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白千層的經濟效益如何

白千層的經濟效益如何

發布時間:2022-11-02 22:35:02

① 速生竹柳和黃金香柳都是柳樹,有什麼區別嗎

速生竹柳是主要是用作造紙,黃金香柳主要以觀賞為主。這是他們的最大區別。
美國速生竹柳3號
美國竹柳3號為美國速生竹柳最新品種,其長勢更快、抗性更好。導入竹子的基因(竹子基因佔18.4%),頂端生長優勢非常強,樹冠窄小,就如同南方的毛竹一樣往上挺拔生長,小苗或扦插苗種植當年高達3-6米,最高8米,地徑3-6厘米,培育速生意楊胸徑30厘米的大徑材約需8年,而本品種胸徑30厘米只需要4-5年,高可達20-30米的參天大樹,生產周期縮短近一半。更主要的是,意楊用於造林每畝栽培密度36-48株,而美國速生竹柳每畝種植300-400株,生產胸徑15厘米中徑材每畝種植600株(因葉片稀疏狹長,透光性好,葉片大而透風),因為密度大,產材量多,效益自然高,因此造林的經濟收入是速生楊的10倍多。美國速生竹柳除用材廣的突出優點外,還是極具前景的新能源樹和觀賞價值非常高的風景樹種,使發展前景增添了新的亮點。

黃金香柳
黃金香柳 別名:千層金,桃金娘科白千層屬常綠喬木,原產於荷蘭、紐西蘭等瀕海國家。黃金香柳是優良彩葉樹種,具有極高觀賞價值,有金黃、芳香、新奇等特點。其主幹直立,葉片芳香宜人,枝條密集細長柔軟,嫩枝紅色,新枝層層向上擴展,金黃色的葉片分布於整個樹冠,形成錐形,樹形優美,遠遠望去很象一座座金字塔,葉片在陽光的照射下能發出金光閃閃的光芒,猶如黃金香柳穿上金黃色的盛衣,黃金香柳的葉子,用手輕揉,會有清香散發,故名:黃金香柳。黃金香柳長勢快,2-3年可修剪成3米高的塔形,3-4年可培育成胸莖5-150px的行道樹。成年樹樹干可達15-500px粗,樹高6-8米,並形成冠幅3-5米的錐形。抗風能力強,耐水淹、抗鹽鹼。喜光,適宜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栽培。經過園林工人精心培植的黃金香柳,把公園、道路染成一片金黃色。作為一種新興的樹種,在公園、道路都有種植,可用於庭園景觀、道路、小區綠化。特別適合沿海地區城市綠化使用,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視覺效果最好的彩葉喬木新樹種之一。

② 霧蓮是什麼

霧蓮一般指蓮霧。又名洋蒲桃、紫蒲桃、水蒲桃、水石榴、天桃、輦霧、爪哇浦桃、璉霧,桃金娘科,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尤以爪哇栽培的最為著名,故又有「爪哇蒲桃」之稱。在海南蓮霧被稱為「甜不」,也稱為「撲通」,因為經常從樹上掉下來撲通一聲響。

台灣的蓮霧是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台灣,台灣省的屏東縣是最有名的產地,是一種主要生長於熱帶的水果。隨著科學證明,蓮霧除了原來的紅色和綠色以外,還有新品種的暗紅色蓮霧。在馬來西亞被稱為「水翁」,馬來西亞人一般是切開後沾酸梅粉(話梅粉)吃。

(2)白千層的經濟效益如何擴展閱讀

主要價值

1、在台灣,蓮霧被譽為「水果皇帝」,暢銷於水果市場,深受消費者的親睞。除用作水果外,洋蒲桃優美的樹形還應用於園林綠化中,其蔥蘢的樹木、青綠的枝葉,豐碩的果實,已經成為美化環境的亮麗風景線。

2、蓮霧還可以作為菜餚,淡淡的甜味中帶有蘋果般的清香,食後齒頰留芳,其中著名的傳統小吃「四海同心」就是以蓮霧作為主要材料;宴會上還用蓮霧作為冷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霧蓮

③ 北方適合生長什麼珍貴有經濟價值的樹

適宜北方氣候生長,較為名貴的樹種主要有:

大葉女貞(又稱女貞)、紫薇、廣玉蘭、白玉蘭(又稱玉蘭)

白皮鬆、紅楓、中華紅葉楊、木本綉球、紅葉石楠、日本五針松

銀杏、枸骨、蠟梅、鵝掌楸(又稱馬褂木)

桂花(北方需要在小氣候較溫暖處栽培)

