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保護瀕危植物有哪些途徑
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源最重要、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可以保存自然界的原始面貌,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研究自然生態系統的場所,還能涵養水源和凈化空氣,將植物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最大化。
實施遷地保護。把因生存條件不復存在、物種數量極少等原因,而面臨生存和繁衍受到嚴重威脅的物種,遷出原地,移入植物園等地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它有助於深入認識被保護生物的形態學特徵、系統和進化關系等生物學規律,從而為就地保護的管理和檢測提供依據。此舉目的在於重新建立野生群落。
加強宣傳教育。瀕危植物保護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廣泛支持。要發揮社會組織、科研教育機構和新聞媒體等的作用,大力加強宣傳教育,增進公眾對瀕危珍稀植物的了解,增強生態保護意識。
完善法律體系。有專家建議,健全和完善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通過修訂《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並促其上升為法律。制定地方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的行政法規和保護名錄,健全法律體系。同時,嚴格執法,堅決打擊違法盜伐、銷售等行為。
⑵ 經濟動物學報雜志是核心期刊嗎
屬於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簡介 1. 簡介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是教育部主管、中國農業大學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雙月刊,公開發行)。於1996 年由原《北京農業大學學報》和原《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學報》合刊而成。本刊主要刊登生物學、作物學、植物保護、園藝學、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農業資源與環境工程、農業機械工程、信息與電氣工程、水利與土木工程及農業經濟管理等學科的學術論文、文獻綜述和研究快報等。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CSCD核心庫,C刊),並被國內外其他多家資料庫和文摘雜志收錄。本刊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等指標在全國農業科技期刊中連續多年名列前茅;在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的「農業綜合類核心期刊」中位居第三;本刊2006、2008和2010年連續3年被評為教育部「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 2. 8個國內資料庫收錄《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的情況 1 「萬方資料庫」,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科技部) 2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圖書館 3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清華大學) 4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核心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 5 「中國農業科技文獻資料庫」,中國農業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 6 「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科學技術部西南信息中心 7 「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8 「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生物學文摘資料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 3. 6 個國外文摘資料庫收錄《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的情況 1 「CABI」U.K.--《國際農業與生生物技術文摘》 2 「Zoological Record,Biosis」U.K.-- 《動物學記錄》 3 「AJ of VINITI」,Russia --《文摘雜志》 4 「CA」USA--《化學文摘》 5 「CSA:BB」--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 「CSA:BS」--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生物科學》 「CSA:ESPM」--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環境科學與污染管理》 6 「Agris」,FAO Library--《農業索引》 --------------------------------------------------------------------------------
⑶ 吉林農業大學在哪裡
吉林農業大學地址在吉林省長春市新城大街2888號,該校是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吉林省人民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合作共建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吉林農業大學坐落於吉林省省會長春市,是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吉林省人民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合作共建大學,吉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工程院共建的「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吉林研究院」建設依託單位,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國家外專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省屬高校,首批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國家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吉林農業大學前身是******西滿分局於1948年在黑龍江省創建的農業幹部學校,1950年變更為黑龍江農業專科學校,1956年更名為北安農學院,開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農學院、長春畜牧獸醫大學、長春農學院籌備處合並成立長春農學院,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校名。1959年,學校更名為吉林農業大學。經過70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工、醫、文、管、法、教、經、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是國家和區域農業、農村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和推廣服務基地。
學校設有16個學院,1個研究生院和1個直屬教學部門。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省屬院校中最早獲得博士學位授權的高校。擁有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部委級重點學科和13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學科。
