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入城市鄉村規劃的函怎麼寫
關於推進特色村莊規劃建設工作的函(含附件)
關於推進特色村莊規劃建設工作的函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根據魏書記在泗陽縣李口鎮八堡村等村莊調研時要求,現將近期特色村莊規劃建設工作有關要求函告如下:1.建立特色村莊名錄庫。我局已根據村莊布局規劃成果,在第一批特色村莊名錄的基礎上梳理了第二批特色村莊名單(初稿),近期將上報市政府予以公布。請貴縣(區)結合實際情況對第二批特色村莊名單(初稿)研提意見、補充完善相關內容,確保名單的科學性和可實施性。2.明確近期啟動的試點。根據市領導要求,請貴縣(區)在第一批、第二批特色村莊名錄中選擇特色村莊開展規劃建設工作,其中生態經濟示範鎮中必選一個特色村莊。請於6月29日(周四)下午下班前將第二批特色村莊名單意見和選擇的試點名單紙質稿(加蓋公章)和電子稿一並反饋至我局。此函。(聯系人:李敏;聯系電話:84387020;傳真:84387255;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附件:1.第一批特色村莊名單2.第二批特色村莊名單(初稿)宿遷市規劃局2017年6月26日
附件1宿遷市第一批特色村莊名單
縣區 鄉鎮 村名 特色類型 小計
沭陽縣 茆圩鄉 厚邱村 歷史文化型 11
潼陽鎮 臧墩村 歷史文化型
萬匹鄉 蔡庄村 歷史文化型
賢官鎮 鮑庄 歷史文化型
新河鎮 舉人圩 歷史文化型
周圈村 歷史文化型
堰頭村 經濟產業型
顏集鎮 花晏村 歷史文化型
堰下村 經濟產業型
廟頭鎮 聚賢村 經濟產業型
冷庄村 經濟產業型
泗陽縣 穿城鎮 史樓村 歷史文化型 9
三庄鄉 夫廟村 歷史文化型
臨河鎮 雲渡村 歷史文化型
城廂街道辦 南園村 歷史文化型
盧集鎮 成河村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愛園鎮 倪圩村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高渡鎮 高湖村 經濟產業型
李口鎮 八堡村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眾興鎮 楊集村五組 歷史文化型
泗洪縣 梅花 趙庄 歷史文化型 8
上塘鎮 墊湖村 歷史文化型
雙溝鎮 下草灣村 歷史文化型
石集鄉 柳山村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峰山鄉 時庄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黃崗村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龍集鎮 應山村 歷史文化型
尚咀村 經濟產業型
泗洪縣 天崗湖鄉 大陳咀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2
半城鎮 穆墩島 經濟產業型
宿城區 龍河鎮 橋庄 水網風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11
窯庄 水網風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同安里(亂庄) 水網風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雙蔡 水網風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洋北鎮 後張圩村 水網風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何窪村 水網風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大陸庄 水網風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王官集鎮 唐圩村 水網風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朱海村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蔡集鎮 牛角村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蔡集鎮 月堤湖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宿豫區 來龍鎮 陵園村 歷史文化型 5
新莊鎮 陳墩村 歷史文化型
仰化鎮 復隆村 歷史文化型
關廟鎮 陸相村貴堂組 水網風貌型(生態特色)
順河鎮 林苗圃村 經濟產業型
湖濱新區 皂河鎮 街東\街西村 歷史文化型 3
孫柳村 水網風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黃墩鎮 李甸村 水網風貌型(水圩庄台特色)
洋河新區 鄭樓鎮 古城村 歷史文化型 1
合計 50
附件2宿遷市第二批特色村莊名單(初稿)
縣區 鄉鎮 特色村莊名稱行政村(自然村莊) 特色類型 特色資源 小計
沭陽縣 悅來鎮 棗林村(紅草圩) 歷史文化型 古墓 8
茆圩鄉 茆圩(小官莊) 經濟產業型 草莓種植
紮下鎮 明庄村(王莊) 經濟產業型 生態旅遊
西圩鄉 郝庄村(郝庄) 生態特色型 /
劉集鎮 橋南村(周圩) 經濟產業型 /
萬匹鄉 銀杏村(花園庄) 經濟產業型 /
沂濤鎮 沈集村(沈集街) 歷史文化型 古街道
塘溝鎮 王華村(街中) 歷史文化型 烈士王華故居
泗陽縣 眾興鎮 大興社區(大興) 經濟產業型 木業 9
