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川綿陽
美 譽
中國西部矽谷,科學電子城,全國軍轉民科技興市試點城市,全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四川省加速實現兩個轉變試點城市,全國城市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市。
定 位
以長虹電子集團公司為龍頭,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為主體,以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為標志,以三國文化為特點。
科 技
市境內有獨立科研院所43個,民營科技實體265個,軍工骨幹企業14個,大中專院校28所。在18個國防科研單位中,有一個國寶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三個獨生子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燃氣渦輪研究所、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
教育事業
1998年實現普及九年義務年,消除了青壯年文盲;人才結構趨於合理,各類職校與普通高中的學生比例為6:4。城區內有醫院17家,專科醫院8家,醫生2300名,病床3450張。
南河體育中心、勞動人民文化宮、西山公園、文化廣場、圖書館、電視高塔,老、少、婦活動中心等精神文明硬體設施在省內亦具領先水平。
對外貿易
綿陽是對外開放城市,擁有直接對外進出口經營權。己經和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在經濟、科技、貿易和文化方面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合作,如加拿大金斯頓市、日本庄原市、俄羅斯普斯可夫市和新西伯利亞市。
電子工業
電子工業是綿陽的產業優勢。全市19個電子企業總產值上百億元,占鄉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1%,上交稅利在全國28個電子工業中心城市中列第二位。
全市二十年改革開放綜合經濟實力增長狀況
從1979年以來的20年間,我市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平均每年以10.9%遞增,提前6年實現了GDP比1980年翻兩番的計劃目標。同期人均GDP年均按9.9%遞增。我市三項產業結構已由一、二、三轉變為二、三、一。
② 急!金融危機對綿陽經濟會帶來那些機遇
一、綿陽市外貿出口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
今年1-9月,面對「5.12」特大地震、「9.24」暴雨泥石流災害及國際金融海嘯、國際貿易環境瞬息萬變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全市外貿系統積極應對,努力克服出口退稅率調整、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能源價格上升以及運輸成本較高等重重困難,實現出口4.19億美元,同比增長64 %。綿陽市對外貿易仍然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
目前,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消費者消費意願不斷下降,由此也導致了美國對中國的出口訂單減少;德國和日本的經濟發展與美國的經濟發展相關程度很高,美國經濟的放緩也導致了德國和日本經濟的放緩。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和日本從中國進口的貨物數量也相繼減少。雖然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例如放鬆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度,提高了部分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但隨著金融危機在全球的進一步蔓延,影響的深度和影響的范圍也越來越大,經濟衰退的陰影已經籠罩在美國、歐洲、日本等主要經濟體上空,並已波及到東南亞,而這一片低迷已經開始影響依存國際市場而生的中國出口企業。對綿陽市出口企業來說,繼「5.12」地震和「9.24」暴雨泥石流災害後,又將遭受新一輪來自海外的沖擊,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今年四季度及明年,綿陽市的外貿出口形勢將十分嚴峻,具體表現在:
1、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出口訂單履約率降低
歐美金融動盪,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企業以及個人紛紛減少投資以及開支,市場需求萎縮,客戶支付困難,造成部分已簽約訂單取消或出口產品積壓。如長虹美菱向美國客戶發的貨物,貨物還在海運途中,客戶就倒閉了;俄羅斯客戶在銀行有存款,但銀行資金鏈斷裂不能支付,導致400多萬美元的出口產品積壓在客戶港口;迪佳通公司對美國出口7000多萬美元的產品,計劃到明年3月底前全部交貨,現執行一半,目前客戶要求暫緩交貨,金額高達3000多萬美元。初步統計,綿陽市外貿企業被取消和延緩交貨的出口訂單約5000-6000萬美元,其中:長虹集團公司約2000多萬美元,九洲集團公司約3000多萬美元,綿陽啟明星磷化工公司約300多萬美元。
2、出口訂單大幅減少
廣交會作為中國外貿形勢的「風向標」今年備受關注,據綿陽市參加第104屆廣交會的企業反映,本屆廣交會無論是參加的外商人數還是成交情況都有明顯減少,特別是歐美客戶極少,不到三分之一,現場成交和意向成交都比往屆大幅萎縮,如九洲集團公司本屆客戶比上屆減少60%,現場成交比上屆下降30%,意向成交下降50 %;長虹公司本屆客戶比上屆減少10%,意向成交下降15%;綿陽啟明星磷化工本屆客戶比上屆下降60%。
3、產品成本增加,競爭力下降
新的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導致勞動力成本提高。部分企業表示招工難,勞工壓力十分大,從而影響企業出口的擴大。如綿陽普思電子有限公司反映,公司現雖有5000人,但全年仍存在3000人的勞工缺口,新勞動法實施後,公司人工成本每月增加了16萬元,在西部從事加工貿易出口的主要優勢明顯減弱。同時,出口退稅率調整、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產品成本增加,出口業務利潤下降,甚至無利潤可言,企業競爭力下降。部分企業表示將觀望國際市場,重點開發國內市場,以規避國際貿易風險。
