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是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英語教育三年級的學生,打算兩年後插本到廣東技術師范學院。請問插本到這個學校
看你報什麼專業,招生簡章上面都會註明考試科目,還參考書,,
2011年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本科插班生招生簡章
一、報考條件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品德良好,遵紀守法,決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勤奮學習且具有培養前途,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人員可以報考:
1.就讀廣東省普通高校的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含外省生源);
2.廣東省戶籍或廣東生源在省外普通高校就讀的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不含辦理了暫緩就業的非應屆畢業生);
3.其它取得國民教育專科畢業文憑的廣東省戶籍考生。
下列人員不得報考:
1.應屆畢業生之外的高等學校專科在校生;
2.非廣東戶籍的專科畢業生(含辦理了暫緩就業的專科畢業生);
3.2010年參加本科插班生考試,因作弊被取消各科考試成績並被禁止下年度參加本科插班生考試的;
4.因觸犯刑律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二、報名時間、報名地點及報名考試費
1. 報名時間:2011年1月4日至7日四天為網上預報名時間,考生通過互聯網登陸http:// www.ecogd.e.cn /cbsbm進行預報名,逾期不再辦理報名手續。(註:預報名時,考生須按要求輸入報考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身份證號、報考類別、通訊地址[接收准考證及錄取通知書的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不要隨便更換,確保能取得聯系)、畢業學校及專業、報考志願等。)2011年1月8日至1月10日三天為網上報名確認時間,1月8日至1月9日兩天接受外校考生報名確認,1月10日一天接受本校學生及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考生報名確認。
2. 報名確認地點: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綜合場館(校本部)一樓。(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293號)
報考我校的考生必須持身份證原件與復印件及最後學歷成績單(畢業學校加蓋公章,往屆畢業生不用成績單)親自到我校確認報名資格確認並進行電子攝相。此外,往屆生須持專科畢業證書原件與復印件及省教育廳出具的「學歷證書鑒定證明」;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須持當年入學名冊復印件(考生所在學校加蓋公章方有效),入學時補驗畢證書原件。我校負責對考生報考材料的審查,省招生辦在錄取審核時復查有關材料,對弄虛作假者取消錄取資格。
考生報名時不再出具所在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材料。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本科插班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考生未能提供相關檔案,我校不得錄取。考生必須提供真實的檔案材料,供我校錄取。考生凡持假證明、假文憑等虛假材料報名考試的,取消考試資格;已被錄取的,取消錄取資格。
考生報考志願只能填寫我校專業課考試科目相同的專業或專業方向(該專業方向為專業課考試對應的專業)。
3. 報名考試費:每人200元。
考生報名時須繳交200元報名考試費。考生按規定考試時間、地點,持蓋有我校招生就業辦公章的准考證參加考試。經審查材料不符合報考資格的考生,不退還報名考試費。
三、考試科目及考試時間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的招生考試科目為五門,其中省統一考試三門,高校自主考試兩門。省統一考試的三門為《政治理論》、《英語》和《專業基礎課》。其中《專業基礎課》包括《大學語文》、《高等數學》、《管理學》、《教育理論》、《藝術概論》、《民法》、《生態學基礎》和《生理學》,高校可根據專業特點選擇其中一門(詳見附2)。
考試各科滿分為100分,五科總分為500分。每科考試時間為120分鍾。
省統考科目的考試大綱和考試范圍由省教育考試院根據教育部專科升本科同一層次的要求編寫確定,並於報名前向社會公布。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試時間為2011年3月5日(星期六)至6日(星期日)兩天,具體安排見下表:
2011年廣東省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試時間表(北京時間)
項目
日期 上午 下午
時間 科目 時間 科目
3月5日 8:00-10:00 政治理論 15:00-17:00 專業
基礎課
10:30-12:30 英語
3月6日 9:00-11:00 專業課1 15:00-17:00 專業課2
四、招生計劃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的招生計劃納入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總規模,由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審核,省招生辦公室向社會公布。高校根據招生計劃按照錄取標准進行招生。未經審核批准、公布的計劃,不得招生。
五、錄取
1.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由省招生委員會根據當年招生計劃劃定五門考試科目總分和省統考三科總分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分文史類、理工類、體育類、藝術類和英語類專業劃定。其中,文史類專業包括全省統考的《大學語文》、《民法》、《教育理論》、《管理學》等專業基礎課考試科目;理工類專業包括全省統考的《高等數學》、《生態學》、《生理學》等專業基礎課考試科目;體育類、藝術類、英語類專業單獨劃線。招生院校按省劃定的兩條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按總分由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2.具有普通高職專科畢業學歷的退役士兵填報省屬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志願的,將根據考生志願及成績情況單獨劃線。
3.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錄取根據考生報考專業及對應的專業課考試成績擇優錄取,不得跨專業錄取。
4.考生報名時不再出具所在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材料。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本科插班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考生未能提供相關檔案,高校不得錄取。考生必須提供真實的檔案材料,供高校錄取。考生凡持假證明、假文憑等虛假材料報名考試的,取消考試資格;已被錄取的,取消錄取資格。
5.各招生院校必須按省招辦規定的錄取時間辦理錄取審核手續。招生單位送審時,必須攜帶考生檔案材料(包括考生報名信息表、體檢表、身份證復印件、專科畢業證書復印件或證明材料原件),新生錄取通知書必須加蓋廣東省招生辦公室錄取專用章。
