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美國倡導建立了什麼國際經濟組織

美國倡導建立了什麼國際經濟組織

發布時間:2022-11-16 09:56:25

A. 美國在二戰後建立了哪三大經濟組織及其各自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穩定國際匯率,消除外匯管制,在貨幣問題上促進國際合作;對在國際收支出現暫時困難的成員國提供短期貸款,幫助其解決外匯資金的需要。在國際金融問題上進行協商與協作,促進國際貨幣合作;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和平衡發展;促進和保持成員國的就業,生產資源的發展和實際收入的高水平;促進國際匯兌的穩定,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防止競爭性的貨幣貶值;協助成員國在經常項目交易中建立多邊支付制定,消除妨成員國臨時提供普通資金,使其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採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

世界銀行主要向成員國生產性投資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向成員國提供貨款,在貨幣問題上促進國際合作,研究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有關問題,研究擴大基金組織的作用,提供技術援助和加強同其它國際機構的聯系。

世界貿易組織主要致力於促進各國市場開放,調節貿易糾紛,制定貿易規則等。從而促使各國間的貿易更加自由平等地進行。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證充分就業的前提下,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的份額與其經濟需要相稱;保護和維護環境。

B. 美國是如何建立國際金融組織的

德黑蘭會議後,美國加緊為聯合國的成立作具體准備。此時,美國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向羅斯福提交了一份意義深遠的計劃,建議成立國際金融組織,促進美國外貿,避免1929年經濟大危機重演。羅斯福看到該計劃使他的戰後世界藍圖更加完善,欣然接受。

在美國的積極倡導下,1944年7月1日~22日,來自44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舉行「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會議通過的《最後決議書》規定,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即各國貨幣直接與美元掛鉤,保持固定匯率,可按35美元等於1盎司黃金的比價,隨時在美國兌換黃金。為此,會議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其附屬機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由於美國認購了世界銀行91億美元資本中的31.75億,並擁有基金組織中1/3的表決權,因而從一開始,美國人就從人事和資金上完全控制了這兩個機構。

C. 美國和德國共同加入的國際經濟組織是什麼

你好,是WTO,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英語: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簡稱世貿組織。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 ,以取代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 擁有164個成員國,成員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8%,有「經濟聯合國」之稱。
2019年12月11日,因成員只剩一位,低於有效運行的人數下限,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在運行了20多年後正式停擺。
參考資料:網路

D. 二戰後西方找到有秩序的方法建立了哪些世界性經濟組織

歷史老師告訴你
最有代表性的是「歐洲經濟共同體」,也就是今天歐盟的前身。以及真正意義上世界性的經濟組織WTO,即世界貿易組織。

E. 為什麼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倡議建立國際貿易組織,積極

二戰後,以gatt/wto原則為核心的國際貿易規則越來越多地影響著各國貿易政策的制定。可以說,這個多邊貿易政策的框架是由美國倡導發起的。

美國對外貿易政策與wto規則的一致

無論是在gatt的建立上,還是在gatt的前八輪多邊貿易談判的進行中,甚至是沒有獲得成功的「千年回合」,美國的影響力和推動力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 gatt的建立

