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磅!5月份金融數據出爐,哪些數據實現了平穩增長
根據相關記者的報道,我國的5月份金融數據很多都實現了平穩增長,主要有以下三個層面:
國民的個人住房貸款數據實現了平穩增長。在疫情最開始的前1~2年,個人的住房貸款一直呈現下降的趨勢,在5月份的金融數據出來以後,我國的各項購房優惠政策都已經保障了個人房貸的穩定並增長。在某些地區的個人住房貸款將會沒有更多的束縛,在房價穩定並恢復的情況下,整個座城市的房子銷售和貸款供應也達到了相匹配的情況。這對於我國的各項經濟發展都是較好的影響,也是一種正循環。
② 美國5月CPI同比上升8.6%,再刷40年新高,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
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貨幣措施的問題,因為美國的貨幣措施相對比較寬松,這才導致CPI居高不下。
在美國的CPI同比上升了8.6%之後,美國的CPI已經創下了40年的新高,很多人的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因為CPI上升就意味著通貨膨脹的問題在不斷加劇,所以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再進一步提高,很多人的生活質量會相應降低。
美國的CPI同比上升了8.6%。
這是一個比較誇張的數據,雖然美聯儲已經進行了三次加息行為,但美聯儲的加息並沒有遏制美國的CPI上升,又沒有遏制通貨膨脹。在整個5月份期間,美國的CPI上升幅度是8.6%,居民也切實感受到了CPI上升給生活帶來的影響。在此期間,美國的部分地區的油價已經上升了50%,很多食品的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③ 1-5月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三大運營商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5.9億戶
日前,工信部發布《2019年1-5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據報道稱,2019年1-5月,電信業務收入增速繼續放緩,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590億元,同比增長0.3%。其中,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5.9億戶,同比增長6.2%,實現固定通信業務收入1756億元,同比增長10.3%。此外,電信企業積極發展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業務,拉動固定增值及其他業務的收入較快增長。1-5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固定增值業務收入為599億元,同比增長29%。
一、總體運行情況
電信業務收入增速繼續放緩。2019年1-5月,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590億元,同比增長0.3%,增速同比回落3.9個百分點,較1-4月回落0.4個百分點。
圖12018年5月-2019年5月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增速
固定通信業務收入保持兩位數。1-5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實現固定通信業務收入1756億元,同比增長10.3%,在電信業務收入中佔31.4%;實現移動通信業務收入3833億元,同比下降3.8%,占電信業務收入的68.6%,佔比較1-4月提高0.1個百分點。
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增速放緩。1-5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2574億元,同比增長1.2%,較一季度回落1個百分點,在電信業務收入中佔46%,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0.57個百分點;完成固定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896億元,同比增長2.5%,在電信業務收入中佔16%,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0.39個百分點。
固定增值及其他收入較快增長,是電信業務收入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電信企業積極發展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業務,拉動固定增值及其他業務的收入較快增長。1-5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固定增值業務收入為599億元,同比增長29%,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2.41個百分點。