三角楓(又稱三角槭)、皂角(又稱皂莢)、欒樹

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龍爪槐、龍爪榆、法國梧桐

青桐(又稱中國梧桐)、雲杉(又稱白桿)、紫竹、文冠果

黃榆、紅樺、紫榆、白樺、碩樺、石榴、柿樹、雪松、黑松

黑樺、合歡、岳樺、紫樺、碧桃、樟子松、紅松、榆樹

柏木、揪樹、華北落葉松、華山松、油松、水杉、側柏

北美香柏、叉子圓柏、圓柏、龍柏、毛白楊、新疆楊

小葉楊、山楊、旱柳、垂柳、鏝頭柳、核桃、核桃楸、白樺

鵝耳櫪、毛榛、板栗、栓皮櫟、蒙古櫟、遼東櫟、柞櫟

青檀、柘樹、二喬玉蘭、紫玉蘭、杜仲、李、紅葉李

日本櫻花、珍珠梅、白梨、山杏、杏、榆葉梅、紫荊

紅花錦雞兒、國槐、紫穗槐、臭椿、千頭椿、香椿

火炬樹、元寶楓、雞爪槭、七葉樹、檉柳、紅瑞木

黑棗、美國白臘、連翹、紫丁香、白丁香等。

拓展資料

樹是由根結點和若干顆子樹構成的。樹是由一個集合以及在該集合上定義的一種關系構成的。集合中的元素稱為樹的結點,所定義的關系稱為父子關系。父子關系在樹的結點之間建立了一個層次結構。在這種層次結構中有一個結點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位於最高層,是所有下一層結點的父結點。這個結點稱為該樹的根結點,或稱為樹根。

④ 互葉白千層的生長周期如何

互葉白千層是一種重要的香料植物,原產於澳大利亞,常綠喬木,窄葉,樹高可達6米,生長快,再生能力強,深根性,能耐乾旱貧瘠的土壤及漬水地,在氣溫高、無霜期長的地區生長迅速。栽植一年後即可採收枝葉提取精油,二年後即可全面投產,每株每年可采枝葉15—20公斤,每年可收割煉油1-2次,鮮枝葉出油率可高達1.0-1.8%,是經濟價值很高的經濟作物。
互葉白千層的栽種與開發是一項投資少、周期短、效益高的項目。既可作為香料經濟作物,亦可作為綠化景觀樹種。種植適應性廣,樹形優美,是林相改造和景觀美化的優勢樹種,互葉白千層栽植兩年即可開花,花期較長,較集中於春末夏初,花色純白,穗狀花序著生枝頂,長lOcm似瓶刷狀,形成奇特美麗的形態。因此栽植此品種不僅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還有明顯的社會效益。

⑤ 互生葉白千層是什麼

就是茶樹的學名,澳洲茶樹精油,就是叫互生葉白千層葉油!

⑥ 這是什麼植物(樹/喬木)

這的確是白千層!
下面是白千層的介紹~
學名:Melaleuca leucadendra Linn
別名:脫皮樹
科屬:桃金娘屬
特性:
常綠喬木,樹皮灰白色,厚而疏鬆。單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長5~15厘米,全緣,有平行縱脈5~7條。花乳白色,雄蕊合生成5束,每束有花絲5~8,頂生穗狀花序,長6~12厘米。花旗1~2月。原產澳大利亞,適應性強,能耐乾旱合水濕,華南有栽培,多作行道樹以及防護林樹種。枝葉可以提取芳香油,供葯用和作為防腐劑。
2、形態特徵

