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沈陽對外經濟建設怎麼樣

沈陽對外經濟建設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1-22 10:52:37

『壹』 現在沈陽和大連哪個好

哪個城市好哪個城市不好都有自己的主觀評判在里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下面從各方面對個對比,你自己看:

  1. 經濟角度:

兩座城市的GDP差不多,大連略高於沈陽500億人民幣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這兩項指標大連都高於沈陽。

沈陽:稍微了解遼寧歷史的人都知道,遼寧有「遼老大」的稱呼,沈陽更是被譽為「東方魯爾」,這些褒義詞都體現了沈陽的產業結構,是以第二產業為主的,包括鋼鐵工業、汽車工業、冶金工業、機械工業、航空工業等,是中國的主要裝備製造業基地,是以重工業為主的。近年來,沈陽的第三產業比重也有所上升,但總體來看還是第二產業更占優勢。

大連:大連是以二、三產業為主的,但是產業比差距並不大,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佔GDP的總量分別是50.9%和42.9%,第二產業中的石油化工工業、造船工業、建築業比較發達,第三產業中旅遊業、金融業、對外貿易等方面在同等級城市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但是如果說哪個城市發展前景更好,我覺得是沈陽。沈陽是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而且是遼寧省的省會,跨國公司或者國內比較牛的集團在設置東北大區的總部時八成會將總部設在沈陽,因為沈陽對於遼寧和東三省都有輻射的作用,而且沈陽的工業基礎更雄厚,現在沈陽經濟區設立構築大沈陽,大力開發沈北、渾南、鐵西工業走廊地區也對沈陽的經濟發展有促進的作用。反觀大連,原有的很多優勢越來越小了:比如港口優勢,大連港有自己優越的地理條件,但是附近很多港口都在與其競爭:遼寧省內來說,附近有一個丹東港(打出的廣告是:東北出海新通道),還有營口港(已經被劃入沈陽經濟區),另外盤錦港、葫蘆島港也在渤海灣,但還形成不了大氣候。至於省外地區,有天津港(目標是建設北方航運中心)、唐山港、秦皇島港、青島港也各有優勢。所以,要是說想去哪個城市發展,我建議去沈陽,長期來看沈陽的發展前景更大。但如果是外語類、軟體開發類、航運類的人才,還是建議去大連,大連的外向型經濟在東北地區的領頭羊作用還是不可低估的。

2.政治地位:這個就不用多談了,雖然兩座城市都是副省級城市,但是沈陽是遼寧省的省會,而且是東北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024的三位區號,有軍區鐵路局什麼的,政治地位相對於大連還是比較高的。

3.人文環境:沈陽和大連是兩種不同的文化,這有點像北京和上海在文化上的關系,或者說一個像皇後充滿富態,一個像貴妃珠光寶氣。沈陽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叫法,是清朝老祖宗的大本營,也是一座古都。所以沈陽城市中有一定數量的古建築(比如沈陽故宮、福陵、昭陵、實勝寺、西塔什麼的)城市的厚重感還是有的。

另外沈陽是一座典型的東北城市,也是大家印象中的那種東北類型的城市,市民比較粗獷、豪放、熱情、好面子,口音是東北官話。大連是一座相對年輕的城市,好像是20世紀初的時候剛建市吧,城市裡少了像沈陽的那種歷史厚重感,但這里主要說的是中心城市,像旅順這樣的地方歷史古跡也有,比如日俄監獄什麼的,都是在殖民時期留下來的一些文物古跡。大連人的方言是膠遼官話,這和東北方言幾乎是兩種語言,比如「歌唱的好聽」,沈陽人可能講「賊拉好聽」,但是大連人會說「血好聽」,大連人講話和青島人講話類似,有一種「海蠣子味」。其實很多大連人不自稱為東北人的,比如說《非誠勿擾》有一期男嘉賓出場做了一個數據統計,分析來非誠勿擾相親的男嘉賓籍貫,就將大連和東北其它地方分開了。一來是大連來非誠的人多,二來也確實,大連和其它東北城市是兩種文化。

