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河南的哪個地區為該經濟區成員

河南的哪個地區為該經濟區成員

發布時間:2022-11-04 08:41:16

㈠ 河南中西部地區有哪些

河南中西部地區有許昌、漯河、洛陽、南陽三門峽、鄭州等。1、許昌:許昌,古稱許州,是河南省地級市,河南省政府批復確定的中原城市群地區性中心城市、中原經濟區交通和物流樞紐城市、全國重要先進製造業基地、漢魏歷史文化名城。

河南中西部地區有許昌、漯河、洛陽、南陽三門峽、鄭州等。

1、許昌:許昌,古稱許州,是河南省地級市,河南省政府批復確定的中原城市群地區性中心城市、中原經濟區交通和物流樞紐城市、全國重要先進製造業基地、漢魏歷史文化名城。

2、漯河:漯河市,河南省地級市,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復確定的國家食品名城、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原經濟區重要的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生態宜居城市。總面積2617平方公里。

3、洛陽: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2229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東西長約179千米,南北寬約168千米。

4、南陽三門峽:三門峽,河南省地級市,位於豫晉陝三省交界黃河南金三角地區,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半乾旱氣候;總面積10496平方千米,轄2個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5、鄭州:鄭州簡稱「鄭」,古稱商都,是河南省省會、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㈡ 中國有幾個經濟區分別是什麼

中國十大經濟區所指:東北綜合經濟區、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東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東南沿海綜合經濟區、黃河上中游綜合經濟區、長江上中游綜合經濟區、珠江上中游綜合經濟區、內蒙古綜合經濟區、新疆綜合經濟區、青藏高原綜合經濟區。

針對現行東、中、西三大地帶的劃分經濟區方案存在的一些明顯缺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提出,在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和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發展的情況下。

有必要在「三大地帶」劃分方案的基礎上,重新考慮劃分中國的經濟區,即將全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經濟區域。

(2)河南的哪個地區為該經濟區成員擴展閱讀:

一、東北地區及東部沿海地帶分為4個經濟區:

1.東北經濟區: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3省。重點是建設成為全國重型裝備和設備製造業基地,保持能源原材料製造業基地的地位。

農業以玉米、大豆和甜菜為主,建設成為全國性的專業化農產品生產基地。

2.北部沿海經濟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東4省市。充分發揮人才、知識密集以及信息中心的優勢地位,建設成為全國最有實力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中心;

以京津冀城市群和山東半島城鎮群為依託,加速區域一體化進程,盡快形成中國又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城鎮群。

3.東部沿海經濟區,或長江下游綜合經濟區:包括上海、江蘇和浙江三省市。

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多功能的製造業中心,特別是輕工業裝備產品製造中心,以及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中心。

4.東南沿海經濟區:包括廣東、福建、海南3省。

建設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基地,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的基地,以及全國最大最重要的高檔耐用消費品非耐用消費品生產基地,具有全國意義的高新技術產品製造中心。

二、中西部地帶分為3個經濟區:

1.黃河上中游經濟區: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山西與河南5省區。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煤炭開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氣和水能開發基地、鋼鐵工業基地、有色工業基地。

以西安、蘭州為核心進一步聚集生產要素,建成中西部裝備製造業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密集發展區。

2.長江上中游經濟區:包括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市。建設以水稻和棉花為主的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基地,以及建立在農產品基礎上的深加工工業。

建設以鋼鐵和有色冶金為主的原材料基地,以及全國第三大汽車工業基地(武漢)以及其它交通設備工業基地(重慶的摩托車製造)。

3.珠江上中游經濟區:包括雲南、貴州和廣西3省區。建設成為中草葯和生物製品研發與生產基地,以桂林山水、昆明春城風光、貴州黃果樹瀑布以及少數民族風情為特色內容的沿珠江旅遊風景帶。

三、遠西部地帶分為3個經濟區:

1.內蒙古經濟區:包括內蒙古1省區。充分發揮煤炭、天然氣和水能等能源資源的優勢,強化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力度,盡快成為全國新的能源生產基地;

