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湖縣的介紹
建湖,位於江蘇省蘇中里下河腹部,隸屬鹽城市。地理位置北緯33°16′~33°41′,東經119°33′~120°05′。全縣總面積116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906平方千米,佔78.1%,水域面積254平方千米,佔21.9%。建湖縣躋身2013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500強縣市,在榜單中位列第245位1。1941年9月,鹽城縣劃縣分治,北部劃出成立建陽縣,因與福建省建陽縣同名,於1951年7月改稱建湖縣,其中「建湖」之名由縣境內建陽、湖垛(今近湖)兩鎮的首字合稱而成。建湖地處黃海之濱,背倚蘇北平原,素有「水鄉明珠」之美稱。建湖是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同時也是全國文明縣城。建湖縣地處蘇中里下河地區腹部,是著名的雜技之鄉、淮劇之鄉。新長鐵路、鹽徐高速公路、建阜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面積11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07萬公頃、水面2.67萬公頃。人口80.25萬(2013年,戶籍人口)。
㈡ 江蘇鹽城市建湖縣窮嗎
江蘇鹽城市建湖縣不窮。根據鹽城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建湖縣2020年全年的地區生產總值在鹽城市所有市/縣/區中處於中上的水平,比其低的有鹽南高新區、濱海縣、響水縣等。
江蘇鹽城市建湖縣窮嗎
建湖縣,隸屬江蘇鹽城市,位於江蘇省蘇北里下河腹部,全縣總面積約為1154平方千米。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建湖縣常住人口約為60.93萬人。
建湖縣地處黃海之濱,背倚蘇北平原,有「水鄉明珠」的美稱,有九龍口風景區、陸秀夫紀念館、漢王古墓、雙湖公園等等景點。
㈢ 江蘇鹽城是座什麼樣的城市,它未來的發展潛力有多大
首先,鹽城是蘇北5市唯一的一個被納入長三角城市群,且定位為二級大城市!
其次鹽城地處江蘇沿海地區,擁有江蘇面積第一的優勢,這些土地面積優勢就是後發資本!而且鹽城和南通相鄰,等鹽通高鐵350通車,鹽城和上海為主的長三角核心城市的時空距離將大幅度縮小!
其次鹽城的濱海港已經被正式列入十三五發展規劃,未來的發展潛力是無窮大的 ,我覺得鹽城以後必定是蘇北第一大城市!
鹽城市是名副其實的:鹽城:歷經了二千多年的 歷史 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在古代就以成盛產准鹽享譽華夏:全市地平無一座山: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 鹽城東臨黃海: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西與淮安市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相望:是江蘇省轄市中面積最大的市:也是海岸線最長的地級市o鹽城市現轄亭湖`鹽都二個區、建湖丶響水丶阜寧l射陽丶濱海五個縣:並代管東台丶大豐二個縣級市o全市土地面積17000平方千米2014年未公布人口828.5萬人:全市高架貫通:高鐵也即將運行之中:鹽城經濟也躍上新發展:被國家定為二線城市與蘇錫常並肩前行::鹽城將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有一個跨越發展的領導班子帶領全市人民奮發永為:鹽城人民一定會迎來繁榮:幸福安康`昌盛的鹽城:同時鹽城位於江蘇正中部:有望鹽城變為江蘇省會都城而努力o
鹽城作為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Jdp總量雖然不小,但人均還是很弱,由於 歷史 原因,經濟和蘇南無法比較,和蘇中幾市也有明顯差距,但我個人覺得鹽城發展不應該如此,鹽城在江蘇的位置,就如浙江的溫州,我總覺得中央遲早會有一個類似於浦東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出現,和浙江人相比,老一輩的人思想遠不如浙江人開放,但80後的青年人和浙江人相比,有過之而減少很多不及的地方,鹽城人踏實勤奮,相比其他城市,我們腦袋瓜靈活,思想開放,而且全民皆商的思想觀念越來越強。我是阜寧人,阜寧的變化日新月異,市容市貌變化讓我們感到驚嘆,唯一讓我感到非常失望的教育,鹽城的教育是江蘇省最差,阜寧更差,老師素質越來越低下,甚至說是卑鄙!
