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特區創辦有什麼意義

經濟特區創辦有什麼意義

發布時間:2022-11-03 00:20:24

1. 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和發展有什麼重大意義

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和發展有以下意義:
1、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和發展發揮了對內地示範、輻射作用,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出了重要貢獻。
2、經濟特區不僅為全國經濟體制改革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經驗,輸出技術、資金、人才和管理經驗,成為內地許多省份走向國際經濟舞台的「橋頭堡」,也成為國際資本、技術、信息走向內地的橋梁,直接帶動了內地經濟的發展。
3、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擴大了對外貿易,增加了外匯,引進了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經營管理方法 ,擴大了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是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一個窗口,對於中國的改革開放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深圳經濟特區,1980年8月正式成立。深圳特區位於廣東省的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深圳毗鄰香港,交通便利,氣候溫和,風景優美,在利用外資發展經濟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根據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區將建成以發展工業為重點的工、商、農、住宅、旅遊等多種行業的綜合性特區。

2. 概括經濟特區的創立,特點及意義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
從特徵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吸引外部資金、特別是外國資金進行開發建設的特殊經濟區域;從功能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排頭兵和試驗場。這既是對經濟特區特殊政策、特殊體制、特殊發展道路的概括和總結,也是對經濟特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實際作用的概括和總結

3. 經濟特區開放的意義

經濟特區開放的意義: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經濟特區的意義概括為四個方面,即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場」、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用,對內地的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對保持港澳地區繁榮穩定的促進作用。這四個作用,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支點」,正是這個偉大的支點,撬動了中國落後陳舊體制的巨石,撬開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撬動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試驗場——-撬起落後體制的巨石。
拓展資料
1979年4月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後於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加以實施。按其實質,經濟特區也是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
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並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為發展目標。
1979年7月,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
截至目前大陸地區共有7個經濟特區。經濟特區誕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90年代。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1992年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4. 經濟特區的意義是什麼

經濟特區的意義如下:

1、經濟特區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在推動科學發展和實現自主創新中發揮排頭兵作用。

2、深圳經濟特區的創新實踐,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3、興辦經濟特區打開了中華民族復興的新時代大門。

對經濟特區的要求

經濟特區的責任與使命同在。這就要求,經濟特區必須立足新起點,適應新形勢,瞄準新目標,抓住「特別能改革、特別能開放、特別能創新」這一特區的新內涵,將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經濟特區要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按照國家發展新要求、順應人民新期待,實現新突破,邁上新台階。

5. 建立經濟特區的意義

經濟特區的實際意義:搞活市場經濟、對外開放、與國際市場接軌。

中央政府賦予經濟特區引進項目審批權、人員因公出國出港審批權、外貿出口權、外匯管理權及許多其它經濟管理許可權,並且在包括稅收、外匯管理、銀行信貸、勞動用工以及人員出入境等方面給予了很多的優惠政策。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從局部試驗性的階段向普遍改革推進的時代。

(5)經濟特區創辦有什麼意義擴展閱讀

中國建設和發展經濟特區的基本經驗主要有:

①完善投資環境,包括完善投資的物質環境和人際環境。前者為基礎設施結構中以通電、通水、通路、通訊、通煤氣、通排污、通排洪和平整土地為主體的「七通一平」等;後者包括政治條件(政治、社會、政策等的穩定和法制的健全)、管理水平(政府的效率等)、經營條件(貨幣和物價、外匯管制、金融、信息服務和自主權等狀況)、人口素質和市場、政策優惠(稅費等)等;

②外引內聯有機結合,發揮特區的「四個窗口」(技術、知識、管理和對外政策)和兩個扇面輻射(對內和對外)的「樞紐」作用;

③努力探求建立一種靈活而有效地適應國際市場規律的特區經濟體制模式。為此,需在計劃管理體制、企業管理體制、基本建設管理體制、流通體制、價格體制、勞動人事制度和工資制度以及財政金融體制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

6. 設立經濟特區的作用和意義

法律分析:設立經濟特區的作用和意義: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一條 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7. 經濟特區有什麼意義與作用

經濟特區的意義概括為四個方面,即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場」、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用,對內地的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對保持港澳地區繁榮穩定的促進作用。這四個作用,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支點」,正是這個偉大的支點,撬動了中國落後陳舊體制的巨石,撬開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撬動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試驗場———
撬起落後體制的巨石。

8. 經濟特區的建立有什麼歷史意義

經濟特區建立的意義
1980年設立了深圳,珠海,汕頭,上門四個經濟特區,經濟特區實行的特殊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系,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定在進出口減免瑞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設立經濟特區,對外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全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9. 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的意義是什麼

  1. 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 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 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10. 我國經濟特區建立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10)經濟特區創辦有什麼意義擴展閱讀

深圳經濟特區位於深圳市南部,東起大鵬灣,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陽台山脈,南鄰香港,以深圳河為界。東西長49公里,南北寬7公里,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實際可開發面積110平方公里。設有全長86公里的特區管理線。特區范圍包括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和鹽田區。

深圳經濟特區前身為原寶安縣的縣城,197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有6000萬元。1979年,交通部香港招商局率先在蛇口開發了一平方公里的荒坡建立工業區,興辦了23家工廠,開通了國際微波和直通香港的貨運碼頭。

其後又吸引外資興辦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建成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化的工業小城。1980年8月,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利用3000萬元的銀行貸款與部分地方財政,參照「蛇口模式」在羅湖區0.8平方公里的區域興建金融、商業、旅遊住宅設施提供給外商,利用從中賺到的利潤繼續進行工業園區的基礎建設。

這種利用銀行貸款「滾雪球」式的發展為珠海、汕頭的起步建設提供了經驗。根據《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包括企業經營自主權、稅收、土地使用、外匯管理、產品銷售、出入境管理等。通過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獨資經營和租賃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資,加速了經濟特區的迅猛發展。

自1979年創辦深圳經濟特區,至2002年止,實際利用外資315.18億美元。其中,1979~1989年10年間,深圳與世界3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客商簽訂協議6890多項,實際利用外資27億美元。

至1999年20年間,共有6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深投資,累計投資項目2.36萬項,合同外資298.3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0.45億美元。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4479.15億元。

199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2000年開始施行的立法法,繼續保留了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同時還授予經濟特區所在市以較大市立法權。隨著深圳經濟的迅猛發展,特區內、外地方性法規的不一致,造成「一市兩法」現狀,給整個城市發展帶來諸多障礙。

《深圳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下簡稱《方案》)2009年5月6日獲國務院批准通過後,深圳市高層正加緊研究該《方案》的3年分步落實規劃。

其中2009年的改革重頭戲包括向中央申報將特區范圍擴大至全市,即將原屬關外的寶安區、龍崗區和光明新區納入特區之內。如果獲得批准,深圳特區的總面積將由2009年的395平方公里擴容為1948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深圳經濟特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特區

閱讀全文

與經濟特區創辦有什麼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9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1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