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漢東原閱境在武漢的哪個位置
武漢東原閱境位於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吳新干線和三店西路交匯處
⑵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介紹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原名武漢吳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湖北省首個發展臨空經濟的國家級功能區。東西湖區於1992年創辦吳家山開發區,市政府次年批准設立武漢吳家山台商投資區;2000年,吳家山開發區升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10年,這個經濟開發區躋身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部復函要求,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要發揮臨空港資源優勢,更加突出產業定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
⑶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項目的項目設想
蔡甸區位於武漢西大門,是武漢西部重要的橋頭堡,在武漢1+8城市圈中銜接仙桃、天門、潛江和孝感四個市,是江漢平原和宜昌地區進入武漢的門戶,也是武漢向西部輻射的重要集散地。
蔡甸南依長江,北托漢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兩千多年前,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話就發生在這里。全區版圖面積1100平方公里,轄1個國家級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開發區(蔡甸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2個街鄉鎮,總人口約80萬人。2012年,全地區完成GDP1014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30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1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億元。
利用蔡甸後官湖區域豐富的山水湖泊資源、便利的交通及獨特的區位優勢,與法國共建後官湖可持續發展示範新城,有利於學習借鑒世界先進可持續發展理念和技術,加快我區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促進我區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一是法資企業和法籍人員高度集聚。在後官湖區域及周邊0—3公里半徑范圍內,集聚了由東風汽車公司與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合資興建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公司與法國雷諾集團合資興建的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等兩個大型汽車整車生產企業;以塞納河兩岸街景為藍本建設的法國風情街,位於蔡甸後官湖區域的金色港灣,周邊擁有佔地1500多畝的武漢體育中心(包括6萬人體育場、1.3萬人體育館和0.32萬人游泳館)、50萬平方米世茂嘉年華室內主題樂園、天外天和世茂龍灣兩個高爾夫球場等生活配套設施,風情街集法國特色餐飲、休閑、時尚名品、藝術、文教展示於一體,是法國在漢人員的重要集聚地;法國歐尚、家樂福等現代服務業和佛吉亞全興(武漢)汽車座椅有限公司、佛吉亞武漢工業園、法雷奧車燈、泰昌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等一批由法資企業控股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已落戶蔡甸後官湖區域。
二是區位及交通優勢獨特。後官湖區域處於長江、漢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江漢平原末端,距武漢中心城區僅8公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兩大國家級開發區隔漢江相望。京港澳高速、滬蓉高速和318國道交匯於此,形成全國唯一的「金十字」經濟地理中心。以新漢陽火車站建設為契機,這里將形成兩條黃金水道交匯(長江、漢江)、三條高速公路匯聚(京港澳高速、滬蓉高速、漢蔡高速)、三條環線環繞(三環線、四環線和外環線)、「四鐵」無縫換乘(西安—武漢—福州高速鐵路、仙天潛城際鐵路、地鐵4號線和軌道交通11號線)、若干快速路(新天大道、知音湖大道、漢江三官大橋、琴川大道)連接武漢中心城市和兩大國家級開發區的綜合交通格局,打造集高鐵、城際鐵路、軌道交通、有軌電車和公路客運於一體的武漢西部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實現武漢三鎮和武漢城市圈的快速直達。區域內「八縱十橫」路網正在加快形成,區位交通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三是生態環境優美。