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東湖南主要城市經濟對比!
這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對比性的。湖南完敗!具體可以看這個2013專家預測的gdp:
70、太原市
2311.43億元
增長10.5%(山西1)
71、德州市
2230.56億元
增長12.1%(山東11)
72、岳陽市
2199.92億元
增長12.2%(湖南2)
73、聊城市
2145.65億元
增長12.7%(山東12)
可以這么說吧。
至於2地區的發達地區;湖南只要是長株潭為中心,沿著京廣線一線都還不錯。
而山東則以膠東地區發達。西部就只有濟南好些,其他就差了。
滿意就採納哦。。。。。
Ⅱ 山東湖南主要城市經濟對比!
親,這個還用說,當然是沿海經濟帶了,你去青島感受下,就知道經濟的發展咋樣了。最早開放口岸的地區,很多歐式建築。山東就是青島,煙台,日照,威海這幾個不錯,其他的就那樣,濰坊,淄博都可以,泰安就是個泰山旅遊業。集寧就是個孔府,文化氣息濃厚。經濟還屬沿海。
湖南的綜合實力還行長沙發展不錯,其餘的城市也就那樣吧,岳陽衡陽,株洲發展的還行,空氣不錯,環境什麼適合居住。經濟實力總體還是青島沿海全潛力大,靠前一些,各有實力和優勢,看你自己喜歡在哪居住發展就在哪吧。濟南周邊霧霾嚴重這兩年。
Ⅲ 湖南省和山東省哪裡有錢
從數字上看應該是山東。據湖南省財政廳網站信息,2009年湖南全省完成財政收入1498.06億元,為預算的104.99%,增加183.79億元,增長13.98%。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40.22億元,增加117.5億元,增長16.26%;上劃中央「兩稅」536.48億元,增長13.95%;上劃中央所得稅121.36億元,增長0.49%。省本級完成財政收入449.05億元,為預算的100.19%,增長7.28%。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49.6億元,增長2.66%。山東省財政廳傳來喜訊:2009年全省經濟回升向好,財政預算執行情況也好於預期。 2009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198.53億元,占年度預算的103.2% ,比上年增長12.34% ;全省財政支出達到3266.77億元,占年度預算的111.31% ,比上年增長20.78% ,剔除成品油稅費改革支出和地方政府債券支出兩項不可比因素,可比增長12.92% ,各項重點支出均得到較好保障。
Ⅳ 山東與湖南經濟PK
糾正 lianfenggood,青島GDP多一些,但是人均和濟南差不多,甚至人均收入還落後於濟南。
另外,基本上按照中國的各種區分制度,長沙、濟南、青島、煙台都屬於二線城市,中國只有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地算是一線城市;湖南的邵陽岳陽和山東濟青煙以外的城市都屬於三線城市。
長沙、濟南這兩個地方經濟規模差不多吧,但是人均上來講,長沙要差不少。總體而言,還是濟南更勝一籌。即便山東有浮誇的成分,湖南經濟和山東仍不在一個層次上。
2007年兩地主要城市GDP
1 青島市 3700億元
2 煙台市 2885億元
3 濟南市 2558億元
4 濰坊市 2050億元
5 淄博市 2000億元(另一數據1920億元)
6 濟寧市 1730億
7 臨沂市 1660億元
8 東營市 1650億元
9 威海市 1585
10 泰安市 1210
11 德州市 1180
12 聊城市 1000
13 濱州市 1000
長株潭城市群,GDP約3411億元,人均GDP約26251元
長沙市,GDP約2179億元,人均GDP約33432元
岳陽市,GDP約895億元,人均GDP約17312元
常德市,GDP約860億元,人均GDP約15679元
衡陽市,GDP約820億元,人均GDP約12192元
株洲市,GDP約710億元,人均GDP約19137元
郴州市,GDP約659億元,人均GDP約14928元
湘潭市,GDP約522億元,人均GDP約18873元
邵陽市,GDP約497億元,人均GDP約7369元
永州市,GDP約481億元,人均GDP約9299元
婁底市,GDP約437億元,人均GDP約11201元
益陽市,GDP約408億元,人均GDP約9747元
懷化市,GDP約401億元,人均GDP約8750元
湘西州,GDP約185億元,人均GDP約7405元
張家界市,GDP約151億元,人均GDP約10072元
Ⅳ 中部省份中,哪個省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為什麼
中部地區包含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山西六個省份。哪個省經濟實力最強?通常用於反映地區經濟水平的指標包括GDP、財政金融、消費/貿易及工業化水平等各項因素。通過前述各項指標的對比,基本可以得出哪個省份經濟實力「最強」的結論。