積極發展高載能原材料工業;保護和利用好天然草場資源,減少牧民數量,實行集約化的家庭庄園式開發利用,積極發展沙產業,建設若干沙產業基地。

2.新疆經濟區:包括新疆1省區。建設全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綠洲農業,建設具有優勢的瓜果、棉花和西紅柿種植業生產基地;

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工業,如葡萄酒釀造業、果品加工業和紡織業;加強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建設全國石油生產最大的接續地;建立沙產業基地。

3.青藏高原經濟區:包括青海和西藏2省區。主要任務是世界屋脊的生態環境保護。選擇優勢資源(如天然氣、鹽湖資源、有色金屬開采等)開發,並採取保護式的開發方式,避免小規模、分散式的資源開發模式。

發展現代草原畜牧業,圍欄畜牧業,以及特色民族風情旅遊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十大經濟區



㈢ 大中原經濟區的區域概況

中原經濟區是指以河南省為主體,包含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山東省部分地區的國家戰略綜合性經濟區。中原經濟區作為國家層面重點開發區域,位於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新歐亞大陸橋-隴海通道和京廣、京九、京港澳通道縱軸的中國中央交會處,包括河南省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區。是沿海地區發展的重要支撐,是中華復興,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經濟區之後,於2010年由豫鄂皖晉魯冀6省25市組成的經濟區域,該區域定位為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區域性的科技創新中心,中部地區人口和經濟密集區,使之成為支撐全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板塊]。
中原經濟區是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載體與平台:在經濟發展方式上,中原經濟區是探索一條不以犧牲農業、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的載體和平台:從優化生產要素上,中原經濟區是明晰定位、整合優勢、凝聚合力的在體育平台:從塑造區域競爭力上],中原經濟區[是河南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載體與平台。
新提出的大中原經濟區起草於2010年,是在現任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起草下,規劃設立的綜合性經濟區,計劃在2011年列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即正式成為國家戰略。經濟區包含河南省的鄭州市、洛陽市、開封市、商丘市、三門峽市、焦作市、濟源市、安陽市、濮陽市、鶴壁市、新鄉市、平頂山市、許昌市、漯河市、周口市、駐馬店市、南陽市、信陽市,安徽省的亳州市、阜陽市,山西省的晉城市、運城市、長治市,山東省的菏澤市,河北省的邯鄲市等。目前,該區域國土總面積約4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已達1.2億人,110個縣(市、區)。中原經濟區組成城市表
中原經濟區區域
河南省:鄭州市、洛陽市、開封市、商丘市、三門峽市、焦作市、濟源市、安陽市、濮陽市、鶴壁市、新鄉市、平頂山市、許昌市、漯河市、周口市、駐馬店市、南陽市、信陽市。
安徽省:亳州市、阜陽市。
山西省:晉城市、運城市、長治市。
山東省:聊城市、菏澤市。
河北省:邢台市,邯鄲市。