總的來說,兩座城市各有優點,遼寧的發展既不能離開沈陽也不能離開大連,只有兩座城市一起努力,遼寧才能得到發展。

『貳』 沈陽市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促進我市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持續、穩定地發展,不斷增加外匯資源和外匯收入,加強歸口管理和業務協調,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對外承包工程系指我國公司按照國際上的習慣做法或政府間協定的安排,在國外通過投標、議標等方式承攬和實施外國政府、企業、私人業主和國際組織各類工程項目的經濟活動。
對外勞務合作系指我國公司按照與外國政府、企業和私人業主所簽合同的規定,向國外派遣各類工程、生產、技術服務和第三產業勞務人員的經濟活動。第二章機構與管理第三條沈陽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下稱市經貿委)是全市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歸口管理和協調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制訂全市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的地方法規、規章草案;
(二)進行國際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市場的調查研究,分析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市場的發展趨勢,制訂發展策略和措施;
(三)編制全市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的綜合計劃,包括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四)協調窗口公司與開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各部門之間的業務關系;
(五)負責全市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綜合統計工作。第四條中國沈陽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下稱沈陽國際合作公司),是經國家批准有權經營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的窗口公司。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法律、法規和有關方針政策;
(二)進行國際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市場的調查研究,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
(三)指導和幫助全市各企事業單位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
(四)編制本公司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的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
(五)編制本公司的統計、財務報表。第五條全市各企事業單位,是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的實體單位,可經沈陽國際合作公司對外簽訂合同。第六條沈陽對外經濟建設總公司(下稱沈陽外建公司)可以利用沈陽國際合作公司的名義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獨立組團出國考察、談判。對外簽訂合同(協議)時,要經沈陽國際合作公司審定。第七條凡未經對外經濟貿易部(下稱經貿部)審核批準的公司,一律不得直接對外簽訂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同。第八條同蘇聯和東歐(下稱蘇東)國家簽訂的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同,要一律報市經貿委審批並簽發進口物品批准書。
在蘇東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簽訂的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同,要報市經貿委備案。第九條全市各企事業單位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需要派人出國考察、談判、投標和簽訂合同時,經主管局同意,由沈陽國際合作公司提出申請報告,附邀請函電、出國人員名單等有關文件,報市經貿委審核辦理出國任務批件。第十條在蘇東國家開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對方支付我市的實物,凡屬機電設備、成套設備和國家限制進口的物資,沈陽國際合作公司要分別徵得市機電設備進口審查辦公室、市計經委和市經貿委同意後,再對外簽訂合同。第十一條執行對蘇東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同的單位,憑進口物品批准書及合同,到市經貿委辦理從蘇東進口物資和申領進口許可證等有關手續。第三章計劃管理第十二條市經貿委負責全市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綜合計劃的編制、上報和下達,並抄送市計經委備案。第十三條沈陽國際合作公司編制的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的上報和下達程序,按經貿部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四條沈陽國際合作公司的駐外機構編制的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計劃,在上報沈陽國際合作公司的同時,要抄報我駐外使(領)館經參處。第十五條窗口公司之間聯合承包的項目,合同額指標由對外簽訂合同的公司編制,其他指標按項目實施單位承擔的任務編制;非窗口公司受窗口公司委託,承擔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任務時,須編制相應計劃,納入窗口公司計劃;窗口公司與外商或外國政府有關機構聯合承包工程,應將本公司承擔的部分編入計劃。第十六條市屬企事業單位承擔其他窗口公司安排的項目計劃,在報送窗口公司的同時,抄報市經貿委備案。

『叄』 對外經貿大學怎樣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師哥師姐說
讓我們先來看看大家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好評吧!

1、好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全國7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之一的全國重點大學,目前為教育部、商務部共建高校,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2、好評今年已經男女生宿舍全安上靜音空調了夏天非常舒適男生住宿條件一般,女生非常非常舒適獨立淋浴倒是男女都沒有女生都在虹遠樓居住,住宿費一年900,性價比高到爆虹遠樓一共十層,是四棟大樓連在一起的,每層都有澡堂(不是獨立的,但是有金屬板隔斷),開水房,洗衣機室,無數的廁所和電吹風間,宿舍是本科生的話5人一間,上床下桌,沒人還有兩個大櫃子公用陽台虹遠樓地下一層有水果店,超市,列印店,手機繳費處,奶茶店男生的話洗澡要出宿舍宿舍條件不如女生了好評外經貿被譽於北京四大金花之一,錄取分數線在京僅次於清北人大,高於北師、北航、北理工、央財等高校學校深受其前任校長陳准民淡泊超脫的個人性格影響,非常低調但是該校的高錄取分數線和就業率無可非議

3、好評環境優美,都說是中國的哈佛,還有「小北大」之稱,學校的經管法類的資源很豐富周圍好吃的很多,是一所很個性,特立獨行,超凡脫俗的學校好評學校偏重經濟管理金融方向,也有外語學院,學校風氣比較自由開放,有較大的個人發揮空間,對於自身素質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但由於學校類別的原因,不像理工科院校那樣有較多科研成果,就業率很高,就業水平全國排名第六

4、好評來過幾次外經貿,地理位置很不錯,就在惠新東街上,感覺這條街還挺熱鬧的,外經貿西門附近的飯館可真是多啊,江邊城外首當其沖,除了吃飯,休閑娛樂的也不少,像錢櫃就在北邊一點

5、好評在北三環附近,惠新東街,因為是在市區裡面的老學校了,當然面積也就限制住了,學校環境挺好的,食堂的東西感覺比化大的好吃,學校外面有好多娛樂吃飯的地兒,江邊城外、太熟悉

6、好評因為離我們學校不遠,在惠新東街那,附近還有北服,中醫葯,和北化,位置很好,附近有很多吃飯的地方,還有一個很大的錢櫃,東門有很多吃飯的地方,學校環境不錯,中間有個湖,不大,適合去逛逛

7、好評周末來這里上課才第一次走進對外經貿大學,原來只是從門口坐車過,還在南門外的伊錦園吃過飯,可惜就是沒來過校園環境挺不錯的,綠樹也多,而且規劃的很好面積不算大但也比海淀幾個學校要大一些教學樓都挺新的,硬體不錯食堂中午還能對外開放,吃飯比較劃算

8、好評外經貿的校園很漂亮,走進去之後感覺小清新,綠化做的特別好,到處都是大片的草坪,讓人感覺很放鬆,不過校園面積不是很大,有幾幢教學樓造型很不錯,呵呵

9、好評對外經貿大學屬於財經類名校,坐落於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是北京為數不多沒有設分校區的大學),學校屬於211工程院校,是一所校風非常好的學校由於該校開設的專業類別主要集中在經濟、管理、外語和法律方面,所以綜合排名不是很靠前,但是相關專業排名比較不錯國際法和對外經濟貿易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其他財經類專業也不錯該校對學生的外語要求很高,學生就業非常好,很多學生被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外資銀行、世界500強企業聘用也正因為這些口碑,最近幾年該校錄取分數一直攀高

10、好評工商管理學很好,無論從生源、歷年分數、還有就業情況來看都比中財好,最近一起福布斯排行榜排在人大之前,位於北京地區第四

接下來再讓我們看看大家的吐槽吧!

