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蘭州商學院有沒有法律系大概文化課要求多少
蘭州商學院於1992年開設經濟法專科專業,1995年開設經濟法本科專業,並在此基礎上成立法學系,2002年成立法學院。法學院下設法學系、民商經濟法學系和社會學系3個系,設有甘肅省人大地方立法研究基地、甘肅省知識產權研究所和甘肅省知識產權培訓中心、法學研究所、西部法商研究所、西部民族法制研究所、「診所式」法律教學改革研究中心、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蘭州商學院工作站等教學和科研機構。 法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4人、講師32人,助教及見習人員8人;有博士和在讀博士16人,碩士38人,專任教師中有甘肅省第一層次領軍人才、「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省部級法學專家、國家級法學學術團體理事、甘肅省人大、政府等機構立法顧問等高層次教學、科研人員,有10多人被蘭州市仲裁委員會聘請為仲裁員、10多人在律師事務所做兼職律師。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923名。法學系開設法學本科專業,有經濟法、民商法、國際經濟法、司法會計、知識產權、行政法務六個專業方向。社會學系設社會工作本科專業,有社會工作、司法社會工作兩個專業方向。 法學院於2007年開始招收經濟法碩士研究生,設有經濟法理論、財稅與金融、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經濟學、企業與公司法、知識產權法六個專業研究方向,碩士生導師14人,畢業生中有1人考取西南政法大學的經濟法博士研究生。現有在校研究生56人。
B. 會計中的經濟學與經濟法有什麼不同
經濟學嚴格上講不屬於會計類別中!
經濟學是一個獨立的學科,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二者統稱西方經濟學.它主要是研究經濟活動的學科,包括企業的保本點,最低盈利點,供給曲線,生產消費曲線,邊際效益,社會福利,投資,購買各方面等等
經濟法是經濟活動中的一些法律法規
C. 蘭州商學院法學院的學科建設
1999年法學院經濟法學科被學校確定為校級重點學科,2002年法學院民商法學科被學校確定為校級重點學科。這兩個校級重點學科依託於財經類專業優勢,著眼於現代法學專業發展的大趨勢,立足於提高師資整體水平,改革和完善教學課程體系,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強化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培養,確立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專業建設為基礎,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法學人才為目標」的發展思路,在專業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 商學院主要的專業是什麼
商學院主要的專業有: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性很強,它的目標是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通過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會計學(Accounting)是以研究財務活動和成本資料的收集、分類、綜合、分析和解釋的基礎上形成協助決策的信息系統,以有效地管理經濟的一門應用學科,可以說它是社會學科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門重要的管理學科。會計學的研究對象是資金的運動。
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各國政府、學者、企業界人士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對電子商務參與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 等。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現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上的專業學科。
E. 蘭州商學院法學院的介紹
蘭州商學院法學院的前身是蘭州商學院法學系。1995年蘭州商學院開設經濟法本科專業,並在此基礎上成立法學系。2000年,法學系和社會科學系合並成立法政學院,2002年8月獨立設置法學院,並設法學系。2007年招收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2007年9月,社會工作專業並入法學院。目前,法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2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行政管理人員8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14人、講師25人、助教1人;有博士學位的5人,在讀博士學位4人,有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的30人。專任教師中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達到了80%。
F. 商學院都學些什麼呢
商學院是一大學為培養商務人才而專門設置的,以培養能適用當代商務理念的經濟人才為主教育機構。
其實每個專業總有它好或者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要真的喜歡那個專業。願君共勉!