㈣ 鄭州9個區都是什麼

鄭州九區包括:金水區、二七區、中原區、惠濟區、管城區、高新區、經開區、鄭東新區、航空港區。鄭州市是河南省的省會城市,也是我國一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在我國屬於一個大城市,為了更好的管理這個大城市,把鄭州分為九個區
金水區位於河南省會鄭州市中心東北隅,因從西向東流經轄區的春秋時期開鑿的金水河而得名。金水區是河南省委所在地,是河南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信息中心。金水區轄區總面積135.3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70.65平方公里,轄17個街道,是河南全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城區。
二七區位於鄭州市中心偏西南部,東接管城回族區,西與中原區、滎陽市毗鄰,南連新密市、新鄭市,北鄰金水區。二七區,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商貿中心城區,因紀念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大罷工而得名;轄區總面積156.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0平方公里;下轄1個鄉、1個鎮、13個街道辦事處和82個社區、52個行政村。
中原區位於鄭州市區西部,鄭州市人民政府位於中原區中原路上,中原區東起嵩山路與二七區為鄰;西與滎陽市廿鋪鄉接壤;南和二七區的馬寨鎮搭界;北與金水區和惠濟區的古滎鄉相鄰,是鄭州市最早的建成區之一,素有「鄭州西大門」之稱。
惠濟區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中心城區,轄區總面積206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2個鎮。惠濟區位於黃河南岸,擁有距離鄭州中心城區最近的自然山體-邙山,北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全區600萬株樹木、6.4萬畝森林面積,是河南省「平原綠化高級達標先進區」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單位。
管城回族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老城區東南部,京廣鐵路東西、隴海鐵路南北的交匯地帶,總面積143.43平方公里,城區面積32.60平方公里。
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88年啟動籌建,是河南省第一個開發區、是1991年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是2016年國務院批准建設的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區域管轄面積99平方公里,下轄5個辦事處,總人口35萬,擁有各類市場主體4萬余家。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鄭州市東南,成立於1993年4月,2000年2月獲批為河南省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現規劃控制范圍北至隴海鐵路、西至機場高速、南至福山路(鄭民高速南約1公里)、東至萬三公路(新107國道),面積158.7平方公里
鄭東新區是中國河南省鄭州市規劃建設中的一個城市新區,2000年6月,由時任河南省省長的李克強提出加快開發鄭東新區。2001年8月,鄭東新區開始對外徵集方案。2002年12月,在世界建築師聯盟年會上,鄭東新區概念規劃榮獲中國首個「城市規劃設計傑出獎」。鄭東新區位於鄭州市區東部,管理范圍西起中州大道、東到萬三公路、北至黃河、南達隴海鐵路,管轄面積260平方公里,規劃控制面積370平方公里。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的航空經濟先行區,規劃面積41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260萬人,定位於: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是一個擁有航空、高鐵、地鐵、城鐵、普鐵、高速公路與快速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㈤ 河南侉省是 中部經濟區域。 試問 中部是經濟區域 還是 地理區域呢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劃分的
並不是地理意義上的分界
河南屬於北方
但也屬於中部
這本身並不矛盾
只是標准不同
秦嶺淮河做為南北方分界
也是12月平均氣溫0度以上的分界點
當然
也要看你出的地方了
如果你在黑龍江
你是不是也把河南當南方看了

㈥ 淮海經濟區具體包括哪幾個城市

淮海經濟區范圍涵蓋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 、濟寧、菏澤、臨沂、棗庄、日照、泰安、萊蕪、商丘、開封、周口、宿州、淮北、阜陽、蚌埠、亳州等接壤地區20個地級城市。

國務院批復《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將淮海經濟區列為重點規劃的三大板塊之一,並要求「推動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打造省際協同合作示範樣板」,區域合作迎來新的重大機遇。

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淮海經濟區區域合作發展面臨寶貴機遇,也具有廣闊空間,新一輪合作發展的戰略方向、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亟待磋商。

經徐州倡議和區域各市間對接溝通,淮海經濟區內城市同意組織創辦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座談會機制,推動建立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合作新機制、研究部署區域合作重點工作,探索獨具特色的協同發展、融合發展之路,大會上各地領導先後就合作共建和協同發展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和建議。

十五年來,經濟區成員共同致力於投資環境的改善,利用區域的廣闊舞台,借力、借勢、借天時、借地利,實施「大開放、大交通、大市場」的戰略,基礎設施建設大為加強,區域共同市場嶄露頭角,各地投資軟、硬條件不斷改善,使淮海經濟區社會影響大幅度提高,已形成各成員市共同擁有的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

(6)河南的哪個地區為該經濟區成員擴展閱讀:

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的《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全文顯示:江蘇、安徽、河南等省共同參與的這一國家級戰略正式落地。規劃明確提出「一帶、三區、四軸、多點」的空間布局。在「三區」中的「北部淮海經濟區」部分,再次強調要著力提升徐州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

從國家區域戰略角度看,加快淮河生態經濟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規劃》文本用四個「新」作了具體的概括,具體如下:

1、有利於推動全流域綜合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探索大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

2、有利於打造我國新的出海水道,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中東部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完善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

3、有利於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培育我國經濟發展新支撐帶;

4、有利於優化城鎮格局,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東部地區優化發展,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淮海經濟區

