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淮陽縣哪個鄉鎮經濟最強

淮陽縣哪個鄉鎮經濟最強

發布時間:2022-10-28 13:55:11

❶ 淮陽怎麼樣

1、資源優勢。淮陽地處淮海平原,是聞名全國的農業大縣,糧、棉、油產量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畜牧業居河南省領先地位,是全國油料生產五強縣和淮山羊、黃花菜、花生、大蒜生產出口基地。
2、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淮陽縣工業發展勢頭強勁,工業經濟活力增強。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的工業生產主體框架基本形成,已建立以塑料、紡織、食品為主的工業體系。降解地膜、彩條布、PVC塑膠管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PE管材生產線等重點工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並形成生產規模。
3、勞動力資源優勢。淮陽縣轄7鎮12鄉,497個行政村,總人口130多萬。擁有勞動力近80萬人,其中剩餘勞動力約有40萬人。據統計,淮陽縣現有26萬多農民在外務工。
4、區位優勢。淮陽臨近京廣、京九、隴海、漯阜、寧西等鐵路干線,京港澳、連霍等干線高速公路,大廣和周商高速穿境而過,交通便捷。淮陽是周口的區位中心城市,集聚區距離周口市僅十分鍾的車程,帶動輻射能力較其他城市有優勢。
5、旅遊資源優勢。淮陽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環境優美。淮陽古稱陳州,有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被譽為「華夏先驅、九州聖跡」之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華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創造了龍的圖騰和先天八卦,龍的傳人由此而生。伏羲文化、跟文化和姓氏文化資源厚重,名勝古跡眾多,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10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是省級文化歷史名城。淮陽縣還被譽為北方水城,中國最美小城,國家級濕地公園龍湖水域面積達16000多畝。

龍湖風景名勝區

龍湖的東湖,依舊保持著西周的面貌
上古時代,這里一直是華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曾載《陳風》10首。歷代文人墨客曹植、李白、李商隱、張九齡、蘇軾、蘇轍、晏殊、范仲淹等文壇巨匠留下歌詠淮陽的千百名篇。縣城所在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陳楚故城,位於萬畝龍湖之中。佔地875 畝的太昊伏羲陵廟聳立龍湖北岸, 殿宇巍峨, 金碧輝煌,位居全國十八大名陵之首。一陵一湖一古城相輝相映,形成了11平方公里(16000畝)的萬畝龍湖風景名勝區,是海內外華夏子孫尋根謁祖、旅遊觀光的聖地。厚重的歷史文化為淮陽留下了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跡,有史可查的達326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
面積16000多畝龍湖,是中國內陸最大的環城湖,6500年前,太昊伏羲氏率領部族從甘肅天水沿黃河東下,在這里擇水而居,繁衍生息,孕育了偉大的華夏民族,因此可以說,龍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湖。湖中景點眾多,全國獨有的人文和自然景觀16處,形成「城在湖中、湖在景中、景在城中、人在畫中」的中原水城獨有特色,被譽為「中原明珠」、「內陸奇觀」。這是一片歷史之水、文化之水、神奇之水、神靈之水,《詩經·陳風》:彼澤之陂,有蒲有荷。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是對3000年前龍湖美景的真實描寫,這里奼紫嫣紅的蓮花,是商周時代留下的優良種群;茂密生長的蒲葦,曾是夫子「陳蔡絕糧」的充飢美食;絕無僅有的白龜,把羲皇「一畫開天」的傳說變成了史實;這里盪漾的每一片碧水,都倒映出中華民族數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七台八景聲名遠播。剪枝公園被稱為「淮陽獨秀」、「天下奇觀」。淮陽泥泥狗被譽為「真圖騰、活化石」。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俯拾皆是。
平糧台古城遺址

平糧台古城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 我國唯一一座有史書記載的原始社會時期的兩代帝王(太昊和炎帝)都城遺址。考古發掘出九個「中國之最」,其中陶排水管道的出土,把我國城市建設歷史推進到4700年前,史學界稱之為「華夏第一城」,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價值的考古發掘」。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7處,淮陽縣城所在地就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陳楚故城。東漢時期的陳王劉崇墓,是至今考古發掘規模較大保存完整的磚石結構墓。
太昊陵

