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縣用相同的投資興辦兩個工廠,開業一年後,甲廠盈利25萬元,乙廠虧損3萬元,因此甲廠現有資產是乙廠
現在的資產差距是25+3=28萬,而現在甲廠是乙廠的3倍,資產差既是乙廠資產的2倍,那麼28萬/2=乙廠現在資產,加上虧的3萬即17萬就是原來甲乙廠的資產。也就是17萬
拓展資料
意義
投資這個名詞在金融和經濟方面有數個相關的意義。它涉及財產的累積以求在未來得到收益。技術上來說,這個詞意味著「將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動」(或許最初是與人的服裝或「禮服」相關)。從金融學角度來講,相較於投機而言,投資的時間段更長一些,更趨向是為了在未來一定時間段內獲得某種比較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收益,是未來收益的累積。
種類
投資(investment)指投資者當期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而期望在未來獲得回報,所得回報應該能補償:
(1)投資資金被佔用的時間;
(2)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3)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CFA定義)
企業的投資活動明顯地分為兩類:
(1)為對內擴大再生產奠定基礎,即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
(2)對外擴張,即對外股權、債權支付的現金。
中國投資品種
1、房產。很多人都投資房產,一家買n套房等著升值。
2、債券。債券有國債、金融債券、公司債券。這個比起股票風險低,但是收益也低。可以選擇復利計息。國債是很多人都不能買到的,信譽好、利率優、風險小被稱為「金邊債券」。金融債券風險相對高些,公司的債券風險最大,收益最高。
3、股票。中國的股市從2008年的6000多降到2011年的2000多,並且經濟增長而股票不漲,中石油那麼牛的企業它的股票也是不好,巴菲特是從中石油賺了35億美元後華麗的退出了。有人說中國的股市和日本的很像,再也不可能再上到高點,只會在3000左右不斷徘徊。可能與中國政府強大的勢力有關吧。還有中國人民從眾怕事的心理有關。
4、貴金屬。近幾年比較熱。「亂世買金」,在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世界不穩定因素太多,還有中國的通貨膨脹比較厲害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轉向黃金這個世界通用、價值穩定的物質。銀行很多黃金產品,如黃金條塊、紙黃金、黃金T+D。很多人也通過一些渠道做海外的黃金,不過很可能遇到黑平台,錢被弄平台的公司給全坑走了。中國承認的黃金交易機構只有上海黃金交易所。中國比較熱的是炒白銀,投入比較少些,黃金對資金的要求更多。
5、基金。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
② 小型投資辦廠項目五個投資小、利潤高的農村小型加工廠
嗨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農民大張。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和鼓勵,有了你們的支持,我的寫作之路才能走得更長遠,我才能持續不斷的給大家帶來更多有用的好資訊,老規矩,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農村那些事兒!③ 開個紙箱廠賺錢嗎要多少成本呢
利潤:8%-20%左右。
成本如下:
分紙機壓線機8000~30000元。
壓線機6000元左右。
開槽機3~5萬元(批量小的使用切角機1.5萬元)。
印刷機4~7萬左右(要求不高.簡單印刷的可以用絲網印刷0元)。
訂箱機(4500元左右).買不到紙板的投資大了。
④ 經濟學成本理論:關於顯成本、 隱成本,玩具廠開還是不開
玩具廠應該開。因為開玩具廠的經濟利潤是3萬元,這是其所有支付的要素都獲得正常報酬(包括隱性成本)之外的超額報酬。
但所列的兩個觀點表述都不盡正確。他去工作的報酬(不是利潤)是4.5萬元。
⑤ 凈利潤一般是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算是正常,也就是說工業企業利潤率一般是多少
(一)從事承包工程作業、設計和咨詢勞務的,利潤率為15%-30%;
(二)從事管理服務的,利潤率為30%-50%;
(三)從事其他勞務或勞務以外經營活動的,利潤率不低於15%。
工業企業的凈利潤率,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地方,不時期凈利潤率都有所不同。一般是5%-20%,相對來說低於3%是企業或行業是低利潤率,大於10%算較高掙利潤率。2011年1至3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率約為6%,而房地產企業20%。
