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社會屬於什麼

經濟社會屬於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06 11:09:29

A. 什麼是經濟社會

經濟社會學
經濟社會學economic sociology

研究經濟和社會的相互關系以及經濟運行過程中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規律的社會學分支學科。

起源和發展
經濟社會學萌芽於19世紀中葉。一般認為,對經濟社會學學科地位的認定最早作出貢獻的,是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他在《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中將社會學分為一般社會學、社會形態學和社會生理學三部分,其中經濟社會學是社會生理學中的一個分支。他在1902年的《社會學年鑒》中明確地指出,經濟社會學和宗教社會學、犯罪社會學等同屬社會學的分支領域。
在中國,龍家驤於1932年翻譯出版了法國社會學家R.莫尼埃的《社會學與經濟學》一書。該書探討了兩個學科的交叉關系。社會學家孫本文在他的《社會學原理》(1935)一書中指出,經濟社會學和家庭社會學、組織社會學同是社會學的分支學科。
早期對經濟社會學的理論建設作出貢獻的學者,有K.馬克思、M.韋伯、迪爾凱姆、T.B.凡勃倫等。馬克思的《資本論》(1867~1910)是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和運動規律的巨著。他指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根源於資本主義的社會經濟結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乃至最終必然會到來的滅亡的結果,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作用和運動的結果。韋伯從心理和文化角度探討資本主義的起因。他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20)中認為,加爾文教派所宣傳的教義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備。他用行動的合理性和組織的合理性來描述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向。韋伯的《經濟與社會》(1921~1922)
一書是經濟社會學的名著。迪爾凱姆在《社會分工論》(1893)中,分析了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分工與社會團結的關系,指出從機械團結向有機團結的過渡,是分工發展的結果;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分工給社會帶來了進步,同時也帶來很多社會經濟問題。凡勃倫在他的《有閑階級論》(1899)中,標榜自己與正統經濟學不同之處是要尋找和分析經濟行動的非經濟意義。他指出了炫耀消費行動的顯功能和潛功能,分析了有閑階級、企業營利者和機器操作者之間的矛盾沖突,希望出現工程師集團來管理社會。
當代較有影響的經濟社會學家有美國的T.帕森斯、N.J.斯梅爾塞、J.A.熊彼特和日本的富永健一等。帕森斯和斯梅爾塞合著的《經濟與社會》(1956),用結構功能的分析方法研究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的關系,指出經濟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在其運行的過程中存在著和其他系統的能量交換。斯梅爾塞的《經濟生活中的社會學》(1963),闡述了經濟社會學的發展史和主要研究領域,對經濟社會學的學科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富永健一受教於斯梅爾塞,1973年主編的《經濟社會學》一書,在學科化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理論體系和主要研究內容
經濟社會學的理論體系尚無定論,有人將它概括為主要由經濟行動論、社會經濟結構論、社會經濟變遷論、社會經濟戰略論組成。經濟行動是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作用的結果,它的主體是社會人而非經濟人,行動所追求的目標並非獲得最大利潤,而是多層次需求的滿足。經濟系統是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社會系統的各個子系統之間互相提供功能滿足,使社會的階級階層結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工業化引起的社會流動和社會結構重組是普遍的現象,由此社會從機械團結向有機團結過渡。當代經濟社會學關注的重點在社會經濟變遷的理論構建上,集中探討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變遷所具備的心理特質、發展的指標體系、發展中的協調與失調等問題。由此產生了後工業社會論、富裕社會論和社會指標運動。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論是社會經濟變遷論的延伸。它從長遠的觀點研究一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道路,在摸清資源、認清國力的前提下,提出發展的對策。
經濟社會學研究的具體內容,各國有所不同,大體可歸納為5個方面:

①社會群體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群體是經濟活動的決定因素。不同類型群體結構對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起著不同的影響。
②影響經濟發展的各種社會因素及發生作用的社會條件,如政治、文化、教育、人口等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③經濟行為與社會行為。研究支配人們經濟行為的主要因素。
④對經濟過程進行社會學分析,包括對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過程的社會學分析,各經濟集團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
⑤研究經濟政策實施的社會依據和社會條件。
與經濟學的關系及其作用
經濟社會學與經濟學的異同,主要表現為學科領域相異,對象領域相似,在研究經濟行動中,經濟社會學研究經濟過程中經濟因素與非經濟因素的相互作用,經濟學則偏重於研究這一過程中的經濟因素。
經濟社會學是在社會經濟問題日益尖銳復雜的背景下產生的。它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起到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理論上的依據,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提供決策的科學根據,從而避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而出現的種種社會問題。

B. 社會與經濟社會有什麼區別

社會主要指的是社會的各個方面的總和,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而經濟社會主要指的是國民經濟領域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經濟運行對社會的各種影響。

C. 什麼叫經濟社會

  1. 經濟社會研究經濟和社會的相互關系以及經濟運行過程中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規律的社會學分支學科.