二橋村(徐庄村) 經濟產業型 農家樂
來安街道 東和平村(東和平) 歷史文化型 紅色文化(吳大園烈士墓)
張束村(張集) 生態特色型 名樹古木(古銀杏樹)
姜豐村(姜集) 經濟產業型 傳統集市
史集街道 凌城村(邵庄) 歷史文化型 凌城遺址
程道村(程道) 歷史文化型 程道口戰役
王集鎮 躍進村(躍進) 經濟產業型 粉絲、木材
武集村(武集) 經濟產業型 木材、花卉
縣區 鄉鎮 特色村莊名稱行政村(自然村莊) 特色類型 特色資源 小計
泗陽縣 王集鎮 花園村(花園) 經濟產業型 花卉種植 20
劉灣社區(劉灣) 生態特色型 水網型
徐渡村(徐渡) 經濟產業型 畜禽養殖
梨樹村(梨樹) 經濟產業型 山羊養殖
新袁鎮 於灣村(吳庄) 經濟產業型 山羊養殖
馬庄村(後堆) 生態特色型 水網型
三岔村(三岔) 歷史文化型 美食文化
裴圩鎮 營頂村(水營庄) 經濟產業型 秋葵
和平小區(和平村) 經濟產業型 菌菇
新四村(新四) 歷史文化型 紅色文化
陳集村(陳集) 歷史文化型 百年老樹
黃圩居委會(黃圩) 歷史文化型 百年老樹
愛園鎮 松張口(松張口社區) 歷史文化型 松張口戰役
愛園村(東園) 經濟產業型 果樹基地
李口鎮 農李村(農李人家) 生態特色型 水網型、傳說
羅圩村(羅圩) 經濟產業型 山羊養殖
譚壩村(譚壩) 經濟產業型 漁網
高渡鎮 高集村(大庄圩) 經濟產業型 有機稻米
周崗嘴村(周崗) 經濟產業型 水產養殖、有機花菜
南大灘村(尤嘴) 經濟產業型 水產養殖
縣區 鄉鎮 特色村莊名稱行政村(自然村莊) 特色類型 特色資源 小計
泗陽縣 張家圩鎮 大元村(大元) 歷史文化型 回民村 12
穿城鎮 油坊村(尹庄) 經濟產業型 水蛭養殖
河北村(河北) 經濟產業型 木材加工
八集鄉 六塘村(六塘) 歷史文化型 學成廟、特色產業雪菜
雙橋村(雙橋) 經濟產業型 花生基地
南劉集鄉 花井村(花井) 歷史文化型 /
三庄鄉 畢灘村(程道口) 歷史文化型 /
槐樹村(槐樹) 歷史文化型 /
黃徐村(王老莊) 歷史文化型 /
黃徐村(唐王莊) 歷史文化型 /
里仁鄉 朱家圩村(圩東) 經濟產業型 /
庄圩鄉 水庄村(水庄) 生態特色型 /
泗洪縣 梅花鎮 鳳墩村(韓井) 8
川城村(川城)
前老居委會(塘懷新村)
段庄村(高圩康莊小區)
歸仁鎮 七里村(大張庄)
七里村(七里庄)
江橋村(新村)
張宅村(董圩子)
縣區 鄉鎮 特色村莊名稱行政村(自然村莊) 特色類型 特色資源 小計
泗洪縣 歸仁鎮 潘山村(後潘山) 20
大口村(大口子)
青陽鎮 順河村(順河集)
宏偉村(大陳庄)
侯路居委會(朱庄)
汴河居委會(汴河小區)
秦溝村(花園)
後陳居委會(後陳小區)
朱湖鎮 苗圃村(河西)
新行村(新行)
新行村(新行小區)
臧橋村(臧橋)
臧橋村(小區)
太山村(下行台)
吳灣居(小洪庄)
孫園鎮 中窪村(小朱庄)
洋井村(洋井集中居住區)
上塘鎮 馬巷村(趙庄)
大周村(四朱庄)
大周村(小楊庄)
縣區 鄉鎮 特色村莊名稱行政村(自然村莊) 特色類型 特色資源 小計
泗洪縣 上塘鎮 胡橋居(大李庄) 20
瓦坊居(魏瓦坊)
瓦坊居(張庄)
桑園村(桑園社區)
大向村(大向庄)
向陽居(小吉庄)
鄭集村(鄭集社區)
石庄村(西石庄)
雙溝鎮 雙淮村(雙淮新村)
魏營鎮 豆沖村(沙沖)
劉營村(劉營小區)
四河鄉 潼河村(潼河)
中潼村(中潼新村)
養殖一場(潘大庄)
淮勝村 (淮勝四組)
天崗湖鄉 漴潼村(漴潼)
沈行村(夏咀)
姚宋村(後宋)
潘崗居委會(大潘崗)
瑤溝鄉 瑤溝居(桂灣)
縣區 鄉鎮 特色村莊名稱行政村(自然村莊) 特色類型 特色資源 小計
泗洪縣 瑤溝鄉 崔庄村(小胡庄) 20
大庄居委會(大庄)
峰山鄉 塔河村(塔河)
張郭村(張郭村)
金鎖鎮 沈庄村(南許村)
白廟村(白廟)
太平鎮 許台村(許台村三組)
洋溝村(洋溝五組)
香城村委會(香城康居小區)
周咀村(趙庄)
界集鎮 安東村(安東)
姬樓村(姬樓)
王灘村(王灘)
山頭村(前韓庄)
顏圩村(徐庄)
黃泥村(裴王莊)
杜墩村(丁崗)
曹廟鄉 武崗村(陳庄)
畢溝村(老孫圩)
朱家崗(朱家崗)
縣區 鄉鎮 特色村莊名稱行政村(自然村莊) 特色類型 特色資源 小計
泗洪縣 曹廟鄉 瓦廟村(東湖家園) 19
梨園村(梨園新村)
陳圩鄉 馬浪湖林場(馬浪湖一組)
顧北村(城北小區)
劉宋村(劉宋小區)
張秦(張敦)
大王村(大王莊)
祖姚村(祖姚小區)
穆庄村(謝庄新苑)
漁溝村(小魚溝)
城頭鄉 周台村(周台居住區)
林業四場(林業四場)
迎湖示範園生活區(迎湖村二組)
臨淮鎮 洪勝村委會(洪勝村)
半城鎮 安河口(安河口村二組)
車門鄉 王溝村委會(陳圩子)
馬公村(馬公店)
大劉居委會(車朱庄)
團結村委會(團結村委會)
宿豫區 仰化鎮 保祥村(盧庄) 1
縣區 鄉鎮 特色村莊名稱行政村(自然村莊) 特色類型 特色資源 小計
宿豫區 仰化鎮 同義村(卜南庄) 自然風貌型 油菜花種植 10
大興鎮 盧集村(項庄) 歷史文化型 項式家族聚居地
丁嘴鎮 登山村(吳庄) 經濟產業型 金針菜
周夏村(周庄) 歷史文化型 歷史建築
陸集鎮 陸集居委會(陸庄) 經濟產業型 蘆蒿種植
侍嶺鎮 吳圩村(圩里) 歷史文化型 烈士陵園
新莊鎮 朱瓦(杜庄) 經濟產業型 自然風貌
朱瓦(朱瓦) 經濟產業型 自然風貌
曹集鄉 小嶺村(花園) 經濟產業型 蔬菜水果
保安鄉 東張圩村(後場) 歷史文化型 南墩遺址
宿城區 耿車鎮 劉圩村(劉圩) 自然風貌型 村莊風貌 10
大眾村(蔡庄) 經濟產業型 木質傢具製作、電子商務
埠子鎮 肖橋(胡宅) 經濟產業型 經濟產業
破圩(破圩) 自然風貌型 村莊風貌
街南(秦庄) 經濟產業型 蠶絲
龍河鎮 董王(龍井組) 歷史文化型 高蹺文化
中揚鎮 嶺橋村(北五) 歷史文化型 回民聚居地
陳集鎮 苗庄村(後韓) 歷史文化型 飲馬潭
王官集鎮 苗圩村(苗圩) 經濟產業型 花木種植
