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發揮保險資金優勢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
(一)持續深化改革和規范創新
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提高投資效率,減少投資鏈條,降低資金成本,疏通渠道,引導更多保險資金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建設工程以及「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戰略等。在保險資金運用的監管創新上,要以能否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主業,能否更好地把控風險,能否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又提高保險資金使用效率為標准和條件來考量。凡是嚴重脫離實體經濟需要,過度追求短期利益和放大風險、逃避監管的創新,都要嚴加限制和禁止。
(二)積極引導保險資金更好服務商業保險養老產品
「服務主業」是保險資金運用根本要求。保險資金運用要服務好保險產品,提升保險產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支持保險業做好經濟社會的穩定器和減震器。商業保險養老產品具有長期鎖定、保證收益、終身領取等基本特徵,這是區別於其他理財產品、基金產品的關鍵所在。在這一領域,要發揮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較強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多元化投資能力、長久期資產管理能力和全面審慎風險管理能力,支持商業保險養老產品、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產品和「養老金第三支柱」發展,為社會養老需求提供穩健、安全和預期明確的養老產品,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三)積極穩妥推進保險資管產品集中登記信息
近年來,金融市場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各類資產管理產品發展明顯加快,規模快速擴張。相應的監管邏輯也需要動態調整。原先以負債監管為中心建立起的資本充足率監管、償付能力監管等需要向資產負債管理和資產端監管轉變,過去是有多少資本做多少業務,現在要加上有多少能力做多少投資,而且資產端監管更加註重匹配監管、分類監管、信息披露監管、關聯交易監管、穿透監管等。近期,央行正在牽頭制定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以統一資產管理產品標准和監管。對保險資金而言,特別在另類投資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抓緊推進保險資產登記交易平台建設,推動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以及保險資金投資的其他產品集中登記信息,運用大數據和監管科技有效監測和防範風險,顯得尤為迫切。監管部門將積極穩妥有序推進有關工作。
(四)持續健全和完善保險資金運用體制機制
探索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改革,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提升專業化水平。探索完善保險公司首席投資官和資管公司首席風險官機制,提升保險機構投資能力和風控能力。進一步豐富風險管理的工具箱,推進保險資金運用更多金融衍生產品,來對沖和管理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經濟周期波動、利率波動以及相關市場波動風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資金端和資產端是什麼意思麻煩具體解釋下
資金端是資產端的相對一端,指資金出借的那一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投資人與投資方,資產端大部分指的是有形的財產,比如抵押的車、抵押的房等等,都是資產端裡面的資產,也就是說,資產端指的是借款主體及其一些具體的內容,指平台資金的去向。
資金端與資產端是形成完整網貸系統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資金端提供資金保障,借款人通過資金端滿足自身的需求。
而相對來說,如果資產端的資源開發速度趕不上投資需求的增長速度,那麼在旺盛的投資需求和並不「茂盛」的資產端資源之間就會產生矛盾,而這個矛盾也將成為制約P2P平台發展的瓶頸。一些平台長期如此的話就會造成空跑資金、甚至淪為龐氏騙局的地步。
(2)實體經濟資產端是什麼擴展閱讀:
資金端和資產端涉及因素
1、資產端的資質,例如是P2P平台、互聯網小貸平台、消費金融公司、助貸機構等的資金合規來源渠道並不同。
2、資金端的資質,例如是金融機構(銀行、保險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等)、P2P、互聯網小貸、消費金融公司、企業、股東等的資金。