4、經營風險進一步增大
金融危機造成信用危機,國外一些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收購、接管,部分國家或地區信用惡化和萎縮,相互信任程度的變化,將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支付模式;人民幣對歐元大幅快速的升值以及對美金的升值,以及歐元和美元之間的大幅快速的匯率變化,造成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的進一步增加。
5、國際金融危機還導致國際貿易保護壓力增大,各國政府為了抵禦金融風波,恢復本國經濟幾乎同時採取了一系列的對本國企業的保護措施,包括:(1)對進口貨物增加關稅;(2)利用各種知識產權以及專利措施增加產口的出口成本以及提高進口門檻;(3)去年6月生效的歐盟《關於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制度》(即REACH法規),使我國出口到歐盟的化工、紡織、服裝、印染和玩具等3萬余種產品受到嚴重影響,無疑給綿陽市紡織、化工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增加了更大的困難和阻力。「中國製造」將面臨更多的貿易保護壁壘,同時貿易摩擦形勢也將更加嚴峻。
6、縣市區商務機構不夠健全,外貿發展不平衡制約了全市外貿出口的發展。從今年前三季度縣市區出口情況看,科技城管委會所屬各園區實現自營出口29252萬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69.7%,仍是綿陽市主要出口區域。其他縣市區出口只佔全市出口的31%,雖然同比有所增長,但出口最少的縣僅有幾十萬美元。究其原因,除與整個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外,縣市區商務機構不夠健全、抓外貿出口人員嚴重不足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目前,綿陽市13個縣市區沒有一個設有獨立的商務局,有些是發展改革和經濟商務局,有些是經濟商務局,有些是經濟發展局,負責商務工作人員多則3人,少則1人,抓外貿工作人員和精力的嚴重不足,已成為縣域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短腿。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惡化對綿陽市進出口的影響可能進一步加深,但也應看到綿陽市外貿出口仍有不少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
一是在災後企業恢復重建中,中央政府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綿陽市大力支持、扶持和重點傾斜,其他兄弟省市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全國上下支持綿陽市恢復發展的環境及力度進一步加大。
二是作為全國唯一的科技城,綿陽科技城建設部際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對綿陽市在各方面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特別是綿陽市被確定為「國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電子信息)」後,國家及省上相關支持基地發展政策及配套資金促進了綿陽市出口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今年前三季度高新技術及機電產品出口佔比分別達61%和68%,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0個、20個百分點。同時,商務部也於今年4月確定綿陽市為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隨後即將出台的相關支持政策將會推動綿陽市加工貿易產業的發展。
三是綿陽市外貿主體隊伍建設穩步發展。截至目前,綿陽市共有進出口經營權企業 370戶,其中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21家。目前,綿陽市已有比較健全的培育、孵化機制,近幾年外貿企業年均增加30餘戶,外貿主體隊伍建設的穩步發展,為外貿出口的擴大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四是出口企業應對外部環境變化能力不斷增強。2006年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17.4%,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下調。今年以來,國際市場需求減弱,但前三季度出口仍保持了較快增長的勢頭,充分說明了綿陽市企業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明顯增強。
五是為應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對我進出口影響,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國家上調了部分紡織品、服裝、傢具和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同時,國家還將進一步改善外貿環境,支持優勢企業和產品出口,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出口企業貸款,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增加國內需要的產品進口。
二、2009年出口預測
受「5.12」特大地震、「9.24」 暴雨泥石流災害及國際金融危機的多重影響,外貿出口下滑趨勢在今年四季度已逐漸呈現出來,明年出口形勢將更加嚴峻。通過104屆廣交會成交情況和我們對出口企業的調研看,明年綿陽市主要出口企業長虹集團公司總體出口將在今年基礎上預計下降30%,減少約3600萬美元;九洲集團公司預計下降20%,減少約3200-3500萬美元;利爾化學公司預計下降12%,減少約500萬美元,長鋼進出口公司預計下降40%,減少約700萬美元。部分出口企業雖然能保持今年的水平或有所增長,但若無重大變化,明年綿陽市外貿出口預計在4億美元左右,在今年出口的基礎上將下降17%左右。
