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評價盧麒元以及他的經濟學觀點
左派知識分子。
有些觀點,別人不太敢說,而這個人提了。
盧麒元的觀點比較主觀,或者說太紙上談兵、自以為是了,革新為左,保守為右,雖然在一些國家裡「右派」和「保守派」往往被視為同義詞,但這一區分在討論左派右派的光譜時很少獲得重視。
中國這樣的15億人口大國,不堅持「左」,如果去走資本、寡頭的自由主義右傾邪路,就沒有未來,就只有奴役、停滯陷阱,甚至動亂。
中國太復雜,追趕發展的任務太重,而且當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和經濟形態占據全球絕對主流,要在當前的地球上實現「夢想」,對主流的一定妥協是必須的。
盧麒元經濟學正向的意義:
人們不會把「左」這個詞貶義化,並用來評判盧麒元。因為左在意識形態上是民本的,在經濟形態上必須堅持公有制主體。左是正向,是中國未來。
小農社會可以閉關鎖國,現在肯定是不行的。當下,任何道理,只有在主流環境下「落地」產生正向的效益效率,才是王道。否則,道理叫囂得再高大上,反而會成為「思想」亂源和負資產。
總體上,盧麒元的建設性嚴重不足,但是,作為對「右傾」的平衡,盧麒元自然有他存在的價值。
B. 問一個很外行的問題:中國會出現類似於次貸危機的危機嗎
「次級按揭」是國外住房信貸的一種類型,貸給沒有多少收入或個人信用記錄較低的人。之所以貸款給這些人,是因為金融機構能夠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級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在房價高漲的時候,由於抵押品價值充足,貸款不會產生問題;但房價下跌時,抵押品價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不足以彌補價格缺口,面臨著貸款違約、房子面臨被銀行收回的處境,進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壞帳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閉案增加、金融市場的系統風險增加。由於美國房地產發展達到極限,房價無法繼續上漲,於是引發這次的次按風暴。
一
美國這樣成熟的金融體系當然知道次級按揭的風險。因為知道,所以才將次級按揭產品證卷化,將風險轉嫁到全世界。這是經典的不良金融產品營銷。
美國的金融家們絕頂聰明,他們製造了流動性(大量印美元);美國通過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將美元轉化成為其他國家和企業(主要是創造價值國家和出口資源國家)外匯結余;然後再用美國房地產吸收這些流動性。這種用磚頭再次收回美元的邏輯,本質上就是將全球美元貨幣財富轉化為美國國民財富。這是一個完美的紙幣換財富的游戲。這個游戲的絕妙之處,就是次級按揭產品證卷化。它將借貸行為轉換成了投資行為;次按產品擁有人永遠沒有機會將產權還原成為債權,必須接受投資失敗。一句話,由於投資失誤,他們將自動放棄他們國民創造的財富和他們用本國資源換取的財富。
這個游戲的名字就叫做:金融產品創新。其前提條件就是全球經濟一體化。
這其實這仍舊是古老的猶太金融騙術的翻版。用巧妙包裝的垃圾換取你的優質商品和優質資產,讓你所有的辛勤勞動化為烏有。
這是不折不扣的金融掠奪。
二
次級按揭演義的次按風暴當然不是故事的結局。
由於以中國為代表的依賴出口的國家,極其殘忍地壓縮了國民福利,本國民眾購買力不足以支持過於強大的生產能力,為了維持就業,就必須接受美國製造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換句話說,就必須接受美國人印刷的美元。也就是說,必須借錢給美國人買我們的產品。為了維護這一邏輯,中國等國家只能進一步剝奪國民福利,進一步掠奪性開發自然資源,進一步破壞環境。這種悲慘的邏輯,形成一種吸毒式的沉陷。
任何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沒有創造價值作基礎的貨幣發行,提供給經濟體系的不僅僅是流動性,其結果必然是貨幣貶值。這就為美元大規模貶值預留了伏筆。
於是,問題出現了,當美元貶值的時候,誰持有美元?