白千層是一種奇妙透頂的樹,「樹皮一層層的,彷彿要脫掉舊衣換新裳一般」,白千層能寫字,還能夠當橡皮用。白千層的花也是奇特的,滿樹的花「活像千隻萬只的小毛刷」。
白千層,確實應該叫白千層,一是外表形似,它有「千層萬層的樹皮脫也脫不完」,二是白千層給人的啟示很多,它啟發我們寬容大度,也引導我們追求樸素美好。
3、分布情況
白千層原產自澳大利亞,四川,廣西等省現已引種成功,威遠屬適宜栽培地區。
白千層或紙皮樹在世界其他地區適應於淡水生境並正在取代當地鄉土植物。
4、用途效益
茶樹油是從白千層的枝葉中加工提煉出的一種芳香油,具有抗菌、消毒、止癢、防腐等作用,是洗滌劑、美容保健品等日用化工品和醫療用品的主要原料之一,需求廣泛。
白千層樹一次栽培,當年見效,年年收枝葉,每年可采2次,每畝可采枝葉2000~3000公斤,每年每畝增加收入達1800~2700元,同時還是優良的綠化樹種。因此該項目也是農業產業化項目之一。
[編輯本段]5、主要品種
互葉白千層(Melaleucaleucadendron)
屬桃金娘科白千層屬植物,原產於澳大利亞南緯23.5°沿海地區及北方領地的北部等地區。其樹高可達6m,樹干突瘤狀彎曲,樹皮多層、柔軟、具彈性,似海綿;葉互生,呈披針形,酷似相思樹葉;夏到秋季開花,圓柱形穗狀花序頂生於枝梢,小瓶刷狀,乳黃色,是優美的庭院樹、行道樹和防風樹。互葉白千層還是經濟價值很高的經濟作物,其新鮮枝葉可提取精油,稱茶樹油,它可以高效、無毒、無刺激地殺死人體皮膚表面的真菌與細菌,並對某些病毒也有抑製作用,其殺菌效果是石碳酸的11—13倍,因而在醫葯、食品防腐、化妝護膚及保健品等方面廣泛應用。
白千層樹(Melaleuca)
表明了基於生態系統的管理原則。在佛羅里達州,就有一個引進種正威脅著人類用水的供應、土地利用、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特別是淡水沼澤。該種植物的蔓延破壞了美國一個主要旅遊區的景觀,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和自然保護問題。越南的瑞德平原(Plain of Reed)和湄公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盡管已經作出了努力來保護,而且白千層生態系統中地方經濟、文化和居民的價值也得到了普遍認可 。然而,迄今為止公園管理人員所採取的嚴格的保護主義很可能葬送了已付出的保護努力,因為保護主義忽略了生態系統的價值。生態系統管理考慮了生態系統中所有的人為因素,使白千層生態系統有可能持續為湄公河三角洲的人們提供生計。
五脈白千層(Melaleuca quinquenervia)
是澳大利亞、新幾內亞、新科里多尼亞(島)的本地種。在農業中可作為防護林並保持土壤,也可作為觀賞樹種。1906年,在佛羅時達州大西洋海岸的兩個地區,邁阿密大學的一個林務員首次播下了從墨爾本帶來的種子。1936年,為了排於佛州南部大沼澤區的積水,開展了一次個人植樹競賽。在這次競賽中,使用飛機將白千層樹的種子播種到佛州南部地區。
這種樹的樹皮剝下時呈白色,故俗稱紙皮樹。它至少覆蓋了佛州9%的面積,生長在路邊、溝旁、大草原、磚子苗(Sawgrass)沼澤以及湖岸,已被正式列為「聯邦有害雜草」。千層樹對水的利用率超過本地種——磚子苗的3倍,高達20m,枝幹多,形成茂密而難以穿越的樹叢;每公頃的密度達4000餘株;生長速度快,能抵禦持續的大潮、乾旱以及一定濃度的鹽分。這些特徵使其具有了入侵各種生境的能力。
由於佔領了淡水沼澤,白千層樹威脅著所有依賴於這類濕地的生物。其過高的密度能將濕草原和沼澤群落中的本地植物種的多樣性減少60%-80%;其快速的擴散能力正在毀滅佛州南部獨特的自然群落如濕草原、磚子苗沼澤、松柏生態交錯區、樹島、松樹浸水林地、水中泥沼、紅樹,並威脅著本地100多種植物的常年生境,特別是鄉土池柏(Taxodium distichum var.nutans)。
[編輯本段]6、影響危害
⑴、對鳥、鹿和水的威脅
棲息地的丟威脅了鳥類的生存如蝸牛鳶(Rostrhamus sociabilis)和樹林鸛(Mycteria americana),它們依賴於本地的植物築巢和取食。盡管某些小型食肉動物能在白千層樹林中生存下來,另外一些野生動物顯然很少利用這些樹:如鹿類並不喜歡吃白千層的樹皮,這導致了本來分布區就很有限的美洲獅(Felis concolor coryi)的數量減少。
人們相信佛州南部的白千層樹對於居民的水供應和自由水位是主動脈威脅。已經在多個保護區中發現了白千層樹。這些保護區包括佛州沼澤國家公園(Everglades National Park),大柏樹國家保護區(Big Cypress National Preserve),國家奧杜邦協會螺旋沼澤鳥獸禁獵區(the National Aubon Society's Corkscrew Swamp Sanctuary),國家野生動物庇護地、各州林地以及Okeechobee湖茂密的植物群叢,截至1980年,白千層樹已經蔓延了202 500公頃土地,相當於佛州南部陸地面積的6%,其中一半是濕地,占該州沼澤面積的13%。8年後的調查表明,白千層樹的蔓延至少增加了50%,在1990年,人們還以為白千層種群僅覆蓋了其後蔓延地面積的10%。
白千層森林能引起毀滅性、難以撲滅的大火。白千層本身已經適應了大火。實際上,燃燒能使種子釋放並萌發,然後再由風和水將數百萬粒種子傳播出去。
清除白千層樹的代價是每公頃370-2000美元。1991年的一項評估表明,如果在佛州將白千層樹根除掉,則每年從治療過敏中可以節省50萬到2百萬美元,並保持旅遊收入(估計為每年近1億5千萬美元),還可以保護自由水位。
但是,由於火並不能燒死白千層樹,所以最成功的方法是人工拔掉樹或將除草劑注射到樹干內。政府從澳大利亞進口了一種象鼻蟲(Oxyops vitiosa),希望能對白千層進行生物防治(美國本土沒有白千層的近親種)。作為一種控制手段,已經將這種象鼻蟲從佛州蓋恩斯維爾檢疫船舶的地區釋放出來。
同時,佛州正在考慮組織房主們在1998年1月1日前消滅掉其土地上所有的白千層樹,並給市政府拔樹的權利,對於逾期不辦者,由政府組織拔樹並給樹主1500美元的罰款。
⑵、被忽略的價值
以上報道可能表明除了在澳大利亞、新幾內亞、新科里多尼亞以外,白千層毫無益處可言。然而,在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五脈白千層的近親種,Melaleuca cajuputi,是濕地森林中的優勢種,它在本地群落的生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泰國和湄公河三解洲一項研究計劃的協調員 Roger Safford 博士,在皇家 Holloway 環境研究院(Royal Holloway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RHIER)出版的論文中,列表總結了白千層樹的其它一些價值:
在湄公河三角洲中,群落的能源消耗有80%歸至於木柴和木炭,而木柴和木炭來自白千層。白千層木料是建築物中理想的柱子,它即耐水又能抵禦白蟻的侵襲。當地和許多城市利用它,樹皮本身可用作燃料、絕緣材料、堵縫、火把和泥敷劑。
白千層的根部為魚類提供了產卵和育幼的場所。湄公河三角洲內陸1/3的捕魚量(每年14500噸)來自白千層樹林的根部區,其它地區的捕魚量也幾乎都來自於白千層樹林。