㈦ 中國到底有多少經濟區和經濟特區

淮海經濟區於1986年3月成立,由蘇魯豫皖四省十四個地、市組成,十五年後的今天已發展到四省的二 十個地級市。包括江蘇省的連雲港、徐州、淮安、鹽城、宿遷;山東省的濟寧、臨沂、棗庄、日照、泰安、萊蕪、菏澤;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陽、蚌埠、毫州;河南省的開封、商丘、周口。共有97個縣(市)、51個區。經濟區總面積17.8萬公里,2000年總人口1.19億人,約佔全國面 積的1.8%和總人口的9.3%。

淮海經濟區位於亞歐大陸橋東部橋頭堡區域,地理位置優越,區域條件突出。該區東接齊魯、南連江淮、東瀕黃海、西臨中原,在全國經濟總格局中佔有重要位置,擁有亞歐大陸橋東部橋頭堡的突出區位,承擔著中國經濟東靠西移接力站的重任。淮海經濟區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該區有泰山、曲阜等歷史名勝和孔子、劉邦、項羽以及近代周恩來等眾多名人遺跡,是中國旅遊內涵極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淮海經濟區交通便利,區內京滬、京九、隴海、新石二縱二橫鐵路干線形成「井」形框架,京福、京滬、連霍、日東高速公路及國道干線構成密集運輸網路。連雲港、日照港天然深水良港,京杭運河穿境而過,魯寧輸油管道縱貫南北,航空線路基本覆蓋經濟區,便捷的交通使本區具有貨暢其流、人便其游的優勢條件。

淮海經濟區成立十五年來,共同發展事業取得了明顯成就。2000年,區域GDP總量達5977億元,為聯合 前的11.2倍,財政收入409億元,為聯合前的8.2倍, 社會商品零售額為1988億元,為聯合前的7.6倍。「九 五」期間,經濟區GDP總量年均增長ll%,財政收入年增長15%以上。淮海經濟區的產業結構有了明顯的調整,區域經濟實力有了快速增強,總體邁入了工業的初始階段。

淮海經濟區聯合協作結出了豐碩果實,給區域經濟共同發展注入了活力,成為全國較有影響、富有成效的區域合作組織,受到了國家、四省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十五年來,經濟區成員共同致力於投資環境的改善,利用區域的廣闊舞台,借力、借勢、借天時、借地利,實施「大開放、大交通、大市場」的戰略,基礎設施建設大為加強,區域共同市場嶄露頭角,各地投資軟、硬條件不斷改善,使淮海經濟區社會影響大幅度提高,已形成各成員市共同擁有的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

21世紀的淮海經濟區,它將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區域大市場,17.8萬公里的廣袤領域,1.2億廣大人民的消費需求,富含巨大的市場潛力,將成為商家馳聘運籌的絕好疆域。

21世紀的淮海經濟區,將是一個適應國內外交流的交通大樞紐,暢南北、通東西,為加速中西部開發、為亞歐大陸橋的興旺提供最便捷的條件。

21世紀的淮海經濟區,將是一個國內外實業投資的大舞台,其農業發達、工業興旺、服務業發展方興未艾,在中國東部是一片極具活力的投資熱土。

淮海經濟區熱忱希望國內外企業家、實業界到淮海經濟區各地考察、投資、興業,淮海經濟區各地將為您提供最佳合作和服務。

1980年,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設立經濟特區。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在湖裡2.5平方公里范圍內設立廈門經濟特區,湖裡成為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1981年10月15日,隨著破土動工的一聲炮響,廈門經濟特區在湖裡拉開了建設的序幕。1985年,國務院批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為沿海經濟開放區。中央1985年85號文件說,「廈門特區擴大到全島,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是為了發展東南經濟,加強對台工作,和平統一祖國大業作出的重要部署。」
1988年,海南省被批准為經濟特區。
1990年,中央決定開放開發浦東。1992年,又進一步擴大到沿江岳陽等五個城市。

㈧ 關於河南省的介紹

河南省,簡稱「豫」,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鄭州,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界於北緯31°23'-36°22',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河南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千米。

