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辯證的認識房地產與國民經濟的關系
肯定關系,房地產帶動國民經濟增長,拉動與房地產相關的很多企業共同生存,沒有房地產將沒有中國經濟這幾年的高速增長。
否定關系,房地產過度的消耗了老百姓二三十年後的消費,使得非房地產相關企業的生存受到限制,房地產也過多的捆綁了銀行資金,使得房地產泡沫不斷增大,從長遠看不利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否定之否定關系:中國一方面要限制房地產的過度增長以防範金融風險,一方面又不可以使房地產一蹶不振,導致中國經濟衰退,所以國家一方面限制進入房地產的資金,然後加大經適房的建設,一方面積極進行經濟轉型,希望使國家經濟繼續穩步增長。(以上純屬個人瞎掰)
『貳』 房地產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目前房產又和趨勢
房地產被稱為人們的基本需求物品,也是國家的根本和基本,同時它也涉及了眾多的行業,例如:鋼鐵,混凝土,傢具,家電等等重要的行業。因此它對國家經濟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於象中國這樣一個工業承載基礎薄弱,又處於後發劣勢的發展中國家,需要一個像房地產行業那樣能大范圍帶動經濟尤其是落後地區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在這一點上不能盲目與發達國家相比。
房地產行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拉動經濟與穩定經濟的重要性。首先,從拉動經濟方面來看,房地產業可以拉動上下游如鋼鐵、建材、機械、化工、陶瓷、紡織、家電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據統計房地產行業直接或間接影響60餘個行業。考慮到房地產開發投資通過關聯產業和拉動消費對GDP的拉動,當前房地產開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總貢獻率超過20%。其次,從穩定經濟方面來看,由於產業關聯度高,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大幅波動,可以帶動其它相關產業也出現波動,最終必然會引起經濟的波動。同時,由於開發商與個人購房者的資金中有相當一部分為銀行貸款,所以實際的房地產開發投資中至少超過40%的來自於銀行貸款,因此保持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平穩增長,對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國家對房地產政策是堅持宏觀調控的取向不變的政策,以確保公民福利政治,以保證改革脆弱期平穩過渡。我國公民對房地產的剛性需求不會變,保障性住房回暖,政策性商品房成為市場新的壟斷,商品房在困難中向前。
個人觀點,當然要實現滿足需求的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因此房地產的情景依然廣闊!!降價也降不到哪去,房價增長的趨勢還是很明顯的,該出手時就出手吧。
房產和通貨膨脹的關系是什麼?
房地產牽動著許多工業原料的神經,據我了解一幢大樓的建設囊括了鋼筋、水泥、混凝土、磚塊、玻璃等等多樣的原材料。若房地產價格上漲,必定拉動原料的需求從而相對來說原來的供應會減少。也就是說,原材料的價格會上漲。比方說市場的鋼鐵價格因為鋼筋的需求上漲(來自房地產)而上漲10%,那麼全國的所有於鋼鐵有關的商品價格就會趨向上漲。結果是,消費者購買的物品價格也會偏高些。鋼鐵的價格上漲10%,其連鎖反應可以導致同類金屬商品價格也跟著上漲。比如:銅、鋁、鋅。而且,當鋼鐵的供應上漲時,煉鋼的原材料——鐵礦石和焦炭的價格也會上漲。那麼與煤炭有關的產業比如火力發電的成本就會提高,那麼消費者就可能支付更多的電費。由於國內的原材料市場大多處於壟斷狀態,價格可能被幾個巨頭炒得更高。這就是為什麼原油價格無論再怎麼跌,國內的汽柴油價格依舊堅挺。
這種結果就可以導致輸入型通貨膨脹和需求型通貨膨脹。
另外,政府對於高房價採取的手段之一也包括提高工人工資。但實際上這不是治本的方法。因為當平均工資提高10%,企業的平均生產成本也會相對提高(比如3%)。那麼商品的平均出廠價格就會比之前至少高出3%。這3%的成本毫無疑問是由消費者承擔的。打個不科學的比方,若全國的平均工資提高10%,從而導致平均商品價格上漲3%,那麼通貨膨脹率(CPI)就是3%。不難看出,這3%是由那10%引起的。
這也就是第三種通貨膨脹,是由工資上漲而拉動的。
總的來說,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和通貨膨脹率是有類似正比關系的,但影響通貨膨脹的因素錯綜復雜。雖然房地產價格會帶動通貨膨脹,但畢竟它只是一種因素。我們不能說房地產導致了通貨膨脹。
這也是為什麼國家要緊急採取房地產宏觀調控的重要原因。
『叄』 中國房地產業發展對經濟帶來了哪些影響
中國房地產產業對經濟的影響及前景分析 1 前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己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和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房地產及固定資產投資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日益顯