鹽城目前是三線中等城市,她的將來還有更大的發展、進步空間。理由有:
一、十年前的鹽城,絕對是四線城市。但近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2017年的GDP首次超過5000億元,達到5070億元,佔全省13個地級市的第七名。在全國GDP百強城市排名中,也排在了前40名以內。
有人會說,鹽城的工業不行了,特別是東風悅達起亞公司。這些人沒有研究啊,受多種因素影響,悅達起亞的銷售量確實較以前有所下降,但鹽城的整體GDP為啥還上升了並且突破了5000億呢?這是因為鹽在的產業結構調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第三產業領跑工業與農業,就是服務業做得好啊,將工業的不利轉化過來了。
二、中韓產業園對經濟的貢獻不可小覷。2017年年底,國務院批復同意在江蘇鹽城、山東煙台、廣東惠州成立三個中韓產業園。全國僅3個啊。而根據中韓自貿協定的總體要求,產業園將重點發展新能源 汽車 、智能網聯車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到2020年,產業園的GDP將突破1000億元。這是啥概念?鹽城2017年的GDP5000多億元,而一個中韓產業園再有兩年將突破1000億,佔到五分之一,這對經濟的貢獻真不簡單。
三、2016年,鹽城加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而且是蘇北唯一入群的城市。《長三角城市群規劃》中,將鹽城列為與寧波、無錫同級別的城市來發展。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江蘇沿海中心樞紐,鹽城處於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交匯點上,這些機遇可遇不可求。隨著鹽連、鹽通、徐鹽鐵路的開通,鹽城與這些城市的距離必將進一步拉近,給鹽城創造更大發展空間。
四、土地是目前很多城市的稀缺資源,但鹽城不愁。作為江蘇面積最大的城市,她的沿海灘塗仍在日夜增長,每年增長3~5萬畝,讓多少城市羨慕不已?
當然,鹽城還有很多的成長空間。留點給我們的鹽城人抒發自豪感吧。
不管別人怎麼噴,鹽城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經濟飛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鹽城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海陸空全面發展,從沒有城市內環高架沒有鐵路沒有海港,到內環,鐵路,高鐵,國家級港口,從一個小機場到國際機場,這裡面凝聚力鹽城人民多少的汗水!
首先,鹽城前任領導提出的『『上海一小時都市圈』』,從高鐵的建設開始,不再是夢,原來的四小時將會縮短到一小時。在市區十五分鍾到高速,現在絕對已經做到,試問全國有多少城市做到了?別說鹽城小,鹽城是江蘇最大的地級市,城市規模在蘇北也能排一二了。
其次,人文環境,創建全國文明衛生城市,確實從各方面對全市老百姓起到了很大的規范性作用,電動車進入機動車道的絕跡了,行人電動車闖紅燈的也少了。
第三, 旅遊 環境,大豐麋鹿保護區,射陽珍禽保護區都是世界級生態自然保護區。
對於鹽城的發展成立不勝枚數,對於想拉起地域仇恨的,建議把你們的精力多用在發展自己家鄉上吧
江蘇鹽城是座什麼樣的城市,它未來的發展潛力有多大?
鹽城說實話是一座依靠面積和人口取勝的城市,一個沿海卻沒有一點優勢的城市,未來的經濟發展的潛力,說實話並不大,最多是全省第七的水平。 有人可能會說,你這樣說,真的合適嗎?我只想說這是實話而已。
首先來說說,為什麼鹽城是一座依靠面積和人口取勝的城市。在2019年的GDP總量雖然達到5702.26億元,比省內的泰州要多,與揚州的差距也不大,僅有147.82億元。 但是,你可能知道鹽城的面積達到1.7萬平方公里,而泰州僅有5787.26平方公里,揚州為6591.21平方公里。
我們可以看到鹽城的面積是泰州的3倍,比揚州也要多1萬平方公里以上,更不用說鹽城的人口已經達到720.89萬,這個比揚州、泰州多出200多萬。 另外,按照道理說沿海地區的優勢很大,然而鹽城的沿岸幾乎都是灘塗和沼澤,根本不適合發展 ,可以說一點優勢也沒有。
對於未來的經濟發展,憑借人口和面積的優勢,鹽城可能會趕超揚州,然而這也是鹽城的最大潛力,因為鹽城與徐州、常州等城市相比真的相差很多,甚至在GDP總量上也不可能實現趕超,更別說綜合樹立。 有人說鹽城未來將會通直達上海的高鐵,說實話,你離上海多遠?南通都有些輻射不到。
鹽城自從成為沿海發展的重要城市,工業、 旅遊 業的發展較好。在環境整治方面也較突出。但商人的素質有待提高。比如到商店買東西,當顧客問價時,往往回答十多元、一百多元等等。這分明在試探顧客是否購買,當顧客追問具體價格時,店家知道顧客要買的,就把價格提高。還有,三無商品、假冒偽劣商品市場上很多。不過,現在較大規模的超市遍布鹽城鄉鎮,其中大城市來的超市也不少見,這對提高市場誠信度是有作用的。
綜合多位朋友對現實鹽城的評價,總體講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