二、電信用戶發展情況
行動電話用戶規模繼續下降,移動寬頻用戶佔比穩步提高。截至5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5.9億戶,同比增長6.2%,但比上月末減少162萬戶。其中,移動寬頻用戶(即3G和4G用戶)總數達13.5億戶,占行動電話用戶的85%;4G用戶規模為12.2億戶,占行動電話用戶的76.7%,較上年末提高2.3個百分點。
圖22018年5月底-2019年5月底移動寬頻用戶總數佔比情況
百兆速率以上寬頻用戶佔比超四分之三,光纖接入用戶佔比穩步提升。截至5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總數達4.31億戶,1-5月凈增2412萬戶。其中,光纖接入(FTTH/O)用戶3.93億戶,占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總數的91%。寬頻用戶持續向高速率遷移,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達3.28億戶,占總用戶數的76%,佔比較上年末提高5.7個百分點。
圖32018年5月底-2019年5月底光纖接入(FTTH/O)和
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佔比情況
IPTV用戶規模不斷擴大。截至5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IPTV(網路電視)用戶達2.78億戶。手機上網用戶數為12.9億戶,對行動電話用戶的滲透率為81.5%。
圖42018年5月底-2019年5月底手機上網用戶情況
三、電信業務使用情況
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明顯提升。1-5月,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452億GB,同比增長114.6%;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流量達到450億GB,同比增長117.8%,占移動互聯網總流量的99.6%。5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達到7.81GB,同比增長96.8%。
圖5移動互聯網接入月流量及戶均流量(DOU)比較
行動電話通話量持續下降。1-5月,行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完成9966億分鍾,同比下降6.8%,降幅較上年末擴大1.4個百分點;固定電話主叫通話時長完成516億分鍾,同比下降18.7%。
圖6行動電話用戶增速和通話時長增速比較
移動簡訊業務量和收入同比均保持增長。在服務登錄和身份認證等服務普及帶動下,簡訊業務的業務量和收入保持同步增長。1-5月,全國移動簡訊業務量同比增長32.4%,移動簡訊業務收入完成165.7億元,同比增長7.1%。
圖7移動簡訊業務量和收入同比增長情況
四、地區發展情況
西部光纖接入用戶滲透率保持領先。截至5月底,東、中、西和東北部地區光纖接入用戶分別達到17376萬戶、9381萬戶、10113萬戶和2399萬戶,占本地區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總數的比重分別為90%、91.3%、92.5%、91.1%,西部地區佔比小幅領先。各省光纖接入用戶佔比差異繼續縮小,山西、寧夏、北京、湖北和河北位居前五位,佔比均超過95%。
來源: 通信世界網
④ 5月樓市仍在低位徘徊,地方紓困政策生效仍待觀察
近期地方樓市紓困政策接連落地,市場關心此輪松綁能否提振樓市。從5月房企銷售數據看,環比數據已經止跌回升,出現明顯好轉,但同比仍表現慘淡,單月和累計跌幅仍在擴大,目前市場尚難言築底。
此輪松綁政策特徵在於頻率密集,力度逐漸提升,甚至觸及限購、限貸、限售等核心政策,且逐漸向高能級城市延伸。不過,業內預計政策發揮效果仍存在一定時滯,寄希望於下半年出現回暖信號,其中一二線城市會率先復甦。當前樓市整體回暖仍未到來,導致房企拿地趨於謹慎,土地市場也維持清冷。
房企銷售環比止跌同比慘淡
5月房企銷售出現了一絲暖意,暫時止住了前幾個月連續環比下滑的趨勢,但同比情況仍不樂觀,大多房企離全年銷售目標仍有較遠距離。
克而瑞數據顯示,百強房企5月實現銷售操盤金額4546.7億元,環比增長5.6%,相比4月16%的環比降幅出現明顯改善;但單月業績同比降低59.4%,前5個月累計業績規模同比降低52.3%,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
已披露銷售快報的規模房企體現出相似的特徵。碧桂園5月銷售金額為287.1億元,環比增長26.81%,結束了今年前四個月連續下滑的趨勢,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近乎腰斬。萬科5月銷售金額為307.6億元,與上一月308.6億元相比基本持平,同比下跌46.56%。
銷售排名的門檻也隨之急劇下降。前5個月累計銷售TOP50的門檻由去年同期的227億元降至今年的109億元;TOP100的門檻則由83億元降至37.2億元。前5個月累計銷售破千億的僅有碧桂園、萬科、保利發展三家房企,權益銷售金額分別為1500.8億元、1087.7億元和1066.2億元。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頭部陣營房企數量減少最為明顯。千億以上陣營僅3家,同比減少12家;第一陣營(500億~1000億)和第二陣營(300億~500億)房企分別為9家和12家,同比均減少9家;第三陣營(200億~300億)房企為15家,同比減少2家,基本保持穩定。
