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經濟社會主義發展戰略有哪些
1.可持續發展戰略 2.中部崛起 3.西部大開發 4.三步走 5.科教興國 6.人才強國 媽媽眯..我地學左噶就系呢6個扎.!
❷ 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優先戰略有哪些(諸如重工業優先、效率優先戰略)
經濟的本質就是物質、信息、資金、人員的增值交換。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先戰略就是為增值交換提供最優的基礎設施交換平台。具體的戰略:1)全民培訓互聯網,讓中國網民是美國等世界強國的4倍以上,這樣,信息的溝通就能夠加強信息增值交換,了解供求,落後地區的面貌就可以改變。2)大力加強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如稠密的鐵路、公路、電力、船運,空運網,高效的通信、銀行、金融網。3)大力發展軍力,如建設1000多艘巡洋艦,5000架直升飛機,2000架殲20, 和1000架大型運輸飛機,5000架中型運輸機,讓中國的軍方和民間飛行員數目達到至少150 000人。4)大力發展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特別是亞洲緊鄰國家的貿易,使得他們對我國的經濟依存度達到至少60%,然後拓展同世界各國的貿易。5)大力培訓省部級以上的高官,讓他們到了解世界的大趨勢,科技發展的方向,世界各國特點和強項。長此以往,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世界各國的財力,世界各國的重點研發,都被中國黑洞吸收。6)收回外蒙古,收回台灣,收回藏南,收回南海島嶼,收回釣魚島!!!
❸ 我國有幾個發展戰略
我國主要的發展戰略有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推進城鎮化戰略、人才強國戰略以及西部大開發戰略。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可持續發展還意味著維護、合理使用並且提高自然資源基礎,這種基礎支撐著生態抗壓力及經濟的增長。主要內容:
1、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作為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
2、要把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3、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求。
二、科教興國戰略,
科教興國戰略的主要內容是: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的指導下,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和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
提高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三、新型城鎮化戰略,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主要內容:
1、規劃起點高。城鎮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要使城鎮規劃在城市建設、發展和管理中始終處於「龍頭」地位,從而解決城市建設混亂、小城鎮建設散亂差、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等問題。
2、途徑多元化。中國地域遼闊、情況復雜,發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則的要求下,中國城鎮化實現的途徑應當是多元的。
3、聚集效益佳。城鎮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規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鎮數量、適度擴大城鎮規模的同時,把城鎮做強,不能外強中干,有些城市就虛得很。
四、人才強國戰略,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國以才興,業以才旺。人才強國戰略正是黨和國家面對新世紀、新階段的發展任務和時代挑戰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主要內容:
1、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促進人才合理流動。人才培養出來了,能否實現最優化的配置,能否充分發揮作用,有多方面的相關因素。其中一個起著根本作用的要素就是人事制度。
2、鼓勵出國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為國服務,進一步做好吸引、聘用境外高級專門人才工作。
3、在全社會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風氣。
五、西部大開發戰略,
關於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的歷史存在和過分擴大,以及國內成為一個長期困擾中國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全局性問題。主要內容:
1、正確處理東部和中西部的關系,努力實現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西部開發打好基礎。
3、搞好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可持續發展戰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科教興國戰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型城鎮化戰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才強國戰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部大開發戰略
❹ 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有哪些
1、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2、實施製造強國戰略
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製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製造業優化升級。實施製造業降本減負行動。
3、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4、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5、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4)經濟發展的戰略有哪些擴展閱讀:
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必須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
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樹立底線思維,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❺ 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點是什麼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戰略重點有三個:
一是農業,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學。戰略步驟是分「三步走」,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本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個世紀,人平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❻ 我國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是什麼我國現在已進入什麼階段
101教育PPT的課件經濟學里有回答這個問題:我國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是:第一步,到1990年底,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生活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國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前兩步戰略目標,正在努力實現第三步目標。
❼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布局是什麼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建議》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