鹽城人要有信心、有決心,因事制宜,規劃藍圖,攻克難關,體貼民心,多辦實事,能夠真正觸動和促進鹽城經濟再上新台階,使鹽城入駐全國文明城市之列。我呼喚:鹽城人團結起來,共同奮斗,為大鹽城之騰飛獻計獻策。我深信:到二零二二年,一個讓羨慕的嶄新的鹽城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鹽城面積人口
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市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2.85萬人;其中市轄區面積4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萬人。
2016年鹽城地區生產總值4576億元人民幣。但人均GDP只有63000元。
2015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0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48元。
鹽城市擁有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海運、內河航運五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運輸網路。其中南洋國際機場和鹽城大豐港區成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鹽城市成為同時擁有空港、海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
新長鐵路鹽城站開通全國客貨運。鹽靖、瀋海、鹽洛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縣縣通高速。
資源方面
1、鹽城沿海灘塗總面積4550平方公里佔全省的75%。
2、鹽城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蘊藏量達800億立方米,預計總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
總的來說,鹽城面積廣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交通方便,有著很好的發展潛力。
鹽城2020個稅猛增64%
說明鹽城人的個人收入大幅度提高了
鹽城2020產業用地全國排名第一
說明鹽城的經濟蓬勃發展
在鹽城稍微看看書考一兩個職業資格證書在鹽城一年收入買上鹽城均價10來個平方的房子還是正常的!幸福指數滿格!!!
隨著高鐵的陸陸續續的開通和鹽泰錫宜的即將開工以及沿海350時速的立項......一大波一大波利好鹽城南通就是新一個蘇錫
㈣ 鹽城市發展情況怎麼樣有哪些產業
一、鹽城目前發展的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1、新能源(風光電)
2、節能環保
3、新能源汽車
4、海洋生物
二、鹽城特色產業
1、響水——船舶及配套產業
2、濱海——泵閥機械產業
3、阜寧——風光電裝備
4、射陽、大豐、東台——新能源及其裝備
5、建湖——石油機械
6、建湖——節能電光源
7、鹽都——風電裝備
8、開發區——汽車及零部件
經濟不怎麼樣。在江蘇是倒數的,但是他在吃的消費上倒是挺高的~
我是鹽城的!我有話說!鹽城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是蘇北第一的,並且城市建設也使城市檔次不斷提升,她有很廣闊的市場沒有得到開發,應該說,她是個很有潛力的城市....這里的消費水平很低,是個還沒有開光的金磚,有能力就來博一搏吧,如果你是給別人打工的話那比較慘,因為工資不會高,所以做幾年最好出來單干,如果你是做市場或者自己來創業,那這里可是個好地方,孕育金錢的地方,就是在這種正在發展的城市裡打拚比較容易成功
鹽城市高新技術創業園是鹽城市人民政府興辦的培育和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的非盈利服務機構,通過提供政策優惠、免費物理空間、項目扶持等各種有效的支持和服務,降低創業者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吸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員的高新技術成果到創業園實現產業化,提高創業成功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型企業和企業家,推動鹽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創業園佔地百畝,位於江蘇省鹽城經濟開發區內,地理位置優越,距市中心5公里,距鹽城機場8公里,離寧靖鹽高速公路6公里,204國道、串場河、通榆運河、新長鐵路分布園區兩側,海、陸、空交通十分便捷。創業園投巨資高標准建設基礎設施,2萬6千平方米的孵化用房已竣工,並實現了「六通一平」,具備了企業入駐的必備條件。鹽城市科技局、鹽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鹽城市財政局聯合組建了鹽城高新技術創業園有限公司,建立了精簡高效的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國際慣例的管理服務體制和運行機制。公司對進園單位實行服務承諾制度,推行「一站式」全程服務。