1998一2007年,扣除土地購置費後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對GDP增長的直接貢獻率由6.32%增加到13.56%,年均9.68%;從1998年到200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對GDP增長的間接貢獻率由8.71%上升到15.93%,年均12.61%;綜合直接貢獻率和間接貢獻率所得到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對GDP增長的總貢獻率由1998年的15.03%上升為2007年的27.49%,平均達到了21.76%。
[1]房地產產業的發展實際上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積累財富的過程。房地產的有用性和實物形態的長期穩定性,使它成為社會財富的聚寶盆,是衡量一個國家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因此居民住房問題不僅是個經濟問題、社會問題,而且還是一個政治問題。在中國這樣人多地少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情況下,讓大多數居民擁有住房是我國實現小康社會乃至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它的發展深刻地影響著我國的經濟、文化、生活。 我國房地產產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之後,
我國的房地產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到2010年房地產投資佔GDP的比重已經達到了13.04%,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於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歷史僅二十幾年,正處於成長階段,仍未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業。同時由於中國國情的特殊性,使得我國房地產產業的發展可借鑒的國外成熟經驗不多,因此,我國房地產產業的發展、房地產產業與國民經濟的同步協調發展只能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
根據相關理論知識做出實證研究來找出相應的合理途徑。對於象中國這樣一個工業承載基礎薄弱,又處於後發劣勢的發展中國家,需要一個像房地產行業那樣能大范圍帶動經濟尤其是落後地區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在這一點上不能盲目與發達國家相比。至於說到房地產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拉動經濟與穩定經濟的重要性。
首先,從拉動經濟方面來看,房地產產業可以拉動上下游60餘個行業。考慮到房地產開發投資通過關聯產業和拉動消費對GDP的拉動,當前房地產開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總貢獻率超過20%。其次,從穩定經濟方面來看,由於產業關聯度高,房地產產業的大幅波動
『肆』 中國的房地產對中國的經濟的影響
1.房地產資金來源結構單一,開發商自有資金比重低,房地產市場資金依賴度比較高。
2.圈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3.房價增長快,對民眾的心理預期比較大,住房比重偏小,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4.住房社會保障的配套政策不健全,可操作性較差,門檻高、受益面窄。 5.房地產企業數量多、負債率高。
6.二手房房源沒有釋放,供給不足,市場需要規范。
7.房地產仲介誠信缺失。
8.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城市房屋拆遷糾紛不斷。
9.觀念有待於改變,發達地區租價比例為40%,法國為36%,英國為34%,新加坡為30%,美國28%,這種狀況有利於人口的流動,對此適度的投資性購房具有積極的意義。
影響:
1、社會倫理
2、財富轉移
3、刺激經濟
4、經濟增長結構不平衡
5、產生泡沫
『伍』 為什麼一個穩定繁榮的房地產市場對國家經濟這么重要
在中國房地產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房地產的作用就相當於夜壺,宏觀經濟不行就重拳刺激房地產托底經濟。但是,為何夜壺是房地產,而不是其他行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當中佔比很高,對中國經濟具有短期內難以替代的重要性。房地產能否平穩運行,關繫到中國經濟、財政、就業和金融能否穩定。
一、房地產行業體量大,佔GDP比重高,對GDP增長貢獻大。
