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的項目有哪些

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的項目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27 21:27:24

1. 提出一條中緬一帶一路的建議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19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內比都與緬甸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昂山素季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中方提議建設「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打造三端支撐、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
中方視緬方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夥伴,兩國優勢互補明顯,合作潛力巨大。為鞏固中緬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深化務實合作,中方願根據緬國家發展規劃和實際需要,與緬方共同探討建設北起中國雲南,經中緬邊境南下至曼德勒,然後再分別向東西延伸到仰光新城和皎漂經濟特區的「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形成三端支撐、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這將有助於沿線重大項目相互聯接,相互促進,形成集成效應,也有助於推進緬甸各地實現更加均衡的發展。

2. 六大經濟走廊的介紹

六大經濟走廊,指的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規劃的一個經濟帶,建設包含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
拓展資料:
2015年3月底公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在「框架思路」中提出,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託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中國是亞歐大家庭的一員,中國的發展與亞歐的整體發展密不可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沿線國家積極響應,已成為兼顧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訴求的共同願望。中國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積極規劃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將為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一帶一路」和互聯互通相融相近、相輔相成,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前景光明。
1、中蒙俄經濟走廊
國家發改委確定的中蒙俄經濟走廊分為兩條線路:一是從華北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羅斯;二是東北地區從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到滿洲里和俄羅斯的赤塔。兩條走廊互動互補形成一個新的開放開發經濟帶,統稱為中蒙俄經濟走廊。 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加強鐵路、公路等互聯互通建設,推進通關和運輸便利化,促進過境運輸合作,研究三方跨境輸電網建設,開展旅遊、智庫、媒體、環保、減災救災等領域務實合作
2、新亞歐大陸橋
新亞歐大陸橋又名「第二亞歐大陸橋」,是從江蘇省連雲港市到荷蘭鹿特丹港的國際化鐵路交通干線,國內由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組成。大陸橋途經江蘇、安徽、河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7個省區,到中哈邊界的阿拉山口出國境。出國境後可經3條線路抵達荷蘭的鹿特丹港。中線與俄羅斯鐵路友誼站接軌,進入俄羅斯鐵路網,途經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華沙、柏林達荷蘭的鹿特丹港,全長10900公里,輻射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
3、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從新疆出發,抵達波斯灣、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島,主要涉及中亞五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伊朗、土耳其等國。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 東起珠三角經濟區,沿南廣高速公路、南廣高鐵,經南寧、憑祥、河內至新加坡,將以沿線中心城市為依託,以鐵路、公路為載體和紐帶,以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基礎,加快形成優勢互補、區域分工、聯動開發、共同發展的區域經濟體,開拓新的戰略通道和戰略空間。

3. 人字形經濟走廊三端是指哪三端

「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三端:雲南、仰光新城和皎漂經濟特區。

4. 六大經濟走廊的介紹

中國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積極規劃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建設。