太昊陵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傳說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長眠的地方。陵墓位於淮陽縣城以北的蔡河邊。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廟,是我國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黃帝陵、大禹陵之一。原佔地面積875畝,是一座氣勢磅薄、規模雄偉、殿圖豪華的古代宮殿式建築群。歷來被稱為「天下第一皇朝祖聖地。」太昊伏羲陵廟,中國十八大名陵之首,佔地875畝,規模宏大,肅穆庄嚴,始建於春秋,增制於盛唐,完善於明清,歲月3000年,歷代帝王51次御祭;建國50載,兩位總理拜謁,威嚴有加的朱鎔基總理,虔誠謁陵之後,一改從不題詞的常規,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匾額。民間祭祀活動綿延千年歷久不衰,初春時節,二月二廟會達30萬人,歷時一個月;農歷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動。太昊陵祭祀活動,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廟會已列入我國非物資文化遺產。2008年,因超過八十二萬人次赴太昊陵廟會祭拜,創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單日參與人數最多的廟會」的世界紀錄。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城北1.5公里,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18大名陵之一。因其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故稱「天下第一陵」。1997年6月2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鎔基同志參觀太昊陵後,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四個大字。該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佔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台、一壇、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幾十座建築主要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如果把南北大門層層打開,可從南面第一道門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大陵墓,號稱「十門相照」。

朱總理題的羲皇故都
據《陳州府志》記載:太昊陵在春秋時已有陵,漢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頒詔「禁民芻牧」。五代周世宗顯德元年(公元954年)禁民樵採耕犁。宋太祖趙匡胤於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置守陵戶,詔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乾德四年(公元966年),詔立陵廟,置守陵戶五,春秋祀以太牢,御書祝版;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又增守陵戶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後,陵與廟祀。日見崇隆並有御祭。元朝,祀事不修,廟貌漸毀,至元末已盪然無存.宋以前的建築僅留下一塊傳為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巾書的墓碑。
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訪求帝王陵寢,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駕幸陳(今淮陽),御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視陵寢。九年,復置守陵戶。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8年),知州張志道奏立寢殿、廊廡、戟門、廚庫、宰牲等房;天順六年(1462年),復加修葺,立後殿、鍾鼓樓、齋宿房,又作三清觀;成化六年(1470年)增高鍾鼓樓、彩繪殿宇;萬曆四年(1576年),輸幣三千金,又大修之;清乾隆十年(1745年),發帑銀八千兩,大為修葺。至此,內外城垣,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輝煌,定成格局。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1949年成立了羲陵保管委員會,1962年、1963年先後被縣、省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建太昊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建太昊陵派出所,1985年建淮陽縣博物館,館址設在太昊陵。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導演高佔全曾在這里執導拍攝電視劇《伏羲傳奇》。

弦歌台
太昊陵南臨碧波盪漾的萬畝龍湖。沿湖濱北行70米,是一道寬約25米的蔡河,即太昊陵的南部邊界。鳥瞰全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橫跨蔡河的11米寬的石橋,名曰「渡善橋」,俗稱「面橋」,意思是朝祖進香的善男信女和遊客,來到這里已和「人祖爺」見面了。應萬心歸善。橋全長25米,敞肩式青石橋,橋頭四石獅護衛。
過橋30米。便是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門———午朝門。此門建於明代。通高10.35米,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紅門金釘,中門為9排9路,兩側均為7排9路,屬帝王規制。前有台,台前有三連體五級垂帶式踏跺,兩側有硬山式「八」字牆,門上方懸有「太昊陵」、「午朝門」、「開天立極」匾額。它的東西兩側相距24米左右,有饅頭式卷棚頂東天門和西天門。
過了午朝門,只見中軸線上主甬道青石鋪墁,兩旁古柏參天,庄嚴肅穆。距午朝門約30米,有一條小河,叫玉帶河,河上有三座敞肩式石拱橋。分別與午朝門、東天門、西天門對應。玉帶河穿過東西兩側陵牆,通往蔡河,在陵牆外側河岸,各有一口井,名叫「玉帶扣」。過玉帶橋前行不遠,是穿堂式的「道儀門」,舊稱通德門,群眾稱之為「三門」,通高8米,與午朝門相距126米,單檐硬山式,面闊三間,內有券門三,是太昊陵的第二道大門。
穿過道儀門約106米,迎面是一座高台建築,上懸一石匾.名為「先天門」,通高11.35米,是清代建築,與道儀門一樣,都是為歌頌伏羲功德而命名。台上建有飛翠高閣三間,灰筒瓦覆頂,周匝迴廊,台正中有一磚砌拱門。此門原無登臨階梯,二十世紀70年代為方便遊人,在兩旁建了旋梯,遊人可憑閣遠眺。
過先天門為太極門廣場。廣場南北長73米,東西寬66米。中間有玉帶路橫貫東西,東通內城的「三才門」和外城的「東華門」,西通內城的「五行門」和外城的「西華門」。廣場北面與先天門相對為「太極門」,舊稱太極坊或戟門。它是太昊陵東西南北的中心,與「兩儀門」、「四象門」、「三才門」、「五行門」等都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而定名的。此門在古建築中屬三間三樓柱不出頭式木牌樓,通高7.6米,築於高台之上,台高五級。東有角門名「仰觀」,西有角門名「俯察」,以示太昊伏羲氏仰觀於天,俯察於地,中觀萬物,創先天八卦,肇始華夏文明。