學校現有教職工1884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9人,國家突出貢獻專家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國務院特貼專家48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8人,「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7人、講座教授5人,吉林省高級專家26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50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首批吉林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黃大年式科研團隊」1個。2018年獲批「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880人,其中,本科生15596人,碩士研究生2630人,博士研究生339人,留學生315人。有在籍函授生4136人。現有63個本科專業,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3個省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品牌專業,15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專業;各類實踐教學基地373個。2001年和2007年在兩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估中均獲得「優秀」,2016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2017年在全省率先實施跨專業門類大類招生培養改革,2018年再次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多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處於全省高校前列,是「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現有科技部食用菌新種質資源創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人參新品種選育與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動物生產及產品質量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參茸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等18個國家和部委級科研平台,60個省級科研平台。「十二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760項,科研經費達到11.78億。獲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211項,省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和質量連續多年位居省屬高校首位。主辦期刊《吉林農業大學學報》《經濟動物學報》分別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與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成立全省首家吉林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圖模式」、校村合作的「民樂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準扶貧的「好田模式」和國際合作的「尚比亞模式」為標志的科技服務體系,累計創造技術增收200餘億元,榮獲省政府首批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單位)。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義大利、俄羅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南非、尚比亞等國家的82所院校、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是「『一帶一路』南南合作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理事成員單位,代表國家援建的尚比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被譽為「南南合作典範」。與義大利卡麥利諾大學聯合開展合作辦學,是中國政府和吉林省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作為中方實施主體大力開展中國政府、尚比亞政府、美國蓋茨基金會三方合作;在尚比亞大學建立「中贊學院」,開展境外辦學;是吉林省第一所開展國家級援外培訓的省屬高校和第一個開展國家「走出去」境外人力資源培訓單位。
學校佔地1353公頃,其中,校園佔地面積319公頃,教學、科研基地1034公頃,總建築面積80.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8億元,圖書館藏書285萬冊。學校與5A級風景名勝區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相毗鄰,校園規劃別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園學校」之美譽。
建校以來,學校秉承「明德崇智、厚朴篤行」的校訓,始終堅持,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走出了一條「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特色辦學之路,培養和造就了包括省屬單位首位院士在內的10餘萬優秀學子。2016年,學校黨委被評為吉林省高校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標兵,並作為全省高校系統唯一代表被評為吉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標兵。
⑷ 楊利國的詳細資料
楊利國,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定)、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現代農業技術體系奶牛遺傳育種與繁殖實驗室崗位科學家、英國Rowett研究所博士後、(理學)博士,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動物科學系副主任,先後於1982、1985和1993年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於1987、1992、1995、1996年晉升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導,曾在南京農業大學任特聘(首席)教授、「農業部牛冷凍精液質量檢驗測試中心(南京)」副主任、動物繁育研究所所長、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點負責人等職。2002年底高層次人才引進至華中農業大學,現兼國際動物繁殖學會常務理事、國際山羊協會中國代表、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繁殖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繁殖學分會副理事長、養羊學分會副理事長、全國畜牧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動物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農科教(奶牛)首席科學家、校學科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等職。主要從事牛、羊和經濟動物繁育與生物技術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40餘項,獲科研成果20餘項,其中9項獲國家發明專利和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出版著作12部(含主編和副主編國家規劃教材3部),發表論文298篇,其中SCI刊源(Anim Reprod Sci, Vaccine, Theriogenology, Livestock Sci Vaccine等)論文20多篇、學報類刊物300多篇。目前主持863、國家支撐、奶業專項、行業科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農業成果轉化基金、博士點基金等9項。已培養高級訪問學者、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80餘名(其中5名正在美國工作)。現培養博士後1名、博士生11名、碩士生29名。
⑸ 動物營養學報有稿費嗎
《動物營養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主辦的學術性期刊。《動物營養學報》主要內容涵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的各個主要領域。《動物營養學報》主要分專論、綜述、豬營養、禽營養、反芻動物與草食動物營養、水產動物營養、特種經濟動物營養、飼料營養、飼料安全、飼料資源開發、飼料檢測、研究簡報等多個欄目。在動物營養學報投稿是有320一版的稿費。
⑹ 尼克是怎麼和女票過日子的呢
尼克是怎麼和女票過日子的呢?尼克的女票真的是朱迪嘛。你信嘛。就算真是朱迪,他倆能過日子么……再說尼克這種老油條一定有前女友的!!!所以我們就來八一下尼克和前女友的故事。
參考文獻:
1、 張洪海, 張明海, 王秀輝,等. 內蒙古東部草原地區赤狐繁殖期對洞穴的選擇[J]. 獸類學報, 1999, 19(3):176-182.
