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世界經濟大危機有哪些

世界經濟大危機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07 21:49:15

① 世界上一共有幾次重大的經濟危機

世界歷史上的經濟危機
1637年鬱金香狂熱
1720年南海泡沫
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1857)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73-1975石油危機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97東南亞金融危機
08年次貸危機

② 近代世界歷史有哪些經濟危機或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及現在世界還存在哪些危機

1636年 荷蘭鬱金香崩盤 1720年9月英國南海泡沫崩盤 其中1717年到1720年三年間為投機狂潮上升階段 第一次經濟危機 1788年 繁榮期 1789年—1792年 英國紡織業發展 銀行貸款使籌集資金更主容易,工業 投資迅猛增長,投資品需求旺盛,生產能力迅速擴大,出口不斷增加 第二次經濟危機 1793年 1792年末,物價開始下降,破產事件開始增加。1793年英國對法國宣戰,英國 對法國及歐洲大陸的出口嚴重萎縮,物價急劇下跌, 到1794年,工商業的狀況 開始好轉。 繁榮期 1795年 第三次經濟危機 1797年 1794年到1795年,英國農業歉收,糧價飛漲,工業品的需求下降。 繁榮期 1798年—1800年 1806年—1809年 好景持續了12年 第四次經濟危機 1810年—1814年 1809年英國農業再度歉收,國內市場嚴重萎縮。1810年物價下跌40-60%。正在市場一片恐慌之際,1811年春,美英開戰,美國再次對英國實行禁運。雪上加霜的打擊。 繁榮期 1815年 英美戰爭結束,英國商品對美國輸出額從1814年的8000英鎊激增至1330萬英鎊。於是,英國工業空前繁榮。 第五次經濟危機 1816年 1816年,英國對美輸出額下降了28%。同時,由於軍事訂單下降,黑色冶金業和煤炭工業第一次生產過剩,原來每噸高達20英鎊的鐵價跌至8英鎊。 繁榮期 1817年—1818年 1817年至1818年在英國推銷的外國公債數量達到3800萬英鎊。巨額資金外流讓外國增加了購買能力,英國工業的剩餘生產能力才被部分吸納。 第六次經濟危機 1819年—1822年 1819年,英國經濟陷入了第六次經濟危機。全國食品消費量比1818年減少三分之一。1819年破產事件超過1815-1816年危機的最高點 繁榮期 1824年 這次危機持續很長時間,直到1824年才出現新的繁榮。嚴重的生產過剩使資本家不敢投資,利潤源源不斷變成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從1821年到1825 年,倫敦交易所共對歐洲和中南美洲國家發行了4897萬英鎊公債,而英格蘭銀行對國內私人貸款卻急劇萎縮。這些公債轉過來又成為對英國商品的購買力。 第七次經濟危機 1825年 供大於求 1825年下半年,物價終於開始下跌這場危機使紡織工業設備開工率下降了一半,紡織機械如花邊機的價格下跌了75%-80%, 繁榮期 1826年—1828年 1834年—1836年 鐵路業興起,帶動冶金、煤炭、機車製造業的發展,運輸成本迅速降低,進而帶動其他工業的發展,英國經濟經歷了長達近12年的繁榮。1834年到1836年繁榮階段之一,1833年到1836年農業大豐收,糧食價格下跌到60年來的最低水平,從而使工業品市場擴大,此間向美國輸出資本和商品。 第八次經濟危機 1837年—1843年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這樣,1837年開始的危機就變得格外嚴重,美國的蕭條從1837年到1842年 也持續了六年。。 繁榮期 1843年—1845年 英國啟動了新一輪繁榮。這一輪繁榮的主要成因是冶金和機械製造技術的飛速進步。 第九次經濟危機 1847年—1850年 1847 年秋,鐵路投機終告破產,英國第九次經濟危機開始了。繁榮期 1851年—1854年 1855年—1856年 英 國在1850年前後走出危機,轉入一個長達7年的繁榮期,並帶動其他各國擺脫危機。 1854年到1857年的繁榮是靠金融投機支撐的。一旦金融系統崩潰,實業必將以更大規模破產。第十次經濟危機 1857年—1858年 1857年中與1856年初相比,棉價上漲了37%,棉紗上漲28%,糖上漲4%,澳大利亞羊毛上漲50%,咖啡上漲44%,煙草上漲100%。 1857年秋,靠空頭支票、出口信貸生存的進出口商首先大批破產,繼之,銀行紛紛倒閉。1857年12 月英國的工業產值下降了一半,但存貨卻增加了。紡織工業、冶金工業、煤炭工業都大規模停工、減產,物價急劇回落。美國的冶金工業和紡織工業減產 20%-30%,鐵路建設工程量縮減一半,許多煤礦關閉,煤價大幅度下跌。美國農業這回也損失慘重,在西部,糧價下跌了60%-70%,90%以上的農民無力償還債務。 繁榮期 1860年—1863 1864年—1865年 1860年,世界經濟開始新一輪高漲。第十一次經濟危機 1867年—1868年 事實上,早在1864年,英國鐵路建設規模就縮減了40%,造船業也在1864年達到生產的最高峰並開始收縮。英印貿易逆差在1864年高達3200萬英鎊,黃金外流嚴重,1867年春,英國棉花紡織工業生產縮減20%-25%,絲織品輸出減少23%。毛紡織業出口1868年比1866年下降30%。生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英國的重工業。