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江西贛州安遠的經濟,政治,文化等那麼不發達
優化投資環境 提升開放水平 近年來,我縣經濟和社會事業各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發展,投資環境得到明顯改善。2007年全縣GDP達到19.6億元,引進項目 53個,實際利用外資1470萬美元,其中現匯進資870萬美元,全市排名第2位;全縣招商引資企業納稅達4380萬元,比去年增加1500萬元,同比增長52.1%,招商引資企業納稅占財政總收入的34%,成為財政增長的強大引擎。我縣招商引資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引資額和增幅在逐年提高。但與全國、全省乃至周邊兄弟縣市區的開放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無論在項目數量上,還是在引資規模上,仍處於靠後位置。尤其缺乏對我縣主導產業發展帶動較大的投資項目,同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的合作項目更少。應如何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加強投資環境建設,擴大對外開放,實施全民創業,加快我縣經濟發展和提高開放水平,在此,談談本人看法。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圍繞「產業富民、工業興縣、生態立縣」的工作思路,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提出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項目建設、城鎮建設和優化發展環境等工作重點,先後出台了招商引資工作優惠政策和招商引資目標管理考核辦法等規范性文件;開展了機關效能建設、招商引資優質服務單位評選活動;嚴肅查處了破壞投資環境的典型案件;實行了重點建設項目領導掛點聯系制度;多次舉辦了東莞、河源等地的招商推介會,通過上述一系列舉措,我縣的對外開放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一批外來投資項目落戶安遠,對於促進我縣外向型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不足: 二、存在問題 一是全民的開放意識還不強,環境還不夠優化。由於一些幹部群眾親商意識不強,外來投資者因缺乏投資環境優越感,常使一些在談項目的外商持觀望態度;已落地的項目外商多是持謹慎投資態度,或縮小投資規模,或撤資異地發展;一些竣工的項目也因多種原因不能投產或中途停產。二是部門服務水平不高,辦事效率比較低。由於一些部門之間的職責不明確等原因,導致辦事效率低下,外商為一個項目多次跑來跑去,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也往往不知道找哪個部門去解決,或政府承諾的優惠政策不兌現,或不知道找誰去兌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外來投資和再投資的積極性。三是抓招商引資力度不夠大,積極性不高。一些鄉鎮和部門的領導對招商引資工作的認識還不到位,片面地認為發展經濟是縣委、縣政府考慮的事,本單位只管自己的部門得益得失,沒有全局觀念,各部門還沒有形成抓招商引資的最大合力;還沒有建立起一支完全懂經濟、會招商的外向型人才隊伍,在縣外也缺乏必要的招商機構和招商網路;招商方式被動,多數是坐在家裡等客商,各單位的領導也沒有真正「走出去」,宣傳和推介力度跟不上招商步伐。四是交通不便,區位優勢不明顯。從區域位置上來講,比起以前,我縣域交通網路有好轉,但最關鍵的高速、鐵路交通到目前還沒有,特別是現在的安定線坑坑窪窪不成樣子、安信線又長時處於改造階段,這是制約我縣吸引外來投資的一個瓶頸問題。同時,我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功能欠齊全,也難以在短時期內改變,加強與長珠閩地區的對接首先要從基礎條件方面入手。五是經濟底子薄,產業不配套。由於安遠是國定貧困縣,縣域經濟還不發達,工業園區建設相對滯後,與龍南、南康、信豐等縣相比,經濟總量偏小,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體制建設都只能是一個小老弟,環境優化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個過程,比起發達地區,我們的發展環境確實存在不如人意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外來投資項目的落地和現有企業的生產。 三、環境不優的成因 一是開放程度不夠,合作意識淡薄。一些幹部和群眾思想保守,不敢和不願對外合作。個別人嫉妒人家發財,設法刁難外來投資者的行為也時有發生。