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我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至遲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這里就產生了農業、畜牧業和制陶等手工業;到了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中晚期,中原進入了石、銅器並用時代,產生了私有制和階級的萌芽,進而出現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以後,商代的首都西亳、和殷均在河南境內。在安陽殷墟發現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歷史文獻。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領域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

秦王朝建立後,在今河南境內設置三川、南陽、潁川、河內、東郡、陳郡。以後的兩漢時期,河南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仍處於全國前列。東漢王朝建都洛陽,河南更成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漢之後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河南是四戰之地。

在三國以及兩晉、南北朝時代,戰亂連年,農業、手工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直到7世紀初重建了統一的全國性政權——唐朝以後,中原才擺脫了長期戰亂的局面。

(8)河南的哪個地區為該經濟區成員擴展閱讀

河南名人

1、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後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

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2、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胡適曾推測老子生於周靈王初年,當公元前570年),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3、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㈨ 什麼是中原經濟區

中原經濟區是由晉冀魯豫四省13市自願參加的、跨地區、開放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現有山西長治、晉城,河北邢台、邯鄲,山東臨清、菏澤、聊城,河南安陽、濟源、焦作、新鄉、鶴壁和濮陽等13成員市。

㈩ 大中原經濟區的發展介紹

曾經的中部塌陷,如今卻變成了河南塌陷。2005年中部概念最早提出之時,河南一度和湖北上演過中部崛起龍頭之爭,如今同一戰壕的兄弟卻紛紛在新一輪的區域經濟布局中搶得先機,河南明顯落後了。2009年9月,國務院原則通過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在此前後,同為中部省份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已經分別獲得了不同主題的國家級綜合配套試驗區或產業帶。
「圍著河南轉了一圈,就是沒河南。」河南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馮德顯認為,新的不均衡,正在制約河南的發展。他最早參與了中原城市群的研究,由其和河南省發改委聯合編制的「中原城市群的概念設想」第一次將城市群的形式推向了河南省發展的戰略層面。在當時,提出城市群概念的只有幾個沿海地區。
中原城市群涵蓋了河南省18個地級市中的9個,形成了以省會鄭州為中心,洛陽為副中心,包括濟源、焦作、新鄉、開封、許昌、平頂山、漯河的經濟圈。根據當時編制的《中原城市群發展戰略構想》,中原城市群要逐步實現資源共享、產業互補、生態共建、各具特色和協調發展,構築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
中原城市群的規劃,被寄予了厚望,據一位參與「首次中原城市群市長工作聯席會議」的人士回憶,「大家發言時都很激動,感覺到河南發展的機遇真的來了」。
但在隨後參與申報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競爭中,中原城市群卻鎩羽而歸。2007年12月,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獲批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08年,河南省以鄭汴一體化和中原城市群為載體,兩次申報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均未獲批。隨後,江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安徽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分別上升為國家戰略。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河南當地官員則認為,河南之所以未能申報成功,還是重點不突出,沒有找到打動中央政府的核心點。在他看來,除了河南自身的因素外,也和國家對河南的定位有關,國家一直從戰略角度強調糧食的安全問題,把河南省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基地,對河南省在其他方面的發展,在深層次上考慮得不夠。