3、資產方的資產質量
4、實際放款方,資產最終歸屬。涉及放款資質,是否需要債權轉讓、ABS等
5、擔保方式
6、資金放款、還款流轉流程,支付/代扣渠道
7、資產端的保證金、杠桿、資金成本等
㈢ 社會融資數據代表什麼
社會融資數據又稱社會融資規模,是政府和央行高度重視的宏觀經濟指標。 以社會融資指標增速為具體指標,歷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央行貨幣政策報告每季度都會提及。
社會融資規模指標是一項新的宏觀調控指標 由央行於2011年創立,在中國獨樹一幟。 與貨幣供應量指數m2不同,社會融資規模指數是從金融機構的資產端而非負債端衡量金融機構投入實體經濟的各類資金規模。
拓展資料:
1.社會融資是指貸款人通過非傳統銀行貸款渠道籌集資金的活動。目前,除銀行貸款和政府直接投資資金外,被認為是來自社會融資渠道的資金。社會融資是經濟實體融資的重要補充形式。彌補了單一銀行融資渠道窄、資金短缺的短板。有利於提高全社會金融投資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刺激經濟快速增長。與新增貸款額相比,社會融資是一個更廣泛的貨幣流通統計指標。
2.除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外,社會融資總量還包括股票和債券融資,將資金流向統計延伸至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融資來源,更真實地反映社會經濟資金的供求關系。 2018年11月13日,央行發布2018年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報告,數據顯示,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197.89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3.面對直接融資規模逐年擴大,央行流動性管理難度加大。為更好落實宏觀審慎政策,中國人民銀行擬推出基於社會融資的貨幣流通統計口徑——「社會融資增長指數」。該指標基於對社會融資規模的描述,或將在貨幣政策制定過程中部分替代M2(現金+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作為參考指標,意味著股市等資產價格將納入貨幣政策操作考量,有利於按照宏觀審慎監管要求建立新的分析框架和監測范圍。
4.2011年度工作會議和2011年1月18日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強調「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節奏」。這標志著社會融資作為一個新的概念,正式進入我國貨幣政策制定和操作的實踐。2018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進行了兩次調整:2018年7月,央行首次調整社會融資規模。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和貸款核銷納入社會金融統計; 2018年9月,央行第二次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金融統計。
㈣ P2P行業常說的資產端指的是什麼意思
1.P2P行業常說的資產端是指P2P平台上,對應放出資金貸款的業務,簡單來說,就是資金需求方即融資方。
2.而與其相對應的資金端,是指出借人一方,也就是投資掙利息收益的一方。
3.只有資金端和資產端順暢的連接在一起,互聯網金融p2p網貸行業才會健康的發展下去,如果這兩個埠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那麼互聯網金融p2p網貸行業就會停擺,就會運轉不暢。
4.比如:一個平台,若資產端融資需求總是大於資金端投資需求,那麼就會失衡,也就是資金需求大於資金供給,就會造成資金荒,一個標的滿標時間就會延長,就會抬高貸款利率。
㈤ 什麼是p2p資產端
資產端就是借款人或者合作機構。一般P2P缺乏優質資產端意思就是缺乏優質借款人或者借款合作機構。例如房產抵押,汽車質押,供應鏈金融,票據金融,要找的都是優質的借款人,再說優質借款人就是有還款能力的借款人或者合作機構,如果借款人或者合作機構出現逾期,平台可以有借款人或合作機構可以快速變現的抵押物或者資產。
㈥ 金融公司里,資產端是什麼意思
一個認為資金端和資產端是對應的;簡單的說,募集錢就是資金端,怎麼用錢(投資)就是資產端。另外一個理解資產端和負債端是對應的;這是從資產負債表(會計)的角度來說,也就是要對應的資產和對應的負債。從本質來說,和上面第一個理解是一樣的,因為借款體現為負債,而不管是短期投資、長期投資、用於經營活動的投資都算是資產端。
㈦ 下調定期存款利率的原因
1. 存款利率下調,人們存入銀行的錢貶值、不值錢,人們會把錢取出來,增加收益比較高的投資,或者增加消費。投資者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股票市場的資金流動量,從而刺激股市的上漲;消費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會拉動內需,刺激國內經濟的發展。
2、降息對於存款的人民來說,其錢貶值了、不值錢,但對於貸款的人民來說,他們要還的錢在一定程度上變少了。
3、降息在一定程度上使本國貨幣貶值,有利於我國的產品出口。
