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浙江省泰順縣,淳安縣,衢州, 哪個縣人口多 哪個縣比較有錢
衢州經濟和人口
252.55萬(2012年)
2011年,衢州市實現生產總值890.29億元三年,同比增長11.0%,增幅位居全省第三(次於麗水市11.5%,舟山市11.3%)。從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5.96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489.62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工業總產值為417.55億元,同比增長14.0%;第三產業增加值324。71億元,同比增長11.5%,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8.5:54.9:36.6變化為8.5:55.0:36.5 。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3%、58.6%和38.1%,其中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9.0%。2011年,全市人均GDP達到了35344元,約合5472美元。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95.02億元,比上年增長26.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7.57億元,增長22.6%。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實現稅收收入51.79億元,增長19.8%,其中:主體稅種增值稅7.42億元,增長27%;營業稅15.74億元,增長6.9%;企業所得稅6.34億元,增長50.5%,個人所得稅2.75億元,增長28.9%。2011年龍游縣GDP增幅居於全市第一位,增長12.8%,衢江區列第二位,增長12.0%,江山市、柯城區並列第三位,為11.4%,常山縣和開化縣分別為五、六位,增長10.4%,10.2%。
泰順縣經濟和人口:
35萬人
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億元,增長10.5%;財政總收入3.64億元,增長13.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3億元,增長1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71億元,增長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2億元,增長1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2元,增長9.3%;農民人均純收入5190元,增長11.3 %。財政總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規劃任務。
淳安縣經濟和人口:
38萬人(2000年)
2007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 8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4.8%,高於預期目標0.8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增加值16.2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32.0億元,增長16.5%,其中工業增加值25.8億元,增長17.0%;第三產業增加值31.9億元,增長17.2%。三次產業比例為20.2:40.0:39.8。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為20513元,按當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7.604計算,為2698美元。
B. 浙江衢州窮到什麼程度
在浙江,說得衢州的時候,許多人腦海里會閃現出落後,貧窮等畫面。給人感覺衢州很落後,很落後。
那麼,衢州窮到什麼程度?
衢州,位於浙江西部,南接福建南平,西連江西上饒、景德鎮,北鄰安徽黃山,東與省內金華、麗水、杭州三市相鄰。
在地理位置比較,衢州很有優勢。
衢州下轄柯城區、衢江區、江山市、龍游縣、常山縣和開化縣,戶籍人口260萬左右。
衢州人均GDP在省內不高,但與周邊的福建南平,江西上饒相比,則要好的多得多。
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因此,衢州沒有外界傳說中的那麼窮,那麼落後。
反過來講,衢州還是一座宜居城市。
早在2012年、2013年,衢州連續兩年入選中國十大宜居城市。
衢州旅遊資源豐富,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稱。境內江郎山、爛柯山、龍游石窟等150多處景點。
對於這樣的衢州,你還嫌棄衢州窮,衢州不好嗎?