堅持把科技與生態完美融合,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發展理念,突出擁山、觀湖、攬江的生態特色,著力推進基礎細胞、生態產業、生態環境質量、生態景觀、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等六大生態工程建設,正在積極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九真山和嵩陽山等兩大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總面積逾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湖泊水質達Ⅲ類以上標準的300平方公里東湖、西湖水系、116平方公里國際級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70多平方公里國家級後官湖城市濕地公園,構成武漢近郊最大的生態「綠肺」。投資13億元,建成蔡甸污水處理廠和東部地區污水收集主管網,實現了後官湖區域污水收集處理全覆蓋。集阻斷污染直排、保護湖泊岸線、解決市民親水觀景等功能於一體、總投資13億元的後官湖郊野綠道環湖而建,已建成的50公里示範段成為武漢市的一張靚麗名片。到2014年,後官湖110公里郊野綠道建成後,將形成山水相融、田園相映、林城相依、知音文化的特色。
四是文化底蘊深厚。蔡甸是知音故里。兩千多年前,晉大夫伯牙與楚樵隱鍾子期萍水相逢於後官湖區域的馬鞍山,一見如故,琴笛和鳴,一約經年,直至鍾子期臨終留遺囑、伯牙摔琴謝知音,二人演繹了流傳千古的「知音一會」。知音文化蘊含的誠信、平等、和諧、感恩的內涵,已成為蔡甸的人文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及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蔡甸這塊孕育知音文化的沃土上,仍然保留著上、中、下集賢村、鍾家台、上錨州、下錨州、鳳凰山等地名,沉澱了千百年的歷史文化,集聚了一大批志士賢達。宋有「義門」氏家,八世同堂的張昌宗;明有官拜兵部尚書的戴金;清有無神論者、官拜康熙侍讀、禮部侍郎、內閣大學士熊伯龍等。
五是產業基礎雄厚。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蔡甸常福工業倍增發展區及沌口、鳳凰山工業園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具備了良好的產業依託。汽車及零部件、電子電器、食品飲料、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服務等主導產業集聚規模以上企業千餘家,2012年實現工業產值3240億元。蔡甸後官湖區域已引進了世茂嘉年華、和記黃埔商貿城、凱德惠居、武漢·中國健康谷、合眾人壽健康社區、同濟健康社區、華中文博城、中核世紀廣場等一批總投資逾千億元的大型房地產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存量項目初具規模。
六是具備合作共建的現實條件。蔡甸新城是武漢市「1+6」城市格局中重點打造的六個新城之一。武漢後官湖「四化同步」(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建設示範區已作為武漢市「四化同步」示範區來打造。目前,已吸引中信集團、中建集團、中核建設集團等國有大型企業參與示範區建設。國家智慧城市創建工作正深入推進。特別是後官湖區域規劃范圍內人口密度小,土地利用情況較為均質,建設用地(不含水面)達到108.58平方公里(其中知音新城9.5平方公里、常福工業倍增發展區49.94平方公里、城關及高廟區域23.6平方公里、其他生態型建設用地25.54平方公里),承載空間極為廣闊。 後官湖可持續發展示範新城將秉承生態經濟、生態人居、生態文化、和諧社區、科學管理的規劃建設理念,聚合國際先進的生態、環保、節能技術,造就自然、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致力於建設經濟蓬勃、社會和諧、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可持續發展示範新城,為其他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樣板,為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提供示範。
初步設想是,以後官湖區域為重點,以知音新城為核心,以大集黃虎、蔡甸高廟和什湖區域為拓展區,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著力打造兩型之城、智慧之城、生態之城、幸福之城。 擬在後官湖300平方公里區域范圍內,就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等方面,與法方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建,亦可選取京港澳高速以東區域(含常福工業倍增發展區)開展合作。
(一)合作共建知音新城。新城位於馬鞍山以北、新天大道以南,規劃面積22.8平方公里,其中符合城市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可供開發建設的面積約9.5平方公里,規劃范圍不佔用自然區或農業無人區。新漢陽火車站選址新城規劃范圍,西安—武漢—福州高速鐵路、地鐵4號線、軌道交通11號線、仙(桃)天(門)潛(江)城際鐵路等在此設站並實現全方位換乘,武漢城市公交266路、26路均在新城設有站點,交通極為便捷。新城以都市型現代服務業為支柱產業,借鑒法國先進經驗,促進科技與生態深度融合,特別是在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生態建設、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打造生態之城、文化之城、產業之城。