5. 中緬鐵路的建設進展

1995年,由時任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率先倡議效仿泛歐鐵路,興建連接中國、緬甸、越南、寮國、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泛亞鐵路網」,在全世界引起極大影響。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寮國等國紛紛興起宏偉的高鐵計劃,這些計劃同時也是「泛亞鐵路網」計劃的組成部分。
2010年中緬皎漂-昆明鐵路工程項目公開。皎漂-昆明鐵路是中緬共同實施的皎漂-瑞麗通道計劃的一部分,鐵路起於緬甸若開邦面對印度洋的皎漂深水港,從西南向東北貫穿緬甸中北部,經由雲南瑞麗進入中國,直通昆明,這一工程難度小,可行性較高。鐵路貫通後,將成為中國運送物資到海外的大通道,緬甸曼德勒和皎漂市將興建許多貨場,中國將在皎漂港投資興建開發區。
2011年3月8日,中國商務部宣布,由於緬甸國內問題和鐵軌尺寸差異,原定於2011年開工修建連接中緬兩國的鐵路線暫緩施工。
2011年4月,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與緬甸鐵道運輸部簽署該項目的諒解備忘錄,規定工程建設須在簽署之日起的3年內啟動。工程原計劃投資200億美元,2015年前建成,中方負責籌措大部分資金,相應擁有50年運營權。
2013年,剛剛上台的日本安倍內閣副首相麻生太郎的首次海外之行,就是對東南亞國家緬甸進行出訪。麻生表示,日本將放棄緬甸拖欠的5000億日元債務中的約3000億,其餘的2000億則將通過日本的銀行以融資形式解決。
2014年3月,就在中國構建泛亞鐵路藍圖之際,日本宣布:無償援助緬甸7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72億元)幫助修建鐵路等設施。當時正在訪問緬甸的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毫不諱言日方此舉對中國的牽制,有分析認為,在緬甸取消中國的鐵路修建計劃背後,很可能是日本在暗中作梗。
2014年5月24日,緬甸鐵路運輸部表示,昆明-膠漂鐵路項目,如未取得民眾同意,將不會實施。如果與中國簽訂的天然氣管道合同的收益,若開邦完全不能使用,此合同不一定作數,將另行考慮。
2014年6月,中國泛亞高鐵就要開工,從雲南西部鑽山建一條長約30公里的隧道通往緬甸,再從緬甸向東,伸出一條支線去往泰國,另一條主線則經由寮國、越南、馬來西亞通往新加坡。這條「曼谷-三塔山口-耶城-仰光-臘戍-瑞麗-昆明」高鐵線一旦貫通,將成為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地區的國際大通道。
2015年12月6日,國家《中長期鐵路規劃》連接一類口岸區域性干線鐵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建設孟中緬印經濟走廊的重要項目——大理至臨滄鐵路開工建設。
大理至臨滄鐵路北起大理市,經巍山、雲縣,終至臨滄市臨翔區,線路全長202公里,為I級單線電氣化客貨共線鐵路,設計時速160公里每小時,總投資150.46億元,設計工期5年半。這條鐵路橫穿哀牢山,跨越瀾滄江等諸多山系水系,橋隧總長為176公里,橋隧比高達87%,是雲南在建橋隧比最高的鐵路項目,工程難度大,施工風險高。建成後,昆明經大理至臨滄,乘火車只需3.5小時,比汽車縮短4至5小時。
大臨鐵路北端將通過廣(通)大(理)鐵路、成昆鐵路連接昆明、成都地區;西南端將通過規劃中的臨滄至清水河鐵路連接孟定清水河口岸,是對外通往緬甸直達印度洋的陸上捷徑。東南端將通過規劃的臨滄至普洱鐵路連接中老國際鐵路玉(溪)磨(憨)段。建成後,對促進邊疆繁榮,帶動我國與南亞東南亞的商貿和人員往來具有重要意義。

6. 簡述中緬(孟印)經濟走廊建設的重大意義。

中國通過與南亞國家建立經濟走廊,可以藉助經濟合作的深化,改善中國周邊的政治環境;同時,政治環境的改變也對中國與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起到強力促進作用。
中國與南亞國家經濟互補性很強。無論從政治、從經濟角度看,還是從中國、從相關國家看,建設中國與南亞國家的經濟走廊都有極大的好處。中國可以藉此完成經濟結構的升級,相關國家則可以藉助中國強大的投資、加工和技術能力,使國內經濟社會整體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變,值得各方好好珍惜。
中國政府同印方共同提出建設孟中印緬(孟加拉國、中國、印度、緬甸)經濟走廊的倡議。此舉契合了地區國家的共同心聲,也為中國與南亞各國開展務實合作、推進南亞區域次區域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
盡管印、孟、緬三國媒體對四國經濟走廊的報道不多,但這一構想已引起歐美的關注。德國財經網22日以「中印更加接近」為題評論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正在加強合作,兩國領導人提出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將推動中印兩大市場更加緊密聯系」,「這將有利於印度產品銷往中國,該走廊對目前相對落後的南亞地區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大項目」。德國《明鏡》周刊駐印度記者則以「勝利的微笑」為題報道說,「中國在印度洋周邊的影響力增加讓印度別無選擇,只能與強大的鄰居結成經濟合作夥伴」。
環顧中國周邊,在西北方向,有牢固的上合組織,這是中國穩固的大後方。由於上合組織囊括了中俄兩大重量級國家,並且內部睦鄰友好交流十分順暢,外界很難在這里挑事。這是中國目前惟一沒有受到域外勢力挑戰和滲透的地方。在北方,雖然日本正通過合作開發稀土、鼓勵政治民主化等方式極力拉攏蒙古,但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中蒙之間頻繁的經濟合作,以及中蒙傳統友好關系的發展,使得該地區出現動盪可能性也不大。但在東海和南海,因美國重返亞太和日本、菲律賓等在領土問題上的頻繁挑釁,整個中國沿海地區都不安定。
在此情況下,中國西南方向是否穩定至關重要。西南穩定,中國大半個周邊穩定,可以集中精力解決東海和南海的問題;西南不穩定,會使中國疲於應付,顧此失彼。
中印兩國政府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從戰略高度出發,及時化解了危機。緬甸是中國的傳統友好國家,但由於近年緬甸國內政治生態發生變化,中緬之間也面臨嚴峻的「聚集正能量」的問題。
巴基斯坦是南亞地區第一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並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是中國的全天候朋友,建立單獨的中巴經濟走廊水到渠成 。同時,中國與巴基斯坦和印、緬、孟加拉分別建立兩條經濟走廊,能夠盡可能避免印巴兩國在同一經濟走廊內的摩擦,提高走廊內國家的合作效率。