一、生產總值從2018年的GDP數據來看,河南4.8萬億的體量一騎絕塵,江西和山西經濟總量明顯掉隊。雖然人口也少了幾千萬,但在地區整體經濟規模方面差距懸殊。從人均GDP來看,以湖北最高,說明湖北的經濟質量更高。
二、財政與金融存款
城市要建設,要發展交通,招商引資要創造良好的條件,提升省內居民 社會 保障水平,這些都需要用錢。所以地區發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的財政收入。另一方面,財政稅入能反映地區經濟、經營生產活動的活躍程度。如果公司廠子都沒幾家,都處於虧損狀態,上哪收稅?而金融存款則代表本省的吸金能力和資本實力。從這兩點來看,河南無疑是中部贏家,將近6.4萬億的金融存款與3764億元的財政收入遠超其餘省份。
三、內消和外貿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與出口)數字來看,河南省規模最大,出口最多的貨物,賺取最多的貿易順差,吸引最多的外資。在內部需求方面,創造2萬多億元的內消。雖然有人口堆砌的因素在內,但無論如何,反映出地區龐大的經濟規模。
四、產業與產值
工業化水平與企業數量反映出地區的生產力與創造力。從六省的工業指標來看,河南又一次拔得頭籌。其本省工業實力和上規模企業數量遠超其餘五省。在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指標的主營業務收入方面,一省頂兩省,足見河南省的強悍的工業實力。
整體而言,河南省的經濟規模與實力在中部第一是沒什麼問題的,總量更為龐大,不過在這龐大的背後,其經濟質量相比湖北還是有所不如。河南總量取勝,湖北質量取勝,其餘幾個省份在各種經濟指標上則和前二者有不小的差距。
湖北綜合經濟實力問鼎中原。這是因為:第一,湖北GDP達到4.5億,比河南差0.3億,但人均達到6.6萬,比河南多1.1萬元。第二,武漢和鄭州同為國家中心城市,但武漢經濟發展快些。武漢率先在全國提出城市圈概念,又居於長江經濟帶中游,未來將成為中部「領頭羊」。第三,湖北經濟集約化程度高於河南,湖北「一主兩副」產業集約化程度高,河南點多面廣以農業著稱。比掉河南,其他省份更不用說了。
與大多數老師觀點不同,我認為中部六省,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是 河南省 ,很多人把綜合經濟實力,誤以為就是GDP的排名,其實不然,衡量一個地區的綜合經濟實力,要從八個方面來看,分別是: 全 社會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客運總量、貨運總量、各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地區財政收入。
第一,全 社會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部六省全 社會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排名依次是:
1,河南省 43890億
2,湖北省 31872億
3,湖南省 31328億
4,安徽省 28816億
5,江西省 21770億
6,山西省 5722億
從全 社會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來看,河南省毫無疑問,領先其他五個省,湖北省和湖南省相差不大,安徽省處於中間位置,江西省偏低,山西省最低,只有5722億。
2019年中部各省的社消品零售總額排名如下:
1,河南省 22733億
2,湖北省 20224億
3,湖南省 17239億
4,安徽省 13377億
5,江西省 8421億
6,山西省 7909億
頗為驚人的是,社消品零售總額的排名居然和固定投資總額排名是吻合的,但是從排名區間來看,河南省和湖北省相差不大,但是河南人口是湖北省人口的兩倍,江西省和山西省的社消品總額偏低,這也突出這兩個地方的第三產業不旺,人均收入也不是很高。
第三,客運總量注意的是,這裡面的客運總量包含了公路、鐵路、航空三個渠道的總和:
1,鐵路客運量排名
河南:1.82億
湖北:1.77億
湖南:1.62億
安徽:1.44億
江西:0.95億
山西:0.79億
2,公路客運量排名
湖南:1.17億
河南:1.09億
湖北:1.02億
安徽:0.89億
江西:0.81億
山西:0.77億
3,航空客運量排名
總體來說,中部六省航空客運量都偏低,排名如下:
湖北:3110萬
湖南:3024萬
河南:2965萬
山西:1843萬
江西:1834萬
安徽:1360萬
綜合以上三個數據,得出來的客運總量排名如下:
河南:3.2億
湖北:3.1億
湖南:3.09億
安徽:2.46億
江西:1.94億
山西:1.74億
從總量來看,河南排第一,湖北和湖南略低一些,安徽居中,江西和山西的客運量都低於2億。
第四,貨運總量我們調取了2019年各省貨運總量的數據,排名如下:
安徽省:51.72億噸
河南省:47.88億噸
湖南省:36.51億噸
湖北省:35.77億噸
江西省:26.98億噸
江西省:13.21億噸
第五,人均可支配收入我們調取了2019年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如下:
湖北省:28319元
湖南省:27680元
安徽省:26451元
江西省:26262元
河南省:23903元
山西省:23828元
總體來看,湖北省的人均支配收入在中部六省最高,其次是湖南,最少的是河南和山西。
根據2019年中部各省的人均GDP數據,排名如下:
湖北省:77451元
安徽省:58691元
湖南省:57622元
河南省:56791元
江西省:53269元
山西省:45791元
可以發現,在人均GDP方面,湖北省遙遙領先,安徽、湖南、河南相差不大,山西省偏低。
第七,GDP總量河南省:54259億元
湖北省:45828億元
湖南省:39752億元
安徽省:37114億元
江西省:24757億元
山西省:1706億元
以上是2019年的數據,從GDP總量來看,河南省領先,其次是湖北省,最低的是山西省,但是2020年,排名可能發生一些變化,湖北因為受到疫情影響, GDP可能從中部第二,下滑到中部第三。
河南省:4041億
湖北省:3388億
安徽省:3183億
湖南省:3007億
江西省:2487億
山西省:2348億
從財政收入來看,依舊是河南省領先,其次是湖北省和安徽省,最少的還是山西省。
綜上所述:從以上八個指標來看,河南省在五個指標,湖北省領先兩個指標,安徽省領先一個指標。
所以,很清晰的知道,河南省的經濟實力,在中部排第一。
論經濟實力,主要還是看總量,誰最高實力就越強。我國中部地區共有6個省份,分別是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山西,其中GDP最高的是河南,其2018年GDP為48056億元,領跑中部其它省份。排名第二的是湖北,GDP為39367億元,與河南差距較大;而湖南、安徽GDP也在3萬億之上,最低的山西,其GDP只有16818億元,相當於河南的1/3左右。
資金總量是一個地區或者城市經濟運行的結果,也是經濟運行的動力之源,顯示出這個地區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從資金總量來看,河南資金總量達7萬億,依然領跑中部省份;排名第二的是湖北,資金總量為5.95萬億,最低的則是山西的3.8萬億。
當然,河南總量占優,主要依靠的是它的體量,河南常住人口高達9600多萬,遠遠高於中部其它省份。論經濟質量和發展水平,中部地區發展最好的是湖北,它的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而湖北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000家,領跑中部省份。因此中部地區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則是湖北。
我也看好湖北,是南北相連的中間站,全國各地的中轉站!
中部經濟實力最強,還應該是老大哥,湖北了!
衡量一個地區的綜合實力,基本從政治地位,科教文衛,醫療水平, 科技 研發,工業實力,交通地位,城鎮化體系,人均GDP,經濟實力出發,以下中部六省各省綜合實力大比拼。
經濟總量,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人均GDP,湖北,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山西,
科教文衛,湖北,湖南,安徽,山西,河南,江西,
醫療水平,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
城鎮化體系,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
科技 研發,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江西,山西,
工業實力,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山西,
交通地位,湖北,河南,湖南,安徽,山西,江西,
政治地位,湖北有中部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武漢加持,河南又有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後面依次為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綜上所述,中部六省最強為湖北,最弱為山西,依次排名為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
目前看是湖北
我更看好湖北
經濟總量河南最高!
