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發展軍隊的經濟

如何發展軍隊的經濟

發布時間:2022-11-19 07:44:00

❶ 新形勢下如何處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

十六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一命題揭示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內在聯系。全面理解二者的重要關系,對於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經濟建設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資金、技術、人力和物力的資源保證。其一,經濟建設為國防建設提供資金來源。現代化的軍隊,是一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部門。實現國防現代化,完成軍隊機械化、信息化的雙重歷史任務,其資金來源是政府的財政支出。只有經濟增長快、經濟總量大、財政收入多,軍費撥款才能滿足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經濟的「蛋糕」做大了,切給軍隊的那一塊才會增加。其二,經濟建設為國防建設提供技術支撐。當前,純軍事性的技術已經不多了,國防建設在技術上對經濟建設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其三,經濟建設為國防建設提供人力資源。軍隊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最重要的資源———人才,也越來越依賴於國民教育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其四,經濟建設中的許多物資、設備、設施具有通用性,可以直接滿足軍隊需要或迅速轉化為國防資源。總而言之,經濟建設對國防建設的決定作用,最直接的表現就在於它是國防建設所需財力、人力、物力和技術的來源和保證。

在我國,經濟建設的工業化、信息化進程,和軍隊建設的機械化、信息化是同時進行的。二者之間在發展戰略、政策措施、人才戰略等許多方面是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參照的。而且,國防現代化是整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狀況,必須和國家的整體發展水平、戰略相協調,要從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國防和軍隊建設。從這個角度說,國家現代化的進程決定了國防現代化的進程。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新時期的國防和軍隊建設與之相適應。現在,對發展市場經濟與軍隊建設的相互關系,有的同志在認識上往往過分強調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例如,一種流行的說法,軍隊建設面對的是「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這樣,事實上就不自覺地把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對立起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了許多新的重大課題。但是,國防和軍隊建設與發展市場經濟是辯證統一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市場經濟給軍隊建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不能把市場經濟當成對立面。市場經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軍隊建設的諸多方麵包括一系列政策制度,也都有一個如何同市場經濟體制接軌、相適應、相協調的問題。例如,我軍已經進行或正在進行的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後勤社會化改革、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等,無不體現了市場經濟的要求。

綜上所述,全面理解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其精神實質是把國防建設放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中去,以黨和國家關於經濟建設和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國防和軍隊建設,使國防建設適應我國現階段經濟實力、經濟水平、經濟體制的要求,實現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兩頭兼顧、協調發展。(解放軍報2003年07月30日第7版)

❷ 誰能告訴我軍事經濟發展的主要內容啊,急!

軍事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一個特殊部分,平時用以保障軍事需要或戰爭准備,戰時用以保障戰爭的實施。
主要包括:①用於軍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②製造武器裝備及其他軍需品的軍事(國防)工業;③為軍隊和軍事工業提供原材料、燃料動力、機器設備和有關消費品的工業和農業;④直接或間接為軍事服務的交通運輸、郵電通信、財貿、科研、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部門。其核心是軍事工業。

❸ 簡述加速推進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根本途徑

1、加強軍隊黨的建設,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

繼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化軍官職業化制度、文職人員制度、兵役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進軍事管理革命,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2、軍隊是要准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准,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扎實做好各戰略方向軍事斗爭准備,統籌推進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斗爭准備。

發展新型作戰力量和保障力量,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加強軍事力量運用,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提高基於網路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

3、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強化統一領導、頂層設計、改革創新和重大項目落實,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建設強大穩固的現代邊海空防。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深化武警部隊改革,建設現代化武裝警察部隊。

(3)如何發展軍隊的經濟擴展閱讀

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

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打造堅強高效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❹ 如何理解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了《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著眼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明確了新形勢下軍民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政策措施,是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您可以查看《意見》解讀。
應答時間:2021-03-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❺ 部隊的經濟民主如何實施