1867年鐵路建設比 1866年下降30%。1866年中,蘇格蘭地區137座煉鐵爐大半停止生產。造船業從1865年到1867年下降達40%。不巧的是,歐洲糧食連年歉收,1867年到1868年期間的小麥平均價格比1864年到1865年高50%-60%,從而進一步縮小 了工業品市場需求。英國的危機於1867年蔓延至法國繁榮期 1865年—1872年 從 1865年到1873 年,美國鐵路投資約20億美元,其中在英國籌集的資金約佔一半。第十二次經濟危機 1873年—1879年 維也納交易所危機引發了第十二次世界經濟危機,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紐約金融市場的一片恐慌,鐵路股票紛紛下挫。繁榮期 1879年—1881年 美、德兩國先後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經濟優勢轉變成政治優勢了。歷史是相信強權的經濟上的優勢才能有保障。第十三次經濟危機 1882年—1883年 1882 年,美國鐵路建設退潮,引發世界經濟史上的第十三次經濟危機。第十四次經濟危機 1890年—1893年 1890年3月,德國股票市場暴跌,此後股價連續下降兩年多。繁榮期 1894年—1899年 德國經濟於1893年開始復甦,美國於1895年回暖。第十五次世界經濟危機 1900年—1903年 1899年夏天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俄羅斯,隨之工業生產陷入危機。日本在1900年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 第十五次世界經濟危機 1900年—1903年 1899 年夏天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俄羅斯,隨之工業生產陷入危機。繁榮期 1905年—1906年 1905 年美國最後一個擺脫危機並迅速轉入高漲。帶動這一輪高漲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鐵路和重工業建設。第十六次世界經濟危機 1907年-1908年 1907年到1908年,美國破產的 信貸機構超過300個,負債達 3.56億美元,大多數銀行則停止支付現金。繁榮期 1909年—1912年 1909年起,美國、法國經濟開始復甦並很快進入高漲階段,德國到1912年才走向高漲,英國則更晚。1913年新一輪經濟危機已初露端倪。但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轉入戰時計劃經濟,危機遂告消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1918年 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歐洲是這次戰爭的主戰場,英、德、法、俄等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霸權互相拚死廝殺,元氣大傷,唯獨美國在戰爭中增強了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一躍為資本主義世界名列首位的經濟大國。 繁榮期 1923年—1926年 1927年—1928年 1920 年坎宮-1921年離宮以後,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生產的高漲刺激了其信用的膨脹。第十七次經濟危機 1929年—1933年30年代大蕭條:美國工業生產在1929年6月達到最高峰,10月間工業生產指數開始迅速下降,市面也逐漸衰落下去。繁榮期: 1934年—193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1945年 第十八次經濟危機 1948年—1949年 1948 年8月開始至1949年10月結束。這次危機是美國經過了戰後短暫的繁榮後的突然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2年—1974年 發生在1973年前後。第十八次經濟危機: 1973年—1975年 高物價 高通脹率 70年代滯脹經濟危機 發生的以滯脹為特徵(生產停滯或緩慢發展和通貨膨脹並存的現象)的嚴重世界性經濟 1974年日本批發物價上升了31.4%,消費物價上漲了24.3%。繁榮期 1977年—1978年 第二次石油危機 1979年—1981年 發生於1979年至1981年。第十九次經濟危機: 1979年-1982年 高 物價 高通脹率 1979-1982年,在西方世界發生了更嚴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繁榮期 1983年—1989年 1983-1990年間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80年代經濟的恢復和快速發展的好勢頭,西方世界經濟一度回升 第三次石油危機 1990年第二十次經濟危機 1990年—1992年 90 年代初經濟危機 1990年7月起, 美國首開危機記錄, 很快波及加拿大、日本、歐洲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年—1995年 亞州金融危機 1997年—1998年 互聯網泡沫危機 2000年—2001年現在世界上有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2011年歐美主權債務危機。