  2. 經濟社會主要由經濟行動論、社會經濟結構論、社會經濟變遷論、社會經濟戰略論組成。經濟行動是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作用的結果,它的主體是社會人而非經濟人,行動所追求的目標並非獲得最大利潤,而是多層次需求的滿足。

  3. 經濟系統是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社會系統的各個子系統之間互相提供功能滿足,使社會的階級階層結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工業化引起的社會流動和社會結構重組是普遍的現象,由此社會從機械團結向有機團結過渡。

  4. 當代經濟社會學關注的重點在社會經濟變遷的理論構建上,集中探討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變遷所具備的心理特質、發展的指標體系、發展中的協調與失調等問題。由此產生了後工業社會論、富裕社會論和社會指標運動。

D. 怎樣的社會才算是經濟社會

社會的屬性本身就是以經濟為基礎多元結構發展模式。不存在所謂經濟社會和普通社會的區別這種說法。

E. 經濟社會與社會經濟的區別哪個范圍大

經濟社會是社會的范疇,社會經濟是經濟的范疇,經濟社會大

F. 科學發展觀解釋中的「經濟社會」是什麼意思

「經濟社會」是指「經濟」和「社會」。「社會經濟」是指社會的「經濟」。LZ可以參考以下內容來理解:
我們可以把整個社會劃分為三個基本領域,即經濟、政治和文化。整個社會的發展包括經濟發展、政治發展和文化發展。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統一、全面發展的社會。只有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只有三個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
全面發展:就是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
協調發展:是指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發展要相適應,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可持續發展: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經濟建設、經濟發展是整個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對社會的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正是因為經濟在社會發展決定性地位和作用,所以我們經常說把經濟社會放在一起。

G. 現在是經濟社會,指的是什麼

經濟社會指的是以社會學的視角來觀察和解釋經濟現象和
經濟制度

H. 社會經濟與經濟社會的區別

社會經濟與經濟社會的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

社會經濟的性質是指社會經濟系統是一類重要的、典型的復雜系統,屬於目前人們常說的復雜適應系統。與無生命的系統和生物及生態系統對比而言,社會經濟系統具有若干特殊的情況與性質,使得它更難於認識、描述和控制。

經濟社會的性質是以社會學家介入經濟學研究領域為特點,反思和挑戰了新古典經濟學的主流地位。

2、實質不同

社會經濟的實質是一個人為核心,包括社會、經濟、教育、科學技術及生態環境等領域,涉及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和生存環境的諸多復雜因素的巨系統。

經濟社會的實質是以社會學的視角觀察和解釋經濟現象和經濟制度一門交叉學科,其背後的理論思路和分析框架仍然是社會學式的,即不將經濟現象看成是獨立於社會結構或社會網路之外的領域。


3、內容不同

社會經濟的內容是指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是客觀存在,社會為轉化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出台了那麼多的政策和法規,作為理論工作者特別是從事基礎研究的理論工作者,不能熟視無睹,必須面對,必須對這種社會現象給予科學解釋和系統說明。

而經濟社會的內容是指社會群體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群體是經濟活動的決定因素。不同類型群體結構對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起著不同的影響。影響經濟發展的各種社會因素及發生作用的社會條件,如政治、文化、教育、人口等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I. 經濟社會是什麼意思

J. 經濟社會學和社會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

一、本質不同

1、經濟社會學是屬於社會學范疇。

2、而社會經濟學屬於經濟學范疇。

二、角度不同

1、經濟社會學是以社會學的視角觀察和解釋經濟現象和經濟制度。

2、而社會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是把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及其轉化機制確定為社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三、學科假設不同

1、經濟社會學假設經濟行動的主體是社會人而非經濟人。

2、而社會經濟學假設經濟行動的主體是經濟人。

四、學科不同

1、經濟社會學

經濟社會學是以社會學的視角觀察和解釋經濟現象和經濟制度一門交叉學科,其背後的理論思路和分析框架仍然是社會學式的,即不將經濟現象看成是獨立於社會結構或社會網路之外的領域。這一學科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以社會學家介入經濟學研究領域為特點,反思和挑戰了新古典經濟學的主流地位。

2、社會經濟學

社會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我們把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及其轉化機制確定為社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含著前後相關的兩個問題,一是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范疇是怎麼來的;二是這樣思考的依據是什麼。

閱讀全文

與經濟社會屬於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9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9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8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6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1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3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