基層連隊有經委會,定期開會。參與制定食譜,督促伙食質量,檢查伙食賬目,提出改進伙食的措置,一般由副連長擔任經委會主任。

❻ 怎樣建設一支強國軍隊

優化組織結構,充分訓練,制定好的組織和訓練制度,創新戰術戰法,培養人才,注重科學技術的作用,明確軍人的職能職業特點,培養人才,發展好的軍人文化思想,擯棄壞的,豐富軍人文化的內容和形式,發展國家經濟,一支強大的軍隊是需要經濟支撐的。

❼ 如何提高軍事經濟效率

人們很早就已認識到軍事經濟可以拉動社會經濟增長。「軍事消費的乘法作用「是較早解釋這一現象的重要原理。這一理論認為:若在一個封閉的區域內駐不一支軍隊,該軍隊的生活和裝備所需均采購自該地區,那麼,軍隊每一單位貸幣支出都可以拉動該地區經濟增長。這一對社會經濟的刺激效就應被稱為「乘數作用」。1929年開始,美國陷入了深深的經濟危機[[ 中,直到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才依靠「乘當選效應」而「解套」。其間,美國共獲利用1150億美元 ——1500億美元,為其戰後占據世界霸主地位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依靠軍事經濟「乘數效應」發展起來 的還餓有日本,朝鮮戰爭期間,日本每年接受美國8億美元左右的特需訂貨。

1952年,美國准許日本「有條件地製造武器,」並逐步地把作戰爭賠償的850家軍工廠歸還給予日本 。這樣,3 年朝鮮戰爭,就使用權日本 的經濟基礎得以喘息並獲得了新的生機。

但是,僅僅依靠「乘數作用」來帶動經濟發展,顯然具有「短期效應」和「飲鴆止渴」的性質——大量資源被用於軍事目的,必將導致國民經濟畸形發展,並最導致引發嚴懲的社會危機。蘇聯曾常年將30——40%的財政收入投入軍事領域,形成了軍事經濟畸重、民用經濟畸輕的經濟格局,致使社會發展走向險境。於是,從「制度變遷」入手,尋找軍事經濟體系,構建既安全檢查又經濟的軍事經濟運行模式,成為20世紀後期各國刻意追求的目標。

一是更多地在軍事經濟內部引進市場規則和商業競爭機制,從制度上減少軍事經濟對國民經濟的「拖累」。80年代,美國最大的100家企業包攬了整個國防工業的大約75%,控制了約大部分軍工和生產的份額。這種過度集中的狀況使用權軍事經濟因失去或缺少競爭而缺乏活力:部分企業過分依賴軍事訂貨而能以實現,轉產和開展多種經營;而掌握生產特權的企業則嚴重忽視成本,造成武器系統價格高昂,從而大大增加了此類軍事工業個業的管理費用並導致效率低下。鑒於此,許多國家提出 要更多地在軍事經濟內部引進市場規則和商業競爭機制,逐步改變軍事工業過分集中和無效狀況。例如,按照「次優原則」為某些特殊軍事工業部六創造一種有效競爭環境——如只有一個個業經營了兩家坦克兵工廠,政府則出面設置兩面三刀個個業,各經營一家工廠。與此相反,如果軍用飛機工業部門企業數量過多,已不足以保持有效競爭,政府則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其中的一些企業離開這一部門。再比如,將價格機制引入軍品生產,並以提高,國防工業的利潤等方法來吸引企業。此外,最大限度地將軍事裝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交給商業企業去完成。

二是大國發展軍民兩面三刀用技術。1990年,美國國防部和商務部各自招聘了一份最重要的新興技術清單進行比較,試圖了角哪些技術是刺激經濟增長的關鍵,哪些技術是發展軍事潛力最需要的。結果是:除少數幾項技術外,這兩張清單驚人地相似!正因為如此,進適應症90年代後,世界各國在發展軍事經濟時,總是能過各種政策,將那些兼容性高的軍民兩用技術作為重點預以扶持,以期達到「魚和熊掌兼而得之「的功效。

1990 世界上最大的100家軍工企業中,37家中歐洲廠商的民品銷售額占其總銷售額的57%,6家日本廠商的民品銷售額已佔79%,。48家美國廠商的民品銷售額外負擔佔53%,世界上頭號軍火商麥道公司的民品率也有1/3提高到1/2。

