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廣西哪個城市經濟比較好
1 廣西十四城市實力排名
1、南寧市(在東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開放城市政策後,經濟飛速發展廣西城市的老大)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簡稱"邕",擁有1680多年的歷史。從遠古到近代,這座城市都在不斷的創新發展,時至今天,它是中國西部各省區唯一沿海的省會城市,是中國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樞紐城市,是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溝通中國和東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88.86億元,財政收入74.63億元,
2、柳州市(強大的工業體系使柳州屈居南寧穩居廣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稱龍城,是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全市轄六縣四區,總面積18686平方公里,總人口351.3萬人,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和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構成了柳州的稟賦特色,日趨發展的工業經濟彰顯著柳州的時代特徵。2003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27.82億元,財政收入58.18億元,
3、桂林市
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它地處廣西東北部,是桂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桂林市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過去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得到緩解,城市建設和改造步伐加快,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構架初步形成。「十五」期爭取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40億元,城市建設有重大進展。
4、玉林市(繁榮的民營經濟,和眾多的消費人口,支撐玉林保持桂東南老大廣西四哥的位置)
所轄二區五縣市的建成面積達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區常駐人口近40萬人;以北流、容縣、陸川、博白、福綿、興業、玉州為衛星城,使玉林成為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園林式現代化城市1996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54.25億元(90年鄉鎮企業在廣西、在全國享有盛名,是玉林經濟具活力的增長點。
建立了以機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葯、糖紙、化工、卷煙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培養出以玉柴機器、玉林制葯、廣西運美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業集團。
5、北海市(從地產泡沫中走出,開始謀求新的機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臨海工業造就北海迅猛發展使之超過老工業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8.1億元,增長12.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40.8億元、52.9億元、64.4億元,
6、梧州市(隨著鐵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廣東輻射的效果初步顯現成為兩廣樞紐,開始聚積底氣准備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發展的第一步)區位優勢比較明顯。梧州市是我國西部大開發12省(市)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台地區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東鄰廣東,南接玉林,西連貴港,北通賀州、桂林。潯江、桂江匯於市區為西江。三江交匯處黃綠分明,人稱鴛鴦江。梧州集廣西水流85%以上,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與粵港澳一水相連。水路距廣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門384公里,為廣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對外貿易歷史,設施齊全,基礎較好,與世界五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梧州市是廣西最早的工業基地。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電、火柴、肥皂、電池、機械、紡織、治煉、醫葯、化工等行業就享有盛譽。林化林產工業、輕化工業、食品工業、房地產業、對外貿易已發展成為梧州的優勢產業。
7、欽州市(整合為一個經濟體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飛速發展)
是廣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塊寶地。這里氣候溫和宜人,河流水庫眾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然資源豐富,依水臨海,山川美麗,游覽風景迷人,名優產品繁花似錦,有興旺發達的農業。也有大有可為的海洋捕撈養殖業,城鄉市場廣闊,開發建設有著很大潛在優勢。全市工業目前已形成製糖、醫葯、食品加工製造、建材、化工等為主的地方工業體系。製糖、醫葯工業是全市的兩大支柱.
