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吉林省 長春市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7
⑵ 長春二道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長春二道經濟開發區是省級開發區,位於長春市東北部,總規劃面積49平方公里,轄物流集中區(28平方公里)和工業集中區(21平方公里)「兩個園區」,2006年度實現GDP30億元,財政收入2億元,被評為「吉林省先進開發區」。
長春二道經濟開發區
優越的區位和土地優勢: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距龍嘉國際機場僅15公里,是市區進出機場的必經之地;距市中心5公里,距長春火車站僅2公里。
(2)長春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省擴展閱讀;
長春二道經濟開發區具備空港經濟優勢,陸路口岸優勢,商貿物流優勢,發展空間巨大,後發潛力十足。
到2010年開發區市場交易額將突破500億元,稅收突破20億元,引進大型物流企業50家,大型工業項目100個,長春二道經濟開發區將成為東北地區的專業性商貿、物流產業基地和大型生產加工業集中區。
⑶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哪個區的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土地屬於兩個區——南關區和二道區。
2005年12月20日,長春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了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河街道辦事處及東方廣場街道辦事處(長府發[2005]53號)。2016年,長春市人民政府請求從臨河街道、東方廣場街道拆分出會展街道、世紀街道。2017年2月4日,獲得吉林省民政廳批准。
原由南關區管轄的臨河街道是經開區商業最發達,最早開發的地區,已經融入主城區,下轄十個社區。2017年2月,分出會展街道:面積7.59平方公里,轄會展社區、仙台社區、衛星社區,總人口近6.5萬人。
會展街道辦事處駐太原東街與威海路交匯西北側。調整後的臨河街道辦事處面積4.7平方公里,轄浦東社區、崑山社區、威海社區、臨河社區、珠海社區、北海社區、泰山社區,總人口近7.5萬人。
原由二道區管轄的東方廣場街道是典型的工業區和睡城,內部幾近無商業區,下轄八個社區,三個村。2017年2月,分出世紀街道:面積10.14平方公里,轄世紀社區、洋浦社區、環城社區、營口社區、蘭州社區,總人口近7萬人。
世紀街道辦事處駐自由大路與銀川街交匯聯發大廈南側。調整後的東方廣場街道辦事處面積28.38平方公里,轄新開河社區、大連社區、花園社區、六合社區、黎明村、三道村、楊家村,總人口近6萬人。興隆山鎮原屬於長春市郊區。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位於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長春市東南部。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91年6月22日建立,1993年4月,獲中國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不含北區、長德新區)。
發展歷程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區地處長春市東南部,南以小河沿子為界,西起伊通河,北至自由大路-吉林大路-東新路,東至三道村。由1992年批准成立的省級開發區(30平方公里),以及2000年7月長春市人民政府劃歸給經開區代管的黎明村、楊家村和三道村組成,面積共為50平方公里。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1993年前是菜地,僅僅是柴油機廠一帶是棚戶區。1993年後,發展日新月異。2003年左右,臨河街道的城區基本建設完成,主要是工業園。後來,工廠外遷,臨河街道形成了睡城的景象。2007年後,隨著大商超在此處開業,商業逐漸繁盛。目前,臨河街道已經融入主城區,並成為城市副中心。
長春空港開發區規劃面積79平方公里,西起東環城路、長吉鐵路、寬城區奮進鄉隆西村,北至寬城區興華村、三家村南邊界,東至九台卡倫鎮六家子村邊界,南至吉林大路、四通路、長吉高速公路邊界。其中起步區面積20平方公里。
(3)長春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省擴展閱讀: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比同類沿海開發區晚起步八、九年的情況下,奮起直追,後來居上,建成區已達26平方公里,昔日財政收入只有21萬元、社會總產值只有2個億的曠野鄉村已被一個現代化的工業新區所取代。
截止2005年底,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6億元,財政收入12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16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275億元。
已有29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開發區投資興業,累計審批企業4036戶,其中外資企業495戶,內資企業3541戶,成為拉動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
截止2016年底,累計批准設立企業7000多戶,其中外資企業700多戶。有29個國家和地區的84家跨國公司來區投資興業,世界500強投資興辦的企業46戶,占長春市的一半以上。在商務部最新公布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環境綜合評價中排名第11位,在中部國家級經開區中繼續保持第1位。
⑷ 吉林省 長春市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不屬於,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獨立區,原則上也不歸長春市政府管,屬於國家管轄,長春市政府有協調權。
⑸ 長春經開區屬於哪個區
截至2019年5月,長春經開區直隸屬於長春市。
經開區成立於1992年,1993年4月4日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批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經過2次區劃調整,現行政管轄面積112平方公里,轄四街一鎮,常住人口30萬人。