四川統計局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美國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大幅縮水以及失業率的不斷上升,使美國居民消費支出大幅縮減,美國經濟增長將嚴重下滑。本次經濟調整周期不會太長。美國房地產市場調整一般需要3-5年時間。此次美國金融危機使金融和房地產兩大支柱產業深陷危機,但目前實體經濟和高科技經濟基礎沒有動搖。
對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可能不斷調整
分析認為,美國是我國工業企業重要的產品市場,相關分析表明,如果美國經濟增長率下降1個百分點,將影響我國出口增幅回落近6個百分點。2007年,我國持有美國國債4055億美元,約占外匯儲備的26.5%,美元每貶值一個百分點,我國將損失40億美元。
面對形勢的不斷變化,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將不斷調整,但有幾點可以肯定,一是繼續購買美國債券可能性較大,二是擴張性財政政策將發揮作用,三是緊縮貨幣政策將有所松動,四是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步伐很可能加速。
對四川:金融危機直接影響較小
談到本次美國金融危機,四川統計局分析人士認為,四川經濟外向度不高,2007年外貿依存度略高於10%,比全國低約50個百分點,因此,金融危機對四川經濟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調整對四川經濟有一定影響。
據悉,汶川地震使由政府主導的災區基礎設施、民生投資快速啟動,而工業企業投資增速回落較快。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可能實施的擴張財政政策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而國內資本流動性減少很可能使工業企業投資資金進一步減少,對四川經濟發展後勁將產生一定影響。
而四川工業企業購銷價格「剪刀差」比全國低,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東部企業的影響更為明顯。東部企業為降低成本、擴大國內消費市場將加速產業轉移,給四川承接產業轉移帶來機遇。
建議 加大中小企業財政金融支持力度
對於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四川省統計局提出了5點建議,首先是應加大中小企業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四川中小企業雖外向度不高,但隨之將面臨全國出口企業佔領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而且流動資金緊張、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尚未收到有效解決。因此,應積極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和減免稅收等財政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穩定發展。
第二就是加大承接產業轉移力度,面對東部工業加速產業轉移需求不斷增長給我省承接產業轉移帶來的機遇,應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政策規劃的研究與實施,重點解決好承接產業轉移中的體制性、機制性矛盾和問題,加快承接產業轉移進程。對於企業來講,四川企業應積極增強核心競爭力,審時度勢,搶佔先機,積極主動融入企業並購潮。
③ 我想知道四川綿陽這個地方怎麼樣
我是綿陽人,綿陽是個好地方,四川第二大城市了,不過還只能算中等城市,但非常適合居住。房價不高,1000-1600,黃金地段2000多一點。氣候適中,和成都一樣,夏不熱冬不冷。交通十分便利,在寶成鐵路上,有成綿高速、綿廣高速,到周遍縣、市的公路都是一級公路。市內現有環城公路一條,公交車線路60多條,在中等城市裡算是很多的了。綿陽市政建設、城市發展迅速,目前的目標是把綿陽建設成為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不用多說,看看綿陽機動車牌照是「川B」,就能夠體會到綿陽在四川的地位了,呵呵……
④ 綿陽怎麼被稱為:科技城
2018年綿陽電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繼2017年總產值第一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高達1067億元基礎上,再漲10.4%,實現總產值高達1178億元,佔四川省電子信息製造業的25%。 綿陽市審時度勢,著力打造綿陽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力爭二零二五年產值突破三千億元大關。
積極推動「互聯網+」的戰略,減低成本。移動互聯網是最新的信息技術的代表,對人們的生活、生產、勞動力、生產力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於資源的分配方式、生產的方式以及生活的方式都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21世紀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綿陽市要想推動信息產業升級發展,進入快車道,就需要把移動互聯網與傳統的模式相結合,利用移動互聯網的信息高效和流通孫暢的優勢打造一個「互聯網+」的新型合作平台,實現網路技術與現實資源的匹配以及分配、網路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相融合。這樣才能使得信息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釋放,提高資源資金的配置率。此外,移動互聯網的優勢還在於它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技術,不需要經營成本,因此對於產業的競爭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⑤ 綿陽有幾個區那個區最繁華那個位置房價在中等價位
綿陽市情-----綿陽市位於成都平原北端,距四川省會成都市98公里。轄區面積20249平方公里,人口520萬,其中:綿陽城區50平方公里、60萬人。
