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量經濟學」講的是什麼
以一定的經濟理論和統計資料為基礎,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與電腦技術,以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隨機性特性的經濟變數關系。
主要內容包括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經濟計量學。
② 計量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計量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建模是計量的靈魂,所以就從建模開始。大家不妨來看看推送的計量經濟學的主要內容,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計量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本書定位於使學生掌握計量經濟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並能夠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主要包括滿足經典假設條件的回歸分析計量經濟學模型、放寬經典假設條件的計量經濟學模型、虛擬變數、聯立方程組模型及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模型等內容。講述力求簡明扼要、通俗易通,盡可能避免繁瑣的數學推導,並將EViews軟體的學習與各章案例分析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學習EViews的操作方法。本書在編寫中借鑒了國內外優秀教材的優點,並結合作者多年來從事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經驗和體會,符合經濟管理類應用型本科專業教學的實際要求。
簡介:
計量經濟學(英文:Econometrics),是以數理經濟學和數理統計學為方法論基礎,對於經濟問題試圖對理論上的數量接近和經驗(實證)上的數量接近這兩者進行綜合而產生的經濟學分支。
該分支的產生,使得經濟學對於經濟現象從以往只能定性研究,擴展到同時可以進行定量分析的新階段。
「計量」的意思是「以統計方法做定量研究」,所以「量」字應讀作「[liàng]」,而不讀作「[liáng]」。
計量經濟學基礎
據說在經濟學中,應用數學方法的歷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威廉·配第的《政治算術》的問世(1676年)。
「計量經濟學」一詞,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R.Frisch)在1926年仿照「生物計量學」一詞提出的。隨後1930年成立了國際計量經濟學學會,在1933年創辦了《計量經濟學》雜志。
人們應如何理解「計量經濟學」的含義?弗里希在《計量經濟學》的創刊詞中說到:「用數學方法探討經濟學可以從好幾個方面著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與計量經濟學混為一談。計量經濟學與經濟統計學決非一碼事;它也不同於我們所說的一般經濟理論,盡管經濟理論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數量特徵;計量經濟學也不應視為數學應用於經濟學的同義語。經驗表明,統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這三者對於真正了解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數量關系來說,都是必要的,但各自並非是充分條件。而三者結合起來,就有力量,這種結合便構成了計量經濟學。」
後來美國著名計量經濟學家克萊因也認為:計量經濟學是數學、統計技術和經濟分析的綜合。也可以說,計量經濟學不僅是指對經濟現象加以測量,而且表明是根據一定的經濟理論進行計量的意思。
計量經濟學的基礎是一整套建立在數理統計理論上的計量方法,屬於計量經濟學的「硬體」,計量經濟學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
理論檢驗。這是計量經濟學用途最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這也是計量經濟學本身的一個主要內容。
預測應用。從理論研究和方法的最終目的看,預測(包括政策評價)當然是計量經濟學最終任務,必須注意學習和了解,但其預測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們應十分注意的。
特點
模型類型:採用隨機模型。模型導向:以經濟理論為導向建立模型。模型結構:變數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線性或者可以化為線性,屬於因果分析模型,解釋變數具有同等地位,模型具有明確的形式和參數。數據類型:以時間序列數據或者截面數據為樣本,被解釋變數為服從正態分布的連續隨機變數。估計方法:僅利用樣本信息,採用最小二乘法或者最大似然法估計變數。非經典計量經濟學一般指20世紀70年代以後發展的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及應用模型,也稱現代計量經濟學。