六、招生院校
2011年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的招生院校見附3。
七、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工作實行計算機管理
為進一步規範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學考試的管理,2011年繼續實行計算機管理。
1.實行網上採集招生院校計劃。招生院校通過報名系統按規定時間把經審核批準的招生計劃進行上報。
2.考生信息統一採集。網上預報名期間,考生按要求輸入報考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身份證號、通訊地址、報考志願等)。
3.考生試室座位統一編排管理。為了適應網上評卷的要求,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編排試室和座位號,各報名點待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編排試室和座位後,列印考生准考證。
4.實行網上評卷。省統考科目的答題卡隨試卷發放,考試結束後省統考科目的答題卡按要求密封後送省教育考試院統一進行掃描,並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人員進行網上評卷。
5.實行網上錄取。招生院校通過網上錄取系統審閱考生檔案、確定錄退名單、調整招生計劃及提出處理意見,錄取過程實行無紙化管理。
八、在校學習期間的管理
本科插班生為國家任務生,秋季入學,全日制脫產學習。插班生入學後,由招生學校進行專科畢業資格、思想政治、業務、健康情況復查,經復查不符合條件的,取消其入學資格;復查合格並經注冊後,即成為學校的正式學生,插入本科專業三年級學習,並按插入年級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九、畢業與就業
本科插班生修完本科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德、智、體考核合格,准予本科畢業,發給本科畢業證書。
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者,授予相應的學士學位。
本科插班生畢業後的就業辦法,與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相同。
附:1.廣東省本科插班生《專業基礎課》考試科目設置表
2.廣東省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專業與統一考試科目對表
3.2011年廣東省本科插班生招生院校名單
4.2011年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計劃(分專業)申報表
5.2011年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插班生招生專業目錄申報表
2011年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插班生招生專業目錄申報表
院校代碼:541 郵政編碼: 510665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西293號
院校名稱: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聯系部門:招生就業辦 聯系電話:020-38256659
專業
代碼 專業名稱 招生人數 插班
年級 專業
基礎課 專業課 專業課指定參考書 收費標准(元/年) 教學
地點 備注
學費 住宿費
01 漢語言文學
(非師范) 10 三 大學語文 1.現代漢語
2.寫作 1.《現代漢語》 黃伯榮,廖序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增訂版第三版
2.《寫作大要》 陳子典主編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4年版 3800 1500 校本部 文學院020-3825
6723
02 英語(師范) 30 三 大學語文 1. 基礎英語(筆試)
2. 英語閱讀(筆試)
3. 英語聽說(聽力考試+口試) 1.《大學英語教程》,修訂版,1—4冊,胡文仲、楊立民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英語閱讀教程》,第二版,1—4冊,黃源深、虞蘇美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英語初級聽力》、《英語中級聽力》、《英語高級聽力》,何其莘等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英語初級口語》、《英語中級口語》、《英語高中級口語》,吳禎福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300 1500 校本部 外國語學院
020-3825
6717
03 工商管理 40 三 管理學 1.管理經濟學
2.組織行為學 1.《管理經濟學》,張利癢、李寶山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2.《組織行為學》關培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3800 1500 校本部 管理學院
020-3825
6726
04 財務會計教育 40 三 管理學 1.中級財務會計
2.成本管理會計 1.劉永澤、陳立軍主編,《中級財務會計》(第二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2.樂艷芬,《成本管理會計》(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 3800 1500 校本部 會計學院
020-3825
6720
05 國際經濟與貿易 10 三 管理學 1.西方經濟學
2.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1.《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2007年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2.《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董瑾主編,2005年8月第三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3800 1500 南校區 經貿學院
020-3422
4816
06 行政管理 10 三 管理學 1.行政管理學
2.政治學原理 1.《行政管理學》夏書章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三版
2.《政治學概論》江安等主編,高教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3800 1500 北校區 政法學院
020-8639
8630
07 法學 10 三 民法 1.經濟法
2.法理學 1.《新編經濟法教程》劉建民主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年2月第一版
2.《經濟法》(第二版),潘靜成、劉文華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3.《法理學》張文顯主編(第三版)高教、北大出版社
08 教育技術學
(師范) 10 三 教育理論 1.計算機應用基礎
2.教育技術學基礎 1.《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劉暘,李欣,紀玉波等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版