尹黃村(尹黃) 經濟產業型 花木種植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關於推進特色村莊規劃建設工作的函(含附件)
關於推進特色村莊規劃建設工作的函
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根據魏書記在泗陽縣李口鎮八堡村等村莊調研時要求,現將近期特色村莊規劃建設工作有關要求函告如下:
1.建立特色村莊名錄庫。我局已根據村莊布局規劃成果,在第一批特色村莊名錄的基礎上梳理了第二批特色村莊名單(初稿),近期將上報市政府予以公布。請貴縣(區)結合實際情況對第二批特色村莊名單(初稿)研提意見、補充完善相關內容,確保名單的科學性和可實施性。
2.明確近期啟動的試點。根據市領導要求,請貴縣(區)在第一批、第二批特色村莊名錄中選擇特色村莊開展規劃建設工作,其中生態經濟示範鎮中必選一個特色村莊。
第 1 頁
請於6月29日(周四)下午下班前將第二批特色村莊名單意見和選擇的試點名單紙質稿(加蓋公章)和電子稿一並反饋至我局。
此函。
(聯系人:李敏;聯系電話:84387020;傳真:84387255;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1.第一批特色村莊名單
2.第二批特色村莊名單(初稿)
宿遷市規劃局
2017年6月26日
附件1
2. 宿遷羅圩鄉是不是龍河鎮扶貧的
不是。
宿遷羅圩鄉不是龍河鎮扶貧的。是宿遷市交通運輸局扶貧的。2016年,宿遷市交通運輸局與省定經濟薄弱村——宿城區原羅圩鄉(現龍河鎮)平樓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
此後,市交通運輸局年年幫扶平樓村,從逢年過節走訪慰問貧困戶,到定期送科技、送政策下鄉,再到給上學的貧困家庭子女發放交通補助資金、號召單位全體人員設立「愛心基金」幫助困難群眾渡過難關……隨著時間的推移,市交通運輸局的幫扶工作越來越精準。
3. 結婚急用,舒城周邊哪有便宜一點的房子
萬佛湖鎮香樟園,(原先的龍河鎮)環境優美,2.5公里外就是萬佛湖
房價在2000左右吧,不過所剩樓層較高
你可以打電話問下
我也買的是裡面的房子
我買的是帶車庫加房子一起共21萬,貸款了11萬
你要是買了以後我們可可能成為鄰居
順便說下城關的房價高的嚇人,均價都在4000 /5000,
4. 舒城縣有多少個鎮每個鎮有多少個村每個村有多少人口
2000年,舒城縣轄17個鎮、1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906984人,其中: 城關鎮 108068 曉天鎮 24207 桃溪鎮 33094 龍河鎮 37671 千人橋鎮 52160 百神廟鎮 40919 杭埠鎮 52461 舒茶鎮 30956 南港鎮 37974 馬河口鎮 27993 孔集鎮 27173 干漢河鎮 54412 張母橋鎮 31972 五顯鎮 33232 山七鎮 24459 河棚鎮 19451 湯池鎮 29843 春秋鄉 29649 西衡鄉 13174 柏林鄉 42855 棠樹鄉 35822 闕店鄉 34301 高峰鄉 12663 五橋鄉 14272 燕春鄉 7209 平田鄉 5941 查灣鄉 7643 洪廟鄉 7007 廬鎮鄉 11593 城沖鄉 18810 2004年9月20日,六安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上報《關於舒城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六政[2004]44號)。部分文件內容:舒城縣現轄30個鄉鎮,490個村委會和30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2089.19千米,東西長約86千米,南北寬約49千米,總人口98.9636萬人。擬撤銷洪廟鄉、孔集鎮等2個鄉鎮,將現有的30個鄉鎮調整為28個鄉鎮(16個鎮、12個鄉)。調整後每鄉鎮平均面積74.6平方千米,平均人口3.53萬人。 2004年9月20日,六安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上報《關於舒城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六政[2004]44號)。 部分文件內容 ……舒城縣現轄30個鄉鎮,490個村委會和30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2089.19千米,東西長約86千米,南北寬約49千米,總人口98.9636萬人。……擬撤銷洪廟鄉、孔集鎮等2個鄉鎮,將現有的30個鄉鎮調整為28個鄉鎮(16個鎮、12個鄉)。調整後每鄉鎮平均面積74.6平方千米,平均人口3.53萬人。具體方案如下: (一)撤銷孔集等2個鄉鎮 1、孔集鎮。面積27.63平方千米,人口28437人。原轄14個村(孔集、九墩、付圩、梵壇、新灣、下河、盛庄、雙豐、溪河、舒豐、舒勤、太平、三樹、高塘)和一個街道居委會。 2、洪廟鄉。面積64.5平方千米,人口7584人.原轄6個村(和平、林河、安菜、小街、江山、石澗)。 (二)調整城關等2個鄉鎮 1、城關鎮。將孔集鎮整建制並入城關鎮。調整後,城關鎮轄13個社區居委會、33個村委會,面積69.33平方千米,人口154975人。鎮政府駐城關(原城關鎮政府駐地)。 2、廬鎮鄉。將洪廟鄉整建制並入廬鎮鄉。調整後,廬鎮鄉轄15個村委會,面積131.9平方千米,人口19336人。鄉政府駐廬鎮關(原廬鎮鄉政府駐地)。 (三)保留杭埠等26個鄉鎮 1、杭埠鎮。