從樹葉和樹枝中提取的芳香油含有抗細菌成份和葯用成份,在當地作葯用,可用作驅蟲劑,還可用作肥皂。在湄公河三角洲的一個省,以白千層為基礎的工業很久以來都是一項重要的工業。據估計,每公頃的白千層樹可產生價值達40美元的芳香油。湄公河三角洲濕地中與白千層共生的植物可以提供許多傳統葯物,其產量正在增加。白千層的花很多,本地的蜜蜂的種類也很多。人們非常珍異由白千層花所產生的蜂蜜;也有很多傳統的、非破壞性的養蜂方法。
在湄公河三角洲可供人類食用的動植物種類很豐富,從蛇、龜、甲殼動物到野生嚙齒類動物。白千層的嫩枝為山羊提供了可口的食物,而沼澤苔草是水牛的食物。
⑶、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
在湄公河三角洲,白千層濕地為野生動物,特別是鳥類提供了豐富的棲息地。特別是鳥類提供了豐富的棲息地。但是從們對在白千層森林中生活的野生動物卻幾乎一無所知,完全不知道其中生活的無脊椎動物的情況,也不知道棲息地本身的組成。所以,該三角洲對科學和發展生態旅遊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越南已經建立了研究基地,但其它地方忽略了有關的研究,而且越南也是剛剛才開始生態旅遊。
從1995年秋季,在「達爾文物種生存啟動基金(Darwin Initiative for the Survival of Species)」的資助下,作為在越南和泰國進行的達爾文濕地項目的一部分,RHIER一直在推動對優勢種是白千層的濕地森林進行持續管理。這意味著要進行基礎研究,調查其對於人類和野生動物的價值,將這些研究結果應用於管理實踐,支持國內和國際間的合作以傳播知識並鼓勵產生新的思想。達爾文啟動基金是由英國環境部來管理的。
⑷、教 訓
對環境抱以希望的報道表明應該從生態系統管理的新科學中吸取某些教訓。例如,湄公河三角洲中的 Tram Chim 國家濕地保護區(Tram Chim National Wetland Reserve)清楚地證明保護中的問題要引起人們的注意。瑞德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濕地,Tram Chim 國家濕地保護區保留了曾經覆蓋了整個瑞德平原的最後一片濕地。這片濕地是一種稀有而美麗的鶴,薩勒斯鶴(Eastern Sarus Crane)最後一處庇護所,每年都有數百隻薩勒斯鶴飛來此地 ;它不僅為這種鶴提供了美麗的景色和遷徙的通道,而且為附近的村莊提供了諸如薪柴和魚類等豐富的自然資源,以維持村民的生計,對於清潔的水質和魚類的育幼場所也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由於人口的增長,收獲量不能持續下去,所有管理人員開始求助於嚴格的保護措施以保持濕地生態系統。毫不奇怪,這種策略在本地極不受歡迎。如果對此不加干預的話,瑞德平原生態系統及其中的人們都會遭受滅頂之災。
達爾文項目旨在促進對白千層價值的認識並在Tram chim濕地及其他類似地區建立有效的生態管理技術。
相信達爾文項目能增加對利弊的認識,在Tram Chim和類似的地區建立出切實可行的生態系統管理技術。1996年9月在越南舉行了一次會議,討論如何在保護區和周邊地區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參加會議的有村長、省和國家的官員以及科學家。會上的一個主要發言者是Duong Van Ni,他是RHIER的博士候選人,正在研究白千層濕地森林在改善越南水質中的作用。在這次會議上達成了共識,表明在達到達爾文項目的目的的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
⑸、起 點
達爾文項目與IUCN管理生態系統的新方法有何種聯系?這個項目舉例說明了生態系統管理的10項原則,這些原則是去年在請教了30名受邀專家,並且在世界保護大會(在蒙特利爾舉行)的研討班上討論後發展起來的,這些原則僅僅代表了一個起點,我們認識到特定的環境在決定應該做的事情中起首要作用。但是在生態系統管理方面,這些原則為考慮、討論和行動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2、植物形態
白千層,常綠喬木,高約20米。樹皮灰白色,厚而疏鬆,可薄片狀層層剝落。單葉互生,有時對生,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1.5厘米,兩端漸尖,全緣;有縱脈3~7條。穗狀花序頂生,中軸具毛,於花後繼續生長成一有葉的新枝;花密集,乳白色,無梗;萼管卵形,裂片5,圓形,外面被毛;花瓣5,闊卵圓形,先端圓,脫落;雄蕊多數,基部合生成5束與花瓣對生;雌蕊1,子房下位,頂端隆起,被毛,3室。蒴果頂部3裂,杯狀或半球狀,直徑約3毫米,頂部截形,成熟時裂開成3果瓣。花期1~2月。 生於較乾燥的砂地上,多為栽培。分布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 本植物的葉(白乾層葉)亦供葯用。
3、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陰性樹種,喜溫暖潮濕環境,要求陽光充足,適應性強,能耐乾旱高溫及瘠瘦土壤,亦可耐輕霜及短期0℃左右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9月下旬至翌年3月,當果皮由紅褐色變為深灰色或褐色時,將果枝摘下用薄膜墊托置無風處曝曬2-3d,果實開裂脫出種子和秕粒。種子隨采隨播,亦可曬干袋藏備用。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由於種子細小,千粒重僅0.1g,所以播各整地要求細致,表層土需過篩,壓平,淋足水分,播下種子,覆蓋薄膜,日平均溫度在10℃以上,播後5-6d可發芽。當苗高6-8cm,葉片接近硬革質時,可換床育苗。換床育苗時要施足基肥,以後每月追施1-3次。當苗高1.2m時可栽植。栽植穴規格為長、寬、深各為40cm。
田間管理
3年內每年在是春或雨季前進行鬆土除草2-3次。早春結合除草施有機肥。
病蟲害防治
根腐病,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病,用50%退菌特1 000倍液噴射。
4、採集儲藏
全年可采。陰干。
5、葯理作用
煎劑用平板紙片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有抑製作用。
6、化學成分
樹皮含木質素54.2%,另含樹脂醇,稱為白乾層素。
葉含揮發油1%-1.5%,主要成分為桉葉素(cineole),佔50%-65%,其次為松油醇(terpineol),醛類等。
7、性味
皮:淡,平。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
葉:辛,微溫。
8、功用主治
皮:安神鎮靜。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
葉:芳香解表,祛風止痛。用於感冒發熱、風濕關節痛、神經痛、腸炎腹瀉;外用治過敏性皮炎,濕疹。
[編輯本段]9、選方
治神經衰弱,失眠:白千層干皮二至三錢。水煎服。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
外用適量,鮮葉煎水洗患處。
[編輯本段]10、觀賞特性與用途
樹冠橢狀圓錐形,樹姿優美整齊,葉濃密,宜作觀賞叔和行道樹。