2.《教育技術學導論》尹俊華、庄榕霞等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4300 1500 校本部 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020-3825
6633
*不招色盲*
09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范) 40 三 高等數學 1.計算機科學基礎
2.C語言程序設計 1.《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專業版)陶樹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C程序設計》及配套參考書 譚浩強編,清華大學出版(第三版) 4300 1500 校本部 計算機學院
020-3825
6730
1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非師范) 10 三 高等數學 1.計算機科學基礎
2.C語言程序設計 1.《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專業版)陶樹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C程序設計》及配套參考書 譚浩強編,清華大學出版(第三版)
11 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職教師資) 40 三 高等數學 1.電子電工技術
2.電子與電路應用實操
1.葉挺秀、張伯堯。《電工電子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7月。
2.實操考試內容與要求報名時詳見我院招生網上公布的考試大綱。 4300 1500 校本部 電信學院
020-3825
6735
12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師范)(職教師資) 40 三 高等數學 1.工程力學
2.數控銑加工實操 1.工程力學參考書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編《理論力學》、清華大學編《材料力學》;
實操參考:按技能鑒定本工種高級工水平和方法 4300 1500 校本部 機電學院
020-3882
5696
13 車輛工程(師范)
(職教師資) 40 三 高等數學 1.工程力學
2.汽車維修實操 1.工程力學參考書是:哈哈爾濱工業大學編《理論力學》、清華大學編《材料力學》;
2.實操參考:按技能鑒定本工種高級工水平和方法
14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師范)(職教師資) 40 三 高等數學 1.自動控制原理
2.電子電氣技術應用實操 1.《自動控制原理》(第二版),孫炳達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實操參照高級電工考試標准 4300 1500 校本部 自動化學院
020-38825729
15 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 25 三 藝術概論 1.設計素描
2.裝飾畫 1.《設計素描》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系實驗教學叢書
2.21世紀高校美術教材《現代裝飾畫藝術》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陳敬良、戴建華,12開本,定價58元。 10000 1500 校本部 美術學院020-3825
6712
*非美術類專業畢業生不能跨專業報考*
註:1、以上分專業招生計劃及考試科目等以廣東省招生辦公布的《2011年廣東省本科插班生招生專業目錄》為准。
2.報考我院職教師資專業(專業代碼11—14這四個專業)的考生須取得與報考專業相應的中級工以上(含中級工)職業技能證書。
3.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我校《招生章程》的要求,錄取身體素質符合要求的考生,不錄取不符合體檢規定者。下列理工類、藝術類專業不招色盲、色弱考生:應用電子技術教育、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教育技術學專業不招色盲考生;車輛工程專業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及手、腳有殘者考生。
4.住宿費:1500元/年(入學後按實際入住宿舍標准收取)。
2011年「專升本職教師資班」招生簡章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是廣東省唯一一所專門培養職業技術教育師資的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校。為深入貫徹《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文件精神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提出的要求,進一步落實羅偉其廳長希望我院充分發揮作為廣東職教培養師資母機作用的重要指示,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我院從2009年開始開展 「專升本職教師資」人才培養試點工作,今年會進一步加大招生力度,增加招生計劃。
一、培養目標
為中等職業學校(技校)和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培養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具備較強動手能力的「知識+技能」的「雙師型」教師。
二、報考條件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品德良好,遵紀守法,決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勤奮學習且具有培養前途。
2、就讀廣東省普通高校(含高職高專班和各類成人高校從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的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含外省生源在內);
3、廣東省戶籍或廣東生源在省外普通高校就讀的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
4、其它取得國民教育專科畢業文憑的廣東省戶籍考生;
5、報考我院職教師資專業的考生須取得與所報考專業相應的中級工以上(含中級工)職業技能證書。
三、招生專業與招生計劃:應用電子技術教育、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每個專業的計劃不少於50人。
四、學制:兩年
五、招考方式: 3(省統一考試3門:政治理論、英語、高等數學)+1(專業課1門)+1(專業技能測試)。省統一考試3門課單獨劃線,五門課程總分單獨劃線。(各專業技能詳見《2011年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專業目錄》)
六、學習方式
1、各專業單獨成班開展學習;
2、各專業按照新的人才培養方案開展教學培養,採用模塊化教學,突出專業主幹課,強化專業技能實訓,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的原則,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一體,力求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⑵ 求《2021中級會計經濟法教材》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2021中級會計經濟法教材》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Es3Egw9ddlZrG3Q5Vubx7A
⑶ 簡述學習經濟法的現實意義
拜託,我們學法的人怎麼能問出這種問題呢!!
