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的首都是
一、吐瓦魯(世界佔比權重:0.0001%)
GDP總量:4727萬美元
特點:世界第二小島國
人口:1.15萬(2018)
國家簡介: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國土面積約為26平方公里,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還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僅高於梵蒂岡、摩納哥和諾魯),是英聯邦的特殊成員。吐瓦魯首都富納富提,面積只有2.4平方公里,由35個小珊瑚島組成,這里卻集中了全國1/2以上的人口,2012年曾經達6025人,是吐瓦魯的政治、交通中心。吐瓦魯地理位置偏遠,土地狹小,且無良好深水港,故海空運交通均極為不便。 富納富提國際機場僅能容70人座之小型飛機起降。
1568年,來自西班牙的歐洲探險家首次發現此地。1915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埃里斯群島在1975年改稱吐瓦魯群島,並於1978年獲英國准許獨立。2001年11月,吐瓦魯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敗,該國居民將逐步撤離,舉國搬遷紐西蘭。
由於地勢極低,最高點僅海拔4米,溫室效應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對吐瓦魯造成嚴峻威脅,吐瓦魯是全球遭受全海平面上升威脅最嚴重的國家。
吐瓦魯經濟:吐瓦魯資源十分匱乏,土地貧瘠,只有少數植物可以生長,幾乎沒有天然資源,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吐瓦魯經濟屬於"自然經濟階段",農業落後,幾乎無工業。家族是生產和生活的最基本單位。居民集體勞動,主要從事捕魚和種植椰子、香蕉、芋頭,所獲物品在家族內平分。買賣主要是以物易物。農業主要有椰子、香蕉、芋頭、家禽、豬等。
吐瓦魯外貿年年逆差,主要的生活用品均靠進口。外匯收入主要靠外援、郵票和椰干出口、收取外國在圖海域的捕魚費和在諾魯磷礦工作的僑民匯款。吐瓦魯青年大多赴諾魯磷公司或海外輪船工作,賺回工資收入,故僑匯為重要外匯收入。另外,出售郵票亦為吐瓦魯財政來源之一。
二、諾魯(世界佔比權重:0.0001%)
GDP總量:1.18億美元
特點:世界上最小的島國
人口:1.27萬
國家簡介:諾魯,位於南太平洋中西部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有「天堂島」之稱。諾魯面積只有24㎞²,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 1990年代,諾魯成為一個避稅天堂和洗錢中心。諾魯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2/3是新教,1/3是天主教),其中約10%人是巴哈伊信仰,所佔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
諾魯經濟:諾魯經濟十分單一,曾經是太平洋島國首富,主要收入來源是向澳大利亞、紐西蘭出口磷酸鹽。農產品十分有限,主要是椰子。幾乎所有食品和飲用水都依賴進口。漁業資源較豐富,待開發。由於磷酸鹽礦即將枯竭(至多再開采二至三年),諾魯利用出口磷酸鹽的收入在國外進行了大量房地產投資,但多數項目經營不善。
諾魯磷酸鹽資源豐富,80%的土地富含磷酸鹽礦。主要收入來源是向澳大利亞、紐西蘭出口磷酸鹽。目前諾魯磷酸鹽儲量所剩無幾,且品位不斷下降。
諾魯經濟繁榮的象徵是大量的汽車,平均每個家庭擁有兩輛汽車,但諾魯全島上只有一條公路!諾魯每個一個家庭都有現代化的設備,比如燃氣爐、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錄像機等等。諾魯每對夫婦平均生育4-5個孩子。
三、吉里巴斯(世界佔比權重:0.0002%)
GDP總量:1.95億美元
特點:世界上唯一縱跨赤道、橫越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國家;世界上國土分布最分散的國家。吉里巴斯最大島嶼聖誕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環狀珊瑚島。
人口:11.58萬
國家簡介:吉里巴斯,太平洋島國。陸地面積811平方公里,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350萬平方公里。位於太平洋中部,全國由33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21個島有常住居民)。擁有世界最大海洋保護區。
吉里巴斯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而又橫過國際日期變更線交叉點上的國家。其所屬的萊恩群島是全球唯一使用UTC+14時區的地方,這也使得吉里巴斯成為全球一天當中最早開始的國家。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升高,海水可能淹沒該國。
吉里巴斯經濟:吉里巴斯經濟落後,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大部分地區經濟為自給自足的原始經濟。磷酸鹽被開采殆盡後,漁業資源成為基主要經濟來源。吉里巴斯政府積極發展椰子種植,並不斷拓寬外匯收入來源,2002年出售投資者護照收入達600萬美元。