    早期的美國對外貿易政策是為保護國內產業服務的,因而是以保護主義為特點的。1934年是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發生改變的關鍵性一年。這一年,美國《互惠貿易協定法》建立,它標志著自由貿易主義在美國政治中占據了統治地位,也是美國走向多邊貿易體制的起點。該法案宣布通過互惠貿易協定減讓關稅,並提出了「無條件最惠國待遇」條款,規定美國政府與任一國簽訂的關稅減讓協定,均自動地適用於其他與美國訂有互惠貿易協定的國家。而降低關稅壁壘和無條件最惠國待遇日後成為了關貿總協定的基石。 戰後初期,美國為了稱霸世界,積極策劃在世界經濟、政治領域中建立霸權地位,從國際金融、投資和貿易各方面進行對外擴張。為此,美國提出「貿易自由化」口號,首先倡議建立國際貿易組織(簡稱ito),把它作為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並重的,專門協調對外貿易政策和國際經濟貿易關系的國際性組織。1946年2月,經美國提議召開的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開始籌建該組織,並於1947年4月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二次籌備會議上通過了《國際貿易組織憲章》草案。在《國際貿易組織憲章》起草的同時,同樣是在美國的提議下,1947年4月至10月舉行了由23個國家參加的關稅減讓談判,達成了關稅減讓協議及制訂了減讓表,共涉及45000項商品。為了盡快獲得關稅減讓的好處,參加國把這些協議與國際貿易憲章草案中有關貿易政策的部分加以合並,形成了「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簡稱gatt)。 從gatt的建立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美國所發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2. gatt的八輪多邊貿易談判 gatt建立以來,從1947年到1979年先後進行了7次多邊貿易談判,通過談判促使締約方的進口稅率不斷下降,也集中體現了美國當時在全球積極推行貿易自由化的政策思想。

F. 世貿組織成立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它的建立過程怎麼樣

一、世貿組織成立的歷史背景

20世紀30-40年代,世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國際貿易的相互限制是造成世界經濟蕭條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次大戰結束後,解決復雜的國際經濟問題,特別是制定國際貿易政策,成為戰後各國所面臨的重要任務。

二、世貿組織的建立過程

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提出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設想。

1946年2月,聯合國經社理事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呼籲召開聯合國貿易與就業問題會議,起草國際貿易組織憲章,進行世界性削減關稅的談判。隨後,經社理事會設立了一個籌備委員會。

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憲章》同意成立世界貿易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界貿易組織不能成立。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

1947-1993年,關貿總協定主持了8輪多邊關稅與貿易談判,第8輪談判於1986年至1993年12月15日在日內瓦舉行,稱為「烏拉圭回合」。其中第五輪稱為「狄龍回合」,第六輪稱為「肯尼迪回合」,第七輪稱為「東京回合」。

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啟動後,

1990年,歐共體和加拿大於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界貿易組織的議案。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取代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1996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哈薩克提出入世申請。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6)美國倡導建立了什麼國際經濟組織擴展閱讀:

世貿組織的基本職能

制定監督,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及諸邊貿易協定;作為多邊貿易談判的講壇;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監督各成員貿易政策,並與其它同制訂全球經濟政策有關的國際機構進行合作。

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制。

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界貿易組織管轄的范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游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

世界貿易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G. 美國加入了世界的哪些經濟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G20、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組織、八國集團

