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絲綢之路經濟帶來哪些發展機會

絲綢之路經濟帶來哪些發展機會

發布時間:2022-11-21 04:07:18

『壹』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意義有哪些

1、絲綢之路經濟帶有利於是促進亞歐貿易和投資合作,帶動與影響未來幾十年的國際區域合作。

2、有利於推動我國發展外向型經濟、以開放促進改革和開發,發揮各自特色和優勢。使國家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

3、有利於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文化交流,促進共同發展和社會安定,促進開放共贏;

4、有利於打通從我國東部到整個歐洲的經濟貿易大動脈,和很多沿線國家經濟互補,能夠收到互利共贏的效果;

5、為了進一步開拓市場,消化我國的過量產能;


補充: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與西亞各國之間形成的一個在經濟合作區域,大致在古絲綢之路范圍之上。包括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等四省市區。

『貳』 什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它給西部帶來了哪些機遇

(1)由第一幅圖可知,長江沿江地帶起到了紐帶作用,構成了「H」型經濟格局,圖中的城市:①是重慶,④是上海;(2)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注入東海,圖中的城市②是武漢,是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3)由圖可知,城市③是南京,通過它的南北鐵路線是京滬線;(4)由第三幅圖可知,長江沿江地帶構成了「鋼鐵工業走廊」和「汽車工業走廊」;(5)長江上游由於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長江沿江地帶由於工業污染嚴重,易形成酸雨.故答案為:(l)H;重慶;上海;(2)漢江;唐古拉;東;(3)京滬線(鐵路);(4)鋼鐵;汽車;(5)水土流失;酸雨.

『叄』 新絲綢之路對於中國來說有哪兩大優勢

一個方面是通過建設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可以推進區域間基礎設施在內的各種互聯互通,有利於提高區域合作水平,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激發區域內經濟增長潛力,為全球日益增長緩慢的經濟提供新的增長力量。
其中尤其有利於消化中國嚴重過剩的各種產能,隨著中國基礎設施的日益飽和,中國國內之前圍繞高投資配備的高產能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為此需要為這些產能尋找更大的需求空間。
還有一個方面,中國通過打造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必然會有利於構築以開放促進中國西部大開發,促進形成中國東部再改革的新倒逼格局。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建設進入到新階段,改革也進入到深水區、攻堅期,之前第一輪的改革紅利逐漸消失,改革面臨各種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面臨日益嚴重的利益固化的挑戰。從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以及更早的絲綢之路的經驗來看,開放是推動中國改革最有力的力量之一。
新絲綢之路具有一石三鳥的作用
既然打造中國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具有一石三鳥的作用,也具有多贏的效果,即使也會面臨各種挑戰,但未來必定會加速予以推進。那麼作為中國哪個區域和城市將成為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呢?
目前來看,中國構築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中國眾多地區是一次新的發展機會。最直接的受益區域將是西部的新疆和沿海的廣西。新疆一直立足於搭建亞歐溝通的橋頭堡,通過亞歐博覽會等方式已經取得了對亞歐,尤其是中亞的經濟、文化、政治交流的先手。而廣西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已經站在了中國與東盟交流的前台。而且從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來看,這兩者是必然的先行者。
但從更寬的區域來看,更縱深的陸地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主導者和橋頭堡,更有可能是西安和廣州這兩座城市。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這兩座城市在西北和華南區域中綜合老大的地位當之無愧,不論政治、文化、經濟都是這兩大區域的中心城市;之二是新的絲綢之路構築的是立體互聯互通,包括航空,信息高路、高速鐵路等, 在立體綜合交通樞紐方面這兩大城市的優勢也很明顯;之三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必定是升級版,必定更重視服務貿易,故只有足夠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中心城市才能夠構築出服務業交流的平台。
再考慮到當前中國的中心城市都在挖掘自身的新經濟增長點,陝西從大西安的角度在全力推進西咸新區的建設,廣州在推南沙新區的建設。這兩大新區都將生產性服務業、總部經濟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將打造綜合性交通樞紐作為主要定位,從這個角度來看,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和發動機,很大的可能性將落在 西安和廣州。
成為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也意味著必須在中國再開放大格局敢於擔當;為此也需要這些最有可能成為橋頭堡和其他也有機會競爭橋頭堡的城市和區域,敢於亮劍、勇於挑起這份重擔,最終讓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從設想變成現實。