C. 衢州的常山縣/開化縣/游龍縣還有江山縣。哪個縣的經濟發展的最好,哪個縣最有錢十萬火急,謝謝
常山縣 最沒錢 常山有錢的人 用不完 沒錢的人 有飯沒菜
D. 浙江省衢州市有幾個縣市哪幾個縣市比較發達在線等急.....
衢州市下轄兩個區,3個縣,1個縣級市。
柯城區、衢江區、龍游縣、江山市、常山縣、開化縣。
相對來說,下屬縣裡面,龍游和江山稍微好一點,常山和開化經濟條件要差一些。
E. 衢州各縣經濟排行
衢州市一季度縣域經濟排名(沒有正式的年度排行,但是可以根據季度推測)。 ●6縣(市、區)經濟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江衢龍柯工業增速超過30%,江山成工業利稅大戶
●龍游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全市最大,柯城常山工業性投資成倍增長
●社會消費增長均衡,外貿出口增長差距較大
●江山地方財政收入佔6縣(市、區)比重最高,龍游增長最快
據市統計局4月18日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市經濟在高平台上實現高起步,各縣(市、區)均實現「開門紅」,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均較快增長或保持高位運行,地區生產總值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生產總值增長衢江最快。 柯城、衢江、江山、常山、開化、龍游6縣(市、區)分別實現生產總值5.64億元、6.50億元、12.56億元、6.16億元、6.45億元和8.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3.2%、15.4%、14.0%、15.3%、13.0%和13.8%。
——工業增長江山居首。一季度,江山、衢江、龍游、柯城4縣(市、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值分別為10.74億元、4.18億元、6.49億元和1.15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54.4%、32.0%、31.9%和31.2%。工業效益大幅提升,江山成工業利稅大戶,一季度江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40億元,同比增長1.7倍,利稅總額佔6縣(市、區)總量的47.1%。
——固定資產投資龍游最高。一季度,柯城、衢江、常山、開化、龍游5縣(市、區)分別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9億元、3.25億元、4.66億元、2. 08億元和7.63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67.5%、31.9%、87.7%、31.8%和133.6%。從不同角度看,龍游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增速均居首位,柯城、常山工業性投資分別增長2.5倍和1.9倍,常山園區投資增長6.1倍,龍游房地產投資增長8.1倍。
——社會消費增長較為均衡,自營外貿出口額增速柯城最快。一季度,柯城、衢江、江山、常山、開化、龍游6縣(市、區)分別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 63億元、2.00億元、5.36億元、2.28億元、2.59億元和4.65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3.0%、12.3%、8.5%、13.0%、11.9%和11.9%。外貿出口增長差距較大。增速最快的柯城同比增長2.2倍;其次是開化,增長57.6%;增速最低的是常山,同比下降36.4%。
——地方財政收入增速龍游最快。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企業效益的大幅提升,各地財政收入也同步增長。一季度,柯城、衢江、江山、常山、開化、龍游6縣(市、區)分別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559萬元、2449萬元、7727萬元、4080萬元、2654萬元和5812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49.9%、26.8%、39.3%、37.1%、15.4% 和60.0%。其中,江山地方財政收入佔6縣(市、區)總量比重最高,為29.4%,而龍游增長速度最快。
F. 玉山縣和嘉善縣哪個地方好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
玉山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屬上饒市,東界浙江省開化縣、常山縣、江山市,南接廣豐區,西鄰上饒縣和信州區,北毗德興市,東西寬75公里,南北長62公里,面積1728平方公里。歷史上是贛浙閩三省的交通要沖,素有「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總面積1728平方千米,總人口62萬人。全縣轄11個鎮、5個鄉。
嘉善縣位於中國長江三角洲東南側,是浙江省嘉興市的一個縣。它是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處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區域,是浙江省接軌上海第一站,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之一,是全國唯一一個國家命名的「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
全縣總面積507.68平方千米(縣土地詳查數),其中水域佔14.29%。至2012年年底,全縣常住人口約80萬(本地戶籍人口38萬,外來常住人口42萬)。境內水網交織,物產豐饒。民風淳樸,素以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名揚天下。
