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絲綢之路經濟帶穿過的阿拉伯國家有哪些
絲綢之路經濟帶具體可以分為三條路線,分別為北線、中線和南線。北線從中國出發,經哈薩克,穿過俄羅斯南部,再經過烏克蘭、白俄羅斯一帶,最後經波蘭等東歐國家,到達德國,與西歐相連。中線從中國出發,經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等中亞國家,到土庫曼後,沿著裏海南岸,經土耳其,抵達歐洲。南線從中國出發,穿過阿富汗、巴基斯坦,經伊朗進入阿拉伯半島,然後經埃及進入北非。
2. 絲綢之路經濟帶經過多少國家
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於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
3.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哪些 64個
「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名單:
1、東亞:蒙古國。
2、東盟10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汶萊、菲律賓。
3、西亞18國: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聯酋、卡達、科威特、巴林、希臘、塞普勒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島。
4、南亞8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尼泊爾、不丹。
5、中亞5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
6、獨聯體7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摩爾多瓦。
7、中東歐16國: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馬其頓。
(3)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影響意義
「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是包括歐亞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是中國與絲路沿途國家分享優質產能,共商項目投資、共建基礎設施、共享合作成果,內容包括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政策溝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負著三大使命:
1、探尋經濟增長之道
「一帶一路」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的中國,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實行全方位開放的一大創新。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共同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紅利、中國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中國將著力推動沿線國家間實現合作與對話,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系,夯實世界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
2、實現全球化再平衡
「一帶一路」正在推動全球再平衡,鼓勵向西開放,帶動西部開發以及中亞、蒙古等內陸國家和地區的開發,在國際社會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發展理念。同時,「一帶一路」是中國主動向西推廣中國優質產能和比較優勢產業,將使沿途、沿岸國家首先獲益,也改變了歷史上中亞等絲綢之路沿途地帶只是作為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過道而成為發展「窪地」的面貌。
3、開創地區新型合作
「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超越了馬歇爾計劃、對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戰略,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
比如,「經濟帶」概念就是對地區經濟合作模式的創新,其中經濟走廊——中俄蒙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等,以經濟增長極輻射周邊,超越了傳統發展經濟學理論。
「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不同於歷史上所出現的各類「經濟區」與「經濟聯盟」,同以上兩者相比,經濟帶具有靈活性高、適用性廣以及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本著自願參與,協同推進的原則,發揚古絲綢之路兼容並包的精神。
4. 絲綢之路經濟帶所經過的地區和主要國家
包括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南四省區市重慶、四川、雲南、廣西。
絲綢之路,是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陝西西安)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錫爾河與烏滸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大伊朗,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絲綢之路經濟帶,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系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4)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建設意義
絲綢之路經濟帶總人口近30億,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中國將在「新絲綢之路」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將會引進產業、聚集人口,這將使西部地區更快發展,並為中西部省區的機電產品、特色農產品、特色食品等貨物向西出口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1、有助於中國周邊外交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經濟帶的建立與周邊大國息息相關,周邊外交環境要為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有力的基礎,「絲綢之路經濟帶」內外兼顧,統籌發展的基礎上提出,有利於應對地區大國之間的關系,有利於中俄新型大國關系的重鑄。
2、有助於構建新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形成國際經濟新格局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對於構建大合作大發展的全球經濟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隨著生產的社會化,國家間經濟緊密度的增強,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的數量不斷增多,合作范圍不斷擴大。
相關區域經濟合作的國家通過簽訂相關協議消除貿易壁壘,從而擴大了進出口規模,優化區域間的資源配置增強了區域組織的國際競爭力。
3、有助於保障國家戰略安全,拓展中國戰略空間。
西部地區是保證中國戰略安全的重要區域。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有利於西部地區開發建設,有利於維護國防安全,有利於中國戰略縱深發展,有利於確保能源供應,有利於經濟安全。
「絲綢之路經濟帶」包含歐亞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在不同的社會制度、種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國家中,當然存在著對發展戰略、模式和政策的不同選擇,在經濟文化合作中就避免不了各種障礙和阻力。
「政策溝通」就是「對經濟發展進行交流、協商,最終制定出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國家的共同發展掃除障礙,提供政策支持。
4、有助於培育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推動經濟重心西移。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有利於中國西進戰略的開展。中國在「新進」戰略上提出了不少新的構想,但總體來說都是為了加強中國和周邊國家多方面領域的交流和合作,使得各國互惠互利,「絲綢之路經濟帶」可以作為中國「西進」戰略的正式實施的一個重要標志。
「西進」戰略是一套旨在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的「再平衡」。「絲綢之路經濟帶」目的在於崛起中的中國以強大的經濟實力重新劃定周邊勢力范圍,並且奠定了中國成長為全球大國周邊基礎。
5. 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牽涉到多少個國家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涉及65個國家和地區,如下:
包括東亞的蒙古,東盟10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汶萊和菲律賓);
西亞18國:(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聯酋、卡達、科威特、巴林、希臘、塞普勒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島);
南亞8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尼泊爾和不丹);
中亞5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
獨聯體7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摩爾多瓦);
中東歐16國:(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馬其頓)。
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大海南國際旅遊島開發開放力度。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台、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強化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功能。
以擴大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形成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成為「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發揮海外僑胞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為台灣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出妥善安排。
6. 請問絲綢之路經濟帶具體有哪些城市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區域。包括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南四省區市重慶、四川、雲南、廣西。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系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7. 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中國哪些地區
包括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南四省區市重慶、四川、雲南、廣西。
21世紀初,貿易和投資在古絲綢之路上再度活躍。中亞各國希望與中國擴展合作領域,在交通、郵電、紡織、食品、制葯、化工、農產品加工、消費品生產、機械製造等行業對其進行投資,並在農業、沙漠治理、太陽能、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合作,為這塊沃土注入「肥料」和「生機」。
在現代交通、資訊飛速發展和全球化發展背景下,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區域經貿各領域的發展合作,既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對該區域蘊藏的巨大潛力的開發。
(7)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極大改善我國西部地區的發展環境,形成新的對外開放前沿與經濟增長段,西部地區的面貌及當地群眾的生活水平將再上一個台階。通過參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所謂「塌陷地區」的國家將有機會重新融入世界經濟的主流,逐步消除貧困與落後,這又有助於根除極端勢力、恐怖主義、跨國犯罪活動的溫床。
新絲綢之路將把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兩個地區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不僅有利於促進貿易、繁榮經濟,更有利於東西文明的交流與融合,促進源自不同民族、文化、種族的群體的相互包容。
8. 絲綢之路沿線六十五個國家名單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涉及65個國家和地區,包括:
東亞的蒙古;
東盟10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汶萊和菲律賓);
西亞18國(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聯酋、卡達、科威特、巴林、希臘、塞普勒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島);
南亞8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尼泊爾和不丹);
中亞5國(哈薩克、鳥茲別克斯坦、土庫曼、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
獨聯體7國(俄羅斯、鳥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摩爾多瓦);
中東歐16國(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馬其頓);
(8)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家戰略分析:
1、在新技術條件下,絲綢之路具備復興的客觀條件。與古絲綢之路相比,新絲綢之路覆蓋的面積將更廣,路線更密集,也更發達,從而可以在更廣泛的區域內把資源與市場串聯起來。
2、新絲綢之路構想充分兼顧了國際、國內兩方面的戰略需求。從國際角度看,絲綢之路兩端是當今國際經濟最活躍的兩個主引擎:歐洲聯盟與環太平洋經濟帶。從國內角度看,我國當前的發展需要兼顧地區平衡,並著力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方面的需求與兩大經濟引擎通聯的需求疊加在一起,共同構築了絲綢之路復興的國際戰略基礎。
3、新絲綢之路設想兼顧政治、經濟、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發展。伴隨著政治、經濟活動而展開的文化交流,最終將促進東西方文明的融合。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目標並行不悖,使得新絲綢之路構想具有突出的穩定性,不至於被安全沖突打斷,反而能抑制安全沖突。
9. 「絲綢之路」所經過的主要國家有哪些
絲綢之路東起長安(今西安),沿途主要經中亞五國、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希臘、義大利等國,達地中海東岸,全長7000多公里。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從長安(今西安)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
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9)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海上絲路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漢武帝之時。從中國出發,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線。與此同時,還有一條由中國向東到達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東海航線,它在海上絲綢之路中佔次要的地位。
關於漢代絲綢之路的南海航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武帝派遣的使者和應募的商人出海貿易的航程說: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聞(今屬廣東)、合浦(今屬廣西)乘船出海,順中南半島東岸南行,經五個月抵達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
復沿中南半島的西岸北行,經四個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盧(今泰國之佛統)。自此南下沿馬來半島東岸,經二十餘日駛抵湛離(今泰國之巴蜀),在此棄船登岸,橫越地峽,步行十餘日,抵達夫首都盧(今緬甸之丹那沙林)。
再登船向西航行於印度洋,經兩個多月到達黃支國(今印度東南海岸之康契普臘姆)。
回國時,由黃支南下至已不程國(今斯里蘭卡),然後向東直航,經八個月駛抵馬六甲海峽,泊於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島),最後再航行兩個多月,由皮宗駛達日南郡的象林縣境(治所在今越南維川縣南的茶蕎)。
宋代以後, 隨著中國南方的進一步開發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從廣州、泉州、杭州等地出發的海上航路日益發達,越走越遠,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人們把這些海上貿易往來的各條航線,通稱之為「海上絲綢之路」。
10. 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共經過多少個國家
絲綢之路經經過的國家是好多的,經過10多個國家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