7. 我國「一帶一路」取得哪些成果

一是政策和規劃對接不斷強化。中國已與8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03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文件。去年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共形成了279項成果清單,目前已經有255項轉為常態化工作,有24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二是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早期收獲。包括大家知道的雅萬高鐵、瓜達爾港、中俄原油管道復線等一批重大項目已經取得了早期收獲,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有序推進。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了8000列,通達了歐洲14個國家和42個城市。

三是貿易與產能投資合作不斷深化。我們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累計超過了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了7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270多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0多萬個就業崗位。

四是金融服務領域合作得到加強。絲路基金已簽約了19個項目,承諾投資70億美元,支持項目涉及總金額達到800億美元。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各商業銀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力度在不斷地加大。

五是人文交流逐步擴大。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倡議,同60多個國家簽訂了文化合作協定,「一帶一路」框架下,雙向旅遊交流的規模超過了2500萬人次。

(7)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的項目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正在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21世紀的國際合作理論等創新經濟發展理論、區域合作理論、全球化理論。「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超越了馬歇爾計劃、對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戰略,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

比如,「經濟帶」概念就是對地區經濟合作模式的創新,其中經濟走廊——中俄蒙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等,以經濟增長極輻射周邊,超越了傳統發展經濟學理論。

「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不同於歷史上所出現的各類「經濟區」與「經濟聯盟」,同以上兩者相比,經濟帶具有靈活性高、適用性廣以及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本著自願參與,協同推進的原則,發揚古絲綢之路兼容並包的精神。

8. 瑞麗有多重要

瑞麗有多重要

瑞麗有多重要,瑞麗市是我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一個縣級市,位於雲南省西部,總面積1020平方公里,人口約21萬人,市政府駐地為勐卯鎮。瑞麗有多重要。

瑞麗有多重要1

這要從瑞麗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說起!瑞麗位於我國西南邊陲,是我國陸地邊境第二大城市,邊境線長達169.8公里,且中緬兩國居民在瑞麗和緬甸之間的跨境而居、生活和商業來往比較頻繁,嚴防境外輸入壓力較大,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周邊的東南亞地區疫情仍比較嚴重,所以外防輸入壓力也非常大。

而這次疫情的震中,與中國有1700多公里邊境接壤的印度為什麼沒有出現類似瑞麗這種情況呢?這不得不從中國的地形說起!

中印邊界全長約1700餘公里,分三段,西段是由喀喇昆侖山口至6795.0高地,中段是由6795.0高地至強拉山口,東段是由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處以東至中國、印度、緬甸三國交界處。

喜馬拉雅山自古以來戰略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保護著中國不受外族侵擾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北方常年受外族侵擾,不得不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修建萬里長城)。

為我國西部提供豐富淡水資源

雖然在古代戰爭這種天然的屏障對印度來說是一種天然的優勢,但現代戰爭來說這種地勢確成了它的'阿基琉斯之踵,喜馬拉雅山脈海拔在6000米以上,越過這座山脈就是一馬平川的恆河平原。這種地勢就出現了一種很強的戰略位置,中國的戰機一個俯沖就能到達印度首都新德里,而中國的火炮可以輕松打到印度境內縱深數十甚至百公里。