1、差評貿大的世界經濟實在是一般般

2、差評貿大韓語系是經貿方向的,就是除了語言還要學習經貿知識,主要就業去向是國家部委、大中型企事業單位、韓企等等,本科畢業去韓國留學的話除了韓語一般還要考托福,回國後應該還是挺有競爭力的

3、差評就業非常好在北京與清華北大並列不過去年在湖北分數虛高,要小心.對外經貿大學不是綜合性大學,這一點是缺陷,然後學習類型是偏應用型學校比較小,男女比例很恐怖貌似1:15~20

4、差評虹遠樓是全校最大的單體公寓,全校女生和很少一部分男生住匯德是出租公寓匯智匯康匯美是本科男生公寓其它的公寓是研究生和留學生公寓華德是中德合資建設的賓館~

5、差評貿大的國際關系學院剛成立沒兩年,師資力量、學術積淀乏善可陳,但貿大國關開設的兩個方向都是當代國關學界的熱門一是經濟外交,有學校本身經濟學、貿易當面實力做鋪墊,發展潛力很大;二是公共外交,這方面可謂是我們國關學界的陽光學術方向吧,外交部也是剛設立公共外交辦公室不久,今後很有可能升為司級單位,而學界當前對此研究成果還非常少,發展前景無限過具體就業的話,要考慮國關學界的整體情況了,當前中國國關方向對口就業的渠道還是非常窄的

6、差評兩個食堂金融食堂和經貿食堂還有惠園是點餐性質價位要看怎麼來衡量兩葷一素加米飯一般六元也有十元套餐蓋飯一般六元

7、差評男生條件沒女生好,並且不同男生宿舍也有差別,但是還是可以的沒有獨立衛生間、獨立浴室,不過問題不大,冬天肯定有暖氣,非常舒服

8、差評說實話,可能有點不太負責,但憑我在北京讀四年書,工作一年的經驗來看,政治經濟專業真的不咋地,沒啥名氣對外經貿優勢專業是英語,國際法

9、差評沒上過對外經貿的公司理財的選修課,上的是其他大學的公司理財必修課這門課還是作用很大的,大學里的課程不僅僅是混個學分就行了,有些比較好的課盡管課程要求很嚴,但是以後就會發現沒有白學所以,建議你學習一下

『肆』 沈陽經濟怎麼樣有多少人口

200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0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萬人。在總人口中,市區人口499.9萬人,縣(市)人口203.7萬人;農業人口248.6萬人,非農業人口454.6萬人。
沈陽市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認真貫徹中共沈陽市委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速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著眼於實現「兩個不低於」和「三大目標」,深入開展「開放年」活動,取得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面進步,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一、經濟發展

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82.5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5.2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137.7億元,增長22.1%;第三產業增加值1209.6億元,增長13.1%。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6.1:43.5:50.4調整為5.5:45.8:48.7。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539億元,增長18.8%,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6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36.4億元,比上年增長30.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9.5%,高出上年0.8個百分點。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75.8億元,增長27.3%。地方財政支出330.1億元,增長31.6%。其中,農業支出10.6億元,增長22.5%;科技支出7.5億元,增長42.5%;教育支出33.8億元,增長21.7%;社會保障支出46.8億元,增長25.2%;城市維護費支出39.0億元,增長35.6%。

農業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3億元,比上年增長2.1%。其中,種植業產值 95.3億元,林業產值 6.0億元,畜牧業產值121.0億元,漁業產值13.5億元。

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59.4萬公頃。糧食總產量321.4萬噸;水果產量11.8萬噸,增長6.5%;蔬菜產量271.5萬噸,增長13.6%。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56萬公頃,增長3.5%;植樹4262.4萬株。肉類總產量76.3萬噸,增長8.4%;禽蛋產量45.8萬噸,增長7.8%;牛奶產量28.8萬噸,增長35.7%。

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251.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8%。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7.7萬噸,地膜覆蓋面積達到3.4萬公頃。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就。創建農民科技研修基地100個;擁有現代農業示範基地36個,其中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8個;各類富民經濟小區發展到3780個;蔬菜保護地面積3.93萬公頃,花卉生產基地54個;千元高效田面積達到16萬公頃;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81個,其中省級以上的27個,年銷售額317億元,較上年增長31%;各類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368個。全市耕地已全部通過環境質量檢測,無公害生產基地面積達18.9萬公頃,增長10.5%;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138個,獲得無公害產地認證399個;擁有綠色食品138個,有機食品3個。

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增長(%)
糧食及大豆 萬噸 321.4 -6.2
#水稻 萬噸 105.2 17.0
玉米 萬噸 197.9 -14.6
小麥 萬噸 1.9 3.4
大豆 萬噸 5.2 -33.7
油料 萬噸 3.5 5.7
蔬菜 萬噸 271.5 13.6
主要畜禽產品、水產品生產情況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增長(%)
肉類總產量 萬噸 76.3 8.4
#豬牛羊肉 萬噸 47.5 13.9
牛奶產量 萬噸 28.8 35.7
禽蛋產量 萬噸 45.8 7.8
生豬出欄數 萬頭 409.8 13.1
牛出欄數 萬頭 57.1 36.7
羊出欄數 萬只 68.0 4.0
豬年末存欄數 萬頭 250.4 10.6
牛年末存欄數 萬頭 55.1 13.3
羊年末存欄數 萬只 57.1 -5.7
水產品 萬噸 16.2 8.2