找不到,就說明這本書你沒認真看,這種問題一般是沒有標題的,是在一大段文字的中間。
而且我也不知道你的書是什麼出版社的,回答只能這么簡單了。
還有,你可以問問老師,大學里的老師很難得會有人問他問題,他會很高興的,而且會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的,這對期末老師給平時分很有影響的,如果你有翹課的愛好建議你還是不要問的好,否則就慘了。
呵呵,這是一個剛畢業的學姐的忠告。
⑷ 新編經濟學重點
中教聯盟老師:這是一些考點。
關稅(tariff)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向進出口國所徵收的
稅收
最優關稅(optimum tariff)是指這樣一種稅率,它使一國貿易條件的改善相對於其貿易量
減少的負面影響的凈所得最大化。也就是說,一自由貿易為起點,當一國提高其關稅率時,其福利逐漸增加到最大值(最優關稅率),然後當關稅率超過最優關稅時,其福利又逐漸下降。最終該國將通過禁止性關稅回到自給自足的生產點。[1]
有效保護率也叫有效關稅率,又稱實際保護率。指整個關稅制度(和有效保護措施)對某
類產品在其生產過程中給予凈重增值的影響。一種產品在國內外加工增值差額與其國外加工增值的百分率。也就是由於整個關稅制度而引起的國內增值的提高部分與自由貿易條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
與名義保護率的關系
有效保護率與名義保護率即名義關稅稅率存的關系主要表現在:
一是高於後者,即進口最終產品的名義關稅稅率高於所用原材料的名義關稅稅率; 二是與後者相等,即進口最終產品的名義關稅稅率等於所用原材料的名義關稅稅率; 三是低於後者,即進口最終產品的名義關稅稅率低於所用原材料的名義關稅稅率,甚至會出現負保護的現象。
名義保護率與有效保護率的區別 名義保護與有效保護的主要區別是:
名義保護只考慮了關稅對某種成品價格的影響,而不考慮對其投入材料的保護;有效保護不但注意了關稅對成品的價格影響,也注意了投入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由於徵收關稅而增加的價格。因此,有效保護率計算的是某項加工工業中受全部關稅制度影響而產生的增值比。有效保護率是對一種產品的國內、外增值差額與其國外增值部分的百分比。這里所說的國外增值是指在自由貿易條件下該商品的增值。
當某產業的產品進口名義關稅率高於原料的進口名義關稅率時,該產業所受的有效保護率就要高於名義保護率;當某產業的產品進口名義關稅率等於原料的進口名義關稅率時,該產業所受的有效保護率就等於名義保護率;當某產業的產品進口名義關稅率低於原料的進口名義關稅率時,該產業所受的有效保護率就要低於名義保護率。[1]
貧困化增長是某些特定發展中國家發生的情況,它的含義為:當一國由於某種原因(一般
總是單一要素供給的極大增長)使傳統出口商品的出口規模極大增長,其結果是不僅導致該國貿易條件的嚴重惡化,該國國民福利水平絕對下降。
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定義:由於生產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業的單
位成本下降,從而形成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減的經濟。
內部規模經濟主要來源於企業本身生產規模的擴大。由於生產規模擴大和產量增加,分攤
到每個產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設計成本,科研與發展成本等)會越來越少,從而使產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外部經濟是指當整個產業的產量(因企業數量的增加)擴大時(企業外部的因素),該產
業各個企業的平均生產成本下降,因而有時也稱為外部規模經濟(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或范圍經濟(Economy of Scope)。
進口配額(Import Quotas System)又稱進口限額。它是一國政府在一定時間內,對於某些
商品一定時期內的進口數量或金額,事先加以規定的限額。超過規定限額的不準進口。 自願出口限制是進口國的政府或一個工業出口國的政府或相競爭的工業安排的、對後者所出口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產品的數量加以限制的措施。按照這個定義,自願出口限制是對所有限制出口的雙方協議措施的通稱。嚴格說來,自願出口限制是由出口國單方面採取和執行的行動,稱它為「自願」,是指出口國具有取消或修改限制措施的正式權利。
提供曲線的定義
提供曲線(offer curve)又譯作供應條件曲線,也稱相互需求曲線,是由馬歇爾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個國家為了進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須向其他國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線即對應某一進口量願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軌跡。兩個國家的提供曲線的交匯點所決定的價格,就是國際商品交換價格(交換比率)。
提供曲線反映的是一國為了進口其某一數量的商品而願意出口的商品數量。提供曲線包含了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反映了一個國家在不同的相對價格水平下所願意進口和出口的商品數量。曲線本身是由一個國家的供給(出口)、需求(進口)曲線合成的。
意義:提供曲線表明了在一系列相對價格下,一企國家為了換得一定量的 Y( 或 x) 商品所
願意提供的 x( 或 Y) 商品的量。這些進口和出口商品的量是由一國的需求量和供給條件 ( 即生產可能性 ) 所決定的。因而提供曲線既可以看作供給曲線,又可以看作需求曲線。作為供給曲線,它表明在不同貿易條件下,一國願意提供的出口產品的量,如果出口品相對價格上升,該國就會增加出口品的供給;作為需求曲線,它表明在不同的貿易條件下,這個國家對進口產品的需求量,如果進口產品相對價格下降,該國就會增加對這種產品的進口。於是,國際貿易中供給和需求兩個因素就結合在提供曲線中,因而可以用提供曲線來分析國際的均衡。