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7)經濟發展的戰略有哪些擴展閱讀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直是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過去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沉著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❽ 我國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是什麼拜託了各位 謝謝
我國經濟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形成及其主要內容 黨的十三大報告在論述我國經濟發展戰略時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部署大體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在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形成過程中,起著核心和關鍵作用。 早在1975年6月,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他在會見一個美國代表團時就談到:我們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國家,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分兩步走。第一步是用十年左右的時間,把中國的工業、農業、科學技術這些方面建成獨立的比較完整的體系,使各方面都有比較好的發展。第二步是在這個世紀的末期達到現代化水平,就是接近或比較接近現在發達國家的水平。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了著名的「小康」概念。他說: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1000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達到那樣的水平,同西方來比,也還是落後的。 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幹部會議的講話中,轉述了他與大平正芳會見時講到的關於「小康」目標的設想。當時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二百幾十美元,鄧小平據此推算,到本世紀末達到1000美元,就要增加3倍。這是他首次提出現代化的量化目標。當時雖然沒有使用「翻兩番」這個詞,但增加3倍,實際上就是翻兩番。同年12月25日,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鄧小平正式提出:「經過二十年的時間,使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達到小康水平,然後繼續前進,逐步達到更高程度的現代化。」後來,鄧小平考慮到到本世紀末我國人口將不止10億,大體要達到12億左右。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在人口12億的情況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就是800美元多一點。因此,鄧小平特別對「小康」水平作了一個說明:「所謂小康,就是到本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800美元。」 1981年11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確認了鄧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標:「力爭用20年的時間使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使人民的消費水平達到小康」。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又把這一目標作為黨的行動綱領提出:從1981年到本世紀末的20年,我國經濟建設總的奮斗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的年總產值翻兩番,即由1980年的7100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億元左右。實現了這個目標,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可以達到小康水平。十二大還對經濟發展作出了分兩步走的戰略部署,即到1990年為第一步,是打基礎的階段,實現工農業年總產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剩下的10年為經濟起飛階段,在新的基礎上使工農業年總產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這一部署和安排,體現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和實現小康目標的要求。 在確立了本世紀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以後,黨中央又開始思考我國經濟的跨世紀發展。1984年4月18日,鄧小平在會見英國外交大臣時說,中國這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同我們的大目標相比,這僅僅是開始,達到小康水平以後,我們還要在下世紀30年到50年內,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同年5月29日,他在會見外賓時又說,在本世紀末實現小康的基礎上,再發展30年到50年,我們就可以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同年10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國內外金融企業界人士時又對戰略目標的新設想作了進一步的闡述。他說,我們的第一步是實現翻兩番,需要20年,還有第二步需要30年到50年,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兩步加起來,正好50年到70年。 在後來的談話和講話中,鄧小平在不同場合一再地談到這一問題,從而使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逐漸清晰、具體和完整。1987年4月16日,在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他說: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將達到800至1000美元,看來1000美元是有希望的。更重要的是,有了這個基礎,再過50年,再翻兩番,達到人均4000美元的水平。那時,15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就是6萬億,中國是個中等發達的國家了。在這次談話中,鄧小平明確提出了「人均4000美元」、「國民生產總值6萬億美元」的量化目標,及「中等發達的國家」的概念。 1987年4月30日,鄧小平在會見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時,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三步走」的經濟發展戰略。他說:我們原定的目標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為基數,當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達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紀末,再翻一番,人均達到1000美元。實現這個目標意味著我們進入小康社會,把貧困的中國變成小康的中國。我們制定的目標更重要的還是第三步,在下世紀用30年到50年再翻兩番,大體上達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這一步,中國就達到中等發達的水平。這是我們的雄心壯志。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黨的十三大繼十二大之後,對鄧小平提出的我國經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構想,作了更加明確地確認和闡述。
❾ 下列屬於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戰略的有( )
BCDE。
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 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均屬於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戰略。
❿ 我國的五大戰略和四大經濟是什麼
我國的五大戰略:
一、堅持內需主導型經濟發展戰略。
二、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發展循環型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三、大力推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
四、大力實施人力資源優先開發戰略。
五、積極推進制度創新戰略,切斷增長方式粗放和經濟效率低下的體制性根源。
五大戰略目標——「數字奧運戰略」、「新建築戰略」、「材料戰略」、「生物醫葯科技戰略」和「環保科技戰略」。
我國的四大經濟是:
1、西部大開發
2、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3、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4、加快東部地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