鹽城市高新技術創業園是希望的熱土,高新企業的搖籃,有識之士理想的選擇。創業園竭誠歡迎國內外客商和科研人員蒞臨考察洽談,投資創業,共求發展。
鹽城概況
鹽城市是江蘇省的省轄市,下轄七縣二區,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800萬。地處蘇北平原中部,位於東經119°27′至120°54′,北緯32°34′至34°28′,東臨黃海,西連淮安,南鄰南通,北接連雲港。鹽城屬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3.7°C至14.4°C,年平均無霜期209—218天,年平均降水量900mm—1066mm,海岸線長達583公里,占江蘇省的56%,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鹽城被譽為「黃海明珠」。
交通優勢
航空:鹽城機場系國家支線民航站,可起降波音737等大型客機,現已開通鹽城至北京、廣州、廈門、上海、徐州等航線。
鐵路:新(沂)—長(興)鐵路北與隴海線相接,南與滬寧、宣杭線相連,貫穿開發區境內,設有二級貨運站。
公路:全市公路總里程達12000公里,204國道、寧靖鹽高速公路形成了南下寧滬杭、北上京津魯的快速通道。園區與上海、南京的車程為3個小時。
港口:鹽城市內河航道縱橫交錯,西接京杭大運河,南連長江黃金水道。沿海射陽港、響水港、濱海港、大豐港已建成千噸級碼頭9個,年吞吐量達1100萬噸。射陽港作為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已開通韓國、日本國際航線,並開通了連雲港—射陽港—上海港內專線。正在擴建中的大豐港將成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鹽城開發區距上述港口僅為60公里,且區內建有海關快速通關點,實行「就地封關、一票到底」。
配套優勢
1、區內道路暢通。區內道路總長30公里,主幹道寬50米,支路寬25米。
2、供電穩定充足。區內電力供應來自華東一級電網,可滿足各類工業項目用電需求。
3、給排水系統完善。區內供水水源來自市自來廠,水質達到國家二級標准,日供水能力達到20萬噸。排水實行雨污分流,污水將由在建的污水處理廠負責集中處理。
4、供熱系統完備。區內熱電廠為進區各類企業集中供熱。
5、人居環境優美。開發區現已有20萬平方米的經濟房、公寓、別墅可供投資者選擇,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區內有1所醫院,5所中小學校,為投資者解決就醫、子女入學等後顧之憂。
6、人力資源充足。鹽城人傑地靈、社會穩定、管理規范,人力資源素質較高,基礎教育發達,職業技術教育覆蓋面廣,高等院校已具規模,為鹽城培養了大批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大學生占總人口的比例為6.5%,專業技術人員占產業工人的比例達到23%。適齡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力資源成本與蘇南、上海比較,相對低廉。
鹽城市高新技術創業園將以便捷的交通、良好的設施、優惠的政策、優質高效的服務為進園單位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我們深信:通過創業園與創業者雙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鹽城高新技術創業園」有一個輝煌的未來。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㈤ 2022年建湖人均收入
34550元。建湖地區統計得知2022年建湖人均收入34550元。建湖縣,隸屬江蘇省鹽城市。位於江蘇省蘇北里下河腹部,隸屬鹽城市。地理位置北緯33°16′~33°41′,東經119°33′~120°05′。全縣總面積1154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建湖縣常住人口609346人。
㈥ 建湖縣的經濟實力怎麼樣
建湖縣經濟實力屬於中上,建湖縣列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第90位。
2013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62.6億元,同比增長12.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8.4億元,增長16.6%;固定資產投資211億元,其中工業投資152.4億元、服務業投資57.4億元,分別增長23.6%、22.6%、26.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6億元、服務業增加值144.6億元,分別增長14.1%、1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3.4億元,增長13.5%;出口總額3.37億美元,增長2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9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21元,分別增長9.4%、12.1%;二、三產業佔GDP比重達87.5%。建湖縣列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第90位。