歷史悠久的綿陽,公元前201年設置涪縣,歷為州郡治所;1985年撤綿陽地區,建省轄地級市。行政區轄涪城區、遊仙區、綿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三台縣、安縣、梓潼縣、鹽亭縣、平武縣、北川縣,代省管江油市、省政府科學城辦事處。 1991年以來,綿陽先後被列為全國「軍轉民科技興市」、「優化資本結構」、「技術創新」、「綜合配套改革」等多項試點城市和四川省「加速兩個轉變」試點市。榮獲了「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和「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稱號,聯合國人居中心授予「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科技資源潛力巨大,是綿陽的突出特點和優勢。境內有獨立科研院、所43家,博士後流動工作站5個,民營科技實體近300個。在18個重要國防科研單位和數十個高科技企業中,既有「國寶」——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還有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和西南磁學研究等國家的「獨生子」。它們在核物理及其應用、空氣動力學、磁性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研究領域代表著中國一流水平。綿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內,建有「西部信息產業園」、「生物工程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和「精細化工產業園」,是今後綿陽科技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基地。全市現有各類科技人員17萬多人,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1名,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專家800多名。每年10月16日為綿陽市「科技節」。
電子工業是綿陽的支柱產業。2000年總產值達394億元,電子工業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7.5%,佔四川電子工業產值的70%以上,中國最大彩電基地——長虹公司是綿陽電子待業的龍頭企業。長虹彩電市場佔有率連續10年穩居全國第一,品牌價值達260億元。綿陽除彩電外,空調、VCD、高能環保電池、雷達通訊設備、有線電視設備、音響播控設備、寬頻多媒體設備、電子接插件、印製板、磁性材料、醫療儀器等諸多電子產品,均具有技術和市場的優勢。
在其它領域,電子信息、輻照加工、計算機軟體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納米技術、超微粉碎技術及製品、熱縮技術及製品、環保工程、超硬材料、機電一體化、油脂精細化工、生物制葯、基因工程、絕緣材料、汽車零部件、水泥、不銹鋼材等產品也有較強的競爭力。
在各種經濟形式中,具有代表性的綿陽企業及品牌有:長虹彩電、長城特鋼、九州寬網、湖山音響、華豐電器、雙馬水泥、久遠電梯、豐谷酒業、太極葯業、華潤啤酒、貴族卷煙、梅林罐頭、雙匯食品、東方絕緣材料、新華內燃機、西普芥酸、鐵騎飼料等。 綿陽氣候溫濕,土地肥沃,總耕地面積3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8%。盛產糧、油、豬、蠶、棉等多種農副產品,是四川重要的糧、油、豬基地。綿陽自然資源豐富。有水能蘊藏量300萬千瓦、天然氣儲量超過100億立方米;煤、鐵、錳、金、石灰石等礦產資源57種。有麥冬、附子、天麻、蟲草等傳統出口中葯材20多種;境內的原始森林,有大熊貓、金絲猴、雲豹等國家保持的珍稀動物55種;在人文資源和旅遊資源方面,有竇團山、李白故里、白龍宮溶洞、羅浮山、白水湖、大廟山、報恩寺、魯班湖、富樂山等風景名勝和眾多「三國」遺跡;有王朗、小寨子溝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及鹽亭國家級森林公園等。市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在綿陽的447件國家一、二級文物中,漢代人體經胳漆雕、大銅馬、搖錢樹、說唱俑、銅佛像被稱為「五絕」。「三國」遺跡攬勝、「工科」旅遊、生態旅遊極具魅力。
綿陽的教育、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綿陽有西南科技大學、民航飛行學院、綿陽師范學院等普通和成人大學9所,中等專業學校19所,有包括6所國家級示範高中和多所省重點中學在內的普通中學3489所,全市普通九年義務教育;新聞事業發展迅速,報刊、廣播、電視等地方媒體齊全;「科學城」有全國唯一的核科學技術館;市區有省內一流的體育中心、廣播電視中心、文藝中心、圖書館和在建的博物館、藝術大劇院等;有2個國家「三甲」醫院在內的綜合醫院17家、專科醫院8家;有人民公園、西山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官、科學城兒童公園等10個公園和文化廣場、五一廣場、濱江廣場、鐵牛廣場、青年廣場等環境優美的休閑健身廣場8個。城區市民人均佔有公共綠地6.3平方米;城市四季常綠、三季有花,三江環抱,碧水藍天。
綿陽城市發展迅速,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水電氣供應充足,垃圾無害化處理。8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規劃面積已建成50平方公里,現城市道路總長235公里,開通城市公交線路47條;繼成綿高速公路、寶成鐵路復線建成通車後,形成城中水面5.06平方公里的「三江工程」和綿陽空港——南郊民航機場,已先後建成使用。具有現代水準的金融、通信、商貿、檢驗檢疫、空港、鐵路口岸等設施一應俱全。
綿陽這方熱土,曾孕育出大禹、嫘祖、蔣琬、李白、沙汀、鄧稼先、馮達仕等眾多傑出人物。勤勞聰慧的綿陽人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旗幟,堅持改革開放和科教興市,鑄造出以長虹為代表的民族工業品牌和「用科技造福人類」的企業文化,形成了激勵市民「團結奮進、自強爭先、創新實干、富民興綿」的綿陽精神。
開放的綿陽廣交朋友,國內外友好往來與經濟技術合作日益頻繁。綿陽已與世界10個國家的15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關系,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投資、經貿往來與合作關系,已有228家「三資」企業在綿陽落戶發展,綿陽是西部大開發的投資熱點。