⑦ 黃金串錢柳的葉子像什麼😱

像彎月亮。

⑧ 茶葉油的九、茶葉油與山茶油、茶樹油的區別

油茶籽油、茶葉籽油及茶梅等山茶科植物的種子油在我國習慣上統稱為「茶油」,這一名稱已在這些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引起誤解和混亂。並且來源於這些植物的其他初級產品也同樣遇到了這一問題[1]。隨著人們對這些植物資源開發工作的不斷深入,這些問題將更加突出。對於油脂加工廠,在原料收購時需要分清茶葉籽與油茶籽。對於銷售商和消費者,也應該分清楚茶葉籽油與油茶籽油。另外,市場上還有一種茶樹油,雖然也被稱為「油」,但是無論從來源還是組成成分以及用途都與茶葉籽油和油茶籽油完全不同,茶葉籽油和油茶籽油是從樹的成熟果實中提取的,可供食用、工業用及醫葯用;茶樹油是從樹的新鮮枝葉中提取的,屬天然香料,用於醫葯、食品、化妝品等行業[2]。3種油的稱謂很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加以澄清。
1茶與油茶
1.1植物學分類
植物學分類表明[3-5],山茶目包括山茶科等18個科3500種,山茶科包括山茶屬等約30屬750種,主要分布在亞洲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中國有15屬500種。山茶屬或稱茶屬(CamelliaLinn)是山茶科最原始的一屬,常綠木本,約270種,集中分布於中國南部及西南部,其餘散見於中南半島、日本、印度東部及菲律賓等地。
山茶屬的劃分分歧甚大,一般分為原始山茶亞屬、山茶亞屬、茶亞屬和後生茶亞屬4個亞屬共20組。山茶屬種子均含有油脂,可榨油供食用或工業用,花有觀賞價值。山茶屬的茶為飲料植物;油茶為油料植物;雲南山茶為著名觀賞花木,北方溫室有盆
栽;金花茶花金黃色,為名貴和珍稀樹種。根據生物分類學,茶與油茶的生物學分類見表1。
表1茶與油茶的生物學分類
分類茶分類油茶
界植物界(Regnumvegetabile)界植物界(Regnumvegetabile)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亞綱五椏果亞綱(Dilleniidae)亞綱五椏果亞綱(Dilleniidae)
目山茶目(Theales)目山茶目(Theales)
科山茶科(Theaceae)科山茶科(Theaceae)
屬山茶屬(Camellia)屬山茶屬(Camellia)
種茶(CamelliasinensisOKtze)種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
從表1可以看出,茶和油茶是同目、同科、同屬的植物,是山茶屬的不同樹種。要分清楚茶葉籽與
油茶籽、茶葉籽油與油茶籽油,有必要先認識茶和油茶兩種植物。
1.2茶
山茶屬植物茶樹,拉丁名為CamelliasinensisOKtze,英文名為Tea。茶樹品種繁多,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6m。茶樹大多在10~11月普遍開花。茶樹的花為兩性花,開花較多,大多呈白色,少數也有淡黃或粉紅色的。花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徑5.0~5.5cm,小的直徑2.0~2.5cm。葉是茶樹重要的營養器官,也是人們採收的主要對象。茶樹的葉可制茶,茶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為我國名產,是我國傳統的出口產品。茶葉中含有咖啡鹼,為大腦中樞興奮劑並有利尿作用。茶樹的根可入葯,能清熱解毒,民間用根加糯米酒煎服,可治風濕性心臟病。茶樹的果為蒴果,大多為3~4室,也有1~2室的。每室有1~2粒種子,即茶葉籽;每室1粒的呈球形,2粒的呈半球形。茶樹果成熟後,果皮裂開,種子脫落。種子呈黑褐色,少有光澤,富彈性,內部子葉飽滿。茶樹的種子油可作潤滑油,提煉後可供食用。茶樹的種子和葉都是多年生多次收獲。中國是茶樹原產地,在秦嶺、淮河流域以南各省區廣泛栽培,已有2000餘年的栽培歷史,目前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栽種。
1.3油茶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屬的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拉丁名為CamelliaoleiferaAbel,英文名為Oil-teacamellia,油茶樹又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油茶品種多達百餘種,主要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浙江紅花油茶、廣寧紅花油茶及華南油茶等。根據成熟時間的不同,普通油茶又分為秋風籽、寒露籽、遂金籽和霜降籽4個品種[6]。油茶樹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6m,有時可達8m。樹皮黃褐色,嫩枝稍被毛;冬芽鱗片有金黃色毛。單葉互生,革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0cm,寬2~4cm,頂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特別上部更為明顯,表面側脈不明顯,中脈稍有細毛。葉柄長6mm。花白色,徑3~5cm,1~3朵腋生或頂生,無柄;萼片圓形,外被絲毛;花瓣5~7瓣,倒卵形,全緣或頂端2裂,外面被疏毛;雄蕊多數,無毛,排成2輪,花絲基部成束;子房被毛,花柱頂端3淺裂,基部有毛。