工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008.2億元,比上年增長24.6%。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29.3億元,增長32.5%。其中,重工業增加值671.9億元,增長34.7%;輕工業增加值257.4億元,增長27.0%。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68.1億元,增長19.5%;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419.9億元,增長3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286億元,增長36.7%。機械裝備、汽車及零部件、醫葯化工、IT產品、農副產品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和航空航天器製造業等八大優勢產業實現增加值758.6億元,增長34.3%,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81.6%。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419.7億元,增長45.2%。工業出口產品交貨值189.4億元,增長40.5%。工業擁有市級以上名牌產品196種,其中,國家級名優產品11種,省級名優產品94種。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81.8億元,增長50.1%;利潤總額74.4億元,增長64.7%;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67.2%,比上年提高23.7個百分點;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7.4%。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增長(%)
汽車 輛 266605 92.7
#中華轎車 輛 63298 783.3
寶馬轎車 輛 25808 165.1
汽車發動機 萬千瓦 2870 85.8
金屬切削機床 台 80681 18.2
#數控機床 台 15216 50.2
礦山設備 噸 106989 -5.9
水泥設備 噸 22250 4.1
蓄電池 萬千伏安時 180 28.9
輸送機械 萬米 21.2 71.4
變壓器 萬千伏安 4613 28.2
彩色電視機 萬台 272 33.8
化學原料葯 噸 34758 4.0
輪胎外胎 萬條 363 12.9
鋁材 噸 45854 35.5
皮鞋 萬雙 3191 9.9
啤酒 千升 606427 13.5
液體乳 萬噸 47.1 62.1
軟飲料 萬噸 118.2 22.0
味精 萬噸 5.2 12.0

建築業

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29.5億元,比上年增長6.0%。資質等級以上企業完成施工產值 391.3億元,增長19.7%;施工面積 3031萬平方米,增長13.6%;竣工面積1408萬平方米,增長 11.8%;按施工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 13萬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90.3億元,比上年增長31.3%。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701.1億元,增長31.9 %;農村固定資產投資89.2億元,增長22%。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國有經濟投資384.7億元,增長14.4%;外商及港澳台經濟投資299.5億元,增長35.2%;民間投資1106.1億元,增長37.3%。從產業分布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7.3億元,增長 51.2%;第二產業完成投資716.3億元,增長37.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036.7億元,增長26.7%。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由2005年的1.8:38.2:60調整為2:40:58。完成工業投資694.3 億元,增長 36.1%,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2005年的37.4%上升至38.8%。全市新增固定資產1045.1億元,比上年增長20.9%。

全年城鎮開(復)工建設的3000萬元以上項目1692個,完成投資1330.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814個,完成投資1022.2億元。建成投產的3000萬元以上項目682個。國電康平發電有限公司電廠一期工程、沈陽石蠟化工有限公司的50萬噸/年催化熱裂解制乙烯等一批工業重大項目相繼開工,沈陽機床搬遷改造、13萬噸丙烯酸等項目建成投產。沈陽地鐵一號線及延長線工程進展順利,完成投資16.6億元,地鐵二號線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奧體中心體育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沈西、沈北開發大道、沈鐵大道順利竣工通車。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538.3億元,增長30.2%。房屋施工面積3456萬平方米,增長11.4%;房屋竣工面積1185.3萬平方米,增長12.1%。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1243.8萬平方米,增長 24.9%,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150.6萬平方米,增長 23.6%;商品房銷售額419.9億元,增長 32.3%,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額366.4億元,增長30%。

交通運輸、郵政和信息傳輸業

全年完成貨物運輸總量17552萬噸,比上年增長10.7%。其中,鐵路846萬噸,剔除玉米轉化減少糧食運量因素,增長7.8%,鐵路貨運中集裝箱發運量增長26%,鋼鐵發運量增長28.8%,工業機械發運量增長12%;公路貨運量16700萬噸,增長11.2%;民用航空貨運量6.3萬噸,增長10.1%。完成旅客發送量9598萬人次,增長11.2%。其中,鐵路3096萬人次,增長7.3%;公路6152萬人次,增長13.3%;民用航空350萬人次,增長12.7%。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47.9萬輛,比上年末增長25.1%。其中,載客汽車31.1萬輛,載貨汽車9.3萬輛。年末私人汽車保有量28萬輛,增長48.2%。

沈陽與國際29個城市、國內37個城市(地區)通航。沈陽機場航線達到83條,其中,國際航線34條,國內航線49條。運輸飛機起降4.8萬架次,增長13.6%;機場旅客吞吐量534萬人次,增長17.2%。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43.9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7億元,增長11.6%;電信業務總量138.2億元,增長25.7%。固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29萬門,比上年增長18.9%。城鄉固定電話用戶374萬戶,增長3.3%,其中城鄉住宅電話用戶322萬戶。行動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39萬戶,新增100萬戶;行動電話用戶已達412萬戶,新增64萬戶。國際互聯網路登記注冊用戶達到83.4萬戶,其中寬頻接入用戶65.9萬戶,增長33.1%。固定電話普及率為53部/百人,行動電話普及率為58部/百人。