四、馬紹爾群島(世界佔比權重:0.0003%)
GDP總量:2.21億美元
特點:世界十大最小國家之一,排名第八。
人口:5.84萬
國家簡介: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的島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一部分。在夏威夷西南約3200公里和關島東南約2100公里處。與之在海上相鄰的地區分別是北部的威克島,南部的諾魯,西部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東南部的吉里巴斯。
馬紹爾群島曾先後為西班牙、德國、日本、美國佔領,其前身是美國託管的太平洋島嶼託管地的4個政治實體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託管期間,馬紹爾群島曾是美國重要的核試驗和導彈實驗基地,美國在此進行了67次核試驗,其中23次在該國的比基尼環礁進行,使得比基尼聞名於世。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3月1日,美國在比基尼環礁上安置引爆了一枚威力巨大的氫彈——「喝彩城堡」(Castle Bravo)。據美國科學家事後測算,其威力足以達到1000多枚投於廣島的原子彈,並且超過了原先預測當量的2.5倍,達到了1500萬噸。強大的核爆炸使原來安置氫彈的島礁以及附近兩個島礁瞬間消失,氫彈安置處頓時形成了深80米、直徑2公里的深坑。
馬紹爾群島經濟:馬紹爾群島的海底鈷殼和錳結核以及海島上的磷酸鹽礦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椰子產業、漁業資源優勢也得天獨厚。馬紹爾是一個是著名的離岸注冊地之一。馬紹爾公司注冊計劃規定:若馬紹爾群島公司並非由原居民成立,則可合法免除一切稅項。
五、帛琉(世界佔比權重:0.0003%)
GDP總量:2.68億美元
特點:世界七大海底奇觀之首
人口:1.79萬
國家簡介:帛琉,是太平洋上的島國。1994年10月1日從美國的託管統治下獨立。經濟支柱產業是漁業和旅遊業,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和古老的Modekngei教派,70%人口是當地土著,其餘人口主要是菲律賓人。
帛琉經濟:帛琉經濟主要由自給農業、漁業構成。政府是主要的用工單位,十分常依賴美國的財政援助。人均GDP達14412美元,人均國民收入曾經是菲律賓和密克羅尼西亞國家的兩倍,是太平洋島國中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全國有三分之二人口在首都居住。帛琉的洛克群島是太平洋最純凈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免遭工業污染的最後凈土。帛琉擁有世界上最清澈透明的海水。帛琉不僅以海底景觀聞名於世,同時屬於海洋學家公認的世界七大海底奇觀之首。
六、密克羅尼西亞(世界佔比權重:0.0005%)
GDP總量:4.02億美元
特點:世界著名的金槍魚產地
人口:11.26萬
國家簡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為西太平洋島國,全國陸地面積702平方公里。全國有607個島嶼,波納佩島為最大的島嶼,首都帕利基爾位於該島上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位於加羅林群島,屬於太平洋三大島群之一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加羅林群島附近是台風源地之一。
群島先後歷經西班牙、德國、日本和美國統治。1991年9月17日加入聯合國。
密克羅尼西亞經濟:該國海域面積大,漁業資源十分豐富,尤以金槍魚著名。其他糧食及生活日用品均靠進口,密的經濟較為落後,且嚴重依賴美國。絕大多數人的經濟生活以村落為單位。經濟長期嚴重依賴外援,國內缺乏有效的市場機制和良好的投資環境,經濟發展緩慢。密在國家經濟發展規劃中把農業、漁業、旅遊業作為經濟的"三大支柱"。值得一提的是,密的海域曾經是世界著名的金槍魚產地。
七、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世界佔比權重:0.0005%)
GDP總量:4.19億美元
特點: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人口:21萬
國家簡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是位於非洲中西側幾內亞灣東南部的島國,東距非洲大陸201公里,由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14個島嶼組成。聖普國土總面積1001平方公里,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全國人口約90%居住在聖多美島。
