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三大物流經濟圈以哪裡為中心

三大物流經濟圈以哪裡為中心

發布時間:2022-02-17 11:14:50

『壹』 湖南最靠近那個物流經濟圈

摘要 從空間位置來看,湖南不靠邊不靠海,卻占據了「中軸線」的有利區位,是京廣線、滬昆高鐵的交會點,承東啟西、接南轉北,輻射區域將不斷向四周擴散。好風憑借力,藉助「一帶一部」結合地帶、泛珠三角經濟圈的東風,湖南物流產業一路高歌,呈井噴式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張。作為中部省份,規模總量或許還無法比肩江浙滬這樣的物流大省,但擴張速度卻足以讓「物流湘軍」聚焦行業目光。

『貳』 比較我國環渤海、珠山角、長山角三大經濟圈的經濟發展和物流環境

環渤海概述
「環渤海地區」亦或是「環渤海經濟圈」,狹義上是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延伸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以及內蒙古中東部,分別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3.31%和總人口的22.2%。區域內包括北京、天津、唐山、沈陽、大連、太原、濟南、青島、保定、石家莊等多座城市,共五省(區)二市(京、津、冀、晉、內蒙、遼、魯等五省(區)二市)。
渤海是一個內海,被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華北大平原「C」字形所環抱。覆蓋面積遍及大半個中國,並且是東北、華北、西北和華東部分地區的主要出海口。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四盟的糧食、畜產品、石油,西北地區的煤炭、皮毛,華北地區的石油、輕紡產品,渤海的海產品,甚至遠在數千里的青海、新疆的貨物都要經過這里運往世界各地。
同時這里是與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貿易往來的通道,從國外進口的設備、資金、商品也要從這里進入中國的北方市場。這些內陸腹地,涉及十幾個省和自治區,其土地面積約佔全國的60%,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40%,這在我國其他沿海區域也是少有的.
面對如此「遼闊」的經濟區域,想單靠區域內任何一個城市、某個地區的力量,環渤海經濟圈是發展不起來的。因此,環渤海經濟圈要大發展,這就需要區域內包括北京、天津、唐山、沈陽、大連、太原、濟南、青島、保定、石家莊等多座城市攜手推動。.珠三角1. 經濟實現持續快速增長。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7.8%,不僅高於全省14.5%、全國9.7%的同期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於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階段的平均增長速度,地區的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80億美元急升至2005年的2321.7億美元。
2. 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84.6億美元,佔全省當年出口貿易總額的76.6%;實際利用外資87.98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8%和24%。
3. 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並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25.8:45.5:28.9發展為1994年的8.8:51.2:40。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4. 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該地區農業的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格局很快形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了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種養業為支柱,農工技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5. 城鄉協調均衡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工業化的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加速城鎮化。70年代末只有幾十個城鎮,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個,1992年達到406個,1994年達到597個。15年增長近10倍。中山、東莞兩市,只轄建制鎮,而沒有縣和鄉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個百分點。現在,該地區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鎮。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將現代城鎮的服務功能優勢與現代鄉村的田園風情優勢相互補充、結合,推動了城鄉協調均衡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區。
6. 社會流動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外來工聚集地。現在,在該地區就業的外來務工者有數百萬,形成了規模龐大、富有特色的外來務工人員流動群。這種社會流動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邏輯,是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自然體現。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關部門和勞務機構對外來務工者的管理,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依法管理,使社會流動從無序走向了有序。
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最重要的特點是外向型。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一半是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的,外貿出口總額佔全國的10%以上。不少企業的絕大部分產品供應國際市場。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基本途徑是從境外引進資金,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同時本地區有臨近港澳的位置優勢,有僑鄉的優勢,有多優良海港的優勢和勞動力豐富等優勢,再加上國家為這里制訂的優惠政策,使這里成為吸引外商投資和外企落戶的風水寶地。.長山角在廣東省東南隅,南澳島西海岸。為大尖山向西突出的岬角。原名長山尾。1987年改今名。長0.15公里,寬0.35公里。高程35米,由燕山第三期細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組成。石質海岸,岩石灘與亂石灘相間。岬端外有桁頭礁。近岸水深12.8米。

『叄』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規劃建設的「西三角經濟區」包括重慶經濟圈、成都經濟圈和以西安為中心的

(1)西安冬季氣溫較成都低。西安比成都緯度高,太陽高度較小,獲得太陽輻射量較少;西安接近冷空氣源地,易受冷空氣活動影響;成都受山地(秦嶺)阻擋,受冷空氣活動影響較小.
(2)原因:國家政策的支持,西部地區社會經濟(或二、三產業)得到加速發展,當地就業機會增多。國家重視「三農」問題。中西部地區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成效明顯,部分農民工外出就業動機減弱等。應對措施:調整產業結構,進行產業轉型和升級,部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提高農民工收入,改善其工作,生活,居住條件等。
(3)西三角經濟區內自然資源、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西部廣闊的經濟腹地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享有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資源等。