2、 張進紅, 楊彩然, 馬永興,等. 銀狐主要繁殖性狀的重復力分析[J]. 特產研究, 2011, 33(4):9-10.
3、 張九如. 銀黑狐某些行為的觀察[J]. 特產研究, 1990(3).
4、 李玉蘭. 籠養狐的行為特性觀察[J]. 中國林副特產, 1990(4):32-34.
5、 張冠相. 藍狐交配時間、產仔時間及幼仔死亡規律的研究[J]. 經濟動物學報, 1995(1):19-21.
6、 石貴鐸. 公、母貉、狐交配並不一定都鏈鎖[J].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09, 12(7):2-2.
⑺ 長春農科院和農業大學是一個學校嗎
長春農科院和農業大學 不是一個學校或者一個單位 。但長春農科院是農業大學的實習基地 。
⑻ 6月份前想發3篇金融類的論文,誰能提供國內公開發表的刊物信息
自己挑中了三個發郵件給我索取具體聯系方式吧,記得選我最佳後把鏈接一起發過來,大家都是學生,不可能在畢業這種問題上騙你的。
ps:你最好把你的文章改改通順一點,能發英文的就發英文,速度快一點。
經濟視角(B版)
經濟視角(B版)
經濟研究導刊
經濟研究導刊
陝西綜合經濟
陝西綜合經濟
資源與人居環境
資源與人居環境
中國衛生經濟
中國衛生經濟
中國物流與采購
中國物流與采購
中國農墾經濟
中國農墾經濟
中國棉麻流通經濟
中國棉麻流通經濟
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
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
中國民用航空
中國民用航空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年鑒(英文版)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年鑒(英文版)
中國經濟信息
中國經濟信息
中國教育科學探究
中國教育科學探究
中國流通經濟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糧食經濟
中國糧食經濟
中國合作經濟
中國合作經濟
中國黃金珠寶
中國黃金珠寶
中國經貿導刊
中國經貿導刊
中國集體經濟
中國集體經濟
中國工業經濟
中國工業經濟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中國紡織經濟
中國紡織經濟
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
中國城市經濟
中國城市經濟
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雲南財貿學院學報(經濟管理版)
雲南財貿學院學報(經濟管理版)
冶金經濟與管理
冶金經濟與管理
亞太經濟
新疆農墾經濟
新疆農墾經濟
新疆社會科學
新疆社會科學
新經濟雜志
新經濟雜志
新西部
新西部
新疆財經學院學報
新疆財經學院學報
現代經濟探討
現代經濟探討
消費經濟
消費經濟
鄉鎮經濟
鄉鎮經濟
現代電力
現代電力
現代日本經濟
現代日本經濟
武漢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武漢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外向經濟
外向經濟
網路與信息
網路與信息
衛生經濟研究
衛生經濟研究
文明與宣傳
投資北京
投資北京
投資研究
投資研究
WTO經濟導刊
WTO經濟導刊
外國經濟與管理
外國經濟與管理
鐵道經濟研究
鐵道經濟研究
鐵道運輸與經濟
鐵道運輸與經濟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特區經濟
特區經濟
特種經濟動植物
特種經濟動植物
稅務與經濟
稅務與經濟
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
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水利經濟
水利經濟
水利科技與經濟
水利科技與經濟
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文匯
世界經濟文匯
世界經濟研究
世界經濟研究
世界經濟與政治
世界經濟與政治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市場經濟研究
市場經濟研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
石油化工技術經濟
石油化工技術經濟
審計與經濟研究
審計與經濟研究
生態經濟
生態經濟
上海綜合經濟
上海綜合經濟
上海經濟
上海經濟
上海經濟研究
上海經濟研究
上海農村經濟
上海農村經濟
上海商業
上海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上海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陝西省行政學院.陝西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陝西省行政學院.陝西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商訊商業經濟文薈
商訊商業經濟文薈
商業經濟
商業經濟
商業經濟與管理
商業經濟與管理
商業時代
商業時代
山東農業(農村經濟版)
山東農業(農村經濟版)
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山西焦煤科技
山西焦煤科技
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山西經濟年鑒
山西經濟年鑒
山東紡織經濟
山東紡織經濟
山東工商學院學報
山東工商學院學報
山東經濟
山東經濟
山東經濟戰略研究
全球科技經濟瞭望
全球科技經濟瞭望
人口與經濟
人口與經濟
企業經濟