玉山
回眸2014年,我縣借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機遇,不斷加大投資力度,規劃建設城市綠地,使城市環境一年一個新變化。全年接待境內外遊客745.2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5.1%;旅遊綜合收入57.96億元,比上年增長32.14%;總投資30億元的國際檯球文化產業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成功承辦首屆中式檯球世界錦標賽……
城鎮規劃水平進一步提升
圍繞「創全國旅遊名城」的戰略部署,按照「三年城區人口過20萬、城區面積過21平方公里的宜居城市」的目標,堅持將城市要素和旅遊、體育文化元素有機融合,城市人文氣息日漸濃厚,形象品味明顯提升。積極推進《玉山縣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修編,編制了消防、燃氣等專項規劃,全面完成各鄉鎮總體規劃修編報批,對紫湖、懷玉兩個優美小鎮進行了改造設計,城鎮規劃水平進一步提升。推進旅遊產品從單一的觀光型向現代觀光休閑度假型轉變,旅遊市場由三清山旅遊過境地向與三清山共建旅遊目的地轉變,讓旅遊業成為我縣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
旅遊城市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投資11億元實施市政重點工程項目28個。三清大道東拓以及南鐵南站站前路、廣環路、玉石路、玉中路竣工通車,玉清南大道、玉峰路、五中路春節前竣工,打通了高鐵新區和城東新區、主城區的快速通道。杭長高鐵玉山段建成通車,高鐵南站站房、落客平台及上下客引道、站前廣場、供水管網改造竣工投入使用。城市功能設施日趨完善,110KV城南變電站投入運營;城區污水管網改造完工投入使用;冰溪古街綜合改造、懷玉公園春節前竣工;公交總站、地質災害防治指揮中心主體完工。總投資30億元的國際檯球文化產業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成功承辦首屆中式檯球世界錦標賽,引爆全民關注熱潮,吸引全球關注目光,提升了我縣旅遊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績斐然
冰溪河「一河兩岸」旅遊綜合體全面竣工,金沙溪·夢里水鄉景區加快建設;旅遊集散中心春節前主體完工;博物館啟動布展工作;麥可將度假區正式營業,人氣火爆;紫湖旅遊商貿市場開始試營業;紫湖琴山超五星級旅遊度假區開工建設;德上高速懷玉山連接線建設進展順利;紫湖、懷玉兩個優美小鎮建設有序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深入開展,以「十大整治」活動為抓手,每日一主題,全面打響專項整治、基礎建設、文明教育、社會管理四大「攻堅戰」,集中整治市容市貌,清理城市「牛皮癬」3萬余處,查處違章戶外廣告200餘起,改造里弄小巷17條,全面整治「六小」行業;集中整治縣城非法營運載人三(四)輪車1205輛,其中縣財政投入443萬元回購1088輛;清查清理縣城違法佔地違規超建809戶,拆除違章建築4.58萬平方米;開展大貨車違章進城區聯合執法,共處置違章大貨車789輛;成功列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提名城市。我縣新型城鎮化工作代表市裡接受全省考核,受到好評。( 張和清)
嘉善經濟
2014年,嘉善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2.4億元,可比增長9%;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17063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2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48元,分別達到9.2%和10.4%,跑贏9%的GDP增速;財政金融實力進一步增強。2014年,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60.05億元,增長9.7%,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1.3億元,增長8%;
中國歸谷嘉善科技園
被評選為首屆浙江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在省2013年統籌城鄉發展綜合水平排名中嘉善縣列浙江省第七,進入了統籌城鄉發展水平綜合評價體系全面融合的最高階段。合同利用外資6.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2億美元,實際利用縣外內資76.6億元,均繼續保持全市前列,浙江省十強位次
G. 常山縣哪個村鎮最富裕
輝埠鎮
常山縣,隸屬浙江省,位於浙江省西南部、金衢盆地西部、錢塘江上游,東鄰衢江區,南靠江山市,西南與江西省玉山縣交界,西北與開化縣毗鄰,東北部與杭州市淳安縣相接,縣人民政府駐天馬街道勝利街29號。 全縣總面積1099平方千米,下轄3個街道、6個鎮、5個鄉,180個行政村、10個社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山縣常住人口259966人。
東漢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建縣,始稱定陽;唐朝咸亨五年(674年),分信安在原定陽縣地置常山縣,以縣治南有常山(又名長山,即今湖山)命名,以常山縣為名自此始;常山縣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38個品種,其中石灰石、石煤、瑩石礦儲量和品位均居浙江省首位。
H. 開化怎麼發展
開化本是山城,為確保下游飲水和環境考慮,犧牲了很多工業,嚴重的拉低了本縣的GDP,工人下崗,農民外出打工,很多鄉鎮基本都形成了空城,沒有一點氣息,本在港澳奮斗多年,十分關注家鄉的經濟發展和政策規劃!也許建議是片面的,但是由衷的,以我個人自私的表達,可能不現實,但也要講!在香港的開化商會和同鄉會也很關注家鄉的經濟發展!