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8.7億元,比上年增長14.6%。按商品用途劃分,食品零售額392.9億元,增長14.9%;服裝零售額230.8億元,增長14.1%;日用品零售額425億元,增長14.6%。據對限額以上貿易企業統計,汽車零售量6.8萬輛,增長15.7%;數碼相機6.2萬台,增長92.5 %;行動電話89.6萬部,增長17.2 %;房間空調器10 萬台,增長42.6 %;攝像機4.2萬台,增長61.0 %。

全市處於營業狀態的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綜合超市和專業超市54家,其中10000平方米以上超市40家。連鎖店鋪達4500餘個。

全年實現商品購進總額3396.3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商品銷售總額3626.2億元,增長13.9%,其中批發2728.9億元,增長13.0%。

對外經濟貿易

全年新簽利用外資項目863項,外資額85.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3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2.9%。

全年進出口總額5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進口總額26.3億美元,增長18.6%;出口總額26.6億美元,增長13.4%。完成出口商品供貨值182.7億元,增長11.2%。

全年新簽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同金額28803萬美元,增長177.5%;實現營業額12700萬美元,增長43.4%;外派人員1.59萬人次,增長10.9%。

截止2006年底,同世界上12個國家的13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旅遊業

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 4553 萬人次,增長28.9 %,其中世博園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268萬人次。接待入境旅遊者40萬人次,增長22.5%。實現旅遊總收入272.7 億元,增長20.5%,旅遊外匯收入 2.3 億美元,增長33.5%。三個「黃金周」累計接待遊客538.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2.5億元。全市國際、國內旅行社累計181家。星級飯店(賓館)111家,其中,三星級54家,四星級15家,五星級5家。全市星級飯店(賓館)客房出租率達到64.9%,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金融、保險業

年末全市銀行機構及網點 1063家。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101億元,比年初增長11.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014.5億元,增長10.9%;貸款余額2614.4億元,比年初增長12.4%。銀行現金收入8944.4億元,現金支出8699.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6%和 12.1%。收支相抵,貨幣回籠 244.5億元。全年證券交易額2993.9億元,比上年增長2倍。其中,股票交易額2595.9億元,增長2.2倍;國家債券交易額113.2億元;基金交易額38.4億元,增長4.9倍。

年末全市保險機構及網點144家,實現保費收入54.3億元,增長1.6%。其中,國內財產險保費收入17.9億元,增長15.6%;人身險保費收入36.4億元。支付各類保險賠款總額18.3億元,增長38.1%。其中,國內財產險賠款金額8.9億元,增長0.8%;人身險賠付金額9.4億元,增長1.1倍。

價格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8。其中,服務項目價格指數100.8,消費品價格指數102.2。分類別看,食品類指數103.4,煙酒及用品類指數101.1,衣著類指數104.2,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指數100.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指數101.0,交通和通訊類指數98.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指數99.6,居住類指數102.2。

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指數102.92,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指數107.05。

房屋銷售價格指數106.6,其中住宅商品房價格銷售指數106.9;房屋租賃價格指數102.3,其中住宅租賃價格指數101.2。

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34.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1.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87.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25.8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6.7億元,增長40.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4.2億元,增長3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5億元,增長4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58.5億元,增長10.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85億美元,增長56 %;出口6.2億美元,增長15.4%。

二、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全年完成城市建設投資155.4億元,比上年增長26.3%。重點實施了西部開發大道、勝利南大街延長、沈北開發大道和沈鐵大道4條區域性交通幹道建設工程,建成了衛工橋。開工建設興華地道橋、北一路公鐵立交橋、三好跨河橋、南陽湖跨河橋等橋梁工程。完成了105條二級以下街路、65萬平方米的小巷改造工程;建設了1012公里農村公路。

市區鋪裝道路總長度2533公里,總面積4323萬平方米。排水管道長度2932 公里,路燈 15.3萬盞,永久性橋梁233座。

公用事業

公交運營線路網長度達到1710公里,比上年增加22公里。年內新增更新公交車輛536輛,公交標准運營車輛5587標台,比上年增長3%,其中小公汽409標台。市內公交運營線路142條,比上年增加6條;公共交通客運總量達到9.0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年末全市出租汽車19318輛。

全年新增供水管網7公里,供水管道總長度2965公里,供水量 5.24億立方米,綜合日供水量155.1萬噸。新、改、擴建熱源20處,供熱面積達到15800萬平方米。煤氣供氣管道總長度2295公里,人工煤氣、天然氣及液化氣家庭用戶達到153.8萬戶。

環境保護

全面展開生態城市建設,沈北新區、於洪區、遼中縣、法庫縣通過國家生態示範區的驗收,創建市級環境優美鄉鎮10個、市級環境優美村28個、生態環保模範小區(單位)19個、市級綠色社區22個,創建安靜小區19個。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1天,實施了污染源煙塵治理、拆除分散供暖鍋爐房、揚塵污染控制等空氣環境質量改善工程,全市范圍內拆除煙囪210根,鍋爐297台,完成6萬戶棚戶區的改造,搬遷企業45家,全市「三堆」覆蓋率達到96%,建成區內裸露地面覆蓋率達到92%。實施細河環境綜合整治,先後建成運行20萬噸/日仙女河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和15萬噸/日西部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率達73%;對細河24公里城市段進行了清淤工作,清除了30萬立方米污染嚴重的底泥。開展重污染行業整頓行動,對64家造紙企業實施停產治理。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實施了48條街路機動車禁鳴工作。圍繞雜訊污染熱點擾民問題,推進《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立法。