經濟: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是世界上人均接受經濟援助最多的國家之一90%的發展資金依靠外援。主要援助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機構為葡萄牙、法國、美國、德國、日本及非洲開發銀行、歐盟、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是以種植可可等經濟作物為主的農業國。獨立後曾長期實行以國營經濟為主的經濟政策。1985年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糧食不能自給糧食進口占進口總額的17%。主要經濟作物有可可、椰干、咖啡、棕櫚仁等。其中可可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以上。
八、湯加(世界佔比權重:0.0006%)
GDP總量:5.12億美元
特點:湯加是繼非洲賴索托之後世界上第二個人均接受海外匯款最多的國家。
人口:10.32萬
國家簡介:湯加,屬大洋洲,位於太平洋西南部赤道附近,是由173個島嶼組成的島國,大部分為珊瑚島。湯加西距斐濟650公里,西南距紐西蘭1770公里,陸地面積74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25.9萬平方公里。首都努庫阿洛法,位於最大島湯加塔布島。 湯加王國是南太平洋眾島國中唯一維持君主制的國家。
湯加經濟:湯加國內生產力水平低經濟發展落後嚴重依賴外援。工業不發達,其中農業、漁業和旅遊業是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農產品和魚類出口在湯出口中占絕對主導地位。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湯加發生騷亂經濟遭到重創損失,佔2006年GDP的20%。農業為湯主要產業之一,但基本靠自然發展以小農場為主作物品種單調耕作方式原始技術落後產量不高。
九、多米尼克(世界佔比權重:0.0007%)
GDP總量:5.82億美元
特點:世界現存唯一活動的沸騰湖;
人口:7.16萬
國家簡介:多米尼克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東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加勒比海,是一個國土面積僅有751平方公里的島國。主要為黑人和黑白混血種人。1493年哥倫布來到該島。多米尼克是加勒比海最後成為歐洲殖民地的島,當地的印第安人反抗非常激烈。1763年《巴黎條約》將該島劃歸英國,後被法國兩度佔領。1805年法國佔領者放火燒毀羅索,英國支付8000英鎊「贖金」後正式佔領多米尼克島。1958年加入西印度聯邦。1978年11月3日獨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多尼米克曾經被世界知名的"謝爾曼旅遊網站"列入世界前10位生態旅遊熱點地區,並被譽為"巨大的植物實驗室"。
經濟:多米尼克屬中低收入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旅遊業是多米尼克國的支柱產業,旅遊收入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多盛產香蕉、椰子、柑橘等。其中,香蕉出口收入占國家外匯收入的50%。多工業基礎薄弱,
十、美屬薩摩亞(世界佔比權重:0.000%)
GDP總量:6.36億美元
特點: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人口:5.55萬
國家簡介:美屬薩摩亞群島,太平洋中部偏西南方的美國無建制領地,包括土土伊拉(最大島,佔全區2/3的面積和95%人口)、奧努烏、羅斯島、斯溫斯島和馬奴亞島群,面積199平方千米。首府:法加托戈。語言:薩摩亞語和英語(均為官方語)。根據考古學上提供的證據,今美屬薩摩亞在2,500年前就有波利尼西亞人居住。
美屬薩摩亞經濟:薩摩亞是農業國,資源少,市場小,經濟發展緩慢,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旅遊業是薩摩亞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和第二大外匯來源。從1996年起實行經濟改革,主要措施有:改革稅制,降低關稅稅率,營業稅和所得稅,全國農業人口為12.4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7%。主要種植椰子、可可、咖啡、芋頭、香蕉、木瓜、卡瓦和麵包果。
十一、聖文森及格瑞那丁(世界佔比權重:0.0001%)
GDP總量:8.25億美元
特點:世界上最大的葛粉生產國
人口:11.02萬
國家簡介: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是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南部的一個群島國家。面積389平方公里,主要為黑人和黑白混血種人。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原為印第安加勒比部落居住地。1627年,英國佔領該島。後法國聲稱對此島擁有主權,兩國為爭奪該島進行多次戰爭。1783年,《凡爾賽條約》確認英國對該島的統治。1979年10月27日,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宣布獨立,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經濟: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經濟屬於中低收入國家。農業是經濟的基礎,有少量的農產品加工及小型製造業。離岸金融業和旅遊業佔有重要地位。農業是經濟的主要支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4%(1999年)。可耕地佔土地總面積的1/3以上。主要種植香蕉、葛根、甘薯、甘蔗、椰子等。聖是世界上最大的葛粉生產國。香蕉為聖主要經濟作物,
