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道真經濟發展如何

道真經濟發展如何

發布時間:2022-11-28 04:12:27

⑴ 貴陽至道真遠點 還是鳳崗遠點

路線為:貴陽-遵義-湄潭-鳳岡,貴陽-遵義-綏陽-正安-道真。
遵義到鳳岡大約110公里,車程接近1個半小時。其中遵義到湄潭已開通高速。
遵義到道真大約190公里,車程約3個小時。其中遵義到綏陽已開通高速。
PS:鳳岡產業比道真近,經濟稍好點。產業主要以茶為主,區位沒有特別優勢。道真產業以煙為主,接壤重慶,今後有鄉村旅遊發展的趨勢。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貴州遵義道真縣是不是很窮

道真自治縣屬遵義市所轄自治縣。位於貴州北部,東經107°21′~107°51′,北緯28°36′~29°13′。由東而南至西,與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正安縣接壤,由西而北至東,與重慶市南川區、武隆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連界。總面積2156平方公里
道真,素有「黔蜀門屏、銀杉之鄉、仡佬故土、儺戲王國」之稱。S207省道經縣城至尖山子對接重慶交通樞紐。縣城南距遵義200千米、貴陽350千米,北距武隆98千米、南川101千米、重慶170千米。經武隆可與烏江航運和渝懷鐵路相通,經南川至涪陵進入長江航運。自重慶至南川鐵路及高速公路建成,道真擠進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黔蜀門屏」區位優勢明顯。境內有陸棲脊椎動物400餘種,其中,有黑葉猴、林麝、金錢豹、雲豹等4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獼猴、藏酋猴、大靈貓、穿山甲、紅腹錦雞等30餘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中國和日本共同保護的候鳥20種。有銀杉、珙桐、銀杏、紅豆杉、華南五針杉、香樟、潤楠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0餘種。2003年,查明大沙河自然保護區有「植物大熊貓」和「植物活化石」之稱的銀杉1056株,為全國最大銀杉分布部落。其中一株高19.6米,胸徑0.487米,被稱為「中國銀杉王」。道真也因此被譽為「銀杉之鄉」。境內31個民族雜居。在1984年民族識別工作基礎上,1986年國務院批准成立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為全國以仡佬族命名的兩個自治縣之一。仡佬族為世居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近50%,仍保留著獨特的居住、飲食、服飾、喜慶、喪葬、崇拜、信仰、禁忌等風情習俗。道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仡佬故土」。自治縣成立後,拯救、發掘民族文化力度加大。至2008年,日本、韓國、美國等專家學者多次深入縣內開展儺文化專題調研,認為道真較為原始與完整地保存著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儺文化,並形成「中國儺戲在貴州,貴州儺戲在道真」的基調,盛贊道真為「儺戲王國」。現道真儺戲已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烤煙為縣主要經濟作物。1981年煙葉評定,質量居全省之首,有「貴州烤煙看遵義,遵義烤煙看道真」之說。為全國優質烤煙生產基地。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油菜、薯類。主要林副產品有油桐、烏桕、生漆、茶葉等。主要家畜(禽)有豬、牛、羊、雞、鴨、鵝等。自2002年被劃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起,縣扶貧攻堅力度加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基本形成了「生態立縣,農業穩縣,工業強縣,招商富縣,科教興縣,旅遊促縣」的發展格局。2008年,全縣 年末戶籍人口33.45萬人,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2.8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4.63億元、第二產業2.17億元、第三產業6.03億元。財政總收入1.19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664萬元。農 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229元。
我是貴州貴陽人,說實話沒去過道真。遵義去過,繁華的都市,天氣涼爽,小吃很多,消費屬中下等。貴州第一大城市-省會貴陽,第二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遵義.道真是個遵義的一個縣城,自然不是什麼大都市,感覺只要交通發達,那裡不回差到哪裡去,不會像你想像那樣窮吧,再說,那裡人窮,你富裕不就得啦。你想去繁華都市的話,還是別去了。