③ 梳理世界上幾次知名的經濟危機

世界上只有經歷了兩次比較大的經濟危機,第一次是在1919年發生的經濟大危機標志,是金融危機2020年。

④ 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爆發過幾次各是什麼時間

影響全球的較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有六次,分別是:

1、1929年至1939年:大蕭條;

6、2007年至2011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

拓展資料:

1、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2、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指資產價值超越實體經濟,極易喪失持續發展能力的宏觀經濟狀態。泡沫經濟經常由大量投機活動支撐,本質就是貪婪。由於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因此其資產猶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經濟學上稱之為「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經常會由於支撐投機活動的市場預期或者神話的破滅,而導致資產價值迅速下跌,這在經濟學上被稱為泡沫破裂。

3、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全球「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動盪引起的金融危機。一場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⑤ 世界上出現了幾次經濟危機啊!

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危機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機與危機之間的間隔表現了一定的規律性。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發生普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來,隨後發生危機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以及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又發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發生一次危機。 從一次危機爆發到下次危機開始之間的這個期間,構成資本主義再生產的一個周期,或稱經濟周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每一個周期都包括危機、蕭條、復甦、高漲四個不同的階段。戰後的周期雖然發生了某些形態變化,但四個階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礎。 關於經濟危機的周期性,有兩個問題需要研究。一個是周期性的原因,一個是周期長短的原因。 關於周期長短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還沒有占統治地位的時候,主要是由固定資本更新的周期決定的。固定資本的更新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物質基礎。固定資本的更新必然會引起對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的大量需求,從而促進生產資料生產的恢復和發展。這反過來又會增加就業,提高勞動群眾的購買能力,擴大消費資料市場,從而促進消費資料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因此,固定資本的更新為資本主義經濟走出危機准備了物質條件。同時,它又會引起新的一輪生產過剩,為下一次經濟危機提供物質基礎。在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階段,把物質磨損和精神磨損合起來看,大工業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部門的固定資本,平均大約10年左右就需要實行更新,固定資本的這個平均的生命周期,是決定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一個重要因素,為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的間隔時間創造了物質基礎。 不但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中,沒有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就是在資本主義的早期,其經濟危機也是不規則的。當時,由於資本主義大工業還不夠發達,固定資本的再生產還沒有能夠成為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盡管當時的英國頻繁出現過1788年、 1793年、1797年、1803年、1810年、1815年和1819年的經濟危機,但它們的出現和交替是沒有規則的,而且從整個社會來看,危機還是一種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只有當大機器工業發展到對整個社會生產產生決定性影響的程度時,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危機才逐漸轉變為波及一切主要工業部門、震撼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周期性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1825年首先在英國爆發的危機,就是最早一次這樣的危機。 固定資本的更新固然是經濟周期的物質基礎,對危機間隔時間的長短有重大影響,但也不能把這一點絕對化了。上述論斷,對於1825年以後的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以及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是有效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時期,情況卻發生了變化。決定周期長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資本的更新以外,還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加強干預經濟的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延緩或加速經濟危機的爆發,情況是錯綜復雜的,在當代,不能只用固定資本更新這樣一個因素去解釋經濟周期的長短。自1825年英國開始出現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產過剩危機以來,每隔一定期間就要發生一次。除了上面談到的19世紀發生的幾次危機以外,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又發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 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又發生了次數不等的經濟危機。到目前為止,就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看,發生經濟危機的次數是: 美國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 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 聯邦德國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 法國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 英國7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2008年爆發的目前仍處於金融危機階段)