第一產業:
江蘇建湖縣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中,大搞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緊緊抓住節水灌溉、退耕還林、開荒復墾等重點,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重大項目建設決策由環保部門提前介入,提出參考意見,確因環保和生態問題"一票否決",就停止建設。
建湖縣累計投入污染治理資金5000多萬元,先後關、停、轉、遷污染重、耗能高、效益差的重污染企業50多家。同時,還注重把生態建設與培植主導產業緊密結合起來,優選具有特色和競爭力的主導產品進行重點開發。
已培植和建成了8大生態經濟模式,其中以完善農田林網為主的綜合開發型、以間作套種為重點的立體種植型、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特色的生態工廠型等生態經濟模式。開發建設的"建麥1號"、"九龍口"河蟹、恆濟河藕等綠色食品已佔建湖縣農業總產值的五分之三。
第二產業:
2013年12月16日,2013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座談會在京舉辦,並於12月23日會上通過《2013縣域經濟發展報告》。《報告》發布後,關於縣市具體排序的咨詢非常多,為了服務縣域經濟專業研究和對比分析,公布《第十三屆中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專業版)》,建湖連續第四年躋身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行列,位列中國百強縣第90位。
第三產業:
2011年上半年建湖縣用於改善民生的財政性投入達14.8億元,同比增長40.3%。堅持創業富民、就業惠民,新發展私營企業2700多戶、個體工商戶近1.7萬戶,新增注冊資本85.9億元;新增就業7100多人、下崗失業再就業2400多人。圍繞"五有"目標,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上半年基本養老保險參保 8.9萬人,醫療保險參保7.4萬人,新增新農保參保6000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新建廉租房、經濟適用房3.2萬平方米,城區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難得到有效緩解。扎實做好城鄉低保擴面提標工作,新增城鄉低保2300多人。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建湖縣被評為中國科普示範縣、江蘇省人口協調發展先進縣、江蘇省有線電視示範縣,建湖縣雜技團節目《鬥士》獲得第八屆中國雜技大賽銀獎,建湖縣統計局科技投入專項統計調查獲得中國表彰。社會管理全面加強,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切實做好信訪工作,積極開展領導幹部下訪"金橋行動",化解了一批信訪積案,信訪穩定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大力推進平安建湖、法治建湖建設,建湖縣被評為中國"五五"普法先進縣。
2012年,建湖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32.81億元,比年初增加33.46億元,增長16.79%,其中單位存款余額65.98億元,比年初增加3.04億元,增長4.83%;儲蓄存款余額162.16億元,比年初增加28.56億元,增長21.37%。年末各項貸款余額171.86億元,比年初增加33.12億元,增長23.88%。
㈦ 建湖屬於哪個市哪個區
建湖縣是屬於鹽城市。
建湖縣位於江蘇省蘇中里下河腹部,總面積1154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906平方千米,佔78.1%,水域面積254平方千米,佔21.9%。
1941年9月,鹽城縣劃縣分治,北部劃出成立建陽縣,因與福建省建陽縣同名,於1951年7月改稱建湖縣,其中「建湖」之名由縣境內建陽、湖垛(今近湖)兩鎮的首字合稱而成。
建湖素有「水鄉明珠」之美稱,是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
建湖縣地處江蘇中北部里下河地區腹部,是著名的雜技之鄉、淮劇之鄉。建湖縣域原是古淮夷地的一部分,大地構造單元屬揚子淮地台的蘇北拗陷帶,由於平原沉陷幅度不等,形成一系列相對的凹陷和凸起。
㈧ 蘇北在全國處於什麼發展水平
蘇北在全國處於什麼發展水平?蘇北的發展水平在全國也算是中等偏上,蘇北只是在江蘇相對於江南確實差了點,放在全國,還是可以的。
江蘇13市全部進入百強,你到蘇北農村看看,很少有見到泥路的,不能非一根筋,那種很小的路就不要算了,基本上是水泥路,再差點也是磚頭路!現在十幾萬的小轎車蘇北也普及了,55%以上的家庭都有!江蘇省在全國都算比較發達的,就算窮,能窮到哪去?