由於行業前景不明朗,大多數房企在年初選擇不披露銷售目標,或者主動調降目標。即便如此,在公開披露業績目標的上市房企中,前5個月的目標完成度仍不及預期,幾乎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碧桂園的目標完成度相對較高,前五個月1500.8億元的業績相比於4550億元的全年目標,完成率為33%,但仍明顯低於去年同期的39.8%。此外,大部分房企目標完成度均不及30%,例如越秀地產、美的置業、龍湖集團分別為28%、22.8%、20.7%。
「5月銷售數據尚未完全發布,部分開發商或有小幅環比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些許市場信心恢復,但房地產銷售季節性較強,且容易受到疫情影響產生較大波動,故依此判定行業景氣是否恢復為時尚早。房價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4月數據,目前尚未看到明顯復甦或築底跡象。」惠譽評級企業研究董事沈家超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政策生效仍有時滯
近期地方松綁樓市動作頻繁。據克而瑞統計,截至5月24日,全國已有134城累計出台了223次樓市調控政策,堪稱近幾年中放鬆政策出台最密集的時段,且調控政策頻次呈現逐月走高的特徵。政策內容涉及放鬆限購、限貸、限售及公積金貸款等多個方面,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但從房企銷售情況來看,樓市松綁尚未完全發揮出效果。一位頭部房企南方區域銷售人員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能夠感受到市場略有回暖,但是程度有限,「比如惠州也出台了公積金轉首付、2.5成首付、降低利率、取消重點區域限購等政策,但提振樓市需要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惠州的大環境還是靠深圳外溢,所以還需要時間恢復市場信心。」
「回暖的力度還沒有達到預期。」克而瑞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科偉表示,比如從最早出台政策的鄭州的情況來看,政策刺激效應迅速遞減,所以購房者還是處在觀望階段,如果沒有實質性的穩定預期措施,還會進一步觀望。總體來說,接下來情況仍需多觀察,但6、7月情況大概率不會比4、5月更差。
這輪松綁開始於今年3月1日鄭州放鬆限購限貸,此舉在業內看來具有標志性意義。一位房地產行業分析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自2016年「房住不炒」提出之後,限購、限售、限貸這「三限」成為限制需求端的核心政策,除了2018年末菏澤推動棚改貨幣化而取消限售之外,其他城市難以動搖「三限」,而鄭州率先突破限制,也引來後續多個城市跟隨。
目前來看,已經有多個城市觸及「三限」核心調控政策的放鬆,且城市能級也不斷提升,逐漸向一二線城市蔓延。例如成都、長沙、杭州、海口等熱門城市都先後加入了樓市松綁行列。
一二線城市需求最為強勁,其松綁措施強度備受關注。「一線城市出於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及控制人口數量過快增長等需要,不太可能出現大力度的松綁政策,更多可能是圍繞著人才引進方面有限松綁。政策效果何時體現無法預期,更多取決於經濟恢復情況和購房者對房價穩定的預期。」沈家超稱。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不久前曾傳出「取消二手房限購」消息,但在當日即被叫停,還有很多地方松綁政策並沒有明確文件。沈家超對此表示,多數松綁政策屬於地方性政策,無明確文件和「一日游」現象意味著地方政府在試探市場反應和上級能接受的邊界,因為中央「因城施策」的指導意見並未有明確的定性定量指標。松綁的邊界必然是不違背中央關於「房住不炒」的底線。
業內將希望投向今年下半年。多位房企相關人士都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當前行業大環境仍然沒有根本性改善,市場反彈仍需時間。一位TOP10房企人士稱,內部高管預計市場觸底回升的時間點要到下半年。
克而瑞研究預計,6月將是驗證各城市市場成色的重要節點,並給下半年市場定調。規模房企在6月及第三季度,也需盡可能加緊貨量供應,同時積極營銷以提高去化率水平。
上述分析師也表示,政策出台到市場回暖之間會存在時滯,而且隨著市場需求逐步消耗,時滯會越來越長,「比如2008年刺激樓市時,政策時滯只有3個月,但到了2014年那一輪刺激時,真正傳導到三四線城市就需要兩年以上持續刺激。當前這一輪中,一二線城市一定是率先復甦的,但三四線城市節奏會非常慢。」
「更為根本的區別是,現在已經不會把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房住不炒』仍然是政策基調。」上述分析師稱。