二是部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歷史性遺留問題還沒有徹底地解決。目前省內各個縣市區城市建設和項目用地需求都較大,在國家宏觀調控土地政策日趨嚴緊的背景下,必然存在土地的供需矛盾,土地徵用過程中必然觸及部分群眾的利益,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引起群體性的糾紛,進而影響安遠的投資環境。 四、今後應採取的對策 近來,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部分行業和產業受資源、市場,土地、勞動力、電力等成本影響,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從國家的產業政策來看,國家已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西部延伸政策。我縣擁有農業、果業、礦產、生態旅遊等優勢資源、優勢產業,以及廉價的勞動力、充裕的土地和潛在的消費市場,這都是我縣吸引投資的優勢。為此,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加於努力。 一是掀起思想大解放,增強開放意識。對外開放首先是思想上的開放,而不是自我封閉;融入世界也應該先是觀念的融入,而不是格格不入。只有做到這一步,才具有與外商談天論地的資格,才具有與外商談合作共贏的條件。目前全國很多地方開放意識強,發展速度快,吸引外來投資的態勢較明顯。我縣與他們的差距除了硬體上的差距外,主要表現為思想觀念上的差距、精神狀態上的差距和敬業意識的差距。如果我們再抓不住新一輪國際產業及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我們將會被甩得越來越遠。「臨淵羨魚,不如退而接網」。全縣上下應掀起新一輪的思想大解放,進一步增強對外開放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崇尚敬業精神,落實全民創業。 二是加快採取對策,優化政策環境。擴大對外開放,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問題。擁有資源優勢並不等於擁有投資優勢。因為外商投資一個項目既要考慮商業性成本,還要考慮到非商業性成本。我們需要具體研究,通過什麼樣的渠道、什麼樣的機制、創造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吸引外來投資。一方面要認真研究資本流動的規律和規則,又要研究國內的產業政策,包括宏觀調控政策、行業規劃和有關區域發展的政策。要緊緊抓住我縣的大好機遇,尤其是項目、資金、人才和金融信貸方面的政策。同時還要面對現實認真研究制約我縣對外開放的症結。當前要著力研究並認真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資源產業優勢如何發揮、產業如何做大做強的問題;如何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問題;如何解決與沿海地區對接不夠、承載產業轉移能力不強的問題;如何優化發展環境,解決全民開放意識不強、軟環境不優的問題。 三是改進工作方式,營造良好環境。實事求是地講,我們對外來投資項目的服務水平還不高,還沒能真正實行「首問負責制」和「一站式」服務。我們應建立健全外來投資服務體系,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和環節,公開服務承諾,落實「一站式」服務,切實提高辦事效率,深入推進機關效能建設。要把各單位服務水平作為機關效能考評的一項重要指標,實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季環評」制,每季度組織部分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對機關、行政執法單位、涉企服務單位的依法辦事、服務質量、辦事效率等情況進行評議,將評議結果納入年度績效考評。開展年度招商引資優質服務單位評選活動,建立與外來投資者的溝通渠道。 四是加強全民教育,構建誠信社會。一個沒有誠信的地方,必定是一個沒有人敢去的地方。缺少誠信和真情的地方也必定是個少朋友的地方,更談不上招商引資了。雖然我們的硬體條件可能不如其他地方,但如果我們人人都有一種親商、愛商、敬商的感情,有一個誠信守德、廉潔高效的辦事政府,即使硬體肢體有點殘缺,只要內心健康完美,外商是不會斤斤計較的,要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優化活動,大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愛商」的社會環境。通過報刊、電台、電視台、網路、市民手冊等多種手段大力宣傳招商引資的重大意義,增強全民的開放意識。