現在的蘇北確實可以,現在只要你勤勞那裡人多能賺到錢,你們蘇北大部分人是打工為主,西部省份也大部分打工為主,為什麼你們總是說我們欠發達是相對蘇南,不要以為的在網上吹牛,看看周邊有幾個是老闆,二十三年前第一次去江蘇,那時候蘇北非常落後,全部是土房,蘇常錫也不發達,現在江蘇整體經濟是上來了,城建絕對比浙江好,浙江人的思想絕對比江蘇人前位,每天要和浙江人比錢,說實話沒法比,二十多年前我們這里人就全國各地跑去經商了,他們賺了改革開放第一筒金,那時候你們還在種田,有的錢是賺的不光彩,畢竟他們先富了。
㈨ 江蘇鹽城市建湖縣經濟怎麼樣
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的江蘇省建湖縣,位於里下河腹部,面積1155平方公里,轄15個鎮、1個經濟開發區,243個村居,80萬人口,耕地面積90萬畝,農村勞動力27.5萬人。 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建湖農林牧漁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氣溫適宜。近年來,建湖縣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農業標准化水平不斷提高,擁有國家級農產品品牌9個,省級農產品品牌7個,獲國家有機食品品牌4個,綠色食品品牌13個,無公害農產品8個,建立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42個。農產品加工能力不斷增強。擁有農業龍頭企業68個,其中省級龍頭企業3個,市級龍頭企業22個,生產系列農產品100多個,年產值10多億元,有10多家企業通過ISO2000質量體系認證。「恆美」牌甜脆藕、「鹽阜」牌草雞、「湖垛」牌蝦仁、「嘉匯」牌大米、「何老大」牌醬醋、「湖陽」牌咸鴨蛋、「喜福蓮」牌系列食品、「九龍口」牌螃蟹、「九龍口」牌有機水等品牌享譽大江南北。 工業產品特色鮮明。堅持走新型工業化之路,著力培植特色產業,初步形成皮鞋、石油機械、節能燈具等特色產業集群,石油機械和節能燈具產業被列入江蘇省100家重點培育的產業集群。石油機械產業擁有和使用專利技術200多項,已形成防噴器、油田井口裝置、管匯、液壓動力鉗和油田閥門等幾大特色系列,是全國最大的油田井口裝置生產基地。節能燈具產業涌現出豪邁照明、光達照明、日月照明、東林電子等一批龍頭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技術近100項,形成了從石英砂到整燈的完整產業鏈條,並向燈飾燈具方向發展,是全國最大的螺旋管節能燈生產基地。在做強主導產業的同時,注重提升紡織服裝、煙花爆竹、工藝品等傳統產業,大力培植名品名牌,提高產品檔次。 .. 特色產業基地不斷拓展。建湖是「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潛力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瘦肉型生豬基地縣」,「江蘇省水產生產先進縣」,「江蘇省稻田養殖示範縣」,「中國農科院生態中心試點縣」。形成草雞及草雞蛋基地、水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稻米和制種基地、花卉苗木和食用菌高效農業基地。 這里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建湖地處亞熱帶北緣,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全縣歷年平均氣溫14.2℃,平均相對濕度78%,年降雨量平均為1011.7mm,平均日照時數為2219.1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13.6天。氣候資源有利於種植業、養殖業的發展。 這里資源豐富,條件優越。建湖發展農林牧漁生產得天獨厚。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10萬畝,年產量65萬噸;常年種植水生作物10萬畝;三禽飼養量1500萬只,生豬年出欄75萬頭;水產養殖面積20萬畝,年產水產品10萬噸,林地面積12萬畝,林木蓄積量80萬立方米。 這里注重發展,成績斐然。建湖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瘦肉型生豬基地縣,江蘇省水產生產先進縣,江蘇省稻田養殖示範縣,中國農科院生態中心試點縣。 近年來,建湖縣充分利用縣域農副產品、淡水資源、勞動力等獨特資源優勢,堅持生態農業建設和規模農業建設並重,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農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全縣沿崗特經和蔬菜、內圩優質糧和畜禽、沿盪的水產和水禽三大區域特色基本形成。畜牧業以豬禽為主的耗糧型畜禽穩步發展,以羊、兔、鵝為主的節糧型食草畜禽快速增長,規模飼養大戶不斷涌現,林牧漁業成為二、三產業資金和人才轉移的重點。