商學院主要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
學科:經濟學 門類:經濟學
專業名稱:國際經濟與貿易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內外資企業、政府機構、教學、科研等單位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掌握經濟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經濟學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系統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
2.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3.熟悉國際商法及WTO規則;
4.熟悉中國的經濟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動態;
6.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貿易工作;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經濟研究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8.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國際經濟與貿易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幹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學、跨國公司經營、國際市場營銷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學、商務英語、國際商法、財政學、會計學原理、統計學、外貿函電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事訓練、社會調查、專業勞動、教學實習、課程論文、綜合實驗、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專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工商管理
學科:工商管理 門類:管理學
專業名稱:工商管理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企業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和能力,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主要學習管理學、經濟學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企業管理方法與技能方面的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
畢業生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企業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從事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和協調能力;
4、了解我國企業管理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企業管理的慣例與規則;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了解各類企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8、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綜合應用能力;
9、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養,身心健康;
10、具有較好的科學素質、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主幹課程: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財務管理、企業生產管理、物流管理。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市場營銷、經濟法、國際貿易與實務、電子商務、管理信息系統、運籌學、組織行為學、企業會計、企業管理咨詢、審計學、金融學、質量管理學、涉外企業管理、項目管理、管理溝通、企業研究與開發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社會調查、教學實習、綜合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等。
專業年限:4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市場營銷
學科:工商管理 門類:管理學
專業名稱:市場營銷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營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管理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通過對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學習和營銷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現代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市場營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營銷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市場營銷的方針、政策與法規及了解國際市場營銷的慣例和規則;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英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主幹課程:市場營銷、商品學、農產品營銷、廣告學、市場調查與預測、現代推銷學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市場營銷、經濟法、會計學原理、統計學、消費者心理與行為、國際市場營銷、商務談判、市場調查與預測、電子商務、廣告學、公共關系學、商務談判、營銷渠道管理、物流管理、品牌營銷、國際市場營銷、企業經營管理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法、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社會調查、課程論文、教學實習、綜合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等。
主要特色:2008年5月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專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士
會計學
學科:工商管理 門類:管理學
專業名稱:會計學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經濟、管理、會計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財務管理、會計實務等方面的專業訓練,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專業知識和技能較強,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審計、財務領域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專業管理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會計、審計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受到會計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財務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會計學、審計學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
2.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3.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4.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政策、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6.具備較強的計算機和英語應用能力。
主幹課程: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
主要課程: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審計學、高級會計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財務與成本會計綜合實驗、企業理財方案設計、審計案例操作設計與分析教學實習、會計財務課程論文、畢業實習等。
專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G. 商學院與財經經濟學院的區別 以及詳細專業介紹
經濟學院 :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政治經濟學
財政金融學院 :財政學、保險學、保險精算、金融工程、金融學、國際金融
商學院 :國際商務與貿易、貨幣銀行學