沈家超預計,若今後不再有全國范圍的大規模疫情,且經濟逐步企穩,下半年行業銷售同比跌幅將逐漸收窄。主要開發商(非統計局口徑)1~5月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額同比下跌約50%,若前述條件滿足,惠譽預計全年同比變動數將回升至下跌約25%~30%。
房企拿地趨於謹慎
銷售不振也讓房企投資拿地趨於謹慎,部分出險房企已經無力投資,土地市場仍然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據克而瑞數據,銷售TOP50企業5月投資力度降至今年次低,僅高於1月份,同比、環比分別下降95%和70%。投資意願相對較高的企業依然是中海地產、建發房產、華潤置地等國企央企,民企在土地市場幾乎隱身。
今年前5個月,新增土地貨值在500億元以上的房企有萬科、華潤置地、中海地產、濱江集團、綠城中國和建發房產。其中,建發房產在5月廈門、福州土拍中拿地近60億元,成為1~5月新增拿地金額最高房企。
部分出險房企受制於資金壓力,已經無緣拿地。對比銷售排行和拿地排行可以發現,融創中國、中國恆大、綠地控股、世茂集團、新城控股、陽光城等規模房企沒有出現在新增貨值百強榜單中。截至5月末,新增貨值百強門檻為31.5億元,環比上漲18%,但同比大降60%。
與此同時,百強房企拿地銷售比大幅下降。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百強房企的整體拿地銷售比僅為0.15,其中近八成房企的拿地銷售比低於0.2,近六成企業投資處於停滯狀態。一般情況下,拿地銷售比多在0.30至0.45之間,比例降低意味著拿地趨於保守。
整體來看,5月土地市場呈現量價齊跌的狀況。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成交量持續低位,5月總成交建築面積僅為660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5.6%,同比降幅再度擴大至六成以上;價格方面,由於5月三四線城市成交佔比上升,致成交單價回落至3255元/平方米,同比、環比分別下降32%和19%。
(原題:《5月樓市仍在低位徘徊 地方紓困政策生效仍待觀察》)
⑤ 經濟學中,什麼叫同比增長,什麼叫環比增長
我們經常看到新聞媒體在發布經濟數據的時候,引用了同比增長和環比增長這兩個名詞,用來說明現在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其實不只是經濟學中,在很多實務中都有這樣的兩個增長的對比。
這兩個增長的不同之處,在於所比較的對象不一樣。咱舉例說明。銀行到了月初的時候,就會統計一下,上個月的存款余額是多少,和以前相比,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一、同比增長:比的是去年的相同時間段。2019年5月末,銀行存款余額是1000萬元,而去年即2018年的5月末,銀行存款余額是900萬元,兩者比較,增加了100萬元。這就是同比增長。
二、環比增長:同樣今年5月末銀行的存款余額是1000萬元,而今年4月末的時候,銀行存款余額是950萬元。相比於4月末,增加了50萬元。這就是環比增長。也就是以月份為時間節點的時候,5月份相比於4月份的變化。
如果需要的是環比增長速度,則是得到的數據,再除以比較對象,其結果就是環比增長速度。接著計算第二個例子,增加的50萬,除以4月末的950萬元的基數,乘以100%,就是環比增長速度。
【同比增長】和【環比增長】是兩個在新聞、報道中時常出現的名詞,在涉及到消費品價格變化、公司業績、居民消費等情況的時候經常會被提及。
這兩個概念究竟是什麼意思,各自代表了什麼含義,其中又存在著怎樣的差異?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1)同比增長
同比增長的書面含義是指: 和上一時期、上一年度或 歷史 相比的增長(幅度) 。
計算公式如下:
同比增長率 =(本期數-同期數)÷ 同期數×100%。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進行說明。比如去年 11 月份 A 公司的產值為 100 萬,今年 11 月產值為 300萬,那麼產值同比增長了 :
(300 - 100)/ 100 *100% = 200%
所以 A 公司今年 11 月份相較於去年 11 月份產值同比增長了 200%。
(2)環比增長
環比增長即本期與上期數量之間的比較。
環比增長的計算公式如下:
環比增長速度=(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100%
同樣舉個例子更直觀地進行說明。2019 年 2 月 B 公司的銷售額為 800 萬,同年 3 月份 B 公司銷售額為 1000 萬。
那麼環比增長速度 = ( 1000 - 800 ) / 800 * 100% = 25%
所以 B 公司 3 月份相較於 2 月份銷售額的環比增長速度為 25% 。
(3)兩者之間的差異
①比較的范圍不同 。同比增長為上一時期、年度或者 歷史 相比的增長,而環比增長僅是與上期的數量比對。
②含義不同 。同比增長,反應現象在同一時期的發展變化情況。環比增長,反應現象在前後兩期的變化情況。
評論員張張:
同比增長同比增長是指和上一時期、上一年度或 歷史 相比的增長(幅度)。
計算公式:同比增長率=(本期數-同期數)÷同期數×100%。
某個指標的同比增長率=(現年的某個指標的值-上年同期這個指標的值)/上年同期這個指標的值。
比如說2011年3月的產值100萬,2012年3月的產值300萬,同比增長是怎麼算的?是同比增長200%?還是同比增長300%?