『肆』 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帶來哪些影響

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中國和平崛起的關鍵時期提出的,通過開展區域經濟合作,推動經濟共同發展。
第一,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我國調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滿足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客觀需要。
第二,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經濟在新的起點上履行大國責任、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具體體現。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大,在中亞及周邊國家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經濟發展戰略構想的實踐。
第三,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是為了國家安全和區域協調發展。目前,中國經濟總量的70%在沿海省份,中國進出口總額的90%是通過海運完成的,所以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對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說,當前中國改革開放迎來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特別是我們新疆要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有大局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組織准備、政策准備和制度准備。

『伍』 絲綢之路的發展對中國的對外貿易有何作用

 一,對中國來講,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具有多重戰略意義。首先,可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合作的重點是發達國家,中國從發達國家引進大量資金與技術,成立大批合資企業,生產出的產品以西方國家和周邊為主要市場。
  二,「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推動中國向西開放,深化中國與廣大歐亞地區國家的經濟合作,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其次,可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將為西部省份帶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三,可促進產業結構轉型,推動企業「走出去」。實施「走出去」戰略對於我國轉移過剩的生產能力,調整產業結構具有重要意義。最後,有利於保障能源安全。「絲綢之路經濟帶」將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油氣出口國的能源合作。
  四,目前,中國原油進口主要是通過海運穿過馬六甲海峽,存有較大安全風險。而來自俄羅斯、中亞國家的油氣通過管道進口,大大降低了運輸風險。[

『陸』 中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原的鑄鐵冶煉,鑿井等技術傳入西域,促進了西域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西域的各種農作物以及動物等特有品種流入中原,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物質,擴大了食物來源,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文化交流,極大的促進了民族的融合,為中華民族的統一作出了巨大作用。

『柒』 「一帶一路」會給西安帶來什麼樣的機遇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的經濟融合發展區域。經濟帶發展模式是以交通運輸干線為發展軸,以軸上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作為核心點,發揮輻射與帶動功能,以此來形成點狀密集、面狀輻射、線狀延伸的生產、貿易、流通一體化的帶狀經濟區域。絲綢之路經濟帶在中國的范圍大致包括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等四省市區。
就西北區域來說,主要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影響。長期以來,西北地處我國邊陲,國土面積遼闊,資源豐富,但離東部沿海較為偏遠,周邊環繞國家經濟薄弱,大部分土地貧瘠,交通不便,一直都是我國的資源輸送區和國家扶貧重點區域。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出,在全國的經濟地理格局上有了大突破,東邊牽著最有活力的亞太經濟圈,西邊連著成熟穩定的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將融合亞歐涵蓋30億人口的巨大市場,這樣的前景給西北五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機遇,相比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扶持和先進地區的幫扶,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從更大程度上給西北五省以更重要的經濟地位和發展空間,這是能給西北五省帶來緣緣不斷活力的長遠福利。
中金產業咨詢認為:隨著戰略的推進,西北五省的交通、能源等基建將會迎來大發展,區域間人員、物資、信息交流會膨脹式發展,若周邊國家進展順利,西北五省將會成為中國援助中亞、東歐等國家基建、金融的輸血大動脈,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等西部核心城市將會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可以預見,隨著西北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員信息交流日益充分,西北的政治將更加穩定、民族融合將更加充分、能源供應將更加安全,這將是帶給西北區域最大的福利。