要素密集度
是指生產一個單位某種產品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組合比例。在資本與勞動兩種生產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產一單位該產品所使用的資本-勞動比率。
要素密集度是一個相對概念,即使生產兩種產品時各投入的要素數量不同,但只要所投入的各種要素的相對比率相同,那麼這兩種產品的要素密集度就是相同的。
要素豐裕度是一國的資源擁有狀況,即一國的要素稟賦狀況。一個國家的要素稟賦決定該
國各產業適宜的或可行的要素使用比例范圍;同樣,也決定著要素價格的適宜的或可行的范圍。
幼稚產業是指某一產業處於發展初期,基礎和競爭力薄弱但經過適度保護能夠發展成為具
有潛在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
產業內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段時間內,同一產業部門產品既進口又出口的現象。
比如日本向美國出口轎車,同時又從美國進口轎車的現象;中國向韓國出口某種品牌的襯衣,同時又從韓國進口某種T恤衫的這種貿易活動。產業內貿易還包括中間產品的貿易,即是某項產品的半製成品、零部件在兩國間的貿易。
經濟一體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在現有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由政
府間通過協商締結條約,建立多國的經濟聯盟。在這個多國經濟聯盟的區域內,商品、資本和勞務能夠自由流動,不存在任何貿易壁壘,並擁有一個統一的機構,來監督條約的執行和實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自由貿易區通常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相互取消絕大部分貨
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取消絕大多數服務部門的市場准入限制,開放投資,從而促進商品、服務和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有時它也用來形容一國國內,指一個或多個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並且對經濟的行政干預較小的區域。
關稅同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締結協定,建立統一的關境,在統一關境內締約國相互
間減讓或取消關稅,對從關境以外的國家或地區的商品進口則實行共同的關稅稅率和外貿政策.
經濟聯盟是指參加國除了達到關稅同盟的要求外,並制定某些共同的經濟政策,在貨幣金
融方面進行協調,實現同盟內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建立起一些超國家的經濟調節機構的組織。
跨國公司主要是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企業,以本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
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壟斷企業。
勞動密集型商品又稱為勞動集約型產品,是指那些在生產過程的要素投入比例中,勞動力
投入比重相對較高的產品,它是相對於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而言的,具體哪些產品屬於勞動密集型產品則沒有統一的劃分。
資本密集型商品是指該種商品生產中資本投入比其他生產要素投入相對較多的產品。資本
密集型產品的特點是:投資大,容納的勞動力較少,資本周轉較慢,單位產品成本中資本消耗所佔比重較大。
資本豐裕國家是分工生產並出口資本密集型的商品。
勞動豐裕國在長期的產業間貿易中,勞動要素所有者的實際收入水平將會提高,土地要素所有者的實際收入水平將會降低;資本豐裕國在長期的產業間貿易中勞動要素所有者的實際收入水平將會下降,資本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將會提高
絕對優勢按照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原理,當兩個國家生產兩種商品,使用一種生產要素—
—勞動時,如果剛好A國家在一種商品上勞動生產率高,B國家在這種商品上勞動生產率低,則A國該商品生產上具有絕對優勢。兩國按各自的絕對優勢進行專業生產分工並參與貿易,則兩國都能從貿易中得到利益。這種貿易利益來自專業化分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比較優勢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低於在其他
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
雷布琴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對價格不變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會導緻密集使用該要素
部門的生產以更大比率增長,而另一部門的生產則下降。
關稅與進口配額的主要區別:關稅是通過扭曲國內價格進而抑制進口需求來限制進口,
而進口配額是通過直接限制進口數量達到減少進口的目的。除此之外,二者在實施中還有許多不同。
1. 進口配額對進口的限制強於關稅。進口配額將進口限定到一個確定的水平,而進口關稅
的貿易效果則不確定。
2. 進口配額導致的福利損失大於關稅。對於給定的進口配額,需求增加時,會比同等的關
稅導致更高的國內價格和國內生產的進一步增加;而對於給定的進口關稅,當需求增加時,國內價格不變,會比同等的進口配額導致更高的消費量和進口量,故而進口配額對進口國福利造成損失比關稅大。
3. 進口配額強化了國內壟斷。當進口國實行配額時,國內廠商可以壟斷除配額以外的國內