本題=(300-100)÷100*100%=200%
環比增長環比(Ring growth)即與上期的數量作比較,環比有環比增長速度和環比發展速度兩種方法。 例如2005年7月份與2005年6月份相比較稱其為環比。
環比增長速度=(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長了多少
環比發展速度=本期數 / 上期數×100%
環比發展速度是報告期水平與前一期水平之比,反映現象在前後兩期的發展變化情況
如:本期銷售額為500萬,上期銷售額為350萬
環比增長速度=(500-350)÷350×100%=42.86%
環比發展速度=500/350×100%=142.86%
作為一個 財經 工作者,這兩個經濟學概念比較好掌握和理解的。
所謂同比增長,就是今年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數據與去年同期經濟發展數據相比,得出的結果。比如去年CPI去年6月份是2.1%,今年5月份是2.7%,那麼CPI同比上漲了0.6%。如果去年5月份GDP是6.8%,今年5月份GDP為6.4%,則GDP同比下降了0.4%。
所謂環比增長,就是今年某一個時點段經濟增長數據與今年上一個時期經濟發展數據的對比得出的結果。比如今年5月份CPI為2.5%,6月份為2.7%,則6月份CPI環比增長了0.6%。
這么說,我相信朋友們應該明月了,也好理解了。
沒有比較,你永遠都在原地踏步
01 同比增長在經濟學里,同比增長指的是今年的某月份與去年的同月份的數值相比較的增長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舉例 :2019年8月你買股票掙了50萬,而2018年8月你股票只掙了10萬。那麼他的同比增長率則為(50萬-10萬)/10萬*100%=400%,這里就可以得知其同比增長率為400%。
看同比增長情況,好像是你炒股技術變高明了不少,但是實際上也可能只是市場原因讓你有了這么高的增長。
02環比增長環比增長指的是這期的統計數與上期的統計數相比較的增長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舉例 :2019年8月你買股票掙了50萬,而2019年7月你買股票掙了40萬。
環比增長率為(50萬-40萬)/40萬*100%=25%,這里就知道環比增長為25%了。
03注意事項一般情況下,同比是為了將季度變化造成的影響消除後進行的對比;環比則是直接比較的相鄰的兩個統計時期數據的比較情況。
如果統計周期為一年統計一次,那麼出現的情況就是同比=環比。
(另外,上面提到的炒股掙錢不要太當回事了,炒股掙錢了真不一定說明你技術好,還有可能只是市場行情好。所以炒股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把控風險,不要「梭哈」,小心下海幹活)
同比增長
指的是與上一時期、上一年度的 歷史 比較。
比如上周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第四季度同比增長6.8%,就是說2017年第四季度比2016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長了6.8%。
環比增長 指同一階段內、不同時期的增長比較。
比如2017年第四季度GDP環比增長1.6%,就是說2017年第四季度GDP比2017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長了1.6%。
各有所長「同比」可以消除季節變動的影響,用以說明本期發展水平與去年同期發展水平對比而達到相對發展速度。同比數據較客觀地反映了經濟的實際情況,適用於進行一個國家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家之間的縱向橫向對比。
「環比」可以得到一個相對動態速度,表明現象逐期的發展變動程度,環比數據則比較靈敏地反映了經濟運行的趨勢和拐點,適用於對經濟運行情況和政策效果的監測,作為短期經濟政策調整的依據。
發達國家常用GDP環比折年率指標而中國常用同比指標,兩者各有適用場合,環比折年率通常圍繞同比指標上下波動,理論上同比與環比連乘應該相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同比增長
和上一時期、上一年度或 歷史 相比的增長幅度。
環比增長
與上期的數量作比較的增長幅度。
同比增長
某個指標的同比增長率=(現年的某個指標的值-上年同期這個指標的值)/上年同期這個指標的值
某個指標的同期比=(本年的某個指標的值-去年同期這個指標的值)/去年同期這個指標的值
環比增長
環比增長速度=(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100%
環比發展速度=本期數 / 上期數×100%
環比:是連續2個單位周期內的量的變化比。
同比:是一個單位周期內和另一個更大周期的同時間段內的變化比。
區別在哪?簡單來說,環比只有一個,同比則因參照量(另一個更大周期)不同而具有多個。
本期統計數據與上期比較,例如2014年7月份與2014年6月份相比較,叫環比。
本期統計數據與 歷史 同時期比較,例如2014年7月份與2013年7月份相比,叫同比。
另外,同環比增長率計算公式如下:
1)環比增長率=(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100%。
2)同比增長率=(本期數-同期數)/同期數×100%。
同比增長與環比增在進行數據分析時會經常用到,特別是在經濟學中,利用這些方法進行進行數據分析,可以對近期的概況有了解,並制定相應的對策以應對各種狀況,那麼同比增長怎麼算呢?對應的環比是什麼意思?同比與環比的區別是什麼呢?