1:我覺得開化應該重新推動工業上的躍進,拉動投資,但要確保輕工與重工的平衡,為了就是下游杭州人民喝乾凈水,為了省領導一句話,一紙公文,抹殺了開化的大部分工業,隨著就是工人下崗,農民外出,GDP下降,他們是開心了,開化人民心寒了,悲慘了,每年還可憐巴巴的,像施捨一樣,來,批給你們開化2000萬花花,2000萬能幹嗎,還不是給和諧完了,老百姓沒門,最後還是一句話,咱們省里沒人!!!!!
2:要開發旅遊地產,度假酒店,度假休閑山莊,休閑項目
3:統籌規劃好現有的旅遊目的地,加大力度推廣,一句話廣告宣傳,必須是大力度,但政府沒錢 如果我有很多錢,我會捐出貢獻家鄉
4:拉動工業的基礎吸引更多的外來工,一個城市的建設和經濟推動60%全靠外來人員的貢獻,有商業氛圍和氣息後,政府則要推動舊城的改造和城市的規劃,不管怎麼樣,面子工程在中國的土地上是不可少的,一個地方的窮與富,從城建方面就可以看的出 ,一個城市首先給外來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先看好的,把城建搞起來,面子上首先賺足!
5:加大現代服務業的推動 要相應政府對策積極發展現代區域物流,有著區域的優勢就要有規劃有目的的強有力推動
6:拉投資,引資金,發展房地產,雖然覺得這樣很不和諧,會造成城市發展的畸形,但要記住一句話,現在開化在外的人「不缺錢」,你知道溫州除了民營發達造就成名聲響亮還有就是炒房炒出來的,再沒有炒房團前,別說在國外就是在中國也只是簡單知道溫州也就是個沿海地級城市,民營比較多而已,也就此罷了 7:政府和民間要積極宣傳開化形象 加大廣告 加力推廣
衢州人民 開化人民自己必須要有底氣,我們是最強的!我們發展是最快的,我們這里是最棒的!
不能說自己窮,越說越窮,要積極說服周邊的朋友。介紹開化的好,開化的經濟,開化的旅遊
別腦殘的到外地溜達一圈就說自己不是開化人,再也不回開化這個鬼地方的,這種人就是腦袋被們擠兌了
中國部分人的心態是畸形的,我真不知道他們是腦殘還是??????
為什麼總有人會說:浙江最窮在衢州,衢州最窮在開化
記住一句話:官富不叫富 民富才叫富
衢州在全國的富裕度是前30名的
GDP是全省連續三年第一的
未來五年我相信衢州經濟增幅和發展會超過部分沿海地區
為什麼?很簡單,沿海發達地區工業發達的同時造就成工業環境嚴重污染,土地萎縮
沒有更多的資源去擴張和發展,雖沒飽和,但也是極限了
隨著國家的調控和產業轉型,某些領域的行業趨向倒閉和遷移,東莞和溫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以前這些地方是世界工廠,現在隨著轉型,大部分高端產業已經遷移和輻射到省內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
這樣會給衢州這個新興城市帶來更多的發展和機遇
開個玩笑:但也許就是現實,2020年前浙江的排名將是:杭州-寧波-衢州
浙江省人民向中央政府吶喊!!!!!!!!
衢州人民向浙江省吶喊!!!
開化人民向衢州吶喊!!!!!
衢州,開化雄起!!!!!!!!!!!!!!!!!!!!!!!!
開化要發展了,大家加油!
1、五礦集團已經確定入駐衢城,將在西區錦西大道往西一直延伸到航埠上面的十六畝村,北接長深高速,南到常山港。將在西區建造一個產業園,引進配套相關產業。打造衢州新城!