供給,此時國內市場的價格由壟斷廠商的利潤最大化原則決定,因而配額進一步增強了國內壟斷力量。
4. 進口配額導致「尋租」行為發生。進口配額涉及進口許可證的發放,進口商為了獲得許
可證,會賄賂政府官員,導致腐敗與社會資源的浪費。
比較優勢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低於在其他
國家生產該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
李嘉圖主張的貿易基礎是:比較優勢 貿易模式為:兩國生產兩種商品的情況下,其
中一國在兩種商品上均占據絕對優勢,另一國在兩種商品上均處於絕對劣勢,則優勢國可以專門生產優勢較大的商品,劣勢國專門生產劣勢較小的商品,然後進行國際交換,雙方仍能從中獲益。
貿易所得:通過一個國家可以專門生產、出口其絕對劣勢 相對較小的商品, 同時進口其
絕對劣勢相對較大的商品, 這樣就會比以前享受更多的商品從而產生比較優勢的收益 絕對優勢理論:在兩國生產兩種商品的情況下,其中一國在一種商品的生產中具有較高效
率,另一國在另一種商品的生產中具有高效率,則兩國在不同商品的生產上分別擁有絕對優勢,此時如果兩國根據各自的絕對優勢進行專業化分工,並相互交換,雙方均能從中獲益。
比較優勢理論:兩國生產兩種商品的情況下,其中一國在兩種商品上均占據絕對優勢,另
一國在兩種商品上均處於絕對劣勢,則優勢國可以專門生產優勢較大的商品,劣勢國專門生產劣勢較小的商品,然後進行國際交換,雙方仍能從中獲益。
Ho要素理論主要內容:
一國應當出口在生產過程中密集使用其相對豐裕和廉價生產要素的產品,進口在生產過程中密集使用其相對稀缺和昂貴生產要素的產品。勞動豐裕型國家應當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資本豐裕的國家應當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國際貿易在使同種商品在兩國的相對價格差異均等化的同時,會
使各國同質的生產要素獲得相同的相對於絕對收入。
重疊需求理論:兩國之間開展貿易的可能性及貿易的規模是由兩國的需求結構和平均收入
水平決定的。 (所謂的重疊需求是指在兩國都有的需求)
里昂惕夫之謎:由於美國是世界上資本最豐裕的國家,所以理應是美國出口資本密集型商
品,進口勞動密集型商品,但是,里昂惕夫檢驗結論是美國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勞動密集型商品,這與H-O模型預期的結果相反。 1. 自然資源稀缺說 2. 人力資源說 3. 貿易壁壘說 4. 需求逆轉說 5. 要素密集度逆轉說
幼稚產業主要觀點:1.自由貿易理論是以世界主義為立論基礎的,只考慮了世界整體與單
獨的個人利益,而沒有考慮兩者之間的中介國家。
2.一國實行何種貿易政策應取決於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與本國工業化發展的進程相適應。
3.財富的生產力比財富本身更重要。
4.主張對產業部門實行有選擇的,暫時性的保護。
5.貿易保護的主要手段是關稅,但關稅的徵收應因時間,因產業而異。貿易惡化理論:發展中國家在與發達國家的貿易中主要出口初級產品,而進口工業製成品,
由於初級產品的價格相對於工業製成品由不斷下降的趨勢,因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從長期來看由惡化的趨勢。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由於現代國際貿易中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的存在,國際市場競
爭演變為少數企業之間圍繞著市場份額進行博弈。在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下,政府採取戰略性貿易政策,通過出口補貼等積極干預措施可以提高本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而企業因此所獲得的利潤將大大超過政府所支付的補貼部分。
比較國際直接投資和證券組合投資的異同:
投資對象不同。國際直接投資主要以實體企業為投資對象,從而獲得收益;國際間接投資主要以國外股票、信貸資金和其他有價證券為投資對象,目標是實現貨幣增值。
擁有許可權不同。國際直接投資強調對所投資的企業擁有控制權和管理權,而國際間接投資則不強調。
投資風險不同。國際直接投資風險較大,國際間接投資風險較小。
企業為何要進行跨國經營:
跨國公司對全球經濟的作用與影響:
1.促進要素的國際流動和要素價格的均等化 2.縮小落後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的差距 3.促進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勞動力國際流動的宏觀成本與收益有哪些: 重商主義者有哪些貿易思想:
主要觀點:1、以流通領域為研究對象,認為利潤來自流通領域,與生產過程無關; 2、把貨幣(金銀)看作是財富的唯一形態;
3、認為國際貿易是零和博弈,一國所得必為它國所失;
4、主張國家干預經濟活動,獎出限入,力爭順差,增加國家財富。 政策主張:1、嚴格管制金銀貨幣
2、實行對外貿易壟斷,獨占殖民地貿易與航運 3、限制進口 4、促進出口
5、管制本國工業,鼓勵和扶持本國幼弱工業的政策
亞當斯密主張的貿易基礎和貿易模式是什麼?貿易如何產生?他倡導什麼樣的貿易政策。 亞當.斯密主張的貿易基礎是絕對優勢;貿易模式為兩國通過專門生產自己
有絕對優勢的產 品並用其中一部分來交換器有絕對劣勢的商品。 通過生產絕對優勢商品並交換, 資源可以被 最有效的使用, 而且兩種商品的產出會有很大的增長, 通過交換就會消費比以前更多的商品 從而產生了貿易所得;斯密倡導自由貿易,主張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盡可能少干涉經濟
WTO的基本原則有哪些?理解其含義。品非歧視原則:包括實行最惠國待遇和國民
待遇。
貿易自由化原則:通過就減少貿易障礙來促進貿易規模的擴大 可預見性原則:各成員國在執行其貿易政策和措施之前,要對其他成員國公開並通知世界貿易組織。
促進公平競爭原則:指世界貿易要公開,公正和不受干擾的情況下進行
鼓勵發展與改革的原則:指對發展中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和改革應採取鼓勵原則