要對幹部加強從政道德和職業道德教育,對公民大力加強誠信教育,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努力構建誠信政府和誠信社會。 五是加大懲治力度,規范經濟秩序。市場經濟也是法制經濟。優良的投資經營環境離不開穩定的社會秩序和良好的市場秩序。安遠是 「中國臍橙之鄉」和「中國無公害農產品出口示範縣」,享譽海內外,經貿往來頻繁。如果沒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作盾牌,市場的法人主體地位如何保證?無序競爭、市場糾紛誰來管理?只有規范市場秩序,才能使一切經濟行為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當務之急是要進一步規范土地市場,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及時查處侵犯外來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案件,保證外商敢來安遠、敢來投資、敢於落戶。 加快發展,富民強縣,是安遠人民的共同願望。優化發展環境,為外商創造一個招商的窪地、投資的熱土需要從每個人做起,從身邊的每件事做起。各級黨員幹部要做優化投資環境的表率,為安遠的振興承擔起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② 大連這個城市怎麼樣經濟咋樣
大連的位置和環境還不錯,四季分明。溫差小。主要靠港口、旅遊、軟體和裝備製造來發展經濟。和同級城市比,大連的物價消費是比較高的,而當地人的收入不算高。
③ 安定區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安定區,隸屬於甘肅省定西市
安定區,位於甘肅中部,北靠工業重鎮蘭州,南臨古都西安,是中原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和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又是定西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定西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有「隴中苦甲天下」之說。[1]
安定區下轄2個街道、19個鄉鎮,總人口47.02萬,其中農業人口37.1萬,總面積3638平方公里。隴海鐵路、310、312、309國道和蘭定、平定、天定、連霍、青蘭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建設的蘭渝鐵路、寶蘭客運專線穿境而過,交通區位優勢明顯。[1]
安定區曾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區)標兵」、「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區)」等稱號。
④ 內蒙古的烏蘭浩特興安盟市經濟發展的好嗎,城市建設,還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怎麼樣呀,我打算去那工作攝影
烏蘭浩特雖然城市不大,但城市建設非常不錯,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全面,各項收入穩步提高。城市及其各旗縣環境優美,社會安定。人民的生活水平適中,相信會給勤勞的人們以滿意的回報!
⑤ 海南安定縣怎麼樣
從長遠來看應該還是不錯的,畢竟海南這幾年發展的很快。
⑥ 美國各州經濟排名
美國各州經濟排名
1、加利福尼亞州,加州是美國大經濟體,不僅有洛杉磯、舊金山這樣的著名城市,也有矽谷、好萊塢等高科技,社會文化資源,另外,加州農業也非常發達。這個總量相當於世界第五,僅次於德國。比我們熟知的印度、英國、法國都還要高。可以說這一個州的GDP超過為了世界95%以上的國家。
2、德克薩斯州,礦產資源與石油石化工業是德克薩斯州的主要經濟支柱,著名城市有達拉斯、休斯頓等。首府奧斯丁,是新興的矽谷大公司產業轉移基地,因此,IT類就業機會非常豐富。德州的GDP相當於世界第十,僅次於巴西。比美國北方的鄰居,加拿大還要高一點。很難想像一個州的經濟總量比面積世界第二的加拿大還要高。也就是去德州留學,就業機會遠多於去加拿大留學。
3、紐約州,主要產業包括出版,機械、電子、金融、旅遊等。著名城市有紐約市,是美國的大城市。紐約州的發達程度就不用說了,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紐倫港之一,也是美國的經濟中心。紐約州GDP比俄國要低一點,比韓國要高一點。韓國奮鬥了幾十年才成為發達國家,沒想到還不如美國的紐約州。
4、佛羅里達州,主要產業有旅遊,製造業和農業。著名城市有邁阿密。
5、伊利諾伊州,伊利諾伊州在製造業,煤礦開采,農業和石油生產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著名城市有芝加哥。