歷經22年艱苦創業,經開區已經成為長春市乃至吉林省工業化主力軍、城市化先行者、體制創新的排頭兵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充分展現了國家級開發區的示範、輻射、帶動作用,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所以它不屬於哪個區,而是直隸屬於長春市。
(5)長春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省擴展閱讀:
長春經開區的發展沿革
開發區在進行大規模開發建設、發展經濟的同時,非常重視發展社會事業和不斷提高區內百姓的生活質量。
截至2005年底共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14834人,農轉非15780人,區內第二產業安置就業人數1328人,第三產業安置就業人數7430人,區內農民人均收入由1994年的1782元提高到2005年的4244元。
建區以來教育投入3億元,其中1.5億元用於校舍建設,新建和改建7所中小學校,開發區還建造了1.57萬平方米教師住宅。區屬17所學校有11所被評為長春市花園式學校,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外,近20所大中專院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落戶該區,使區內教育結構進一步完善。開發區的文化、體育、衛生、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等各項事業也迅猛發展。徜徉於區內的大街小巷,一座繁榮的現代化新城映入人們的眼簾。
2016年,開發區心繫群眾、扎實苦幹,社會事業取得重要進展。
一是民生保障持續改善。全年投入7億元用於民生領域,完成了就業創業、社會救助等42件民生實事。
二是社區用房建設穩步推進。通過多種途徑,全區千米社區用房已達67%,建設了58個服務群眾三級監控平台,38個百姓說事點和社區警務室,有效提升了社區管理服務功能。
三是社會管理創新取得積極成效。針對經開區街道和社區管理區域過大、人口過多的現狀,在深入調研論證基礎上,謀劃調整現有兩個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新增兩個街道辦事處和部分社區,近期即將獲得省里批准,為打造精細化的社會管理和服務新格局奠定了基礎。
教育方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47名高學歷、高素質優秀教師;著眼於解決教育布局不合理問題,增加教育用地14.4萬平方米,正積極謀劃籌建5所學校,為全面提升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打下了基礎。
四是信訪維穩形勢進一步好轉。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思想,強化事要解決原則,班子成員和各部門不推不等不靠,積極而為,親自接訪,用智慧破解信訪難題,
全區39件重點信訪案件已經辦結29件,辦結率達74%,強化了制度層面建設應對信訪難題,強化領導包保制度、部門負責制度等,使信訪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特別是出台了《加強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意見》,設立了「建築施工領域黑名單」,強化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業實行一票否。五是安全生產態勢平穩。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緊抓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加大隱患排查和整改,全區抓安全意識和能力明顯提高。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經開區區社會事業全面提質提效、向更高目標邁進的關鍵之年。經開區管委會制定了未來三年幸福經開計劃,計劃投入資金28.9億元,完成9大類182項民生實事;2017年將投入18.8億元,實施9大類67項民生實事。
⑹ 長春市凈月開發區屬於什麼區
長春市凈月開發區屬於經濟開發區。長春凈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區東南部,區域面積478.7平方公里,轄玉潭、新湖、新立城三個整建制鎮、凈月、永興兩個街道辦事處和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新立城水庫、汽車文化園,常住人口近40萬人。
開發區三面臨水、四面環林,區域內林水總面積243平方公里。是以發展生態環保型經濟為中心,著力建設經濟、社會與人口、環境、資源協調發展的長春東南部生態新城。凈月潭地理坐標為東經125度21分,北緯43度52分。具體邊界為北起石碑嶺,南至南大頂子—馬家嶺,西起甘大山—邰家屯水庫—長雙公路,東至石碑嶺—前羅圈背—雙陽邊界。
⑺ 長春經開區屬於哪個區
屬於長春市。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3年4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截止目前,區內已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上千家,累計生產總值上萬億元。
全區累計批准設立企業4463戶,其中外資企業556戶,西門子、豐田、江森等世界500強投資的企業已達29家。截至2006年底,全區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8億元;工業總產值684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59億元。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轄區面積1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萬。
2018年12月,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25。
(7)長春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省擴展閱讀:
長春市地處於環日本海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位置,距蒙、俄、朝等國家都比較近,是開發圖們江金三角琿春至長春間經濟走廊的內端,是周邊地區自然資源、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實行科學配置的最佳區域。
