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家開發長江經濟帶包括哪些省市區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個省市
長江經濟帶(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個省市,面積約205.2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1.4%,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1)長江經濟帶農業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堅持新發展理念。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強改革創新、戰略統籌、規劃引導,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B. 長江經濟帶11省市包括哪些
長江經濟帶11省市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沿江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GDP總量均佔中國40%以上。一條腹地遼闊的長江經濟帶由此形成。依託這條「黃金水道」,長江經濟帶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地,從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起始,直抵長江上游的成渝經濟區。
中國大地「金腰帶」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承載著中國人特殊的文化記憶與情感。作為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幹流全長6300多公里,是貫穿東、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在流域綜合運輸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沿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
C. 長江與黃河流域重要的農業區分別是
長江流域有江漢平原、江淮平原、江浙平原、四川盆地、湖廣平原;黃河流域有黃淮海平原、關中平原、渭北平原、伊洛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湟谷地、黃土高原
D. 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重要的什麼農業區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重要的糧、油、棉生產基地,亦為中國水資源最豐富地區。
1、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接淮陽山,南接江南丘陵,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和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
2、氣候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 ,年降水量1000~1400 毫米 ,集中於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於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農業發達,土地墾殖指數高(上海62.1%,江蘇45.6% ),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盛產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薴麻 、黃麻等。
3、河汊縱橫交錯 ,湖盪星羅棋布 ,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 ,相當於平原面積 10% 。兩湖平原上 ,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 。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 、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鰭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長沙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蕪湖市、九江市、岳陽市、荊州市等城市。
E. 長江中下游經濟區包括哪些地方
長江中下游經濟區包括哪些地方?
答案:是指位於柳州東臨粵、港、澳,南接北部灣,西靠雲、貴、川,北抵長江中下游,形成了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和東部沿海的經濟區位。
這是一個抽象的區域概念,所謂的經濟區是指經濟較為發達,或有發展潛質的區域。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F. 長江流域三大經濟區是
2016年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綱要》確立了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將長江經濟帶按長江上中下游劃分為三個區域,長江上中下游劃分為:河源——湖北宜昌為上游;湖北宜昌——江西湖口為中游;江西湖口以下為下游。同時,「三極」指的是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個城市群,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打造長江經濟帶的三大增長極。
G. 我國四大農業區是哪四個
我國四大農業區是:北方地區農業區、南方地區農業區、西北地區農業區、青藏地區農業區。
1、北方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和林業基地,農業機械化程度高;黃河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最大的棉麥產區;黃泛區為全國最大水果帶。
2、南方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重要的商品糧、桑蠶、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黃麻、亞熱帶熱帶作物和淡水漁業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國"之美譽。
3、西北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全國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新疆、內蒙古),最大的長絨棉基地,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新疆、寧夏、河套),重要的溫帶水果產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內蒙古、新疆) 。
4、青藏地區農業區在全國的地位:我國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7)長江經濟帶農業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1、北方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小麥(東北春小麥)、玉米、高粱(東北、黃土高原)、穀子(黃土高原)大豆、甜菜、亞麻(東北);棉花、花生、烤煙(華北)林業-用材林:紅松、落葉松(東北)。
2、南方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水稻(最大產區)、小麥、棉花、油菜籽(長江流域)、甘蔗。林業-用材林:杉、馬尾松、竹。經濟林:茶葉、油茶、油桐、橡膠、劍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圓、菠蘿、蠶桑。
3、西北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小麥、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內蒙古)。畜牧業:三河馬、伊犁馬、三河牛、駱駝、內蒙古細毛羊、新疆細毛羊、阿爾泰大尾羊、寧夏灘羊。
4、青藏地區農業區主要農產品:種植業-青稞(春小麥)、小麥、豌豆。畜牧業-氂牛、藏山羊、藏綿羊。
H. 長江經濟帶11省市包括哪些
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00餘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長江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
(8)長江經濟帶農業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發展:
長江流經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組成長江經濟帶。該經濟帶是長江流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全國高密度的經濟走廊之一。
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改革開放以來,長江經濟帶已發展成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的區域之一。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有利於挖掘中上游廣闊腹地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空間從沿海向沿江內陸拓展,形成上中下游優勢互補、協作互動格局,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有利於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場壁壘,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I. 50年代我國劃分的16個農業區和8個農業經濟特區都有哪些
8個農業經濟區
東北區、華北區、華中區、華南區、內 蒙古、西北區、川雲貴區和青康藏區
10個一級區
東北區 2.內蒙古及長城 沿線區 3.黃淮海區 4.黃土高原區 5.長江中下游區 6.西南區 7.華南區 8.甘新區 9.青藏區 10.海洋水產區
38個二級區
1.興安嶺林區;2.松嫩三江平原農業區;3.長白山地林農區;4.遼寧平原丘陵農林區。5.內蒙古北部牧區;6.內蒙古中南部牧農區;7.長城沿線農牧林區。8.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農業區;9.冀、魯、豫低窪平原農業區;10.黃淮平原農業區;11.山東丘陵農林區。12.晉東、豫西丘陵山地農林牧區;13.汾渭谷地農業區;14.晉、陝、甘黃土丘陵溝谷牧林農區;15.隴中青東丘陵農牧區。?16.長江下游平原丘陵農畜水產區;17.豫、鄂、皖低山平原農林區;18.長江中游平原農業水產區;19.江南丘陵山地農林區;20.浙、閩丘陵山地林農區;21.南嶺丘陵山地林農區。22.秦嶺大巴山林農區;23.四川盆地農林區;24.川、鄂、湘、黔邊境山地林農牧區;25.黔、桂高原山地林農牧區;26.川、滇高原山地農林牧區。27.閩南、粵中農林水產區;28.粵西、?桂南農林區;29.滇南農林區;30.瓊雷及南海諸島農林區;31.?台灣農林區。32.蒙、寧、甘農牧區;33.北疆農牧林區;34.南疆農牧區。35.藏南農牧區;36.川藏林農牧區;37.青甘牧農區;38.青藏高寒牧區
J. 長江經濟帶包括哪些省市和城市
長江經濟帶(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個省市,面積約205.2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1.4%,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
應答時間:2020-10-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