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載人航天的發展意義
眾所共知,航天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眾多的益處。如果有了人在太空活動,就可使航天技術如虎添翼,充分發揮人的智慧與技能,解決無人在太空活動的航天技術上一些難題。人有獨特的能力,如應急的判斷力、創造力和主動的維修及調控功能。人有知覺和感覺,如視、聽、觸和運動感覺、有冷、熱、嗅覺和平衡感等。人對信息處理和觀察外界變化非常主動,還有認識能力,以及聯想、總結、分析和綜合記憶力等,其中有些是「電腦」不能代替的。人的控制和運動能力是載人航天中主要活動之一,包括力量的產生和運用、運動速度的控制、自發力控制和連續調整控制等,這些都對空間的操作活動有決定意義。即使一切都是自動化、智能化,也離不開人的介入,如虎添翼的道理就在於此!
載人航天大大擴展了人類的活動范圍,是進一步大規模開發、利用空間資源的重要手段,對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科技等方面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原蘇聯宇航員加加林1961年首次進入太空,美國「阿波羅」飛船1969年成功登月,這兩個轟動世界的壯舉發掘和吸引了數以十萬計的精英人才。美國宇航局專家曾計算,美國在載人航天上的每1美元投資都能收到9美元效益,有3萬多種民用產品得益於研製太空梭發展出的技術,更不用說太空梭一百多次飛行所帶來的科學成果。載人航天技術的日臻完善還促成了「太空旅遊」。在2001年和2002年,美國人蒂托和南非人沙特爾沃思分別支付2千萬美元,赴國際空間站旅遊了約一星期。第三批共兩位遊客於2005年年初再赴國際空間站,而他們身後的報名者還有約10人。專家們預計,將來太空還可能成為普通人的旅遊熱點。
發展載人航天有何意義呢?總的說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在科技方面,因為載人航天技術是科技密集綜合性尖端技術,它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多個領域的成就,同時又給予現代科學技術各個領域提出了新的發展需求,從而促進和推動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就是說一個國家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可以反映這個國家的整體科學技術和高技術產業水平,如系統工程、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系統、推進能力、環控生保技術、通信、遙感、測試技術等。也體現了這個國家的近代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水平,特別是這個國家的航天醫學工程的發展水平,如果沒有航天醫學工程的研究與發展,想要把人送進太空並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2)發展載人航天能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當今世界各發達國家在發展戰略上都把綜合國力的增強作為首要目標,其核心是發展高科技,而主科技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載人航天。當一個國家把自己的航天員送入太空時,它可充分體現其綜合國力的強盛,也將增強該國民眾的民族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增強了全民的凝聚力。特別是我國航天員一旦進入太空,則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國擁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衛星那樣,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視,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3)載人航天的發展能更好地開發太空資源為地球人類造福。現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人類巨大的寶庫,它含有豐富的資源,而載人航天事業是使用通向這個寶庫的橋梁,試想航天員們在太空對地球居高臨下,能以各種不同的手段對地球進行觀測,它可以比無人的探測和遙感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料。而太空工廠的工藝加工幾乎成了「魔術」,它在微重力、真空和無對流的條件下,可以製造地球上難以完成的合金材料和「靈丹妙葯」以及有關產品。太空工廠的產品或半成品送回地面後,也許還會帶來「新的工業革命」。可以預料,印有「太空製造」字樣物品將會不斷地投放市場。
(4)載人航天是人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因為人類可以通過載人航天的橋梁,轉移到其他星體居住和生活,開發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間。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當前首先要做的是人們到太空旅遊、先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不久,人類將主宰太空,實現人類發展的革命。
⑵ 航天事業的發展是什麼
航空事業的發展是綜合國力的體現。我國航空事業的不斷發展對綜合國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航天事業是未來國際競爭的一個重點領域,誰發展得快誰就擁有主動權,誰就會獲得優勢,所以說航天事業的發展極其重要。
為科學發展提供了支持。航天事業的發展最終是要為科技來服務的,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會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通過對宇宙的探索為科技發展提供很重要的測量數據支持,所以說航天事業的發展是能夠促進科技的發展。
航天事業的重要意義:
一、是戰略方面,載人航天工程是展現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性工程,事關國家的長遠發展和民族未來。對世界格局也會產生重要影響。
二、是從政治方面講,對於增強民族自豪感、凝聚力有著重要作用。
三、是在科技方面,通過突破和掌握載人航天的一系列關鍵技術,提高了我國航天技術整體水平,有力推動了能源、信息、控制等領域的發展,帶動了電子、材料、製造、化工、冶金、紡織多個行業的工藝創新和產業提升,形成了巨大的拉動和輻射效應。
四、是經濟效益方面,載人航天的投入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顯著的。據多家研究機構測算,載人航天的產出比是1:10到1:12。
五、是人才培養方面,通過載人航天的實施為人才鍛煉成長提供了難得機會,培養了一支規模較大、專業較全、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保證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需要,也為相關領域輸送了大批人才。
六、是文化建設方面,載人航天蘊含的進取意識和探索精神,極大激發了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少年熱愛科學、探索未知的熱情,這種精神文化財富同樣是非常寶貴和重要的。
⑶ 載人航天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首先,它能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提升國際威望。因為航天技術的水平與成就是一個國家經濟、科學和技術等綜合實力的反映。載人航天是航天技術向更高階段的發展,載人航天突破用本國載人航天器將航天員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大的標志。
發展載人航天需要依靠先進的技術水平、發達的工業基礎和雄厚的經濟實力。迄今為止,只有俄羅斯和美國實現了載人航天。
其他擁有一定航天技術基礎或較強經濟實力的國家,雖欲染指載人航天,但因力不從心,所以只能求助於與他們合作,出錢出資,用俄、美的載人航天器將本國航天員送上太空,以圖逐步加入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
其次,它能體現現代科技多個領域的成就,同時又給現代科技各個領域提出新的發展需求,從而可以大大促進整個科技的發展,並將為培養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貢獻。
例如,就載人航天器本身的研製和運行而言,它對通信、遙感、推進、測量、材料、計算機、系統工程、自動控制、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大大推動了這些技術的進步。