平糧台宛丘古城
過太極門為太昊陵的中心大院。大院東南角有鍾樓,西南角有鼓樓。二樓通高11.2米,東西對峙,均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周匝迴廊,重檐歇山式建築,下部為直壁式台基,上部為灰色筒瓦覆蓋,樓內有木梯可達上層。鍾樓上懸有明鑄巨鍾一口,撞之,其聲悠揚。鼓樓內掛有大鼓一面,敲之,其音悅耳。鍾鼓二樓,層檐凌空,昭穆對峙,晨鍾暮鼓,響徹陵區。
與太極門相對應,迎面為「統天殿」,俗稱「大殿」,建於明代,通高15.7米,是陵廟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重點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龍鳳大脊,屋面覆以黃色琉璃瓦,脊上裝飾考究:中為三節彩釉吉星陶樓,樓下有一龕,龕內書有「太昊伏羲殿」五字,左右配以28宿代表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座;殿四挑角為四絕人(龐涓、子都、韓信、羅成)等吻獸。殿內有「丈八木龕」,雕工精細,造型莊重。龕內塑有伏羲像,頭生雙角,腰著虎皮,肩披樹葉,手托八卦,赤腳袒腹。左右配享朱襄、昊英。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為潛龍氏,造甲歷。殿內牆壁上嵌有高1.2米、長36米的青石浮雕《伏羲聖跡圖》,分別為履巨人跡、伏羲出世、都於宛丘、結網罟、養犧牲、興庖廚、定姓氏、制嫁娶、畫八卦、刻書契、作甲歷、興禮樂、造干戈、諸夷歸服、以龍紀官、崩葬於陳。殿前有月台,面積300多平方米。這里是歷代舉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場所。殿、台周圍有青石欄桿,它和《伏羲聖跡圖》均為1998年大修時新增設。

太昊陵風景(15張)
統天殿環統天殿、鍾鼓二樓,為東西廊房,共42間,呈曲尺狀,前有迴廊、欞子門窗、花磚大脊、吻獸裝飾、彩繪檐椽、紅柱綠窗。東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兩儀門」,西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四象門」,兩門東西相對。顯仁殿下得統天殿後門台階36.2米,便是等級僅次於統天殿的「顯仁殿」,俗稱「二殿」。該殿通高16.4米,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式,灰筒瓦頂,高台走廊,周圍巨柱林立,結構朴實、端莊、嚴謹。統天殿與顯仁殿相距7米是太始門,又稱「寢殿」,為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築,通高16.66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周匝迴廊,灰筒瓦覆頂。該殿下為古城門式門洞,門洞上方嵌有陰刻楷書「太始門」三字,右懸「繼天立極」,左懸「贊神明」鐵匾。上築寢殿,兩廂有台階、角門,可以繞殿循游,因此又稱「轉廂樓」。整座建築始建於明代,分三次壘砌而成。樓內立有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御碑一通,故又稱「御碑亭」。它是太昊陵現存古碑中有年款的最早者。碑文開頭有「洪武四年」字樣。朱元璋領兵起義,打了個敗仗,只剩他孤身一人,又後有追兵,在走投無路之時,跑到了太昊伏羲的小廟內,祈禱說:「人祖爺若能保我平安無事,今後一旦得天下,一定依照我的宮殿,替你重修廟宇,再塑金身廣說也奇怪,他話音剛落,一隻蜘蛛立即在廟門口飛快地結起了蛛網。元兵追到廟前,見蛛網封門,便追向別處。後來,朱元璋得天下建立明朝,於洪武四年便派他的大臣徐達前來,重修了太昊陵。
太昊陵內現存古碑有二百餘通,碑文大多是為伏羲歌功頌德的,還有一部分是記述對陵內建築重修或增修的經過,最多的是各地民眾來「朝祖進香」的紀念碑。而皇帝派大臣來祭祀的,則名曰「御祭碑」
寢殿後面是「先天八卦壇」。該壇與寢殿相距5.22米,青磚壘砌,為直壁式等邊八角形,徑4.45米,高0.74米,周有青石壓條。壇面以青磚砌先天八卦圖,卦序為乾(三三)、兌 (三三)、離(三三)、震(三三)、巽(三二)、坎(三三)、艮(三三)、坤(三三)。中為一八角形凹槽,上原有一尊「龍馬負圖」,俗稱「四不象」。據傳,這四不象為古代一個精通八卦的高道所立。他看到世人對先天八卦各執一詞,爭訟不已,沒有一個能說到底蘊之處,把先天八卦弄成了「四不象」,便出資鑄造了一隻四不象立於此壇中,用以警示後來人。