綿陽建市後,創造了西部中等城市加速邁向工業文明和現代化大城市的新鮮經驗,闖出了一條「三結合」(國際慣例+國內經驗+綿陽實際)、「四突破」(突破難點轉換機制、付出代價調整結構、打破界限重組資產、全面實施社會保障)的改革之路。綿陽成為四川經濟增長最快、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七.五」到「九.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以上。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產值317億元,工業增加值107.3億元,財政收入28.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23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元。綿陽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省第二,名列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重慶、成都、西安、昆明之後,居西部城市的第五位。
國家確定建設綿陽科技城,制定了綿陽科技城發展綱要,明確了綿陽城市定位和奮斗目標。綿陽未來十年的總體目標是: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資源環境支撐體系,經濟步入良性循環軌道,持續、高速、健康發展;發揮綿陽科技潛能,重點發展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把「科技城」建設成中等發達國家城市水平的現代化城市;把綿陽建設成西部經濟強市、國內重要的科研技術創新基地和生態環境保護示範區。
⑥ 中國城市經濟實力排名
2016中國城市GDP詳細排名:
1.上海26688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415萬)
2.北京24541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
3.廣州(廣東1)20004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93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
5.天津178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547萬)
6.重慶17010億元,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
7.蘇州(江蘇1)15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
9.成都(四川1)11721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萬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
區間分析: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作為前沿陣地的廣東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前幾年發展迅猛的成都進入經濟結構調整階段,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杭州在長三角地區率先完成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未來幾年在全國的排名有望繼續前移。
11.南京(江蘇2)1045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24萬)
12.青島(山東1)101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13.長沙(湖南1)9309億元,同比增長9.4%(人口:743萬)
14.無錫(江蘇3)9157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651萬)
15.佛山(廣東3)86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735萬)
16.寧波(浙江2)856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83萬)
17.大連(遼寧1)815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669萬)
18.鄭州(河南1)792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957萬)
19.沈陽(遼寧2)7644億元,同比增長3%(人口:829萬)
20.煙台(山東2)7003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702萬)
區間分析:南京、青島前幾年受舉辦國際盛會利好而發展迅速,但隨著盛會結束,經濟增速也隨之放緩,進入相對平穩期;大連、沈陽受東北地區整體經濟形勢影響,發展速度相對緩慢。
21.濟南(山東3)68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06萬)
22.東莞(廣東4)6770億元,同比增長8.1%(人口:832萬)
23.泉州(福建1)661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51萬)
24.南通(江蘇4)6607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0萬)
25.唐山(河北1)6474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80萬)
26.西安(陝西1)648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71萬)
27.哈爾濱(黑龍江1)62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01萬)
28.合肥(安徽1)62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779萬)
29.福州(福建2)605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734萬)
30.長春(吉林1)586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767萬)