6、賓夕法尼州,主要產業有農業、製造業、食品加工業。著名城市有費城。另外,賓夕法尼州的大學非常多。
7、俄亥俄州,著名城市有克里夫蘭。
8、新澤西州,新澤西靠近紐約和費城,重工業較為發達。
9、喬治亞州,主要產業包括農業、畜牧業、紡織業等。著名城市有亞特蘭大, CNN, 可口可樂, 美國CDC總部均位於此城市。
10、華盛頓州 ,主要產業包括飛機製造業、計算機軟體、旅遊觀光,對外貿易,生物科技等。著名城市有西雅圖。
⑦ 安定鎮的經濟概況
2010年,安定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8308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9%;糧食總產2200萬公斤;完成夏秋兩季的糧食直補面積59878畝,補貼金額462.9萬元人民幣;果品總產量10002萬公斤,實現果品總產值1130萬元人民幣;舉辦果樹培訓班12次,培訓人員達600人次;家禽總存欄40萬頭(只),畜牧總產值10553萬元人民幣,占農業總產的42.7%,同比增長3.1%。
2010年,安定鎮引進了毛冬瓜品種,發展規模冬瓜,冬瓜產量和品質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效益同比增長了30%。增加保護地面積,在於家務村發展日光溫室大棚,新增加大棚種植面積350畝。
2010年,安定鎮桑椹總產量達到了1588噸,同比減少1172噸,主要是因為實行了果桑嫁接換優,導致桑果產量減少。其中企業收購1358噸,農戶自銷230噸,實現銷售收入200多萬元。2家企業的日加工能力總和達到180噸,確保能夠及時解決桑椹收購加工問題。
2010年,安定鎮有果樹面積2400畝,利用現有果樹資源發展「一帶,四園」旅遊觀光。一帶是指前安定、後安定村至前、後野廠5000畝農業觀光採摘帶;四園是指御林古桑園、賈尚梨園、聖澤林庄園和東方大地果園,一期建設全部完成。新修道路46668平方米,其中水泥路面23268平方米,石渣路2.34萬平方米,竹籬笆7960米,竹門樓9個,橋涵21座,新打機井6眼,安裝節水管道1670米,對青安路後安定段東側,龐采路前安定段北側的環境進行整理、綠化、美化。對雙塔寺遺址和文明古樹銀杏樹進行了維修和維護,改善了安定鎮東部農業觀光旅遊採摘帶的環境。結合桑椹節的舉辦,對民俗旅遊戶進行了培訓。 2010年,安定鎮北工業區已經有13個項目簽約入區,投資總額6億元,其中11個項目建成投產。東工業區投產企業6家,累計固定資產投資9.1億元;在建項目2家。共引進3家規模企業,分別是:北京市大禹王防水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投資7000萬元,佔地24.95畝,主要生產防水材料,投產後可安排本地200餘名勞動力就業;北京同心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7300萬元,佔地面積35畝,以機械製造為主;多元環球水務公司項目,佔地213.3畝,總投資4500萬美元,主要業務是水處理及環保材料,投產後預計年產值4.5億元,實現年稅收4160萬元,可解決本地300餘名勞動力就業。
2010年,安定鎮工業園區主要運營企業有北京天冰冷飲有限公司,佔地98.3畝,總投資規模5500萬元人民幣,主要產品為冰淇淋系列產品,產值完成4307萬元人民幣,銷售收入4454元人民幣,利潤31.5萬元人民幣,實現利稅23.9萬元人民幣;北京綠康源食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3000平方米新車間,2500平方米的庫房和3條榨汁灌裝流水線,共推出9個新產品投入市場,銷售收入700萬元人民幣,利潤30萬元人民幣,實現利稅9.5萬元人民幣;北京帝超裝飾裝潢設計有限公司,佔地36.4畝,總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主要進行商業展板的製作和商業裝飾裝潢,年銷售收入達1500萬元人民幣,利潤120萬元人民幣,解決當地60名農民的就業問題;北京光明橡塑製品廠,佔地27畝,總投資2800萬元人民。
⑧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 哪個鄉鎮比較好,比較富裕,發展好
發展最好的一個是內管鎮,一個是巉口鎮,個人感覺內管鎮的經濟發展還有富裕程度要比巉口鎮稍好一些,內管的農產品市場很有規模。但巉口緊鄰312國道,交通比內管便利,再有安定區工業園區落戶在十八里鋪,與巉口相鄰,所以巉口也有優勢。
⑨ 安徽經濟到底怎麼樣
1.從GDP累計增速看:
2010-2019年,安徽GDP累計增速達到202%,在全國排名第四,僅次於貴州、西藏以及雲南三省;但與這三個省份相比,安徽的GDP總量更大,可以說這樣的增速相當不錯了。
作為對比,近些年經濟表現同樣非常亮眼的省市,比如重慶為199%,福建為195%,湖北為189%,四川為175%,湖南為149%,河南為136%,增速與安徽相比均遜色不少。
2.從GDP規模增量來看:
2010年,安徽GDP為12263億,同年遼寧為18278億、北京為13777億,均高於安徽;但到了2019年,安徽GDP達到37114億,已經超過了遼寧的24909億和北京的35371億。
而十年前與安徽GDP體量處於同一水平的內蒙、黑龍江和陝西等省份,到2019年也都被安徽拉開了一定的差距。
3.從省會城市發展速度來看:
從2009年到2019年,合肥GDP累計增長超過347%,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而近些年崛起勢頭比較強勁的幾個省會城市,比如成都、武漢、鄭州、福州等,過去十年累計增速都沒有達到300%。
在強省會戰略以及都市圈時代,省會城市的發展情況,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所屬省份的發展水平,合肥近些年的快速崛起,也是安徽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整體上看,安徽是我國過去十年發展最快的省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我國各省市中,拋開GDP含金量不說,單從規模上看,廣東、江蘇是毫無懸念的Top2,處於第一檔;
而安徽恰好排名全國第十,與湖南、湖北等省份名次接近,處於同一檔次。
無論從GDP規模還是人口體量上看,安徽都算是我國的中等規模省份,往上看與河南、四川在體量上有一定的差距,往下看,又明顯比陝西、江西等省份更大。
傳統習俗上,安徽可以分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板塊,其中皖北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區,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陽、淮南、亳州6市;
皖中指安徽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區,包括合肥、六安 、滁州、安慶4市。
皖南指安徽長江以南地區,包括黃山、蕪湖、馬鞍山、銅陵、宣城、池州6市。
由於地理位置、經濟基礎的不同,各地市的 社會 經濟發展水平也存在明顯的差異。
1.從各地市GDP來看:
截止2019年,除了省會合肥GDP達到9409億之外,其他地市都沒有超過4000億,其中GDP達到3000億的只有蕪湖。
16個地市中,有9個地市GDP低於2000億,佔全省的比例超過一半,其中還有3個市不足一千億。
2.從人均GDP來看:
安徽16個市裡,僅有合肥、蕪湖以及馬鞍山三個市的人均GDP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僅有合肥超過10萬元,另外還有淮南、宿州、六安、亳州、阜陽等五個市的人均GDP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3.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
2019年,馬鞍山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783元,排名安徽省內第一,另外合肥和蕪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過了3萬元。
如果以全國平均水平衡量,安徽僅有上述三市達到全國水平,剩餘13個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不足3萬元。
可以看出,安徽省內各地市的 社會 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合肥、蕪湖和馬鞍山三市經濟相對更好,而其他各市則需要更加努力,特別是皖北地區,人口眾多,未來提升空間非常大。
安徽屬於中部省份,近些年極力融入長三角,從區位上說,安徽是溝通中西部地區與長三角地區的橋梁。
1.一方面,相比其他中西部省份,安徽近水樓台先得月,可以更好的承接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從而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隨著沿江高鐵逐步開工建設,合肥的米字型高鐵將實現最為重要的一步,成為扼守成都、重慶、武漢等中西部城市連接長三角地區的交通節點,而安徽的區位優勢也會逐漸展現。
2.另一方面,相比長三角傳統的江浙滬地區,安徽勞動力豐富而且人力成本更低,並且屬於後發地區,以19年人均GDP為例,長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超過15萬元,江蘇和浙江也都超過了10萬元,而安徽還不到6萬元。