轄3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3.56平方千米,人口56564人,鎮政府駐杭埠(原杭埠鎮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杭埠鎮位於我縣東部邊境,東、北與肥西三河接壤,南與廬江接壤,西鄰千人橋,1992年撤區並鄉時,由原杭埠、舒三、河南3個鄉鎮合並成立,現有人口56564人,面積73.56平方千米。合九鐵路、合界高速穿境而過,境內設有杭埠火車站和杭埠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也是全省聞名的農村集鎮文明創建示範點。如若擴大隻有同千人橋(原屬三合一鄉鎮,58141人,75.52平方千米)合並,這樣將導致面積過大,人口過多,不便於管理。同時杭埠、千人橋都是南有杭埠河,北有豐樂河,歷年防汛戰線長、任務重,如若合並將加大防汛壓力。 2、西衖鄉。轄8個村委會,面積67.2平方千米,人口14353人,鄉政府駐石嘴頭(原西衖鄉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一是該鄉地形復雜,境內山沖相錯,與周邊鄉鎮均以高山為鄰;二是人口已接近1.5萬人。 3、舒茶鎮。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8.44平方千米,人口33245人,鎮政府駐溝二口(原舒茶鎮政府駐地)。 4、柏林鄉。轄30個村委會,面積86.17平方千米,人口46281人,鄉政府駐蔡家店(原柏林鄉政府駐地)。 5、五橋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43.84平方千米,人口16182人,鄉政府駐胡家河(原五橋鄉政府駐地)。 6、高峰鄉。轄8個村委會,面積41.19平方千米,人口13710人,鄉政府駐張家店(原高峰鄉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一是該鄉屬山庫區鄉鎮,水域面積較大,養殖業發展勢頭良好;二是該鄉人口已接近1.5萬人。 7、山七鎮。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5.26平方千米,人口27101人,鎮政府駐山七河(原山七鎮政府駐地)。 8、平田鄉。轄6個村委會,面積69.71平方千米,人口5623人,鄉政府駐劉院(原平田鄉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一是平田鄉屬邊遠大山區鄉鎮,山場面積大,境內高山峻嶺,交通十分不便;二是如果撤並只有劃入曉天鎮,曉天鎮屬三合一鄉鎮,面積過大,邊遠村民距曉天鎮達40千米,群眾辦事極不方便,同時也不能降低行政成本。三是萬佛山森林公園為省級森林公園,萬佛山開發正值關鍵時期。 9、查灣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60.24平方千米,人口7947人,鄉政府駐查灣(原查灣鄉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查灣鄉是我縣西南山區的邊境鄉,地處舒、霍、岳三縣交界,江淮分水嶺之間,東鄰曉天鎮,南毗岳西縣,西面、北面均與霍山縣接壤,境內龍井河蜿蜒其間,105國道穿鄉而過。民國28年設查家灣鄉,解放後,查灣一直作為單獨建制鄉存在。全鄉總面積60.24平方千米,總人口7947人。山林面積6.3萬畝,森林覆蓋率80%。 10、馬河口鎮。轄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42.1平方千米,人口28516人,鎮政府駐馬家河口(原馬河口鎮政府駐地)。 11、河棚鎮。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7.48平方千米,人口20922人,鎮政府駐河棚(原河棚鎮政府駐地)。 12、春秋鄉。轄17個村委會,面積65.92平方千米,人口32397人,鄉政府駐曹家河 (原春秋鄉政府駐地)。 13、南港鎮。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1.72平方千米,人口39259人,鎮政府駐南港(原南港鎮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南港鎮位於我縣南部,206國道穿境而過,屬丘陵鄉鎮。總面積61.72平方千米,總人口39259人。1992年撤區並鄉由原南港鎮、沙埂鄉合並成立,駐地為原南港區所在地。南鄰舒茶、東鄰百神廟、北鄰馬河口、西鄰西衖鄉。由於其周邊均為山區和丘陵,水系不同,交通不便,不宜合並。 14、干汊河鎮。轄2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6.5平方千米,人口58739人,鎮政府駐干汊河 (原干汊河鎮政府駐地)。 15、張母橋鎮。轄1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1.94平方千米,人口33185人,鎮政府駐張母橋(原張母橋鎮政府駐地)。 16、湯池鎮。轄2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4.19平方千米,人口32095人,鎮政府駐西湯池(原湯池鎮政府駐地)。 17、千人橋鎮。轄2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5.32平方千米,人口58141人,鎮政府駐千人橋(原千人橋鎮政府駐地)。 18、城沖鄉。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83.77平方千米,人口20233人,鄉政府駐沙埂。 19、百神廟鎮。