8、防城港市(獨特的區位優勢,
決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開發戰略格局中居於特殊的戰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設立的地級沿海開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發展。全市擁有大小港口10多個,其中防城港是廣西乃至中國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國樞紐港之一,以水深、避風、不淤積、航道短和可用岸線長而著稱於世。,年吞吐量超過1300萬噸,與71個國家和地區的227個港口通商通航,躋身全國大港行列。21世紀的防城港已成為大西南與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國貿易往來最現實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
9、貴港市(經過十幾年的工業建設,已經走上了工業強大穩定發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7.3%,財政收入8.08億元,增長10.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4億元,增長14%。目前,貴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工業新格局,是廣西新興的工業基地。形成了製糖、造紙、建材等支柱產業以及機電、化工、冶金、紡織、醫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業建設和南貴昆經濟圈中心等優勢開始化為百色發展的實際動力)
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02.99億元,增長15.3%;財政收入完成24.7億元,政府決定把百色打造為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鋁工業基地。如果我這輩子註定要孤單,我會選擇在路上漂泊一生。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認識喜歡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伴。然後和自己喜歡的陌生人握手,擁抱,一起看繁華世界人間蒼涼,然後告別,然後期待下一次驚喜的重逢。�
11、賀州市(挾新興能源工業和交通要道等優勢初次登場,
開始踏上廣西城市舞台)
鞏固提高商貿旅遊業,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資源開發、加工型的特色工業,突出發展市場潛力大的電力、林產、 造紙、制葯、冶煉、建材、陶瓷、服裝、食品等優勢產業。開發利用豐富的水能資源,建成了以合面獅電廠、昭平電廠、龜石電廠和中勝火電廠等 骨幹電廠和100多個小水電站構成的獨立電網,擁有上市電力企業——桂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其 價廉質優的電能還輸往廣東省部分縣(區),成為「西電東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賀州市城區面積已達15平方公里,市區道路121條,總長73.68公里。賀州市交通運輸以公路和水路航運為主。207、323國道和三條省道干線貫通境內;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即將動工建設的洛陽至湛江鐵路、汕頭至昆明高速公路也都穿過賀州市。為承接粵港澳的區域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賀州市建立了旺高、西灣、信都工業區和賀州高科技工業園,
12、河池市(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自然條件的制約,至1984年河池二市九縣分別被劃為區定和國定貧困縣市。現在正積極建設西南通道經濟帶和紅水河經濟帶,
發揮水電、有色金屬兩大優勢,實施工業興市戰略,堅持改革開放,優勢產業,重點項目和路橋經濟帶動,積極建設西南通道經濟帶和紅水河經濟帶,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努力提升城市品位、產品品位和市民素質,為實現富民興市新跨越目標而努力奮斗。
13、崇左市(區位得天獨厚,是中國走向東南亞地區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富有特色的新型工業體系,加快發展工業是振興崇左市經濟的關鍵)
區位得天獨厚,是中國走向東南亞地區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崇左工業園、大新錳谷工業園、左江農產品加工園、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扶綏華僑投資區、大新桃城鄉鎮企業工業區、天等特色產品加工園等工業園區。
14、來賓市(2002年12月28日才正式掛牌成立的地級市,至今還不滿兩周歲。
唯其古老,愈現底蘊魅力;唯其年輕,彌見朝氣活力。暫時排於十四位)
位於廣西中部的來賓市,素有"桂中"之稱。全市現有工業企業600多家,電力、製糖、冶煉已成支柱產業;造紙、建材、制葯、礦產品、農副產品加工等工業有一定規模;。八一鐵合金廠是全國目前最大的錳鐵合金生產基地,來賓冶煉廠銦冶項目每年銦產量佔全世界銦產量的1/4;全市13家大中型糖廠,總日榨能力5萬噸;法國北方電業集團、亞洲康密勞有限責任公司、英國糖業集團、廣東東莞糖業集團公司等一大批國外、區外大企業紛紛落戶來賓市。
B. 崇左一座實力小縣城,距南寧僅50公里,為什麼未來發展被看好呢
崇左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廣西西南部,其北部是百色市,東南方向是防城港和欽州市。崇左的佔地面積為1.73萬平方千米,境內生活著大約250萬左右的人口,其中80%以上為壯族少數民族。崇左是我國西南邊境的一座地級市,其陸地邊境線在廣西是最長的。崇左市最近幾年的社會經濟發展比較快,引人注目。
C. 扶綏縣的經濟發展