『捌』 從商務角度出發,你認為古老的絲綢之路在今天可以開發哪些新的價值

1、區域擴展和通道延長,可以發生規模經濟效應

規模經濟是被廣泛使用的一個概念。在生產力經濟學中,有企業內的規模經濟的理論[4]。在國際貿易理論中,有產業內貿易的規模經濟理論。

本文提出國際經濟組織擴展的規模經濟的觀點。即國際經濟組織的適度擴展會產生規模經濟。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兩大戰略的對接合作,可使原有戰略中的兩個組織規模擴大。具體表現在區域擴展和通道延長兩個方面。

一是區域擴展。兩大戰略對接合作會使兩個戰略中的相關國家和地區產生區域擴展效應。除了地理覆蓋重合部分,還可以把互不重合的區域整合疊加,從區域的縱向和橫向擴展兩大戰略的總體區域覆蓋面,使兩大戰略各自和總體的經濟合作區域適度擴展。

二是通道延長。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歐亞經濟聯盟,都是需要在經濟合作中進行物流、人流、信息流的流通,都是需要交通、運輸、信息網路的通道。兩大戰略的對接與合作,會使原有的獨自戰略的通道銜接、延長。通道的銜接和延長,會使經濟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流動更順暢、更延伸,會因為通道延長產生規模適度擴張效應。

兩大戰略對接合作,擴展了原有戰略的地理區域,延長了兩大戰略各自的通道。可以產生兩大戰略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的規模經濟,特別是對接合作的規模經濟。

2、國際貿易和分工合作,可以獲得比較利益效應

在國際貿易理論方面比較利益學說占據主要地位,最早由亞當·斯密提出「絕對利益論」主張自由貿易論。後來,大衛·李嘉圖發展和完善了斯密的絕對利益論,提出了「比較利益論」,成為最為經典的國際貿易理論。有人認為,比較利益理論不適用了。

本文認為,比較利益理論仍然是頗有效用的理論,只不過是應用對象和應用范圍發生了變化,需要與時俱進,應時而用。在兩大戰略經濟組織內部和各國之間,開展自由平等的國際貿易,在有與無之間必然是互通有無,在優與劣之間必然是選優補劣。

其實質是供求關系和比較利益學說發揮作用。其後果是必然促進國際主動和被動的分工合作。各國都生產比較利益較高的產品,而使自身獲得較高的比較利益,這種比較利益的局部表現的疊加,形成兩大戰略經濟體的整體比較利益,使各國受益,整體也受益。

3、產業互補和資源共享,可以獲得優化配置效應

兩大經濟戰略對接合作,將要重點開展投資、金融、能源、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航空航天、遠東開發等領域合作。可以使兩大經濟戰略產業互補、產品互補、資源互補。這種互補非常有利於兩大戰略經濟體的資源優化配置。

兩大戰略的相關各國,都有獨特的經濟資源,這些資源在兩大戰略對接合作中合理開發、合理交流、合理運用,會使雙方和多方受益。兩大戰略有的國家能源豐富,有的國家技術發達,有的國家農副產品豐盛,這些富有的資源和產業,可以在比較利益的基礎上,進行平等合理的商品交換,使富有的資源實現優化配置、有償共享,促進共同發展。

4、技術交流和人才互動,可以獲得要素流動效應

技術要素和人才要素是兩個極其關鍵的生產要素。國際的技術交流和人才互動等生產要素在國際公平合理的流動,可以獲得增值效益。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各國之間和歐亞經濟聯盟的各國之間,都會發生生產要素的流動,而兩大戰略的對接合作,可以在兩大戰略相關國家發生更大范圍、更廣領域的要素流動,從而取得增值和收益。

技術國際流動會使技術通過一定載體在不同國家和組織之間傳遞與接受。無論是通過技術貿易方式開展的有償技術轉讓,還是通過技術合作、技術援助和技術交流等形式開展的無償技術轉讓,都會給相關各方帶來顯性或隱性、近期或遠期的效應和利益。

通過技術轉讓,可以使兩大戰略組織中各國的技術水平得到提高,從而推動各國經濟增長。勞動者是生產力要素中最活躍的生產要素。在當代社會生產力發展與交流中,人才是生產力發展與交流的主導性要素。