三是通過制度創新促進軍民一體化進程。80年代,和90年代,許多國家在實施軍民一體化過程時就遇了諸多制度障礙。例如,在多年軍事經濟活動中形成了某些法律、法規體系,使用權得許多本可由民用生產線生產的產品,不得不使用專門的流水線和專門人員進行生產。特別是某些不合量的軍用規范與標准構成軍民一體化的障礙。許多國定對此提出:要大大增加軍方的民品采購規模,對繁瑣的法律法規系統進行刪繁就簡的改革;進一步擴大將軍用品定義為「民用項目「的范圍;對軍事工業中的每個部門進行展開分析,使每個部門可能的軍事需求同現有的國營與非國營企業界的能力相適應;在軍事用品的設計和製造活動中,真正優先使用民用規范與標准;解除對低層承包商的軍事專用法規限制,逐步減少對主承包商的獨特軍事要求;大力推進由承包部承擔軍事後勤保障的做法,等等。

四是建立高度彈性的動員體制。建立「小軍工、大動員」的軍事經濟體制,構建新型的動員體制,是提高軍事經濟效率的重要保障。80年代以後由於軍事經濟逐漸向社會回歸,許多國家的軍事經濟動員體制也逐步趨於軍地兼容,能夠統一管理軍事經濟和社會經濟活動的宏觀組織開始出現長得到進一步強化。其次,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多層次的、金字塔形的動員組織結構,逐漸被子扁平化動員組織結構代替,動員管理層次大大減少。這種結構的優點在於:層次較少,信息損耗小;動員單元間可進行橫向溝通,因而有利於動員中的協作;網路式溝通形成的節點較多,系統更加安全,可有效防止動員系統出現梗阻。再次,條塊分割的經濟動員組織結構,為合同化所改變。信息化戰爭中的軍種和兵種劃分已經改變,社會產業結構也出現了重大變化,工業部門內部的構成出已大為改觀,作戰中各軍兵種的合同化趨勢日益提高,它必然要求經濟動員組織結構向合同化方向發展。

❽ 德國是怎麼發展經濟和軍事實力,來奠定基礎發動二戰

德國為發動二戰在經濟和軍事方面做了如下的准備工作:
1、不顧條約,停止賠款,戰勝國並為因此出兵干涉,德國因此更加大膽。
2、借保護邊防之名,超規模恢復國防軍,一戰時德國軍隊並未在戰場上失敗,一戰實際是德國政府在國際政治上的失敗,希特勒、戈林等等更加堅信這一點,可想而知,當時德國國防軍恢復是多麼迅速.
3、借在全國修水壩、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增加就業,促進經濟恢復及繁榮,當時世界有兩個人英雄所見略同,一個是希特勒,另一個就是羅斯福,他們所採用的拯救國家經濟的策略幾乎一樣,都類似於史稱的羅斯福新政,實質就是利用國家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來挽救就業,挽救國家經濟。
4、在恢復國防軍的同時,德國還大力發展軍事工業,製造出了閃擊波蘭時的先進的坦克及飛機。尤為引起後人重視的,當時的德國曾和蘇聯一起聯合研製飛機機坦克等先進武器裝備。
5、德國還借吞並捷克斯洛伐克及奧地利,獲得大量的金錢及兵源。
加上當時德國有了狂人希特勒、戈林等人,此時的德國就基本上為發動二戰奠定了基礎。

❾ 發展軍事力量要靠經濟實力作為支撐,俄羅斯是如何支撐其強大的軍事支出的

現行國際上評價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存在一些瑕疵,所以俄羅斯的真實經濟實力要比數據反應出來的要好得多,而且俄羅斯從蘇聯處也繼承了大量的軍事遺產,更兼俄羅斯最近幾年來軍火生意做得如火如荼,都為俄羅斯還來了很大的軍事資金。

一、俄羅斯真實經濟實力被低估

最近幾年,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不盡人意,如何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是俄羅斯政府以及軍方必須考慮的事情,經過多方研究,俄羅斯決定將為數不多的軍費預算用到發展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以及陸基洲際導彈上,這么做的好處就是用最少的錢獲取最有效的武器裝備。