⑶ 思南,印江,德江,務川,正安,道真,風岡。那個縣升市比較符合

當然是德江啦, 因為不管是經濟、人口和發展潛力都是其它幾個縣不可比擬的,德江作為黔東北交通要地,地理位置特殊等,要升市非德江莫屬。

⑷ 遵義未來發展如何

遵義潛力還很大,貴州第二大城市。

遵義,簡稱「遵」,位於貴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全域 旅遊 示範區。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全市轄3個區、9個縣、2個縣級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涼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遵義是首批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朴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曾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1]「茅五劍」之一的茅台酒的故鄉。

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了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區劃詳情

遵義市轄3個市轄區(紅花崗區、匯川區、播州區)、7個縣(桐梓縣、綏陽縣、正安縣、鳳岡縣、湄潭縣、余慶縣、習水縣)、2個自治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赤水市、仁懷市)。市人民政府駐地在匯川區人民路。

新蒲新區是遵義市設立的經濟管理區,匯川區與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實行「一套人員,兩塊牌子」的管理。

位置境域

遵義市位於貴州省的北部。地處國家規劃長江中上游綜合開發和黔中經濟區綜合開發重要區域,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介於東經106 17′22″—107 26′25″,北緯27 13′15″—28 04′09″之。市域東西綿延247.5公里,南北相距232.5公里。遵義市東與銅仁市(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相鄰,南與貴陽市(貴州省)、畢節市(貴州省)接壤,西與瀘州市(四川省)相連,北與重慶市臨界。中心城區南到省會貴陽市144公里、北達重慶市239公里。遵義市幅員面積30780.73k ,佔比貴州省幅員面積17.46%。

遵義市經濟總量僅次於貴陽市,繼續穩居全省第二。遵義長期的發展目標是跨越婁山關天險,積極融入2小時重慶的經濟圈,在2005年遵義到重慶高速公路通車後,融入一小時重慶經濟圈,積極利用在重慶、貴陽之間的紐帶優勢,發展生態農業和 旅遊 業。

截至2013年,遵義市生產總值1584.67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7.88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744.14億元,增長15.6%;第三產業增加值632.65億元,增長14.5%,人均生產總值為25852元,比上年增長13.6%。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1%,上升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7.0%,上升1.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9%,下降1.5個百分點。初步統計,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765.41億元,占遵義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8.3%,民營經濟增加值782.83億元,占遵義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4%,全面建設小康實現程度為78.6%。

2013年,財政總收入356.56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6.77億元,增長21.8%。

根據實情,干貨如下:

①二十年後形成五個區,核心區人口250萬,第一波強幅射350萬(含主城區)。偏遠縣份人口減少,主要是鄉鎮人口急驟減少。

②二環高速建成通車,城區不斷擴大。新舟機場在二環內,機場輕軌直達城區。

③民營企業崛起,形成幾家龍頭企業。

④農業停滯不前,二三產業增強。國企死亡較多,混合制流行。

⑤大農村小城市向大城市小農村轉變。居民收入增長乏力。常住人口在600萬左右,稍有減少。

⑥區域可能調整,遵義變小,常住500萬。

目前還看不出來!太多太多爛尾工程無法完成!希望能有一個有能力的市委書記來大展宏圖!

感覺還是不錯,只要輕軌在規劃,房價就你懂的…

就是城市發展快了,素質跟不上,這里不談普通人,有些小官,大城市已經成熟的項目看不上,自己看上的都是騙局,有點懷疑居心。拿創業扶持斤扶持自己口袋吧?好在已經被查了不少,只不過有些人還沒被查到。

遵義是西南地區GDP排名第五的城市 ,次於成都、重慶、昆明、貴陽。這主要是取決於貴州省採取雙城發展的模式,和周邊省份一心做大省會城市不同。



遵義是我極其看好的一個城市,最近幾年GDP和省會城市貴陽咬的很緊,而且遵義面積大、人口多,北接重慶、有烏江的水運,發展勢頭好。這么說吧,如果貴陽稍微泄氣,那麼遵義極有可能成為貴州的GDP第一。 因此,貴陽市政府一直都在謀求發展,因為遵義一直在後面緊追。