顯仁殿
先天八卦壇之後便是紫禁城,城內是伏羲氏的巨型陵墓,「陵高十尋」(一尋相當於今8市尺)。方座邊長182米,上圓下方,取天圓地方之意。陵墓前豎有一塊巨型墓碑,高3.46米,寬80厘米,字大徑尺,既無題跋又無年款。因此,關於碑文書者與年代,其說不一。《淮陽縣志》上說:碑文為「太昊伏羲氏之陵」,但最後一字「似陵又似隴」,又說「相傳此碑為蘇文忠女弟巾書或以為蘇長公。」還有人說是魏晉人所書。不過關於蘇東坡女弟蘇小妹巾書傳說較廣。說是宋神宗年間,重修陵廟,工將竣,欲於陵墓前建一豐碑,以壯觀瞻。知蘇東坡在其弟如舟署里住著,便派人前往,請他書寫「太昊伏羲氏之陵」七個大字。紙墨字條送到如舟署里,適值東坡出城遊玩未歸,其女弟蘇小妹偕女僕同到書室,見桌上墨紙齊全,書興大發,因無大筆,就用她的汗巾,一氣把「太昊伏羲氏之陵」七個大字寫完。東坡回來見了,喜出望外,認為蒼老古勁,可傳千古。求書者來取,東坡即付之。此外還有傳為「太昊伏羲氏之莫」的。說蘇東坡遊玩回來,見蘇小妹前面六字寫得蒼勁有力,卻把「墓」錯寫成「莫」,甚為惋惜,蘇小妹在一旁則只笑不語。蘇東坡望著小妹的得意之情,忽然醒悟,連連稱贊:「妙,妙」。原來,蘇小妹是以大地為土。此三說不知究以何說為是,或三說均非,因年代久遠,風化日曬,後一字已模糊不清,所以無可考證。
蓍草園

蓍草園
陵墓的後面是「蓍草園」。《淮陽縣志》記載:「太昊陵後有蓍草園,牆高九尺,方廣八十步。」此為淮陽的八景之一——「蓍草春榮」。傳說伏羲就是根據白龜龜背圖案,采來蓍草「揲蓍畫卦」,創下了先天八卦,所以被稱為「神蓍」。據說全國只三處生長此草:一為山東曲阜,一為山西晉祠,再就是太昊陵了。因此草稀有,歷代帝王每當春秋二季派大員前采朝拜人祖,返京復命時都必須帶回一束蓍草作為到了太昊陵的信物。太昊陵除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外,在統天殿和顯仁殿之間的外側,東有三觀:岳飛觀、老君觀、元都觀。另有火神台;西有四觀:女蝸觀、玉皇觀、天仙觀、三清觀。這七觀,現僅存岳飛觀,其它六觀有待恢復。在太昊陵,傳說中的各神不說,就連玉皇大帝也只能配享香火。
另外,三才門外有更衣亭五間,外城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午門西側的東天門前有石牌坊,曰開物成務,西天門前有石牌坊,曰繼天立極。這些也有待恢復。
陵區有古柏108株,古槐2株,古檀3株,新植松柏數千株。在陵區的東南隅,有一座被稱為「淮陽獨秀」、「華夏一絕」的松柏造型公園。1996年6月,中央電視台在一、二、四套節目《九州神韻》欄,均作了專題報道,題目為《松柏造型天下奇》。該公園建於1957年,有各種松柏造型200餘種。是太昊陵的另一景觀,令遊人流連忘返。
太昊陵以其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氣勢恢宏的建築群體,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令人肅然起敬,嘆為觀止。清人雷方曉在一首詩里寫道;「宛上龍蟠面碧湖,巋然岳峙一陵孤;功開天地規模大,道冠皇王氣象殊。」年逾八旬的台胞方雅初先生無限感慨地賦詩:「朝思暮想妻子女,夢里同游太昊陵。」
東湖自然景區