在國際經濟組織之間,國家間、地區間順暢的人才互動和交流可以實現知識、技術互補和協同發展。由於經濟、社會、技術和政治等原因,國際人才流動雖有某些制約因素,但在平等互利原則下,仍有逐漸擴大的趨勢,兩大戰略的對接合作,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人才互動交換,進而促進相關國家間、地區間、經濟組織間的發展和獲利。

從兩大戰略相關國家間而言,人才的國際互動、流動,可以使兩大戰略相關國家在更大范圍實現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同時,人才的國際互動和流動還具有重要的溢出效應,可以促進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在國際的傳播,對兩大戰略相關國家以至於世界經濟發展都是有益的。

5、國際投資和金融合作,可以獲得國際資本流動效應

使國際直接投資的流向、方式發生變化。具體說,就是使區域內部直接投資內向化;外部資本流向兩大戰略區域內部,這些都會影響兩大戰略相關國家間的投資狀況,也必然會對國際資本流動產生影響。兩大戰略相關國家的對接合作,必然會對國際金融產生影響,會使區域貨幣合作要素傾向增強。

區域內進行金融貨幣合作,有利於為國際貿易擴大創造金融貨幣條件,有利於節約交易成本,刺激經濟與貿易增長,而且有利於發揮金融聯動的助推作用。進而,促進兩大戰略區域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化。

6、區域經濟發展和地緣政治穩定,可以促進世界和平

經濟發展,政治穩定,不僅有利於兩大戰略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的穩定,也會有利於整個世界的安定、和諧,進而可以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兩大戰略的對接合作,體現了合作共贏的外交理念,對於亞歐地區的和平發展和人民幸福會有極大的促進和保障效應。

上述效應的可能性,為對接合作展現了正向前景。但是這些預計效應的實現,需研究和解決相關問題。

(8)絲綢之路經濟帶來哪些發展機會擴展閱讀

絲綢之路經濟帶總人口近30億,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中國將在「新絲綢之路」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將會引進產業、聚集人口,這將使西部地區更快發展,並為中西部省區的機電產品、特色農產品、特色食品等貨物向西出口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第一,有助於中國周邊外交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經濟帶的建立與周邊大國息息相關,周邊外交環境要為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有力的基礎,「絲綢之路經濟帶」內外兼顧,統籌發展的基礎上提出,有利於應對地區大國之間的關系,有利於中俄新型大國關系的重鑄。

第二,有助於構建新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形成國際經濟新格局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對於構建大合作大發展的全球經濟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隨著生產的社會化,國家間經濟緊密度的增強,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的數量不斷增多,合作范圍不斷擴大。相關區域經濟合作的國家通過簽訂相關協議消除貿易壁壘,從而擴大了進出口規模,優化區域間的資源配置增強了區域組織的國際競爭力。

第三,有助於保障國家戰略安全,拓展中國戰略空間。

西部地區是保證中國戰略安全的重要區域。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有利於西部地區開發建設,有利於維護國防安全,有利於中國戰略縱深發展,有利於確保能源供應,有利於經濟安全。

「絲綢之路經濟帶」包含歐亞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在不同的社會制度、種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國家中,當然存在著對發展戰略、模式和政策的不同選擇,在經濟文化合作中就避免不了各種障礙和阻力。

「政策溝通」就是「對經濟發展進行交流、協商,最終制定出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國家的共同發展掃除障礙,提供政策支持。

第四,有助於培育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推動經濟重心西移。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有利於中國西進戰略的開展。中國在「新進」戰略上提出了不少新的構想,但總體來說都是為了加強中國和周邊國家多方面領域的交流和合作,使得各國互惠互利,「絲綢之路經濟帶」可以作為中國「西進」戰略的正式實施的一個重要標志。

「西進」戰略是一套旨在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的「再平衡」。「絲綢之路經濟帶」目的在於崛起中的中國以強大的經濟實力重新劃定周邊勢力范圍,並且奠定了中國成長為全球大國周邊基礎。