由於初中 歷史 書的關系,大家都知道遵義(遵義會議),遵義也因此成為了紅色 旅遊 的重要目的地。但是如果你因此覺得遵義是一個 旅遊 城市的話,那你對遵義的認識就不夠全面和具體。

首先,遵義有茅台酒。或許茅台酒很多人都知道了,但是不少人只知道是貴州茅台,並不清楚茅台是遵義產的。遵義作為貴州的重要就業基地,不僅有茅台酒、還有習酒,也是很出名、市場認可度很高的酒,這些酒廠為遵義提供了GDP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為遵義提供了就業崗位,拉動了市場經濟的活力。



其次,遵義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作為一個貴州人,之前我對遵義的認識也是膚淺的,覺得遵義就靠茅台,然而我去遵義實習的那段時間改變了這個看法。遵義有很好的工業基礎,而且遵義還是貴州第一工業強市,除了白酒產業,遵義的材料產業、裝備製造業都是很發達的,這里有航天十院、中航工業等軍工企業,也有遵義鋁業、務川氧化鋁等地方龍頭工業企業。可以說,遵義GDP能這么高,核心還是因為這些工業企業。



最後,遵義各個縣都有自己的核心產業,如湄潭、鳳崗的茶葉產業,務川正安道正的頁岩氣開發產業,新蒲新區、播州區的辣椒加工產業,紅花崗區的裝備製造業等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產業,相互補充,協同發展。



如果你注意看遵義的政府工作報告,你會清楚的知道遵義未來怎麼走,並且會認為這是一條規劃明晰而且走的通的發展之路。就拿去年遵義的工業發展報告來說:到2020年,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達到3500億元、1500億元,力爭達到4000億元、1600億元。工業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產業結構更加優化,以白酒、材料、農產品加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能源、醫葯七大產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基本形成。目標明確、產業清晰、結構合理。

未來,遵義可期。

人口流失嚴重 一邊城區擴大 但是居住人口稠密低 小區域經濟難以發展 最終形成半死不活的狀態


遵義的未來,我只想言簡意賅地談幾句。

1.茅台作為名譽上認可的國酒,世界名酒,茅台鎮將在白酒帶動下延伸到整個仁懷縣成為中國酒鄉,酒城,酒都,酒產量之都,酒文化之都。

2.赤水,將利用丹霞之都,千瀑之縣,竹海之鄉三個 旅遊 資源同時共有的優勢成為中國 旅遊 新高地。

3.遵義會議轉折城,四渡赤水出神兵,紅色文化樹大旗,已成全國領航者。

4.湄潭的茶業,利用特有的高原平壩,優質有量,繼續發展西南茶城,必成全國最愛之中。

5.綏陽百里洞,最終遠名揚!

6.海龍屯,最完善的古軍城,土司城,穿越明朝的首選之地。

7.遵義市委政府,早就提出大城市概念,規劃也如此。

遵義的未來,不止是西南第五,貴州老二的今天…………

走向全國不是目標,亮相世界就在未來10-20年的某月!

⑸ 貴州銅仁市經濟發展前景如何

銅仁地處黔東北,地緣上和湖南接壤,氣候也和湖南類似,夏季相對比較熱,在貴州的九大市州裡面,銅仁的存在感並不像貴陽(第一大城市)、遵義(紅色聖地)、六盤水(工業強市)甚至是黔東南( 旅遊 名片)那麼強, 很多人認識銅仁的第一張名片,就是貴州的梵凈山 ,過去由於交通的不便,銅仁略有些「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但隨著貴州「縣縣通高速」的交通基建完善,銅仁也有了高鐵,比如銅仁南站,還有前不久才修的 渝懷鐵路「並站」,都為銅仁帶來了新的機會。

△銅仁市區

特別要說的渝懷鐵路,從重慶到湖南的懷化,經過銅仁境內,如果在銅仁設站,那麼對銅仁乃至整個貴州的交通加持力,都是功不可沒的 ,一方面從重慶南下湖南懷化的遊客,很可能經停銅仁,那麼梵凈山等 旅遊 就能帶動起來,另一方面,從銅仁往返重慶,也多了一條便捷通道,可以說意義是很重大的。