H. 各種國際經濟組織的簡介(比如G8 金磚四國 等等) 急求 上課用

1、WTO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只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
世貿組織成員分四類:發達成員、發展中成員、轉軌經濟體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2006年11月7日,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在日內瓦召開特別會議,正式宣布接納越南成為該組織第150個成員。這樣,世貿組織正式成員增加到150個。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世貿組織的第一任總幹事是義大利前外貿部長雷納托·魯傑羅,第二任總幹事是紐西蘭前總理麥克·穆爾,第三任總幹事是泰國前副總理兼商業部長素帕猜,第四任總幹事是歐盟前貿易談判代表帕斯卡爾·拉米。
建立世貿組織的設想是在1944年7月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提出的,當時設想在成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時,成立一個國際性貿易組織,從而使它們成為二次大戰後左右世界經濟的「貨幣-金融-貿易」三位一體的機構。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憲章》同意成立世貿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貿組織未能成立。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啟動後,歐共體和加拿大於1990年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貿組織的議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才正式決定成立世貿組織。
1947--1993年,關貿總協定主持了8輪多邊關稅與貿易談判,第8輪談判於1986年至1993年12月15日在日內瓦舉行,稱為「烏拉圭回合」。其中第五輪稱為「狄龍回合」,第六輪稱為「肯尼迪回合」,第七輪稱為「東京回合」。世貿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一起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
世界貿易組織大廈2003年8月30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一致通過了關於實施專利葯品強制許可制度的最後文件。根據這份文件的規定,發展中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因艾滋病、瘧疾、肺結核及其它流行疾病而發生公共健康危機時,可在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在其內部通過實施專利強制許可制度,生產、使用和銷售有關治療導致公共健康危機疾病的專利葯品。這不僅將大大降低相關專利葯品的市場價格,而且將有利於更迅速和有效地控制、緩解公共健康危機,確保生命健康基本權利得到尊重和保護。
同年12月13日至18日,世貿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中國香港舉行,會議通過了《部長宣言》,規定發達成員和部分發展中成員2008年前向最不發達國家所有產品提供免關稅、免配額的市場准入;發達成員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補貼,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農產品出口補貼。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標志是世界銀行巨頭們私有的歐美中央銀行以及其它一些掌控了世界經濟命脈的銀行家們所掌握的(歐美中央銀行一般是私有的,這些國際銀行家們掌握了貨幣發行權,也就是這些政府真正的幕後之手)國際金融組織。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性。總部設在華盛頓。該組織宗旨是通過一個常設機構來促進國際貨幣合作,為國際貨幣問題的磋商和協作提供方法;通過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把促進和保持成員國的就業、生產資源的發展、實際收入的高水平,作為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穩定國際匯率,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協助成員國建立經常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在有適當保證的條件下,基金組織向成員國臨時提供普通資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機會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採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等。
3、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世界銀行成立於1945年12月27日,1946年6月開始營業。凡是參加世界銀行的國家必須首先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員國。成立的詳細背景參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章。世界銀行集團目前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際銀行家推動的美國聯邦貨幣儲備委員會也在此地。世界銀行[1]僅指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和國際開發協會(IDA)。"世界銀行集團"則包括IBRD、IDA及三個其它機構,即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這五個機構分別側重於不同的發展領域,但都運用其各自的比較優勢,協力實現其共同的最終目標,即減輕貧困。
世界銀行的工作經常受到非政府組織和學者的嚴厲批評,有時世界銀行自己內部的審查也對其某些決定質疑。往往世界銀行被指責為美國或西方國家施行有利於它們自己的經濟政策的執行者,此外往往過快、不正確地、按錯誤的順序引入的或在不適合的環境下進行的市場經濟改革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反而造成破壞。世界銀行的真正掌控者是世界銀行巨頭,他們最終的目的是追逐利潤,現在的狀況可以說是一個妥協的結果。
今天世界銀行的主要幫助對象是發展中國家,幫助它們建設教育、農業和工業設施。它向成員國提供優惠貸款,同時世界銀行向受貸國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減少貪污或建立民主等。
世界銀行(WBG)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一道,成為國際經濟體制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

4、北美自由貿易區
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3國組成於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意見,並於同年12月17日由三國領導人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署。1994年1月1日,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布成立。http://ke..com/view/63100.htm

5、歐盟(原歐洲共同體)
歐洲聯盟盟旗歐盟現有27個成員國,人口5億,GDP16.106萬億美元。歐盟的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建立最終實行統一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通過實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國際舞台上弘揚聯盟的個性」。歐盟的盟旗是藍色底上的十二星旗,普遍說法是因為歐盟一開始只有12個國家,代表了歐盟的開端。實際上這個十二星旗代表的是聖母瑪利亞的十二星冠,寓意聖母瑪利亞將永遠保佑歐洲聯盟。歐盟27國總面積432.2萬平方公里。
歐洲聯盟(歐盟)是一個政治和經濟共同體的27會員國,位於主要在歐洲。它成立於1993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加入新領域的政策,以現有的歐洲社會。與近500萬市民,歐盟相結合產生的估計有30 %的份額,世界各地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
歐盟已經制定了一個單一市場,通過一個標准化的法律制度,其中適用於所有會員國,保證遷徙自由的人,貨物,服務和資本。它保持了一個共同的貿易政策,農業和漁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15會員國已通過了一個共同的貨幣,歐元。在對外政策上,代表其成員在世界貿易組織,在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和在聯合國的會議上發言,維護其成員國利益。
2001年,歐盟國家是北約成員國。它已經開發的作用,在司法和內政事務,包括取消護照管制之間的許多會員國根據申根協定。
在某些領域,它取決於之間的協議,會員國。不過,也有超國家機構,能夠作出決定,而不該協議的成員。重要的機構和組織的歐盟,包括歐洲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聯盟理事會,歐洲理事會,歐洲法院的司法和歐洲中央銀行。歐盟國家公民選出議會每5年一次。
歐盟的痕跡,其起源到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其中6個國家在1951年和羅馬條約於1957年。自那時以來,歐盟已經長大的大小,通過加入新會員國,並增加其權力,通過增加新的政策范疇,它的職權范圍。該條約在里斯本簽署了在2007年12月的用意是修改現行條約,以更新的政治和法律結構的聯盟,如果批準是在2008年落成。http://ke..com/view/19788.htm