(二)合作共建八大產業園區。
1、中法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法國是歐洲第二大汽車製造大國,汽車產業是法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我區是武漢·中國車都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中法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供合作開發的區域有兩塊:一是常福工業倍增發展區,現有集中連片開發的熟地20多平方公里;二是什湖地區,該區域緊鄰東風雷諾項目,地勢平坦,空間巨大,交通便捷,開發前景廣闊。
2、法蘭西·知音婚慶產業園。產業園位於馬鞍山南麓,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將法蘭西時尚、浪漫元素與知音文化相融合,打造華中國際婚紗秀場、國際婚慶產品交易中心、婚慶禮儀總部基地、婚慶度假村及酒店、婚慶產業旅遊景區等,形成完整的婚慶產業鏈。
3、千子山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面積約6平方公里。全面貫徹循環經濟理念,推進清潔生產,優化能源結構,大力促進清潔能源、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利用。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經濟高效循環,打造循環經濟集聚區。
4、中法文化創意產業園。產業園位於知音新城范圍,規劃面積約1平方公里。充分考慮文化創意產業及從業人的特性,建設文化創意大廈、研發與孵化區、智能衍生品區、產品展示中心、互動體驗中心等,打造工作、生活相融合的SOHO、LOFT建築形態,為創意工作者提供生活化工作環境。
5、中法信息科技產業園。產業園位於知音新城范圍,規劃面積約0.5平方公里。以創建國家智慧城市為契機,大力發展軟體開發、系統集成、軟體外包、晶元設計等產業。
6、中法遊艇俱樂部。法國遊艇產業發達,是歐洲最大的遊艇生產出口國家,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後官湖水系區域遼闊、水質優良,華中地區首家歐洲遊艇會——上海寰海遊艇俱樂部已落戶後官湖世茂龍灣,擁有多艘豪華遊艇。中法遊艇俱樂部將依託後官湖優美的自然風光,建設一批漁人碼頭,開發具有法國風情的水上娛樂項目。
7、中法通用航空產業園。產業園位於我區南屏垸,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目前,通用航空機場已定址南屏垸,擬引入法國通航產業發展技術及模式,打造集通航培訓、飛機研製、通航服務、航空旅遊等於一體的通用航空產業園。
8、法國農庄及葡萄酒庄。整合姚家林、黃虎、蓮溪、尉武、霞光、星光、東躍等生態農業板塊(總面積約2萬畝),運用法國農業技術和農業發展理念,打造一批具有濃郁法國風情的農庄和葡萄酒庄,推動鄉村休閑游發展。
(三)共建若干法式風情小鎮。武漢後官湖「四化同步」示範區將打造八大風情小鎮,擬將高湖小鎮和龍泉小鎮與法方共建,引入法國建築、園景及生活理念,營造西方生活情調,推進中西方文化的互滲、吸納和包容,打造集休閑、娛樂、文化、旅遊等於一體的法式風情小鎮。
⑷ 東原在武漢怎麼樣
比較有情懷,和其他開發商相比,會更注重住在裡面的人的生活感。東原的小區有一個原聚場,是一個社區社群活動空間,顏值都很高,很適合網紅打卡。業主在小區里就能夠在圖書館看書、做烘焙、在小劇場看電影等。還有針對兒童的童夢童享,分年齡段做了孩子的成長樂園。東原在武漢一共有8個項目,東原啟城和東原樂見城都是很火爆搶手的紅盤,納帕溪谷也是武漢高品質的別墅盤,風景環境特別好。目前在漢口也有2個項目東原朗閱和東原閱境。
⑸ 東西湖區融創觀瀾府屬於哪個社區
徑河街道社區。東西湖區融創觀瀾府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凌雲路與雲海路交叉路口往東北約130米,屬於徑河街道社區。融創觀瀾府由武漢融創臻遠房地產有限公司建成,總建築面積:396918.73平方米,佔地面積:86178平方米。項目擇址臨空港經濟開發區,北面尊享黃獅海一線湖景,坐擁金銀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金銀湖協和醫院等多種城市級配套。距地鐵6號線二雅路站約200米。東西湖區,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又稱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長江之北,境域東靠張公堤,分別與江岸區、江漢區和硚口區接壤;西南濱漢水與蔡甸區相望,西北依府河與黃陂區相鄰,東西長38千米,南北寬22.5千米,總面積495平方千米。
⑹ 武漢在建的一條地鐵線,長多少呢何時建成通車
大家都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各大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都是非常的出眾,尤其是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經濟增速是非常的迅速,新中國成立以來對於中西部地區城市的發展就是非常的重視,有著中部崛起以及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如今在中部地區發展最為出眾的城市當屬於武漢市了,武漢作為湖北的省會城市,經濟實力自然是很強悍的,早已經突破萬億的關卡,如今已經是我國新一線城市當中的一員。
等到武漢地鐵6號線二期建成通車之後,武漢的地鐵網將會進一步的完善,人們的出行也將更加的方便,大家這條地鐵線的建設是不是很期待呢?