△渝懷高鐵線路大致示意

銅仁市區有萬山和碧江等城區 ,萬山靠南一些,而且空間更大,如果未來萬山和玉屏這一連線能夠融合起來,那麼銅仁的潛力還是更大的,但 由於銅仁距離省會貴陽還是有一定距離,未來的黔中城市群格局,越靠近省會貴陽的城市其實也就越有發展潛力,所以,銅仁的交通,也要考慮加強朝著省會貴陽的「向心力」,可能是未來幾十年的一個機遇。

△銅仁梵凈山

現在有不少的銅仁老闆在貴陽置產買房的, 銅仁曾經的礦老闆,實力不可小覷的 ,有很多豪車也都是貴D開頭的,整體而言,銅仁算是一塊尚待開發的地域,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那種,如今交通逐漸通達起來,可以感受得到,現在銅仁地區的有錢人,到貴陽買房的人也不少,而且很多家庭的購買力都還是非常可觀的。

總體而言,銅仁的城區建設,雖然和省城貴陽有很大差距,但是銅仁的 旅遊 資源,特別是梵凈山為代表的 旅遊 景區,如果能夠和黔東南一樣,能夠 形成比較有特色的代表名片,那可能銅仁的知名度在整個貴州,也會更高。

銅仁是貴州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貴州省東北部,武陵山區腹地,享有「黔東門戶」之美譽,全市陸地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人口440多萬,以少數民族居多,聚居著土家、漢、苗、侗、仡佬等29個民族,占總全市人口的70%左右,銅仁是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

這些年來,銅仁經濟發展迅速,多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8年銅仁GDP突破千億大關,達到了1066.52億元,同比增長9.6%。銅仁經濟雖然發展很快,但經濟仍然比較落後,人均GDP只有3.3萬元,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1/2左右。銅仁還是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示範區,因此經濟發展水平仍有待提高。

按照規劃,未來銅仁市將著力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奮力創建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由此可見,銅仁主要走的是生態 旅遊 路線。確實,銅仁 旅遊 資源豐富,著名 旅遊 勝地有梵凈山、石阡溫泉群、大明邊城、苗王城、九龍洞、佛頂山等。相信未來銅仁會發展越來越好!

西五縣不發展銅仁永遠都是為安順接棒,整個銅仁的經濟傾斜可以說十分不平衡,西五縣在人口和面積在銅仁佔比都很大,但是資源的利用卻天差地別,銅仁市內發展靠銅仁所有縣的資源支持,但是西五縣的人口已經約占銅仁市人口的三分之二,資源分配極度不均衡。

可以說,在未來西五縣和遵義東北部都將是貴州發展最大的障礙,如果有一條鐵路,或許這樣的情況會得到改觀,但是到現在為止,這些縣份任然是片鐵沒有,無論是到地級市的市中心還是省會貴陽在有高速的情況下依然需要四五個小時的車程,西五縣和務正道也許應該自謀出路,成為貴州的第十個市還是修一條鐵路,讓我們這里的人民有點盼頭吧!

一個小縣城,能發展多好,大街上人都看不到幾個。

銅仁城市非常不錯,懷化是火車拖出來的城市,而銅仁是拖車拖出來的城市

銅仁要發展是有一個機會可以把握,因為重慶不管到桂林廣州,不管走貴陽這條線,還是渝湘這條線到到廣州都比較遠,如果抓住機會連接好最便捷的渝銅桂,渝銅懷高速公路,就有很好發展!如果連接得不好,宣傳不好,縮短的距離不佔優勢,地圖看起不是很明顯突出!就很難說了,都知道渝桂渝廣便捷帶來的好處不用說了,整個銅仁就活了。

高樓大廈開始。

貴州銅仁市屬於 旅遊 發展項目為主,多年來銅仁市這個小城市就有好幾個景區,早的梵凈山,九龍洞,松桃古城,苗王城,等這些景區,去過就知道,我是貴州人我去了很多地方,銅仁市消費不高,可以讓 旅遊 團吃得開心住得輕松