要知道美國國民是不儲蓄的,他們已經通過金融工具大量借貸,擁有大量的動產和不動產。貨幣貶值的時候,他們將是資產升值的受益者。美國政府只有負債,絕無現金負擔,美元貶值等於削減政府債務。美國企業正在以極快的速度用現金回購股權,最大限度的減持現金。一些敏感的香港商人也開始大規模減持現金,大量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
最大的受害人將是持有巨額美元外匯的國家、企業和個人。當然,這當中無疑首當其沖的是中國的政府、企業和中國國民。中國政府、企業和國民將承受巨額外匯損失。中國國民財富將由於管理層的愚蠢蒙受不低於兩次鴉片戰爭的損失。
三
次按風暴最終將以美元大規模貶值為結局。那將帶動主要與美元掛鉤的人民幣的相對貶值。那就意味著人民幣購買力的實質下降。其結論是大規模的通貨膨脹。事實上,這一輪的通貨膨脹已經悄然開始。甚至不能說悄然開始,資產價格(股市和樓市)已經狂漲,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馬上就會發生的是糧食價格的大幅上漲,大規模的通貨膨脹已近臨近了。可怕的經濟危機也不是遙不可及的歷史了。
很多人談及通脹,就會反復論證供求關系。那意思是說,中國百姓手中的有限貨幣,面對中國強大的生產能力,永遠供大於求,不會通貨膨脹,只有通貨緊縮。這是一個可怕的偽命題。因為這裡面有一個假設前提:永遠不提高勞動力成本,永無止境的破壞環境,持續的掠奪性開發資源。如果這一前提不存在,供需矛盾當然會逆轉。事實上,中國勞動力市場化程度已經非常高。市場定價的勞動力已經開始出現價格上漲,民工荒就是一個例子。豬肉價格上漲是另外一個例子,農民無法長期虧本提供無限供給。很快將出現的糧食上漲將不僅僅是一個例子,那將是所有問題爆發的一個前奏曲。
結論十分可怕。被壓榨到極限的勞動者有著無限需求,而無法無限提供供給。有限需求和無限供給不過是一個神話。神話破滅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失去控制的通貨膨脹就會成為經濟危機。
四
老牌的帝國主義歐洲是清醒的。歐元對美元持續升值,從谷底計算升值超過50%。歐元區的資產也在不斷地升值。並且,富有的歐洲並沒有大量持有美元。同時,他們基本保持了國民經濟發展與國民福利的平衡。它們通過提供流動性增加國民福利,而不是榨取國民福利。
五
中國,或者說大多數後工業化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障礙。那是無數次熱戰和半個世紀冷戰留下的陰影。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就必須富國強兵。富國,幾乎不可避免的就會對國民福利進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剝奪。
筆者一向認為,外匯儲備與高地價政策一樣,是一種針對國民的特種稅收。毫無疑問,這種特種稅收可以迅速累積國家財富,增加國家實力。但是,作為一種隱蔽的稅收,它會不斷的侵蝕國民福利,削弱國民購買力,導致社會分化,使國民經濟結構畸形化。大規模外匯儲備,不僅僅是一種貨幣政策,也是十分重要的宏觀經濟政策,當這一政策走向極端就成為一種殘忍的掠奪國民福利的政策。只不過,這種通過貨幣政策進行的特種稅收行為,具有隱蔽性和漸進性的特徵,不易理解和不易被發覺。
重復一遍:外匯結余是一種國民收入。當這種國民收入不能轉化為國民支出時,相當於政府向國民徵收的稅收。當所謂的外匯儲備變成他國國債或境外投資時,就成為中國的資本輸出。資本輸出本質上是國民福利轉移。當投資失敗(貶值)時,構成國民福利損失。中國國民福利損失,可以視同為中國政府對外國國民的無償補貼。
令人十分憂慮的是,如果這種特種稅收完全轉化為國家財富也無可厚非。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國富未必一定民窮,國家可以照顧國民。但是,事實卻未必如此。與高地價政策一樣,外匯儲備的受益者,卻未必是政府。在財富的大規模再分配過程重中,國內外的利益集團成為最主要受益人。國家經濟政策成為剝奪國民福利的工具。甚至是轉移國民福利的工具。
要知道,一切都是在現行制度、法律、政策范圍內進行的。要知道,一切都是為了發展和復興而進行的。要知道,中國的管理層和中國的當事人可能並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麽。
六
次按風暴並未立刻、真實的沖擊中國經濟。就如同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還沒有形成台風,還沒有在中國登陸。但是,這並不是說次按風暴與中國無關。恰恰相反,它未來可能的登陸地點就在亞洲,就在中國。
中國的管理層時間並不充裕。中國需要果斷的、系統的、全面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並非想像的那末復雜。一言以蔽之,讓利於民。但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絕對比想像的困難。因為,涉及中國宏觀政策的管理部門繁多,立場和利益錯綜復雜,協調和統一極其困難。
讓利於民的方式可以體現在宏觀經濟政策的各個層面:
例如,財政政策。取消所有針對企業的政策性補貼(如大企業價格壟斷、如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如低資產資源使用稅、如國企利潤不分紅等等)。
例如,貨幣政策。不再執行可恥的負利率;壓縮存貸款息差;放棄盯緊美元的匯率政策,逐漸放寬匯率頗動幅度,直至取消聯系匯率機制。貧窮的中國不應成為資本輸出大國。