再有,載人航天的發展能促進太空資源的開發,為地球上的人類造福。載人航天器所處的高遠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環境,可為科研提供一個理想的實驗場所,它在推動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科學與應用等許多方面正發揮著重要作用,並有望在一些前沿學科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人類帶來巨大的效益。
一些國家已經在太空制葯、太空育種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並准備建造太空工廠,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載人航天的重大意義
另外,地球能容納的人口是有限的,大約80億~110億,因此有些人已經開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地球上的能源也日益緊張,那麼是否可以到別的星球開發礦藏呢?這是科學家所關心的一個問題,而且不是天方夜潭,因為類似載人登月等許多過去可望不可及的神話和幻想,如今有不少都變成了現實。
⑷ 發展載人航天的意義有哪些方面
發展載人航天的意義,總的說來有如下幾個方面:1.在科技方面,因為載人航天技術是科技密集綜合性尖端技術,它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多個領域的成就,同時又給予現代科學技術各個領域提出了新的發展需求,從而促進和推動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就是說一個國家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可以反映這個國家的整體科學技術和高技術產業水平,如系統工程、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系統、推進能力、環控生保技術、通信、遙感、測試技術等。也體現了這個國家的近代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水平,特別是這個國家的航天醫學工程的發展水平,如果沒有航天醫學工程的研究與發展,想要把人送進太空並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2.發展載人航天能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當今世界各發達國家在發展戰略上都把綜合國力的增強作為首要目標,其核心是發展高科技,而主科技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載人航天。當一個國家把自己的航天員送入太空時,它可充分體現其綜合國力的強盛,也將增強該國民眾的民族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增強了全民的凝聚力。特別是我國航天員一旦進入太空,則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國擁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衛星那樣,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視,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3.載人航天的發展能更好地開發太空資源為地球人類造福。現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人類巨大的寶庫,它含有豐富的資源,而載人航天事業是使用通向這個寶庫的橋梁,試想航天員們在太空對地球居高臨下,能以各種不同的手段對地球進行觀測,它可以比無人的探測和遙感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料。而太空工廠的工藝加工幾乎成了「魔術」,它在微重力、真空和無對流的條件下,可以製造地球上難以完成的合金材料和「靈丹妙葯」以及有關產品。太空工廠的產品或半成品送回地面後,也許還會帶來「新的工業革命」。可以預料,印有「太空製造」字樣物品將會不斷地投放市場。
4.載人航天是人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因為人類可以通過載人航天的橋梁,轉移到其他星體居住和生活,開發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間。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當前首先要做的是人們到太空旅遊、先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不久,人類將主宰太空,實現人類發展的革命。
⑸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如何體現財政的作用
摘要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實施了20年,今年正好是整整20年。國家中央財政安排了390億元人民幣,這些經費主要用在技術研發、樣品研製、飛行產品的生產,試驗設施設備的建設以及大量的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的消耗。通過10次飛行試驗,已經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載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術。一是載人天地往返,二是航天員空間出艙,三是交會對接技術(兩個飛行器在空間的交會對接)。我們建成了較為配套的載人航天研製生產試驗、測試發射、測量控制的體系。取得了900餘項的國家級發明專利和科技進步成果。加強了國家航天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我國航天產業的整體能力,帶動了相關的基礎科學、應用科學的研究。
⑹ 為什麼說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背後,有我們看不到的心酸
載人航天事業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之一,它的發展取決於整個科技水平的發展。同時,它也影響這整個現代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同時對於現代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從而可促進和推動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
由於航天技術創益方式與傳統產業創益方式存在重大區別,測算航天技術產業的經濟效益時就不能沿用傳統技術經濟學的概念和方法。美國蔡斯經濟計量學會根據生產函數理論從宏觀經濟方面分析了美國NASA的研究與發展投入對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影響,計算結果是1∶7.68。也就是說,在航天科技方面每投入一美元,就可以相對拉動或者得到7.68美元或者更多的經濟增長。
⑺ 積極發展航天技術,擴大航天技術應用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什麼意義
航天技術可以帶動經濟發展,航天技術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高技術群,薈萃了當今世界上科學技術的許多最新成果。航天技術的發展帶動了一系列科學技術的進步。
其中包括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以及能源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的研究與發展,同時各種衛星應用技術、空間加工與製造技術、空間生物技術、空間能源技術大大增強了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在當代,科學技術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而航天工程作為當代高新技術的集大成者,成為各個發達國家爭奪的科技制高點。
(7)載人航天發展體現了什麼經濟學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伴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直接的體現為科技的競爭,對高新技術的投入成為各國制定科技戰略的共識。由於航天工程對國家地位、軍事、科技、經濟和人民生活方式有著重要的影響,世界各種都投入巨資進行對其進行研發。
中國也提出了載人航天和嫦娥登月計劃,積極推動建立國際空間站以及北斗全球定位系統,在2012年中國航天器發射次數首次超過了美國,同時加大了在航天領域技術教育和民用研究機構的投資。
世界各國都在擴大航天產業的規模,加大對航天工程的投入力度。這不僅僅是因為航天技術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更重要的是航天技術對推動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起著重要的作用。