『肆』 中國三大經濟圈是那三個

中國三大經濟圈分別為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中國三大經濟圈是中國目前經濟實力最強大的三個區域,三區約佔全國GDP總額的38%。

環渤海經濟圈位於中國北部,以北京、天津和唐山為中心;大連,青島,煙台等城市輔助結合而成。環渤海經濟圈依託北京市政治中心的優勢,在中國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長三角經濟圈位於中國東部,以上海,南京和杭州為中心;無錫,蘇州,寧波,溫州等城市輔助結合而成。長三角依靠上海市強大的經濟實力來吸引外資,同時利用長江出海口的優勢發展航運業,在中國的經濟圈裡具有重要地位。

珠三角經濟圈位於中國南部,以廣州和深圳為中心;珠海,中山,惠州,江門,佛山,東莞,肇慶等城市輔助結合而成。珠三角是中國惟一的世界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所在地,依託廣州和深圳的兩座一線城市來帶動周邊經濟。珠三角最大的優勢在於靠近香港澳門,靠近特區,大量吸引外資。

『伍』 中國有哪幾個核心經濟圈

網路上所轉,樓主參考——

http://ke..com/view/1730143.htm
中國三大經濟圈就是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都市圈各有規模,三大經濟圈定位也不相同。

珠三角面臨南中國海,為西江、北江、東江的匯合處,也即珠江的出口處,水陸交通發達、海外聯系便捷,是內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近年來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個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這說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著巨大的拓展空間,並且有望成為世界矚目的特大經濟區。珠三角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實現了富饒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形成了「外向導入式」為主的發展模式;呈現出以農村城鎮化為主導的「爆發式」城市化;表現出多中心、高強度、聚集式的城市群發展形態;勾勒出內、中、外三個圈層的「圈層式」經濟與城市發展特點;在城市與鄉村的連接地區出現了一種「既非城市又非農村」的特殊空間結構形式。

長三角緊臨東海,為我國最大的內河長江的出口處,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鎮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長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八個城市和浙江省六個城市,共計十五個城市,以後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即所謂的「15+1」。它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為副中心,包括江蘇的揚州、泰州、南通、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浙江的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共15個城市及其所轄的74個縣市,以滬杭、滬寧高速公路以及多條鐵路為紐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長江的黃金通道流經29個主要城市,把長三角引向內陸腹地,是世界與中國大陸連結的重要門戶地區。長三角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長三角的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綜合性產業基地;城市化呈現結構性大發展;城市綜合實力全國領先,圈層特徵明顯;城市與城鎮工業化水平較高;城市大物流條件初步形成;城市教育科技實力雄厚,高層次人才密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比較富裕,全國領先。

環渤海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北部地區,通過京津唐城市帶引向中國北方腹地,區位特殊,工業密集、城市密布,是內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由京津領銜的環渤海灣經濟區產生於1986年,一般認為,狹義上是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其目標是打造以北京、天津為雙核的世界級城市。從更大的范圍來說,已形成了「5+2」戰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西、遼寧、山東以及內蒙古中東部五個省區,北京和天津兩個市。環渤海地區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了中國重要的工業密集區和大型城市群;區域規劃發展的起步較晚,區域經濟發展相對於珠三角和長三角明顯落後;開始全力構建環渤海經濟圈區域經濟發展新平台,建立「多贏」的區域協調和合作新機制。

長三角的優勢是商業貿易氛圍良好,商業環境好,國際化程度高,有強大的品牌消費市場,民營經濟強大,同時一頭兩翼(中心--上海,南京、杭州為副中心)結構最合理。
珠三角的優勢是思想觀念開放,和在香港台灣的投資商溝通相對比較容易,地域上比較方便,建立了和市場經濟相匹配的制度和文化條件,以深圳一些上市公司為代表的珠三角企業成為了中國最優秀的最有投資價值的藍籌公司。
環渤海的優勢是自然資源豐富,離國家的政策和決策中心最近,有著強大的重工業基礎,房租便宜。
濟圈中長三角的增長速率最低,環渤海最高,但是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2006年長三角已經超過了以東京為首的關東地區,是整個東北亞地區(日本韓國,包括港澳和新加坡)這個區域最大的經濟區,到2020年長三角的經濟規模會是關東經濟圈的兩倍同年珠三角會超過關東區。
長三角雖然富裕,但包容性最差,尤其以上海最嚴重,而且蘇浙滬的語言不同,蘇滬溝通還好,但與浙江人共同語言就成了一種障礙。相對而言深圳的包容性就高的多,因為深圳很多都是移民,但語言也是一大障礙,環渤海應該是包容性最大而且語言交流最容易的

