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為什麼推行均田制會推動經濟發展

為什麼推行均田制會推動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2-11-16 00:14:29

㈠ 均田制在當時有什麼作用呢

我個人理解,幾個時期的均田制最大的區別在於北魏的均田制只是為了恢復農業生產,農民被綁在土地上當奴隸。但唐朝的均田制與政府的軍制相匹配,兵農合一。初唐強大的戰鬥力來源於農民提供大量高素質的士兵。隋朝介於兩者之間。

到武則天時,唐朝行政體制的整體腐敗出現,政治風氣開始惡化,精英階層日益膨脹。此外,人口增長率超過了擴張領土的速度,分配給新增人口的土地不足,土地均等化制度開始失效。與之相對應的是,官軍制度崩潰,不得不完全改為盛唐時期的招兵制度,唐朝的軍事實力也每況愈下。

㈡ 均田制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均田制的優點與意義:
均田制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額授受的土地制度,協調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緩和被統治者的反抗,使勞動力與土地結合,以利於政府對農民的控制,以及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保證政府賦役來源。同時通過奴婢、耕牛受田(隋以前)或依照官品授永業田(隋以後)等方式,保障貴族官僚地主利益。
首先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農民有了安居樂業的可能,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從而積極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並未觸動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於國家徵收賦稅和徭役,另一方面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從根本上鞏固了北魏的統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極大地推動了北方內遷各族改變原先落後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農民的轉化,推動了這一時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現;還有,均田制對後代田制也有很大影響,先後為北齊、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時間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制度的選擇、推行為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出現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均田制的弊端:
均田制雖然包括私有土地,但能用來授受的土地只是無主土地和荒地,數量有限。因而均田農民受田,開始就普遍達不到應受額。口分田雖然規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實際上能還官的很少。隨著人口的增多和貴族官僚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據為己有,能夠還授的土地就越來越少。均田令雖然限制土地買賣、占田過限,但均田農民土地不足,經濟力量脆弱,賦役負擔沉重,稍遇天災人禍,就被迫出賣土地,破產逃亡。地主兼並土地是必然要發生的。正因為如此,均田制在北魏實施以後不久即被破壞。經過北魏末年的戰亂,無主土地和荒地增多。繼起的東西魏、北齊、北周、隋,施行之後又破壞。隋末農民起義後,人口大減,土地荒蕪,新建立起來的唐王朝重新推行均田令,成效顯著。唐高宗以後,均田制又逐漸被破壞。隨著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發展,國有土地通過各種方式不斷轉化為私有土地。到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土地還授實際上已不能實行。德宗建中元年實行兩稅法後,均田制終於瓦解。

㈢ 均田制的目的是什麼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農民有了安居樂業的可能,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從而積極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並未觸動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於國家徵收賦稅和徭役,另一方面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從根本上鞏固了北魏的統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極大地推動了北方內遷各族改變原先落後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農民的轉化,推動了這一時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現;還有,均田制對後代田制也有很大影響,先後為北齊、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時間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制度的選擇、推行為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出現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官吏的俸祿由國家徵收和發放;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道農民賦役負擔減輕,北方農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 遷都洛陽,打擊了保守勢力,保證了改革的深入。有利於胡漢民族文化的融合專,使中華文明得到進一步發展 移風易俗 易服裝、說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行漢制、崇儒學屬 便於接受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促進了鮮卑貴族的封建化,並鞏固北魏統治。

㈣ 高三歷史問題關於均田制的!!很急!!

一:均田制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額授受的土地制度,協調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緩和被統治者的反抗,使勞動力與土地結合,以利於政府對農民的控制,以及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保證政府賦役來源。同時通過奴婢、耕牛受田或依照官品授永業田等方式,保障貴族官僚地主利益。二: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農民有了安居樂業的可能,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從而積極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並未觸動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於國家徵收賦稅和徭役,另一方面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從根本上鞏固了北魏的統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極大地推動了北方內遷各族改變原先落後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農民的轉化,推動了這一時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現。三:這一制度的選擇、推行為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出現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㈤ 唐朝在新疆地區推行均田制的意義是什麼

實施取得了開墾荒地、增加戶口,穩定兵源等效果,使經濟得到了快速的恢復和發展。

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而「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使古代賦稅制度由「舍地稅人」到「舍人稅地」方向發展,反映出過去由封建國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則變為不幹預或少干預的原則。

改變了租稅徭役據丁口徵收,租稅徭役多出自貧苦的勞動群眾頭上的作法,它以財產的多少為計稅依據,不僅拓寬了征稅的廣度,增加了財政收入,而且由於依照財產多少即按照納稅人負稅能力大小征稅,相對地使稅收負擔比較公平合理。

(5)為什麼推行均田制會推動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大歷十四年年末,楊炎上奏德宗,請求改「租庸調制」為「兩稅法」,並取 消各種雜稅。

「兩稅法」是以依貧富分等征稅,觸犯了庄園主的利益,遭到了地主貴族的激烈反對。但建中元年( 公元780年)正月初一,德宗還是正式下詔,實行「兩稅法」。

「兩稅法」頒布以後,到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年間末,就有了1300多萬的兩稅收益,比「兩稅法」以前唐王朝的全部財賦收入還 要多出百萬,唐王朝的全部財賦收入達到了3000餘萬貫。

㈥ 均田制和租調制的推行有什麼意義

均田制:是府兵制的基礎,保障農民的土地,緩和階級矛盾,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 租庸調制:保證農業生產時間,促進農業發展,緩和階級矛盾。

㈦ 均田制的影響,性質,目的是什麼

摘自:網路

北魏實行均田制的好處和作用
首先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農民有了安居樂業的可能,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從而積極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並未觸動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於國家徵收賦稅和徭役,另一方面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從根本上鞏固了北魏的統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極大地推動了北方內遷各族改變原先落後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農民的轉化,推動了這一時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現;還有,均田制對後代田制也有很大影響,先後為北齊、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時間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制度的選擇、推行為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出現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均田制在北朝的作用
緩解了自東漢以來越演越烈的土地兼並的形勢
加強了政府對人民的控制
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減輕農民的負擔緩解了階級矛盾
穩定了土地所有權

㈧ 唐朝的均田制對唐朝農業,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呢

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由游牧生活向農耕生活的轉化,對民族融合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推行均田制會推動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35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7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1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27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0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0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07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17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4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5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2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4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01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1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61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1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87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4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08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