同比
同比是指在同一周期、同一階段的數據比值;同比增長率的計算公式為:
同比增長率=(本期數-同期數)/同期數 *100%;
同比增長率,比較常見的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較的增長率,其公式:
某個指標的同期比=(本年的某個指標的值-去年同期這個指標的值)/去年同期這個指標的值。
同比主要是應用在周期性對比中,通過周期性的比較,加深對它的了解,因為許多消費是有周期性的,比如房地產中常說的「金九銀十」,與去年同期相比的話,相對於與上個月相比,客觀性性要強一些,這也是為什麼每個月都講房價上漲,但是一年下來房價還降價了的原因。
環比
環比是指在相鄰兩個階段的數據比值,環比包括兩種:環比增長速度和環比發展速度;其分別的計算公式為:
環比增長速度=(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100%
環比發展速度=本期數/上期數*100%
這樣寫,可能很多人會感到糊里糊塗的,下面我通過一個例子形象生動的為大家解說:
例一:某公司,今年3月份的銷售額是300萬,4月份的銷售額是400萬,去年3月份的銷售額100萬,那麼其同比增長怎麼算呢?環比又應該怎麼算呢?
同比增長率=(本期數-同期數)/同期數 *100%=(300-100)÷100=200%
在這里,同比增長率是指和去年同一月份相較的增長率。
環比增長速度=(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100%=(400-300)÷300=33.3%,主要是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長了多少;
環比發展速度=本期數/上期數*100%=400/300=133.3%,主要是反映前後兩期的發展變化情況;
在這里,主要是指和上月的環比較。
這就是同比與環比的區別和各自計算方法。
一、同比增長:比的是去年的相同時間段。2019年5月末,銀行存款余額是1000萬元,而去年即2018年的5月末,銀行存款余額是900萬元,兩者比較,增加了100萬元。這就是同比增長。同比分析,一般指是指本期水平與上年同期水平對比分析.環比分析,就年報而言,就是將下半年業績數據與上半年業績數據做比較.其中,下半年業績數據可以用全年數減去中期數獲得,將得數除以中期數,再乘以百分之百,便得出報告期環比增減變動比率或幅度。同比增長是指與上一個期間的比較,比如今年的1月和去年的1月增長多少,本月1日與上月1日增長多少,等等環比則是本期與上期比較,如:2月比1月增長多少,2日比1日增長多少等等.例如,某公司2000年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為395364萬元,2000年中期主營業務收入僅為266768萬元,二者相減得出下半年主營業務收入為128596萬元,再用128596萬元除以266768萬元,乘以百分之百,便得出該公司報告期主營業務收入環比大幅滑坡51.80?分析結果.二、環比增長:同樣今年5月末銀行的存款余額是1000萬元,而今年4月末的時候,銀行存款余額是950萬元。相比於4月末,增加了50萬元。這就是環比增長。也就是以月份為時間節點的時候,5月份相比於4月份的變化。如果需要的是環比增長速度,則是得到的數據,再除以比較對象,其結果就是環比增長速度。接著計算第二個例子,增加的50萬,除以4月末的950萬元的基數,乘以100%,就是環比增長速度。
⑥ 比亞迪5月銷量
5月份銷量為31821輛,同比去年同期33920輛下滑6.2%。
其中5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1325輛同比去年同期21899輛下滑48.29%,燃油車5月銷量為20496輛,同比去年同期12021輛增長70.5%。
比亞迪汽車手中的「利器」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直線下滑,而燃油車板塊銷量卻大增,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曾在兩會上多次提議取消燃油車的提議。
比亞迪銷量好的原因:產業鏈完全覆蓋,受外部影響較小
比亞迪從中游業務電池起家,向上向下雙向開拓,向上投資上游鋰礦,向下拓展汽車/新能源儲能及電子加工等不同領域,進而憑借自身積累的製造經驗,向汽車相關智能化零部件及上游IGBT等半導體領域拓展,可以說,已經形成整體覆蓋上-中-下的成熟配套體系。
⑦ 中國5月經濟數據公布了,經濟恢復的怎麼樣
根據數據顯示,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生產需求逐步恢復,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看到經濟恢復的狀況之後,你覺得國民經濟呈現著什麼樣的恢復勢頭?