2、衢州飛機場已經確定搬遷,軍用飛機場遷往常山球川鎮黃泥畈,毗鄰長深高速,京台高速,以及即將開工建造的杭新景高速。還有在建的杭衢景鐵路。交通非常便利。適合各種軍用物資的運輸與調配。民用機場遷往衢江區全旺鎮黃毛畈,毗鄰龍麗高速,杭金衢高速,以及杭衢鐵路線。交通也十分的便利,而且有機場快速路直接連往衢州市中心。
3、華埠已經在華埠鎮漁塘建造杭衢景開化火車站,目地是打造四省邊界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倉儲中心設在城關鎮和馬金鎮上。將為浙西最大的物流中心做配套,為衢州企業及央企五礦集團做後盾,與傳化物流中心遙相呼應。
4、龍游核電站的開工建設,將有利的為衢州提供配套的能源設施,將成為浙西最大的核電站。
5、江山將打造旅遊文化之都,重點發展旅遊業已經相關度假產業,與周邊三清山,黃山,武夷山,千島湖,婺源。聯合打造四省邊界中心旅遊休閑圈。
6、開化將在205國道鳳凰盛世樓盤邊上建造一幢5星級酒店,將是浙西最豪華的酒店,樓高108米,配套設施完善。為物流中心相關產業服務。
7、衢州西區兩幢5星級酒店其中一幢也即將開始營業。另外一幢也在施工當中。都將為衢州的投資環境給予強力的支持!
8、機場搬遷後,將空出超大市中心空地來吸引外面的投資來打造新衢城,東與沈家相接,北接衢州花園,南接巨化。西連衢州市中心東方文化廣場。
9、衢州將在整個新城外圈打造快速路。與機場快速路相接。將極大的提高衢州的交通環境!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I. 想到衢州常山工作,卻不知道那邊經濟條件怎麼樣
我是衢州人,我來聊兩句。
經濟實力不知道指的哪方面呢。
如果是城鎮人均收入水平的話,估計就你們湖南的長沙比衢州稍微多一點。
如果是高樓大廈,那麼衢州實在很慚愧,湖南很多城市都可以比的過衢州。
城市大小,衢州是個小城,中國十大宜居之城之一。
收入的話,估計比中西部要好吧,(沒在中西部工作過)。和沿海地區、發達地區、大城市相比,還是要落後。
衢州是浙江地區墊底的城市了,常山在衢州也屬於排後面的,柯城和江山市和龍游縣經濟要好一點。不過這也是相對浙江省內來說,對於中西部來說,收入和生活水平還是可以的。
以上是介紹,下面回答你的問題:1,衢州工業區還是挺多的。2,和湖南哪個城市差不多,這個真不清楚,對湖南的城市不太了解。
J. 常山縣的經濟
常山縣的浙江常山工業園區屬省級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為7平方千米,長遠規劃面積19平方千米,園區主要布局機械、紡織、食品、電子及印刷等產業。
2008年常山縣人均GDP22256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8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071元。
2011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88.6億元,是2006年的2.2倍。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到8.5億元和5.3億元,是2006年的2.4倍和2.3倍。金融存貸款總額達到167億元,是2006年的2.7倍。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3.5億元,年均增長16.9%。三次產業結構由2006年的14.7:48.5:36.8調整為8.0:54.2:37.8。五年累計新增建設用地1.1萬畝、實施工業項目831個,工業增加值達到38.5億元,按現價比2006年增加22.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28家,比2006年增加20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稅8.5億元,其中利潤5.7億元,分別是2006年的3.6倍和4.8倍。節能減排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2005年末,全縣共有耕地面積18.52萬畝,其中水田16.07萬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9.93萬畝,平均單產377公斤/畝,總產量7.5噸,其中水稻占糧食播種面積的80%、總產量的90 %。除水稻外,常山縣甘薯、大豆、玉米、大小麥類等糧食作物發展也較快。