區間分析:濟南最大發展障礙是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但一直沒下定決心根治。號稱第二條經十路的劉長山路二期工程一再推諉,如同「血栓於腦、偏癱在身」,成為阻礙其快速發展的首要因素;泉州、福州受「一帶一路」政策帶動,短期內還將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
31.石家莊(河北2)5822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49萬)
32.濰坊(山東4)5746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927萬)
33.徐州(江蘇5)57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67萬)
34.常州(江蘇6)570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470萬)
35.溫州(浙江3)5110億元,同比增長8%(919萬)
36.紹興(浙江4)4800億元,同比增長5%(501萬)
37.鄂爾多斯(內蒙古1)4678億元,同比增長7.3%(人口:201萬)
38.濟寧(山東5)46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08萬)
39.淄博(山東6)440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464萬)
40.大慶(黑龍江2)4350億元,同比增長1.5%(人口:281萬)
區間分析:合肥承接江浙滬產業轉移的同時,匯集安徽全省優質資源,提升了經濟增速,未來幾年仍有望保持;濰坊曾經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增速放緩;大慶石油資源日益枯竭,發展趨緩,迫切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41.鹽城(江蘇7)438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21萬)
42.揚州(江蘇8)4375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461萬)
43.昆明(雲南1)4370億元,同比增長6.4%(人口:726萬)
44.南昌(江西1)436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30萬)
45.臨沂(山東7)4305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124萬)
46.東營(山東8)4013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209萬)
47.包頭(內蒙古2)3969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276萬)
48.台州(浙江5)3930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603萬)
49.泰州(江蘇9)3924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08萬)
50.嘉興(浙江6)3836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455萬)
區間分析:揚州近年來的經濟增速一直位居江蘇省前列,良好的區位優勢使其在省內的城市地位逐步提升。南昌、臨沂作為紅色旅遊目的地城市,日益受到國內外遊客的青睞,經濟增速持續高位運行。
51.洛陽(河南2)3795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662萬)
52.廈門(福建3)3737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67萬)
53.鎮江(江蘇10)3706億元,同比增長9.1%(人口:311萬)
54.金華(浙江7)3662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36萬)
55.泰安(山東9)3630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556萬)
56.南寧(廣西1)3629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666萬)
57.滄州(河北3)362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680萬)
58.襄陽(湖北2)3600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550萬)
59.宜昌(湖北3)3591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405萬)
60.邯鄲(河北4)350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917萬)
區間分析:廈門近年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增速有所放緩,但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已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泰安是中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級市之一,隨著「中外著名旅遊目的地」品牌和旅遊大項目建設,其經濟增速在未來很長時間都有望高位運行。
61.榆林(陝西2)3412億元,同比增長5%(人口:375萬)
62.惠州(廣東5)3390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476萬)
63.呼和浩特(內蒙古3)3319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300萬)
64.威海(山東10)3257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280萬)
65.中山(廣東6)3213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312萬)
66.保定(河北5)3150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1017萬)
67.漳州(福建4)3111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496萬)
68.貴陽(貴州1)3077億元,同比增長11%(人口:468萬)