『陸』 我想問問誰能跟我說一下首都經濟圈、環首都綠色經濟圈的中心內容分別是什麼嗎

「環首都經濟圈」是在北京周邊的十餘個區縣(環繞北京的涿州市、淶水縣、涿鹿縣、懷來縣、赤城縣、豐寧滿族自治縣、灤平縣、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廣陽區、安次區、固安縣、興隆縣(增補)),建設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區、科技成果孵化園區、新興產業示範園區、現代物流園區,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經濟圈。
建設的意義:1.促進京津冀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疏解首都的城市壓力 3.打造河北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增長極

環首都綠色經濟圈是在《河北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的,要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特別提出要建設環首都綠色經濟圈,逐步把環首都地區打造成為經濟發達的新興產業圈、綠色有機的現代農業圈、獨具魅力的休閑度假圈、環境優美的生態環保圈、舒適怡人的宜居生活圈。
今年五月,「河北環首都經濟圈規劃」正式出爐,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包括環繞北京的張家口、承德、廊坊和保定四個地級市,將打造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環首都綠色經濟圈。
針對四個地級市的不同特點,河北省也給予了每個城市不同的產業發展定位。承德市具有在旅遊、釩鈦礦產等資源方面的優勢;保定市則要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和低碳城市試點等優勢;張家口市則要以能源產業和旅遊資源為基礎,建設成為京冀晉蒙交界的區域中心城市;廊坊市以區位獨特和信息產業等優勢,建設京津冀電子信息走廊、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城市。

『柒』 中國的三大經濟圈的龍頭是誰

中國三大經濟圈就是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都市圈各有規模,三大經濟圈定位也不相同。中國三大經濟圈就是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都市圈各有規模,三大經濟圈定位也不相同。珠三角面臨南中國海,為西江、北江、東江的匯合處,也即珠江的出口處,水陸交通發達、海外聯系便捷,是內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近年來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個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這說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著巨大的拓展空間,並且有望成為世界矚目的特大經濟區。珠三角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實現了富饒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形成了「外向導入式」為主的發展模式;呈現出以農村城鎮化為主導的「爆發式」城市化;表現出多中心、高強度、聚集式的城市群發展形態;勾勒出內、中、外三個圈層的「圈層式」經濟與城市發展特點;在城市與鄉村的連接地區出現了一種「既非城市又非農村」的特殊空間結構形式。長三角緊臨東海,為我國最大的內河長江的出口處,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鎮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長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八個城市和浙江省六個城市,共計十五個城市,以後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即所謂的「15+1」。它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為副中心,包括江蘇的揚州、泰州、南通、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浙江的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共15個城市及其所轄的74個縣市,以滬杭、滬寧高速公路以及多條鐵路為紐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長江的黃金通道流經29個主要城市,把長三角引向內陸腹地,是世界與中國大陸連結的重要門戶地區。長三角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長三角的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綜合性產業基地;城市化呈現結構性大發展;城市綜合實力全國領先,圈層特徵明顯;城市與城鎮工業化水平較高;城市大物流條件初步形成;城市教育科技實力雄厚,高層次人才密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比較富裕,全國領先。環渤海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北部地區,通過京津唐城市帶引向中國北方腹地,區位特殊,工業密集、城市密布,是內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由京津領銜的環渤海灣經濟區產生於1986年,一般認為,狹義上是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其目標是打造以北京、天津為雙核的世界級城市。從更大的范圍來說,已形成了「5+2」戰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西、遼寧、山東以及內蒙古中東部五個省區,北京和天津兩個市。環渤海地區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了中國重要的工業密集區和大型城市群;區域規劃發展的起步較晚,區域經濟發展相對於珠三角和長三角明顯落後;開始全力構建環渤海經濟圈區域經濟發展新平台,建立「多贏」的區域協調和合作新機制。長三角的優勢是商業貿易氛圍良好,商業環境好,國際化程度高,有強大的品牌消費市場,民營經濟強大,同時一頭兩翼(中心--上海,南京、杭州為副中心)結構最合理,國內經濟學家更是提出了溫州模式和蘇南模式兩大概念;珠三角的優勢是思想觀念開放,和在香港台灣的投資商溝通相對比較容易,地域上比較方便,建立了和市場經濟相匹配的制度和文化條件,以深圳一些上市公司為代表的珠三角企業成為了中國最優秀的最有投資價值的藍籌公司;環渤海的優勢是自然資源豐富,離國家的政策和決策中心最近,有著強大的重工業基礎,房租便宜。據經濟學家分析三大經濟圈中長三角的增長速率最低,環渤海最高,但是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2006年長三角已經超過了以東京為首的關東地區,是整個東北亞地區(日本韓國,包括港澳和新加坡)這個區域最大的經濟區,到2020年長三角的經濟規模會是關東經濟圈的兩倍同年珠三角會超過關東區。長三角雖然富裕,但包容性最欠缺,在江蘇有著蘇南蘇北之爭,浙江有浙東浙西之斗,而龍頭上海更是以排外「聞名」,而且蘇浙滬的語言溝通上有一定困難。相對而言深圳的包容性就高的多,因為深圳很多都是移民,但語言也是一大障礙,環渤海應該是包容性最大而且語言交流最容易的。現在環渤海已經成了新的創業溫床,隨著山東的GDP超越江蘇已經有人提出環渤海正以驚人的成長速度直逼長珠三角。當中國製造開始向中國創造轉型時中國已經不再是國外大型跨過公司的首選地了,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地位也漸漸被印度所替代,因此跨國公司投資熱也會漸漸降溫。而這時國內企業的發展就成了關鍵,不管是工業,製造業,服務業還是IT等新興產業,比的就是把握機會的能力了,究竟誰強誰弱還無法也不能下結論,因為三大經濟圈各有特色,環渤海的重工業,長三角的製造和服務業,珠三角的新興產業,但只要能找好自己的定位,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好時機,都會有所作為!