⑥ 世界性的金融危機有幾次分別是什麼

主要有以下6次。
1.1929年至1939年:大蕭條。隨著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股市崩盤,一場毀滅性的經濟大蕭條席捲了幾乎所有工業化國家,並在一些國家持續十年之久。大蕭條期間,美國最高失業率達到25%,德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失業率一度接近30%。美國經濟在1933年陷入谷底,工業產出下降到衰退前的65%。
2.1973至1975年: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宣布對美國等國實行石油禁運,同時聯合其他產油國提高石油價格,從而導致石油危機爆發。這場危機在主要工業國引發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超過20%。
3.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債務危機。自20世紀60代起,拉美國家大舉外債發展國內工業,外債總額在80年代初超過3000億美元。1982年,墨西哥宣布無力償還外債,觸發了震動全球的「債務危機」。債務問題嚴重阻礙了拉美地區的經濟發展,拉美國家1988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800美元,退回到70年代的水平。
4.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1990年,日本的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在持續數年的過度增長後,開始出現災難性下跌。由於資產全面縮水,日本在10年中經歷了漫長的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9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增長停滯,進入「零增長階段」。
5.1997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在美國提高利率、美元增值的背景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亞洲國家出口不斷下降。1997年7月,隨著泰國宣布泰銖實行浮動匯率制,亞洲國家普遍出現貨幣貶值,爆發金融危機。此次危機中,印尼、泰國和韓國是遭受損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三國GDP在兩年內分別縮水83.4%、40%和34.2%。
6.2007年至2011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長期以來,美國金融機構盲目地向次級信用購房者發放抵押貸款。隨著利率上漲和房價下降,次貸違約率不斷上升,最終導致2007年夏季次貸危機的爆發。這場危機導致過度投資次貸金融衍生品的公司和機構紛紛倒閉,並在全球范圍引發了嚴重的信貸緊縮。

⑦ 世界上一共有幾次重大的經濟危機

1、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1857)

1857年秋季,美國還爆發了貨幣危機,整個銀行系統癱瘓了,美國的貨幣危機在10月中旬達到了頂點,當時紐約63家銀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貼現率竟然超過了60%,股票市場行市則下跌了20-50%,許多鐵路公司的股票跌幅達到80%以上。

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蔓延到英國和歐洲大陸,引發了一陣又一陣的破產浪潮。1857年經濟危機波及面很廣,之後,爆發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其後,奴隸制的消滅、宅地法的實施、重工業的發展,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2、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

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延續時間最長、波及范圍最廣、打擊最為沉重的一次經濟危機。企業破產倒閉的數目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工人失業人數激增,失業率一般高達30%以上。物價和股票價格猛跌。