轄2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0.13平方千米,人口45758人,鎮政府駐百神廟(原百神廟鎮政府駐地)。 20、棠樹鄉。轄20個村委會,面積78.31平方千米,人口40056人,鄉政府駐西塘集鎮。 21、桃溪鎮。轄1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57.8平方千米,人口34712人,鎮政府駐桃溪(原桃溪鎮政府駐地)。 22、曉天鎮。轄18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162.20平方千米,人口25541人,鎮政府駐曉天(原曉天鎮政府駐地)。 23、五顯鎮。轄1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97.40平方千米,人口38212人,鎮政府駐五顯(原五顯鎮政府駐地)。 24、龍河鎮。轄2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110.06平方千米,人口40230人,鎮政府駐龍河口(原龍河鎮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龍河鎮位於我縣中部,東鄰干汊河、闕店,北鄰棠樹、張母橋,西鄰五顯,南臨萬佛湖水庫,屬丘陵、庫區,總面積110.06平方千米(其中水庫面積44.09平方千米),總人口40230人。是我縣經濟、文化、旅遊中心。不宜擴大的原因,一是現有人口雖只有40230人,但加上水庫管理處2100人,水上10多個島嶼開發常住人口7000多人,實際龍河鎮居住人口達49000多人;二是為了有利於萬佛湖旅遊開發,加強對風景旅遊區的協調管理;三是周邊鄉鎮闕店鄉人口38379人,面積59.83平方千米;五顯鎮人口38212人,面積97.40平方千米,龍河和周邊任一鄉鎮合並,都不利於行政管理和群眾生產、生活。 25、闕店鄉。轄22個村委會,面積59.83平方千米,人口38379人,鄉政府駐闕店(原闕店鄉政府駐地)。 26、燕春鄉。轄6個村委會,面積57.64平方千米,人口7944人,鄉政府駐程河道(原燕春鄉政府駐地)。 保留理由:一是境內地域廣闊,境內峰巒疊嶂,山嶺縱橫,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二是如將燕春合並,只有劃入山七鎮或曉天鎮,現鄉址距山七鎮5千米(山七鎮原屬二合一鄉鎮,面積為75.26平方千米,人口為2.71萬人),距曉天鎮近10千米(曉天鎮原屬三合一鄉鎮,面積為162.2平方千米,人口為2.55萬人)。由於地理位置、環境條件等情況比較特殊,合並在一起,不利於群眾生產、生活,不便於管理,也不能降低行政成本。 2004年,舒城縣調整鄉鎮區劃(舒政[2004]50號),調整後轄16個鎮、12個鄉。 一、撤銷孔集鎮、洪廟鄉兩鄉鎮 1、孔集鎮。面積27.63平方千米,人口28437人。原轄14個村(孔集、九墩、付圩、梵壇、新灣、下河、盛庄、雙豐、溪河、舒豐、舒勤、太平、三樹、高塘)和一個居委會。 2、洪廟鄉。面積64.5平方千米,人口7584人。原轄6個村(和平、林河、安菜、小街、江山、石澗)。 二、調整城關鎮、廬鎮鄉兩鄉鎮 1、城關鎮。將孔集鎮整建制並入城關鎮。調整後,城關鎮轄13個社區居委會、33個村委會,面積69.33平方千米,人口154975人。鎮政府駐城關(原城關鎮政府駐地)。 2、廬鎮鄉。將洪廟鄉整建制並入廬鎮鄉。調整後,廬鎮鄉轄15個村委會,面積131.9平方千米,人口19336人。鄉政府駐廬鎮關(原廬鎮鄉政府駐地)。 三、保留杭埠等26個鄉鎮 1、杭埠鎮。轄3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3.56平方千米,人口56564人,鎮政府駐杭埠(原杭埠鎮政府駐地)。 2、西衖鄉。轄8個村委會,面積67.2平方千米,人口14353人,鄉政府駐石嘴頭(原西衖鄉政府駐地)。 3、舒茶鎮。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8.44平方千米,人口33245人,鎮政府駐溝二口(原舒茶鎮政府駐地)。 4、柏林鄉。轄30個村委會,面積86.17平方千米,人口46281人,鄉政府駐蔡家店(原柏林鄉政府駐地)。 5、五橋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43.84平方千米,人口16182人,鄉政府駐胡家河(原五橋鄉政府駐地)。 6、高峰鄉。轄8個村委會,面積41.19平方千米,人口13710人,鄉政府駐張家店(原高峰鄉政府駐地)。 7、山七鎮。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5.26平方千米,人口27101人,鎮政府駐山七河(原山七鎮政府駐地)。 8、平田鄉。轄6個村委會,面積69.71平方千米,人口5623人,鄉政府駐劉院(原平田鄉政府駐地)。 9、查灣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60.24平方千米,人口7947人,鄉政府駐查灣(原查灣鄉政府駐地)。 10、馬河口鎮。轄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42.1平方千米,人口28516人,鎮政府駐馬家河口 (原馬河口鎮政府駐地)。 11、河棚鎮。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7.48平方千米,人口20922人,鎮政府駐河棚(原河棚鎮政府駐地)。 12、春秋鄉。轄17個村委會,面積65.92平方千米,人口32397人,鄉政府駐曹家河(原春秋鄉政府駐地)。 13、南港鎮。