十二、薩摩亞(世界佔比權重:0.0009%)
GDP總量:8.52億美元
特點:聯合國公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人口:19.6萬
國家簡介:薩摩亞原名"西薩摩亞",為波利尼西亞群島的中心,曾經是德國的殖民地,1962年獨立,1977年7月更名為"薩摩亞獨立國"。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它位於太平洋南部,薩摩亞群島西部,由薩瓦伊和烏波盧兩個主島及七個小島組成。陸地面積293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萬平方公里,境內大部分地區為叢林所覆蓋,屬熱帶雨林氣候。90%為薩摩亞人。
薩摩亞經濟:薩摩亞的經濟以農業為主,出產:椰子、可可、麵包果、香蕉。工業有小型輕工業及農產品加工業。旅遊業也是薩摩亞主要經濟支柱之一。是聯合國公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旅遊業是薩摩亞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和第二大外匯來源。
十三、萬那杜(世界佔比權重:0.0011%)
GDP總量:9.34億美元
特點: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人口:29.2萬
國家簡介:萬那杜共和國,位於南太平洋西部,屬美拉尼西亞群島,由83個島嶼(其中68個島嶼有人居住)組成。屬熱帶海洋性氣候,陸地面積1.219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84.8萬平方公里,其中98%為萬那杜人。
萬那杜經濟:萬那杜的人主要從事第一產業的生產活動,大都涉及農業,其農作物可供應萬那杜約65%人的需要。另外,漁業和畜牧業也是萬那杜的主要經濟活動之一。旅遊業在萬那杜也很重要,是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
萬那杜經濟落後,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第67屆聯大21號舉行全體會議,並一致通過決議批准萬那杜從最不發達國家名單中畢業。農業和旅遊業是萬那杜的經濟支柱。農業對萬那杜的重要性超過其他太平洋島國。農村人口佔全國人口的80%。瓦氣候和地形適宜農業和牧草開發,國土41%為肥沃的可耕地,但已開發耕地僅佔18%。主要農產品是椰干、卡瓦、可可、咖啡、芋頭、木薯、紅薯、香蕉等。旅遊業是瓦支柱產業之一和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0%。
十四、荷屬聖馬丁(世界佔比權重:0.001%)
GDP總量:11.85億美元
特點: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國家,一個國家兩個政府。輪流執政,一邊半年,而且都是相安無事。且這里的人民以此為自豪。聖馬丁島,原來一半是荷蘭的殖民地,一半是法國的殖民地。
人口:4.07萬
國家簡介:荷蘭屬聖馬丁海島領地。原為荷屬安的列斯(荷蘭語:Nederlandse Antillen)轄下五個島區(Eilandgebieden) 之一,面積34平方公里,其主要轄區為聖馬丁島南半部(佔全島1/3),現為荷蘭王國的自治國。首府菲利普斯堡,位於東加勒比海中部,鄰近大西洋。
菲利普斯堡(Philipsburg)是荷屬聖馬丁的主要城鎮,也是聖馬丁島的行政中心及商業中心。荷屬聖馬與法屬聖馬丁,僅僅是隔了幾條街而已,且法、荷兩國之間任何人穿越島上荷法邊界都不需要手續,沒有任何守衛。
荷屬聖馬丁經濟:荷蘭屬聖馬丁主要產業是旅遊業。早在2000年,該島每年有大約一百萬個訪客。大約85 %的勞動力從事旅遊業。聖馬丁的荷蘭邊以夜生活,海灘,首飾,與當地朗姆酒為主加拉瓜萬麗酒,和賭場製成的飲料最為著名。
十五、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世界佔比權重:0.0014%)
GDP總量:11.97億美元
特點:世界上最大的海螺養殖場。
人口:3.77萬
國家簡介: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是坐落於北美洲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英屬西印度島群,面積為430平方公里。位於巴哈馬群島東南端,距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920公里,距多米尼加和海地約145公里。東部瀕臨大西洋,西部同巴哈馬隔水相望。沿海多珊瑚礁,是世界第三大珊瑚礁所在地。
特克斯和凱科斯經濟: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螺養殖場,漁業產品是主要出口產品。農業和漁業人口佔全部勞動力的1/5。該群島自然資源缺乏,基礎設施薄弱,無製造業,主要生產部門是漁業和鹽業,收入主要來自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經濟以漁業為基礎,主產龍蝦、魚類、海貝等。農業只種植少量蔬菜、玉米和豆類。有制鹽、魚類加工等工業。旅遊業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食鹽的生產原為群島的經濟支柱,由於無利可圖,於1964年完全停產。