企業經濟
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與技術
農村經濟與技術
農村經濟與科技
農村經濟與科技
農村經營管理
農村經營管理
農業技術經濟
農業技術經濟
農業經濟
農業經濟
農業經濟問題
農業經濟問題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
南開經濟研究
南開經濟研究
農場經濟管理
農場經濟管理
南方經濟
南方經濟
南京財經大學學報
內蒙古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內蒙古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內蒙古煤炭經濟
內蒙古煤炭經濟
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煤炭經濟研究
煤炭經濟研究
綠色中國
綠色中國
遼寧經濟
遼寧經濟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林業經濟問題
林業經濟問題
糧食科技與經濟
糧食科技與經濟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科技與經濟
科技與經濟
科學.經濟.社會
科學.經濟.社會
經濟科學
經濟科學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經濟論壇
經濟論壇
經濟評論
經濟評論
經濟前沿
經濟前沿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經濟師
經濟師
經濟世界
經濟世界
經濟視角
經濟視角
經濟數學
經濟數學
經濟體制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
經濟問題
經濟問題
經濟問題探索
經濟問題探索
經濟研究
經濟研究
經濟研究參考
經濟研究參考
經濟與管理
經濟與管理
經濟與管理研究
經濟與管理研究
經濟與社會發展
經濟與社會發展
經濟資料譯叢
經濟資料譯叢
經濟縱橫
經濟縱橫
決策探索
決策探索
軍事經濟學院學報
軍事經濟學院學報
金融經濟
金融經濟
金融經濟(寧夏)
金融經濟(寧夏)
金融與經濟
金融與經濟
經濟
經濟
經濟導刊
經濟導刊
經濟地理
經濟地理
經濟動物學報
經濟動物學報
經濟工作導刊
經濟工作導刊
經濟工作月刊
經濟工作月刊
經濟經緯
交通科技與經濟
交通科技與經濟
教育與經濟
教育與經濟
江蘇農村經濟
江蘇農村經濟
江西農業經濟
江西農業經濟
建築經濟
建築經濟
技術經濟
技術經濟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嘉興學院學報
嘉興學院學報
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集團經濟研究
集團經濟研究
環渤海經濟瞭望
環渤海經濟瞭望
環境經濟
環境經濟
化工技術經濟
化工技術經濟
化工經濟技術信息
化工經濟技術信息
滬港經濟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華東經濟管理
華東經濟管理
湖南經濟
湖南經濟
湖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湖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宏觀經濟管理
宏觀經濟管理
宏觀經濟研究
宏觀經濟研究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
合作經濟與科技
合作經濟與科技
國外醫學.衛生經濟分冊
國外醫學.衛生經濟分冊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
國際經濟合作
國際經濟合作
國際經濟評論
國際經濟評論
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國際石油經濟
國際石油經濟
廣西農村經濟
廣西商業經濟
廣西商業經濟
廣州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廣州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廣東經濟
廣東經濟
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
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
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廣西經貿
廣西經貿
廣西糧食經濟
廣西糧食經濟
管理與財富
管理與財富
工業技術經濟
工業技術經濟
甘肅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甘肅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港澳經濟
港澳經濟
港口經濟
港口經濟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
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紡織信息周刊
Ecological Economy
Ecological Economy
地理信息世界
地理信息世界
當代經濟
當代經濟
當代經濟管理
當代經濟管理
當代經濟科學
當代經濟科學
當代經濟研究
當代經濟研究
當代經理人
當代經理人
北方經濟
北方經濟
北方經貿
北方經貿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
北京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北京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邊疆經濟與文化