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1.72平方千米,人口39259人,鎮政府駐南港(原南港鎮政府駐地)。 14、干汊河鎮。轄2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6.5平方千米,人口58739人,鎮政府駐干汊河(原干汊河鎮政府駐地)。 15、張母橋鎮。轄1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1.94平方千米,人口33185人,鎮政府駐張母橋 (原張母橋鎮政府駐地)。 16、湯池鎮。轄2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64.19平方千米,人口32095人,鎮政府駐西湯池(原湯池鎮政府駐地)。 17、千人橋鎮。轄2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5.32平方千米,人口58141人,鎮政府駐千人橋(原千人橋鎮政府駐地)。 18、城沖鄉。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83.77平方千米,人口20233人,鄉政府駐沙埂。 19、百神廟鎮。轄2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70.13平方千米,人口45758人,鎮政府駐百神廟 (原百神廟鎮駐地)。 20、棠樹鄉。轄20個村委會,面積78.31平方千米,人口40056人,鄉政府駐西塘集鎮。 21、桃溪鎮。轄1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57.8平方千米,人口34712人,鎮政府駐桃溪(原桃溪鎮政府駐地)。 22、曉天鎮。轄18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162.20平方千米,人口25541人,鎮政府駐曉天(原曉天鎮政府駐地)。 23、五顯鎮。轄1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97.40平方千米,人口38212人,鎮政府駐五顯(原五顯鎮政府駐地)。 24、龍河鎮。轄2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110.06平方千米,人口40230人,鎮政府駐龍河口(原龍河鎮政府駐地)。 25、闕店鄉。轄22個村委會,面積59.83平方千米,人口38379人,鄉政府駐闕店(原闕店鄉政府駐地)。 26、燕春鄉。轄6個村委會,面積57.64平方千米,人口7944人,鄉政府駐程河道(原燕春鄉政府駐地)。 2005年,舒城縣對28個鄉鎮進行調整,撤銷6個鄉、2個鎮,組建6個鎮、1個鄉,保留9個鎮、5個鄉。具體為: (一)撤銷龍河等8個鄉鎮 1、龍河鎮。面積66.96平方千米,人口40390人。轄19個村(友誼村、荷花村、汪灣村、龍河村、邵院村、廖沖村、范店村、高潮村、蔡塘村、獨山村、長崗村、沃孜村、閘口村、九井村、大塘村、羊山村、白畈村、梅嶺村、白六村)和一個街道居委會。 2、馬河口鎮。面積42.1平方千米,人口29830人。轄9個村(舒玉村、城南村、鄧崗村、河口村、幸福村、楊家村、卓山村、石橋村、三松村)和一個居委會。 3、西衖鄉。面積67.2平方千米,人口14361人。轄7個村(東衖村、老嶺村、石頭村、郭店村、河西村、樟沖村、花園村)。 4、城沖鄉。面積83.71平方千米,人口20183人。轄13個村(龍眠村、西沙埂村、金盆村、磨元村、大嶺村、毛嶺村、常院村、王河村、中社村、劉河村、城沖村、油坊村、譚嶺村)和一個居委會。 5、五橋鄉。面積43.84平方千米,人口14978人。轄7個村(明花村、百花村、西港村、古塘村、陶灣村、高陽村、普明村)。 6、燕春鄉。面積57.64平方千米,人口13917人。轄5個村(要元村、三石村、程河村、燕春村、柯灣村)。 7、查灣鄉。面積60.24平方千米,人口7836人。轄7個村(獨山村、大馬村、槐花村、查灣村、褚河村、龍井村、桃李村)。 8、平田鄉。面積69.71平方千米,人口5623人。轄5個村(蘇平村、白桑園村、雙河村、馱嶺村、張田村)。 (二)調整命名曉天等6個鄉鎮 1、曉天鎮。將平田鄉、查灣鄉整建制並入曉天鎮。調整後,曉天鎮轄28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292.15平方千米,人口38574人。鎮政府駐曉天(原曉天鎮政府駐地)。 2、山七鎮。將燕春鄉整建制並入山七鎮。調整後,山七鎮轄16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132.9平方千米,人口36585人。鎮政府駐地山七河(原山七鎮政府駐地)。 3、湯池鎮。將城沖鄉整建制並入湯池鎮。調整後,湯池鎮轄31個村、2個居委會,面積147.96平方千米,人口52200人。鎮政府駐地西湯池(原湯池鎮政府駐地)。 4、南港鎮。將西衖鄉整建制並入南港鎮。調整後,南港鎮轄18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128.92平方千米,人口53528人。鎮政府駐地南港(原南港鎮政府駐地)。 5、城關鎮。將馬河口鎮整建制並入城關鎮。將原城關鎮4個村(金虎、豐墩、金墩、白隅)劃出,調整後,城關鎮轄29個村,14個居委會,面積98.72平方千米,人口172897人。鎮政府駐地城關(原城關鎮政府駐地)。 6、高峰鄉。將五橋鄉整建制並入高峰鄉。調整後,高峰鄉轄13個村,面積85.03平方千米,人口28895人。鄉政府駐地胡家河(原五橋鄉政府駐地)。 (三)更名萬佛湖鎮。將原副縣級的萬佛湖旅遊度假區與原龍河鎮合並,更名為萬佛湖鎮,為副縣級行政管理機構。