關稅同盟有哪些動態效應:
1.關稅同盟可以獲得由於市場擴大所產生的規模經濟效應。
2.關稅同盟所產生的最大動態效應是促進了成員國企業之間的競爭。 3.關稅同盟的建立可以產生有利的擴大投資效應。
Ho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的區別與聯系
答:比較優勢理論則認為應集中力量生產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然後通過國際交換,在資本和勞動
力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總量將增加,如此形成的國際分工對貿易各國都有利,核心原則是:兩利取重, 兩害取輕;HO理論則是從通過對相互依存的價格體系的分析,用不同國家的生產諸要素 的豐缺解釋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和一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的特點,主要包括生產要素供給比例說, 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說。
國際資本流動的原因
一方面國際剩餘資金供給充裕,另一方面國際資金需求旺盛,這是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原因。 具體有:
1. 對高額報酬的追逐。資本國際流動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報酬。
2. 國際風險因素。為了避免國際風險可能帶來的投資資本損失,會把資本轉移到其他安全
的國家和地區。
3. 利率和匯率因素。利率和匯率對國際資本的流向有著重要的影響,利率影響金融資產的
收益水平,匯率高低會改變資本的相對價值。
4. 壟斷優勢與要素稟賦。壟斷與要素稟賦都可以提供有利的投資機會,從而吸引跨國公司
直接投資進入。
5. 政治環境與經濟政策。政治的穩定性與經濟發展計劃會對資本國際流動產生影響。
提供曲線的含義與特點?
提供曲線:用以表明一國在不同的相對價格水平下,為了獲取一定數量的進口商品而願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數量的一條曲線。提供曲線包含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它既是一國的供給曲線,也是該國的需求曲線。P23
斯托珀-薩繆爾森定理的主要內容:某一商品相對價格的上升,將導致該商品密集使用
的生產要素的實際價格或報酬提高,而另一種生產要素的實際價格或報酬則下降。 一國豐裕要素的所有者從中獲益,而稀缺要素所有者因貿易而受損。P38
傳統貿易理論與現代貿易理論的主要區別:
1. 從理論基礎上看,前者以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為前提,建立在完全競爭理論基礎上,
而後者以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競爭理論基礎上;
2. 從解釋對象上看,它們分別解釋的是不同的貿易現象,前者主要解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產業間貿易,而後者主要解釋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
關稅對小國的經濟效應:
關稅的價格效應,
征稅導致進口商品的價格提高表現為小國國內價格的上升,
關稅全部由
該國消費者承擔。
關稅的消費效應,征稅使進口商品的國內市場價格提高,價格提高導致需求量減少
關稅的生產效應,由於價格提高,國內生產增加為
關稅的貿易效應,國內供給量增加為,進口數量減少到
關稅的財政收入效應,指政府由於徵收關稅而增加的財政收入,等於單位商品稅額
與進口量的乘積。
用局部均衡方法分析國際貿易的均衡過程:
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其他市場的情況不
變,單獨分析某一市場的價格與供求變動的一種分析方法
什麼是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試分析兩類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應:
貿易創造:是指當一國加入關稅同盟後,一些原來在本國國內生產的產品現在被同盟內成員
國的更低成本的進口產品所替代,從而使同盟內部貿易規模擴大並增進成員國福利的貿易效
應。
貿易轉移:是指關稅同盟建立後,一國的進口由非成員國低成本的產品轉向成員國高成本產
品時所發生的資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和福利減少的效應。
⑸ 經濟法調整對象的學術觀點
關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較為流行的學說有以下幾種:
1.經濟協調關系說。該說將經濟法的具體調整對象分為:(1)企業組織管理關系;(2)市場管理關系;(3)宏觀調控關系;(4)社會保障關系。(註:楊紫煊主編:《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2頁。)
2.需要干預經濟關系說。具體有:(1)微觀經濟調控關系,包括國家對經濟組織的調控及經濟組織內部的經濟關系;(2)市場調控關系;(3)宏觀經濟調控關系;(4)社會分配關系。(註:李昌麒:《經濟法——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經濟管理與市場運行關系說。具體分為:(1)國家經濟管理關系;(2)市場運行關系;(3)組織內部經濟關系;(4)涉外經濟關系。(註:劉文華主編:《新編經濟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社會公共性說。具體包括:(1)市場管理關系;(2)宏觀經濟管理關系;(3)對外經濟管理關系。(註:王保樹主編:《經濟法原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2頁。)