3、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上午9時30分,紐約股市一開盤,道·瓊斯指數經過一段顫動後突然下跌,截至休市,道·瓊斯指數暴跌508.32點,跌幅達22.62%,超過了1929年10月29日紐約股市暴跌的紀錄。

如果將抽象的指數折算成貨幣,這一大紐約股市下跌使市場喪失了5000億美元的市值。這個數字幾乎相當於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

4、2007-2008年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為緩解次貸風暴及信用緊縮所帶來的各種經濟問題、穩定金融市場,美聯儲幾月來大幅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並打破常規為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直接貸款及其他融資渠道。美國政府還批准了耗資逾15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

另外放寬了對房利美、房地美(美國兩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融資、准備金額度等方面的限制。2000億美元的可能代價,接管了瀕臨破產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7)世界經濟大危機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的後果可能是:

1.社會動亂;

2.國民經濟調節和經濟恢復;

3.政變。

經濟危機爆發,加劇了社會各種矛盾的深化。

主要表現在:

1、經濟危機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破壞。

2、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3、經濟危機進一步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

4、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

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存在矛盾。經濟危機是矛盾激化的產物,反過來它又促進經濟在起伏波動中繼續向前發展。

在當代,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轉嫁危機與反轉嫁危機的矛盾;加劇了國家相互之間的爭奪商品市場和輸出危機的矛盾。總之,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的各種矛盾,它是世界動亂的重要經濟根源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經濟危機

網路-世界性經濟危機

⑧ 世界上總共發生過多少次經濟危機

世界歷史上歷次金融危機
一、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二、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丶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三、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四、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五、1929年大崩潰
華爾街有史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1922—1929年,美國空前的繁榮和巨額報酬讓不少美國人捲入到華爾街狂熱的投機活動中,股票市場急劇升溫,最終導致股災,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
六、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無數的人陷入了痛苦。
七、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1995年,墨西哥發生了一場比索匯率狂跌、股票價格暴瀉的金融危機。不僅導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讓歐洲股市指數、遠東指數及世界股市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香港恆生指數大跌,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日本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九、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賤賣、摩根斯坦利尋求合並,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⑨ 歷史上經歷了哪幾次全球性經濟危機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低迷。
1929-1933年是經濟大危機。持續時間特別長,影響范圍特別廣,破壞性特別大。二戰就與此有關。
1997年,東南亞經濟危機,美歐及東南亞各國,及中國香港都廣受影響。
還有現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
只知道這么多。以下是別人的。感覺不錯。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發生普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來,隨後發生危機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以及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又發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發生一次危機。戰後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最突出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是1973~1975年的危機和1980~1982年的危機,這兩次危機都是在「停滯膨脹」 的背景下發生的。80年代初的危機更具有新的特色,這是一次同期性的經濟危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危機的時間非常接近。1979年7月英國首先爆發危機,加拿大於同年10月工業生產出現下降,美國於1980年 2月陷入危機,其他國家在1980年爆發危機的有比利時(2月)、日本(3月)、聯邦德國(4月)、荷蘭(4月)、法國(5月)、義大利(5月)、愛爾蘭(6月)。

⑩ 世界上的四次經濟危機分別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其實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危機有好多次,比較著名的有以下的:一、1637年鬱金香狂熱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二、1720年南海泡沫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丶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三、1837年恐慌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四、1907年銀行危機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五、1929年大崩潰華爾街有史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1922—1929年,美國空前的繁榮和巨額報酬讓不少美國人捲入到華爾街狂熱的投機活動中,股票市場急劇升溫,最終導致股災,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六、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無數的人陷入了痛苦。七、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4—1995年,墨西哥發生了一場比索匯率狂跌、股票價格暴瀉的金融危機。不僅導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讓歐洲股市指數、遠東指數及世界股市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7月,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香港恆生指數大跌,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日本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九、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賤賣、摩根斯坦利尋求合並,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閱讀全文

與世界經濟大危機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9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9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8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5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1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3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