十六、北馬里亞納群島(世界佔比權重:0.0015%)
GDP總量:13.23億美元
特點: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溝
人口:5.69萬
國家簡介:北馬里亞納群島正式名稱為北馬里亞納群島自由邦,原是美國託管地,現屬美國海外自治邦(也叫自治區)。自行選舉行政長官和立法機關。
北馬位於西太平洋,全國由15個島嶼組成,其中塞班島、提尼安島(天寧島)和羅塔島是最大的三個島嶼。塞班島為北馬里亞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在地,據統計,外籍人口中,中國人最多,超過15637人。塞班的主要產業是制衣業和旅遊業。
北馬里亞納群島經濟:農業主要生產咖啡、可可豆、水果和煙草等。漁業資源豐富。海上交通方便。旅遊業受到重視,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
十七、幾內亞比索(世界佔比權重:0.0015%)
GDP總量:13.39億美元
特點:世界第六大腰果生產國
人口:187萬
國家簡介:幾內亞比索共和國是位於北大西洋岸的西非國家。西鄰大西洋。首都是比紹。幾內亞比索曾是葡萄牙殖民地。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12年人類發展報告》,幾內亞比索的人類發展指數曾經在187個國家中排名第176位。人均壽命48.6歲
幾內亞比索經濟:幾內亞比索是二十個全世界最貧窮國家的其中一個,人均收入很低,傳染性疾病泛濫,經濟以農業和漁業為主,外債曾經高達9億多美元。尤其在1998年,該國經濟和基建被內戰嚴重破壞。大米是該國的主要作物和食糧。幾內亞比索亦出口海產和少量花生、棕櫚的果仁和木材。
幾內亞比索是農業國,是聯合國公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政府優先發展農業。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木薯、豆類、馬鈴薯、甘薯等。為非洲第二大腰果出口國。20%的農業人口從事牧業。
十八、索羅門群島(世界佔比權重:0.0018%)
GDP總量:15.9億美元
特點: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人口:65.2萬
國家簡介:索羅門群島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國,位於澳大利亞東北方,巴布亞紐幾內亞東方,是英聯邦成員之一。共有超過990個島,陸地總面積共有28450平方公里。索羅門群島的首都霍尼亞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太平洋的轉折點所在地。索羅門群島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低度開發國家)之一,其人類發展指數曾經為0.610。
索羅門群島經濟:索羅門群島經濟落後,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大多數人口依靠務農、捕魚和種植為生,國民經濟以種植業、漁業和黃金開采為主。大部分製造與石油產品依賴進口。該群島尚未開發的礦產資源豐富,如鉛、鋅、鎳以及金。1978年獨立以後,經濟有較大發展,由過去的單一經濟,逐步轉變為農、漁、礦、林、旅遊等多樣化經濟。牛肉、糧食、蔬菜基本自給。索羅門群島大多數人口依靠務農、捕魚和種植為生,國民經濟以種植業、漁業和黃金開采為主。該國大部分製造與石油產品依賴進口。
十九、聖馬利諾(世界佔比權重:0.0019%)
GDP總量:16.55億美元
特點: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是義大利的國中國。
人口:3.38萬
國家簡介:聖馬利諾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位於歐洲南部,義大利半島東部,整個國家被義大利包圍,是一個國中國。總面積61.2平方公里。聖馬利諾的郵票僅在國內有效,絕大部分出售給了集郵愛好者,形成其收入的來源。
聖馬利諾的工商業主要有銀行業、電子製造業和陶瓷製造業,而農產品則是葡萄酒和乳酪。1992年,聖馬利諾成為聯合國的成員國。
聖馬利諾經濟:聖馬利諾主要的農產品是葡萄酒和乳酪。聖馬利諾主要工業有:銀行業、電子製造業和陶瓷製造業。中小企業是聖馬里諾經濟的支柱,以服裝、機械製造、電子設備、化工、建築、釀酒為主,工業產值和手工業產值分別占國民收入的25%和10%。
旅遊曾經為聖馬利諾貢獻了超過50%的GDP。60年代以後,聖馬利諾旅遊業、商業和工業持續發展,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逐步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和第三產業發達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大幅增長。10年時間,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旅遊業和郵票發行是國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二十、安地卡及巴布達(0.0019%)