5.國家經濟調節關系說。具體包括:(1)市場規制關系;(2)國家投資經營關系;(3)宏觀調控關系。(註:漆多俊:《經濟法基礎理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頁。)
6.國家管理經濟領域說。此說直接以具體調整對象的羅列式為經濟法下定義,具體包括:(1)經濟管理關系;(2)維護公平競爭關系;(3)組織管理性的流轉與協作關系。(註:史際春等:《經濟法總論》,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8~50頁。)
7.來自經濟行政法論的觀點。具體分為:(1)宏觀調控法;(2)市場管理法;(3)國土資源、國有資產管理法。(註:王克穩:《行政法視野中的「經濟法」——經濟行政法之論》,《中國法學》1999年第4期,第65~73頁。)
⑹ 論經濟法律關系中的責任主體
(一)
1.從承擔責任的主體來看,經濟法律關系的承擔者是違反經濟法律規范的經濟法主體。
2.從追究責任的主體來看,國家司法機關、仲裁機關和國家經濟行政管理機關,都可以追究違法當事人的經濟法責任。
3.從追究責任的目的來看,在經濟管理法律關系中,追究違法當事人的經濟法律責任,主要不是為了補償損失,而是為了對違法當事人實施某種經濟懲罰促使其行為合理化、合法化,恢復和維持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4.從追究法律責任的後果來看,是剝奪違法當事人一定的經濟權力或經濟利益。
5.從追究法律責任的程序來看,既可以採用司法程序,也可以採用行政程序,而且更主要的,更大量的是採用行政程序。
(史文清主編:《新編經濟法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1年版,第84頁。)
(二)
1.在責任發生的前提或基礎上,作為經濟責任的基礎——經濟義務,既可以由經濟法律規范直接規定,也可以由當事人自行約定。
2.在責任發生的范圍上,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經濟責任是各不相同的。經濟責任只發生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中。其次經濟責任卻大量發生在經濟管理關系(包括宏觀經濟管理關系和微觀經濟管理關系)、「計劃性」宏觀經濟協作關系和微觀經濟協作關系之中。
3.在責任的實際內容上,經濟責任具有不同於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的特點。經濟責任主要以經濟利益為內容,並且還貫徹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
4.在承擔責任的主體上,承擔經濟責任的主體結構具有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所不可比擬的復雜性。
5.在實施責任所適用的法律和機關上,經濟責任和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之間也各有千秋。……在認定責任所依據的法律方面當然就是經濟法的規定。在追究責任的機關上,實施經濟責任的機關,除了人民法院之外,還有國家行政機關及經濟仲裁組織。
6.在責任的執行方面,經濟責任也有不同於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的地方。
(杜飛進著:《論經濟責任》,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版,第19—32頁。)
(三)
1.經濟法責任產生的前提和基礎具有雙重性。它體現在:既有經濟法義務,又有經濟法權利。
2.經濟法責任的內容具有整體經濟利益性。經濟法律關系以經濟法權利和義務為內容。它不僅涉及經濟法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而且涉及國家社會整體經濟利益關系。
3.經濟法責任的功能因主體不同而具有差異性。具體來說,追究政府機關經濟法責任的功能,主要是為了賠償或補償經濟主體的經濟損失,其懲罰性體現得並不明顯,追究經濟主體法律責任的功能,主要是為了懲罰經濟主體,其賠償性和補償性並不明顯。
4.經濟法責任的形式具有適用范圍的特定性。政府機關的經濟責任形式只能適用於政府機關,經濟主體的經濟法責任形式只能適用於經濟主體。
5.經濟法責任在形式上主要表現為一種組織(團體)責任。當其法定代表人或其工作人員違反經濟法義務或者不當行使經濟權利,應當承擔經濟法責任時,承擔責任的主體並不是法定代表或者工作人員,而是相應的政府機關和經濟主體。
(蘇惠祥、邱本主編:《經濟法原理》,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7年版,第181—187頁。)
(四)
1.經濟法律責任具有相互分離性。在經濟法律關系中,經濟法的調控主體與受控主體並非同類,不屬於同一層面,因而他們分別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
2.經濟法律責任具有雙重性。經濟法律責任的雙重性是指經濟法律責任可能由本法責任和他法責任構成。所謂本法責任即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的有關規定所應承擔的責任。所謂他法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在違反經濟法的有關規定的同時,也違反了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從而應當承擔其它法律規定的責任。……但是在經濟法律責任中,本法責任是第一位的,由本法責任引起的他法責任是第二位的。
3.經濟法律責任具有社會性。經濟法的基本宗旨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在經濟法中對於法律責任的設定,在許多方面都是基於社會公共利益的考慮,因而經濟法律責任的社會性也是必須引起重視的。申言之,從全社會的角度來規定違法者的法律責任,是經濟法不同於其他法律部門的一個重要特點
⑺ 請教學長學姐:關於華政經濟法的制定教材
就是這四本書,人大資料在華政圖書館或者網上都有的買,但是重點還是那四本書,這個復印資料有時間看一下,沒時間其實可以不用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