20世紀,扶綏縣經濟較為穩步發展。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崇左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實施首府後花園和富民強縣新跨越發展戰略,制訂了全力打造一流園區經濟區、生態宜居家園、現代物流服務區、休閑度假目的地等「四大目標」,深入開展了項目建設年、園區建設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年、城鎮化建設年、基層黨組織建設年等「五個建設年」活動,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2年,扶綏縣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0.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6.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14.1億元,排全區縣域第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1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985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7034元。
工業發展
解放前,扶綏工業十分落後,除清雍正、乾隆年間有人開采鉛礦,民國初年有人采鐵鑄鍋之外, 僅有一些個體小手工業作坊。據《廣西年鑒》(1944年版)載,民國29年(1940年) 扶南縣有手工業5家,資本940元(法幣,下同);同正縣7家,資本1800元;綏淥縣25家,資本874元。三縣合共37家,資本3614元。以行業分:鐵器製造業7家,資本1090元;木器製造業3家,資本1600元;服裝用品業4家,資本500元;香燭冥鏹業兩家,資本250元;藤葵草棕業21家,資本174元。這些手工業作坊,規模小,技術落後, 產品粗劣。
建國後扶綏工業發展經歷過兩次折騰。第一次是1958—1959年「大躍進」年代,工礦企業一哄而起,只求數量,不講質量,計劃脫離現實,導致大批企業,如渠舊、扶南磚瓦廠,扶南耐火材料廠,東門松脂廠,舊城陶瓷廠,林旺鐵礦,淥井鉛鋅礦等不久即相繼下馬,縣屬工業總產值迅猛下降。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一批廠礦又告虧損甚至倒閉,196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348萬元, 比「文化大革命」前1965年的405.8萬元下降14.24%,其中集體工業產值下降29.5%。
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縣屬工業建設立足於依靠本地資源,1979年,著手抓具有地方優勢的食品工業、建材工業,形成了以扶南糖廠、縣酒廠與大米加工廠構成的,年產值超千萬元的食品工業企業, 成為該縣財政收入支柱。197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3000萬元。 縣屬工業產值1903萬元中,食品工業達1080萬元(其中製糖工業622萬元),占縣屬工業產值的56.7%。1980年、1981年,全縣工業系統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進行企業整頓。1981年,工業總產值3548萬元,國營企業利潤完成178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平均6810元, 分別比1980年增長11.82%、41%和15%。1982年,全縣國營工業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在逐步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制的同時,開始實行盈虧包干,超收利潤分成等辦法, 進一步調動企業積極性。 這一年, 全縣工業總產值4336萬元, 比1980年增長36.65%, 其中縣屬工業年產值2852萬元,完成利潤總額615萬元,分別比1980年增長25.86%和67%。1984年,全縣工業總產值4797萬元(不包括個體工業產值3萬元),其中縣屬工業產值2706萬元,略低於1982年
1985年貫徹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決定,開展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據工業普查統計,扶綏全縣工業企業共85個,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43個 ; 集體所有制企業42個;獨立核算企業69個;縣屬主要工業企業36個(其中國營企業22個,集體企業12個),鄉鎮主要工業企業36個。 工業職工總人數11547人(其中國營工業11037人,集體工業510人),比1965年增長171.6%。1985年, 全縣工業總產值5717萬元,為1950年的80.2倍,1965年的14.1倍,1978年的2倍。 縣屬工業產值2925萬元,為1950年的41.2倍,1965年的17倍和1978年的165.3%。縣屬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鐵礦石2.02萬噸,原煤6.9萬噸,重晶石4.6萬噸,片石11427立方米,白泥5599噸,水泥14147噸,機制磚2211.8萬塊,糖7611.4噸,白酒1087.3噸。
農業發展
扶綏自然條件較為優越,土地、勞動力資源豐富,十分有利於農業的發展。農業歷來是扶綏經濟的基礎,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極大。建國後,扶綏農業獲得了長足發展,1985年,縣屬農業總產值為8669萬元(包括自治區、南寧地區直屬農、林場為9097萬元),比1950年增長2.8倍。糧食總產量16898萬斤,比1950年增長54.6%。農業結構情況見右表。 甘蔗及蔗糖業
扶綏是廣西著名的甘蔗生產基地,截至2010年,全縣甘蔗種植面積100多萬畝,良種化達100%。2008/2009榨季入廠原料蔗達到506萬噸,產糖量66萬噸。全縣擁有南華糖業、東亞糖業兩家大規模製糖企業,有「甜鄉」的美譽。