GDP總量:16.62億美元
特點:世界上護照辦理最快的國家。
人口:9.63萬
國家簡介:安地卡及巴布達,位於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的北部。為英聯邦成員國。絕大多數為非洲黑人後裔,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教。首都為聖約翰。
安地卡及巴布達經濟:安地卡及巴布達無完整的國民經濟生產體系,是一個上中等收入的國家。旅遊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部門。以農業和旅遊業為主,旅遊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0%。農業主產棉花、甘蔗和薯類。工業主要為農產品加工、煉油等。安地卡及巴布達重視發展旅遊業、加工業和農業,安地卡及巴布達自然地理條件獨特,擁有365處優質海灘,氣候宜人,景色秀麗,具有濃郁的熱帶風情。安巴歷屆政府均採取優先發展旅遊業的政策,旅遊收入現已佔國民生產總值的60%,外匯收入的80%,從業人口達1萬人。
Ⅱ 多米尼克護照有什麼用多米尼克護照優勢有哪些呢你知道嗎
作為東加勒比海的一個小島國,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多米尼加環境優美,氣候適宜,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度假。隨著多米尼克公民投資計劃的頒布,多米尼克越來越受到海外投資者的關注。如果你想申請多米尼克護照,你必須了解當地的文化。
三、作為一個著名的島國,多米尼克有許多自然景點,如多米尼克植物園米德勒瀑布羅索馬翁特魯瓦特山國家公園等。這些景點是遊客必去的地方。看完以上,你一定對多米尼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多米尼加不僅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護照移民國家之一,而且風景優美。閑暇之餘來這里度假也是不錯的選擇。
Ⅲ 多米尼克移民生活
一、自然環境
多米尼克自然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優越。每年溫差變化小,每年都會無數海外遊客和移民申請者。
1、氣候條件
多米尼克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每年平均氣溫為25℃到32℃,溫差變化不大。每年的6月到10月是雨季,降水量充足,空氣清新,適合人們居住生活。
2、地理位置
多國是低處美洲的一個島國,東臨大西洋,西瀕加勒比海,向南是馬提尼克島,向北是瓜德羅普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這這個國度的交通越來越便利,逐漸為人們熟知。
二、經濟發展
多米尼克多種產業共同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如舉足輕重地位的農業,當地政府正在積極發展農業,不斷尋求農業發展和生產的多樣化,有可可、椰子、蔬菜等多種農產品,農業在多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如支柱產業的旅遊業,優美的自然環境和適宜的多國氣候吸引無數遊客,他們遊玩當地各個知名景點,領略大自然的獨特之處。多米尼克的旅遊業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登陸多國,旅遊業始終都在增長。除了農業、旅遊業外,多國的金融業、建築業、工業等等產業也在不斷發展中,這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多米尼克經濟的發展!
三、物價水平
多國當地的物價水平穩定,人們在當地生活,主要是衣食住行方面的支出。除此之外,還有教育、醫療、娛樂等等方面。當地人一般會傾向於購買像牛仔褲、連衣裙等穿著舒服的服裝,一件性價比高的牛仔褲價格在100——150東加勒比元,連衣裙的價格在100東加勒比幣左右。至於食物方面,香蕉僅為1.5東加勒比幣/500g,西紅柿約為2.3東加勒比幣/500g,牛肉約為16東加勒比幣/500g。物價水平不高,適合人們定居生活。
四、社會生活
生活在多國,體驗與其它國度不一般的文化生活。在當地遊玩景點、體驗多國獨特的文化氛圍、享受當地優質福利等都是在多米尼克生活時常做的事情。當地熟悉的華人和良好的治安更是讓人們在當地無憂無慮。
1、華人
在當地生活經常會在多國每個城市見到華人的身影,他們在當地經營很多中餐廳,像餃子店、東北菜、火鍋店、串串等。因此到了多米尼克,完全不需要擔心無法吃到正宗地道的中國菜了,也不會擔心聽不到摻雜著方言的普通話!
2、治安
多米尼克當地治安良好,人們在當地會與多米尼克人生活得很融洽,會很快地融入多國生活。中國駐多米尼克的使館也對僑民非常關照,華人在當地生活、遊玩時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向大使館求助。
五、交通情況
多國國土面積小,僅有751平方公里,但是當地的交通環境卻非常方便。其中公路、空運和水運等交通方式更是人們主要的出行方式。在空運方面,多米尼克有兩個大型的機場,擁有前往全球各個國度的航班,人們能夠自由進入世界多個國家;還有水運交通,當地有羅索和朴茨茅斯兩大著名的港口。無論是人們出行還是貨物運輸都非常方便!