⑹ 遵義最窮的三個縣

道真縣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簡稱道真縣)是遵義市轄下的自治縣,以漢代學者尹道真得名。道真縣位於貴州省最北部,是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西北、東北與重慶市南川區、武隆縣、彭水縣毗鄰;西南、東南分別與正安縣、務川縣接壤。南距遵義市區180公里、貴陽市區338公里,北至重慶市區160公里,是黔中經濟區連接成渝經濟區的「結合部」,是黔渝開放合作的橋頭堡。

務川縣
務川縣成立於1987年, 務川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大婁山、東南麓,南北長125公里,東西長62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07°30′~108°13′,北緯28°11′~29°05′。東與德江縣和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相連,南與鳳岡縣接壤,西與正安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毗鄰,北與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交界。務川縣城距遵義市190公里,距省城貴陽348公里,距重慶市376公里,是遵義乃至貴州進入重慶、長江的出境縣之一。全縣總面積2777.59平方公里,人口41萬餘人,轄10鎮5鄉,有民族17個,少數民族佔91.5%,其中仡佬族、苗族佔85%。

正安縣
正安縣是貴州省遵義市下轄縣,位於遵義市東北部,是貴州襟聯重慶的前沿,是渝南、黔北經濟文化的重要交匯區域,素有"黔北門戶"之稱。2013年,正安縣實現生產總值達434328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50113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89256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94959萬元。截至2013年,正安縣幅員面積為2595平方公里,下轄19個鄉鎮;戶籍人口為639526人,有仡佬族、苗族、土家族等23個少數民族。

習水縣
習水,貴州省遵義市代管縣,位於貴州北部,地處川黔渝結合部的樞紐地帶,東連貴州桐梓縣、重慶綦江區,西接貴州赤水市,南近貴州仁懷市、四川古藺縣,屬大婁山系和長江流域。全縣儲煤面積920平方公里,地質儲量48.7億噸,距地表600米以內已探明儲量16億噸,可採煤層4至6層,每層平均厚度5米,具有儲量大、品質優、發熱量高、含硫量低、灰分小、轉化溫度高等特點,是電力、化工、冶煉等不可多得的優質燃料。

⑺ 遵義和六盤水哪個發達

遵義雖然位於黔北,但它的南面是貴陽,北面是重慶,南北都是大城市,遵義夾在中間,就很容易學到先進的經驗, 很多遵義人,在全省來看都是比較謙虛的。

遵義過去沒有的,就向貴陽、向重慶學習,逐漸地也發展起來了,現在的新蒲新區也是投資創業的熱土,開發得熱火朝天的。

遵義新蒲新區

而六盤水,位於貴州西邊上,離貴陽有一定距離,向心力不算很強,過去一直以煤礦工業著稱, 第二產業的GDP比較亮眼 ,有可恃的資本,有錢人多如牛毛。

在六盤水的一些城鎮上,特別是擁有采礦、火電等產業的村鎮,火車站都比較常見,這就為當地人帶來了一定的自豪感,但是,自豪一旦過度,就有點不那麼謙虛了。

六盤水盤縣盤南電廠

另一方面,遵義人很團結,不管是北邊的道真、務川、桐梓,還是南面的湄潭、綏陽,對於遵義的地域認同感都特別強,把資金、人才等資源,都投往遵義市區建設,資源的利用率就比較高,大家的勁很容易就往一處使,非常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 就算是茅台的故鄉——仁懷,風頭也蓋不過遵義的「紅色聖地」名片。

六盤水,顧名思義,是由3個縣的第一個字組成的:六枝縣、盤縣(今盤州市)、水城縣,其中, 六枝古代屬於牂牁;盤縣則與雲南曲靖的宣威、黔西南的普安縣,淵源頗深;水城更是占據了原市府所在地的優勢(現在市府在鍾山區)。

六盤水3個縣城,互相之間的地域認同感不是很強,特別是盤縣,今天的盤州市,過去煤產業特別發達,經濟很亮眼,在六盤水市裡,有那麼一點「一家獨大」的味道, 現在升格為省直管、縣級市,六盤水只是代管,獨立性就更強了一些。