全縣無公害稻米、雜交稻制種、優質專用麥、水生作物、林木花卉、水禽、地方優質草雞、水產等八大特色主導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全縣共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42個,無公害農產品10個,綠色食品5個,有機食品1個,建立國家級標准化示範區2個。全縣擁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60家,其中省級龍頭加工企業3家,市級龍頭加工企業14家。全縣擁有水產協會、年糕協會、禽業協會、水生作物研究所等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42個,農民經紀人1.6萬人,經營產品佔全縣農產品商品總量的45%左右。縣水產批發市場成為國家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建湖縣服務業領域不斷拓展,基本形成了以房地產、交通運輸、商貿、餐飲娛樂、批發零售貿易為支撐,教育、文化、現代物流、旅遊、信息、中介等產業競相發展的服務業體系。2007年服務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34.3%,服務業所佔份額不斷提升。 ——生產性服務業潛力巨大。在「產業興縣」戰略推動下,石油機械、節能燈具產業被列入江蘇省100家重點培育的產業集群。隨著「一區三園」的快速推進、特色產業鏈的前伸後延,企業科技創新、品牌提升、營銷擴展,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實現製造業與服務業的互動發展,大有可為。 ——現代物流業前景廣闊。雖然建湖是地處沿海地區鹽城的內陸縣,但江蘇里下河物流中心地處新長鐵路、鹽徐高速公路、黃沙港航道交匯處,是蘇北里下河地區唯一集鐵路、公路、水運為一體的區域性綜合型物流基地,為全國AA級綜合物流企業和江蘇省重點物流企業。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鋼材、木材、煤炭、農資等專業市場的招商建設,將為建湖及周邊市、縣提供便捷服務。 ——縣城商務休閑特色初步凸顯。皇駕咖啡、百思德咖啡、迪歐咖啡、羅馬咖啡、有意思休閑茶座以及皇冠假日、冠華苑、海闊天空、碧海雲天商務會所等幾十家休閑場所,形成了獨特的「夜色經濟」。永林國際大酒店、建湖賓館、登達賓館等星級旅遊飯店有規模、上檔次。農工商、世紀聯華、時代超市、五星電器、蘇寧電器等一大批知名零售業終端落戶建湖,形成集聚效應。人民路、興建路、湖中路、匯文路等服裝、電器、餐飲、文化用品特色街初步形成,彰顯了建湖的城市魅力。 ——水鄉濕地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建湖總面積1155平方公里,其中湖盪面積285平方公里。九龍口風景區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建湖西部還有許多獨具水鄉風情的處女地尚待開發。喬冠華故居、陸秀夫讀書處、唐代朦朧寶塔等人文旅遊資源歷史悠久,底蘊豐厚。建湖雜技、淮劇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已形成九龍口濕地風光游、淮雜文化游、森達工業游、華中魯藝烈士陵園紅色游等多條旅遊線路。 根據我縣現有產業基礎、資源條件和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鼓勵投資的有五個重點領域:
1.符合我縣發展規劃的基礎設施、城市建設項目;
2.農業開發和農業龍頭企業項目及水產品深加工項目;
3.皮鞋鞋材、綠色照明、油田機械、紡織服裝等項目;
4、教育、衛生、旅遊、房地產開發、信息資訊等三產項目;
5.有利於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及資源節約、生態保護的項目。
㈩ 求江蘇寶應,建湖,楚州的經濟比較,方言差異,自然差異,文化差異
呵呵,看到樓上二位,我真的笑了。。建湖在這三地經濟是最好的好不好,自己去查,蘇北六個百強縣之一,蘇北唯一同時有兩個國家級生產基地,還有二十多個國家級榮譽,民營經濟嚇死人,老闆不要太多了,隨便看個寶馬根本不稀罕,據說那個二三百萬別墅還沒建好呢就已經搶購一空了,我肯定地說建湖在三地最富!至於消費水平在蘇北出了名的,且不說肯德基這種低檔次的快餐(早就有兩家了,快七八年了),也不談國美蘇寧什麼的(也有五六年了),因為這些大眾消費市場蘇北還有好多縣還是空白,更別提大潤發什麼的,那個建湖的飯店茶社多得嚇死人,滿街都是可生意一家比一家好,稍微有點檔次的起碼七八百,KTV是蘇北各縣最一流的,興建路一個普通小門面年租金幾十萬,我嘴說沒用,你自己來就知道了。
至於寶應城建太爛,這幾年一直沒建湖好,整個經濟沒了寶勝電纜就是個空殼子,是蘇中最窮的縣。
至於楚州,整天吵著老淮安,說人家淮陰人是侉子,你去已後發現他們自己也是侉子,經濟仗著淮安市區發展的也是那個樣子,很一般。
你是鹽都大縱湖人,說著與建湖人一樣的方言,從鹽城到建湖也就二三十分鍾,就像一條街逛另一條街,飲食文化完全相同,建湖在三地中經濟最好,消費最高,距離最近,選哪個,我不說,你知道的。
最後給你個建議,要開就開個中高檔的特色飲食,這里飯店競爭很強烈,否則你很快將會淘汰,因為。。。。房租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