『玖』 作為大學生,我們比較關心的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創業和發展的機會

截至目前,我國已與4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與沿線國家已建設80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留學、就業、創業,「一帶一路」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機遇。
1.學外語的大學生可以做合作國之間的翻譯。比如外貿公司的翻譯、海關的翻譯、邊境口岸的翻譯、各個國家合作公司間的翻譯,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各國的合作也會越發緊密,所以那個時候外語翻譯這個崗位可能會供不應求,所以在大學期間主修外語的同學肯定要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未來肯定會大放異彩。
2.隨著各國之間的合作日益緊密,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會慢慢地融合,跨國教育肯定會飛速發展。兩國之間肯定會在文化、教育方面投入相當大的資本,留學生的相互交流增多,這對大學生從事跨國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隨著鐵路的修建、邊境口岸的設立、海關的暢通、時間成本將得到大大降低,這為跨國經商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歐洲、俄羅斯、阿富汗、哈薩克之前的貿易通道將慢慢打通,國外的產品到達中國只需要一天的時間,由於現在互聯網的普及,跨國關卡慢慢地優化,做到了一卡通的模式,大大減少了時間成本,再加上鐵路的便利,也減少了運輸成本,增加了量,所以現在做外貿的人訂單肯定呈指數式的增加。
4.隨著交通的發展和寬松的簽證政策,為跨境旅遊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學習酒店管理和旅遊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可以得到很多機會,其一可以當導游,其二可以去旅遊公司從事相關的工作,其三可以做一些旅遊文化的宣傳,這都是我們能夠得到的機會。
5.隨著亞投行、金磚銀行的設立,為跨國金融的資金融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各國間的購結匯、跨國間的手續、貸款也會變得越來越方便,以後也為做跨國金融投資、資金管理、財富管理的公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可以進行跨國投資股市、期貨、外匯等一系列投資活動,這也會給兩國之間的金融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學習金融投資的大學生可以從業跨境投資,這將給你們更多的投資機會。
趁著自己的這幾年好好努力工作,積攢人脈和資源,一帶一路作為國家長久的戰略,任何時候我們都有參與的機會,所以說不在於一時的成敗,主要還是先把本職工作做好,慢慢等待機會的到來,到機會來臨的時候一定要狠狠抓住機會,以後為國家也是為自己大展宏圖,建功立業!

『拾』 「一帶一路」帶來了哪些影響與機遇

「一帶一路」具體推進過程中不僅能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還能提高自身外匯資產收益率的同時進一步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時具備能源和地緣安全意義;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則是我國連接世界的新型貿易之路。

據業界初步估算,「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

如果說2014年是「一帶一路」大構想的提出年,那2015年無疑是「一帶一路」的具體政策推動年。自「一帶一路」概念提出,沿線省市積極響應,並具體落實。

從各地方已公布的「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可以看到規模已達到1.04萬億元。其中,鐵路投資近5000億元,公路投資1235億元,機場建設投資1167億元,港口水利投資超過1700億元。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是投資重點領域。

對此,中國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考慮到基礎設施的建設周期一般為2至4年,2015年國內「一帶一路」投資金額或在3000億至4000億元左右;

而海外項目(合計524億,每年約170億美元)基建投資中,假設1/3在國內,2015年由「一帶一路」拉動的投資規模或在4000億元左右。

(10)絲綢之路經濟帶來哪些發展機會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我們亟需資本、技術和管理模式。因此,當初的對外開放主要是以引進外資、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為主。

不可否認,這些外資企業和外國資本對於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管理的現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

可以說,這是一次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性產業大轉移。而今,盡管國內仍然需要大規模有效投資和技術改造升級,但已經具備了要素輸出的能力。據統計,2014年末,中國對外投資已經突破了千億美元,已經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一帶一路」建設恰好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新趨勢。「一帶一路」戰略通過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這「五通」,將中國的生產要素,尤其是優質的過剩產能輸送出去,讓沿「帶」沿「路」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共享中國發展的成果。

閱讀全文

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來哪些發展機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32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5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57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24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28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87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05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14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1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3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0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3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299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18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59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49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85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2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06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