六、熱門景點
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無數海外遊客,他們遊玩熱門景點,感受優美風光。多國有很多令人流連忘返的景點,像最使人震驚的湖泊——沸騰湖,人們在這里感受加勒比海地區的奇跡,開始一場極具冒險意義的探險之旅;也可以遊玩著名城市羅索,這里擁有法式建築和新式建築,兩種建築相融合形成獨特的城市魅力;進入毛恩特魯瓦皮頓山國家公園,見識斜坡、深谷、火山噴氣孔、熱噴泉、活水湖、火山……無數來過多米尼克遊玩的人,都會對這個島國的景點格外熱衷。
七、護照項目
擁有「天然氧吧」美譽的多米尼克,一直深受人們的熱衷。1993年,多米尼克政府頒布「公民投資入籍法案」,投資者可通過法案申請投資移民多米尼克,只需10萬美元起,或購買價值不低於20萬美金的經政府批準的房產項目,即可全家四代快速申請獲得多國護照,享受130多個國家免簽、多方面避稅、社會福利、企業上市、海外置業等等待遇。性價比高的多米尼克護照移民項目一經推出後,就受到無數海外人士的關注,很多人看中這一利好的優勢後紛紛遞交移民申請,成功登陸多米尼克!
作為東加勒比海的英聯邦島國,多米尼克自從護照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後,人們開始關注多國。了解這個國度的自然環境、經濟發展、交通環境、物價水平等各方面後,將能夠更快地登陸這個國度,並在當地開始全新的生活!
Ⅳ 加勒比國家中那些是比較富裕的
首先,科普一下,加勒比地區位於中美洲包括古巴、多米尼克、多明尼加、海地、牙買加、巴貝多、安地卡及巴布達、阿魯巴、巴哈馬、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格瑞那達、瓜得羅普、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荷屬安的列斯群島、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波多黎各、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群島、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以及美屬維爾京群島。
根據2018年世界GDP總量排行,
第一名,多美尼加 811.03億美元,世界第67位,
第二名,巴拿馬 660.31億美金,
第三名,哥斯大黎加(加勒比地區的非加勒比聯盟國家)
Ⅳ 多米尼克是東加勒比島國,多米尼克適合移民嗎
1.自然美景唯美,可是存有洪澇災害
多米尼克因被稱作「加勒比海自然島」,有著前所未有的自然風光,旅遊景點諸多,從崎嶇不平的山峰、怡人的海灘到鬱郁蔥蔥的山林、繁華十分的羅索這些,每年都會邁入許多國外遊客。
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國航國際航班根據安提瓜(ANU)、巴貝多(BGI)、聖馬丁(SXM)、波多黎各(SJU)、瓜德羅普(PTP)和馬提尼克(FDF)的核心聯接至多米尼克。此外,擁有多米尼克護照簽證,可以免簽證進到全球多個國家,十分便捷!
多米尼克坐落於東加勒比海的東北部地區,是一個海島國家,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開發,定居優美環境,特別適合移民者養老服務、退休後的生活。多米尼克總體的生活節奏比較慢,移民者在這里可以好好享受日常生活。與此同時,濱嶼移民強調多米尼克政府部門為人們給予有吸引力的投資與教育政策法規。不難看出,移民護照簽證多米尼克移民合適項目投資、養老服務、離休、孩子教育群體,大部分合乎全部移民者規定。
Ⅵ 多米尼克國詳細資料
國名:多米尼克國 (The Commonwealth of Dominica)
(曾譯「多米尼加聯邦」。1994年1月14日外交部辦公廳發文通知,根據專家意見,英語"commonwealth"為多義詞,故決定改譯為「多米尼克國」。)
獨立日:11月3日(1978年)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綠色。黃、黑、白三色的十字貫穿旗面,中央的十字交叉處為紅色圓地,內有一隻鸚鵡及其周圍的十顆綠色五角星。綠色象徵遍及全島的香蕉園和茂密的森林,黃色代表檸檬、柑橘、可可、椰子等種植業,白色象徵河流、瀑布和人民的純潔,黑色代表當地主要為黑人和黑白混血種人及肥沃的土地。十字形代表人民的宗教信仰——天主教。紅色圓地象徵該國所執行的社會發展計劃,10顆五角星代表該國的10個地區,鸚鵡是多米尼克的國鳥。
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有四組圖案:左上角為椰子樹,右下角為香蕉樹,均象徵該國農業;右上角是一隻多米尼克特有的蟾蜍,代表當地特產;左下角為海上飄盪的輕舟,象徵該島國的航海捕魚業。盾冠之上有一頭獅子,盾徽兩側各有一隻鸚鵡,下端的綬帶上用克里奧爾文寫著「在仁慈的上帝之下,我們熱愛大地」。
國家政要:總統利物浦;總理羅斯福·斯凱里特,2004年1月任職,2005年5月連任。
自然地理: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東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加勒比海,是一個國土面積僅有751平方公里的島國。
人口:7.7萬。島上居民主要為黑人和黑白混血種人。英語為官方語言。多數人信奉天主教。