例如,稅收政策。弱化針對勞動所得的稅收;強化針對資產和資產增值的稅收。將稅外收費納入法律約束,減輕人民負擔。特別是必須規范土地買賣收入,不能使之既逃脫稅法又逃脫預演算法的管轄,成為無約束的各級政府大金庫,成為中國經濟的亂源,成為中國腐敗的發源地。
例如,房地產政策。必須建立中國城市微利房政策。由政府無償撥出土地,按城市人口比例提供不可轉租轉售的微利房,補貼低收入居民,抑制房產價格狂漲給城市居民帶來的生活貧困化。
總之,必須堅定不移地進行經濟政策調整,讓利於民,迅速而有序的提高國民福利,提高國民的購買力,提高國民購買力在GDP中的比重。用內需的迅速提高,消化供給過剩,抵禦通貨膨脹危機的沖擊和破壞。這無疑嚴峻的考驗著最高管理層的道德勇氣和管理水平。
七
中國不是沒有懂經濟的人。中國只是沒有勇於並且能夠揭穿經濟現實,關心國家利益和國民福利的「經濟學家」。目前,活躍於中國學界、商界和政界的「經濟學家」,大部分實際上是各種國內外商業機構產品銷售的推銷員。機構以高薪豢養的「經濟學家」或者「分析師」們,關心的是機構的利益或者利潤,或者可以直截了當的說是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爭取國家利益和國民福利不是他們的目標。由於機構龐大的經濟實力和社會資源,足以捧紅任何他們需要的代言人,所以他們得以佔領幾乎一切話語權。不僅僅是佔領話語權,他們還大量生產概念、邏輯、理論,形成中國經濟學界不遺餘力協助機構剝奪國家利益和國民福利的系統理論解釋,形成了十分無恥卻萬分壯觀的「美聲」大合唱。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人才。但是,類似於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的種種變革多數以失敗告終。原因就在於往往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與國家和國民利益相背馳。當特殊利益集團失去了國家觀和歷史觀的時候,就會變得無比愚蠢和兇殘。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濫用話語權和話事權,謀取一己一時之私利,直到王國覆滅,直到悲劇成為歷史。
中國的思想家不熟悉經濟問題。中國人實際上沒有搞清楚財富和產值這樣最簡單的經濟學概念。我們知道發展是硬道理,將發展簡單定義為GDP的高速增長,為了GDP不惜剝奪國民福利、破壞環境、浪費資源。我們不知道資產和資產增值的含義,更加的不知道財富和財富積累的意義,我們不了解GDP的高速增長,並不意味著資產和財富的增長。我們不知道勞動所得不等同於資本利得。我們知道如何創造價值,卻不知道如何擁有價值,甚至不懂得價值轉移和價值剝削。就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接受價值剝削和價值掠奪。可能我們需要換一個通俗一點的說法:國民財富積累是硬道理。
不過,筆者也並不悲觀。畢竟中國擁有一個優秀的領導集體,中國有一個經過風雨見過世面的黨,中國已經有了超過十億識文斷字的國民。中國作為一個偉大的國家不會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筆者不相信中國會被資本再次殖民。筆者也不相信,已經覺悟了的世界可以長期接受西方國家如此無恥和放肆的價值掠奪。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18&articleId=2749
回復:可以這么理解,再給你個地址看看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83&articleId=6461
C. 盧麒元是個什麼人
簡介
盧欣,字麒元。祖籍四川,生於山西,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財政學學士,並於澳洲南澳大學完成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於財政、投資及企業管理累積逾20年經驗。
盧先生曾任職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及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亦曾於2001年6月至2004年1月任職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97,前稱為華德豐集團有限公司)之董事局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現為香港沃德國際資產管理顧問公司董事局主席。深圳市金宗信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盧先生精通世界金融經濟,善於分析國際經濟走勢,對美國的金融戰略研究頗為深刻,有人說盧先生是中國人中少有的幾個真正懂世界金融經濟的人。
社會影響及評價
盧先生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使命感的堅定的愛國者,屬於立場鮮明的左派知識分子。從08年開始,盧先生集中研究美國發動金融戰爭,操縱世界經濟形勢的戰略目的,並高度關注中國經濟形勢的走向,在國家財稅、金融政策方面對中國的相關部門甚至是國家領導人提出了一系列的應對建議。這些建議高屋建瓴,科學性強,針對性強,多涉及中國經濟政策的宏觀面。