東湖自然風景區,由於良好的生態保護,至今仍保持著西周時期原始的自然風貌,在這里可以領略到3000年前生態文化的絢麗多姿。景區水面7000餘畝,碧波盪漾,蒲葦婆娑,荷花飄香,鳥鳴魚躍,水草千姿百態,水胡蘆隨風飄浮。盪舟湖中,你可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動人畫面。也可以看到「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秋風吹拂龍湖面,化出白蓮千萬點」的美麗景觀。

❷ 周口三大窮縣

周口三大窮縣是扶溝縣、淮陽縣、商水縣
扶溝縣
河南周口經濟比較落後的縣,是周口市棉紡織造、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基地,扶溝不僅是一個歷史名城,也是一個紅色城市,不僅有鳳凰崗遺址、古城遺址等,還有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扶溝縣目前共轄16個鄉鎮,1個產業集聚區,人口達74.3萬人,截止到2016年全年GDP總量達165.43億,是周口市的經濟比較落後的縣。

淮陽縣
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河南省周口市下轄,下轄7鎮、11鄉、2農場。景點:太昊陵建築群、龍湖、平涼台古城遺址等。淮陽縣位於河南的東南部地區,是我國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在歷史上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曾經在這里有三個王朝誕生,有五個朝代選擇在這里定都,可以說這個地方是一個風水寶地了,如今這個城市的發展主要還是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重工業沒有什麼發展,所以導致這個城市基本也沒有太大的經濟發展空間,在河南境內的縣城中經濟只能算中游。

商水縣
商水縣屬周口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周口市西南部,東經114°15′-114°53′、北緯33°18′-33°45′之間。西鄰郾城縣,南連上蔡縣,東接項城市,北靠川匯區,西北、東北與西華、淮陽縣隔沙河相望。城關鄉與川匯區連接,東距項城市區45千米,西距漯河市區60千米。全縣總面積1314平方千米,總人口117萬人。

❸ 淮陽附近最大的鎮

最大的鎮其實每個鎮大小都差不多大。按經濟的話是城關鎮。
城關回族鎮是淮陽縣政府駐地,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轄民生、西關、人民、北關、新華、花園、東關、南關8個居委會,蔡庄、北關、大宋、白閣、白樓、蘇馬庄、金庄、從庄、段庄、小孟樓、賈楊庄、張庄、團結13個行政村。106國道和漯(河)雙(溝)、周(口)商(丘)公路過境。有龍湖風景名勝區。

❹ 周口地區個縣的經濟對比

全年全市生產總值2687.22億元,居全省第5位。

以2018年為例,全年全市生產總值2687.22億元,居全省第5位;增長8.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8.97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1212.65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1025.60億元,增長10.8%。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其中,六大支柱產業增長8%,低於全市工業0.2個百分點。分行業看,32個行業大類中,有2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分產品看,全市121種產品中,有82種產品產量保持同比增長。全年全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高成長性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2%、11%,分別高於全市工業1.0、2.8個百分點。

(4)淮陽縣哪個鄉鎮經濟最強擴展閱讀:

周口地區經濟的相關情況:

1、全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為16.7:45.1:38.2,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83.3%,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44.6%,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2、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增長10.1%,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04元,增長8.6%,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5元,增長9.1%,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

3、全年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190.91億元,增長2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9.34億元,增長15.7%,高於全省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90.48億元,增長21.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7.87億元,增長20.4%。