調整後,萬佛湖鎮轄19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110.06平方千米,人口40390人。鎮政府駐地龍河口(原龍河鎮政府駐地)。 (四)組建命名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行使行政管理職能。組建後,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原城關鎮劃出的4個村(金虎、豐墩、金墩、白隅),面積12.7平方千米,人口12137人。區辦公駐地城關。 (五)保留杭埠鎮等14個鄉鎮 1、杭埠鎮。轄26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73.56平方千米,人口56564人,鎮政府駐地杭埠(原杭埠鎮政府駐地)。 2、千人橋鎮。轄21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75.32平方千米,人口58141人,鎮政府駐地千人橋(原千人橋鎮政府駐地)。 3、百神廟鎮。轄18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70.13平方千米,人口45758人,鎮政府駐地百神廟(原百神廟鎮政府駐地)。 4、舒茶鎮。轄14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78.44平方千米,人口33245人,鎮政府駐地溝二口(原舒茶鎮政府駐地)。 5、河棚鎮。轄9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67.48平方千米,人口20922人,鎮政府駐地河棚 (原河棚鎮政府駐地)。 6、干汊河鎮。轄20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76.5平方千米,人口58739人,鎮政府駐地干汊河(原干汊河鎮政府駐地)。 7、五顯鎮。轄16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97.40平方千米,人口38212人,鎮政府駐地五顯(原五顯鎮政府駐地)。 8、張母橋鎮。轄13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61.94平方千米,人口33185人,鎮政府駐地張母橋(原張母橋鎮政府駐地)。 9、桃溪鎮。轄19個村、1個居委會,面積57.8平方千米,人口34712人,鎮政府駐地桃溪(原桃溪鎮址)。 10、廬鎮鄉。轄13個村,面積131.9平方千米,人口19336人,鄉政府駐地廬鎮關(原廬鎮鄉政府駐地)。 11、春秋鄉。轄14個村,面積65.92平方千米,人口32397人,鄉政府駐地曹家河(原春秋鄉政府駐地)。 12、闕店鄉。轄18個村,面積59.83平方千米,人口38379人,鄉政府駐地闕店(原闕店鄉政府駐地)。 13、柏林鄉。轄24個村,面積86.17平方千米,人口46281人,鄉政府駐地蔡家店(原柏林鄉政府駐地)。 14、棠樹鄉。轄16個村,面積78.31平方千米,人口40056人,鄉政府駐地西塘集鎮(原棠樹鄉政府駐
5. 91年舒城縣龍河大壩差點被炸是真的嗎
91年舒城縣龍河大壩差點被炸是真的。那時我12歲,記憶猶新當時雨下了整整四天,炸葯都運到水庫邊等待晚上六點開始炸龍河大壩,當時聽到消息個個吃驚,後來老天有眼雨停了,保住了大壩,老百姓有了希望,相隔二十五年,今天在網上看到舒城被洪水的情況,損失慘重農作物被俺,百姓經濟有失。祝願家鄉父老鄉親們平平安安
6. 宿遷市龍河鎮雙蔡村百度百科
雙蔡村地處龍河鎮東南角,東臨羅圩郭廟村,南與泗洪縣歸仁鎮沙庄村接壤,素有宿城區南大門之稱。全村20個村民小組,1213戶,現有人口7184人 。全村共有
水泥製品廠15家,棉花加工廠12家,個體工商戶260餘家。
雙蔡朝陽小區於2007年興建,投資9000餘萬,新建40000多平方,可容納400餘戶居民居住。目前綠化、亮化、排水設施及污水處理全部到位。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優秀集中居住區」「江蘇省首批康居示範村」。
寧宿徐高速公路、宿洪路穿境而過。不僅交通便利、而且經濟繁榮,是龍河鎮三大貿易市場之一。
雙蔡村名由來
雙蔡村分為東西兩大片區,都建成圩城的樣式,而且兩座圩城的建造者都姓蔡,但兩大家族向來一文一商,西蔡圩圩主歷朝為官,東蔡圩圩主則歷代經商。那麼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東蔡圩的故事!
東蔡圩的傳說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蘇州一蔡姓商人生意失敗,途經此地已經身無分文,窮困潦倒的商人只能靠討飯為生。當地一蔡姓大戶在了解了他的經歷後便把他帶回家中,
讓他在家裡做了一名幫工。這一干就是兩年多的時間。時間長了年輕人便和這家的小姐日久生情,但是小姐和年輕商人都清楚小姐的父親是不會把女兒許配給一
個幫工的。小姐便把自己所有的積蓄拿出來給年輕人讓他從新做生意,等有了錢再回來娶她。年輕人拿著小姐給她的錢,回到蘇州做起了生意,幾年的時間,年
輕人的生意越做越大,富甲一方。年輕人決定回來風風光光的迎娶小姐,可是等他回來才知道小姐的父親已經在一年前把小姐嫁了出去。蔡姓商人很是傷心,但
他並沒有離開此地,而是選擇了在小姐家東邊不遠的地方買下一大片地,參照當年的蘇州地圖修建了一座圩城。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東蔡圩。圩城的建造不僅
是以蘇州地圖為藍本還加入了風水、八卦等元素。時至今日村裡還流傳著「七星八卦九條龍」等許多俗語!