油茶樹的花期為9~11月。油茶樹的蒴果是球形,直徑約3cm,幼時有毛,後變無毛,室背開裂。油茶果由油茶蒲(或稱茶包)和油茶籽構成,一個茶包中有1~4粒油茶籽。油茶樹是我國特有經濟樹種,也是我國江南低丘陵區最重要的食用油料樹種,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油茶樹不受蟲害侵襲,整個生長過程無需施用任何農葯。油茶樹的適應性強,耐貧脊,抗乾旱,是改造紅壤的主要樹種。油茶樹生長快、壽命長、優質高產,種植油茶一般3~5年即有收獲,是我國產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油茶樹為種子繁殖,喜生於肥沃、帶酸性的土壤上,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盛行栽培,分布四川、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河南、陝西為分布北緣,其中以湖南省種植最多。油茶樹的種子是多年生多次收獲。
2茶葉籽與油茶籽
2.1茶葉籽[1,5]
茶葉籽是茶樹的果實,為茶葉生產的副產物。茶葉籽的純仁率為70%左右,茶葉籽的整籽含油15%~35%,含有10%~14%的茶皂素,還含有較高的澱粉。長期以來,人們對於茶葉的種植、加工及茶葉產品的開發等關注較多,但對於茶葉籽的開發利用不太重視。因此,成熟的茶葉籽除繁殖茶樹外,其餘大部分自然脫落,在地里腐爛,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我國有180多萬hm2茶園,有充足的茶葉籽資源,產量按450kg/hm2計算,潛在的茶葉籽資源約為80萬t,如對茶葉籽進行充分利用,可以變廢為寶,增加茶農收入,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保持茶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目前,茶葉籽的制油及綜合開發利用已引起國內茶業企業和有關專業人士的高度重視。
2.2油茶籽[4]
由於受到品種、產地分布及採收季節的影響,油茶籽中化學組分的確切含量往往無法定論。油茶籽由油茶籽殼和仁組成。一般而言,油茶籽整籽含油25%~33%,油茶籽含仁為66%~72%,仁含油40%~60%;油分主要集中在油茶籽仁中,殼中含油甚少,通常在0.5%左右。除水分外,油茶籽仁主要由油分、澱粉、皂素和蛋白質組成,而油茶籽殼則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組成。油茶籽仁中水分較高,殼中水分甚少,但色素較多。上等油茶籽外表油光發亮,殼質硬脆色深,仁粒飽滿,含油量較高;表面無光,殼質薄軟色淺,仁粒皺癟者為未成熟的劣等品,含油量較低。油茶籽可榨油,油可供食用、製造人造黃油及工業和醫葯用,可制蠟燭和肥皂,也可作機油的代用品;油茶籽粕脫毒後可作飼料,也可從油茶籽粕中提取皂素和澱粉;果殼可提拷膠、皂素、木糖以及糠醛等。
2.3如何辨認茶葉籽與油茶籽[7]
2.3.1觀察外形茶葉籽多呈圓形和橢圓形,外表粗糙、乾燥、無光澤,顏色較深,呈墨黑色;油茶籽則多為褐色,棱形,有一面扁平略有凹陷,外殼光滑有光澤。
2.3.2搖動並察看茶仁顏色當年採收曬乾的油茶籽,放在耳邊搖晃有清脆響聲;茶葉籽仁殼粘合較緊,搖晃無聲。將油茶籽仁敲碎除去衣膜,其仁為蛋黃色;茶葉籽仁則為白色或淡黃色。
2.3.3品嘗茶仁味道擊碎其仁,油茶籽仁有油香味,味香甜;茶葉籽仁無油味,苦且澀。
2.3.4看油分油茶籽的含油率比茶葉籽的要高。因此,將油茶籽仁用力擊碎,會滲出油分,放在紙上擊打會留下油跡,如將油茶籽仁碾磨成粉,用手去捏,有粘手成餅現象;茶葉籽仁則無上述現象。
3茶葉籽油與油茶籽油
3.1茶葉籽油
[1,5]
茶葉籽油是從山茶科植物茶樹(CamelliasinensisOKtze)的成熟種子———茶葉籽中所取得的可食用植物油。由於其產量和開發時間短等原因,我國還沒有茶葉籽油的國家標准,也還沒有標準的中英文名稱。有的地方把茶葉籽油稱為茶籽油,很容易
與油茶籽油混淆。因此,稱「茶葉籽油」應該更准確些。茶葉籽油含56%左右的油酸,20%左右的亞油酸,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的食用植物油。茶葉籽油的脂肪酸組成與油茶籽油相似,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含有較高的油酸,但茶葉籽油的亞油酸含量比油茶籽油高。經精製的茶葉籽油熱穩定性好,不易氧化變質,安全無毒,無副作用。故可用茶葉籽油制備護發品和護膚品;茶葉籽油和油茶籽油一樣,本身也是醫葯原料,用於製作注射用的針劑和調制各種葯膏、葯丸等。特別是茶葉籽油中富含亞油酸,可用來防治皮炎、濕疹、水腫、皮下出血、脫發、神經功能下降等疾病,促進人體生長和膽固醇的正常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由於茶葉籽油是再生資源,隨著茶葉籽油深加
工技術和茶葉產業的不斷發展,茶葉籽油在工業上的廣泛應用是可能的。開發茶葉籽油在各領域的應用,將極大提高茶葉籽油產品的附加值和經濟效益。
3.2油茶籽油
[8-13]
油茶籽油已經有2000多年的餐桌歷史,《本草綱目》、《本草拾遺》、《山海經》、《農政全書》等很多古籍記載了這種油,現代的《中國葯典》也收載了這種油。