直線距離僅347公里

相反印度的戰機起飛就被處於高處的中國雷達導彈鎖定,印度當然不希望自己的背部有一個定時炸彈,所以每年都會無端製造出一些事件,並派出重兵看守中印邊境。(今年相較於往年更頻繁,一方面原因是印度為了轉移國內疫情控制不力的輿論壓力)。

這次疫情它又護佑了我們,假設沒有喜馬拉雅山這道天塹,讓印度與中國直接接壤,我覺得僅僅依靠類似於中越中緬那幾道防護網是遠遠不行的!

雖然印度被稱為"神"一般存在的國家,如果想翻越喜馬拉雅山這道天塹也是萬萬不可能的!想想唐玄奘西遊去印度就知道他的難度有多大了!

瑞麗有多重要2

瑞麗市是我國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一個縣級市,位於雲南省西部,總面積1020平方公里,人口約21萬人,市政府駐地為勐卯鎮。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正式建縣,1992年撤縣設市(縣級市)。

瑞麗市東接芒市,北連隴川縣,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為鄰,毗鄰緬甸國家級口岸木姐市,國境線總長169.8公里。瑞麗市東西長約57公里,南北寬約25公里。距昆明市約752公里,距芒市約103公里,距隴川縣約31公里,距緬甸木姐市約4.5公里。

瑞麗市地勢呈東北高、西南低的走勢,處於高黎貢山余脈向西南延伸的區域,是滇藏地槽褶皺帶的一部分,由沖積盆地和山嶺組成,市域內大小斷裂帶縱橫交錯,地質結構十分復雜,最高處海拔約2019米,最低海拔約725米。而瑞麗壩地區地勢平坦,屬河谷沖積平原,面積約174.8平方公里,壩區面積佔全市面積的18.5%,瑞麗市大部分的農業耕地集中在此。

瑞麗市古時稱麓川,傣語名稱勐卯。早在新石器時代,瑞麗江沿岸就已有人類居住,在瑞麗市境內發現有雷奘相、雷宮山、坎蘭分場九隊南山頭、雷允悶四處新石器遺址,並有陶片、陶紡輪、石斧、石錛、石矛等大量文物出土。

而到了東漢時期,我國就在瑞麗設縣進行管轄管理,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雲南巡撫陳用賓在瑞麗修築平麓城(也叫勐卯城),進行派兵屯墾戍邊。所修築的平麓城南北長約884米,東西寬約503米,城牆厚9米、高4.8米,城牆內為夯土、外為青磚,設東南西北各一門,城內道路皆是長方形青石板鋪築。

瑞麗市是我國唯一按照「境內關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易區。擁有兩個國家一類口岸,是我國雲南對外開放的「橋頭堡」,設有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姐告邊境貿易區等多個邊貿試驗區與開發區。滇緬公路、中緬鐵路、中緬油氣管道三條經濟大動脈從瑞麗進入緬甸。瑞麗市邊境上共設有36個渡口和通道與緬甸相通,是我國雲南省對外通道最密集的地區,瑞麗口岸全年運輸工具出入境總量排在我國第三位、人員出入境總量排在我國第五位。

中緬油氣管道

中緬油氣管道南起緬甸西海岸的皎漂港,經瑞麗進入我國,是我國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以使原油運輸不經過馬六甲海峽,而從西南地區直接輸送至我國昆明。中緬油氣管道有利於我國能源供應多元化,緩解我國能源對海運的依賴程度,有效保障我國能源安全。

中緬鐵路

中緬鐵路東起我國雲南昆明,經瑞麗向西南延伸,直抵緬甸深水港皎漂港,我國境內昆明至瑞麗段長約690公里,緬甸境內木姐至皎漂段長約810公里。中緬鐵路走向與中緬油氣管道基本平行,是我西南戰略大通道之一,也是中緬共建「一帶一路」和經濟走廊的重要項目,對深入推動中緬經濟交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滇緬公路