『捌』 對比說明我國四大物流經濟圈的發展優勢和特色

珠三角經濟長期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但傳統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模式,已造成日益嚴重的資源短缺與環境惡化,成為制約珠三角經濟持續發展的障礙。為了解決珠三角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矛盾的問題,廣東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目標。而物流系統是整個社會大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基於此背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分析珠三角綠色物流的發展現狀,論證珠三角綠色物流發展的必要性與可性行,並找出發展中所存在的障礙與問題,從政府和企業兩個角度尋求綠色物流發展的戰略措施以及具體實踐措施,以構建和諧的珠三角綠色物流系統,同時為政府和企業發展綠色物流提供指導與參考。 2、 本課題相應學術領域內國內外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情況。 美國經濟高度發達,也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物流業的國家之一。美國政府在物流高度發達的經濟社會環境下,不斷通過政府宏觀政策的引導,確立以現代物流發展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其近景遠景目標十分明確。美國在其到2025年的《國家運輸科技發展戰略》中,規定交通產業結構或交通科技進步的總目標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運輸系統,其范圍是國際性的,形式是綜合性的,特點是智能性的,性質是環境友善的」。一般企業在實際物流活動中,對物流的運輸、配送、包裝等方面應用諸多的先進技術,如電子數據交換(EDI)、准時制生產(JIT)、配送規劃、綠色包裝等,為物流活動的綠色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歐洲是引進「物流」概念較早的地區之一,而且也是較早將現代技術用於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綠色化的先鋒。如在20世紀80年代歐洲就開始探索一種新的聯盟型或合作式的物流新體系,即綜合物流供應鏈管理。它的目的是實現最終消費者和最初供應商之間的物流與信息流的整合,即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加強企業間的合作,改變原先各企業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通過合作形式實現原來不可能達到的物流效率,從而減少無序物流對環境的影響。歐洲最近又提出一項整體運輸安全計劃,目的是監控船舶運行狀態。通過測量船舶的運動、船體的變形情況和海水的狀況,就可以提供足夠的信息,避免發生事故,或者是在事故發生之後,能夠及時採取應急措施。這一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盡量避免或者減少海洋運輸對環境的污染。歐洲的運輸與物流業組織——歐洲貨代組織(FFE)也很重視綠色物流的推進和發展,對運輸、裝卸、管理過程制訂出相應的綠色標准,加強政府和企業協會對綠色物流的引導和規劃作用,同時鼓勵企業運用綠色物流的全新理念(重點在於規劃和興建物流設施時,應該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要限制危害人類生態最烈的公路運輸的發展,大力推進鐵路電氣化運輸)來經營物流活動,加大對綠色物流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如對運輸規劃進行研究,積極開發和試驗綠色包裝材料等。 我國物流業的起步較晚,綠色物流還剛剛興起,人們對它的認識還非常有限,在綠色物流的服務水平和研究方面還處於起步階段,與國際上先進技術國家在綠色物流的觀念上、政策上以及技術上均存在較大的差距,大力加強對物流綠色化的政策和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對物流系統目標、物流設施設備和物流活動組織等進行改進與調整,實現物流系統的整體最優化和對環境的最低損害,將有利於我國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政策,對於我國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 3、 研究成果的創新點,取得主要進展及應用價值。 本課題創新點主要是結合珠三角經濟發展特點以及產業現狀,並基於循環經濟的理論與原則研究珠三角綠色物流發展戰略,並提出珠三角綠色物流系統的構建框架與發展策略。 目前課題已基本完成對珠三角綠色物流發展的現狀、問題、措施、策略等進行了研究,課題研究的內容對珠三角發展循環經濟與構建綠色物流系統,創建和諧社會具有一定指導與參考價值,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4、 研究成果的不足,存在問題及今後重點研究方向。本課題研究成果主要基於戰略層面,對於具體措施並未進些詳細探討與研究,下一步研究的重點就是研究實現構建綠色物流系統的具體實施方案以及具體的實施措施