因為俄羅斯擁有連美國都害怕的戰鬥力,所以世界各國都願意和俄羅斯做軍火生意,而俄羅斯又不像美國限制武器出口部分國家,只要有願意購買並出的起錢的,俄羅斯都願意和其合作,所以俄羅斯的軍火生意非常繁榮,這不但支撐了俄羅斯的軍事支出,甚至還能擠出錢搞研究。

❿ 國家在經濟社會領域要如何統籌軍民融合發展

  1. 加強基礎領域統籌,增強對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整體支撐能力。統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考慮軍地需求,綜合運用重要資源。地方交通運輸建設要按照突出重點、經濟有效的原則,強化政府主體責任,貫徹好國防要求。優化空域結構,推進空域分類管理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立空域動態管理、靈活使用機制。加強交通領域軍地資源、信息、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共享與協作,積極推動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建設。統籌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力度。統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軍地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優化總體布局。統籌測繪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跨部門跨領域地理信息資料成果定期匯交和位置服務站網共享機制。統籌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軍地氣象整體布局。統籌標准計量體系建設,建立標准化軍民融合長效機制。

  2. 加強產業領域統籌,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進一步打破行業封閉,立足國民經濟基礎,突出核心能力,放開一般能力,推進社會化大協作,推進軍工企業專業化重組。擴大引入社會資本,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加快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健全信息發布機制和渠道,構建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推動軍工技術向國民經濟領域的轉移轉化,實現產業化發展。積極參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

  3. 加強科技領域統籌,著力提高軍民協同創新能力。加快軍民融合式創新,整合運用軍民科研力量和資源,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優勢和潛力,廣泛吸納專家強化頂層規劃設計,開展聯合攻關,加強基礎技術、前沿技術、關鍵技術研究,推進軍民技術雙向轉移和轉化應用。完善軍民協同創新機制,加大國防科研平台向民口單位開放力度,推動建立一批軍民結合、產學研一體的科技協同創新平台。

  4. 加強教育資源統籌,完善軍民融合的人才培養使用體系。提升軍事人才質量,推動軍事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拓展依託國民教育培養軍事人才范圍,構建地方師資力量、科研設施、創新成果向軍事人才培養開放服務的政策制度,健全依託社會開展軍事人才專業評價制度,評價結果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管理體系。加強軍地教育資源統籌,充分依託普通高等學校、武器裝備研製單位儲備新興專業人才,對承擔軍事人才培養任務的地方單位,國家在條件建設、財政投入、表彰激勵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5. 加強社會服務統籌,提高軍隊保障社會化水平。建立健全軍地統籌銜接的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人保險保障體系,完善軍地醫療衛生資源共享機制,深化軍隊住房制度改革。地方黨委和政府要積極支持軍隊建設和改革,進一步發揮雙擁工作服務保障作用。統籌軍地文化建設,加強資源共建共享。提高軍隊各項保障水平,深入推進軍隊飲食保障、商業服務和油料保障社會化,將營區供(排)水、供電、供氣、供熱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調整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加強軍事區域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實現軍地生態環境建設整體推進、同步達標。

  6. 強化應急和公共安全統籌,提高軍地協同應對能力。加強軍地應急力量建設,健全軍地應急行動協調機制,調整優化國家級應急專業力量結構,健全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軍地協調聯動機制,增強國家衛生應急保障能力。統籌推進軍地應急保障裝備設施建設,明確軍地應急保障裝備設施合作途徑及任務分工,改善軍地應急力量訓練條件,加強人才隊伍、科技研發能力建設。充分發揮國防動員力量的應急作用,建立健全應急動員響應機制,強化綜合防護措施建設。

  7. 統籌海洋開發和海上維權,推進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統籌兼顧維護海洋權益,制定國家海洋戰略,實現開發海洋和維護海權的有機統一。加強行動能力和保障設施建設,進一步形成黨政軍警民合力固邊戍疆新局面。

  8. 維護國家海外利益。切實維護國家海外經濟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保護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的合法權益。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深化國際軍事交流合作。

閱讀全文

與如何發展軍隊的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34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5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59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25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28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88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06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15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2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3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0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4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01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19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60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0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86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2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06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