經濟質量湖北最強!不光是中部地區,甚至整個中西部地區!
湖北省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一個跟得上東部地區的省份,無論是總量(超過福建、河北、遼寧)還是人均(超過山東、河北、遼寧)甚至在教育、科研、醫療等軟實力都要強於很多東部沿海省份!
湖北人均GDP位居中西部地區第一位,超過直轄市重慶,甚至高於東部省份山東,位居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天津之後,其省份排名第五!
湖北省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七位,其教育、 科技 、醫療、科研等軟實力也是冠絕中西部地區,這主要得力於武漢的強大!
所以說論綜合實力湖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省,位居中西部第一!
Ⅵ 山東湖南主要城市經濟對比!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2-01-01
Ⅶ 湖南永州和山東德州哪裡更好
從經濟發展來說,這兩年山東德州發展較好。
最新中國城市GDP百強榜,德州位列第85位。比湖南永州排名靠前。
德州,簡稱「德」,古稱安德,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西北部、黃河下游北側,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北接河北省滄州市,南接省會濟南市、聊城市,西鄰河北省衡水市,東連濱州市。
Ⅷ 長沙和濟南哪個好實力強
濟南好
濟南市全國13個副省級城市之一,長沙不是
山東經濟全國第三,超過湖南
濟南GDP是長沙的接近兩倍
Ⅸ 山東聊城與湖南衡陽相比哪個經濟好
衡陽經濟較好。衡陽位於湖南中部,自古乃湘南經濟中心,乃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時期乃中國空軍基地,有「小上海」之稱,衡陽保衛戰(1944)和衡寶戰役(1949.10)就在此發生。改革以來,衡陽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資源、人才優勢在湖南經濟中名列前茅。現在,作為湖南第二大人口、GDP第四的衡陽正努力超越。09年,隨著武廣高速鐵路的通車,衡炎高速、衡邵高速等多條告訴的修建,娃哈哈等眾多企業的入住,衡陽的未來將更美好!
Ⅹ 中國最富裕的省排名
NO.10、福建
福建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由海路可以到達南亞、西亞、東非,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自古以來,福建都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
NO.9、湖南
近年來,湖南經濟發展增速,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1244.7億元。湖南全省擁有14家國家級開發區、1家綜合保稅區、67家省級開發區和29家省級工業集中區,形成了工程機械、電子信息及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車及零部件、鉛鋅硬質合金及深加工等10個優勢產業集群。「九州糧倉」、「魚米之鄉」的美譽也能體現出湖南農業的發達。
NO.8、河北
河北經濟規模較大,發展態勢良好,是中國的一個經濟大省。
工業門類齊全,已形成冶金、建材、化工(醫葯)、食品、機械等支柱產業和輕工、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以及新醫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正在形成新的優勢。
農業基礎穩固,糧、棉、油、肉類、干鮮果品及蔬菜等農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
秦皇島港、京唐港和黃驊港等3個海港連接海內外,鐵路、公路貨物周轉量居全國第一位。
NO.7、湖北
湖北是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內陸重要的空港。汽車行業是湖北省的主導產業。其次是鋼鐵行業和石化行業,食品行業和紡織業這兩大輕工業的增長勢頭猛烈,為湖北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帶來巨大作用。
NO.6、四川
四川經濟發展很快,交通干線密集,是「中國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中國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四川的經濟總量居全國第六,其綜合實力高居西部地區首位。
NO.5、河南
經濟總量全國第五的河南超過排在世界第21位的阿根廷。河南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中國第5位、中西部首位。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中國新設立的自貿區之一。2016年12月,國家正式批復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以河南為主體的中原城市群為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
NO.4、浙江
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寧波、紹興、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杭州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
NO.3、山東
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可與印尼相提並論。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並且其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也在穩步推進。
NO.2、江蘇
第二經濟大省江蘇可以對標墨西哥。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地跨長江、淮河南北,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全國各省第一,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NO.1、廣東
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已經連續28年位居全國第一,已超越香港和台灣。如果把廣東當作一個獨立的經濟體,世界排位約居第15位。2016年廣東實現GDP為79512.05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是11578.8億美元,大致與墨西哥相當,直逼老牌發達國家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