『玖』 中國三大經濟圈

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經濟圈

『拾』 中國三大經濟圈是指的哪幾個區域

中國三大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
1珠三角經濟圈
珠三角面臨南中國海,為西江、北江、東江的匯合處,也即珠江的出口處,水陸交通發達、海外聯系便捷,是內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近年來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個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這說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著巨大的拓展空間,並且有望成為世界矚目的特大經濟區。珠三角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實現了富饒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形成了「外向導入式」為主的發展模式;呈現出以農村城鎮化為主導的「爆發式」城市化;表現出多中心、高強度、聚集式的城市群發展形態;勾勒出內、中、外三個圈層的「圈層式」經濟與城市發展特點;在城市與鄉村的連接地區出現了一種「既非城市又非農村」的特殊空間結構形式。
2長三角經濟圈
長三角緊臨東海,為我國最大的內河長江的出口處,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鎮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長三角經濟圈是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為副中心,包括江蘇的蘇州、無錫、徐州、揚州、泰州、南通、鎮江、常州、鹽城、淮安、連雲港、宿遷,浙江的寧波、溫州、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台州、金華、衢州、麗水,安徽的合肥、馬鞍山,蕪湖、滁州、淮南共30個城市。以滬杭、滬寧高速公路以及多條鐵路為紐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長江的黃金通道流經29個主要城市,把長三角引向內陸腹地,是世界與中國大陸連結的重要門戶地區。長三角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長三角的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綜合性產業基地;城市化呈現結構性大發展;城市綜合實力全國領先,圈層特徵明顯;城市與城鎮工業化水平較高;城市大物流條件初步形成;城市教育科技實力雄厚,高層次人才密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比較富裕,全國領先。
3環渤海經濟圈
環渤海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北部地區,通過京津唐城市帶引向中國北方腹地,區位特殊,工業密集、城市密布,是內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由京津領銜的環渤海灣經濟區產生於1986年,一般認為,狹義上是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其目標是打造以北京、天津為雙核的城市。從更大的范圍來說,已形成了「5+2」戰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西、遼寧、山東以及內蒙古中東部五個省區,北京和天津兩個市。環渤海地區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了中國重要的工業密集區和大型城市群;區域規劃發展的起步較晚,區域經濟發展相對於珠三角和長三角明顯落後;開始全力構建環渤海經濟圈區域經濟發展新平台,建立「多贏」的區域協調和合作新機制。
--網路
詞條標簽:

閱讀全文

與三大物流經濟圈以哪裡為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線和智慧線中間的線是什麼 瀏覽:911
鼠的故事打字游戲怎麼玩 瀏覽:711
如何解決婚姻合作關系 瀏覽:271
事業單位考試多久可以進考場 瀏覽:693
幸福社區屬於吉林市哪裡 瀏覽:170
好幸福的一家三口呀呲牙怎麼回復 瀏覽:788
一寸蟲繪本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瀏覽:721
事業單位私調什麼意思 瀏覽:122
快手公布愛情怎麼弄 瀏覽:508
一般健康人一天排尿多少毫升 瀏覽:406
長期投資經濟增長會怎麼樣 瀏覽:538
愛情里稱呼豬是什麼時候 瀏覽:762
怎麼樣的愛情是甜蜜的 瀏覽:813
女狗男猴婚姻關系如何 瀏覽:529
快手上愛情卡怎麼得 瀏覽:799
事業性收費有哪些學校 瀏覽:796
戀愛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什麼 瀏覽:495
打野如何後期領先對方很多經濟 瀏覽:688
青春會告訴你什麼叫愛情 瀏覽:315
等待幸福花語有哪些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