⑺ 武漢臨空經濟區的規劃
武漢的黃陂區早在2008年前後就提出規劃,打造臨空產業經濟,總投資80億元、規劃總面積1.3萬畝的武漢盤龍航空城,建設正如火如荼;2013年5月,國務院批准武漢吳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為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我省首個發展臨空經濟的國家級功能區;東西湖區也宣布,要建設100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區。
為了盡早讓大臨空經濟落地,武漢市政府首設臨空經濟區辦公室,統一規劃協調,招商引資,爭取政策。下一步,武漢還將設立臨空經濟區投資公司,先期注冊資金10億元,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主體。
武漢臨空經濟區是武漢市「十一五」重點規劃建設項目,根據武漢市政府常務會2008年10月討論通過的《武漢臨空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武漢臨空經濟區核心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為核心,西臨白水湖、董家湖,南臨府河,北部以京廣鐵路為界,東至黃龍墩河與武漢北站,面積110平方公里,是武漢市重點發展的八大主體功能區之一。截至2010年7月,已有東航、國航、海航等60餘家航空及相關企業入駐。
根據規劃,武漢臨空經濟區劃分為三個功能圈層,即臨空經濟核心區、臨空經濟聚集區和臨空經濟輻射區。臨空經濟核心區范圍為武漢天河機場周邊10公里左右半徑的區域,總面積94.1平方公里,涵蓋黃陂區天河機場、天河街、橫店街,將重點發展航空運輸、航空物流、空港經濟等臨空經濟核心產業。臨空經濟聚集區范圍為天河機場周邊10—15公里左右半徑的區域。臨空經濟輻射區范圍為機場周邊15公里左右半徑以外的區域。
根據規劃要求,武漢將推進機場第二快速通道建設,構建以快速路(包括機場高速公路、繞城公路、漢十高速公路等)和主幹道(包括盤龍大道、川龍大道等)為基礎的道路骨架,形成內、外聯系便捷的交通格局。在主幹道建設上,對楚天大道、橫天公路、孝天公路及延長線進行提檔升級,迅速規劃建設機場西環湖路和盤天公路。推進武漢地鐵機場線,同時做好向前川等地延伸的規劃論證與通道預留。
⑻ 武漢臨空經濟區的板塊
在空間格局上,大臨空板塊構築「一核兩心、三區多園」。「一核」是指以天河機場航空樞紐輻射半徑5公里形成臨空核心圈層;「兩心」指盤龍新城中心、吳家山新城中心;「三區」指黃陂臨空發展區、東西湖臨空發展區和孝感臨空發展區;「多園」指在三個臨空發展區的基礎上,形成航空企業總部區、走馬嶺保稅物流園、橫店臨空產業園等13個產業園區。
其中,盤龍城新城中心規劃人口78萬人,以航空物流、空港加工業為主導,打造武漢北部現代化新城區;吳家山新城中心規劃人口96萬人,主要依託國家開發區,以食品加工、現代物流為主導,是具有濱江濱湖特色的生態宜居新城。
在規劃中,武漢臨空經濟開發區將是一個具有產業、新城、交通及市政配套等的「城中之城」。在供水方面,將打破行政區界限,新建武湖水廠、擴建走馬嶺水廠,將橫店、後湖、灄口水廠改建成給水加壓站,統一由新武湖水廠和白鶴嘴水廠聯合供水
對於到2015年,臨空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00億元;到2020年,臨空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00億元,天河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4000萬人次和50萬噸,力爭進入全國機場前10名,開通國際航線40條以上,真正成為中部地區國際門戶樞紐機場。
開發區要規劃建設臨空綜合保稅區,集口岸通關、出口加工、保稅物流於一體,整合國內不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措施,使其成為開放度高、政策優惠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另外,還計劃積極推進開放第五航權試點,爭取更多國內航空公司新開通武漢始發的國際航班,爭取實現任何航空公司可自主在武漢天河機場設立基地、開辟或加密航線,爭取民航總局在審批各航空公司開航武漢的申請時採取備案制,不再對航空公司數量、客座率等指標做出限制。
⑼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規劃
武漢臨空經濟區是武漢市「十一五」重點規劃建設項目,根據武漢市政府常務會2008年10月討論通過的《武漢臨空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武漢在西北部地區,圍繞天河機場,建設佔地1100平方公里的「臨空新城」。這座新城,涵蓋武漢黃陂區、東西湖區和孝感市孝南區部分區域,其中黃陂區部分為核心區。發展航空運輸、物流、飛機維修保養等空港產業。武漢臨空經濟區含東西湖區全域500平方公里,黃陂南部地區約450平方公里及孝感市部分區域,總規劃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7月,已有東航、國航、海航等60餘家航空及相關企業入駐。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毗鄰天河國際機場,區內公路直接連通機場高速;核心區與機場距離在15公里圈層之內,具有發展臨空經濟的天然優勢。
去年該區成立了臨空經濟管理處,並啟動臨空高科技產業園建設,將全區500平方公里可開發地區全部納入臨空經濟區建設規劃,大手筆開展園區和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開發區已擁有三江航天、凌雲科技、武漢航達等多家以飛機維修、航空服務為主的航空企業。而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於去年和天河機場實行「港區聯動」,將空港功能延伸到保稅區,實現貨物快速通關。
同時,東西湖區將邀請國際、國內知名設計機構,編制《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暨東西湖區總體規劃》、《東西湖區臨空經濟發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