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達到16萬億,是2003年銷售額的20倍,創歷史新高。同時,根據恆大研究院最新測算,2019年房地產業和拉動上下遊行業的增加值分別佔GDP的7%、17.2%,合計佔比24.4%;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高達7%、18,合計佔比25%,超過所有單一行業。而在20年前的1999年,房地產對GDP的比重為17.1%,對GDP增長的貢獻為14%。20年過去了,房地產經歷了幾個周期的宏觀調控,但是佔GDP的比重以及對GDP增長的貢獻不降反升,分別提高了7.3個百分點和11個百分點。
2020年的經濟形勢本身已經較為困難,由於新型肺炎疫情的「黑天鵝」擾動,本來已經較為困難的經濟變得更加復雜。即使按照恆大研究院任澤平較為樂觀的預計,全年的GDP預計也只能達到5.4%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性目標,我們預計中央保持GDP增速達到5.6%左右的目標不會改變甚至是底線。在嚴峻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的穩定運行將是重要保證。
二、房地產投資不斷攀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例大。
2019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13.22萬億,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4.0%,創20年來新高。而在20年前的1999年,房地產的投資額只有幾千億,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僅在15%左右。20年來,房地產投資額增長超過20倍,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也增加了近十個百分點。
三、房地產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貢獻大,土地財政依賴度高。
上世紀九十年代分稅制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以來,與土地有關的收入逐漸上升至地方政府「第二財政」的重要地位。應該說,土地出讓金收入是唯一地方政府切分比例超過一半且能自主控制的稅種。盡管土地財政有許多弊端,但土地財政切實地緩解了了地方財政的困難,有效地促進地方的招商引資和經濟建設。
根據恆大研究院數據,2018年,地方政府房地產相關收入總計9萬億,佔地方本級財政收入的比重高達52.7%;其中5項房地產專項稅1.8萬億、房地產行業其他6項主要稅收估計0.7萬億、土地出讓金收入6.5萬億。我們可以看出僅土地出讓金收入一項在2018年就佔到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的35%,這一比例較2007年增加了約10個百分點。
四、房地產解決大量就業,且在居民財富中佔比大。
根據恆大研究院數據,2018年房地產和建築業就業人數3176.9萬人,合計占城鎮就業人數7.3%。2.88億農民工中,建築業從業佔比18.6%,且建築業農民工月均收入比平均水平高13.1%。
根據海通證券估算,截至2018年末,我國居民財富中的房地產規模約為325.6萬億元人民幣,占居民總資產的70%。而金融資產規模約139.5萬億元人民幣,僅佔30%。兩者差距呈收窄趨勢,但在2015年後有所反復。
根據恆大研究院數據,房地產是大類資產配置的核心。2018年中國住房市值約321萬億元,是GDP的3.6倍、占股債房市值的71%。
五、房地產貸款在金融機構中佔比最大,影響金融穩定。
根據恆大研究院的研究,我國金融體系以間接融資為主,房地產是最重要的抵押物。2018年末,抵押貸款超10萬億的上市銀行的抵債資產中,房地產佔比高達76.4%。
恆大研究院認為,無論房企項目投資還是居民住房消費,均需要信貸支持,天然具有杠桿屬性。2019年上半年,A股和港股上市房企的剔除預收賬款資產負債率為59.5%;2018年居民住房杠桿率(居民住房貸款余額/GDP)為34.2%。
『陸』 房地產與中國經濟的關系
問題我喜歡,我說下我的理解吧,房地產bangjia經濟只是表面的,應該說是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在bangjia著zhong國經濟!不能讓他狗急跳牆!這個問題簡單的說就是房子價格一旦降下來,就會通貨膨脹!先說經濟發展,經濟發展通俗點就是為了有錢,錢怎麼來,有多少商品印多少錢,現在就好比房子和zhong國所有商品的價格總值100塊錢,那麼外面就有100塊的人民bi!房價為什麼這么貴?其中有外國列強的外資匯入!房子就買這個價錢,不怕人民不買,人民要不買,外資全買下,然後外國列強再倒出,一旦倒出去換成了美金,就好比房子消失了,值房子的那些人民bi留下了,全zhong國銀行已經印了那麼多錢,現在房子沒了,全國物價都會膨脹!錢就不值錢了,外國列強透過匯率大撈一筆且重創zhong國經濟!所以你看美國現在就在逼迫zhong國提高匯率。zhong國也怕狗急跳牆,只是緩慢的使人民bi增值,房價也不能一道聖旨的降,緩慢提升穩定情緒。如果不這樣,一旦狗急跳牆會傷到經濟命脈。唯一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造更多的商品,少印錢!你看現在zhong國zf提高利率就是這個目的。老祖宗留給了我們中庸之道,物極必反!以柔克剛!正是zhong國zf在用的解決辦法!還有具體的就不說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從來沒有放棄他的侵略!只是現在轉移陣地。總之相信我們民族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