城市綠化

主要實施了和平大街、方型廣場等5塊街頭公共綠地,黃河北大街、東陵路、迎賓路三條出口路重點部位綠化工程,渾河南岸植樹,以及市區內主要街路植樹工作,新增綠地1.3平方公里。植樹 60萬株。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13392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1%,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8平方米,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10.14平方米。

三、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承擔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項目74項,舉辦重大科技活動26項。科技型企業達到5100家。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8人,其中1人為雙院士。市及市以上獨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17個。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3185項。其中,達到國際水平110項(國際領先15項,國際先進95項);達到國內水平3075項(國內領先141項,國內先進2172項,國內一般762項)。高新技術產值1500億元,各類技貿機構技術貿易成交額40.2億元。專利申請433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677件;專利授權2514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52件。

教育

普通高等院校 30所,其中,高等專科職業技術院校10所。招收本、專科學生8.8萬人,在校生30.1萬人,本、專科畢業生6.7萬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招收研究生10007人,在校研究生25880人,畢業研究生 5575人。

普通中等學校472所。其中,普通中學348所,在校生36.3萬人;中等專業學校35所,在校生5.8萬人;職業中學85所,在校生5.5萬人。技工學校32所,在校生1.6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83.5%。

小學校849所,在校生37.8萬人。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99.96%,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9.5%。

文化

成功舉辦第六屆沈陽藝術節,推出10台精品劇目。全市各專業藝術院團共演出1000場,演出收入突破1200萬元。全市100多家民營演出團體共演出15000場。全年共組織8大系列文化活動20000餘場,受益群眾達千萬人次。文物保護及展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年接待觀眾166萬人次,門票收入4616萬元,比上年增長17%。新發現青銅時代遺址等一批歷史遺跡。錫伯族家廟、高台山文化遺址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陽金融博物館建成開館。全年引進境外文化活動22起,組織出國演出團組18起。

年末擁有市級群眾藝術館2個,博物館5個,公共圖書館2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5個。

衛生

全市有衛生機構659個(不含診所、衛生室、醫務室及村級衛生組織)。其中,醫院211個,衛生院12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2個,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19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15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24個,衛生監督所14個。年末實有病床35227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4721人,其中,執業醫師16770人,執業助理醫師1624人,注冊護士16871人。

體育

參賽遼寧省第十屆運動會,創造了省運會歷史上第一個由一個城市包攬金牌總數、獎牌總數、團體總分三個第一的新紀錄,並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先後舉辦中日韓三國圍棋元老賽、沈陽龍舟大獎賽、「渾河晚渡杯」沈陽萬人生態慢跑、奧林匹克健身路命名儀式暨「三星電子杯」迎奧運萬人長跑、「哈啤杯」萬人橫渡渾河等大型群眾體育活動。到2006年底,全市體育人口達355萬人。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沈陽足球賽區籌備工作穩步推進,奧體中心體育場建設進展順利。

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18.9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6.5萬人。216.5萬人參加醫療保險,146.9萬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為72.9萬企業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發放了養老金,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

8.08萬戶、15.87萬城鎮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18億元。城市低保標准為每人260元/月。4.47萬戶、8.58萬農村特困群眾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30萬元。農村低保標准三縣一市為每人800元/年,其他區為每人1000元/年。9.13萬城市特困居民享受政府醫療救助,累計救助金額2432萬元。

年末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174個,床位13455張,收養各類人員9436人。全年通過發售福利彩票籌集社會福利資金8810萬元,接受社會捐款1172.7萬元。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0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萬人。在總人口中,市區人口499.9萬人,縣(市)人口203.7萬人;農業人口248.6萬人,非農業人口454.6萬人。人口出生率6.93‰,比上年下降0.16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5.81‰,下降0.39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12‰,上升0.23個千分點。計劃生育率達到99%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6.5。

就業

城鎮單位從業人員100.2萬人,比上年增長0.02%。在崗職工95.3萬人,比上年減少0.3%。其中,國有經濟單位56.3萬人,增加0.8萬人;集體經濟單位6.8萬人,減少0.5 萬人;其他經濟單位32.2萬人,減少0.6萬人。從在崗職工產業構成看,第一產業0.7萬人,與上年持平;第二產業37.2萬人,減少5.6%;第三產業57.4萬人,增加3.4%。年末離崗職工19.4萬人。

全年開發就業崗位10.1萬個,實現實名制就業25.5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群體1.02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951萬元,新增勞動力轉移和勞務輸出15.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 11.7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5.07%。

居民收支、工資及人均儲蓄

全年城鎮單位全部職工平均工資19812元,比上年增長20.9%。其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3392元,增長17.6%。城鄉居民人均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27415元,增長9.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1.4元,增長 15.4%;人均消費支出8670.3元,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5712.5元,增長13.1%;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494.3元,增長12.9%。

居住水平

城鎮住宅建設投資407.2億元,比上年增長26.7%;新建成住宅1067.1萬平方米,增長7.3%。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25.2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5.3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9平方米。

註: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伍』 沈陽和大連哪個好

我是大連人,當然比較偏向大連啦。現在在沈陽讀書,個人還是覺得大連更適宜居住。
首先,大連空氣質量好,PM2.5一般都是優良。沈陽一般都是重度污染,霧霾天氣較多。
溫度方面,大連冬暖夏涼,早晚溫差小。沈陽夏天熱冬天冷,早晚溫差大。
不過大連的劣勢物價很高唉。