七星八卦九條龍
——七星
東蔡圩中的七星指的就是圩城中的七口水井,將這七口水井相連正好就是北斗七星的樣子,因此當地人也將這七口井稱作七星井。相傳當挖到最後一口井的時候
挖到泉眼,大量泉水不斷湧出,當地官員認為這是不祥之兆便命令圩主將這口井封死。後來真正使用的井也只剩下六口!
七星八卦九條龍
——八卦
八卦指的是圩城周圍按照太極八卦圖建造的八座炮樓,因為當年此地土匪猖獗圩主便建造了八座炮樓用於自保!整個圩城的出入都是通過正東面炮樓下面的吊橋
,吊橋每日辰時放下申時收起。這八座炮樓在解放戰爭和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
七星八卦九條龍
——九條龍
九條龍是指圩城的第一道圩河和第二道圩河之間的九道彎,宛如九條水龍保護圩城!
小北海的由來
小北海的開挖還不得不提前面那口被堵的七星井。因為最後一口七星井的被堵,蔡姓商人怕影響風水便找到風水師,在風水師的指點下開挖了一條人工河引圩城
西北方的水入圩城西南面的玉牌湖,並在人工河的河道邊建造了蔡氏宗祠。以保證蔡家世代平安富貴。就是這樣一條風水河被大家叫作小北海!
玉牌湖邊的戲台
為了豐富圍城裡的文化生活,圩主在玉牌湖的邊上建了個大戲台,每逢喜事節日都會請戲班來唱戲!戲台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被毀!
同時雙蔡村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泗州戲的發源地。
7. 高峰鄉的行政區劃
全鄉轄14個行政村(其中:庫區一線8個0,316個村民組,7545戶,29248人,總面積83.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459畝,山場面積61036畝。
高峰鄉地處舒城縣西南山區,萬佛湖南岸,距縣城60公里,東鄰河棚鎮, 西南連接山七鎮,北與龍河鎮、五顯鎮隔湖相望,屬典型的山區、庫區和革命老區為一體的貧困鄉。全鄉轄14個行政村(其中:庫區一線村8個),316個村民組,7545戶,29248人,總面積83.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459畝,山場面積61036畝。有新四軍四支隊駐舒舊址,是省、市、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傳奇 色彩的姜子牙釣魚台鯉魚尖;更有十幾座被萬佛湖綠水縈繞的秀麗小島,已逐步開發為旅遊景點。但由於地處貧困山區,又被萬佛湖阻隔,鄉內交通閉塞,基礎設施 相對落後,經濟發展較為緩慢,財政十分困難,農民收入偏低、單一。
8. 龍河鎮的主要領導
鄒學俊(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向坤國(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財政稅收、重大問題處理。
馬世俊(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團工作;主管扶貧(扶貧項目建設安全);支鐵、行風評議等工作。
譚風權(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主管黨建、紀檢、監察、效能建設(機關紀律作風建設)、青年、老齡等工作。
何世權(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城鎮化建設與管理、國土、村建、環保、新農村建設、地質災害防治、建築安全等工作。
廖洪榮(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人口與計劃生育、安全生產。
江永紅(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財政稅收、民政、信訪、衛生、庫區移民後扶、醫保(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機關事務議提案辦理、基層政權建設、政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普法、司法)。食品、葯品安全、庫區移民後扶項目安全等工作。
代永祥(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分管武裝兵役工作,應急處理(安全、突發事件)、商貿流通、通訊、郵政、農電、人防、地震等工作。
陳劍波(副鎮長):分管農業農村工作,農業基礎設施、交通建設、勞務開發、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兩社兩化、農業產業規模化建設、土地流轉、計劃統計、農民減負、村社財務、村務公開、一事一議、項目建設規劃編制申報。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安全、等工作。
程學梅(宣傳委員):主抓宣傳、教育、婦女兒童(關工委)、文化、體育工作。
王洪權(統戰委員):分管統戰、政協、商會、主管市政、創衛、農村公路建設工作。
夏曉輝(組織委員):分管組織、人事、招商引資、非公經濟。
高清昌(助理調研員):分管畜牧、肉牛產業、蠶桑、目標管理、督查等工作。
楊德方(主任科員):分管林業(含森林工程、森林防火安全),協管後扶移民工作。
9. 舒城的萬佛湖怎麼樣啊可有人去玩過啊有知道的麻煩跟我講講啊!謝謝了啊!
萬佛湖就是以前的龍河口水庫,位於舒城萬佛湖鎮(原龍河鎮),山青水秀,很漂亮,湖中有很多島嶼,景點主要都是在這些島上,島多花銷就大!
交通方便,舒城汽車站有直達萬佛湖風景區大門的公交:K005,票價1元!
南門換乘中心和明光路的合肥汽車站有舒城班車,票價17元!
10. 舒城縣龍河中學不招生了
不招生了。
舒城縣龍河中學已經不招生了,舒城縣龍河中學這個學校的建立時間太長了,已經被列入拆遷的名單當中了,就不招生了,將學校現在有的學生都徹底畢業了就拆掉了。
舒城縣龍河中學創辦於1958年,是新中國成立後我縣創辦較早的中學之一,緊鄰萬佛湖風景區,位於317省道旁,距縣城2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