拓展資料
企業的所得稅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稅率愈高,凈利潤就愈少。我國現在有兩種所得稅率,一是一般企業25%的所得稅率,即利潤總額中的25%要作為稅收上交國家財政;另外就是對三資企業和部分高科技企業採用的優惠稅率,所得稅率為15%。當企業的經營條件相當時,所得稅率較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就要好一些。
中國人壽2007年前三季度凈利潤246億
舉例說明:如一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營業收入為4000萬元,總共進了2萬台家用電器,平均每台家用電器的平均進價為1500元,員工一年的工資100萬元,房屋租賃等開支為400萬元,營業稅率為3%,則這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總成本為:
總成本=家用電器的總進價+員工工資+房屋租賃費用=2×1500+100+400=3500(萬元)
營業稅=營業額×營業稅率=4000×3%=120(萬元)
則這家電器商店的利潤總額為: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
=4000-3500-120=380(萬元) 當所得稅率為25%時,其凈利潤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2]
所得稅費用=380×25%=95(萬元)
凈利潤=380-95=285(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所得稅是應納稅所得乘以稅率,但應納稅所得有時候並不等於利潤總額,因為有調整項目
增長率
凈利潤增長率=(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100%=(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1)×100%
重要性
稅後利潤(即凈利潤)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經濟指標。對於企業的投資者來說,凈利潤是獲得投資回報大小的基本因素,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凈利潤是進行經營管理決策的基礎。同時,凈利潤也是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管理績效以至償債能力的一個基本工具,是一個反映和分析企業多方面情況的綜合指標。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⑥ 第五道題,求大神解答!!
(1000x+800)x+800=892.5
⑦ 開一個紡織廠一年利潤多少錢
一般幾十萬到幾百萬比較常見。由於不同城市不同區域的各項費用有所不同,所以在投資時需要考慮場地租金、設備費用、人工費用以及其他隱形費用,而且地理位置的優劣以及訂單情況都會影響到利潤,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一、 紡織廠的前景方面
紡織廠目前來看這一行業還是可以的,只要有訂單有需求利潤很可觀,小型紡織廠的話前期投入規模小的話需要幾萬就可以,如果想大規模的話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也都有。現在的市場條件對紡織業發展也很有利,如果資金允許可以投資紡織並線行業,在該行業不斷創新,更好的推動紡織產業升級。
二、 紡織廠的前期投入資金方面
看你想要多大的規模了,需要的織布機數量,還要加上房租、技術人員工資等各種支出。而且現在的紡織行業基本屬於微利時代,你如果想做這一行必須有思想准備!如果按照二十台機器計算少有流動資金50萬!純粹的織布,可以去買二手的織布機,有二十萬可以買二十台左右的機器吧,如果要紡紗就多了。我來補充點吧!現在的紡織行業基本屬於微利時代,你如果想做這一行必須有思想准備!如果按照二十台機器計算少有流動資金50萬!小型織布廠,看你找幾個人工,多少設備,廠房多大面積,簡單搞一下7萬8萬是要的,艱苦一點3萬五萬,多的就不限了,看你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社會關系,怎麼來安排了。如果是以紡織為主需要:清花機,梳棉機,精梳機。