邊疆經濟與文化
兵團職工大學學報
兵團職工大學學報
China & World Economy
China & World Economy
財貿經濟
財貿經濟
茶葉經濟信息
茶葉經濟信息
產業經濟研究
產業經濟研究
出版經濟
出版經濟
船舶工業技術經濟信息
船舶工業技術經濟信息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經濟論壇)
⑼ 怎樣獲得養兔信息
廣泛、快捷和准確的信息來源是養兔經營者決策的依據。現代養兔者,無論你是一個家兔小規模兔場,還是國營規模型兔場,既是一個生產者,又是一個經營者。既要考慮把兔子養好,又要考慮把兔產品銷售出去,並且賣個好價錢。做到這一點,必須掌握信息。信息的種類很多,獲得信息的途徑有多樣。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1)訂閱有關的刊物
目前,我國出版的養兔報刊(包括內刊)主要有:
《中國養兔》雜志:是我國惟一的一個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由江蘇省畜牧獸醫總站、中國畜牧業協會兔業分會和全國畜牧獸醫總站主辦,雙月刊。編輯部地址:江蘇省南京市草場門大街124號,郵編:210036,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兔業月刊》:由山東省家兔專業委員會、中國畜牧業協會兔業分會聯合主辦,月刊。編輯部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6號《農村大眾》,郵編:250014,聯系人:王莉萍,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中國兔業報》:由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華祥兔業發展中心和北京華祥兔業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月刊。編輯部地址:北京市懷柔區開放路76號樓7單元301~302,郵編:101400,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網址:www.crtn.net。
《經濟動物學報》:由吉林農業大學主辦的經濟動物學科綜合性學術刊物,以研究論文、研究快報、研究簡報和綜合評述等欄目集中報道毛皮動物、葯用動物、野生動物和具有特殊經濟價值動物的生理解剖、遺傳育種、生理生化、良種繁育、飼養管理、疾病防治、飼料與營養、產品與副產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重大開發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讀者對象為從事經濟動物及其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和科技管理人員等。地址:吉林省長春市新城大街2888號,郵政編碼:130118,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網址:JJDWXB .PERIODICALS.NET.CN。
其他:與養兔有關的報刊,如國家和各省市辦的畜牧獸醫雜志、科技報、實用養殖技術類的刊物,如《農村養殖技術》(北京城鄉經濟信息中心主辦,月刊,編輯部地址:北京市農展館南里11號,郵編:100026)等。
(2)利用網路
信息社會,網路越來越受到重視,並且在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其具有信息來源廣、快捷方便的特點,必將在今後兔產品流通中充當其他途徑不可替代的角色。下面介紹一些與兔有關的網站,供參考:
中國畜牧業信息網:www.caaa.cn
中國農業網:www.zgny.com.cn
中農網:www.ap88.com
中國農網www.aweb.com.cn
中國農業信息網:www.agri.gov.cn
九億網:www.9e.net.cn
金農網:www.agri.com.cn
中國特種經濟動物養殖信息網:www.coopst.com
中國特種養殖網: www.cntzyz.com
中華特產動植物產業信息網:www.cnsap.com
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www.caas.net.cn
中國農資網:www.ebc.com.cn
中國農業指南網:www.agroguide.com.cn
中國農業在線網:www.agrionline.net.cn
中國皮毛信息網:www.furtrade.com.cn
中國兔業信息網:www.crtn.net
中國兔業服務網:www.tooe.com
華夏農業信息網: agricultrue.hxall.com
166農業信息網:www.166caq.com
河北特種動物養殖網: www.hbtyxh.com
和鑫兔業:www.hxtychina.com
陝西兔業:sxty.kmip.net
尚村獺兔聯合會:www.shuguangtatu.com
多服兔業:www.ofutuye.com
四川省旭平兔業有限公司:www.chinarabbitking.com
科華兔業: www.kehuatuye.com
(3)與有關部門和企業建立聯系
如當地的畜牧部門和外貿部門、養兔協會、兔產品專業市場,以及與兔產品的收購和加工有關的企業等。
(4)與養兔專家、同行建立聯系
特別是本省或鄰省的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的養兔專家、當地畜牧部門的技術人員建立經常性的聯系。在條件成熟時,可成為他們的科研基地。
(5)參加國內外的有關會議
包括養兔專業會議、畜牧養殖技術會議和飼料獸葯產品交易會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