由於油茶的別名較多以及產油地的民間俗稱等多方面的原因,油茶籽油的別名也很多,如山茶油、茶油、清油等等,很容易與茶葉籽油混淆。油茶籽油是我國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中國是世界上茶科植物分布最廣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茶籽油生產基地。油茶籽油色清味香,是我國傳統的食用植物油,在我國歷屬皇家貢品。其油酸和亞油酸的含量高達90%以上,其中油酸的含量達80%以上,而飽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他各種食用油低得多,甚至比橄欖油還低。因其脂肪酸組成、油脂特性及營養成分都可與地中海橄欖油媲美,所以被盛贊為「東方橄欖油」,長期食用有利於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和肥胖等疾病。
4茶樹油
[2,3,14]
4.1植物學分類
常用的茶樹油樹種主要有互葉白千層(Meleucaalternifolia)、散花白千層(Meleucadissiliflora)、輪葉白千層(Meleucalinariifolia)。根據生物分類學,互葉白千層的科學分類見表2。
白千層芳香油樹種是桃金娘科白千層屬的幾個常綠小喬木樹種。原產地位於澳大利亞東部的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斯州的北部,即南緯21°~23°,東經145°~153°,是澳大利亞著名的芳香油樹種。
我國福建、台灣、雲南、廣西、廣東、海南、重慶等地有引種。目前,我國引種時常遇到的有7種:互葉白千層種(Melaleucaaltemifolia)、包鱗白千層種(Melaleucabracteata)、石南葉白千層種(Melaleueaerieffolia)、白油樹種(Melaleueaquinquenerria)、綠花白千層種(Melaleueviridiflora)、白千層玉樹種(Melaleucaleueadendra)和白千層樹種(Melaleucacajapnti)。
表2互葉白千層的科學分類
分類名稱
界植物界(Regnumvegetabile)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目桃金娘目(Myrtales)
科桃金娘科(Myrtaceae)
屬白千層屬(Melaleueal)
種互葉白千層(Melaleucaaltemifolia)
4.2茶樹油
茶樹油(Teatreeoil)為商品名,它是由桃金娘科(Myrtaceae)、白千層屬(Melaleueal)、互葉白千層種(Melaleucaaltemifolia)植物的新鮮枝葉經水蒸汽蒸餾而得的無色至淡黃色輕油狀液體,俗稱「茶樹精油」。澳洲茶樹油的發現和使用已有100多年歷史,當人們充分了解到它具有強抗菌、殺菌抑菌的保健作用之後,近20年來發展很快,目前澳大利亞通過人工栽培互葉白千層樹提煉精油,年產生物總量為6000~7000t,水蒸汽蒸餾法得率為0.7%~0.9%,年產茶樹油約為50t,其中50%銷往美國,20%銷往歐洲,10%銷往亞洲,15%自用。由於茶樹油的強力抑殺菌作用,又具溫和的辛香,屬天然香料,當前在農用殺菌劑、日用衛生製品、皮膚保健品、化妝品、食品香料、葯品等行業中已開始廣泛試用或應用。我國引種的7種白千層屬樹種均能蒸餾出松油烯醇-4等6種茶樹油的主要和次主要成分,但不同的樹種其含量有極大差別。茶樹油的基本成分由萜烯烴類和烯醇類化合物組成,松油烯醇-4和γ-松油烯兩個成分佔了茶樹油總含量的56.88%。茶樹油大部分為天然單離香料,可在食品、化妝品和葯品業使用,價格較昂貴。
參考文獻:
[1]張偉敏,魏靜,鍾耕.茶葉籽與其他油料作物油脂理化與功能性質的比較[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7(2):145
-149.
[2]張孝祺,林雄,吳玉鑾,等.廣東互葉白千層茶樹油產品主要成分的質量標准研究[J].廣東化工,2002(6):12
-16.
[3]侯寬昭.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詞典[M].修訂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4]劉玉蘭.油脂製取與加工工藝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5]曾益坤.茶葉籽制油及綜合開發利用[J].中國油脂,2006,31(1):69-71.
[6]范蘭禮,黃井生.遂川縣油茶物種和品種類型調查[J].江西林業科技,2001(4):16-18.
[7]韋美芬.茶葉籽和油茶籽的辨認[J].西南園藝,2002,30(3):42.
[8]李良果,謝新佑,張克,等.茶籽綜合利用[J].中國油脂,1997,22(1):57-59.
[9]楊坤國.茶籽綜合利用的研究、生產及應用[J].湖北化工,1996(4):30-32.
[10]徐學兵.茶油研究進展述評[J].中國油脂,1995,22(5):7-9.
[11]郭應安.茶油生產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油脂,1999,24(6):25-26.
[12]曾韜,畢夢宇,李尤山,等.茶皂素的提取研究[J].林產化工通訊,2000,34(6):16-18.
[13]胡紹海,胡衛軍,楊新又,等.油茶皂素毒性研究(I)[J].中國油脂,1998,23(4):47-48.
[14]陳海燕,梁忠雲,黃耀恆,等.不同種源和家系白千層芳香油組分及含量初探[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3,15(5):408-410.