六盤水這種情況,資源相對分散,六盤水的城市建設,在我看來,是落後於遵義的。

遵義復興大道

一般條件下,本來就有限的資源,如果沒有了集中優勢傾注於市區建設,而是分散在各個地方,比如各個縣、鄉鎮,那麼資源的利用率就可能會降低。 很多時候,太過於均衡的布局,沒有突出重點,其實也不是好事。

六盤水的家底深厚、基礎雄厚,但是在去產能、轉型升級等背景下,如果還是「唯煤」,那麼前路還是有待多加思考的,畢竟,產業結構過於單一,並不是好事。

六盤水師范學院

教育上,也可以看出來,遵義醫學院在整個貴州省內的名氣都相當大,在貴陽都還設有附屬醫院,而六盤水師范學院,就明顯遜色於遵義醫學院。

不過,現在來看,六盤水正在加大力建設市轄區——鍾山區, 原先的煤電大縣——盤縣在六盤水市的地位,正在逐步被鍾山區所趕超:2016年,鍾山區人均GDP是69873元,位居全市第一,而盤縣2016年的人均GDP是49557元,遠落後於鍾山區。

總的來說,遵義的發展勢頭不錯,六盤水的調整方向也很有希望。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尷尬,我是遵義人,六盤水住了兩年,六盤水涼都是真的爽,六盤水雖然沒有遵義大,但是人各方面還是很好,不管好不好六盤水都不錯,不能拿錢來對比,如果交心的話,我選擇六盤水,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發達遵義地理位置要好一點,但是還不是比不過貴陽,所以這個就不能比,只能看更喜歡那裡的人。

看到這個不用想,肯定遵義更發達,六盤水依靠單一的煤炭,成不了氣候!

先我們來看看兩個地區經濟上的發展差距:

截至2016年,遵義市地區生產總值2403.94億元,財政總收入480.1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69元。

另外,遵義還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中共中央的生命轉折之城,名氣遠遠超過省會貴陽,更不要說六盤水了,遵義同時還是西南地區第五大城市,是西南地區除了省會城市最大的地級市。在產業上,遵義的茶葉,和國酒茅台就聞名世界,單靠茅台遵義一年的稅收收入都是將近200億。可以達到整個六盤水60%的財政收入。

截止2016年,六盤水市生產總值為1313.7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3.6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3元。

六盤水資源豐富,但是六盤水產業發展單一,沒有突出的企業和任何有發展前途的產業,而且煤炭資源只會越用越少,污染很大,很多六盤水的河流都是黑色的,這些單靠污染型企業來發展當地經濟,非常的不可持續。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分析,沒有地域偏見,我不是六盤水人,更不是遵義人,作為貴州的一員,憑借個人認識發表看法,如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正。

窮我們認,但你要知道是地無三里平的貴州,全是山不像外省那樣發展好,以前貴州是很窮,但現在貴州背靠大數據,發展自己,不要以老眼光看待。士別三日刮目相待,貴州並不容易!我支持我貴州,無論是貴州哪個市區,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團結發展早日摘掉窮帽子!我為貴州喝彩!

之個咱個說呢、經常去市州、感覺安順、六盤水、畢節相差並不大嘞、而遵義確實比以上城市要大、要繁華哦、不管咱個說都得客觀實際看問題、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場說話嗎、不能因為自己是哪裡人、就偏離了立場、不講客觀實際哦。

近5年在六盤水(煤礦工人)和遵義都工作過,實話實說,六盤水就盤縣縣城人居環境還能看,畢竟是全國百強縣,但一入鄉鎮就不說了,山上都是灰的。六枝和水城不說了,真的差。遵義無論是道路,環境規劃還是產業布局都更好,多元化一些,高校,工業,教育都強於六盤水。但是同是百強縣的仁懷城市建設比不上盤縣,這是我覺得奇怪的。都是我的故里,我覺得遵義更發達,更有前途。六盤水得加快轉型,不能單靠煤礦產業了,采區底下全是空的,隱患很大,要加快進行彌補,做好環境自然建設才能快速發展。

六盤水發達,我弟媳婦是之盤水的來遵義看見豪華車不多,說六盤水到處都豪華車,應該六盤水比遵義好多了。

提這種問題居心何在?故意挑撥兩地矛盾,你怎麼不說整個貴州省還比不上發達省份的一個市呢?最鄙視你這種無聊的人。

一個三線一個五線,怎麼比?