㈧ 什麼是資產端和負債端
資產端,就是資產這邊,也就是資產情況及延伸意義。負債端,就是負債這邊,也就是負債情況及延伸意義。簡單的說,募集錢就是資金端,怎麼用錢(投資)就是資產端。另外一個理解資產端和負債端是對應的;這是從資產負債表(會計)的角度來說,也就是要對應的資產和對應的負債。
當前保險業負債端成本高企與資產端收益下行之間的矛盾,根源在於有些公司片面追求業務規模,銷售和投資在決策上各行其是。目前,我國大部分保險公司經營仍以負債為主導,保險產品定價策略往往是以市場需求及同業水平為基礎,一定程度上與投資市場客觀情況脫節,「兩張皮」問題較為突出。這就導致負債成本和結構的調整大幅滯後於投資環境和收益的變化,導致資產和負債嚴重錯配。
要破解這一矛盾,全行業應該抓住資產負債管理這個「牛鼻子」,也就抓住了「防風險」的關鍵。由於資產端與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密切相關,不可控因素較多;而負債端方面,相對而言行業更能主動作為。因此資產負債管理,更多地要從負債端入手,負債定價要審慎和保守,依據對現實和未來投資形勢的判斷,切實降低負債成本、控制負債規模、優化負債結構,為保險資金運用減壓。
㈨ 錢盆網:什麼是P2P網貸理財的資產端
在P2P行業,風控往往分為貸前、貸中、貸後三個部分,雖然三個環節緊密相扣,但最關鍵的是貸前,換句話說就是標的的項目來源,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資產端,再通俗一點,就是P2P產品的源頭。
一般來說,資產端就是指資金需求方即融資方,而資金端是指出借人一方,也就是投資掙利息收益的一方。就拿銀行和向銀行貸款的企業或個人來說,銀行就是資金端,而與之相對應的借款者——企業或個人,就是資產端。
㈩ 資產荒是什麼意思
資產荒並非指沒有資產可投,而是收益高的優質資產越來越少。對機構而言,資產荒意味著市場可投的資產覆蓋不了資金成本。
金融體系中,有大量資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品,出現了配置混亂的局面。資產荒本質是高收益資產的缺乏。斯坦德認為,實體經濟回報率下行是出現資產荒的根本原因。
隨著央行推行寬松的貨幣政策,而信託等剛性兌付逐步打破,銀行等大型資產配置機構對低風險高收益的固定收益類資產需求得不到滿足,本質上是負債端高成本與收益端低回報的不匹配,因此,與其說是資產荒,不如說是高收益資產的缺乏。
資產荒是轉型時期資產配置的新常態,從資產端看,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下降,特別是房地產等高利率主體投資回報率的下行導致非標等高收益固收資產供給明顯萎縮。
從資金端看,利率市場化與轉型背景下銀行存款吸引力下降,居民存款搬家尋找更高收益的資產是大背景,而貨幣政策的整體寬松,加上資金「脫實向虛」的傾向加劇了資金的配置需求,導致」資產荒「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10)實體經濟資產端是什麼擴展閱讀:
資產荒的成因:
資產荒的基本原因是企業效益的下降 導致優質資產的供給減少。
由於實體經濟增速放緩,企業家手裡資金沒有好的投資項目,於是將資金交給銀行,銀行也沒有合適的貸款可以發放。
將資金交給專業投資機構,專業投資機構拿到資金沒有好的投資方向。於是只能購買股票,上市公司市值提高,可以通過股票質押融到更多的資金,這樣資金有又回到企業家手裡。如此周而復始,「資產荒」變得越來越嚴重。
企業總利潤下降,尤其是國企利潤降幅非常大。實體經濟回報率的下降,貸款不良率的上升和剛性兌付的打破,都增加了資金配置資產的難度。與此同時,政府為了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實現經濟穩增長的目標,又在不斷降准和降息,無風險利率持續走低。
資產荒的解決措施:
1、尋求多元資產配置,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盡管單一資產無法長期回報超額收益,但不代表短期無投資機會,但擇時擇股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因此通過多元資產配置可在分散資產的同時獲取穩健的收益,在不同的領域尋找阿爾法的機會。
2、投資海外市場。
海外市場與國內產品有非常低的相關性,增加該品類的配置可降低整體風險,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美元加息後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在加大,投資海外也可規避部分匯率風險。
目前出境的途徑有很多,比如QDII基金、商品類基金、REITS和中港基金互認等,投資者可根據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做進一步的選擇。
3、選擇專業機構。
通過獲取專業機構的投資咨詢服務,直接獲取投資建議,比如時下很火的機器人理財,就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式。機器人理財會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與投資產品做一對一匹配,通過分散組合的投資方法,實現最優的風險收益比,進而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