劍麻及劍麻加工業
扶綏縣是中國重要的劍麻生產基地,截至2010年,全縣劍麻種植面積已近12萬畝,約佔世界劍麻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縣內有兩家全國最大的劍麻製品加工企業。
水泥建材業
扶綏縣海螺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截至2010年,隨著海螺集團扶綏年產500萬噸水泥生產基地的建成投產,扶綏又將成為廣西乃至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水泥建材生產基地。
礦產業
主要以煤礦為主,截至2010年,縣內有新東礦業公司和東羅工礦公司兩家煤礦生產企業,年產原煤40萬噸,隨著新東礦業公司3號井和5號井的恢復生產,全縣年產煤炭將提高到60-70萬噸左右。
D. 崇左市大新和扶綏那個好,經濟和人口
扶綏比較好。扶綏離首府南寧就幾十公里,經濟、工業、教育等一直都是崇左市第一,河運、高速公路、鐵路聚全,且臨近南寧機場。大新與越南接壤,旅遊好有著名的德天瀑布,可是大新沒有高速公路也沒有鐵路,且遠離中心城市。扶綏的人口比大新多一點。
E. 扶綏人為什麼看不起崇左
歷史沿革的原因、地理位置、經濟實力。
廣西崇左市和首府南寧市交界,在崇左市區和南寧市區之間,有一個扶綏縣。雖然扶綏縣屬於崇左市管轄,但是給人感覺,扶綏對於崇左市卻沒有太多的認同感。
崇左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地級市,2002年才成立,而在崇左市還沒有成立之前,崇左和扶綏都是南寧地區的下轄縣。所以在很長的時間里,崇左和扶綏都是一個級別的,可謂是平起平坐的兄弟。
南寧地區撤銷,設立南寧市之際,將南寧一分為二,地級崇左市應運而生。崇左縣升級為了地級市,而扶綏仍舊是一個縣。原本是兄弟的兩人,關系變成了父子。
扶綏原本是首府的下轄縣,後來成為了一個普通地級市的下轄縣。你說在扶綏的心裡,是不是有一點失落。
扶綏北面和東面與南寧交界,它地處崇左和南寧之間,崇左到南寧也必須經過扶綏,而扶綏成為了崇左面向南寧的窗口,扶綏到南寧比到崇左更近一些。扶綏這里有空港經開區,還有多所大學,這是崇左其他縣不可比擬的,所以扶綏的區位比崇左任何一個區縣都要優越。
正是這樣的區位,扶綏和南寧聯系十分緊密,其親密度甚至超越崇左,雖然屬於崇左,但是南寧比崇左強呀,輻射力、帶動力更強。
扶綏的實力了,這其實和扶綏的區位也有一定的關系,扶綏的生產總值在崇左市排名第二,僅次於崇左市的市轄區。雖然總量並不亮眼,但在市內來說已經是相對較好的了。正因為如此,扶綏就有了驕傲的資本了。
曾經屬於南寧,曾和崇左平級;崇左成立時間晚,輻射力不及南寧;扶綏實力相對較強。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就讓扶綏和崇左有著微妙的關系。
發展區域性經濟:
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對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
調整所有制結構,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
提升產業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加速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F. 扶綏比崇左好嗎
是的,扶綏的經濟比較好
G. 廣西扶綏縣和廣西靖西縣哪個經濟比較好
當然是扶綏啊,扶綏以後有通高鐵和建地鐵的
H. 廣西哪個城市經濟比較好
南寧市經濟最好。
廣西十四城市實力排名
1、南寧市(在東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開放城市政策後,經濟飛速
發展廣西城市的老大)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簡稱"邕",擁有1680多年的歷史。從遠古到近代,這座城市都在不斷
的創新發展,時至今天,它是中國西部各省區唯一沿海的省會城市,是中國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
要樞紐城市,是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溝通中國和東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88.86億元,財政收入74.63億元,
2、柳州市(強大的工業體系使柳州屈居南寧穩居廣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稱龍城,是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
名城。全市轄六縣四區,總面積18686平方公里,總人口351.3萬人,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山清
水秀的自然風光和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構成了柳州的稟賦特色,日趨發展的工業經濟彰顯著柳
州的時代特徵。2003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27.82億元,財政收入58.18億元,
3、桂林市
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它地處廣西東北部,是桂
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桂林市經濟社會發
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過去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得
到緩解,城市建設和改造步伐加快,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構架初步形成。「十五」期爭取實現固
定資產投資540億元,城市建設有重大進展。
4、玉林市(繁榮的民營經濟,和眾多的消費人口,支撐玉林保持桂東南老大廣西四哥的位置)
所轄二區五縣市的建成面積達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區常駐人口近40萬人;以北流、容