對安徽來說,這是差距,更意味著未來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在地區經濟一體化融合過程中,長三角各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整體上會逐漸接近一致,安徽的經濟也必然會迎來一波爆發,從而拉近與江浙滬地區的距離。
綜合來看,安徽近些年經濟發展勢頭非常不錯;但由於底子薄,其GDP總量與其他經濟強省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在全國排名中安徽也只算是中等偏上;未來隨著融入長三角地區的利好的不斷釋放,安徽的經濟有可能進一步提速,發展前景非常好。
安徽省位於長江中下游,淮河貫穿全省。據考證:一六六七年康熙皇帝將江南省劃為安徽江蘇兩省,安徽境內有八府,他靈機一動取安慶府和徽州府的首字,賜名安徽省名,別名又叫江淮。安徽省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人口7059,2萬。全省十六市,分三個區域:淮北,江淮之間,沿江江南。淮北又叫皖北又分皖西如六安市。沿江江南又劃區域叫皖南,如黃山宣城兩市。安慶是安徽省百年省會,一九五二年省會從安慶遷入合肥一直到今。安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有黃山,天柱山,九華山,天堂寨著名風景區。各市都有許多 旅遊 景點。安徽沿江有: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五市,皖南有黃山、宣城兩市;淮北有:阜陽、宿州、亳州、淮北、淮南、蚌埠;江淮之間有:六安、合肥。安徽是農業省,多年來定向發展農業,一九八0年大包干農業生產責任制就是從滁州鳳陽小崗村試點推向全國的。一個農業省和周邊輕工業省經濟發展是有距離的。周邊江蘇省浙江省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因地制宜發展鄉鎮企業,經濟發展走在合國前例,而安徽的GDp在全國屬十一位中等水平,比西部省份要強。目前安徽經濟最好的就是省會合肥,其次是港口城市蕪湖,鋼城馬鞍山,銅都銅陵,皖東明珠滁州市。其它市,如宿州,阜陽,六安,淮北,淮南,安慶,黃山,池州經濟略差。現在安徽省傾力發展合肥,藉助合肥 科技 力量交通命脈,帶動全省第三產業的發展,不久的將來安徽會更好!
安徽正處於蝶變前夕,如無意外,安徽將成為中西部第一個追趕上東部經濟強省腳步的省份!
為什麼如此看好安徽?是由於安徽在中西部省份中的地理區位最為優越。現已納入長三角三省一市的范疇。另外安徽還坐擁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地位。
事實也是如此,在過去十年的時間,全國各省經濟增長排名中,安徽僅次於西部的貴州、西藏和雲南排名全國第四位,但安徽的經濟總量卻遠比這三省區高,總量越高,增長越難,安徽能有如此的成績,殊為可貴。目前,安徽已排名全國各省的第11位,不出大的意外,2020年必入前十。甚至有更高排名的可能。
安徽緊鄰長三角發達經濟區,區位優勢極佳,安徽東部幾市距離長三角更近,更是在南京市的城市群規劃范圍之中,經濟發展水平超過全省平均。如蕪湖、馬鞍山、滁州,人均水平已幾乎追上長三角一般的地級市。
除了東部靠近江蘇的幾市,省會合肥的發展更是迅猛,距離萬億GDP已只有一步之遙,合肥的創新能力在全國城市中都可排的上號。合肥輻射的皖中皖南區域加上南京輻射的皖東諸市,已經成為安徽率先發展起來的地區。
全國任何一個省都是發展不均衡的,包括最為發達的廣東和江蘇。身為中部省份的安徽更是如此。皖北諸市是目前發展較慢的。但隨著高鐵路網的逐漸完善,皖北諸市也各自發揮優勢,展現出了不俗的後勁。
縱觀中西部諸省,安徽區位優勢最佳,是最可能成為追上東部發達省份的一個。
安徽屬於省會獨大型省份,資源集中度過高,雖有馬鞍山、蕪湖兩市經濟尚可,但其城市規模、人口規模都不大。因此安徽真正的大城市只有省會合肥。
安徽目前是外出務工人口第一大省,這也側面說明了安徽目前的經濟與收入狀況。早期河南是第一,之後四川取而代之,而目前這兩個省份的外出人口都呈迴流態勢,而安徽依然在加速流出。雖然這有臨近長三角的因素,但如果省內城市的發展也多點開花,想必不會有越來越的人背井離鄉。
雖然合肥是一城獨大,但也大出了一定水平。合肥成為長三角副中心之後,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步飆升,近十年來累計經濟增位列所有地市之首,如今已成為新一線城市的熱門候選。
不過據2018年人均收入數據統計,合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並不是安徽第一,馬鞍山蟬聯安徽各市收入榜榜首。不過除了這兩個城市以外,其他地市在江浙皖區域的排名都明顯滯後,後續還需更加努力。
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安徽省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達到30006.8億元,位居全國第13,同比增長8%,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論經濟規模,安徽省目前處於全國中等水平。