蔬菜瓜果是常山縣的優勢農產品。2005年,全縣蔬菜播種面積0.6萬畝,產量3.2萬噸;瓜果播種面積5.06萬畝,總產量8.35萬噸。小西瓜、辣椒、大蒜、番茄、高山四季豆、沿江避災早毛豆等在縣內外有一定知名度。要立足常山縣資源優勢和交通優勢,做大做強蔬菜瓜果產業。以擴大種植面積、改變種植方式、提高產品質量為重點,著力提高常山縣蔬菜瓜果的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充分利用常山縣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瓜類,加快形成專業化的生產基地。積極推廣標准化生產、工廠化育苗技術,如塑料大棚、滴灌、新型覆蓋材料、基質栽培等現代設施技術,促進蔬菜瓜果集約化生產;制定實施主要蔬菜品種的地方標准,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
常山是傳統的茶葉產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以生產綠茶為主。2004年,全縣茶葉面積8800畝,茶葉產量245噸,產值1100萬元。通過加強茶園管理、改造低產茶園、名茶加工標准化體系建設,全縣已經擁有一批基礎條件較好,集中成片的茶葉生產基地,名優茶的產量和質量逐年提高,以常山銀毫、柚鄉春等品牌為主的名優茶產值占總產值的87.5%。
2013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1417萬元,比2012年年增長4.7%。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42454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10037畝,油料播種面積61403畝,蔬菜種植面積53200畝,果用瓜種植面積5422畝。全年糧食作物總產量80190噸,比上年增長0.5%;油料產量7197噸,增長5.5%;蔬菜產量87647噸,下降0.6%;果用瓜產量13607噸,增長13.8%。 幼兒教育。1988年以後,全縣幼兒園基本穩定在二百所左右,每年入園幼兒總數達6—7千名,教職工三百上下名,總體上呈穩中有升態勢。民辦幼兒,尤其是農村幼兒園蓬勃發展,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輝埠等鄉鎮成立了中心幼兒園。2002年教育局設幼兒教育管理科,各鄉鎮成立幼教工作站。之後,對全縣幼兒園進行審核登記注冊,並開展合格幼兒園和等級幼兒園的評估及幼兒園的年檢工作,實施幼兒教育規范化、現代化的管理。
小學教育。1988年以來,全縣小學繼續撤並生源不足、辦學條件差的農村完小、村小,布局逐年調整。到2002年,全縣有小學129所,與1988年相比減少一半左右,比最高年份1964年的465所減少了336所。在1986年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礎上,天馬鎮率先實施義務教育,小學畢業生免試直接升入初中。之後其他鄉鎮逐步實施義務教育,到1995年,全縣24個鄉鎮全部實施義務教育。1999年秋,實施《常山縣義務教育學制改革方案》,小學同時招收五年制和六年制新生。到2000年,完成學制改革任務,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九年制義務教育。
中等教育。自1978後以後,中學基本穩定在30所左右,大致上是每鄉鎮一所初級中學,城關、招賢、芳村、白石四片各一所完中的格局。1至2002年,全縣普通中學計24所,其中高〈完〉中4所;在校生17677人,其中高中生3322人;教職工1091人,其中專任教師960人。
中等職業教育。1988年,縣政協教育組牽頭創辦定陽職業中學,針對常山實際,當年秋招收紡織班、微生物班新生120名。至2002年,全縣職業高中3所,38個班級,在校生1926人;教職工72人,其中社會力量辦學27人。
成人教育。在1986年實現「基本無盲縣」的基礎上,掃盲工作繼續進行。1990年成立縣掃盲工作協調小組,制定了八·五掃盲規劃表。至2000年,鄉、村兩級成校培訓了14.6萬人次的農民,青壯年非盲率達98%,基本實現世紀末掃除文盲的目標。
教師隊伍。1987年,全縣教職工總數1626人,專任教師1420人;專任教師達到合格學歷的人數大約三分之一。2002年,教職工總數2311人,專任教師2100人。15年來,教職工總數和專任教師分別增加了685和680人。小學、初中、高中專任教師達到規定學歷的公辦教師分別是1028、693、147人,合格率分別為95%、96%、71%。 截至2010年底,全縣創建省級強鄉5個、省級小康村150個、省級農村體育俱樂部10個、省級先進社區4個、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1個、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3個。新昌鄉政府、天馬鎮紫港社區、縣老年體協在第十四屆省運會期間被評為全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