2010年3月,全國兩會結束後,河南省政府即組織了60多名專家集中攻關,開始了第三次將河南區域發展規劃升格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努力,大中原經濟區概念隨之浮出水面。 大中原經濟區是中原城市群的升級版,目前官方的說法是大中原經濟區涵蓋河南18地市,形成「一極兩圈三層」的城鎮體系架構。
「一極」即指鄭汴新區,也即核心層,將成為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兩圈」即通過加快城市群軌道交通體系和高速鐵路建設,在河南省內形成以鄭州綜合交通樞紐為中心的「半小時交通圈」和「一小時交通圈」;「三層」即中原城市群核心層、緊密層、輻射層。
除鄭州和開封以外的7個中原城市群城市組成緊密層,輻射層包括南陽、鶴壁、濮陽、三門峽、安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等周邊9個省轄市。
據一位參與中原經濟區規劃編制的人士透露,這也許並不是最終的架構,也可能會將周邊省份的一些靠近河南的城市也涵蓋進來,形成一個擁有44個城市、1.7億人口的超級城市群。
馮德顯分析認為,上升為國家戰略有這么兩種做法,一是特別大,大到不得不考慮;第二,是特殊,特殊到不考慮在這個地方放試驗區,其他地方沒法放,而且這個問題還是國家必須解決的問題。「這兩條只要佔一條,就足夠了」。
在他看來,目前所批的綜合改革試驗區,要麼是經濟發達地區,承擔著帶動創新的重任;要麼是在經濟欠發達或矛盾比較集中的地區,希望通過試驗找到化解矛盾的機制。
「那麼,在經濟地位上居中的河南就有些吃虧了。」馮德顯認為,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中原經濟區是想走大的路子。
兩次參與中原經濟區戰略討論的河南省委黨校副校長焦國棟則認為,考慮到國家戰略和河南省情,中原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應該是以保障農業和國家糧食安全為前提,立足城鄉統籌,實現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在他看來,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應該是一個重要切入點。
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河南省地方政府官員則認為,未來中原經濟區內實施的城鎮化和沿海的城鎮化還不一樣,像南方一些地區,土地資源都佔得差不多,談不上什麼農業的問題,只有河南才有這些問題。在城鎮化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去探索解決制約城鎮化的制度性障礙,比如說農民工在城市落戶問題,土地流轉問題。
「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將對我們現代農業的發展,特別對河南這樣省份,具有重要意義。」該官員說。 跨省區組合,在河南省內並不缺乏先例。1985年9月,由河北邯鄲市和河南新鄉市倡議並成立的中原經濟區(以下稱老中原經濟區),包括了晉冀魯豫四省接壤區13市,並在邯鄲市設立了「中原經濟區聯絡處」,作為經濟區常設辦事機構。
在河南原有的中原城市群規劃中,未被列入的安陽、濮陽、鶴壁三市也是該區域經濟組織成員。和這三個城市類似,組織內的晉城市、邢台市、聊城市、菏澤市、臨清市也都在各自的省域內處於邊緣位置,難以被其經濟中心城市輻射和影響。
據老中原經濟區市長聯席會辦公室副主任孟德榮介紹,這一自發成立的區域經濟組織在計劃經濟時期就已開始發揮作用,「各成員之間物資交換,互通有無,發揮了很好的橋梁作用。」
每年一次的市長聯席會議,在成員單位之間輪流舉辦。據孟德榮介紹,目前區域內已先後組建了30多條行業網路,不僅包括了交通、旅遊、商業、金融、科技等行業,而且還延伸到司法、文化、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門。
孟德榮所在的邯鄲市還是環渤海經濟區的成員。不過在他看來,環渤海經濟區的名頭雖然大,但對遠離區域中心的邯鄲來說,「合作機會比較少,沒有獲得太多實際效益。」而自發組織的老中原經濟區,「搞得比較活,比較有效。」
孟德榮認為,從他參加的兩個經濟區的合作來看,一味搞大並不一定有利於合作,「即便是獲得政策,也僅僅是概念效應。」在國家政策越來越趨向於普惠制的時代,靠政策帶來發展機遇已經大大減弱。在他看來,只有根據市場和內在經濟發展的需要組建經濟區,操作性才會比較強。
與老中原經濟區類似,在河南省東部,由蘇魯豫皖接壤地區21城市組成的淮海經濟區,同樣屬於自發性區域聯合組織;位於河南省西部的「黃河金三角區域」則包括了河南省三門峽市,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以及陝西省渭南等市。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喻新安認為,這些自發的經濟協作組織,證明了中原經濟區本身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區域,且本身相對獨立。但遠離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經濟高地,受其輻射和影響較小。
河南豫商聯合會會長陳義初則認為,如何構建大經濟區概念,是對河南下一步發展的考驗。在他看來,與周邊跨省經濟區的互動,也會對中原城市群形成良好的相互促進。

閱讀全文

與河南的哪個地區為該經濟區成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9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9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8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6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1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3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