拓展資料:近年來,各地的廠房租金開始暴漲了!加之今年受到貿易戰影響,庫存積壓,紡織廠廠房成本增加。有的服裝老闆說:「感覺賺的錢一到交租金就化為烏有,一百幾十號工人為我打工,而我卻為房東打工」。近年來,人工成本這幾年一直是在漲的,加上制度的完善,從三險一金變成五險一金,而招工難又是紡織服裝廠生產環節中的一大難題,紡織服裝企業本身是一個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工成本一高,整個企業成本就會變得更高。某服裝企業負責人也表示,「現在人力資源貴,一線技術工月薪都過萬了。」盡管工人工資水漲船高,但布老闆還是會遇到員工要求漲工資的情況。比如財務會以紡織布業各種費用過多,需要耗費大量精力才能算好,就要求漲工資,而布老闆看著財務每個月統計出的大量財務報表就不得不漲了,畢竟招工難,招個熟悉業務的財務更難。
⑧ 50人電子廠利潤大概是多少
五十萬應該是最低的了。
少了五十萬一年,人工,工商稅務,各種開資,基本上就不剩啥錢。根據產品的銷量是否對路,是否有積壓,是否有商家欠款,是否有銀行欠款,設備是否該折舊,管理層是否要動一動,工人是否要裁員。所以五十萬應該是最低收入。
選址
在大眾運輸普及之前,工廠需要設置於工人密集之處和工業區。故早期的工廠多設於城市之中,甚至有隨著工廠建設而產生城市發展的事。工廠之間亦傾向於互相集結──很多時候一所工廠的成品或廢物能成為另一所工廠的原料。
後來,運河和鐵路等運輸網路隨著工廠的繁榮而不斷擴大,工廠亦開始建於就近廉價能源、原料或市場之地。運輸網路完善也是工廠選址的考量之一:曾有工廠建於四野無人但交通連接方便之地,結果成功發展並獲得豐厚利潤。
由於工廠一般會產生污染,很多工廠都改建於經專門規劃的市郊地區,工人則於住宅區工廠之間通勤。
全球化使工廠選址更具彈性。一些發展中國家(如中國)便成立經濟特區,在區內發展工廠設施以振興工業。外判等理念亦使在極少工業化的地區開設工廠變得更為可行。
⑨ 利潤率多少才算毛利
30%的利潤屬於銷售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計算如下:
毛利=(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銷售毛利點數,也即銷售毛利率,一般是用銷售毛利除以銷售收入的百分比來計算,其中,銷售毛利即銷售收入減去直接成本。
比如進價是100元, 近利潤30%來算:利潤是100*30%=30元,則售價是100 30=130元, 根據公式:利潤=(售價-進價)/進價。
對於商貿企業來講,就是銷售收入減去對應商品的直接采購成本。對於製造企業來講,就是銷售收入減去對應商品的生產成本。
拓展資料
利潤(Profit)是一種頗為特別的經濟學概念,它有兩種含義:
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總收入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習慣地用「Π」來表示(要注意的是,總成本包括機會成本)。(也就是風險成本)
正常利潤(Normal profit):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支付給企業家資本投資的報酬。
經濟學分析
雖然在有些分析中不十分明顯,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經濟利潤包括機會成本。企業家利潤(正常利潤)通常是正數,但經濟利潤一詞則既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損失)。這就是包括機會成本的原因:完全競爭市場的情況下,當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利潤最大化或損失最小化的條件產生。若市場價格低於總平均成本,這意味經濟利潤為負,企業家便需要比較這損失和平均變動成本的數值。企業要繼續經營的話,負經濟利潤必須不低於平均變動成本,否則企業家寧可關閉企業(shut-down),而不繼續承擔這損失。
經濟利潤在完全競爭市場和壟斷性競爭市場有著特別的用途,正數的利潤能夠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該市場,增加競爭並將市場均衡價格推低,把一些缺乏競爭力的企業排除在市場以外,達到長期均衡;相反,負數的經濟利潤能將市場原有的部分企業淘汰,因為供給減少的緣故,市場均衡價格會被推高,同樣地達到長期均衡。兩種情況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經濟利潤在各個廠商消失,廠商的總收入相等平均成本的最低點。
正數的經濟利潤有時候被形容為超額利潤。
企業活動帶來的社會利潤便是經濟利潤相加或者相減這活動的外部經濟效果。企業可能賺取極大的貨幣利潤,但帶來的外部經濟效果往往令結果到負面,實質的社會利潤可能極少。例如工業革命時期,工廠的大規模生產帶來的是成本及售價低廉的產品,但為了賺取最大的利潤,工廠主不斷壓低生產成本,造成工資低的童工以及工業廢物或污染物處理不當和其它一些社會負擔。
會計學分析
利潤可細分為毛利、純利及除稅前盈利,用以財務分析,了解企業的表現。
毛利是銷售收入減去售貨的成本差額,毛利再加上額外的收入再減去其他費用(例如:輸出費用,薪金等等)便是除稅前純利,扣去稅項就是真正的純利。它們都會被顯示在購銷損益帳上,反映公司在某時期的營業額和相關的收入及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