可惜,他的這些建議除了在網上引起巨大的共鳴外,幾乎沒有影響到任何相關部門和決策層。眼看著中國的金融、經濟形勢在美國的戰略操控下一步步滑向泥潭,盧先生終於焦慮了。他在2008年5月6日發表的最新一篇博文《誰懂經濟》的開頭寫道:"對於中國經濟,筆者由去年的憂慮變成今年的焦慮。筆者清晰感覺到經濟危機的臨近。
遺憾的是,到了這樣關鍵的時候,我們才確認了一個基本的事實,管理層確實不懂經濟。問題更為嚴重的是,管理層所仰賴的,主流經濟學家和境內外機構的分析師們,更加的不懂經濟(也許是懂裝不懂)。於是,中國經濟正在經歷目標與方法近乎背馳的政策調整。
2013年12月30日,發表《廣義稅賦論》,深刻闡述稅賦與國家政權之間的關系,為政府審視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國家財稅政策的得失成敗提供了一面鏡子。他說:"自古以來,稅賦如鏡,它讓所有的花言巧語毫無顏色。
《廣義稅賦論》闡釋了一些最簡單的經濟學道理,這些最簡單的道理可以幫助大家釐清紛亂的社會現象。或者,朋友們也可以將此文作為人權經濟學的一次嘗試。因為,此文是從稅賦角度重新審視國民個人的經濟主權(國民最基本的人權)狀況,比較系統地揭示出新型的經濟剝削與經濟壓迫的實質與程度。
他在影響日益擴大的草根網擔任草根智庫專家委員會委員,並設有個人專欄博客,其發表文章經常排名最熱文章前列,博客點擊量突破840萬,影響巨大!
截止到2014年初,盧麒元的新浪博客點擊量已突破1200萬,鳳凰網博客點擊量突破640萬,他的文章在中國網民中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盧麟元
D. 民間的經濟學家有哪些
就我所知,比較著名的有劉軍洛,纏中說禪,盧麒元,宋鴻兵,當然還有半官方的何新等。這個只要經常在網上逛盪,就可以發現很多的。
E. 經濟學人物:盧麒元
盧欣,字麒元。祖籍四川,生於山西,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財政學學士,並於澳洲南澳大學完成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於財政、投資及企業管理累積逾20年經驗。盧先生曾任職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及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亦曾於2001年6月至2004年1月任職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97,前稱為華德豐集團有限公司)之董事局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現為香港沃德國際資產管理顧問公司董事局主席。深圳市金宗信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盧先生精通世界金融經濟,善於分析國際經濟走勢,對美國的金融戰略研究頗為深刻,有人說盧先生是中國人中少有的幾個真正懂世界金融經濟的人。
社會影響
盧先生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使命感的堅定的愛國者,屬於立場鮮明的左派知識分子。從08年開始,盧先生集中研究美國發動金融戰爭,操縱世界經濟形勢的戰略目的,並高度關注中國經濟形勢的走向,在國家財稅、金融政策方面對中國的相關部門甚至是國家領導人提出了一系列的應對建議。這些建議高屋建瓴,科學性強,針對性強,多涉及中國經濟政策的宏觀面。
可惜,他的這些建議除了在網上引起巨大的共鳴外,幾乎沒有影響到任何相關部門和決策層。眼看著中國的金融、經濟形勢在美國的戰略操控下一步步滑向泥潭,盧先生終於焦慮了。他在2008年5月6日發表的最新一篇博文《誰懂經濟》的開頭寫道:「對於中國經濟,筆者由去年的憂慮變成今年的焦慮。筆者清晰感覺到經濟危機的臨近。遺憾的是,到了這樣關鍵的時候,我們才確認了一個基本的事實,管理層確實不懂經濟。問題更為嚴重的是,管理層所仰賴的,主流經濟學家和境內外機構的分析師們,更加的不懂經濟(也許是懂裝不懂)。於是,中國經濟正在經歷目標與方法近乎背馳的政策調整。"2013年12月30日,發表《廣義稅賦論》,深刻闡述稅賦與國家政權之間的關系,為政府審視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國家財稅政策的得失成敗提供了一面鏡子。他說:「自古以來,稅賦如鏡,它讓所有的花言巧語毫無顏色。《廣義稅賦論》闡釋了一些最簡單的經濟學道理,這些最簡單的道理可以幫助大家釐清紛亂的社會現象。或者,朋友們也可以將此文作為人權經濟學的一次嘗試。因為,此文是從稅賦角度重新審視國民個人的經濟主權(國民最基本的人權)狀況,比較系統地揭示出新型的經濟剝削與經濟壓迫的實質與程度。」
他在影響日益擴大的草根網擔任草根智庫專家委員會委員,並設有個人專欄博客,其發表文章經常排名最熱文章前列,博客點擊量突破840萬,影響巨大
個人微博 https://weibo.com/luxin888
F. 為什麼很多網友以擺爛為榮
不得不承認,【內卷嚴重】是現階段各行各業都有的普遍現象,俗話說【一個人努力會提高分數,一群人努力會提高分數線。】在內卷的重壓之下,很多不堪重負的年輕人選擇了【躺平】來對抗【內卷】,甚至隨著內卷競爭的日益激烈,很多年輕人甚至」罵罵咧咧「地開啟了【擺爛模式】。
總之,擺爛不是應對內卷最好的方式,雖然快樂,但是不宜過多。與其擺爛,不如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努力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做到極致,也是一件很牛的成就呀!