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物流管理、信用管理
統計學院 :統計學、金融保險統計
信息學院 :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法學院 :經濟法、國際經濟法、民商法
還有商學院 財經金融學院 經濟學院的區別:
商學院偏重於實際應用,多數學校為MBA形式,招生要求是面對已經有工作經驗的社會人士。
財經金融學院偏重於金融領域的理論研究,例如保險、證券等等、
經濟學院則是偏重於經濟學的研究,是理論性最強的學院,主要以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基礎。
我是國內一所著名財經類院校的本科生,我得答案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H. 工程管理與經濟法聯系與區別3000字
摘要 管理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管理經濟學為經營決策提供了一種系統而又有邏輯的分析方法,這些經營決策既影響日常決策,也影響長期計劃決策的經濟力,是微觀經濟學在管理實踐中的應用,是溝通經濟學理論與企業管理決策的橋梁,它為企業決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論主要是圍繞需求、生產、成本、市場等幾個因素提出的。從管理經濟學發展出來了一門《管理決策經濟學》課程,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商學院和管理學院均開設了這門課程。
I. 經濟法專業的專業概況
本方向是關於經濟法基本理論的研究。所做的基本工作,是力求對經濟法涉及的各基本問題做出科學、透徹的闡述,以期對我國法學的發展有所建樹;內容主要有:經濟法的概念和各相關范疇,經濟法的價值和基本原則,經濟法和經濟法學的體系,經濟法的法律關系,經濟法律責任等。
1.研究立足於調整對象的經濟法基本定義,以確保經濟法學的科學性。
2.以主客觀統一作為法的部門劃分標准,論證經濟法作為法的部門和學科存在的客觀性和必要性。
3.在經濟法與其他法部門的關系方面,著重研究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系,論證在公共經濟管理領域,經濟法與行政法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是經濟內容與行政控權的關系。
4.立足於經濟法部門,研究經濟法和經濟法學的體系。在學術研究中摒棄泛經濟法觀念,盡管不反對其作為日常生活中的觀念和用語。
5.基於公有財產關系主導的現實,研究公有主體角色錯位和經營管理不善傾向下如何法治和善治,確立責權利統一的經濟法原則,將經濟責任製作為我國經濟法的基本范疇之一,在此基礎上構建我國的現代經濟法。
本研究方向已經和將要取得的突破,是將泛經濟法漸次精確為有特定研究對象的成熟法學學科,用短短的二、三十年走完傳統學科百餘年乃至數百年的建設歷程。 本方向是關於財政、稅收、金融等法律制度和理論的研究。
主要工作
1.自1985年編寫了供本科、研究生使用的教學大綱,出版了《中國金融法教程》、《金融法》、《稅法》、《保險法》等教材,為多所大學採用,成為我國最先開設財稅金融法課程和設立本研究方向的學科點之一。
2.持續對財稅、金融法律的基礎理論問題進行研究,確立了結構完整的理論體系,共有8項成果獲省部、校級科研成果獎。
3.直接參與了人大財經委、國務院法制辦、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有關財稅、金融、保險方面的立法工作,關於中央銀行獨立性、商業銀行企業化、納稅人權益保護、稅收優先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運作、遺產稅制設計等方面研究成果為相關部門採納。
4.自1982年以來,著力培養既懂法律,又懂金融、財稅的復合型人才,許多碩、博士研究生畢業後服務於財政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國稅和地稅部門、各大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等機構。
主要特色
1.領先性。在設置碩博研究方向、開設課程、教材建設、理論研究方面,一直處於國內法學院系前列。
2.綜合性。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的法學、財政學、金融學、經濟學等學科優勢,開展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研究,使本方向研究的底蘊深厚。
3.實踐性。堅持理論聯系實踐,已參與預演算法、稅收征管法、保險法、遺產稅法等立法研討工作。
4.系統性。注重歷史考察、比較以及系統分析方法,借鑒國外最新研究成果,使學術研究與國內、國際的實踐環境全面、科學地結合在一起。
本研究方向已經在稅法和銀行法基本理論、中央銀行制度、財稅金融法與國家宏觀調控制度、財稅金融教學體系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結合改革實踐,通過進一步研究,可望在財政權、稅權、預演算法制、地方稅法體系、所得稅完善、費稅改革、金融風險防範與化解、政策性銀行立法、非銀行金融機構法律調整、農村金融法制建設、證券法制完善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創新成果。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和優勢,是超越傳統法律部門劃分,以經濟法的理念,融企業與公司、「公」(法)與」私」(法)、歷史與現實、實踐性與研究性為一體,整合各類企業法律制度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
國外的企業法教學,英美法系的一般是按公司、合夥,或另單設商事組織法,大陸法系一般是按商法、民法,或另設公司法,分別設置教材及安排教學,也可能單設合作社法課程,但都不涉及國有企業法;我國原先的企業法教學,是將國有、集體等企業法與公司法分開,又將公司法與中外合資、合作、外資等「三資」企業法分開,且缺乏適用於各種企業的總論。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企業法制發展的需要,針對我國以公有主體投資經營為主導、國有企業多為普通競爭性企業的實踐,又結合世界范圍內國有企業和合作社等非典型企業也日益以資本關系為主導、與公司形式相結合的趨勢,本學科從1991年起,改革企業法教學內容,要旨就是將各種企業融為一體進行闡述,並設總論探求資本企業和企業法律關系的一般規律及其與非典型企業的關系,以收取提綱挈領的效用。
主要具體內容
1.企業和公司的基本概念及其與合夥、事業、合作、法人、有限責任等的關系,揭示其本質;
2.我國由政權直接操辦經濟事業的傳統、「裙帶資本主義」和建立現代企業法律制度問題;
3.企業法人登記、營業登記和市場准入的理論與實踐問題;
4.企業法人財產權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5.企業法人資本制度和法人治理研究;
6.英美法系的公司秘書制度、注會審計制度和外部董事及其對於我國的借鑒意義;
7.董事義務和小股東保護研究;
8.上市公司和證券法研究;
9.國有企業、公司的法律制度;
10.合作制暨集體所有制企業法研究;
11.關聯企業制度研究;
12.有限合夥與創業型企業、風險投資制度研究;
13.企業、出資者或股東、董事、監事、經理(廠長)、職工、中介及服務機構、政府及其部門等違反企業法的法律責任研究;
14.破產和企業重整法律制度研究。
企業是一國各種社會關系的縮影,其組織和運作與一定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歷史、文化傳統息息相關,本方向研究注重運用歷史的、比較的和法社會學的方法,可望在企業和公司法研究中形成一種新的風氣,使這方面的教研更貼近社會經濟實際。 競爭法是經濟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出現也是經濟法在世界上問世的主要標志之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維持公平、穩定、有效的競爭秩序,是一國立法和法治的一項重要目標,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不例外。
本學科從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出發,從1991年起在碩士研究生和高級法官培訓班、很快又在全校本科生開設競爭法課,使其成為一門經濟法學核心課程。
競爭法研究探討
1.競爭法的性質、地位和特徵;
2.各國競爭政策及其背景;
3.各國競爭理論及其運用;
4.各國尤其是德國、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家或地區的競爭立法;
5.競爭法與經濟法、社會法的關系;
6.競爭法與技術進步、知識產權法的關系;
7. 競爭法的立法模式;
8.競爭法的調整對象;
9.反壟斷的法律屬性和價值取向;
10.國際反壟斷對策研究;
11.中國加入WTO後的反壟斷問題;
12. 反壟斷法的適用除外和豁免;
13. 規制壟斷或限制競爭的具體法律制度研究;
14. 反不正當競爭具體法律制度研究;
15.競爭執法制度研究;
16. 違反競爭法的救濟和責任制度。 本方向是本學科點多年來一直開設專門課程並作為重點研究的一個領域。教學研究的內容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資金融機構和外匯管制、涉外稅收、海關、貨物和技術進出口管理、國際服務貿易管理、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進出口商品檢驗和動植物檢疫等涉外法律制度。如今,針對我國加入WTO的形勢,還對WTO的沿革、原則、規則體系及其對我國的影響,諸如政府職能改革、國內法制構架整合、行業發展規則調整等進行研究,以對加入WTO之後我國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相應的法律對策。
J. 我報的是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經濟法)
屬於經濟法學院
一般都選擇商學院金融或者外語學院的二專~
歡迎~
浙江的,低不低我不太清楚,不過這分確實很高了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