首都:羅索 (Roseau),人口約2萬。
簡史:多米尼克島原為印第安部族阿拉瓦克人和加勒比人居住的地方。1493年哥倫布來到該島。1763年《巴黎條約》規定該島劃歸英國後,法國曾兩度佔領。1805年英國正式佔領。1967年3月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英國聯系邦」。1978年11月3日宣布獨立,現為英聯邦成員國。
政治:根據1978年11月3日獨立時生效的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執掌國家的行政權。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5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議會是一院制,是最高立法機構。稱眾議院,共30個席位,其中21名由普選產生,另9名根據總理和反對黨領袖提名(總理提名5人,反對黨領袖提名4人),由總統任命,稱參議員。每屆議會任期5年。
經濟:旅遊業是多米尼克國的支柱產業,旅遊收入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多盛產香蕉、椰子、柑橘等。其中,香蕉出口收入占國家外匯收入的50%。多工業基礎薄弱,僅有小型水果加工、服裝、卷煙、釀酒等輕工業。近年來,多政府致力推進農業生產多樣化,大力發展花卉業、水產養殖和蔬菜生產。多米尼克國沒有鐵路,主要以公路運輸為主。國內有兩個機場,只能起降小型飛機。最大的港口是羅索。
外交:奉行「維護多米尼克及其鄰國的自由和民主權利」的對外政策。主張加勒比地區一體化,是加勒比共同體和共同市場成員國,1978年加入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79年加入世界銀行和美洲國家組織。
與中國關系:中多兩國自2004年3月23日起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並簽署建交聯合公報。2005年9月,多米尼克總理斯凱里特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6年3月,多米尼克國總統利物浦來華訪問。
Ⅶ 多米尼克國的介紹
多米尼克國歷史、地形、政治、經濟等國家概況的全面介紹
Ⅷ 多米尼克哪個國家的
多米尼克位於東加勒比海的一個島國,居民多為黑人和混血兒。1838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78年11月3日宣布獨立,現在是英聯邦的成員國。多尼的領土面積約754平方公里,和新加坡差不多大,但海岸線卻長達148公里。這里的人們基本上都以海鮮作為食物,而漁業、水果種植和旅遊業是支柱產業。多尼還是一個熱帶海洋性氣候國家,年平均氣溫在25-32攝氏度。
這個國家的人口不足10萬,人口密度低,屬於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由於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官方語言是英語,全民信仰基督教。多尼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產業的中等收入國家,主要出口的農產品有香蕉,椰子等熱帶水果,尤其是香蕉,出口香蕉佔全年外匯的50%。該國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多以小規模服裝廠和小型水果加工廠為主。
旅遊業是該國的支柱產業,每年的旅遊收入能夠達到GDP的一半以上。很多美國和歐洲的遊客都會來到這里度假。由於其豐富的火山景觀和熱帶雨林,因此被人們稱為「自然島」。首都羅索是該國最大的海港,也是經濟中心、政治中心。羅索是加勒比地區唯一一條河流交匯的城市。除了復雜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外,多尼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稅收。憑借著稅收的優勢,多尼近年來逐漸發展成為能夠取代開曼群島的新興離岸金融目的地。
該國政府對資本家非常友好,這里沒有財產稅,遺產稅,甚至還免除資本所得稅,這對於建立離岸公司十分有益。該國的憲法規定:外國投資者如果想要拿到護照,只能通過經濟投資獲得,沒有技術移民或者其他移民方式。由於政治穩定,多尼國家的犯罪率在加勒比海地區是最低的,社會治安良好,再加上當地人對遊客非常熱情,使得該國的護照備受投資者的喜愛。
2004年,多米尼克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持有外交護照的中國公民無需簽證可進入該國,最長逗留時間是30天,但是普通護照仍不免簽,需要申請旅遊簽證。
Ⅸ 多米尼克國的經濟:
旅遊業是多米尼克國的支柱產業,旅遊收入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多盛產香蕉、椰子、柑橘等。其中,香蕉出口收入占國家外匯收入的50%。多工業基礎薄弱,僅有小型水果加工、服裝、卷煙、釀酒等輕工業。近年來,多政府致力推進農業生產多樣化,大力發展花卉業、水產養殖和蔬菜生產。多米尼克國沒有鐵路,主要以公路運輸為主。國內有兩個機場,只能起降小型飛機。最大的港口是羅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