G. 盧麒元的社會影響及評價
盧先生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使命感的堅定的愛國者,屬於立場鮮明的左派知識分子。從08年開始,盧先生集中研究美國發動金融戰爭,操縱世界經濟形勢的戰略目的,並高度關注中國經濟形勢的走向,在國家財稅、金融政策方面對中國的相關部門甚至是國家領導人提出了一系列的應對建議。這些建議高屋建瓴,科學性強,針對性強,多涉及中國經濟政策的宏觀面。
可惜,他的這些建議除了在網上引起巨大的共鳴外,幾乎沒有影響到任何相關部門和決策層。眼看著中國的金融、經濟形勢在美國的戰略操控下一步步滑向泥潭,盧先生終於焦慮了。他在2008年5月6日發表的最新一篇博文《誰懂經濟》的開頭寫道:「對於中國經濟,筆者由去年的憂慮變成今年的焦慮。筆者清晰感覺到經濟危機的臨近。遺憾的是,到了這樣關鍵的時候,我們才確認了一個基本的事實,管理層確實不懂經濟。問題更為嚴重的是,管理層所仰賴的,主流經濟學家和境內外機構的分析師們,更加的不懂經濟(也許是懂裝不懂)。於是,中國經濟正在經歷目標與方法近乎背馳的政策調整。2013年12月30日,發表《廣義稅賦論》,深刻闡述稅賦與國家政權之間的關系,為政府審視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國家財稅政策的得失成敗提供了一面鏡子。他說:「自古以來,稅賦如鏡,它讓所有的花言巧語毫無顏色。《廣義稅賦論》闡釋了一些最簡單的經濟學道理,這些最簡單的道理可以幫助大家釐清紛亂的社會現象。或者,朋友們也可以將此文作為人權經濟學的一次嘗試。因為,此文是從稅賦角度重新審視國民個人的經濟主權(國民最基本的人權)狀況,比較系統地揭示出新型的經濟剝削與經濟壓迫的實質與程度。」
他在影響日益擴大的草根網擔任草根智庫專家委員會委員,並設有個人專欄博客,其發表文章經常排名最熱文章前列,博客點擊量突破840萬,影響巨大!
截止到2014年初,盧麒元的新浪博客點擊量已突破1200萬,鳳凰網博客點擊量突破640萬,他的文章在中國網民中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H. 盧麟元是誰
盧麒元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使命感的堅定的愛國者,屬於立場鮮明的左派知識分子。
他精通世界金融經濟,善於分析國際經濟走勢,對美國的金融戰略研究頗為深刻,有人說盧先生是中國人中少有的幾個真正懂世界金融經濟的人。
盧欣,字麒元。祖籍四川,生於山西,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財政學學士,並於澳洲南澳大學完成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於財政、投資及企業管理累積逾20年經驗。
盧先生曾任職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及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亦曾於2001年6月至2004年1月任職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之董事局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現為香港沃德國際資產管理顧問公司董事局主席。
盧麒元經濟學正向的意義:
人們不會把「左」這個詞貶義化,並用來評判盧麒元。因為左在意識形態上是民本的,在經濟形態上必須堅持公有制主體。左是正向,是中國未來。
小農社會可以閉關鎖國,現在肯定是不行的。當下,任何道理,只有在主流環境下「落地」產生正向的效益效率,才是王道。否則,道理叫囂得再高大上,反而會成為「思想」亂源和負資產。
總體上,盧麒元的建設性嚴重不足,但是,作為對「右傾」的平衡,盧麒元自然有他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