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過渡時期我國有哪些經濟成分

過渡時期我國有哪些經濟成分

發布時間:2022-11-28 21:15:00

❶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中國社會存在的經濟成分有什麼

有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資本主義經濟,個體經濟主要是農村小農經濟,合作社、人民公社把小農經濟改造成集體經濟。公私合營、和平贖買把民族資本主義改造成國有和集體經濟。

❷ 中國進入到新民主主義社會後的經濟成分包括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中國社會存在的經濟成分:

新民主主義社會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以後的社會,也就是1949年起到1956年結束。
1956年進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讓很多過渡性質的經濟成分過渡為了社會主義經濟,實現了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

❸ 我國過渡時期的所有制結構是什麼

過渡時期(1949-1956年)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成分並存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956年-今)兩段:
1、1978年前,單一公有制--與過渡時期完全不同。
2、1978年後,改革開放,所有制結構發生變化,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成份並存

❹ 過渡時期的經濟成分有幾種

過渡時期的經濟成分大體有三種一是公制經濟,二是集體所有制經濟,三是私有制經濟。過渡時期主要的經濟成分有五種,分別是: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的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經過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資本主義經濟改造為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經濟,個體經濟絕大部分轉變為勞動群眾的集體所有制經濟。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結束了過渡時期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局面。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占絕對優勢的條件下,社會主義社會中還會長期存在多種經濟成份,但它已經不同於過渡時期的多種經濟成份。
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初期也存在著五種經濟成份,即①社會主義國營經濟;②半社會主義的合作社經濟;③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④私人資本主義經濟;⑤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經過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資本主義經濟改造為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經濟,個體經濟絕大部分轉變為勞動群眾的集體所有制經濟。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結束了過渡時期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局面。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占絕對優勢的條件下,社會主義社會中還會長期存在多種經濟成份,但它已經不同於過渡時期的多種經濟成份。
中國過渡時期總路線1953年制定,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造並舉,也就是三大改造和一五計劃。

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我國的過渡時期是指1949--1956年,過渡時期又分為兩個階段:(一)1949--1952年,是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初步發展時期,(二)1953--1956年,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三大改造時期。

過渡時期的革命對象為資產階級,革命階級是社會主義革命。

❺ 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中國社會存在的經濟成分有哪

2011年10月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真題多項選擇題第7題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中國社會存在的經濟成分有()。

A.國營經濟和合作社經濟

B.個體經濟

C.私人資本主義經濟

D.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正確答案:ABCD

❻ 屬於過渡形式的經濟成分是

簡介
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在中國是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的社會經濟結構。
列寧在俄國十月革命以後指出,過渡時期既有資本主義的成份、部分和因素,也有社會主義的成份、部分和因素。在這個時期,必然存在多種經濟成份。一般地說,至少存在三種基本的經濟成份,即社會主義經濟、小商品經濟和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由於奪取政權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各國除了三種基本經濟成份以外,還可能存在其他的經濟成份;各種經濟成份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會有所不同。蘇聯過渡時期存在過五種經濟成份:①社會主義;②國家資本主義;③私人資本主義;④小商品生產;⑤宗法式的自然經濟。
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初期也存在著五種經濟成份,即①社會主義國營經濟;②半社會主義的合作社經濟;③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④私人資本主義經濟;⑤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經過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資本主義經濟改造為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經濟,個體經濟絕大部分轉變為勞動群眾的集體所有制經濟。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結束了過渡時期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局面。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占絕對優勢的條件下,社會主義社會中還會長期存在多種經濟成份,但它已經不同於過渡時期的多種經濟成份。

❼ 我國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5種經濟形態

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在經濟上實行國營經濟主導的包括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和國家資本主義五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

❽ 新民主主義的五種經濟成分是

  1. 五種經濟成分是指「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簡稱。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在清除帝國主義的經濟勢力、沒收官僚資本後,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國營經濟;農村在消滅封建土地所有制後,取而代之的是農民的個體經濟;隨後又逐步將農村和城鎮的個體經濟轉變為合作社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一度獲得相當發展;一部分民族資本家與國家合營,形成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閱讀全文

與過渡時期我國有哪些經濟成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叫事業改為企業 瀏覽:106
什麼是實體經濟推廣 瀏覽:388
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怎麼發展 瀏覽:308
如何看事業編制改革 瀏覽:981
怎麼考各地的事業編制 瀏覽:895
初中健康測評在哪裡做 瀏覽:314
67年婚姻怎麼樣 瀏覽:819
講了兩個問題人為什麼不幸福 瀏覽:773
健康玫瑰是什麼 瀏覽:499
健康碼是如何知道去過哪裡 瀏覽:16
為世界人民謀幸福的使命怎麼理解 瀏覽:336
錦州經濟總量是多少 瀏覽:595
俄羅斯美女很多怎麼回事啊 瀏覽:971
紅色故事微視頻如何製作 瀏覽:779
利川和石柱縣哪個經濟強 瀏覽:577
幸福指數偏低是什麼意思 瀏覽:187
當幸福來敲門人為什麼能活下來 瀏覽:418
鳥籠婚姻te怎麼打 瀏覽:504
中國第一公認美女校花叫什麼名字 瀏覽:491
保佑父親身體健康念什麼經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