③ 計量經濟學對我們生活有什麼作用
計量經濟學對我們生活的作用:
計量經濟學常被與經濟統計學、數理經濟學等概念所混淆,因而人們在對其作用的認知上面,也等同於這些科學,這是不正確的。
以上文所述,計量經濟學著重強調經濟理論的實證問題,而數理學家則是藉助數學工具對經濟問題進行研究表達為數學模型的形式,對前提的經濟理論假設的對錯並沒有基於關注。誠然數理統計學中包含許多計量統計學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但並不等同於數理統計學。例如單位根和協整理論、廣義矩估計等就是計量經濟學所獨有的方法和工具。
具體來講,計量經濟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計量經濟學可以驗證經濟理論或模型是否可以就過往的經濟數據進行解釋,尤其是在具有經驗特徵的經濟數據事實方面;
二、計量經濟學可以驗證經濟理論和假說的准確性,從而解釋經濟現象;
三、計量經濟學成為認為預測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刻畫市場風險和波動性,根據計量經濟學所得出的結果,進行經濟政策方面的決斷。
四、計量經濟學的作用已經不局限在傳統的經濟領域方面,可以對其他人們生存發展所涉及到的「經濟事件久期」進行分析。例如人們失業後再就業的預期時間,家庭致富脫貧的時間等。
與一般的數學方法相比,計量經濟學方法有十分重要的特點和意義:
研究對象發生了較大變化。即從研究確定性問題轉向非確定性問題,其對象的性質和意義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在方法的思路上、方法的性質上和方法的結果上,都將出現全新的變化。
研究方法發生根本變化。計量經濟學方法的基礎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是一種新的數學形式。學習中要十分注意其基本概念和方法思路的理解和把握,要充分認識其方法與其它數學方法的根本不同之處。研究的結果發生了變化。我們應該知道,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結論是概率意義上的,也可以說是不太確定的。但真正要理解其不確定性的含義,並不那麼簡單,學習中需要始終關注這一點。
④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什麼學科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經濟學科。計量經濟學是以數理經濟學和數理統計學為方法論基礎,對於經濟問題試圖對理論上的數量接近和經驗(實證)上的數量接近這兩者進行綜合而產生的經濟學分支。
⑤ 計量經濟學
OLS是ordinary least square的簡稱,意思是普通最小二乘法。普通最小二乘估計就是尋找參數β1、β2……的估計值,使上式的離差平方和Q達極小。式中每個平方項的權數相同,是普通最小二乘回歸參數估計方法。在誤差項等方差、不相關的條件下,普通最小二乘估計是回歸參數的最小方差的線性無偏估計。用這種方法可以算出計量模型中的參數,它是計量經濟學中最基本,也是用的最多的方法。計算很復雜,你只要把原理搞清楚就可以了。現在都是將數據輸入軟體,由程序來計算的。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是數學家高斯發明的方法,距今將近兩百年歷史,這個過程後來經過很多數學家改進。當然也有其局限性,當代的數學家又發明了一些新方法,比OLS要復雜很多。計量經濟學是結合經濟理論與數理統計,並以實際經濟數據作定量分析的一門學科。主要內容包括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經濟計量學。理論計量經濟學主要研究如何運用、改造和發展數理統計的方法,使之成為隨機經濟關系測定的特殊方法。應用計量經濟學是在一定的經濟理論的指導下,以反映事實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用經濟計量方法研究經濟數學模型的實用化或探索實證經濟規律。
⑥ 怎樣理解計量經濟學的重要作用
計量經濟學是專門研究經濟范疇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和數量變動規律的經濟學,同時,計量經濟學又是一門研究經濟問題的方法論和方法學科。計量經濟學通過把經濟理論具體化、數量化,使人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經濟規律,更好地按客觀規律辦事;通過經濟數學模型和方法的研製和開發,獲得經濟發展的數量表現、數量關系和數量變化的信息,為制定宏觀經濟政策與國家經濟發展計劃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也為微觀經濟主體經營管理的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於計量經濟學要用數學方法把經濟理論表述為方程體系,再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估算,所以又常常被說成是經濟學、數學和統計學的結合。
盡管人們對計量經濟學到底是一門學科、是一種學派還是一個分支仍然存在著巨大的爭議,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計量經濟學在經濟學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也並不妨礙計量經濟學家同樣受到人們的尊敬
⑦ 計量經濟學模型主要有哪些應用領域,各自的原理是什麼
