煤產地48處,已開采利用的有20個煤礦,地質儲量達7000萬噸,其中含硫高的煤近6000萬噸。
②石灰石:總儲量1.5億噸以上,可生產高標號水泥和優質電石的儲量有6100萬噸。
③鹽鹵:總儲量為8.38億立方米,經化驗分析,礦化度高,質量好,富含40多種稀有元素。
④工藝大理石:地質儲量1億立方米,主要產品有墨玉,地質儲量305.23萬立方米;菊化石,地質儲量7500立方米;雲霞石,地質儲量25萬立方米;紫紅石,地質儲量25萬立方米。
⑤古生物化石:經化驗鑒定,沉積於43800萬年以前,地質儲量為311.1萬立方米。
⑥磷礦:探明儲量406.45萬噸。
⑦黃鐵礦:總儲量2830萬噸,可采1996萬噸。
(3)水利資源:
巫溪縣有大寧河等15條主要河流,均屬長江水系。年均降水總量56.6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34.6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86.02萬立方米,人均6900立方米。地下水總量為14.5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31.34萬千瓦, 至2001年底僅開發利用1/10。全縣各類蓄引提水工程162處,引水量2853萬立方米,有效灌面6.07萬畝。其中,水庫有效庫容94萬立方米;中型引水堰一條,年引水總量1287萬立方米,小型1003條,年引水總量1102萬立方米。
5.經濟總量持續增加,發展速度保持較高水平。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27644萬元,比上年凈增1.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4%。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3706萬元,比上年增6.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2545萬元,增長12.2.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41393萬元,增長14.7%。國民經濟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42.3:25.8:31.9調整為42.1:25.5:32.4,社會勞動生產率達到4498元,增長14.0%,人均GDP為2457元,增長14.5%。
宏觀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基礎薄弱,總量太小;經濟運行質量不高,結構落後;重點產業支撐作用乏力,興縣支柱產業尚未形成;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嚴重不足;城鎮就業再就業困難,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難度增大。
6.教育事業長足發展。"兩基"攻堅穩步推進,2004年,有8個鄉鎮通過縣上"兩基"驗收,全縣實現"兩基"達標的鄉鎮增加到45個,人口覆蓋率達85.3%。教學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共完成學校建築面積61347平方米,排除中小學危房15652平方米,完成廣廈工程8499平方米。教學教育管理得到加強,巫溪中學創重通過市專家組評估驗收,普通高中高考上線率達85.3%。
全縣有各類學校396所,其中普通中學19所,職業中學3所,小學374所。全縣在校中學生26659人,職業中學在校學生931人,在校小學生54288人。全縣共有教職工人數4042,其中專任教師總數3697人,全年招收中小學生17695人,中小學畢業生人數16077人。有幼兒園13所,幼兒在園人數10456人。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政府不斷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全面完成16個鄉鎮衛生院排危,啟動縣人民醫院傳染病區建設,疾控中心如期建成並投入使用。全縣有25個鄉鎮實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了部分醫葯減免。醫療水平有所提高,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幼兒死亡率持續下降,住院病人治癒率、好轉率提高,病死率下降。
2004年末,全縣有衛生機構65個,衛生技術人員949人,病床數522張。醫療設備萬元以上總台數92台,其中50萬元以上10台,新增3台。全年總診療70.09萬人次,比上年增加4.15萬人次。其中,門急診人次70.02萬人次,入院治療13225人,出院人數13217人,住院病人治癒率38.35%、好轉率55.16%、病死率0.95%。
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農村廣電網建設和改造步伐加快,全縣2萬多戶農民能夠收看到30多套電視節目,電視收視率達84.0%。完成縣體育休閑中心規劃,啟動"兩館"建設前期工作,成功舉辦了全縣首屆職工運動會和第三屆巫文化藝術節,文化市場及新聞出版市場整頓、"掃黃打非"、"網吧"整治、禁毒禁賭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