⑻ 道真縣陽溪鎮是不是窮

是窮。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是遵義市下轄的自治縣,以漢代學者尹道真得名。道真縣陽溪鎮是窮,陽溪鎮位於道真自治縣的最北端,距離市中心較遠,經濟不發達,且周圍交通不便利,發展差。

⑼ 道真縣歷史

1941年析正安縣東北部置道真縣,以漢代名儒尹珍之字道真名縣,意在紀念先賢開南域文化之功。1958年並入正安縣,1961年復置道真縣。1986年改自治縣。 境內習俗,《方輿勝覽》對宋代珍州僚人的記述:「以射獵山伐為業。信巫鬼,重謠祝,好詛盟」。「凡交易刻木為書契,紡繩以為數」。「婚姻以銅器、氈、刀、弩矢為禮」,「燕樂以銅鼓、橫笛、歌舞為樂」。所居「架木為閣,聯竹為壁。開窗出箭,以備不虞。出入佩刀弩自衛」。「凡賓客聚會,酋長乃以漢服為貴。」元代和明初,「宦戶、儒戶與漢俗同」(明《寰宇通志》。明清兩代,大量漢人遷入,與仡佬、苗、土家等族人民錯居雜處,交往,通婚,相互學習,團結發展,漸次融合為共同的地域習俗,同時又保留著各民族各自的習俗特點。

民國36年(1947年)《道真縣自然人文調查資料》和37年(1948年)《道真縣地方概況調查表》等說,縣內民風朴實,勤勞節儉。純用漢文,說漢語,語多川音,一般人民知識程度較低,致多方言。因交通梗塞,內外貨物流通交換困難,人民生活清苦。衣以麻棉絲為主,雖富紳亦罕見「洋貨」。食以玉米、大米、麥子和蔬菜為主,肉食為豬、羊和雞鴨,與海味隔絕。城鄉多為瓦房和草房,縣城始有新式房屋建築。民多崇奉佛、道、儒三教。婚喪禮俗,多崇漢俗古制,民國以來,在城鎮雖漸有革新,但因沿久習深,故常新舊兼用,鄉間仍為舊俗。

解放後,人民當家作主人,隨著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的改善,文化科學知識的逐漸普及,習俗有較大改變。總體而言,境內習俗的地域差異較為明顯,因世居境內的仡佬族、苗族和土家族長期隱匿自己的族稱,慣用漢文漢語,各族習俗差異不十分顯著。即使同一民族的習俗,亦因貧富或地域相隔而略有差異。

⑽ 道真銀杉論壇

這個論壇好象還不錯。
聽說也是一些熱愛道真的普通人辦的。
主要是宣傳道真的經濟、文化、旅遊等,從而達到促進道真發展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道真經濟發展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愛情姑姑鎖門是多少集 瀏覽:9
什麼叫事業改為企業 瀏覽:107
什麼是實體經濟推廣 瀏覽:389
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怎麼發展 瀏覽:309
如何看事業編制改革 瀏覽:982
怎麼考各地的事業編制 瀏覽:896
初中健康測評在哪裡做 瀏覽:315
67年婚姻怎麼樣 瀏覽:820
講了兩個問題人為什麼不幸福 瀏覽:774
健康玫瑰是什麼 瀏覽:501
健康碼是如何知道去過哪裡 瀏覽:16
為世界人民謀幸福的使命怎麼理解 瀏覽:336
錦州經濟總量是多少 瀏覽:595
俄羅斯美女很多怎麼回事啊 瀏覽:972
紅色故事微視頻如何製作 瀏覽:780
利川和石柱縣哪個經濟強 瀏覽:578
幸福指數偏低是什麼意思 瀏覽:188
當幸福來敲門人為什麼能活下來 瀏覽:419
鳥籠婚姻te怎麼打 瀏覽:504
中國第一公認美女校花叫什麼名字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