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應用大體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1結構分析,即研究一個或幾個經濟變數發生變化及結構參數的變動對其他變數以致整個經濟系統產生何種影響。其原理是彈性分析、乘數分析與比較靜態分析;
2經濟預測,即用其進行中短期經濟的因果預測。其原理是模擬歷史,從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中找出變化規律;
3政策評價,即利用計量經濟模型定量分析政策變數變化對經濟系統運行的影響,是對不同政策執行情況的模擬模擬;
4檢驗與發展經濟理論,即利用時機的統計資料和計量經濟學模型實證分析某個理論假說正確與否。其原理是如果按照某種經濟理論建立的計量經濟模型能夠很好地擬合實際觀察數據,則意味著該理論是符合客觀事實的,反之則表明該理論不能解釋客觀事實。
⑧ 請問金融計量經濟學是研究什麼滴具體一點哈~~
和計量經濟學差不多,主要是通過統計學上面的方法,比如線性回歸,時間序列分析,通過這些方法來建立一些分析模型。當然數學上面地方法不限於此啊~~~~~~~~~~
但是這門課程比較偏向於金融方面,所以研究的模型,都是和金融相關,比如資產定價模型,投資組合之類。
另外重要的就是考察經濟形式對於金融的影響,預測金融方面的變數,進行決策等。比如貨幣供給這些。
不知道你看這個書干什麼啊,如果是學投資的,看這種書可以,但是千萬不要相信它,不然工作了很麻煩的。。。 你會發現學的和用的完全脫節。。。 反正有自己的想法最好。。。
⑨ 計量經濟學知識點整理有哪些
計量經濟學知識點整理:
1、數理經濟模型和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區別
①研究內容不同
數理經濟模型的研究內容是經濟現象各因素之間的理論關系,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研究內容是經濟現象各因素之間的定量關系。
②描述和模擬辦法不同
數理經濟模型的描述和模擬辦法主要是確定性的數學形式,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描述和模擬辦法主要是隨機性的數學形式。
③位置和作用不同
數理經濟模型可用於對研究對象的初步研究,計量經濟學模型可用於對研究對象的深入研究。
2、理論模型的設計
理論模型的設計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選擇模型的變數;第二步,選擇模型的數學形式;第三步,設定模型的參數期望值。
(1)選擇模型的變數
被解釋變數,即作為研究對象的變數,其選擇需考慮數據可得性。
解釋變數,即解釋研究對象的變數,其選擇需要以經濟理論和經濟行為規律為基礎,同時考慮數據可得性和解釋變數間獨立性。
(2)選擇模型的數學形式
選擇模型的數學形式的依據有:①經濟行為理論;②散點圖;③各種可能的數學形式的模擬結果比較。
(3)設定模型的參數期望值
根據參數的經濟含義設定其估計期望值。
3、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經濟學科
(1)從計量經濟學的定義來看,弗里希將計量經濟學定義為由經濟理論、統計學和數學結合而成的一門經濟學的分支學科。
(2)截至2014年,有12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主要貢獻在計量經濟學領域。
(3)計量經濟學≠數理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只能應用於經濟領域;數理統計學不僅可以應用於經濟領域,還能應用於其他領域。
(4)計量經濟學的基礎是對經濟理論和經濟現象的研究和認識。可以說,沒有經濟理論和經濟現象,就沒有計量經濟學。
4、根據內容深度劃分
初級計量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計量經濟學的數理統計學基礎知識和經典的線性單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理論與方法。
中級計量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用矩陣描述的經典的線性單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理論與方法、經典的線性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理論與方法,以及傳統的應用模型;高級計量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非經典的、現代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理論、方法與應用。
5、計量經濟學定義
計量經濟學,又稱經濟計量學,是由經濟理論、統計學和數學結合而成的一門經濟學的分支學科,其研究內容是分析經濟現象中客觀存在的數量關系。
⑩ 經濟計量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經濟計量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即建立模型、估算參數、驗證理論、預測未來和規劃政策。它並沒有自己獨特的經濟理論,各種有關的經濟理論都可作為編制模型的依據,並加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