『柒』 為什麼當年會用房地產帶動中國經濟發展
首先從中國經濟發展起步談起:
一、並不是房地產帶動的中國經濟,真正帶動中國經濟的是私有化。改革開放以前,國家限制了住房標准,因此國有企業和機關只能按照級別來分房,所以住房建設比較慢。其實只要國家放寬限制,各單位自己建房的成本遠低於從房地產商手裡買房成本,同樣可以拉動住房建設。所以開放的結果是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炒地皮,搞房地產開發的人賺了大錢。然後這些個體老闆的錢流進股市、國有企業改制、私營企業、地下錢庄,隨著中國這個世界大加工廠的高速運轉,出口快速增長,外匯儲備急劇上升,國內物價快速上漲,各種現象……,一直走到現在這步。
二、其實中國發展的道路可以有多種選擇。但時間不會倒轉,過去的已經過去,不可能有第二次機會。因此談論哪種道路更好,從理論上研究會有一些價值,對今後道路選擇有借鑒作用,但是對普通人而言可能顯得脫離了實際。
三、真正關心發展問題的人士,至少應該關注「中國發展的十大戰略問題」,但十大問題究竟該如何排位,有各種不同版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版本中的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為:人口問題、意識形態、資源與環境、科技與教育、社會分配、產業發展、軍事與外交、政府職能、法律建設、財政金融。
四、從烏托邦到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再到共產主義,沒有絕對正確的社會形態,只有暫時可行的社會形態。
『捌』 房地產為什麼能推動中國經濟發展
在整個中國城鎮化大發展背景下,房地產肯定是推動中國經濟的最重要行業之一主要原因,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有兩個驅動因素值得大家非常重點關注的,一個是大家講的工業化,第二是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實際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城鎮化程度不光跟美國比,跟日本、韓國比都非常低,中國還處在城鎮化的初級階段,我們分析師也做過判斷,我們認為中國城鎮化發展至少還有17到18年時間。城鎮化過程中主要有幾個因素,第一是人口集聚,上海、北京這幾年人口還在保持的增長,不是因為新生的小孩多了,而是全國各地年輕人到這里讀大學,然後留在地方,然後生孩子。一線大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非常大。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人口還在集聚,包括二三線城市,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區,城鎮的發展還非常快,城鎮發展過程中對房地產本生就是很大的推動。除此之外還有拆遷的需求,根據我們統計的數據,拆遷整個房地產需求占房地產36%,在中國人口結構裡面,年輕人在城市裡占的比例比較高,比如上海、北京20到32歲年輕人的佔比30%以上,像日本東京、韓國首爾大概只有20%左右,這么多年輕人要結婚、生孩子,那麼對房地產有需求。從長期來看,我們對房地產業非常看好。從短期來看,我們研究所認為,2009年上半年一到五月,由於08年交易量的下降,使得很多需求壓抑到2009年,所以1到5月的需求增長還是非常明顯的,這部分主要是消費需求的供應。到了5、6月份,投資需求明顯出現,主要原因是什麼?大家也知道,第一是流動性,大量貨幣投放流動性增加,使得人民對房地產投資也增加。第二方面,在經濟恢復增長的過程中,人們對未來經濟增長還缺乏信心,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可以看到,上市公司也好,國民經濟當中的企業投資收益率還是比較低,那麼資金進入實業界積極性不高,很容易出現的情況是這些資金進入到虛擬資金,房地產和股票市場。
『玖』 房地產和國家經濟的具體關系
1.房地產一共關聯大約40多個行業,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是目前對整個國家經濟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它的變化都可以牽動國家GDP。
2.房產從商品的角度分析,屬於奢侈品。老百姓一輩子的繼續一般只能買1套商品房。所以它關乎民生。
3.地產可以說是國家壟斷,它又關繫到國家的財政收入。
4.房地產行業的相關稅收種類繁雜,光契稅一項在一個正常開發的項目中,從開發公司拿地到業主入住就需要收三次。對於政府財政更是一筆不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