安徽是我國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的省份,尤其是省會合肥,可以說是近年來的一匹黑馬,經濟強勢崛起,其2018年GDP已經達到7822億元,再過三四年,將有望躋身「萬億俱樂部」行列。
近年來安徽的工業發展比較好,大量的世界五百強企業落戶以及製造業產業集群落戶,安徽的礦業、 汽車 、電力、鋼鐵、家電、集成電路等產業蓬勃發展,2018年安徽有12家企業上榜中國500強,數量上位居全國第10,比如有淮南礦業、淮北礦業、奇瑞、江淮 汽車 集團、安徽國貿集團、中科電力集團等。
雖然這些年在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下,安徽經濟發展迅速,但目前安徽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較低。2018年安徽的人均GDP僅4.8萬元,位居全國第1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45萬元。
如今國家在政策扶持和財政轉移上逐漸偏向中西部,中部崛起戰略仍在繼續實施,同時國家也正在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而長三角城市群擴容又把安徽的合肥、滁州、馬鞍山、安慶等8市納入其中,展望未來,安徽依然有望保持經濟較快發展,相信其經濟發展水平也會逐漸趕上全國平均水平。
現在的安微經濟總量雖不是很大,但它的工業基礎還是不可小視的,多年來馬鞍山的鐵礦石支撐著安微財政的半壁江山,蕪湖的造船工業也比較發達,新興的 科技 之城合肥更是集 科技 研發為一裁體的希望之城,淮南淮北重工業基地利用現有基礎適當加以投入就可立竿見效,亳州酒業傳承千年,立足自身就可解決就業難題,地方財政也可盆滿缽滿,阜陽可以發揮人力優勢築巢引風,讓本地人才落根興業,安慶池州文化底蘊濃厚,`文化搭台助力經濟騰飛完全可取。實際上經濟墊底的黃山,是安徽的富翁,依靠 旅遊 業讓這里的人民拔除了窮根,彰顯出了無煙工廠的魅力。安微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域人口大省,有資源有人才,只要全省合理布局,完全可以實現經濟騰飛的夢想。
我們從GDP總量、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個指標看,安徽經濟水平在全國屬於中等。
1、GDP總量2018年安徽GDP為30006.82億元,全國排名第14(數據包括:31省直轄市、港澳台)。GDP最高的是廣東,2018年廣東GDP為97277.77億元。
2、人均GDP2018年安徽人均GDP為47972.53元,全國排名第24(數據包括:31省直轄市、港澳台)),人均GDP最高的是澳門,2018年澳門人均GDP達到55.35萬。
3、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年安徽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3984,全國排名第16(不包括港澳台),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上海人均可支配年收入64183元。
附31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人均可支配年收入。
我11月30號寫了省會合肥市為什麼帶不動安徽省,被很多合肥人跑來罵我一頓。12月8號國家發改委出台江浙滬八市對口幫助皖北8市。
其實說的已經很明顯了,皖北這些城市群,靠近淮河流域的,因為淮河的水運能力低,靠自我發展是很困難的,得有外力拉一把,這不拉一把的大哥們都來了,不然長三角城市群搞成沿邊不富裕地帶也不好看。
皖南城市裡面沿長江黃金水道的基本沒問題,像蕪湖市提出沿長江發展 汽車 產業,利用長江水道的巨大運力,比國家提得還更早了十幾年,只不過當年提的時代還沒有新能源車概念。現在國家的整體戰略是大力發展新能源 汽車 產業,要對原來在燃油車時代,全球市場佔有率太低的情況,進行大逆轉。如果新能源車工廠沿著長江邊,新能源車上船沿著長江出海後運到歐洲,美洲,這比沒法利用水運航道的內陸城市條件要好很多。再加上明清時代的徽商,其實就集中在皖南那一帶,那邊普通人也會做生意,雖然現在比不上浙江人會做生意,但比皖北情況要好點。
中間的合肥市不用說了,安徽省內一家獨大,要經濟資源溢出到周邊城市其實是比較困難。現在肥西縣肥東縣都通了地鐵,廬江縣還沒通地鐵,按說合肥對下面的幾個縣要一碗水端平的。未來應該會在濱湖新區伸一條地鐵線去廬江縣,但建設地鐵一公里要6-7億元左右,廬江縣這個地鐵都沒通,也沒有具體說到哪一年通,說明合肥市現在自身財力都不夠用。
中不溜。不高,不低,處於中間。這就是安徽的經濟水平。
我是安徽人,是愛安徽的,也常常在思考安徽的經濟發展問題。我在很長時間內都有一個疑問:安徽為什麼老是中不溜呢?
