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哪一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2010年以來,我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連年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18%左右,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
世界經濟體是指多個國家為了達到優惠的貿易政策從而實現共同的經濟利益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而組建的經濟共同體或經濟合作團體,簡稱經濟體。全球比較知名而且規模較大的三大經濟體分別是歐洲聯盟(簡稱歐盟)、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
⑵ 中國哪一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0年,日本名義GDP總值約為5.474萬億美元,低於中國同年的5.879萬億美元,中國已正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⑶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哪一年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2010年7月30日。
2010年7月,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蘇帕曼(Rob Subbaraman)說,日本曾是推動亞洲其餘地方的動力;現在,潮流在轉向,中國正成為一種影響著包括日本在內亞洲其他地方的強大勢力。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這種復興正在改變一切,從全球軍事及金融力量的均勢,到汽車怎樣設計,無所不包。從某些指標來看,中國的經濟總產出已經上升到僅次於美國的水平。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將凸顯「中央王國」在18世紀失去亞洲軍事、科技和文化強國地位過後一直未曾享有的一種輝煌。
相關如下
有這樣幾個事實反映了中國地位的凸顯:
第一,在金融危機條件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保持了高速增長。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二,2010年10月,G20財長會議決定IMF將向中國等新興大國轉讓6%的投票權,其中,中國的份額將由3.72%躍升至6.39%,投票權也將從目前的3.65%升至6.07%,一舉超過英、法、德成為IMF第三大股東。
中國投票權的上升並沒有動搖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擁有的否決權,也沒有動搖發達經濟體的主導權。
第三,中國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國「美洲虎號」快47%,被認為是走向科技大國的重要表現。
第四,中國海軍艦隊多次遠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第五,在全球治理層面,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發揮重要作用,作為G20和「金磚四國」成員參與制定和協調國際經濟規則,作為基礎四國的成員參與氣候變化談判,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顯著提升。
⑷ 我想問一下中國什麼時候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在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更多關於中國什麼時候成為第二大經濟體,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dcbb31615821382.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⑸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哪一年
在2010年,中國GDP終於超過日本,成為了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全球排名第六位躍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40萬億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從8592元增加到29670元,外匯儲備從2122億美元增加到今年的2.85萬億美元,增長了接近13倍。
對世界經濟貢獻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根據世界銀行計算,2002-2010年,中國在世界GDP的比重持續增加,中國對世界GDP增量的貢獻率,2003年是4.6%,2009年增長到14.5%,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貢獻國。
根據高盛研究,2000-2009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累計貢獻率已經超過20%,高於美國。2009年,中國進口量增長2.8%,是主要經濟體中唯一進口呈現增長的國家。
⑹ 初中政治寫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在哪
在初中課本經濟生活那一本。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2010年7月30日。
現在,潮流在轉向,中國正成為一種影響著包括日本在內亞洲其他地方的強大勢力。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種復興正在改變一切,從全球軍事及金融力量的均勢,到汽車怎樣設計,無所不包。從某些指標來看,中國的經濟總產出已經上升到僅次於美國的水平。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將凸顯「中央王國」在18世紀失去亞洲軍事、科技和文化強國地位過後一直未曾享有的一種輝煌。
⑺ 中國在哪一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1年8月17日報道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2014年美國經濟規模是17.4萬億美元,而中國的經濟規模則是17.6萬億美元,中國在2014年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幾個主要經濟體為美國,歐盟,中國,日本,德國,因為中國等國家經濟發展迅速,所以這些經濟體之間的排名經常發生變動。而排名也是依據經濟體實際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來確定的。
(7)中國是什麼時候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擴展閱讀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天發布的「2015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在「最具創新力經濟體」排行中,高收入經濟體繼續占據壟斷地位,但中國在中等收入經濟體中脫穎而出,逐漸躋身「最具創新力經濟體」前列。
該報告指出,盡管高收入經濟體在本年度排行榜上占據壟斷地位,但作為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國的表現是個例外。中國的排名脫穎而出,名列第29位。中國創新表現已經非常接近於排名前25強的高收入經濟體,特別是在諸如人力資本開發和研發資金投入等方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體
⑻ 中國是什麼時候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2010年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2009年,中國GDP為4.9092萬億美元,日本為5.0675萬億美元,中國比日本少0.1583萬億美元。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GDP為1.33萬億美元,日本為1.28萬億美元,中國超過日本0.05萬億美元,中國首次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社科院發布2011年《經濟藍皮書》指出,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超過日本,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絕非第二經濟強國,現在中國經濟發展到了轉折關頭,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
藍皮書指出,中國經濟一旦「超日」,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後,可以帶來之喜,顯而易見。但更應看到由其帶來之憂。總量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等於人均的第二大經濟體,也絕非第二經濟強國,現在中國經濟發展到了轉折關頭,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
(8)中國是什麼時候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功讓人刮目相看,最近三十年的每年經濟增長率都在百分之十左右。四年前,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按照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周一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國。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照國內生產總值,即購買力平價計算。如果以名義GDP(也稱現價GDP)演算法,中國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不過很多人認為,按照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的演算法更為公平。
美國自從1872年以來作為世界最大經濟國的地位,在一百四十多年後被中國代替了。但是從歷史長河中看,從14世紀開始三百多年裡,中國也曾是世界的最大經濟體。
現在中國再一次成為最大經濟國,這對在國際組織上的權力制衡和話語權的分配尤其重要。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關於話語權分配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很久。當現在中國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經濟實力後,會為之帶來政治的權力。
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一直強調和推動要改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里的話語權。新興國家已經批判了該組織對發達國家,如希臘,葡萄牙進行經濟支援。如果中國能夠得到更多的影響力,將會改變現在的情況。權力的制衡也將出現變化。
最近幾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一直徘徊在每年百分之七左右。雖然較之幾年前,增長率略微下降,但是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正在走向成熟。如果沒有不可預測的情況發生,未來幾年中國將會一直處於世界經濟的桿位。
⑼ 我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是哪一年
我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的精確時間是二零一一年三月三日,二零一一年三月三日,日本內閣府公布數據,日本退居世界第三,中國成為世界第二,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二零一一年三月三日,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二零一零年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為五萬四千七百四十二億美元,比中國少四千零四十四億美元,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簡介。
中國國土面積和美國大致相當,供不應求的資源卻負載著地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國人均收入只有3600美元,和諸如阿爾及利亞、薩爾瓦多、阿爾巴尼亞等赤貧國家相當,而美國人那邊則是46000美元。
然而中國政府的指導方針卻鮮有質疑,中國開始用其不斷增強的外貿統治力、龐大的外匯儲備和美國債券持有量、對石油煤炭鋼鐵等一切自然資源的追求在重塑世界經濟格局。中國已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中國領導人在外交舞台上愈發自信,依託於上萬億美元的能源交易,開始能在亞非及拉丁美洲施加巨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