⑨ 栽什麼景觀樹有價值

風景觀賞樹主要指具有觀賞價值的樹種。這種樹木可能是某地或某風景區的優勢群種也可能是品質上乘的獨立觀賞樹種還有可能屬於古樹名木系列一身兼有多種旅遊功用。北京郊野主要觀賞樹種見。北京地區還有一些觀賞樹木如響楊、核桃楸、楓楊、遼東櫟、蒙古櫟、大果榆、鹽膚木風景樹、小葉椴、七葉樹、玉蘭、梓樹以及棗、柿、山杏、山桃、山楂、海棠、李子、杜李等果木樹。這些樹木不僅具有防護林、用材林、果木林、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等功用而且又是北京地區自然風景區及園林綠化的重要風景樹和伴生樹。

⑩ 除了觀賞植物和葯用植物,還有那些經濟植物,各舉5種,說明其利用價值

常見的經濟植物
木材植物
馬尾松、冷 杉、杉 木、柳 杉、側 柏、粗 榧、青岡櫟、細葉青岡、苦 櫧、甜 櫧、栓皮櫟、麻 櫟、陰 香、樟、金合歡、非洲棟、石 栗、人面子、糠 椴、蒙 椴、赤 楠、窿緣桉、刺 楸、鴨腳木、毛棶木、白 檀、柚 木、美葉菜豆、楸 樹、毛 竹

油脂植物
小葉買麻藤、華東野核桃、胡桃楸、落花生、大 豆、石 栗、油 桐、山烏桕、烏 桕、白背葉、篦 麻、野漆樹、文冠果、油 茶、月見草、老鼠矢、胡 麻、向日葵、紅 花、

纖維植物
小葉買麻藤、構 樹、薴 麻、葛、美麗芙蓉、苘 麻、陸地棉、野西瓜苗、地桃花、山芝麻、羅布麻、劍麻、馬 藺、芭 蕉

芳香植物
胡 椒、金粟蘭、土荊芥、陰 香、肉 桂、樟、金合歡、降真香、青花椒、米 蘭、白千層、窿緣桉、小葉白辛、茉 莉、桂 花、岩青蘭、薄 荷、薰衣草、毛蕊花

蜜源植物
枇 杷、荔 枝、馬纓丹、荊 條

澱粉植物
錐 栗、茅 栗、白 櫟、甜 櫧、薜 荔、蕎 麥、紅 薯、蕉 芋

飼料植物
紅 薯、黃鵪菜、蒲公英、苦苣菜、 小白酒草、免子菜、串葉松香草、光稃茅香

其它經濟植物
做掃帚用植物——掃帚菜、
五信子植物——鹽膚木、
割取生漆植物——野漆樹、漆 樹
煙草植物——煙草

水果植物
楊 梅、波羅蜜、無花果、枇 杷、蘋 果、桃、草 莓、柚、甜 橙、柑 桔、余甘子、人面子、芒 果、荔 枝、龍 眼、葡 萄、中華獼猴桃、番木瓜、石 榴、蒲 桃、洋蒲桃、番石榴、人心果、柿、大 蕉

乾果植物
核 桃、山核桃、板 栗、落花生、

飲料植物
啤酒花、綠 豆、沙 棘、小果咖啡、菊 花、

調味植物
細葉香桂、花椒、蒜、辣椒、蔥、

蔬菜植物
菜蕨、莧、落葵、香椿、豇豆、扁豆、大豆、綠豆 、
赤豆、芫荽、燈籠椒、馬鈴薯、番茄、水蔓青、冬瓜、筍瓜、絲瓜、稜角絲瓜、黃瓜、苦瓜、菊芋、野茼蒿、馬蘭、茼蒿、 萵苣、慈姑、毛竹、卷丹、韭、薯蕷、蘘荷

閱讀全文

與白千層的經濟效益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9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2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