縣、陸川、博白、福綿、興業、玉州為衛星城,使玉林成為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園林式現代化城市
1996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54.25億元(90年鄉鎮企業在廣西、在全國享有盛名,是玉林經濟具
活力的增長點。
建立了以機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葯、糖紙、化工、卷煙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培養出以玉柴
機器、玉林制葯、廣西運美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業集團。
5、北海市(從地產泡沫中走出,開始謀求新的機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臨海工業造就北海迅
猛發展使之超過老工業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8.1億元,增長12.1%,其中第一、
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40.8億元、52.9億元、64.4億元,
6、梧州市(隨著鐵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廣東輻射的效果初步顯現成為兩廣
樞紐,開始聚積底氣准備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發展的第一步)區位優勢比較明顯。梧州市
是我國西部大開發12省(市)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台地區
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東鄰廣東,南接玉林,西連貴港,北通賀州、桂林。潯
江、桂江匯於市區為西江。三江交匯處黃綠分明,人稱鴛鴦江。梧州集廣西水流85%以上,
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與粵港澳一水相連。水路距廣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門384公
里,為廣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對外貿易歷
史,設施齊全,基礎較好,與世界五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梧州市是廣西最早的工
業基地。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電、火柴、肥皂、電池、機械、紡織、治煉、醫
葯、化工等行業就享有盛譽。林化林產工業、輕化工業、食品工業、房地產業、對外貿易已發展
成為梧州的優勢產業。
7、欽州市(整合為一個經濟體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飛速發展)
是廣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塊寶地。這里氣候溫和宜人,河流水庫眾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
然資源豐富,依水臨海,山川美麗,游覽風景迷人,名優產品繁花似錦,有興旺發達的農業。也
有大有可為的海洋捕撈養殖業,城鄉市場廣闊,開發建設有著很大潛在優勢。全市工業目前已形
成製糖、醫葯、食品加工製造、建材、化工等為主的地方工業體系。製糖、醫葯工業是全市的兩
大支柱.
8、防城港市(獨特的區位優勢,
決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開發戰略格局中居於特殊的戰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設立的地級沿海開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發展。全市擁有大小
港口10多個,其中防城港是廣西乃至中國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國樞紐港之一,以水深、避風、不
淤積、航道短和可用岸線長而著稱於世。,年吞吐量超過1300萬噸,與71個國家和地區的227個
港口通商通航,躋身全國大港行列。21世紀的防城港已成為大西南與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國貿易往
來最現實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
9、貴港市(經過十幾年的工業建設,已經走上了工業強大穩定發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7.3%,財政收入8.08億元,增長10.3%,城鄉居
民儲蓄存款余額64億元,增長14%。目前,貴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工業新格局,是
廣西新興的工業基地。形成了製糖、造紙、建材等支柱產業以及機電、化工、冶金、紡織、醫
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業建設和南貴昆經濟圈中心等優勢開始化為百色發展的實際動力)
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02.99億元,增長15.3%;財政收入完成24.7億元,政府決定把百色
打造為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鋁工業基地。如果我這輩子註定要孤單,我會選擇在路上漂泊一生。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認識喜歡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
伴。然後和自己喜歡的陌生人握手,擁抱,一起看繁華世界人間蒼涼,然後告別,然後期待下一
次驚喜的重逢。?