看到現如今的數據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經濟恢復的還是非常不錯的。那麼國民經濟正在呈現著比較猛烈的勢頭恢復也正在往之前的水平靠攏。相信在不遠的未來,經濟一定會恢復到之前的水平,生活也會早日步入正軌!
⑧ 美國2022年5月CPI同比上漲8.6%,美國通脹惡化趨勢何時見頂
我認為按照目前的趨勢,還需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夠到達頂峰。
股票是一個公司以及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徵,一個國家的股票越高,那麼說明這個國家的實力在市場當中就能夠發揮到更多的作用。但是有時候通貨膨脹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不僅僅會使得國家的財富大道縮水,也會導致普通百姓的生活壓力增大。
根據海外股票市場媒體的報道,美國在五月份時期,CPI市場的同比價格相比以往上升了百分之八點六。除此之外美聯儲三大運營商的股票價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大幅度上漲,但是這種大幅度上漲並不是意味著價格意義上的上漲,而是由於通貨膨脹導致的。正是由於美元的大幅度上漲,也導致了其他相關貴金屬的股票價格也在持續上漲當中。
⑨ 數據顯示: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6.7%,該數據說明了什麼
根據5月份的社會消費品的零售總額數據來看,同比下降了6.7%,該數據說明了以下幾個現象:
社會的整體消費能力下降。在沒有疫情之前,社會的消費總額較往年相比都會同比增長大約2%~5%左右,但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經濟來源越來越不穩,並導致社會的消費商品零售總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別是近兩年來的疫情風控措施,讓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很多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後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畢業即失業的現象非常明顯,種種因素綜合造成了整體的消費能力下降,因此消費總額下降6.7%,也是情理之中。
單獨食品類出現了正增長較去年相比增長了大約9.4%,飲料類的商品增長了大約1.1%。
⑩ 五月份汽車銷量同比四月份增長多少
5月廣義乘用車零售165.5萬輛,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0.8%。
2021年5月車企零售排名依次為:
一汽-大眾(16.8萬輛)、上汽通用(12.2萬輛)、上海大眾(11.9萬輛)、東風日產(8.8萬輛)、吉利汽車(8.6萬輛)、長安汽車(8.5萬輛)、上汽通用五菱(7.5萬輛)、一汽豐田(7.4萬輛)、廣汽豐田(7.2萬輛)、東風本田(6.6萬輛)。
5月豪華車零售26萬,同比增長13%,環比4月增長2%,但相對2019年5月增長45%。豪華車繼續保持強勢增長特徵,體現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仍舊旺盛。
5月自主品牌零售60萬輛,同比增長18%,環比4月增長3%,相對2019年5月增長12%。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40.2%,較同期份額增長7.7%;
且國內零售份額為36.4%,同比增4個百分點。自主品牌頭部企業經過苦練內功、克服晶元短缺壓力,且在產品、營銷、服務等各方面均有了明顯的進步,因此長安、紅旗、奇瑞、廣汽埃安等品牌同比高幅增長。
5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78萬輛,同比增長3%,環比4月增長1%,相對2019年5月下降1%。5月的日系品牌零售份額23.4%,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美系市場零售份額達到10.6%,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表現較好。德系品牌仍處於調整蓄勢的階段。
2020年5月汽車銷售
中汽協2020年6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汽車產銷形勢持續向好,當月汽車產銷呈現久違的兩位數增長,乘用車產銷增速由負轉正。
數據顯示,5月份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18.7萬輛和219.4萬輛,環比增長4.0%和5.9%,同比增長18.2%和14.5%,增速高於上月15.9個百分點和10.1個百分點。
中汽協有關負責人表示,5月份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企業加快實現復工復產復市。同時,隨著中央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消費信心得到提升,部分被抑制的消費需求也加快釋放,汽車市場逐步恢復。
數據顯示,5月份乘用車產銷分別為166.0萬輛和167.4萬輛,環比增長4.5%和8.9%,同比增長11.2%和7.0%。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5月份汽車產銷同比重現兩位數增長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2021年5月國內車企銷量排名 同比增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