滇緬公路又稱昆瑞公路,從昆明至瑞麗然後進入緬甸,貫通至緬甸第一大港口仰光港。在抗戰時期,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被日軍封鎖,抗戰物資無法通過海運運抵我國,只能通過陸路運輸。滇緬公路便成為抗戰時期我國西南唯一的國際通道,是我國抗戰最重要的「輸血管」。1939年至1941年間,共有約37萬噸的抗戰物資從滇緬公路運抵我國,這些物資中油類占據三分之一,滇緬公路為我國抗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今,該條公路經過多次維修擴建,如今昆瑞公路已變成高速公路,服務於我國經濟建設中。

中緬雙邊交往頻繁,瑞麗口岸已成為中緬邊境最大的貿易口岸。瑞麗是為我國通向東南亞、南亞經濟圈最為活躍的經濟區域之一,這里商賈雲集,市場繁榮,國內貿易異常活躍,發展前景光明遠大。

9. 一帶一路有什麼具體建設項目

一,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二,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進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不會與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等既有合作機制產生重疊或競爭,還會為這些機制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
三,邊境地區的和平穩定是一帶一路建設向前推進的必要前提和保障。邊境地區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依託
四,「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政府倡議,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五,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託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10. 六大經濟走廊的望優先推進

互聯互通是時代潮流,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需要。推進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關鍵是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緊緊圍繞「五通」,推動協同發展。
六大經濟走廊中,中巴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是優先推進的兩個項目,是中國與中亞、南亞、中南亞國家發生緊密聯系的大通道。以中巴經濟走廊為例,中巴兩國政府合作意願比較強烈,它被稱為「一帶一路」交響樂中的「第一樂章」,是最為優先推進的項目,也是一個示範項目(先行項目),涉及到中巴鐵路、公路、港口以及一些工業園區建設,也可為其餘經濟走廊的建設提供經驗參考。
於項目層面而言,推進的項目是港口建設,如瓜達爾港當前已經投入運營;其次是中巴的鐵路、公路以及道路改造升級建設(如喀喇昆侖公路的擴建項目);此外,還要進行一些臨港的經濟區或產業園區的建設。
孟中印緬的前期方案尚未明晰,但一些相關的項目已在操作中。比如中國和斯里蘭卡的港口建設一直在建設中,中緬之間的油氣管道建設也已完善等。
在推進走廊建設的過程中,政府扮演支持者的角色,而企業(包括國企和民企)是「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主體,積極承建相關項目的工作。政府會為企業提供一些優惠貸款、企業的境外發債、風險防控等方面的政府支持。
圍繞「一帶一路」的「五通」理念,「政策溝通」是首要前提,經濟走廊涉及到相關國家政府之間,要達成並簽署相關協議,並且需要在政策上支持相關項目建設。同樣以中巴經濟走廊為例,其較為明顯的困難是,巴基斯坦國內的安全問題;其次是自然條件的欠缺,如巴基斯坦缺乏電力;再者是承載走廊建設的相關企業,要做好風險評估,自擔風險,政府也要為此做好政策支持以及資源調配等。
在國內,各省份正在抓緊制定「一帶一路」銜接方案,廣東等省份的銜接方案已經出爐。按計劃,2015年9月前,中國各省份都需上報銜接方案。

閱讀全文

與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的項目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互聯網事業群什麼意思 瀏覽:815
美女大紙的紙經怎麼寫 瀏覽:536
黔西幸福村怎麼去 瀏覽:379
什麼是愛情中的分寸 瀏覽:285
騰訊視頻怎麼聊天才算愛情 瀏覽:512
事業單位換算是什麼意思 瀏覽:251
舒茶哪個區的美女 瀏覽:360
詠嘆調你可知道什麼叫愛情 瀏覽:552
半途婚姻適合做什麼 瀏覽:608
食神重疊婚姻如何 瀏覽:86
什麼是白月光的故事 瀏覽:334
美女什麼味道 瀏覽:994
95豬雙魚男的事業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911
什麼煙健康適合長期口糧 瀏覽:330
怎麼區分同事間的關心和愛情 瀏覽:624
82年男狗和84女年鼠相配婚姻如何 瀏覽:211
夭生一對幸福家指什麼肖 瀏覽:196
搜集民間故事是什麼意思 瀏覽:619
退出婚姻怎麼寫為什麼老公叫我寫 瀏覽:841
火山講故事怎麼賺錢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