在東北平原中部已形成了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城市帶,其中明顯形成了以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為中心的四周城市集團,共聚集了百餘個城鎮。
長春市位於沈陽、哈爾濱的中間,在東北地區處於中心位置,成為南北物流、人流的集散地,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和核心優勢。長春市經濟實力雄厚,在全國城市綜合經濟實力50強中上游。
⑻ 長春市經濟開發區郵編是多少呀
經查找甄選,長春經開區全稱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臨河街經濟開發區,郵編如下:
⑼ 長春經開區屬於哪個區
長春經開區屬於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 1992年,1993 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現行政管轄面積 112 平方公里,轄四街一鎮,常住人口近 40 萬人。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於 2011 年獲得國家批准,2014 年 3 月正式運營,規劃面積 4.89平方公里,是全國第 19 個、吉林省首個綜合保稅區。長春經開區與興隆綜保區實行一支隊伍、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是吉林省、長春市實體經濟的主戰場、對外開放的先行者和體制機制創新的排頭兵,在 2017 年商務部對全國 219 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評價中位列第 19 位。母城長春市位於東北三省的核心區位,是東北亞區域的幾何中心。
長春經開區位於長春市的東部,是國家發展戰略長吉圖開放帶動先導區的前沿陣地、長吉一體化的重要門戶和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的核心區;按照《長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雙心、三翼、多組團」整體空間布局,處於全市西南——東北
走向推進工業化的主要區域,是連接周邊各城區、開發區和主城區的樞紐核心。長春經開區交通發達,具備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優勢:位於機場、高鐵、鐵路幾個交匯點,交通運輸成本相對最低。航空方面,距離吉林省航空樞紐 -龍嘉機場僅 15 公里,通過 70 條國內航線、16 條國際航線輻射國內外;公路方面,可 1 小時抵達長春周邊縣市區,距大連、丹東、營口等出海口僅有 4-6 個小時車程;鐵路方面,「長滿歐」國際貨運班列直達歐洲腹地,面向國際的物流通道已經打通。
建區以來,始終堅持工業立區、產業興區,經濟規模已佔到母城長春市的1/10,區內企業達 9000 多戶,其中工業企業 1100 多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 83 戶,世界 500 強興辦的企業佔全市近一半,特別是大陸汽車電子、富維安道拓兩戶企業產值突破 100 億元,進入全省百億級企業陣營。經過多年積累,形成了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全區最大支柱產業,共有規上企業 48 戶,包括大陸、馬瑞利、法雷奧、奧托立夫、博澤、富維、福耀等一批世界知名零部件企業,產值占長春市汽車零部件產值的 40%,屬於一汽核心配套區域。長春經開區從支持骨幹企業原地技改擴能、整車生產企業嫁接提升產能、大力引進新的高端汽車零部件項目三個方面入手,力爭到「十三五」末期,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形成千億級產值。農產品深加工產業依託九三集團和大成集團,兩戶企業產值超過百億元,其中九三集團已經成為省內最大的大豆加工企業,同時中糧長春玉米產業園建成後將成為全國玉米深加工產業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產業基地按照傳統產業品牌化、支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思路,長春經開區正在全力打造生物基材料、大數據、新能源汽車、以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端裝備製造、以石墨烯為代表的新材料、生物醫葯、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國際貿易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七個新興產業,以特色產業園區的形式,已形成一定的發展基礎,產值已佔到長春市的 1/3。預計到「十三五」末期,七個新興產業均有望形成百億級產業,為長春市打造六個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重要作用。
建設了吉林省目前唯一的綜合保稅區——興隆綜保區,是目前吉林省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幾年來,累計投入 100 億元完成了綜保區及配套區征地拆遷、土地整理和基礎設施建設,已形成標准廠房 13.5萬平方米、公共保稅倉庫 6.2 萬平方米、集裝箱堆場4萬平方米的建設規模,20 萬平方米的長春興隆國際陸港、5.1 萬平方米的進出口商品展覽展示中心已經投入使用。圍繞打造「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橋頭堡,搭建了四條對外通道,打造了五個戰略性平台,具備了「一基本兩特色」三個口岸開放功能。
「四通道」即:航空通道——長春至莫斯科貨運包機;鐵路運輸通道——長春至德國施瓦茨海德「長滿歐」班列;海鐵聯運通道——至大連和至營口海鐵聯運班列;跨境公路通道——至俄羅斯海參崴國際貨運線路。
「 五平台」即:內陸港平台、跨境電商直銷平台、冷鏈物流平台、進出口商品展覽展示交易平台和國外資源加工平台。
「一基本兩特色」即:國家一類鐵路口岸(吉林省內陸地區唯一)、進口肉類口岸、冰鮮水產品口岸。同時,國家近期即將批復綜保區整車進口口岸和葯品進口口岸,木材進口口岸在積極申報中,水果進口口岸、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正在審批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