11、賀州市(挾新興能源工業和交通要道等優勢初次登場,
開始踏上廣西城市舞台)
鞏固提高商貿旅遊業,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資源開發、加工
型的特色工業,突出發展市場潛力大的電力、林產、 造紙、制葯、冶煉、建材、陶瓷、服裝、食
品等優勢產業。開發利用豐富的水能資源,建成了以合面獅電廠、昭平電廠、龜石電廠和中勝火
電廠等 骨幹電廠和100多個小水電站構成的獨立電網,擁有上市電力企業——桂東電力股份有限
公司,,其 價廉質優的電能還輸往廣東省部分縣(區),成為「西電東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
賀州市城區面積已達15平方公里,市區道路121條,總長73.68公里。賀州市交通運輸以公路和水
路航運為主。207、323國道和三條省道干線貫通境內;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即將動工建設的洛
陽至湛江鐵路、汕頭至昆明高速公路也都穿過賀州市。為承接粵港澳的區域經濟輻射和產業轉
移,賀州市建立了旺高、西灣、信都工業區和賀州高科技工業園,
12、河池市(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自然條件的制約,至1984年河池二市九縣分別被劃為區定和國定
貧困縣市。現在正積極建設西南通道經濟帶和紅水河經濟帶,
發揮水電、有色金屬兩大優勢,實施工業興市戰略,堅持改革開放,優勢產業,重點項目和路橋
經濟帶動,積極建設西南通道經濟帶和紅水河經濟帶,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
努力提升城市品位、產品品位和市民素質,為實現富民興市新跨越目標而努力奮斗。
13、崇左市(區位得天獨厚,是中國走向東南亞地區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富有特色的新型工業
體系,加快發展工業是振興崇左市經濟的關鍵)
區位得天獨厚,是中國走向東南亞地區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崇左工業園、大新錳谷工業園、
左江農產品加工園、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扶綏華僑投資區、大新桃城鄉鎮企業工業區、天等特
色產品加工園等工業園區。
14、來賓市(2002年12月28日才正式掛牌成立的地級市,至今還不滿兩周歲。
唯其古老,愈現底蘊魅力;唯其年輕,彌見朝氣活力。暫時排於十四位)
位於廣西中部的來賓市,素有"桂中"之稱。全市現有工業企業600多家,電力、製糖、冶煉已成支
柱產業;造紙、建材、制葯、礦產品、農副產品加工等工業有一定規模;。八一鐵合金廠是全國
目前最大的錳鐵合金生產基地,來賓冶煉廠銦冶項目每年銦產量佔全世界銦產量的1/4;全市13家
大中型糖廠,總日榨能力5萬噸;法國北方電業集團、亞洲康密勞有限責任公司、英國糖業集團、廣
東東莞糖業集團公司等一大批國外、區外大企業紛紛落戶來賓市。
I. 廣西扶綏怎麼樣經濟狀況、居住環境等
還好,主產業甘蔗,是中國的產糖大戶,糖廠縣城一個,東門一個。縣郊有個海螺水泥,還有廣西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桂林理工大學等幾個學校……經濟還可以吧,位置也挺好,到南寧火車3.5元,一小時車程。70公里,快吧23塊45分到一個小時左右車程。綠化也挺好,只是現在城區小了點。
J. 崇左馱盧和扶綏東門那個鎮經濟好
綜合來說東門的經濟比較好。
人口:馱盧鎮總的人口比東門鎮的多1萬多人。城區人口東門比馱盧多,因為東門的幾個房地產項目吸引了不少東門以及附近鄉鎮的群眾購買。但人口就是生產力,馱盧勝。
交通:東門有崇欽高速和322國道,離南友高速也不遠。馱盧位於一條省道和一條縣道的交匯處,到南友高速不算太遠,交通也還不錯。東門略勝。
工業:兩地都是以製糖業為主。馱盧有兩家糖廠,不過東門的糖廠規模是全國數一數二的,而且東門還有南華物流園、味精廠、化肥廠等。東門工業略勝。
礦產:東門一帶有大量的鋁礦,可以建大型的鋁廠。馱盧好像沒有什麼礦產。
水資源:馱盧有左江流過,東門沒有大江大河。馱盧勝。
城建:東門有崇左市鄉鎮最高的樓(16層),有崇左市鄉鎮第一條商業步行街,有崇左市鄉鎮第一個商貿小區。東門已經有5、6家房地產進駐了,而馱盧都是私人建房至今沒有房地產開發項目。東門勝。
商業與服務業:兩地的賓館、超市、KTV、網吧、品牌專賣店等的數量都差不多。東門鎮區有兩個農貿市場一個建材市場,且規劃投資上億元對新街市場進行升級改造;而馱盧的新市場建了好幾年至今商戶都沒有搬遷過去,人們現在還得擠在狹小破舊的舊市場。現在東門的大型購物中心在招商中,星級賓館也在建設中。這一項東門略勝吧。
看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分析了那麼多,最佳答案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