6、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歐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以及於2002年11月簽署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協議是世界上三大區域經濟合作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997年12月,中國和東盟領導人在首次東盟-中國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確定了建立睦鄰互信夥伴關系的方針。
為擴大雙方的經貿交往,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1999年在馬尼拉召開的第三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中國願加強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聯系,這一提議得到東盟國家的積極回應。2000年11月,朱鎔基總理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中國一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構想,並建議在中國-東盟經濟貿易合作聯合委員會框架下成立中國-東盟經濟合作專家組,就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關系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2001年3月,中國-東盟經濟合作專家組在中國-東盟經濟貿易合作聯合委員會框架下正式成立。專家組圍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及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關系兩個議題進行了充分研究,認為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對東盟和中國是雙贏的決定,建議中國和東盟用10年時間建立自由貿易區。這一建議經過中國-東盟高官會和經濟部長會的認可後,於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正式宣布。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朱鎔基總理和東盟10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這標志著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正式啟動。
《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提出了中國與東盟加強和增進各締約方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促進貨物和服務貿易,逐步實現貨物和服務貿易自由化,並創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資機制;為各締約方之間更緊密的經濟合作開辟新領域等全面經濟合作的目標。
2004年11月,中國-東盟簽署了《貨物貿易協議》,規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實施降稅的早期收獲產品和少量敏感產品外,雙方將對其他約7000個稅目的產品實施降稅。
貿易區分布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涵蓋18億人口,GDP接近6萬億美元,貿易額達4.5萬億美元,是世界上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http://ke..com/view/856814.htm

6、金磚四國
傳統「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加入後,其英文單詞將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2011年4月1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將在中國三亞舉行,五國領導人將商討如何協調應對重大國際問題,如何深化和擴大彼此間合作,如何加強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問題。
http://ke..com/view/8840.htm

7、G8
所謂八國集團(G8,Group 8,Group of Eight),指的是八大工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加上俄羅斯。嚴格地講,它並非一個嚴密的國際組織,以往被稱為「富國俱樂部」。
八國集團成員國地圖在8個國家裡,除俄羅斯之外的7個國家是核心成員國,也就是以前的七國集團(G7)。20世紀70年代,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形勢一度惡化,接連發生的「美元危機」、「石油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嚴重經濟危機把西方國家弄得焦頭爛額。為共同解決世界經濟和貨幣危機,協調經濟政策,重振西方經濟,1975年7月初,法國首先倡議召開由法國、美國、日本、英國、西德和義大利六國參加的最高級首腦會議,後來,加拿大(1976年)、俄羅斯(1998年)分別加入。八國集團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即八國集團首腦會議(簡稱「八國峰會」)。
注意:八國集團與侵略中國的「八國聯軍」成員非常接近,把「八國聯軍」中的奧匈帝國換成加拿大就成了八國集團。
http://ke..com/view/133328.htm