❺ 淮陽縣的經濟

2008年淮陽縣生產總值完成87.1億元,較上年增長12.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2億元,增長29%,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億元,增長60.8%,增幅居全市第一位。農民人均純收入3583元,增長26%,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1元,增長22%,增幅居全市第一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969萬元,增長21%。工業能耗下降12.7%,降低率居全市第一位。
2012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9億元,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7.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4.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8億元,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7億元,增長1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億元,支出35億元,分別增長13%、52.2%。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分別增長12%、13.5%。 2010年,淮陽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3.56億元,增長32.4%,落實糧食直補資金1661.8萬元,農業稅稅率下降3個百分點。鞏固優質小麥、花生、蘆筍、楸樹、煙葉、黃花菜及其他果蔬、花木等特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淮周路生態農業長廊。淮陽縣規模以上養殖場達2700多個,涌現出一大批養殖專業村和專業戶,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1.1%,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重點改造古蔡河和55個百畝除澇片,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330多公頃。開發沼氣能源,在王店鄉大李村建立周口市農村沼氣推廣示範點,淮陽縣新建沼氣池210個、在建50個。新上財政扶貧項目44個、以工代賑項目16個,投入資金1489萬元。
201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7.4億斤。其中,夏糧(冬小麥)面積113.8萬畝,總產11.4億斤,單產500.1公斤,2008—2011年連續四年實現夏糧單產超千斤;糧食總產實現了七連增。2012年已初步建成100多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30萬畝優質花生、芝麻生產基地,10萬畝蔬菜生產基地,8萬畝優質棉生產基地,6萬畝水產養殖基地,1.5萬畝黃花菜生產基地。 2010年以來,淮陽縣以塑料製品、棉花紡織、醫葯製品、食品加工、皮革加工、木材加工、精細化工、生物工程等項目為重點,新上工業項目27個,總投資12.33億元。淮陽縣共完成工業總產值74億元,增長8.6%;實現工業增加值21.74億元,產銷率達102%,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50。
淮陽縣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4家,其中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8家。2011年,淮陽縣工業增加值57.4億元,同比增長1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4億元,同比增長23.7%。 旅遊業
淮陽縣城被國家旅遊局定為「全國尋根朝祖旅遊線」、「孔子周遊列國旅遊線」必至景點之一,被河南省政府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文明城、衛生城、園林城」,被周口市政府定為「周(口)淮(陽)鹿(邑)」旅遊熱線中心;2008年淮陽縣被評為「中國旅遊強縣」,被定為河南省8個「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之一;是全國18個「魅力小城」和50個「最美小城」之一。
2012年淮陽縣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全國旅遊標准化示範縣」榮譽稱號,成為全國首批獲此殊榮的5個縣之一。2012年文化旅遊業綜合收入15.1億元,佔GDP的比重達12%以上,成為淮陽縣新的支柱產業。
2011年淮陽縣接待遊客1391.5萬人次,同比增長13.1%,文化旅遊綜合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16%。
金融業
淮陽縣落地投資300萬元以上項目55個,協議資金37.5億元,實際到位18.6億元。編制儲備各類項目334個,爭取上級無償資金1.5億元。

❻ 河南淮陽縣相對於整個河南它的經濟狀況如何呀是不是最窮的縣城

不是啊,淮陽縣是屬於周口市的,相對於整個河南我不清楚,不過在周口,淮陽還算是條件相對最好的一個縣,淮陽是個水城,又有很多歷史景點,現在正在大力發展旅遊業,很漂亮的一個地方。

❼ 請問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都有那些鄉鎮

淮陽縣的鄉鎮有城關鎮,魯台鎮,朱集鄉,豆門鄉,馮塘鄉,新站鎮,許灣鄉,王店鎮,曹河鄉,鄭集鄉,白樓鎮,安嶺鎮,齊老鄉,臨蔡鎮,黃集鄉,四通鎮,葛店鄉。

❽ 河南淮陽縣的經濟和概況

河南淮陽2008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7.1億元,增長1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增長60.8%;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969萬元,增長21%;農民人均純收入3583元,增長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1元,增長22%。 目前,淮陽縣如同豫東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星正在冉冉升起。 淮陽是個農業大縣,現有45萬畝優質花生、40萬畝優質強筋小麥、35萬畝優質棉花、10萬畝大蒜、10萬畝果蔬以及萬畝蘆筍、萬畝煙葉、萬畝楸樹和近萬畝黃花菜,已建成豬、牛、羊、雞、兔五大畜禽養殖基地和八個省級無公害標准化農產品基地,森林覆蓋率18.6%,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生豬養殖調出大縣、全國高級平原綠化先進縣和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綠色農業示範縣。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淮陽工業主要有:塑料製品、棉花紡織、食品加工、醫葯化工等多個優勢產業;近年來,工業生產年均增長20%以上,限額以上工業企業78個。

❾ 淮陽縣有哪些鎮和村具體的名字

淮陽南有那些村莊

閱讀全文

與淮陽縣哪個鄉鎮經濟最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2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