69.吉林(吉林2)3001億元,同比增長6%(人口:441萬)
70.德州(山東11)299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650萬)
區間分析:威海作為世界宜居之都和中國首個國家衛生城市,其環保至上的發展思路帶給今天的中國以深刻啟示,其絕佳的城市環境未來將更好地推動實體經濟增長。鞍山是老牌工業強市,在國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帶動下,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有望提速。
71.鞍山(遼寧3)2988億元,同比增長3%(人口:364萬)
72.太原(山西1)2985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429萬)
73.聊城(山東12)2905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591萬)
74.烏魯木齊(新疆1)2824億元,同比增長10.1%(人口:353萬)
75.衡陽(湖南4)282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4萬)
76.常德(湖南3)2819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607萬)
77.岳陽(湖南2)2735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59萬)
78.南陽(河南3)272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1009萬)
79.淮安(江蘇11)2717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564萬)
80.茂名(廣東7)2679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601萬)
區間分析:烏魯木齊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利好,近年來經濟增速不斷走高,並且還將長期保持這一勢頭。貴陽自從開始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其經濟增速就不斷提升,這給很多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落後的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81.濱州(山東13)2587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80萬)
82.蕪湖(安徽2)2571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365萬)
83.湛江(廣東8)25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16萬)
84.菏澤(山東14)255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843萬)
85.江門(廣東9)2406億元,同比增長7.4%(人口:448萬)
86.柳州(廣西2)2401億元,同比增長7.2%(人口:375萬)。
87.株洲(湖南5)2395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395萬)。
88.許昌(河南4)2385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431萬)。
89.咸陽(陝西3)2362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527萬)
90.棗庄(山東15)2357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94萬)
區間分析:蕪湖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相對滯後,隨著其加快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的步伐,未來幾年還會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咸陽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但並未像西安那樣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發展仍有跨越式提升的潛力。
90.廊坊(河北5)2312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450萬)
91宿遷(江蘇12)2306億元,同比增長9.3%(人口:485萬)
92.周口(河南5)2299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880萬)
93.連雲港(江蘇13)2297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507萬)
94.湖州(浙江8)2238億元,同比增長7.7%(人口:262萬)
96.蘭州(甘肅1)2220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401萬)
97.郴州(湖南6)217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469萬)
98.新鄉(河南6)2133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600萬)
99.通遼(內蒙古4)2112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13萬)
100.遵義(貴州2)2100億元,同比增長12%(人口:800萬)
區間分析:連雲港的經濟發展水平處於華東沿海地區墊底水平,因此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間;遵義隨著紅色旅遊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經濟總量的提升;蘭州作為西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經濟總量連續多年維持在全國10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