『陸』 沈陽出國勞務問題

中國沈陽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沈陽對外經濟建設有限公司
沈陽外企境外就業服務有限公司
沈陽盛通境外就業服務有限公司
沈陽力達境外就業服務有限公司
沈陽萬信境外就業服務有限公司
沈陽的出國勞務中介公司還是比較多的,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你可以去出國勞務網公布的名單上去找。
加拿大勞務的話中介費用一般需要十來萬,因為那邊工資比較高,所以中介費用比亞洲這幾個國家的費用高不少。

『柒』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怎麼樣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挺不錯的。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陽區。學校校園規劃精緻,環境優雅,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歷經幾代師生員工的艱苦創業和努力奮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擁有經、管、法、文、理、工六大門類,以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國際經濟法)、金融學、工商管理、外語(商務外語)等優勢專業為學科特色的多科性財經外語類大學。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工16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餘人,學校還聘請一定數量的兼職教師及外國專家。這是一處群英薈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教師里新秀輩出。

大批獲得政府特殊津貼、受聘擔任政府學術機構成員的專家學者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大部分中青年教師在國外留學或進修過,教學科研水平高,許多人被評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入選國家優秀人才培養工程。

以上內容參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捌』 大連好還是沈陽好啊

看你是選擇居住還是旅行。沈陽市區比大連市區大很多,去哪裡做公交車至少都要半個多小時,上班或購物在路上的時間會很長,沈陽交通沒有大連方便。但是沈陽總體物價比大連低,商場的衣服和鞋子比大連的款式新而且要便宜很多,食品也是,買平價的衣服可以去五愛市場和太原街地下,這一點來說是沈陽占優勢。空氣質量當然是大連好,但是這一兩年大連市區的空氣質量也沒有從前好了,開發區和海邊還是不錯的。城市建設上本人感覺還是沈陽更好,畢竟是省會城市,大連是旅遊景點都很美,但城市就一般了。我如果很有錢就會選擇在大連生活,可惜我就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還是覺得在沈陽更好。我不是遼寧人,在大連沈陽都生活過,個人還是喜歡沈陽,就在沈陽定居了

『玖』 沈陽的經濟未來會有那些發展前景怎麼樣

沈陽經濟區望眼東北亞

強音: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以沈陽為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與以大連為中心的遼寧南部沿海城市群集聚構成全國大城市最為密集的遼中南大都市帶,有望成為21世紀乃至東北亞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之一。

兩大概念解讀

經濟區:即由多種生產要素組成的「地域經濟共同體」,其實際意義在於其各部分空間上的接近和性質上的統一。

沈陽經濟區:是以沈陽為中心,通過中心城市沈陽的經濟輻射和吸引,與周圍經濟社會活動聯系緊密的地區形成的「區域經濟共同體」。其地域范圍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的改變,以及中心城市沈陽的經濟實力和服務功能的增強有所變化,因此沈陽經濟區的發展將分階段進行。

沈陽經濟區的組成

依據目前省內經濟情況,沈陽經濟區將由遼寧中部城市群中部分城市的主要區域組成,即沈陽市、撫順市(不含清原、新賓)、本溪市(不含桓仁)、鞍山市(不含岫岩)、遼陽、鐵嶺市(不含西豐、昌圖)。

沈陽經濟區的規劃思路

以老工業基地調整與改造、實現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為目標,以提高城市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為中心,以城市間經濟、社會聯系為基礎,以行政協調領導為保證,實施區域一體化、城鎮協調發展、生態經濟戰略、真正將沈陽經濟區建設成為開放型、一體化和現代化開放型城市組合,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唐」地區之後的第四個增長極或核心區。

沈陽經濟區近中遠三大建設目標

近期目標:加快結構調整與區域整合步伐,拓展沈陽中心城市功能,充分發揮沈陽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將沈陽經濟區建成更加一體化的網路組合型城市群,成為一個高效的有機整體和真正一體化的經濟區。

中期目標:加強沈陽經濟區與「京津」、「山東半島」的經濟合作與聯系,使其成為環渤海經濟圈的又一重要增長極。

遠期目標:使沈陽經濟區成為東北亞經濟圈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大都市圈。

沈陽經濟區六大戰略構想

強音:沈陽經濟區是開放式的「城市集合」,因此,經濟區的構建與發展,必須從促進發展與健全制度兩方面著手,加快對經濟區城鎮體系及交通、信息、能源、環境等基礎設施進行整合。

構想一:產業互補,避免浪費

本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沈陽經濟區將重點發展裝備製造和原材料工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各城市要從整個經濟區考慮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的發展,形成合理分工、合作競爭的發展格局,堅決杜絕產業同構化現象,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構想二:陸路交通一體化

專家認為,沈陽經濟區應以交通一體化為基礎。沈陽經濟區內,各城市之間應該在城市間長100公里的距離內,有方便的交通方式讓人們工作通勤、日常公務、購物、旅遊、休閑。在高速公路建設上,今後將形成以沈陽為中心的「一網、七射、兩環」的公路格局。一網即經濟區內公路網;七射為沈陽—康平、沈陽—新民高速公路與現有的五條高速公路;兩環即經濟區內鐵嶺—撫順—本溪—遼陽—遼中—新民—法庫—鐵法—鐵嶺的環形快速通道與沈陽三環繞城高速公路。

構想三:擴建桃仙新建空港

今後,沈陽經濟區將強化機場服務功能,擴建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將其建設成為設施一流的東北地區空運中心,並爭取成為國家級樞紐機場;在此基礎上規劃建設沈陽經濟區的第二空港,與桃仙國際機場共同構築經濟區空中對外聯系通道。