9、G20
20國集團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是1999年9月25日由八國集團的財長在華盛頓宣布成立的,屬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由八國集團和十一個重要新興工業國家及歐盟組成。按照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議。20國集團(為Group of 20)是在第五次的部長級世界貿易組織(WTO)會議時首次出現。也有人稱為G21、G22及G20+,是在2003年8月20日確立的發展中國家的集體性稱呼。
20國集團20國集團或者廿國集團,由八國集團(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俄羅斯)和十一個重要新興工業國家(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南非、韓國和土耳其)以及歐盟組成。按照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議。廿國集團的GDP總量約佔世界的85%,人口約為40億。
http://ke..com/view/1900788.htm

10、 22國集團
1998年2月18日,2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討論有關亞洲金融危機的問題,從而形成了22國(地區)集團。該集團包括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它們是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中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義大利、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波蘭、俄羅斯、新加坡、南非、泰國、英國和英國。
1998年4月16日,該集團在華盛頓再次舉行會議,講座了目前國際金融領域面臨的主要問題。會後發表的主席聲明宣布將成立三個工作組,推動國際金融領域的交流,以加強國際金融體系。三個工作組分別負責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增加各國政策秀明度和強化信息披露工作;強化金融體系和市場機制;在危機發生時讓政府和私人部門適當分擔責任。中國財政部長參加了這次會議。
1998年10月5日,該集團特別會議在華盛頓舉行。本次會議增加了4個歐洲國家(比利時、荷蘭、瑞士、瑞典),使該集團擴大到26個國家和地區。會議討論了金融危機及其對全球金融系統的影響,認為應加強目前為解決一些國家面臨的困難和阻止金融危機進一步擴散所在地進行的努力。

11、亞太經合組織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成立於1989年。1989年1月,澳大利亞總理霍克訪問韓國時建議召開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亞太經濟合作問題。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東南亞國家聯盟6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這標志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http://ke..com/view/23073.htm

12、石油輸出國組織
英語簡稱(OPEC) ,音譯為歐佩克。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現有11個成員國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和委內瑞拉。
http://ke..com/view/26745.htm

以上是在世界上有影響力 有些甚至能夠左右世界經濟發展的 主要的國際經濟組織

I. 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是

世界貿易組織前身是1947年10月30日簽訂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開始運作;1996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3年8月30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一致通過了關於實施專利葯品強制許可制度的最後文件。

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是調解紛爭,加入WTO不算簽訂一種多邊貿易協議。它是貿易體制的組織基礎和法律基礎,還是眾多貿易協定的管理者、各成員貿易立法的監督者、以及為貿易提供解決爭端和進行談判的場所。



組織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各成員方應促進對世界資源的最優利用、保護和維護環境,並以符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各成員需要的方式,加強採取各種相應的措施。

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份額和利益;建立一體化的多邊貿易體制。

通過實質性削減關稅等措施,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邊貿易體制;以開放、平等、互惠的原則,逐步調降各成員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並消除各成員在國際貿易上的歧視待遇。

J. 美國加入了哪些重要的國際組織,在這些組織中提出怎樣的主張,發揮怎樣的作用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是一個軍事組織,在冷戰期間為協調軍事行動 ,共同對付蘇聯為首的 社會主義國家 的背景下 誕生 其條約規定任一個北約 成員國家遭 受攻擊,其他國家都要出兵幫助,美國在裡面起 主導作用

聯合國,美國也是老大級的人物,聯合國發起的活動基本都要美國點頭才可以

世界貨幣基經組織 二戰後 美國通過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奠定了以美元為主導的世界貨幣體系 毫無疑問 美國至今對該組織仍然發揮著主導作用

世界 貿易組織 在該組織中 ,毫無疑問 美國仍然居主導地位,中國 當年 之所以 在入世問題上面臨重重困難 與美國的 橫加阻撓 不無關系

亞太經合組織 美國提出構建環太平洋經濟帶 以求在 在 北美貿易區 和歐元區外 建立 以自身為主導的 經濟組織 企圖 以此來貨得競爭上的 優勢

閱讀全文

與美國倡導建立了什麼國際經濟組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35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7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1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27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0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0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07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17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4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5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2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4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01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1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61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1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87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4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08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