對於這個疑問,我自己也在尋找答案。
我查中國地圖,安徽不屬於東部,不屬於西部;也算不上南方,更算不上北方。安徽在中部。安徽始終保持中不溜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否與地緣有關系呢?
但是,中不溜也有中不溜的好處。因為既然能夠保持中不溜,就說明其經濟基礎還是比較雄厚的,因此加快發展,把名次向前推進幾位,安徽是很有底氣的。
中不溜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與經濟發達地區距離最近。那麼,如果與經濟發達地區加強溝通,加強聯系,加強合作,好好地學習學習,安徽趕上經濟發達地區是最有希望的。
安徽gdp常年緊跟北京,一直在13名左右排著,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里也算中上遊了。但是給人的感覺是窮!實際上安徽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窮。我老家臨近大別山區,所以算省內最不發達的地方了,但如今也都是村村水泥路,家家住樓房,新辦工廠遍地都是。那麼為什麼別人覺得安徽窮呢?主要原因我總結如下:1.安徽人出去打工的很多,像我們村年輕人幾乎流失完了。尤其是去上海的非常多,早年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2.安徽地處華東,在所有華東省份里是最窮的,即使與華中省份比,也就比江西好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安徽省窮也有點道理。3.安徽近幾年得到了一些政策,發展迅猛,但是在這之前的很多年安徽是沒有任何政策照顧的,任憑發展,就連泄洪也都專挑安徽段,可想而知。所以省內發展並不大好,好在地理位置不差,依靠周邊省份也能發展不錯。但這樣給人留下了窮的印象,其實收入不低的。放眼看看,安徽居然比東北三省都好呢。
⑩ 大興區安定鎮怎麼樣
安定鎮位於大興區東南部,鎮域面積78平方公里,轄33個行政村,3萬人口。地處永定河沖積平原,海拔22米,地勢平坦,年平均氣溫11.9攝氏度。平均降水量568毫米,地下水源充足,水質較好。安定鎮北距京城30公里,西到黃村衛星城18公里,東距河北廊坊20公里,環境優越,資源充足。京津鐵路穿過境內並設有安定火車站。四通八達的地方公路分別與京開高速、104國道和京津塘高速路連通,規劃中的七環路環繞安定鎮南部。3路、937路公交車可直達衛星城和市區,驅車30分鍾可到北京,60分鍾抵達天津。5000門程式控制電話可與國內外聯系,35千伏變電站能滿足用戶需求。安定古桑園和萬畝次生林以其特有的產品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堪稱京郊獨秀。特有的自然資源是開發綠色旅遊的理想之地。安定鎮的農業為種植、養殖、果菜和花卉及農產品深加工等幾大行業。在3900公頃的耕地中通過調整種植結構,糧經種植比例達到3:7,規劃1130公頃的果園出產梨、桃、蘋果、桑椹、櫻桃等十幾個品種,年產水果600餘萬公斤。肉牛、肉鴨、肉狗等養殖小區已形成規模,奶牛、蛋雞等各種專業戶達到2000餘家。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全鎮有各類企業200餘家。形成化工、建築建材、紡織品機械加工等幾大主導行業。民營企業區初具規模。佔地100公頃的工業小區正在啟動建設。招商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服務內容向全過程、立體化發展。一大批民營企業已在安定建業,為本地區經濟建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