構想四:沈陽經濟區人口總規模2400萬

沈陽經濟區將本著一個核心、多個副中心的都市圈戰略建設,即「釜底加薪」做強中心城市沈陽,「錦上添花」激勵副中心城市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發展,「雪中送炭」扶持海城、開原、新民等縣級市。整個經濟區將形成「一核、6副、10星」的網路化組合城市群,力爭盡快實現經濟區人口規模2400萬人的目標。一核是中心城市沈陽,人口規模可以發展到1000萬人;6副是鞍山、本溪、撫順、遼陽、鐵嶺、營口六大城市,人口總規模可以發展為500-1000萬人;10星是海城、開原、鐵法、新民等10個中小型城市,人口總規模可以發展到300-600萬人。

構想五:「024」打遍沈陽經濟區

信息化提升城市化的水平和等級,沈陽經濟區建設,要求區域范圍內大力發展電話網、數據通信網、移動通信網、智能網等網路建設,使經濟區通信網的規模容量和技術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以適應信息化社會的多層次需要。力爭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建設沈陽通信地球站,使之成為又一個國際通信網的對外介面,力爭實現沈陽經濟區統一的024長話網。

構想六:山、城、田、海統籌建生態

沈陽經濟區生態系統將建設以山(東部山林地區)、城(區域內城市化地區)、田(中部農田林網地區)、海(渤海)為基礎,利用山脈、水體、森林、田園建設城市間的綠化與生態隔離帶,利用自然水系和交通走廊建設城市生態走廊。

沈陽經濟區與「長三角」、「珠三角」過招

強音:廣州市規劃局局長潘安和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諸大建教授分別對「珠三角」和「長三角」區域發展戰略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並就二者與沈陽經濟區的優勢進行了一番對比。盡管目前沈陽經濟區無論是城市規模等級還是區域綜合經濟實力均無法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提並論,但專家們一致認為,沈陽經濟區未來所具有的巨大發展潛力不容小視。

第一回合:城市規模等級對比

「長三角」面積10萬平方公里,全部人口近7600萬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53人,城市數69個(含縣級市);「珠三角」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全部人口2306萬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553人,城市數28個(含縣級市);沈陽經濟區面積5.9萬平方公里,全部人口近1900萬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15人,城市數11個(含縣級市)。專家認為,以上三大城市群的共同特點是,都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縣城、中心鎮與集鎮組成的七個層次等級,各類城市呈現出寶塔型特點。但沈陽經濟區在第一、第二層次上與「長三角」、「珠三角」相比,規模和數量上都存在差距。區內城鎮體系不盡合理,特大城市、大城市多,中小城市少且不發達,城市群結構呈現嚴重的「頭重腳輕」狀態。小城市和小城鎮無論數量和實力都不及「長三角」和「珠三角」。

第二回合:區域綜合經濟實力對比

改革開放以來,長、珠三角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使社會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地區。相對而言,沈陽經濟區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影響,在轉軌過程中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還較為突出。

第三回合:區域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對比

除了建成區綠地覆蓋率占優,沈陽在人均城市建設資金、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人均擁有道路面積、萬人擁有公交車輛幾項主要指標方面,與廣州、上海的基礎設施建設相比仍處明顯劣勢。

三大優勢決定沈陽穩坐經濟區頭把交椅

強音:沈陽所具備的三大優勢,必將使其穩坐沈陽經濟區中心城市這一「頭把交椅」,並帶動區域經濟共同發展,實現多贏。

優勢一:區位居中四通八達

沈陽地處遼寧中部城市群、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位置,是溝通關內外聯系的咽喉,聯系東北經濟腹地與沿海經濟帶的黃金通道。獨特的地理、區位和交通優勢是沈陽成為中心城市的基礎性前提條件。

優勢二:經濟增長速度「如飛」

沈陽 G DP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九五」期間年均增長12.8%,2002年增速居全省之首。沈陽對周邊城市已經形成了產業、人才、技術、資金、信息集聚的綜合效應。從開放度看,沈陽有駐沈領事館5個,成為東北地區的對外窗口,並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穩定的經貿關系。

優勢三:資產存量適合孕育重大項目

沈陽工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其資產存量大,固定資產達1000多億元,十分適合發展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容易創造出先導性的產業優勢,國家扶持老工業基地改造和振興的優惠政策,必將為沈陽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建設部副部長談沈陽經濟區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應邀參加了研討會,他對沈陽經濟區的提出和建設規劃給予充分肯定。他認為,遼寧省省委、省政府及時提出沈陽經濟區的發展,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甚至用沈陽經濟區是現階段生產力發展與城市化發展程度的必然產物和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大幸事來高度概括沈陽經濟區的重要意義。他同時也對沈陽經濟帶的發展提出兩點中肯的建議,即,要考慮全國三大都市帶的均衡發展,還要考慮全球化產業轉移的時機。

閱讀全文

與沈陽對外經濟建設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2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298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17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58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48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84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2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04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08
灰太狼和葉太郎哪個更幸福一點 瀏覽:384
巨力神有哪些故事 瀏覽:211
拼多多16萬步等於多少健康金 瀏覽:823
煤田局所屬有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133
兩位吃蝙蝠的美女現在怎麼樣 瀏覽:580
報考食葯監事業單位怎麼准備 瀏覽:724
銀川婚姻中介有哪些 瀏覽:317
美女問我怎麼沒睡好該怎麼回復 瀏覽:567
優質戀愛和婚姻需要的前提是什麼 瀏覽:295
什麼詞語代表婚姻美好 瀏覽:49
爺爺的婚姻我該怎麼選擇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